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ios10后,我的百度钱包和摩拜单车 联网都无法联网,蜂窝数据找不到app,w

出错啦 - PMCAFF产品经理社区 中国第一产品经理人气组织
PMCAFF目前不支持IE浏览器, 请用其它的浏览器打开PMCAFF, 如果是双核浏览器, 请选择极速模式摩拜单车和ofo火拼单车共享,但滴滴又怎么会放过他们?-华尔街见闻
<span id="tj-post-lef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61169" data-url="/stars/261169"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收藏" data-active-text="取消收藏">
摩拜单车和ofo火拼单车共享,但滴滴又怎么会放过他们?
王晓峰是销售背景出身,10多年前从厦大管理系毕业后,他历经宝洁、谷歌、科蒂集团和腾讯等公司,并最终以Uber上海总经理的身份被人们所熟知。当时Uber上海一向是PR重灾区,关于人事、招聘、司机接待、实习生待遇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王晓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Uber是2014年2月进入中国的,当时的第一个城市就是上海,王晓峰作为早期负责人之一,一直担任上海城市经理的角色,也一直是Uber中国CEO的潜在竞争者。但未料想在杭州区城市经理汪莹的率领下,杭州地区业务交出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一份答卷(当时Uber全球业务前十名的城市中有广州、成都、杭州、深圳、北京,却并没有上海)。
所以15年9月Uber中国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时候,哥大MBA背景的汪莹出任华中区负责人,统一管理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而从那时起Uber内部就开始流传王晓峰离职的消息。
直到2015年底,王晓峰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上图中这条状态,正式宣告了自己的出走。而直到Uber中国被滴滴收购时,团队内部都没有CEO角色,柳甄一直作为战略负责人的角色带领Uber中国前行。
王晓峰在Uber中国没有等来的CEO,在mobike(摩拜单车)实现了。mobike也是从上海起家,王晓峰有机会在自己的大本营打一场翻身仗。
mobike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共享单车的概念并不新鲜,多年前很多地铁口就有很多政府主导的共享自行车项目,但由于规划难度大,固定停车桩限制等问题,基本都处于废弃状态,美国纽约的类似项目Citibike运行了很长时间,也一度因为经营困难而难以维系。
mobike和之前政府项目的最大区别就是不设固定停车桩和站点,用户通过APP可以实时查看身边的车辆,并且可以通过二维码扫码快速开锁,并在使用后停放在任意公共停车区域即可。
而且,为了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mobike在自行车的重新设计和硬件上做了很多文章,比如采用铝合金作为车身防水防锈、采用实心轮胎放爆胎免充气、借鉴汽车的轮毂技术防冲击避免损坏等等。但这也同时导致车身重量翻倍,达到25公斤,难免总会有人在朋友圈发出&车身重,不好骑&的感慨。
商业模式方面,目前mobike费用为半小时1元,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我们不妨帮mobike简单算一笔账,mobike的研发负责人Jerry Yang说过,mobike的目标是四年免维修,那么基本可以理解为depreciation折旧时间是四年。如果一辆车一天之中被使用的有效时间是1小时,那么就是一天能够带来2元的收入,假设一年有300天有效使用天数,就是600元收入,四年就是2400元,也就是说,如果一辆车的固定投放成本在2400元以下(实际投入肯定远小于2400,而实际使用时长相信也会高于1小时),不考虑其他支出的前提下,这就是一个赚钱的好生意了。
再者,有一点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那就是押金。mobike要求每个用户交付299元的押金,而大多正常使用mobike服务的用户是不会把押金取出的,这会给mobike带来极好的现金流和资本沉淀。
有消息称,mobike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数亿美金。
如果把mobike称为小红车,在北京还有一家把自己称为小黄车的公司
这家自北大起家,发力校园市场的公司叫做ofo。
昨天,36kr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做《ofo获经纬中国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为什么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现象级公司》,全文有理有据,一看就是投资人在采访中输出了很多观点,只是全篇未提及目前市面上明显更火热一些的mobike。42章经认为哪怕经纬同时是36kr和ofo的投资人,作为媒体报道来说,这样不好。
(上图来自北大未名的某场内部讲座)
ofo的创始人清一色为北大车协的同学,在戴威的带领下,他们创业最先尝试的是自行车骑行团的方向,这个方向不用多说,自然半道崩殂。之后在15年6月份,他们转型为校园共享单车,目前ofo已经拓展到20座城市、注册用户超80万、日最高订单20万单。可以说,他们确实找到了自己的PMF(产品市场契合点)。
而36kr那篇文章中分四点分析了为什么ofo可能会是下一个现象级公司。
1)切入角度好:校园中自行车是刚需,使用效率高,有明显潮汐效应。
但是,如果有人通过更难的方式,从社会场景切入并且最终走通,那么这个切入角度最终可能反而是掣肘。如果当初饿了么刚诞生的时候,就有美团和百度这样的竞争对手,那么我想哪怕是从校园切入,他也不可能存活下来。而mobike的团队则明显比ofo经验更丰富些。
2)财务模型:ofo的单车成本在270元,每天每车单量为10,客单价0.5元,所以2个月左右可以回本。
但是,首先我对公开出来的运营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其次,廉价车辆和廉价机械锁的搭配所带来的维修和报废的折旧成本我是会更担心一些的。但当然,如果真实数据如此,那么ofo确实是个蛮不错的生意。
3)未来市场:作者以饿了么和分期乐为例,表示从校园市场到成功走出校园有成功先例。
但是,首先我觉得饿了么是有一定的时机机遇的,未必可复制,其次,分期乐是否敢说自己已经成功走出校园市场我是非常怀疑的。我们看到的更多地例子都是创业公司难以走出封闭的校园市场,比如人人。
4)资方背景:因为有经纬、金沙江、王刚等滴滴系投资人所以未来发展可期。
但是,经纬也曾经在e代驾身上下了重注,但最终滴滴也未手下留情。投资人有光环,却也不一定是无敌的。
上图是mobike的CEO王晓峰在8月22日发布在微博的一张合影,摄于北京大学门前
王晓峰在8月18日到8月22日之间,短短几天就在微博上发布了三条关于mobike进入北大的信息,其中甚至还有一条是&请北京大学王仰麟副校长试骑摩拜单车&。看来在ofo还没有走出校园之时,mobike就已经决心要主动挑起战争,进入ofo的大本营了。
红黄相争,滴滴在后
听起来,ofo和mobike似乎会演绎一场新时代的滴滴和快的的故事,一切在想象中都很好。据业内投资人表示,这两家公司现在火到融资根本无需BP(商业计划书),都是投资人抢着上门拜访。但和当时滴滴快的竞争时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世界上已经有一个滴滴了,并且滴滴的目标就是做出行平台,所以在我看来,滴滴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当初,在嘟嘟巴士、小猪巴士等公司刚出来的时候,我曾经密集的和十多家类似模式的创始人聊过,那时候共享巴士市场还在非常初期,而且商业模式也还远没有被验证。但是滴滴的反应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料,其很快就通过合并考拉巴士的方式进入市场,推出滴滴巴士业务,这直接拦住了资本方投资相关企业的野心,也最终让剩下的共享巴士领域的创业者们举步维艰。
而作为共享单车类型的公司,我们能够想见的核心壁垒在于:
1)涉及车辆的软硬件研发
2)资本投入带来的单车布局和规模效应
3)市场宣传带来的网络效应和入口效应
对于滴滴来说,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通过资本可以直接实现的,第三条则是滴滴目前作为出行入口最大的优势,无人能及。
ofo和mobike都已经发展到了B轮,我相信以滴滴的反应速度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推出自己的类似业务,毕竟这类巨头最怕的就是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冒出来的公司,最怕被釜底抽薪。而到时,ofo和mobike的形势会如何,实在是很难预料。
蚂蚁金服为了布局移动支付和O2O,丧心病狂到连KFC都不放过,那么同样具备移动支付和O2O属性的共享单车类型项目自然也是战略要地,更别说这个人群的频次可能比滴滴更高,重合度却不一定高。
所以,其实我觉得现在最应该果断站到ofo或mobike身后的公司是百度或京东,这两家公司都在深度布局O2O业务,并且也都因为支付环节的缺失而在金融领域转型中吃亏,而反过来对于ofo或mobike来说,如果没有很好的抵御滴滴这个潜在进入者的方式,那么提前想好自己要站边哪个巨头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更何况,达达的人也许未来送外卖还可以用共享电动车,而百度还可以用上自己号称研发了很久的无人自行车呢?(好吧,这句是玩笑。)
出身北大的ofo一直被很多人拿来和饿了么做比较。当年张旭豪也是从上海交大起家,一路做到身家数十亿,但最后也难以逃脱没有明确盈利预期,站边阿里的命运。培养出王晓峰的Uber中国更是难逃卖身滴滴的命运。就像包凡曾经说的,BAT就像天上的神仙,在看着人们在凡间打仗。
最后,36kr在那篇文章的文末表示 &对这家我们认为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的公司,36氪将会持续保持密切关注。&
对此,42章经表示 &我们认为36kr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很可能因为滴滴的进入而成为&昙花一现级&的公司,或者依附于百度等巨头的战略布局型公司,42章经将会持续保持密切关注。&
祝他们好运,也祝你们周末愉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span id="tj-pos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61169" data-url="/stars/261169"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 data-active-text="">
<span class="endorse" data-toggle="endorse" data-active=""
data-post-id="261169" data-url="/vote/up/261169"
data-message="请登录后点赞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注册手机号
请输入新密码密码(6-26字符)
没有手机账号?
用户名、手机或邮箱
还没有见闻账号?
密码(不少于6位)
已有见闻账号?
密码(不少于6位)
图片识别码
已有见闻账号?
没有邮箱账号?
您需要绑定手机号(即完成实名认证)才能发布信息,请完成绑定。在尝试了两天摩拜单车后,我决定放弃|界面新闻oJMedia
摩拜单车最近真是大红大紫,先是在上海获得媒体、用户大量关注,这几天开始在北京运营,又成了各个媒体关注的重点,朋友圈里也被这辆银橙色小车刷了屏。
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不用的时候停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即可,半小时收费一元,这样简单易用的互联网共享经济产物,对于我这种饱受&最后一公里&困扰的上班族来说,确实是一项很棒的服务。
然而,在尝试两天之后,我决定放弃。
方便和不难骑的抉择
摩拜单车确实很方便。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的车辆,看到有合适的还可以提前预约,车辆覆盖感觉还行,除非特别偏的地方,基本都有车,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是方便的地方。
然而,摩拜单车太难骑了。拿摩拜单车跟骑山地车、公路车比肯定不公平,但实际情况是,摩拜单车比普通的自行车还要难骑很多倍。
为了方便、返修率低,车子没有链条,靠轴来传动,虽然免去了传统自行车爱掉链子的毛病,但实际上踩踏起来要吃力了很多,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需要特别使劲才可以;另外我估计车身增加了发电装置,为保障GPS模块、芯片、网络正常使用,这也让骑行变得更加费力;它的车胎是实心胎,尽管不会有爆胎的危险,却增加了车身的重量,加之铝合金车架、车锁等,整车重量达到了25公斤,车重除了起步慢,滑行的距离也变短。
此外,车座没法儿调节也是硬伤。对于身高180的我来说,骑摩拜单车就是一种折磨。骑过山地车的人都知道,当脚踏在最低处,腿伸直与地面呈90度,才是最舒服、省力的骑行姿势。然而摩拜没法儿调节车座高低,所以每次骑行都感觉像是蹲在车座上,3公里下来,屁股被压迫得就有点疼;腿没办法伸直,窝着骑车,加上车沉需要用力,两天下来膝盖开始疼了。
另外,刹车难用、没有车筐这些小问题,也影响着用户体验。
&每当我们纠结细节时,都会回到一个标准:方便和便宜。这是公共自行车的核心价值。要达到这两点,就需要车辆稳定耐用,因为频繁返修的成本难以承受,其他需求都是次要的,只能尽量满足。&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对媒体说。
确实,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想从0开始制造一辆结实耐用返修率低的车,实在很难。这从张向东做700Bike的艰难经历就可以看出:为了达到预期效果,700Bike的很多零配件都是重新找工厂、重新制作模具做出来的,这也导致有些产品延迟发货、推迟上市。
但是,作为一辆自行车,如果骑着都不舒服,那还不如走路或者寻求其他交通工具。不难骑,应该是标配。
据说摩拜单车团队已经在想办法,比如把轮胎做细、优化轴承,用特种塑料替代金属车身等等,希望下一代单车能变得好骑。
在难骑的前提下,我开始计算我的成本。我的使用场景是地铁站到公司,从公司到地铁站,每天花费2元,一周是10元,一个月下来是40元,一年就是480元。但其实我只是往返地铁,那为何不花100元从58同城上买辆二手自行车放在地铁站呢?一方面车要好骑很多,另一方面车有残值,不想骑了再转手卖掉,也能剩个四五十,成本被进一步节约。有人说&车会丢&,确实会有这个风险,但一般普通二手车被偷的概率还是比较小,再配个好点的车锁,问题应该不大。
另外是时间成本。骑车本来的意图是节省时间,但因为种种原因,找车的时间成本变高。首先是定位的不准确。虽然摩拜单车的定位已经做的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偏差,有时候明明车就在附近,但就是找不到,有可能在马路对面,有可能在楼里,有可能在花丛中&&
另外一个原因是潮汐效应。上下班是人们用车的高峰,在这个时候,用车需求多的地方车数量会变少,比如昨天上班以后发现公司附近有不少车,但下班时就一辆也没有,需要走五分钟去找最近的车,到地铁口发现原来车都在这里&&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想解决这个问题,增加车辆并不是一个明智决定,因为如果大家都只是上下班使用单车,那白天大量的时间就会被被闲置。这样的利用率低,摩拜单车想回本都难,更别说盈利了。
这只是一个普通用户的感觉。至于摩拜单车的成本是多少,活跃用户有多少,使用率是高是低,官方都没有透露。如果有这些数据,可以简单算出摩拜单车到底能不能挣钱。
尽管账户里还有6块钱,不过我已经准备把押金退了,买个二手自行车骑。当然,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解决。摩拜单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想把这个生意做好,任重道远。
更多精彩新闻,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大App应用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控制主机】iOS 10有啥新功能?看这一篇就够了
[/align][/align]
眼看着距离iPhone 7面世的日子越来越近,即将与iPhone 7同时亮相的iOS 10系统的消息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目前的测试版中,我们可以看到iOS 10一些可喜的变化,当然,也有一些让人吐槽的bug。不管怎样,从锁屏通知的改进、简化的控制中心,到更多的3D Touch快捷方式、更好的照片识别能力,Siri获得第三方应用支持和许多其他特性,iOS 10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调整。
关于iOS 10的消息,我们要感谢美国著名歌星和演员Barbra Streisand。Barbra是出了名的果粉,在最近一次接受NPR采访时,她爆料了一件趣事——她坦言因为Siri 将自己的姓氏发音念错而感到十分不爽,于是随即就致电苹果CEO Tim Cook,向他反映这个情况。随后,库克爽快地答应会让Siri在9月30日之前纠正这个发音。而这件趣事也同样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这或许预示着iOS10的正式发布日期为9月30日。
2016年是属于智能语音助手的一年,从谷歌、Facebook再到微软,甚至是亚马逊,几乎所有的主流科技公司都在试着把语音与智能硬件结合。而Siri作为苹果开辟智能语音管家的核心,也要在iOS 10中进行重要的升级。此前有用户反映Siri的精准度不够、互动性弱。或许苹果也意识到了这些,在iOS 10中对Siri进行了优化。据了解,此次Siri增加了支持应用的信息区,在这个区域用户可以查看目前哪些应用已经支持使用Siri来进行操作,包括第三方应用程序。另外,有消息称,苹果或将推出全新的Siri SDK包,以方便开发者基于此来拓展Siri的应用范围,让更多第三方软件参与自己的语音系统。此外,苹果不仅仅把会Siri安装在iOS的设备中,OS X同样可能同样会有所升级。
正如二八智能此前报道过的,iOS 10中提出了一个叫做“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的概念。这是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来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智能收集用户信息,但不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
“差分隐私”已经被用在了 iOS 10的四个部分。其中,两个是用于新的信息应用,这显著提高了输入法的预测水平。比如,把文字替换成 emoji 的程序会通过核心数据流在世界范围内的 iPhone里运行。如果很多人把“桃子”替换成对应的 emoji,你就可以在你的信息应用里看到这个表情的推荐。另外,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在文本的输入预测中实现。[b]有了这种数据交流,新的输入预测会变得更加智能,并且凭借数据的分析会也做得更好。[/b]另外两方面的应用则集中于搜索上——备忘录中的“线索查找”
功能和Spotlight搜索都使用了新的隐私技术。
从第一款iPhone面世至今,“滑动解锁”这一设计就伴随着用户。而在iOS 10中,这项设计被改成了直接按Home键解锁,虽然使用Touch ID能够让解锁更加方便,但是仍然有许多iPhone用户不太习惯这项全新的解锁体验。同时,iOS 10还将支持3D Touch的通知提醒。不仅如此,iOS 10中,用户还能够通过3D Touch,用手机唤醒电视屏幕。让用户的家电更加一体化和智能。
在iOS 10中,用户可以通过长按图标,将内置应用像第三方应用一样“删除掉”。不过,事实上,这样操作删除的只是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应用本身仍然存在于系统中,iPhone并不能因此获得更多的存储空间,只是将内置应用隐藏起来。但是,这样一来,起码你可以做到“眼不见为净”。
iOS 10的公测版本几乎以每周两次的频率进行更新,而正式版本究竟会不会在9月30号如期而至,iPhone7究竟是什么模样,这些都只能等到正式版本出来那天才能知道。
推荐阅读:
AI 时代的隐私保护:“匿名”只是挡箭牌
你要的iOS10公测版bug集锦,千万别入坑
深圳市二八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清湖社区华清大道26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单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