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的验证码是诈骗吗?

当前位置:&&&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汽车队)
扫描获得旅游地图
您查询的地方暂无街景
您可以尝试移动右侧地图雷达查看周边位置街景地图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汽车队)
地址:【报告地址电话错误】
查看大地图:
酒店机票预订:
常用目的地地铁线路:更多
门牌号码查询
热门城市酒店预订:
最新热门电影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汽车队)简介
还没有图片 | 我要上传
热门推荐:
亲,说点啥子嘛
我来点评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中国外运广东中山公司汽车队)
总体评分:
有话要说:
(请勿重复提交)
北京热门商家:
特色地图大全
中国古代地图
热门景点地图
四川九寨地图广东省制糖工业(2000年前)发展简史(一)-云南糖网
其他服务项目
云南糖网微博
VIP会员服务
电子信箱登录
网站广告服务
网络办公系统
糖业手机短信
通知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广东省制糖工业(2000年前)发展简史(一)
更新时间: 14:58:52
& 分享到微博:
省制糖工业(2000年前)发展简史
&&&&&&&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少,特别适合甘蔗生长。远在1300多年前,广东先民就开始进行蔗糖生产。广东的机械制糖始于民国22年(1933),当时广东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从国外购进设备,陆续建成了市头、新造、惠阳、顺德、东莞、揭阳等6间糖厂,设计能力日榨甘蔗共约7000吨。民国27年日军入侵华南时,除顺德糖厂勉强维持生产外,其余各厂均遭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民国34年8月至1949年10月广东解放为止的4年间,仅恢复了东莞糖厂的生产。年榨季全省日榨蔗能力只有9510吨,1949年面积为47.8万亩,产糖7.68万吨,其中机制糖只有2.72万吨。
  建国后,广东的制糖工业迅速发展,建设了一批高产、稳产大面积连片的甘蔗基地和有100多间大、中、小型相结合的糖厂。最高的年榨季产糖量达到216.22万吨。已形成了从教学、科研、设计、甘蔗种植、生产装备到商业销售等一系列完整体系,曾在全国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50年间,广东在新建、改建、扩建的糖厂中除了江门甘蔗化工厂、广州华侨糖厂,湛江广丰糖厂是在兄弟国家的援助下新建的以外,其余的大、中、小型糖厂从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和建筑安装全部都是自己进行的。广东无论在生产、管理和科技进步方面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广东糖厂在糖分总回收率、能耗、物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居国内首位。广东糖业为满足国内的食糖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甘蔗资源综合利用的多元化,提供国家财政税收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支援亚非国家发展甘蔗糖业等方面做出过显著的贡献。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蔗糖重点产区向广西、云南等省(区)转移,广东甘蔗产量逐年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年榨季通过结构调整,结束了持续4年净亏损历史,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00万元,比上榨季减亏6.89亿元。2000年,广东制糖工业共生产食糖91.30万吨,关闭糖厂34户,压减生产能力5.62万吨/日,分流安置职工2.3万人。广东糖业通过转换机制,依靠科技进步,由以糖为主逐步转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把综合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综合利用和多元产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第三产业,使不少老企业焕发青春。
&&&&&&& 建国50年间,广东糖业的发展经历恢复发展、下滑、徘徊、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历史过程和时期。
  年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工农业关系比较协调,对粮蔗关系的处理比较恰当,制糖工业部门采取了很多合理的经济措施来促进糖蔗生产的发展,蔗糖生产连续九年持续上升。甘蔗面积由1949年的47.8万亩发展到1958年的196.9万亩,食糖产量由7.68万吨增加到43.4万吨,平均每年递增21.2%。糖厂设备日榨蔗能力从9510吨扩大到近2.6万吨,先后修建、新建糖厂57间,平均每年有5间糖厂投产。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制糖工业的发展,相继成立了有关的科研机构,开展甘蔗糖业的科学研究工作。五沙场、万顷沙、珠江甘蔗试验场和甘蔗育种场,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糖厂的农务机构帮助农民总结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进行技术指导。成立的轻工(制糖)工业设计院和设备安装公司,承担了数十间糖厂的设计和安装工作,初步取得了建设糖厂的经验,并能独立设计和安装大型的机械化糖厂。
  年这一时期包括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特点是农业连年受灾,粮食紧缺,农民种蔗的积极性锐减,甘蔗严重减产,制糖工业生产显著下滑,而在综合利用方面却得到相应的发展。甘蔗面积由1959年的170.7万亩下降到1962年的103.7万亩,减少了40%,食糖产量由44.88万吨下降到19万吨,减产57.7%,比十年前的产量还低。由于甘蔗减产,造成甘蔗原料不足,大部分糖厂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糖厂的基本建设项目被迫下马缓建。但另一方面,糖厂广大职工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积极挖掘企业潜力,克服困难,在周恩来总理视察江门甘蔗化工厂时提出的关于大搞甘蔗综合利用的指示和陈郁省长的重视支持下,全省糖厂掀起了大搞综合利用的热潮,先后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建起了一批综合利用车间,利用糖厂的副产品生产了纸张、纸板、糠醛和酵母、煤渣砖、纤维板、肥料等产品,初步改变了糖厂只能生产食糖单一产品的状况。
  年这一时期的前三年,由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工作《六十条》,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甘蔗生产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甘蔗生产持续上升,制糖工业出现生产建设新高潮。不但原来关闭停产的糖厂全部恢复了生产,还新建糖厂75间,新增设备日榨能力近3万多吨,年榨季食糖产量达到74.64万吨。这一时期的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大搞“以粮为纲”,加上政策多变,很多过去行之有效的糖蔗奖售政策被砍掉,严重挫伤农民种蔗的积极性,使甘蔗生产发展缓慢,长期徘徊。1972年国家为了发展广东等省(区)的糖蔗生产,核减粮食上调任务,扩大水田种蔗面积,年榨季广东食糖产量首次突破80万吨大关,达到82.71万吨,创造了历史新水平。但以后三年食糖产量连续徘徊在80万吨上下,年榨季又跌到73.31万吨,倒退到十年前的水平。
  年这是广东糖业持续稳步发展的15年。虽然中间由于受糖粮矛盾、糖价和甘蔗价的不协调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三次起伏,但15年内食糖总产量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年榨季达到216.22万吨,创历史最好成绩。1980年全省实行甘蔗价外补贴,试行糖厂利润返还。年榨季全省实行“核定基数,吨糖吨粮,全奖全罚,一定五年”的政策,解决了一直严重抑制食糖发展的糖粮矛盾问题。1984年实行甘蔗综合变通价政策。由于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广东由年榨季到年榨季短短的五年间,产糖由101.3万吨跃到195.15万吨。之后,由于糖业政策的调整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各种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涨很多,但食糖的出厂价23年没变,因此大部分糖厂亏损,糖厂又无力再提高甘蔗收购价,致使农民不愿种甘蔗。这造成年榨季广东食糖产量大跌。之后几年国家多次提高食糖和甘蔗的价格,广东食糖的产量又很快得到恢复。
  从1991年11月开始,全国食糖的经营由过去的统购统销到全面放开,糖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于一些配套措施如工业经营食糖所需的流动资金,存糖的仓库等得不到解决,食糖销售渠道不畅,加上1991 / 1992年制糖期全国食糖又大增产,食糖继续大量进口,供大于求的形势相当突出,而此时商业部门不但不收糖,反而大量抛售库存,糖厂压库严重。糖无处存放,而又欠农民蔗款,故糖厂不得不忍痛低价销售食糖,造成广东糖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严峻局面。农民因不能及时拿到蔗款大大打击了农民种蔗的积极性。同时甘蔗作为一种低价值的经济作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蔗糖产区逐渐向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广西、云南等省(区)转移。面对甘蔗逐年减少,制糖生产连年亏损的情况,广东不少制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从过去以“制糖为主”向“多种经营,综合发展”转轨。有的糖厂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的糖厂结合实际,把握机遇,大力发展制糖综合利用和产品的深加工。有的发挥集团优势,发展多元产品。不少糖厂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实行私营,国有民营,股份制和混合型经济,使生产经营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湛江地区有几家糖厂走工农一体化道路,不断发展蔗糖生产等,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制糖工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起死回生创造了不少经验,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蔗糖政策及糖业改革
&&&&&&& 一、蔗糖政策
&&&&&&& 建国后,广东省在国家支持下重视蔗糖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省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甘蔗,在不同时期,制订了与当时相适应的甘蔗收购政策,对本省制糖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蔗糖政策  
  建国前以及建国初期,广东省糖厂收购农民的甘蔗是采用食糖分成制度:“农民交蔗,糖厂代榨,四、六分成(农民占六成)”。是通过蔗商收购农民甘蔗,再交给糖厂。  
  1951 / 1952年榨季,广东省糖业公司所属国营东莞、顺德、市头、揭阳糖厂取消蔗商的中间盘剥,直接向农民收购甘蔗,密切了蔗农与糖厂的联系。并且制订了收购甘蔗优惠的临时政策:该榨季每吨甘蔗收购价为34.1元,并对交售甘蔗给糖厂的蔗农,实行每种一亩甘蔗,由国家贷放大米100公斤、大豆50公斤、化肥40公斤、蔗苗400公斤。这些贷放物资折价后在糖厂收购甘蔗时扣回款项。这项政策措施大受蔗农欢迎,1952年全省甘蔗收获面积102万亩,比上年增加23万亩。  
  1952 / 1953年榨季取消实物贷放,改为发放无息的甘蔗预购订金,每吨甘蔗收购价格调整为23.32元。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1953 / 1954年榨季,开始全省统一的甘蔗收购价(先在国营糖厂执行,如在湛江地区的小糖厂在1956 / 1957年榨季之前,全区每吨甘蔗的收购基本价只有20.4元),每吨甘蔗的收购价为23.32元。这一价格维持到1958 / 1959年榨季不变。由于当时“蔗粮争地矛盾”未突出,甘蔗种植相对于其他大宗经济作物的收入较好,广东省食糖生产取得连续九年持续增长的大好局面。  
  1959 / 1960年榨季全省甘蔗收购价调高为每吨26元。1960 / 1961年榨季,收购每吨甘蔗奖售食糖8斤,1961 / 1962年榨季又增奖售粮食6斤。但因全国处于三年经济困难等原因,此调价作用不大,广东省食糖大减产。  
  1961年,全国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工作《六十条》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广东省对甘蔗收购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除了适当调高甘蔗收购价外,主要是:(1)把收购的甘蔗划分为任务内甘蔗和超产甘蔗(包括自留地种的甘蔗,机关、工厂、学校种的甘蔗),对超产甘蔗加价、加奖;(2)奖售化肥;(3)由原来全省统一的甘蔗收购价改为分区定价,适当调高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的甘蔗收购价,有利于广东省蔗糖生产布局向海南、湛江等地发展。  
  日,省人民委员会发文规定对超包产甘蔗实行来料加工政策:蔗农每交售一吨任务超产的糖蔗,奖售10斤带税糖。到1965 / 1966年起至1979 / 1980榨季,省又规定超任务甘蔗全部由国家加价或加价及加奖售物资收购。  
  1962 / 1963年榨季开始实行奖售化肥的甘蔗收购政策,蔗农向糖厂每交售一吨任务内甘蔗,奖售氮肥20斤,1964 / 1965年榨季提高到50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化肥的奖售缩小,甚至停奖。以至1972年6月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作出糖厂收购甘蔗恢复化肥奖售和甘蔗分派购和超产的不同奖售办法。但每吨任务蔗奖售化肥直至1977 / 1978年榨季,仅维持在氮肥30斤的水平,这几年间广东省蔗糖年产量徘徊在70万吨至80万吨之间。  
  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甘蔗收购价格,自1964 / 1965年榨季开始调整为:佛山专区和广州市区每吨29元;汕头专区每吨30元,韶关、肇庆、惠阳专区每吨31元,湛江专区和海南区每吨32元。分区定价的办法,一直维持到1988 / 1989年榨季。  
  60年代的甘蔗收购奖售政策的方式一直维持到1979 / 1980年榨季。为了鼓励蔗农种植优良品种的甘蔗,从1955 / 1956年榨季开始对省和地方认定的甘蔗良种,实行加价收购,加价幅度在10%~30%之间。这一政策实行至1999年,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对甘蔗良种的认定有所不同。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下,广东省蔗糖生产有突破性发展。  
  1980年省政府借助执行国务院在广东、广西等地五个产糖省(自治区)实行糖粮挂钩的政策(即以省为单位,定上调食糖基数,超基数上调食糖,奖售一吨小麦或玉米),发挥广东省发展蔗糖优势,搞活经济,多产食糖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规划从1981 / 1982年榨季起,至1985 / 1986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从300万亩发展到340万亩(其中水田20万亩),农业蔗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蔗糖产量从100万吨增加到150万吨,上调中央食糖从49万吨增加到88万吨。为此省政府于日、9月2日、11月6日先后三次发文,对糖蔗收购政策作了重要调整:  
  (1)1981 / 1982年榨季开始,全省实行“核定基数,糖粮挂钩,超过基数,吨糖吨粮,全奖全罚,一定五年”的政策。以生产队为结算单位,原则上参照近五年平均工业结算蔗量来核定生产基数,省与生产队结算蔗量的基数定为570万吨(包括干途耗,省调秋植蔗苗抵顶任务)。基数内交售的糖蔗,每吨奖售化肥50斤,价外补贴8元,留糖25斤(其中集体蔗享受免税糖15斤,国营农场不能享受免税糖);生产队超基数每交售1吨甘蔗,奖售粮食200斤。生产队若没有完成基数,其差额由生产队以同样标准,以粮顶糖交售。如受不可抗拒灾害而减产,须经县和地区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可酌情减免。奖售粮食品种,全省对生产队均按一半给小麦,一半以1斤小麦顶1斤稻谷的比例抵顶征购任务。不要小麦的,也可以一比一的比例奖售氮肥或玉米。  
  (2)实行糖厂利润返还。从1981 / 1982年榨季起,以糖厂为单位,以当年蔗糖实现的纯利润(不包括综合利用的利润),大型糖厂25%、中型糖厂40%、小糖厂50%返还给交售糖蔗的生产者(这一政策仅执行一个榨季)。  
  (3)以地区为单位,在完成省下达的收购、上调计划后,超购的食糖实行“上调七成,留地、县三成”,地方留成的食糖可以自行处理。  
  (4)食糖出省,要经省经营主管部门办理批准外运手续(即领取食糖出省准运证)。  
  1982年省政府下达《关于调整糖蔗政策的通知》,通知认为,“我省现行的蔗糖政策超越了中央糖蔗政策的规定,也过于优厚于其他农作物,因而不但省的财政和粮食负担过重,既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各种经济作物的平衡”。因此省政府决定:“在核定生产基数,超基数吨糖吨粮”政策不变的原则下,对1982 / 1983年榨季的糖蔗政策作如下调整:  
  (1)每吨蔗奖售粮由原来的200斤改为180斤。  
  (2)取消糖厂利润返还的规定。  
  (3)糖蔗收购价,在现行价格总水平不变原则下,选择一些点,试行按蔗糖含糖分的高低的不同品种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逐步推行。  
  (4)坚决稳定粮食面积,各地不要再把水稻面积改种甘蔗。  
  到1982 / 1983年榨季,广东省产糖149.4万吨。1980年省政府提出的到1985 / 1986年榨季全省产糖150万吨的五年规划,仅两年已基本实现。  
  日,省政府发出《关于改进糖蔗收购政策,提高蔗糖经济效益的通知》,规定:  
  (1)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糖蔗收购政策,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甘蔗蔗糖分,要求各地在1983 / 1984年榨季普遍试行甘蔗按质论价的收购政策。  
  (2)对糖蔗奖售政策作如下调整:一是社员自留糖所占用的糖蔗,不再给奖售粮肥;二是允许任务外的自留糖自由上市,除自留糖以外的其他食糖仍实行统一收购;三是地市、县允许农民根据群众要求,实行变通办法,把各种奖售物资的牌市差价款,直接付给农民,以简化结算手续。  
  日,省政府颁发《关于收购甘蔗实行“综合变通价”》的通知:从1984 / 1985年榨季开始,糖蔗奖售粮、奖售肥、收购自留糖的差价及免税糖的免税款等四项得益综合折成差价款,全省核定每吨糖蔗差价款为17.23元,加上当地现行的糖蔗收购价(保留地区差价)和价外补贴后,作为各地收购糖蔗的综合变通价。实行综合变通价后,收购糖蔗不分基数内外,不给奖售物资,不抵顶粮食征购任务,取消自留糖,按综合变通价由糖厂统一兑现给蔗农。  
  对于收购每吨糖蔗工厂支付农民的17.23元,除自留糖的免税款按每吨蔗2.25元由糖厂在上缴税款时扣减并兑现外,其余变通差价款每吨蔗14.98元,由糖烟酒公司在收购蔗糖时拨付给糖厂兑现,榨季结束后,按实际工业结算蔗量结算。具体结算办法由省政财厅、商业厅、一轻厅联合下达。  
  以地市为单位完成省下达的食糖收购计划后,超购部分可按三七分成,省占七成,地、市占三成。
  日,省政府对糖蔗综合变通价差价款,由于中央对糖蔗奖售粮肥兑现办法作较大调整,规定由省和地方合理分担,以1984 / 1985年榨季结算蔗量,减除秋植蔗苗补贴和返销农民一半为基数,基数内的价差款由省兑付;超基数增产增支的差价款,由各地从糖蔗生产增加的工商税利中解决。
  日,省政府办公厅通知:经中央同意,糖蔗奖售粮差价款恢复按超购价与统购价的差价每吨为139.5元的标准兑现。为此省政府决定,从1986 / 1987年榨季开始,取消基数内外分级负担差价款的办法,仍按省政府1984年规定执行,即每吨糖蔗的变通差价款按14.98元,由省统一兑现。
  随着市场调节的经济逐步发展,1986年按1984年的综合变通价收购甘蔗,与省内的甘蔗对抗的经济作物比(如木薯、香大蕉),蔗价偏低。日省政府办公厅通知,从1987 / 1988年起,每收购一吨糖蔗加价10元。
  日,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蔗糖政策的通知》,确定实行上调食糖任务包干,上调食糖执行国家新规定的一级甘蔗白砂糖每吨出厂价由原来的1000元提取高到1650元,并继续执行吨糖吨粮政策粮食差价款折合为139.5元,任务外的食糖(包括省内居民供应的食糖)价格放开。糖蔗的收购价格,由各市、县自行核定。
  这是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糖价双轨制。  
  日,省政府发出《关于继续实行上调任务包干和双轨制价格政策》的通知,规定为了防止抬价抢购甘蔗,决定1989 / 1990年榨季恢复实行糖蔗收购的指导价,平均指导价为每吨95元;农副产品价格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低于95元;吨糖吨粮差价款由现行的139.5元,提高到期161.8元;糖厂完成上调任务后的自产糖,可以自行加工和销售,价格放开;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批发(食糖)业务。
  日,国家物价局下达“关于调整糖料收购价格的通知”:根据糖料生产区1989 / 1990年的实行收购价格水平(即甘蔗每吨为125元,甜菜每吨140元),1990 / 1991年榨季糖料收购价格可在此基础上每吨增加15元,即允许各地在甘蔗每吨140元、甜菜每吨155元的水平内安排当地糖料的具体价格。主产区的“吨糖吨粮”奖励政策不变。
  日,省物价局、省商业厅、省一轻厅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食糖价格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有利食糖生产和经营,经国务院批准,适当提高食糖价格。根据国家物价局、轻工业部、商业部“关于调整食糖价格的通知”精神,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规定:一级甘蔗白砂糖每吨出厂价由1650元调高到2400元;省际调拨价由1830元调为2630元,省内调拨价由1750元调为2520元。
  日,省政府发出《关于1990年跨1991年榨季蔗糖收购政策的通知》,指出这次调糖价主要是解决糖厂亏损及经营单位费用偏紧的问题。因此各市、县现行甘蔗收购价格一般不予调整,维持上榨季当地价格水平不作变动,避免出现新的矛盾;调往省外的任务外食糖,必须按不低于省际调拨价(2630元/吨)调拨,不得降价竞争。1991年,全国食糖供应已趋缓和,省商业部门按2630元/吨的价格调糖出省已遇到困难,因而开始出现糖厂卖糖难的现象。
  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食糖经营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从1991 / 1992年度制糖期起,对食糖经营管理政策做适当调整。其基本方针是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加大市场调节的成分,即:改革计划管理形式,放活价格,促进购销,开拓市场。其要点是:
  (1)改革计划管理形式,食糖收购调拨计划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取消工商企业食糖收购比例,适当开放运输流向。
  (2)适当调整食糖购销政策,为了保护蔗农种植糖料的积极性,要稳定糖料收购价格;食糖出厂价由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工商企业可依照国家指导价上下浮动10%的幅度内协商定价,优质优价。
  (3)实行多渠道经营食糖批发业务。用糖单位均可直接从产区工商企业进货。
  (4)扩大食糖销售,对城乡居民实行敞开供应,同时要控制、压缩生产。
  (5)建立中央、地方两级食糖储备制度。
  这一政策使食糖生产、销售逐步走向市场经济。
&&& (二)市场经济时期的蔗糖政策
  1991 / 1992年制糖期,全国产糖量达到了791.6万吨,加上国家有大量的库存糖,食糖市场供过于求,商业库存的食糖和糖厂生产的食糖竞相抛售,出现了糖价大跌,制糖工业亏损严重。当时,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外,其他产糖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收购甘蔗,给农民“打白条”。从1992 / 1993年榨季起,糖蔗收购价格的变动,主要是受糖价波动所影响。中央和省政府对食糖实行宏观调控,力求稳定食糖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但糖蔗收购政策,始终受糖价的干扰。  
  日,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食糖销售和购销管理改革问题,刘维明副省长参加。会议提出如下措施和政策:
  一是食糖购销价格放开后,不再统一制订糖蔗收购价格。糖蔗收购价格由糖厂按照食糖市场变化情况,每年在蔗糖种植之前与农民协商议定,签订合同,糖厂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收购。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支援春耕生产,请省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帮助解决十亿元信贷规模,清还糖厂拖欠农民的蔗款。
  二是为了解决食糖严重积压堵库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销售食糖。  
  同年5月6日,省政府发出明传电报:“从下榨季开始,蔗糖收购价格开放。糖蔗收购价格由糖厂与农民协商确定,各级政府对蔗糖收购价格不要作统一规定”。同年8月18日,国家物价局通知:“食糖出厂价、调拨价由国家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由企业根据生产及供求情况,灵活定价”。  
  省物价局根据国家物价局和省政府明传电报精神,于9月11日通知确定“我省的糖蔗收购价格和食糖收购价格(包括出厂价、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同年11月10日,财政部通知:从1992 / 1993年制糖期起,全国取消国家销糖奖粮政策。  
  日,省审计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会议纪要》(张高丽副省长于1992年10月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参加会议,研究广东省制糖产销存在的问题时,决定由省审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糖厂亏损进行全面审计,分清和核定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历史债务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解决)的精神,向省政府上报《关于我省糖厂91-92榨季亏损情况的审查报告》,报告确认广东省1991 / 1992年榨季开工115间糖厂亏损总金额87457万元,其中属政策性亏损78809万元,经营性亏损8648万元。  
  造成政策性亏损主要是该榨季糖厂是按省政府规定的蔗价收购甘蔗,但所产白砂糖平均售价只有1927元/吨,低于国务院1991年规定的出厂下限价2160元/吨因而造成的亏损。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关于稳定食糖生产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的通知,要求人民银行和有关专业银行对糖料收购和食糖生产所需资金给予重点扶持。  
  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稳定我省蔗糖生产的通知》,规定1994 / 1995年榨季,实行糖蔗收购价格与糖价联动政策。其中: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汕头、潮州等9市一般品种(以下同)收购甘蔗基准价每吨180元,糖蔗挂钩的一级白砂糖出厂基准价3000元;茂名、阳江、肇庆、惠州、清远、韶关、梅州、河源、汕尾等9市收购甘蔗基准价每吨150元,糖蔗挂钩的一级白砂糖出厂基准价2800元;湛江市收购甘蔗基准价每吨135元,糖蔗挂钩的一级白砂糖出厂基准价2600元;当糖价上浮100元时,甘蔗收购价每吨增加5元;糖价每吨下跌100元时,蔗价不变;糖价下跌每吨超过200元时,则每下浮100元,甘蔗收购价减少5元。  
  实行优质优价,良种加价。考虑到毗邻地区之间蔗价协调,各地可在省定的基准价基础上,浮动5%~10%,具体由各市自行决定。  
  从这一榨季开始,广东省的糖厂的甘蔗收购价格是由所在市参照省的指导价来制订。  
  1994年七八月间,国家计委调整了糖料收购指导价和食糖指导价,从1994 / 1995年制糖期起,实行甘蔗收购价由原来每吨140元提高到每吨170元,允许上下浮动10%。甘蔗一级白砂糖含税出厂中准价,每吨为3400元,允许上下浮动10%。  
  日和10月19日,国家计委又分别调高价格:甘蔗收购价为每吨230元,甘蔗一级白砂糖含税出厂中准价每吨为4550元。两者均允许上下浮动10%,在1995 / 1996年制糖期执行。  
  国家计委明确指出:“食糖出厂价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下省级定价,即国家计委制订食糖中准出厂价和浮动幅度,具体由省级物价部门核定。”  
  省物价局、省农业委员会据此调整广东省1995 / 1996年榨季甘蔗收购价: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东莞、汕头、潮州、揭阳等9市一般品种甘蔗收购价每吨为270元;省内其他市的甘蔗收购价每吨为230元。蔗糖挂钩的一级白砂糖出厂中准价每吨4600元,二级白砂糖出厂中准价每吨为4500元。  
  但榨季一开始,全国糖价下跌。为了有利于控制食糖平衡投放市场,有利于帮助糖业解困,国家从1996年起,安排制糖工业企业临时储备食糖。其数量是1996年30万吨,1997年40万吨,1998年80万吨,万吨。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食糖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的通知指出:糖料收购价格、食糖出厂价格仍实行中央指导下的省级定价;糖料收购价及食糖出厂价由国家计委制订中准价和浮动幅度内制订。  
  1998年月11月4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1998 / 1999年制糖期的指导价:一级白砂糖含税中准出厂价每吨3700元。各地区逐步实行糖料价格上食糖价格挂钩联动的办法,建立制糖企业与糖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日,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颁布1999年甘蔗收购中准价每吨为170元,上下浮动15%,超过规定浮动幅度的,需报国家计委审批。  
  日省物价局决定:从2000 / 2001年制糖期起,广东省各地甘蔗具体收购价格,由各地级以上市物价部门结合当地情况确定。  
&&& 二、糖业改革  
&&&&&&& 广东制糖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在生产、管理和科技进步等方面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有几家糖厂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但从80年代后期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蔗糖重点产区的西移,甘蔗产量逐年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糖产品经常出现亏损。加上原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优势逐渐弱化,缺陷逐渐显露,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糖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广东通过转换机制,实行糖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由以糖为主逐步转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把综合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综合利用。把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开展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综合经济,逐渐形成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范围的集团公司,对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制糖业如何起死回生、如何生存和发展,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创造了不少经验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 (一)多种经营  
  由于经济的发展,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糖厂面临甘蔗减产,在原材料涨价,市场疲软,企业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及时放弃“以糖为主”,改为以市场为导向,在“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的步伐,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南海糖厂1993 / 1994年榨季停止榨蔗后,逐步实现了由以制糖生产为主向以发展电力为主,多方位经营转轨,形成了以电力生产为主,造纸、建材、纺织、食品饮料等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易名为“南海电力实业集团公司”,“国营南海糖厂”名称仍然保留,至1994年底,公司属下的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6万千瓦,全年外输电近12万千瓦小时。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集生产轻工产品、化工产品、医药产品、建筑材料、电子机械的集团企业。东糖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有10多间厂、10多个公司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除了糖厂炼糖外,还有电厂、纸厂、酵母厂、机械修造厂、水泥厂、雪糕厂、一品鲜调味食品公司等经济实体。此外,还有联营的中联纸厂,合资的齐齐哈尔―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以及境外的香港东港发展有限公司等等,保证了制糖生产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企业仍能平稳地向前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二)发展多元产品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越来越不愿种甘蔗,蔗源日益枯竭,糖厂停产是迟早的事。传统的制糖专业厂应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严峻问题。要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制糖企业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集小势为大势,聚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这是糖厂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有些糖厂经过调整、合并成立集团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行业,多元化,集科、工、贸三位一体的经济实体。这些公司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依靠高新技术发展多元产品,逐渐形成多元化综合发展的新格局。产品包括食糖(不少已从榨蔗转为炼糖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商品电,机制纸和浆板,中密度纤维板,味精,酵母(药用或高活性干、鲜的)及其深加工产品,生化原药和成药,水泥,饲料和有机肥,糖业机械,建筑材料和特种金属材料,电子仪表等几十种。此外,还经营建筑工程、运输、房地产、进出口贸易等。  
&&&&&&& (三)制糖副产综合利用和产品的深加工  
  “瞄准市场需要,选择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品”。这是有长远眼光企业家开发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1986年初,白蕉糖厂得悉国外80年代初兴起利用廉价的制糖副产品甘蔗糖蜜,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味精食品的高新科技成果后,便不失时机的着手该项目的引进和开展利用外资的合作洽谈,坚持在进口新式设备的时候,同时引进其先进技术,采用技、贸结合的方式,聘请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部门的有关专家教授参与把关。因此益力味精厂1989年能一次投料试产成功,年生产能力比原设计能力增加50%。以后经过扩建、改造,2000年产味精年产量已超过3万吨,技术水平也跃上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味精已经成为益力集团公司(白蕉糖厂)的支柱产品。1987年东糖集团公司引进高活性干酵母项目投产后,效益逐年提高,该公司结合实际,把握机遇,年开发出国家级新产品――“一品鲜”酵母抽提物,为酵母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闯出新路。顺德糖厂利用酒精加工生产冰醋酸、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再扩展到生产聚酯漆、涂料等化工系列产品。  
&&&&&&& (四)转换机制  
  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广东制糖企业与过去全部是国有企业相比较,变化最大的算是经营机制了。从90年代初开始,广东根据国家有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原则以及小型国营企业可以实行租赁经营的精神,陆续有糖厂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和改革。1992年5月茂名市糖厂正式实行租赁经营,即国有私营改革。1993年11月,建于1934年,有近60年历史、日处理甘蔗6000吨,曾是国家二级企业的大型糖厂――顺德糖厂也实行公有民营和职工内部股份制,集体租赁了这家国有企业,形成一个以顺德糖厂为龙头,以经营为纽带,属下拥有10余家企业和经济实体,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企业集团――广东顺糖集团公司。1994年9月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甘化厂)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实行股份制。而东糖集团公司(东莞糖厂)实行的是含有多种经济成分的混合型经济。中山市正业中糖实业有限公司(中山糖厂)是私营。90年代末,广东重点产糖基地――湛江地区多数糖厂也先后实行租赁经营或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经营糖厂。湛江农垦系统的糖厂,充分发挥工农是一家,工农关系属内部协调的优势,实行“双联动”――蔗价与糖价联动,蔗价与蔗糖分联动和“二统一”――甘蔗内部统一收购,食糖对外统一销售,全面统筹、科学协调工农利益,争取最大的规模效益。并酝酿成立糖业集团公司,争取在规模生产、规模经营上赢取更大的效益。制糖企业在经营机制改变后,一是理顺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生产经营由过去的受政府计划支配理顺为现在自主经营,贴身经营,自负盈亏。二是理顺所有权的关系。三是理顺了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通过转换机制,企业有了自主权,贴身经营也使整个企业上上下下都逐渐树立起一种关心生产,关心企业经济效益的务实精神。转换机制也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在用人问题上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大大精简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收入也能真正与工效挂钩,使职工既有危机感,又有奋发向上的荣誉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步步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出现明显好转,职工的收入也有较大提高,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 糖料甘蔗
&&&&&&& 一、蔗区及其发展变化
  甘蔗属热带亚热带作物,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尤为严格。在整个甘蔗生长期间(10~12个月)需要日平均温度18℃~30℃,全年≥10℃的活动积温5000℃以上,生长期≥10℃的积温达到6500℃~8000℃左右最为适宜。蔗芽在气温达到13℃、根点在10℃时即开始萌发,而生长的有效温度在15℃以上,但蔗茎生长则以30℃左右最为旺盛。甘蔗不耐低温,10℃以下停止生长,极端最低温度低于0℃就可能遭受冻害,极低最低温度出现-1.5℃时,甘蔗生长点死亡率达95%,对产量和质量有严重影响。  
  根据上述气候带和生态条件,广东属种植甘蔗最适宜的地区,而绝大部分蔗区分布在北纬24度以南的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蔗区。主要分布在珠江、韩江下游的三角洲地带,以及雷州半岛的低丘陵台地。全省可分为:粤中、粤东、粤西、粤北4个产蔗区。主要产蔗市(县)有番禺、顺德、南海、中山、珠海、斗门、新会、江门、台山、东莞、博罗、惠阳、惠东、陆丰、阳江、阳春、遂溪、海康、徐闻、廉江、湛江市郊、揭阳、揭西、潮安、清远、英德、翁源和广州市郊等。  
  建国后,广东是中国主要食糖生产基地之一。1991 / 1992年榨季之前,广东一直是中国甘蔗糖生产的第一大省,为中国食糖生产做出了贡献。但广东甘蔗生产曾出现几起几落。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广东省糖厂把恢复蔗区生产作为首要的任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52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为101.7万亩,工业总蔗量为188.46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13倍和1.9倍。“一五”计划期间的最后一年(1957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69.8万亩,工业总蔗量为335.41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2.55倍和4.16倍。但到1959年至1961年,由于三年经济困难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蔗糖产量下降到13.6万吨(1960年)至19万吨(1962年),比年减产一半以上,仅相当于年的水平。  
  1963年,由于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六十条》等一系列有关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蔗积极性,促进了蔗糖生产的飞跃发展。当年甘蔗种植面积由1962年的103.7万亩增加到135.4万亩,工业总蔗量达493.93万吨,工业亩产为3.65吨,比1962年的1.66吨增长1.2倍。  
  1964年至1965年甘蔗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总产蔗量超600万吨。而1966年至1971年六个榨季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和林彪、“四人帮”的严重干扰,虽然1967年工业总蔗量曾上升到641.6万吨,1967 / 1968年榨季产糖76.85万吨,但只是昙花一现,1969年工业总蔗量又下降到500万吨以下,产糖量仅54.79万吨。这几年间,工业总蔗量徘徊在400多万吨至600万吨之间。为了改变本省甘蔗生产停滞不前的局面,1972年中央决定核减全省上调粮食任务两亿斤大米,扩大水田种蔗面积15万亩,当年计划内外甘蔗种植面积318万亩(收获面积为304.6万亩),工业亩产2.44吨,工业总产741.6万吨,产糖量为82.71万吨(1972 / 1973年榨季),增产甘蔗和增产食糖又一次创造了历史新纪录。直到1974 / 1975年榨季,产糖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的水平。但是,1975 / 1976年榨季,由于蔗糖政策多变,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又使甘蔗工业总产和产糖量连续两个榨季下降了。  
  1977年以后,各级党委政府对“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有了新认识,加上农村政策有较大的调整,广大干部和农民增强了加速发展农业的信心,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农业生产又出现一个上升的局面。1977 / 1978年榨季工业总蔗量达830.4万吨,平均工业亩产为2.85吨,食糖产量达98.44万吨。各地区都涌现出一批高产更高产、低产变高产的县、社、队,其中平均亩产5吨以上的有顺德、中山、番禺、澄海、潮安、普宁、揭阳、丰顺和广州市郊等9个县(市)。这些县(市)的工业蔗量共达336.32万吨,占全省总蔗量的40.5%。在这一形势下,1978 / 1979年榨季工业总产首次超过800万吨,产糖量也首次超过100万吨大关。  
  1981 / 1982年榨季后,是广东甘蔗糖业开始大发展时期,主要是各级政府积极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1980年文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种植面积猛增,单产提高,使本榨季工业总产量首次超1000万吨大关(即达1227.04万吨)。而且往后10年间,都处在持续稳步发展,到1991 / 1992年榨季,广东糖业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四项生产实绩超历史,即实收面积超历史,达420.9万吨;工业单产超历史,达5.20吨;工业总产超历史,达2187.2万吨;产糖量首次超200万吨大关,达216.22万吨。  
  90年代中期后,中国的甘蔗糖生产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广东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甘蔗糖主要产区的珠江三角洲、韩江流域的糖业逐步萎缩,甘蔗重点西移到雷州半岛,致使1992 / 1993年榨季开始广西的产糖量超过广东,从此广东失去了中国甘蔗糖生产的第一大省地位。至1999 / 2000年榨季,广东产糖跌到98.99万吨。  
&&&&&&& 二、甘蔗品种 
  广东是中国最古老的植蔗省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有甘蔗栽培的记载,5世纪广州的砂糖已驰名全国。广东历代甘蔗栽培品种类型很多,分布也广,随着广东甘蔗糖业的兴起,甘蔗品种的改良工作亦随之不断发展,特别是建国后,广东的甘蔗科研机构先后选育了不同熟期,适于各种生态类型蔗区推广应用,对促进广东省乃至全国甘蔗糖业不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光绪十六年(1890)之前,广东栽培品种主要是中国甘蔗原种――竹蔗,其次是白蔗(又名潭洲白蔗)、紫蔗(又名红蔗、铁骨蔗)。民国4年(1915)由美国夏威夷引入木蔗、金山蔗在珠江三角洲试种推广。民国21~23年从菲律宾引入POJ2725、POJ2878、POJ2883。在此之前中山大学从台湾引入POJ2878。民国26年,广东华侨从澳大利亚的悉尼引入拔地拉(Badila),俗称雪梨蔗,拔地拉作为果蔗,逐步代替了潭洲白蔗。经过试验鉴定,认为POJ2878、POJ2725表现最好,随即在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繁殖推广,逐步代替了竹蔗、金山蔗及木蔗,至抗日战争期间,POJ2878在珠江及韩江三角洲已占了优势,群众称为“灰白种”时期(因该品种蔗茎表皮附着较多的灰白色蜡粉)。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台湾引入F134、F108、F1108、Co290、Co331及POJ3016等品种,在珠江三角洲繁殖试种。至50年代初,确认F108、F134及POJ3016适于珠江三角洲的沙围田、基水地种植,同时F134、Co331适于高旱地种植。据统计,年间,POJ2878品种栽培面积占全省甘蔗面积的65%~70%,次为竹蔗约占甘蔗面积的25%左右。1953年开始,确认F108、F134及POJ3016适宜珠江三角洲的沙围田、基水地种植,同时F134、Co311适宜高旱地种植。于是,即全面加速繁殖推广,F134至1958年已发展到98万亩,占全省植蔗面积50%~60%,70年代则占绝对优势,一直占全省植蔗面积80%~90%,F134在广东完全代换了POJ2878。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称为“F134时期”。  
  1953年在海南岛崖城建立了海南甘蔗育种场,开始进行广东省和中国内地南方各制糖省(区)的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工作,揭开了新中国自育甘蔗新品种的新阶段。设址在广州的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首先育成了广东省及中国第一个甘蔗新品种粤糖54 / 143。接着该所和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院的前身)等单位先后育成了粤糖54 / 176、华南56 / 12等一批不同熟期的甘蔗新品种,至80年代初期,自育新品种共37个。同时还继续从国内外进行多种途径的品种引进。如从国外引进Co997、Co419、N:Co310、Triton(选3)等。从台湾省引进F172、新台糖1号、新台糖2号、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新台糖22号等。从广西引进桂糖1号、桂糖11号。从江西引进赣蔗1号、赣蔗8号等。到80年代广东甘蔗品种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同熟期品种多样化。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一直占比重80%以上的晚熟老品种F134至80年代末的1989年已下降到仅占10%左右,而早中熟新品种的面积则上升到50%。其中,自育品种的产量与质量兼优,适应性广的中早熟品种粤糖63 / 237在全省的栽培面积,1991年已达190万亩,占全省总植蔗面积47%。在全国推广面则达230多万亩。著名的大茎丰产良种粤糖57 / 423在广东、广西、水田蔗区从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年推广面积在30万至50万亩之间,1996年种植面积仍接近10万亩。90年代后,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现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和广东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省农业厅又自育和引进了一批丰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新品种如粤糖71 / 359、粤糖81 / 3254、粤糖71 / 210、粤糖79 / 177、粤农76 / 169、粤农75 / 191和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等。使广东的甘蔗良种选育推广工作上了新台阶,对提高广东甘蔗单产和蔗糖分作出了贡献。  
&&&&&&& 三、甘蔗栽培与技术
&&&&&&& (一)甘蔗栽培制度
  广东的甘蔗栽培有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和宿根蔗,70年代末期开始夏植蔗试验。由于广东气候环境优越,加上甘蔗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甘蔗。但从经济效益衡量,广东还是以春植蔗、冬植蔗和宿根蔗为主的栽培制度。  
  1.春植甘蔗  
  春植甘蔗是广东广大蔗区最主要的一种栽培制度,栽培历史悠久。春植甘蔗的下种期一般在2~4月份,收获期一般在霜冻前或翌年3~4月份,在2~4月份范围内,受当地气温影响,越偏南的蔗区下种越早,越偏北的蔗区下种越迟。春植甘蔗生育期一般只有8~10个月,大伸长期的生长量少,难于夺取高产。建国后,传统的春植蔗随着广东良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逐步改革,对春植蔗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栽培上改晚春植为早春植,注意做好种苗的选择、浸种、消毒和催芽、育苗移栽,深耕开沟种植、合理密植增加亩有茎数,增施肥料和病、虫害的防治等措施,大大地提高了春植蔗的产量和为第二年留宿根蔗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秋植甘蔗  
  秋植蔗通常是指立秋至霜降前(8~10月)下种,到翌年11~12月收获的一种栽培制度,生长期一般长达13~15个月。根据秋植蔗生长期长、产量高、成熟早的特点,广东于50年代开始因地制宜推广秋植甘蔗。实践证明,秋植蔗一般比春植蔗增产20%~50%,在比较低产的地区增产幅度更大。广东栽培秋植蔗高峰期是在70年代初期至中期,据统计,广东1973 / 1974年榨季秋植蔗实收产量100万吨左右,占全省总蔗量15%,平均工业亩产3.3吨,比全省总平均工业亩产增产1.1吨,增产33%。1976 / 1977年榨季全省秋植蔗面积达120万亩,占全省植蔗面积36%以上。广东在发展秋植蔗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稻底秋植蔗,稻后秋植蔗和薯底秋植蔗等栽培形式。秋植蔗在广东经过将近10年的种植,由于种植面积大,种苗来源难于解决,土地占用时间长(约一年半左右),土地利用率低,并且用工多、肥料多,经济效益不高,栽培面积逐步减少,至1978 / 1979年榨季全省秋植蔗种植面积下降到53万亩。根据秋植蔗上述利弊,从80年中期起广东的秋植蔗主要是为了加速良种繁殖,在生产上已基本不采用秋植栽培制度。  
  3.冬植甘蔗  
  冬植蔗一般是指立春冬至立春这段时间种植的甘蔗。冬植蔗比春植蔗早植2~3个月,生长期比较长,因而具有早熟、高产、高糖的优越性,一般比春植蔗增产10%~20%。糖厂开榨的初期蔗糖分比同期春植蔗高1%~1.5%。冬植蔗有利于土地安排和调节劳动力,而且甘蔗的种苗来源也比秋植蔗容易解决,宿根性也比较好。广东50年代开始试种冬植蔗,但冬植蔗普遍遇到及气温低的影响,阻碍了冬植蔗在广东的推广,仅是零星的种植。广东全面推广冬植蔗,是在80年代开始采用地膜覆盖冬植蔗试验获得成功和采用塑料薄膜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冬植蔗种植期间遇和气温低的两大难题,才得于迅速发展。  
  4.宿根甘蔗  
  宿根甘蔗是上造甘蔗收获后留在土中的蔗蔸(又称蔗头)上的芽,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下萌发成长的新株,经过人工栽培而成为一造新的甘蔗。从新植甘蔗收获后的蔗蔸萌发成长的甘蔗称为第一年宿根(“两年头蔗”),从上一年宿根砍收后留下的甘蔗称为第二年宿根(“三年头蔗”)余类推。  
  广东蔗区都广泛地进行宿根甘蔗栽培。宿根年限多为一二年,也有四五年的,宿根甘蔗的面积约占植蔗总面积的40%~50%以上。因此,广东发展宿根甘蔗,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多产食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广东甘蔗栽培的一项重要制度。  
  广东宿根甘蔗栽培历史悠久,唐、宋至清朝、民国时期,蔗农已有留根蔗的习惯,但栽培粗放,产量不高。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把宿根蔗作为主要栽培制度,重视技术改造,总结出一套提高宿根蔗产量的栽培技术。其主要关键技术是:(1)选用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2)种好新植蔗,培育健壮蔗蔸;(3)贯彻“四早”管理技术,即是开垄松蔸;早施肥灌水;早查苗补蔸;早防治病虫害。80年代开始,还采用地膜覆盖宿根蔗,增温、保湿、保肥,大大提高萌芽发株率,增加亩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增产效果显著。  
  5.夏植蔗  
  夏植蔗是指立夏至夏至前(5~6月)种植的甘蔗,称为夏植蔗(也称半年蔗)。广东的雷州半岛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间,某些年份因冬、春连干旱,严重影响冬、春植蔗的种植,曾推过夏植蔗。在珠江三角洲蔗区,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也曾试种过夏植蔗。在旱坡地种植夏植蔗因用工多,蔗农不易接受,加上夏植蔗种苗难以保留,生长期短,产量低等原因而难于推广。广东一些蔗区采用夏植蔗,主要是用于加速新良种的繁殖推广,利用7~10月高温多雨、光能充足,糖蔗伸长速度快的有利条件,进行夏植春采苗,春植秋采苗,秋植夏采苗的“两年三采苗”办法快速繁殖良种,故夏植不失为良种繁殖的好栽培制度。  
&&&&&&& (二)甘蔗栽培技术  
  建国后,广东大搞科学实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技术,创造了不少甘蔗的高产纪录。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起,广东省甘蔗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围绕着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益(称“三高”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987年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率先在我省进行了甘蔗大面积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示范:年在阳江县岗地蔗区近万亩甘蔗取得亩产7.24吨,蔗糖分13.96%,分别比常规生产增产甘蔗42.4%,提高蔗糖分1.03%(绝对值,下同)的好结果;1993年在海康县唐家糖厂旱地蔗区取得了万亩连片甘蔗亩产9.414吨,蔗糖分14.661%,分别比常规生产增产甘蔗84.44%,和提高蔗糖分1.541%,实现亩产吨糖的巨大成功;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在海康县唐家镇进行了200亩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平均亩产8.6吨,甘蔗蔗糖分14.068%,分别比对照增产37%,提高蔗糖分1.568%的结果。上述成功经验对指导全省乃至全国实现甘蔗大面积甘蔗的高产高糖提供了科学依据。  
  广东在甘蔗栽培技术方面,还进行了甘蔗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  
  1.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是甘蔗现代生产中一种新的高产高糖高效益的栽培技术,它具有保温、保水、保肥作用,适用于冬植、早春植甘蔗和冬、春宿根蔗。  
  70年代末地膜覆盖主要用于甘蔗育苗移栽。80年代初期,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在珠江三角洲沙围田蔗区,冬植蔗盖膜亩产8.971吨,蔗糖分11.84%,比不盖膜平均增产13.74%,提高蔗糖分0.38%(绝对值,下同);春植蔗盖膜平均亩产8.606吨,蔗糖分12.31%,比不盖膜平均增产14.74%,提高蔗糖分0.616%;宿根蔗盖膜平均亩产7.857吨,甘蔗蔗糖分为13.364%,比不盖膜平均增产16.48%,提高蔗糖分0.79%。在旱坡地蔗区增产增糖更明显。冬植蔗盖膜平均亩产7.241吨,甘蔗蔗糖分13.96%,比不盖膜增产42.4%,蔗糖分提高1.03%;宿根蔗盖膜平均亩产6.808吨,甘蔗蔗糖分11.405%,比不盖膜平均增产27.5%,提高蔗糖分0.82%。1990年开始,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在甘蔗覆盖普通地膜的基础上,研究出甘蔗除草地膜,据1990年和1991年全国八个省(区)18个点所进行的除草效果表证试验结果指出,除草膜对杂草总株数的减少效果,最低是85.8%,最高是99%以上,总平均为94.18%。该产品1992年通过轻工部新产品鉴定,曾获轻工部首届博览会奖,1993年获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至2000年,除草地膜在全国各植蔗省(区),累计使用面积超过100万亩。使用地膜覆盖甘蔗栽培已成为中国农业技术革命带来丰硕成果,但所带来的负效应也日趋严重,这就是残留地膜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即称为“白色灾害”。为解决这种地膜的负效应,90年代中后期,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对可降解的甘蔗专用除草地膜进行了研究和试制,其中光降解除草地膜曾在雷州半岛蔗区大面积试用,结果表明在盖膜后3个月破碎效果比较理想。预计今后降解地膜会有较大发展,“白色灾害”问题可望解决。  
  2.育苗移栽  
  甘蔗育苗移栽,可使甘蔗提早植期,增加产量,提高成熟,增加糖厂早期蔗糖分,并可节约种苗。育苗移栽一般可提早甘蔗下种期1~3个月;出苗率一般可提高20%~30%;节约种苗20%左右;增产率达15%~30%。由于早植,延长了甘蔗有效生长期,糖分积累较早,成熟期提前,早期甘蔗蔗糖分亦可提高1%~2%,有利于糖厂提早开榨制糖。  
  广东育苗移栽的方式,因各地蔗区的气候条件、耕作习惯、间套种作物的差异,故育苗期和育苗方式亦不尽相同。主要有:(1)冬育(春)移,这是蔗区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2)春育春移,此种方式主要是解决早春低温时甘蔗直接下种而萌芽率低的问题。(3)春育夏移,主要是供夏植或迟春植蔗之用。(4)秋育秋(冬)移,主要是利用秋季气温高,阳光充足,萌芽快,一般不需覆盖薄膜,成本低,产量高。  
  1976年,广东番禺县首先推广甘蔗“育苗移栽”这项增产技术措施,一般比不育苗移栽的蔗田增产0.5吨至2吨。1980年全县已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至1982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万余亩,占全县新植蔗面积50%,育苗移栽比一般直接下种田每亩增产10%~20%,如该县榄核镇全面实行“育苗移栽”,全镇平均工业单产达9.75吨的大面积高产纪录。至1987年,该县“育苗移栽”面积均保持在60%~80%之间。由于该县“育苗移栽”的成功经验,带动了珠江三角洲蔗区乃至全省甘蔗育苗移栽的蓬勃发展。  
  3.甘蔗科学施肥  
  50年代初期,广东种植甘蔗施肥还是沿用建国前的施肥习惯,只施用堆厩肥和人畜粪等农家有机肥料。50年代后期,开始施用硫酸铵氮肥。  
  60年代开始,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进行甘蔗需肥规律的研究,试验表明,生长期10~11个月的春植蔗,亩产5吨原料蔗的地上部吸氮(N)8.10~11.53公斤、磷(P2O5)4.10~8.85公斤、钾(K2)10.03~13.65公斤。从而提出“两头轻、中间重”的甘蔗需肥规律,给施肥技术以有力指导。在施肥技术方面,在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根据甘蔗需肥规律,提出了在施足基肥(农家肥和磷、钾化肥为主,也可酌量施用控释长效氮肥)的基础上,以“三攻一补”的措施适时施用以速效氮肥和优质农家肥为主的施肥。“三攻一补”是头攻壮苗,二攻壮蘖,三攻长茎,一补壮尾肥。  
  80年代开始,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根据不同土类和栽培条件等实行氮、磷、钾肥料的合理配施,对甘蔗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沙围田蔗区氮、磷、钾配比以氮(N)∶磷(P2O5)∶钾(K2O)= 4∶1∶1较为合适;赤红壤蔗区则以6∶1∶2较为合适;砖红壤蔗区以2∶1∶2较为合适;基水地蔗区以4∶1∶1或4∶1∶2较为合适。  
  复混肥料具有肥效高、养分平衡、分布均匀、施用方便和节省施肥用工及时间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化肥品种。80年代后期,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根据历年甘蔗肥研究成果、蔗区土壤供肥能力和甘蔗需肥特点并结合国情,与广州硫酸厂共同研制成“甘广1号”甘蔗专用复混肥,含氮(N)10%、磷(P2O5)8%、钾(K2O)12%,并含有适量甘蔗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施用“甘广1号”甘蔗专用复混肥并适量配施氮肥(N∶P2O5∶K2O = 40∶8∶12)比多施50%氮肥(N∶P2O5∶K2O = 60∶0∶0)平均增产9.2%,增糖0.352%(绝对值),比等量有效成分的单质肥配施增产4.7%,增糖0.20%,深受蔗农欢迎,该复混肥料已在蔗区大面积应用。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广东曾经大力推广甘蔗喷施稀土微肥,其中还用飞机较大面积喷施。经过大量田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表明,甘蔗喷施稀土微肥可增产增糖,一般增产约5%,提高甘蔗蔗糖分约0.4%,还能够改善蔗汁品质,蔗汁重力纯度有所提高,还原糖含量有所下降,同时有一定的催熟作用。这是一项国内资源丰富,成本低,施用简便,经济与社会效益大的甘蔗施肥新技术。  
&&&&&&& 四、甘蔗病、虫、草害防治
  甘蔗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不可避免地受气候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病、虫、草害的严重威胁,使产量减少,糖分下降,终致糖产量降低,甘蔗糖业蒙受很大损失,因此,广东各蔗区都十分注重甘蔗病、虫、草害的防治。  
&&& (一)甘蔗病害防治  
  1.甘蔗凤梨病  
  广东甘蔗病害中,凤梨病是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广东在防治甘蔗凤梨病方面主要是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主要选用抗病品种和将稍头苗剥荚后用2%石灰水浸种24小时或用清水浸种1~2天;实行甘蔗田水旱轮作。药剂防治主要是种苗消毒,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各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2.甘蔗黑穗病  
  建国前,广东种植的竹蔗,特别宿根蔗极易感染此病。建国后,黑穗病的轻重与甘蔗品种抗病性和感病性有密切的关系。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发病率低于10%,感病的品种发病率高达30%以上。广东蔗区如遇上天气高温高湿,雨季或蔗田积水,旱后较多雨等为本病发生的有利条件,传播媒介主要是气流。此病造成甘蔗产量损失较严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50℃~52℃温水浸种20分钟。(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4)实行轮作,发病区不留宿根。(5)不在发病区采苗。  
  3.甘蔗黄点病  
  黄点病是广东甘蔗叶片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1973年该病在广东台山、陆丰等县流行,给甘蔗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珠江三角洲以种植粤糖57 / 423品种为主的蔗区发病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黄点病最经济而有效的方法。(2)及时剥除病叶,集中烧毁蔗田病残叶。(3)及时排除蔗田积水,适当追肥,促其生长。(4)发病初期,用1∶2∶100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每隔7天喷1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甘蔗梢腐病  
  该病在广东蔗区都有发生的记载,一般是零星发生,未曾给甘蔗生产造成威胁。但1989年珠江三角洲蔗区梢腐病突然爆发,侵袭粤糖57 / 423和粤糖54 / 176等品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粤糖63 / 237和桂糖57 / 624。(2)加强田间管理,排除渍水,及时剥叶;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增强抗病力。(3)在发病初期喷施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5.甘蔗宿根矮化病  
  1986年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证实广东蔗区存在宿根矮化病。该病害在旱坡地蔗区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  
  防治方法:(1)采用无病蔗种种植。(2)用50℃热水浸种2小时。(3)混合空气蒸汽处理。把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输入处理箱中,使箱中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恒温下处理蔗种,一般采用53℃或54℃处理4小时。  
  此外,广东还有甘蔗褐条病,甘蔗赤腐病、甘蔗锈病、甘蔗白条病、甘蔗赤条病、甘蔗嵌纹病和甘蔗波条病的发生,但不会对甘蔗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 (二)甘蔗虫害防治  
  1.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又称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驻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亩损失约0.25吨至0.5吨。  
  为害严重、较常见的甘蔗螟虫有5种:黄螟、白螟、条螟、二点螟、大螟(亦称紫螟)。甘蔗螟虫的为害时间及为害程度等因自然生态环境、栽培品种不同而异。因此要因地制宜,视当地发生为害情况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甘蔗螟虫防治:建国前至建国初期,广东极少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甘蔗害虫。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主要采用“拔、刺、灌”人工刺杀方法,即先将枯心苗拔除,用粗铁线往下刺几下,再灌些“六六六”药液,可以杀死螟虫幼虫和蛹。药剂防治方面,主要是用200倍6%可湿性“六六六”粉喷射,或用0.5%“六六六”粉于苗期喷杀几次,每亩5~6斤效果很好。但国家于70年代已规定不能使用“六六六”农药,并停止生产。广东于80年代开始普遍推广使用药效长、效果较好的呋喃丹和甲基异硫磷。施用方法是在播种时施基肥后,每亩撒施呋喃丹3~4公斤或甲基异硫磷5公斤于植沟中,然后盖土。  
  生物防治方面,1958年广东顺德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采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其防治效果使广大蔗区普遍接受了这种方法,既能与化学防治相协调,达到互补的防治效果,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许多蔗区先后建立了赤眼蜂站,以释放赤眼蜂为主的综合防治蔗螟的方法在广大蔗区示范推广。年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广东珠江三角洲20多万亩蔗田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释放赤眼蜂和科学用药,保护天敌等综合防治措施,对防治蔗螟枯心效果80%,减少螟害率71%,枯鞘率(死尾)58.1%,亩增产甘蔗1144.5公斤。  
  蔗螟性信息素利用研究,是1971年由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首先提出,并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发现及合成了六种蔗螟性诱剂,并在蔗螟的预测预报及在防治上得到了应用,特别是1987年通过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承担的“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鉴定,取得巨大成功,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了世界同行的先进水平。该项技术先后在广东各蔗区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十多万亩。  
  2.甘蔗绵蚜虫  
  甘蔗绵蚜虫主要在甘蔗生长中后期为害,对宿根蔗为害尤甚。受害严重的蔗区,甘蔗生长萎缩,产量及蔗糖分降低,质量变劣,不能留作种苗,宿根蔗发芽差。据调查,受害严重的蔗田减产20%~30%,受害一般的减产5%~10%,蔗糖分下降1%~2%。  
  绵蚜虫的防治:解放前至50年代初期,主要是用人工防治,即用手握破布抹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普遍采用200~300倍6%可温性“六六六”药液喷杀,或用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内吸磷(1059)药剂进行叶面快速喷射,可100%杀死绵蚜虫。但这些杀虫药剂毒杀力强,使用不安全,人畜易中毒,70年代已停止生产和使用。80年代以后防治绵蚜虫常用的药剂主要是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和80%敌敌畏各250克加水750升喷杀;或用1200倍50%杀虫灵(乙酰甲胺磷)喷杀。  
  3.甘蔗蓟马  
  甘蔗蓟马在广东蔗区均有分布。蓟马主要在甘蔗苗期和拔节伸长期发生为害,一般发生在干旱季节,并繁殖特别快。  
  蓟马防治方法:80年代以后,当蓟马发生为害严重时,可用50%杀螟晴乳剂1∶1000倍、50%杀螟松1∶1000倍、80%乙酰甲胺磷加50%乐果1∶1∶2000倍药液喷雾心叶。  
  4.甘蔗粉蚧壳虫  
  甘蔗粉蚧壳虫遍布全省各蔗区,是丘陵旱地甘蔗的主要害虫。冬春季温暖少雨,可助长本虫发育繁殖,尤其当雨量适中,温度适宜时常大发生。其次是水肥条件差,甘蔗生长不良的蔗田发生较多,多年宿根或多年连作地严重。  
  粉蚧壳虫防治方法:严格选用无虫害健康种苗,杜绝种苗传播;注意剥除蔗叶,特别是虫害盛发期间。药剂防治,主要是用50%氯丹加80%敌敌畏(1∶0.5)400倍液浸种消毒两分钟或用2%石灰水浸种24小时,也有杀虫效果。对虫口密度大的蔗田,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可减轻为害。  
  5.甘蔗白蚁  
  白蚁是广东蔗区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红壤土、山岗地和新垦灌木林地种植甘蔗常受白蚁为害,造成蔗田大面积缺苗断垄,严重时甘蔗全部失收。  
  白蚁防治方法:70年代以前用6%“六六六”粉剂或药液施放在被害甘蔗根部驱杀。80年代后用50%氯丹乳剂或25%七氯乳剂400倍液浸种1分钟,药效可维持90天以上,用40%乐果乳剂200倍浸种1~2分钟,保苗可达20~25天;75%锌硫磷200~300倍液浸种1分钟,保苗可达60天以上,同时还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已经受害的甘蔗,可用50%氯丹乳剂300~400克对水750~1000升/亩,淋施于植沟种苗上,可驱杀白蚁。甘蔗生长中后期,如发现白蚁为害蔗茎,亦可用上述药剂在蔗茎基部附近打洞灌施驱杀。  
  6.甘蔗金龟子  
  广东甘蔗金龟子种类较多,其中以突背蔗龟、光背蔗龟(两者通常称黑色蔗龟)、齿缘鳃金龟(黄褐色蔗龟)、二点褐金龟、绿色金龟(红脚丽金龟)等对甘蔗生产影响较大。据调查,蔗龟为害严重的蔗田可减产30%,一般为5%~10%。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与深耕,即有条件的蔗田可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连作或长期旱――旱轮作。不留宿根蔗地宜及早深耕,可致部分幼虫及蛹于死地。(2)灌水驱杀。蔗龟特别怕水淹,在5月份成虫盛发期,放水浸蔗地,让水漫过畦面10分钟,驱使成虫浮出水面,立即组织人力捕杀灭。之后,及时排水,以免影响甘蔗生长。(3)在成虫盛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4)药剂防治。在新植蔗下种时,用3%呋喃丹颗粒剂3~4千克/亩,施放于蔗沟内种苗上,然后覆土,或用甲基异柳磷粒剂5~6千克/亩,于甘蔗下种时直接撒于蔗沟,覆薄土。   落千丈
&&&&&&& (三)蔗田化学除草  
  甘蔗田处于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同样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生长。蔗田杂草直接与甘蔗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遮蔽阳光,严重影响甘蔗生长,减少产量。  
  1959年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首先在中国内地开展蔗田化学除草的研究。随着化学除草的发展,广东的蔗田化学除草工作已从试验阶段到推广应用,使用单位已从国营农场扩展到农户,面积不断扩大。  
  70年代开始,广东蔗田常用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五氯酚钠、除草迷、西马津、阿特拉津、达拉朋(茅草枯)、拉索、扑草净、草甘磷、敌草隆、果尔、克芜踪和甲草嗪等,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未完待续)
相关信息:&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云南糖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云南糖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云南糖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云南糖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图 片 文 章
项 目 推 荐
最 近 更 新
电话:8、 传真:8 邮箱: 备案:滇ICP备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风险自当!广告内容请自行核实!如有任何建议、合作、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外运广东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