58同城CEO姚劲波为了让两个女儿开心,和孩子们一起玩亿航无人机价格表,我想知道她们会操控吗?

58同城CEO姚劲波:将提高信息发布门槛_网易科技
58同城CEO姚劲波:将提高信息发布门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科技讯 4月17日下午消息,今天下午15时,创始人兼CEO姚劲波以内部信的形式宣布了与的合并事宜。
姚劲波表示,58和赶集合并后相当长时间里,58同城和赶集网将继续两个品牌独立管理,各自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定位上适当差异化。
对于58和赶集未来合并后的组织架构规划,姚劲波内部信中表示:“未来,我和赶集网CEO杨浩涌将担任联席CEO,以确保双方团队在更高层面进行更多互动和协调,共同将双方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Jason)
以下为姚劲波内部信全文:
最近传言很多,但传言往往会成为真的,我确认下:58同城和赶集网将成为一家人!
很多人可能一下适应不了,昨天还在浴血内战,明天我们就要一致对外了。但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化,我相信大家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赶集网是我们非常尊重的对手,也是非常头痛的对手,过去打了十年,其实两家公司都变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强。58同城和赶集网共同开创了中国的分类信息行业,让数以亿计的用户更好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服务他的生活。成为人人信赖的生活服务平台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是我们走到一起最重要的前提。
58和赶集合并后相当长时间里,58同城和赶集网将继续两个品牌独立管理,各自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定位上适当差异化。未来,我和赶集网CEO杨浩涌将担任联席CEO,以确保双方团队在更高层面进行更多互动和协调,共同将双方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
我们合并将产生很多协同效应和好处:
1、将立即停止一些短期的市场行为,协调一致以提升整体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2、将提高信息发布门槛和审核标准,促进整体网站的信息质量水平,更好保护用户利益;
3、将加大在创新产品和模式上的投入,更好把握市场机会。
虽然这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我想说的是,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单纯靠资本上的操作成为一家伟大公司,只有优秀的团队、全心的投入、在正确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让我们一步一步逼近我们的愿景:通过互联网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简单。
现在开始,大家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欣赏彼此、憧憬未来。下个十年一定会更加精彩!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铸剑,时刻蓄势待发_新浪军事
铸剑,时刻蓄势待发
  人物小传:王永法,上尉警衔,现任武警四川省总队一支队反恐大队副大队长,10余次参加国际、国内反恐比武次次有所斩获,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荣获武警部队“勇士勋章”。
  5月上旬,京郊某地,百余名武警部队特战精英云集赛场,一场反恐演练如火如荼。只见一名皮肤黝黑、中等个头、体魄健壮的特战队员快速封控、抵近侦察、武装突击,随着“砰、砰、砰”几声,百米之外的目标枪响靶落,现场一片喝彩。
  这名枪枪绝杀的特战队员就是武警四川省总队一支队反恐大队副大队长王永法。
  11年摘取20多项训练桂冠――
  “简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简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这是王永法的练兵之道。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入伍11年来,王永法坚持以勤强能,擒拿格斗、俯卧撑、百米冲刺、杠铃下蹲是每天的“家常菜”。
  练,周而复始的训练;备,全神贯注的战备。王永法和他的特战队员们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只为给敌人以致命一击。以狙击手瞄准射击为例,王永法坚持盯手表秒针训练,做到迎风、迎光、迎沙不流泪,5分钟不眨眼。
  “天天训练,可就没遇上过一次劫机事件呀!”一次,特战队员彭涛训练时发了句牢骚。
  “反恐战斗准备!”王永法没有去做小彭的思想工作,一声号令让官兵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心不在焉的彭涛突入机舱时忘了戴防毒面具,扮演“恐怖分子”的王永法毫不留情地将一枚催泪弹扔了过去,呛得彭涛眼泪、鼻涕直流。战斗结束后,王永法把他叫到身边:“如果真碰上了实战,你能完成特战队员的任务吗?你能保证自己安全地回来吗?”受到教训的小彭心悦诚服地低下了头,从此训练再也不敢有丝毫马虎。
  苦练出精兵,王永法先后摘取“特战尖兵”“狙击能手”等20多项桂冠。
  7年参加30多次执勤处突战斗――
  “假如战斗打响,你敢不敢上”
  2009年8月,王永法乘坐大巴探家途中,发现一人正在行窃,王永法起身大声喝止。不料歹徒气焰嚣张,非但不听相劝,反而让王永法少管闲事。此时,车上又有两名歹徒叫嚣着向王永法扑来。
  “必须以快制胜才能确保乘客安全!”王永法手起肘落击在歹徒下颌处,对方应声摔倒,从正后方袭来的歹徒被王永法一记弹踢击中小腹当场倒地,从车头冲上来的歹徒被王永法一记“顺手牵羊”摔在地上爬不起来。片刻功夫,3 名歹徒全被撂倒。
  像这样见义勇为的壮举,王永法经历了多次,而真正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抓捕战斗。
  2010年仲夏,4名穷凶极恶的歹徒抢劫作案后逃窜至川西某地,王永法奉命实施抓捕。是夜,王永法率7名特战队员在暴风雨的掩护下,迅速接近犯罪嫌疑人藏身的农家小院。王永发组织官兵敲门、破窗、突击,战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官兵们犹如神兵天降,4名歹徒来不及反应便一个个束手就擒。
  “假如战斗打响,你敢不敢上?”这是王永法经常问官兵的一句话。任反劫机中队排长以来,王永法7年参加执勤处突战斗30多次。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让他炼就了一身英雄虎胆。
  5年创新10余种反劫机战法――
  “王永法,永远有办法”
  “王永法,永远有办法。”这句赞誉是特战队员们对王永法敢于创新、多谋善打的评价。
  研究反劫机战法是反恐战斗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反劫机战斗“零失误”,王永法对当前世界上100多种机型进行研究,对每种飞机的整体构造都做到胸中有数。
  隐蔽侦察是特种战术的难题。“我就不信这个邪!”王永法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王永法钻进40多摄氏度的模拟训练舱里反复研究,绘制图纸200多张,经历300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蜘蛛式”隐蔽侦察探头,攻克了困扰多年的反劫机难题。
  永不服输,敢于挑战,是王永法的真实写照。今年3月的一天,王永法奉命为来自10多个国家的狙击队员表演精度狙击:击穿玻璃后面的一把匕首刀刃。
  子弹在贯穿玻璃后,弹头运动路线会发生改变,很难精确命中目标,射击难度可想而知。王永法从容上阵,枪声过后,子弹击穿玻璃,把刀刃劈成两半。“真是名不虚传!”现场一片掌声。殊不知,为练习这一课目,王永法带领队员早已上千次对不同距离、不同硬度的玻璃进行试射,摸索出精度破障狙击法,狙击手在200米距离隔窗射击目标,误差不超过5毫米。
  铸剑,时刻蓄势待发。任反劫机中队副中队长5年间,王永法编写了《特种战术教案》,创新出13种反劫机战法,有效提高了反恐分队整体作战能力,今年年初他被破格提拔为副大队长。
  上图:王永法(左三)向战友传授射击本领凌新春摄
  ■汪中淑 姜永安 本报特约记者 齐明宇
(新浪军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姚劲波的人才观:找到合适的人,你会收到惊人的效果
据58同城官方发布的资料,成都已经成为了58的第五大市场(前四为北上广深),为了更好的维护和拓展新一线城市,6月17日,黑马导师、58同城CEO姚劲波前往成都,亲临一线。与此同时,身为黑马运动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代表团团长的他,还宴请了当地黑马会兄弟一起共进了午餐,没错,你加入黑马会,还能免费蹭到和大佬一起共进午餐的机会,还不赶紧加入?
姚劲波现场和黑马会兄弟进行了创业分享,小编从全篇2万9千字的分享全文中,摘出2500百字的“老姚的人才观”以供大家学习,想要看分享全文,欢迎留言找小编索要,以下是老姚分享实录:一个人做,没有战友很苦恼
刚刚吃饭的时候,黑马会的兄弟和我聊,做58同城,如果说有啥教训的话,人才问题应该是最深刻的教训。目前58管理层八九个人,全部是最近三五年重新组建的。我是一个人创办58,如果让我倒回九年前,回到当初的那个时候,最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花30-50%的时间在找人上面。九年前我几乎没有在找人上花任何时间,我是个人占股,当时我自己认为自己是全能的,编程可以做,Logo可以做,上传服务器也会做一点点,做产品没有问题。后来发现你跟别人打仗的时候老输,这里输一点那里输一点,人的信心从100分可以突然掉到0分,打了几个败仗,特别沮丧,于是忽然有一天醒悟了,重新开始在各板块全部组建一流的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产品、市场、服务器运维、美工、无线,全部招一流的人。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人,如何说服他加入
明确了一定要找最优质的合作伙伴以后,我就想,我要招的这个人可能在哪里。比如我招管58信息质量的人,我想这个人可能在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有这个业务,我就利用我所有的人脉,那时候没有微信、微博,所有从阿里出来的人我会一个个问,我要找这样的人,这个人在什么地方,给我一个名字。
所以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找这个领域最好,能够承担得起的人。但是当你找到这个人以后,他不一定愿意加入你,比如“我在北京,你要挖我到成都工作,我不愿意,而且你这个人我也没有听过。”怎么办?那就一年之内找他谈五十次,每两周跟他见一次面,讲理想,总会有一个时刻,他在原来的公司做得不开心的时候,觉得没劲,如果你的理想能和他匹配上,你给他高的工资,福利等,你可以给他别人给不了的。
还有一点是大公司给不了的理想,因为大公司一级一级设好,每个人管很窄的一块,你挖的人在你这里是VP,是副总裁,但是在百度腾讯可能就是很小部门的,可能连马化腾都见不到,但是在这里能天天见到你,你可以给他股权,3-5%,他永远也算不出来他在百度和腾讯有多少股权,所以分享股权和分享未来,永远让你的人拉着你的业务走,而不是让你的业务推着你的人走,始终让你的人比业务高一级别就对了。
识别一个好的人,不管是中级、高级、低级,很简单,就是看。这个人优秀是一种习惯,干一件事情能成,大学挺好,找工作也挺好,企业里面也是优秀员工,做一件事情也能做成,创业也能做成,他下面做什么可能性比较大,有些人天生对自己比较有高的要求,他老是会做成事情,你找这样的人。比如我们招人,有时候我们去211、985高校,只是根据统计学下来比较好,并不是别的学校没有这样的人,优秀是一种习惯,高考能考好也是你的一种体现,找这样的人。第二,你要警惕换一个公司提一个职位的人,比如在A公司是员工,在B公司是主管,到C公司是经理,到D公司是总监,这样的人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人,他可能只是每次跳槽的时候比较会谈判一点。这个规律我给别人分享的时候,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这个公司里面被提拔的人往往是真才实料的人。
另外就是你要懂得分享,用你的理想感染人,当你的理想成为了他的理想,你想干的事情就是他想干的事情,基本就差不多了。这个梦想,有的时候你自己一开始都不信,但是讲多了都信了,不断的讲,不断的讲。反正我讲的都信了,很多都实现了。
不用留离职的人,再论理想
还有一点我要跟大家分享,离职的人,如果有人给你提出离职,就不要留了。一个人向你提离职,再留下的可能性很小很小,我吃了很多亏,发现挽留是无用的。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他向你提离职的时候,他新公司已经签好了,你的努力会让你有挫败感,花了很多精力都不成功,或者偶尔留了半年,半年他又走了。
你能吸引什么样的人为你工作,跟你的理想有关,如果你的理想是在成都做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成都最好的人,如果理想是成为中国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中国最好的人,如果是想做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可能吸引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虽然现在你很小,但是不妨把你的理想伟大一点,站高一点,于是理想主义的人,可能成功的概率会越大。只有理想够大,别人才愿意加入你,才愿意跟着你,因为他的股份可能很少,他的位置可能也不大,他需要一个大的舞台。尤其你的理想不仅仅能感染你的员工,还可以感染你的投资商,会不断释放能量。
找到合适的人,你会收到惊人的效果
找到这个人以后,基本上这块就变成公司的优势了,比如销售,同样的流量,你去变现,中等人可能做80万销售额,好的人可能做100万销售额。你的公司的成本可能是80万,只能做80万销售额,没有利润。但是你的对手,可能找到了一个优质销售,同样80万的成本做100万销售额,就有20万利润。这两个企业融资的时候,如果你的估值1000万,对手可能就是5000万,因为你没有利润,他有利润。投行的人做模型出来,他就是比你高五倍的估值,于是你只能拿到200万投资,他拿到了1000万,于是你就必败无疑。任何业务都是这个道理,流量上面也是这样,用户产品合作上面统统是这样,有时候你败败得稀里糊涂,就是因为你找错了一个人。
把公司带入快车道,淘汰不良员工
另外就是速度,有的创业者允许公司以10-20%的速度增长,在互联网行业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58有一天速度发展低于50%,我肯定觉得太糟糕了,我始终要把企业带到快车道去,发展速度也是一样,你速度不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你是留不住好的人,因为你没有办法给他创造更好的回报,创造更好的空间,比如他今天带五个人,他明天带十个人,他现在月薪一万,他希望明年三万,如果没有这样的加速度和增长速度,你没法给员工创造很好的环境,真正留下的人就是比较平庸的人。
所以始终把你的企业带到快车道去,在互联网行业来讲不仅仅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因为互联网很难。比如58市值38亿美金,我们在中国互联网中间已经能排在前十,但是我敢肯定,两年以后,我们的股价肯定不在现在的正负30%之内,在这个位置是稳不住的,只有两种可能,往上或者往下,变成伟大的公司,或者变成平庸的公司。小编为了吸引老牛对于人才的注意力,专门把“姚氏人才论”拉出来重点突出,其实现场有很多干货,以下附上黑马会员爱智求真抱抱团的笔记:
感谢成都贝尔教育创始人王作冰先生,同时也是黑马会员,为了成都的黑马会员有机会与老姚面对面聊聊,专门做东请了成都的会员参与了此次分享。在此真诚感谢王总。姚劲波先生也在是美国直接飞回成都,还在倒时差,就直接上场了。衷心感谢姚总的真诚分享。
此文纯属个人分享,不妥之处敬请见谅。(感谢抱抱团汉斌、郑武全程摄影、摄像)
姚劲波被称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连环创业者,三年间,他参与创办的学大教育和58同城相继在美国上市。(PS:燕姐所见的身价几十亿美金的技术男,外表斯文、内敛谦逊、说话缓慢,给你握手的力度感觉这人真的实在、温暖)
关于创业的分享:
姚总自己创业的几大特质:热爱:姚总创建58同城9年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星期不在公司。这9年时间没有一天没极力思考公司的发展 人才:人才的储备非常重要,不要等到用人的时候才去找人 融资:融资机会要把握好,不要等没钱的时候才去融资。创建58时起点很高,直接融资1亿人民币。公司坚持8年上市,期间一直亏损,持续融资,但公司必须有增长,直到上市前才扭转亏损。
专注:专注一个焦点、一个流程、一个极致
一、创业的机会
1、只要世界在变化,就有创业的机会,创业只会越来越艰苦;2、创业的两个重点:第一点、热情;第二点、用户有没有需求;
3、选择一个未来方向,5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坚持去做,越早选择越早积累人脉、资源、经验;
4、时间是创业者最好的伙伴,时间成本是最低的,放弃一切安逸的想法,坚持下去; 5、创业公司不要怕小,但公司一定是增长型的,否则没有未来。二、创业团队 1、合伙人最好二至三个,其中主要创业人股份最好能50%以上控股;
2、创业团队不要争吵,即使争吵也是仅限于业务上的争吵,不要针对人; 3、创业团队寻找人才是最重要的,至少也要花50%的精力去寻找一流人才: 第一点:识别一个好的人才,记住优秀是一种习惯,什么事都能成的人就是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人; 第二点:用理想去打动优秀的人才,想做多大的事,就能寻找到多优秀的人,(例,你要想做到成都第一,你就能找到成都最优秀的人才;如果你想做到全国第一,你就可以找到全国最优秀的人才); 第三点:人才的挖掘,如果要找到比你公司更大更优秀的人才,你要给予别人给不到的优势。
三、关于资本 1、融资是企业必须具备的过程;
2、把握好融资的机会、在企业还能存活时去考虑后续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注入。四、关于竞争
1、重视对手的成长,但不要紧张对手的改变,把握自己的重心;
2、放眼市场,缩小竞争对手的数量,二至三家,与自己比较弱的问题,点对点的突破。
五、企业文化
1、创始人的树造;
2、对人才的重视;
3、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独家】张泉灵:从主播到天使投资人,现在我每天工作18个小时_网易科技
【独家】张泉灵:从主播到天使投资人,现在我每天工作18个小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5年9月,张泉灵把所有证件归还给了央视,办妥了最后一道手续,离
开了她工作十八年的岗位。
没有为自己安排&职业冷却期&,张泉灵就抓紧投入了人生的下一程。新公司是猎豹移动刚刚成立的紫牛基金,猎豹移动CEO傅盛邀请张泉灵出任基金的合伙人。
走入新的独立办公室,她步履轻快,面带微笑,利落短发,搭配一副温润的珍珠耳环,气质生动而干练。在屏幕上圆脸的张泉灵真人极瘦,对此她无奈地笑道:&一上电视,人就会胖了三十斤。&
见识过足够多的大场面,张泉灵已锻炼得灵敏、准确和处变不惊,她回答问题几乎不假思索。
唯有对央视的臧否和先进性与否,张泉灵不愿多谈。&离职的同事各有原因。没有央视,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做主流新闻的话,央视迄今为止还是一个最好的平台。从我嘴里不会说出一个央视的不字,这不公平,不是现实,也不厚道。&
从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开始,张泉灵做了十八年记者。她深入过险境,采访过阿富汗战争、汶川地震;参与过最高压的大型活动报道,多年直播两会;也曾和众多国家领导和名流对话。李长春称赞她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微博上,张泉灵的粉丝有1000多万,粉丝们欣赏她理性、自然的主持风格,称自己为&泉水&。
张泉灵觉得,在传统意义上,自己也算是功成名就。
央视人才济济,又有魔鬼般的工作时间碾压,张泉灵能脱颖而出、快速上位,她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新老板傅盛则形容她,特别聪明、执行力极强,他给张泉灵起了个绰号,叫&全百科&。
前央视《对话》节目制片人、&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张泉灵是她见过知识最驳杂的人,也是学习最快的人。张泉灵曾和办公室的小姑娘做一个游戏,每天小姑娘帮她买一杯咖啡,她给对方讲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从知名主播转行为天使投资人,这样的职业跨度,张泉灵一年前未曾想过。她曾多次说过,做一辈子记者是自己的梦想。&记者的一辈子相当于别人活了几辈子,这能满足我蓬勃的好奇心。&
然而十八年过去,张泉灵发现,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你会发现许多事只是在新的时点上、不同的地方不断重复。你会无奈,悲剧为什么要不断重演?怪圈为什么要轮回发生?人吸取教训的能力到底有多差?这个过程蛮折磨人的。&
十八年过去,电视和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也在悄然落幕。虽然央视江湖地位仍在,但在互联网冲击下,它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曾经与张泉灵并肩作战的优秀同行们正在成批地离职出走,已不再成为新闻。
2014年底,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让张泉灵感到茫然。到2015年年初,身体不适也催促她重新思考了一下人生。
&年初天天咳血,医生怀疑我是肺癌。排除之后,我想,人生如果停在这里我并不遗憾。如果它还可以延续一倍的话,我应该用什么来填充它。我的好奇心应该投向哪里。&
在时代的剧烈转型中,带给张泉灵最大冲击的是互联网。几年前,她觉得互联网只是一个在远处闪耀的朝阳产业,但从移动互联开始,互联网的渗透已经像水一样无处不在。&我慢慢理解了一些全新的逻辑和想法。比如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针对出租车司机的电台节目收听率下降,完全不是因为有更好的节目出现了,而是司机都在用滴滴接单就不听广播了。很像《三体》里一句无情的话,我消灭你,和你无关。&
2015年初开始,张泉灵主动与一些互联网公司接触。&开始完全没想到离职。我约了许多互联网界的朋友聊天,问他们能不能开放自己的公司,让我去跟员工见面。&而几乎每个聊天的开始,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要跳槽吗?我们这儿有职位哦。
4月,张泉灵约了傅盛到猎豹拜访。&傅盛非常认真,找来了金山的、可牛带过来的、新加入的各层级员工一共七八个人。&张泉灵与他们聊了一下午,问员工们如何看待猎豹的发展,进攻国外市场时经历了什么,创业过程中的感受,他们是否了解公司正走在一条怎样的路上。
这个下午,张泉灵对猎豹印象深刻。&它已经上市,但每个人仍然保持着创业的紧迫感。公司没有那么有序,但有很强的内在张力。&
这次拜访,傅盛对张泉灵同样印象深刻。&她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拿话筒的主持人,她有钻研精神,有开阔的视野,执行能力特别强。&
拜访结束后,张泉灵请傅盛一起吃饭。傅盛嗓子哑了,仍然向她热情地介绍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天使投资。傅盛说,未来大量公司的连接将是资本的连接,不是把地越圈越大,而是把自己越做越厚。傅盛举了腾讯做例子,&腾讯这五年和前十年风格完全不同。腾讯把核心业务做扎实,然后把边缘的地方用资本连接,而不是用人力和管控去连接。&
傅盛的天使投资基金建立这时已经提上日程。&当年我创业时,两眼一抹黑。这中间,雷军像一个导师,对此我到今天都心存感激。我幸运地遇到了雷军、马化腾、张颖这些第一代大佬,包括我当年的老板周鸿祎同学。我在他身边工作了好几年,人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傅盛把天使投资基金命名为&紫牛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大约是1到2亿人民币。&紫牛&的概念最早由赛斯&戈丁提出,意思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和产品。傅盛希望这个天使基金能参照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的模式,在每个早期项目中投入占比不多,股权不超过10%。&我不是为了控制创业者,而是为了建立和创业者的连接。&
傅盛也邀请了许多朋友,58同城CEO姚劲波、多玩游戏CEO李学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等人,也将在资金和精力上对紫牛基金给予投入,并成为创业者的导师。
而眼前的张泉灵,傅盛认为她完全有能力成为紫牛基金的一位天使投资人甚至管理者。
&第一,泉灵本质上是一个记者。记者的核心是去了解事情的规律,通过媒体推动改变。而投资的本质也是发现事情的核心,通过资金推动改变。第二,今天的互联网创业是从纯互联网变成&互联网+&,所有的机会都在互联网和传统的中间地带发生,互联网核心的竞争力已经非常难展开。谁能够将资源串联起来,就会取得胜利。泉灵是传统行业中的精英,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又有许多传统行业的资源。第三,未来是投资媒体化和媒体投资化的时代,泉灵有足够的品牌和知名度。&
傅盛的邀请让张泉灵产生了兴趣,但她对自己能否胜任表示怀疑。&我们这样的人,别人觉得你能做,但我特别不自信。我从来没有投资的概念,是一个只会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人。虽然我自认为学习能力还可以,但自己做和与别人聊是两回事。一个基金什么样,管理架构怎样,如何成立,我完全是一张白纸。&
是否应该跳出习惯的环境,跳出自己擅长的事情,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下这个决心花了张泉灵两个多月的时间。
其间,傅盛从未间断对张泉灵的游说。傅盛说:&这样吧,你不用先做决定,我带你去见见不同的创业团队。&傅盛邀请张泉灵到美国,参观了Google、Airbnb等知名公司,也带她去拜访自己在美国做的投资项目。
张泉灵回忆说:&他可能是用了一个对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方式。我突然发现,原来跨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远。做早期投资,对财务的要求比较低,更需要你去看准一个人,去了解一个行业。而记者也是在做这些事情。而且,创业有很小的专业细分,我再不懂,24小时之内我一定能找到一个很懂的人。否则我之前的记者就白干了。&
最终让张泉灵下定决心的,是她读到的一篇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文章。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在金鱼的世界里,由于光在进入水时发生了折射,在金鱼的眼中世界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一个更大的圆形金鱼缸里呢?甚至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坚定张泉灵信心的,也有傅盛的诚意和描画的蓝图。4月30日,敬一丹宣布退休。朋友圈里,张泉灵感怀她带着一个时代的谢幕。傅盛回复:&过去回不去,也没必要停留。面对未来,春暖花开了。&
6月底,张泉灵跟央视正式提出了离职。消息迅速引起反弹,从每一层的领导到家人,都提出了巨大的反对意见。&我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支持我。&
&同事既感到意外,也有担心。领导说,即便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你怎么知道你去的地方就靠谱呢?万一你去了开心网,不是死得更惨吗?&
决定是否靠谱,张泉灵自己也没有把握。&哪有一定能成功的创业呢?&
现在,张泉灵正式入职不到一周。她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每天要见好几个创业团队,收到大约七、八份BP,重新梳理各种关系。
&跟我刚当记者的状态特别像。你要接触一个新的人脉圈,要建立整个投资界的概念,建立细分领域的概念,每天要想很多事,做梦时都在想。我现在的工作量可能跟当记者最忙那一年的工作量差不多,一天要工作18个小时吧。&
除了充电,张泉灵也在学习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和时间。与管理相比,张泉灵一直更喜欢高效敏捷,一线冲锋。在央视时,她没有助理,算是主持人里的异类。&因为怕麻烦,有事情我还要交代给助理,不如我一气做完。&傅盛建议她,要琢磨如何让别人帮你做事时,带着整个团队一起成长。
谈到傅盛给张泉灵的薪酬是否足够有竞争力,张泉灵说:&跟过去作为主持人的全部收入比,当然不一样。但吸引我的不是钱,而且对于投资人来说,你的收入更多是跟未来的收益有关。&
采访结束,已近北京的晚上7点。记者问张泉灵,采访结束后何时下班。她笑着摇摇头说,&哎哟,时间还早呢,还有好几个会要开。9点要见团队,10点还要见一下律师。最近有好多要拜码头的事。互联网就是这样,争分夺秒。&
在电梯前,张泉灵微笑着与记者道别,转身刷下门卡,走入了灯火依旧通明的办公室。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亿航无人机 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