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定义的概念于信息技术领域被定义为

破解信息孤岛现象 以审计元数据为基础构建“五个关联分析”纽带
<td align="right"
当前位置:
破解信息孤岛现象 以审计元数据为基础构建“五个关联分析”纽带
代斌 肖敏(审计署重庆办)
【时间:】 字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国家审计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好&五个关联分析&,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需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本文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审计数据的管理利用情况和需求,相应地提出审计元数据的概念及其在实现&五个关联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关键词】审计大数据元数据信息孤岛随着国家审计的发展,审计监督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对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审计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对于目前的审计数据集中和分析工作,要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关联:一是从中央财政到省市县乃至每个乡镇的资金使用、从部门到项目具体执行单位的资金使用的纵向关联。二是从市财政、市发改委到一级、二级预算单位的各种专项资金的横向关联。三是财政、金融和企业三方面的数据关联。四是财政与其他多部门、多行业的数据关联。五是财政数据与业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的关联(来源:)。为此,审计署提出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作业方式,该方式的核心就是要集中足够多、足够全的电子数据,建立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等行业部门以及审计业务相关数据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但是面对如此广泛、庞大、复杂的数据,要管理好、利用好这些资源,真正实现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做好&五个关联分析&的目标,需要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本文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审计数据的管理利用情况和需求,相应地提出审计元数据的概念及其在实现&五个关联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一、实现&五个关联分析&的数据基础及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审计署坚持把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作为基本方针,保证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也取得了进展,为实现&五个关联分析&打下了基础。当然,这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反过来又会对审计数据关联分析带来挑战,特别是由于我国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尤为突出,需要在很多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需要统一不同种类数据的数据结构,破解信息孤岛现象。虽然大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甚至于在同一单位内部往往都存在着数据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现象,因此在不同的数据规划中,相同含义的数据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名称和结构,这将对今后数据集中分析和关联分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带来极大的困扰。二是需要对整个存储架构下的审计数据实行统一管理,让一般审计人员都能够了解整个架构中有多少数据、有什么数据、数据在哪里?结构和含义是什么,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三是需要整合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数据规划,这些数据一般都是针对一个部门和行业的,每个规划中都有大量相对比较稳定的基础数据,如地域代码,可以将这些基础数据整合在一起,便于管理和更新。四是需要在审计数据和审计人员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审计人员方便地使用审计数据,充分利用已有的审计经验和方法指南,建立可重用的审计模型,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数据中心的作用。二、审计元数据在&五个关联分析&中的作用 从实现&五个关联分析&的目标来看,核心是要实现对不同领域、不同种类数据的横向及纵向关联,为此我们借鉴数据仓库建设的方法,以审计元数据为基础构建审计信息资源组织框架体系,从而实现对审计数据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审计元数据不同于传统的元数据,它既包含了审计数据的来源范围、存储位置、数据转换清理、数据结构、数据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等与数据特征紧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也包含数据采集的方式、数据分析的模型、疑点查证的方法等与数据应用相关的内容,对这些数据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审计元数据管理。审计元数据在破解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五个关联分析&中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数据共享。有了元数据,就等于有了一张数据库的蓝图,能够方便地指引审计人员在庞大的数据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实现审计数据的共享。任何进入数据中心的审计数据都应该建立元数据,通过元数据管理。(二)展现数据结构。审计元数据联系着审计人员和审计数据的相关数据,它能提供数据字典的功能,使得一般的审计人员也能够&读懂&审计数据中心的数据。审计人员能够很容易以较少的技术和更加友好的方式来理解、存取和分析数据。(三)确保数据一致。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存储地方可能有相同的备份,很多时候数据需要交换和更新,通过审计元数据的管理,可以使审计数据保持一致。(四)整合数据规划。元数据可以将不同数据规划中基础数据进行整合,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统一维护。可以转换不同数据规划中含义相同数据字段的格式,方便实现数据的关联和贯通。(五)提供数据接口。可以利用元数据建立数据采集、转换接口,实现数据的持续获取。这些接口一头关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原始数据,一头关联已经采集转换后的审计数据,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相应的其他部分都会改变,这样能保证数据的质量。(六)管理数据分析。对于审计数据的广泛和高效利用,分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在元数据上的数据分析工具能够集成各种分析技术,建立标准的分析模型,专家经验和审计成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七)保证数据安全。由于元数据对审计数据的全面、全程管理,可以通过元数据管理审计人员的使用权限,不同的审计人员所能得到或看到的数据是不一样,这样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三、审计元数据定义及其实现路径 所谓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简单地说就是管理审计数据的数据,它可以记录和管理整个数据中心所有相关的信息。我们知道审计数据的来源是最广泛的,信息是最丰富的,为了对采集到的审计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长远地利用,应对审计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要制定审计数据组织和管理的规范,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没有人知道数据的来源、格式和内容,这些审计数据将很难再得到使用。而对审计数据的管理最主要的是与数据相关信息的管理,我们称为审计元数据,如: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格式、各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等等。应该说这些信息对审计数据的存储以及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表述了装载后的电子数据的各对象,遍及审计存储和分析的所有方面,是存储和分析的基础,是管理的核心。(一)审计元数据定义。审计元数据是指与审计数据采集、转换、存储和分析相关的所有物理数据和知识,包括物理数据的格式、技术和业务过程、数据的规则和约束以及审计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元数据不仅对信息对象进行描述,还能够描述资源的使用环境、管理、加工、保存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二)审计元数据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功能将元数据划分为管理型元数据、描述型元数据、保存型元数据、技术型元数据、使用型元数据。这里我们从使用和管理的角度把审计元数据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是关于支持开发、维护和管理信息技术环境中所有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人员等与技术关系密切的信息,它是连接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系统的技术纽带。如:数据的技术结构、源系统字段标识、从源数据库到目标数据库的映射和转换、源数据库的表结构和属性、目标数据库的表结构和属性、采集历史、版本维护、清洗规则等等。当然,审计数据元数据还包含其他很多内容,如数据转换的过程,产生审计中间表的语句等。业务元数据则是使审计数据的分析更易于为审计人员所理解,它为审计目标和过程的解释提供便捷浏览、导航和数据查询,数据从业务数据库到分析数据库的映射信息包括原始数据域的标示、属性到属性之间的映射、属性的转换、名称的转换、数据选择的算法逻辑等。如:审计人员了解的数据结构、表名的业务定义、属性名和业务术语定义、数据位置等等。审计元数据的建设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审计元数据建设框架(三)审计元数据功能。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首先,元数据能提供基于用户的信息,如记录数据项的业务描述信息的元数据能帮助用户使用数据。其次,元数据能支持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如关于数据项存储方法的元数据能支持系统以最有效的方式访问数据。具体来说,在审计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元数据作为数据的数据,经过抽取、收集并存储于元数据库中。审计元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存储、检索和管理元数据的系统,为了满足审计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也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进行管理并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描述审计数据中心有哪些数据,定义要进入数据中心的数据和从数据中心产生的数据,记录审计业务发生以及数据使用过程。二是为了满足审计人员对于审计数据的使用,元数据系统应该提供合适的查询、筛选、导航和浏览机制。导航功能大大增加了元数据库信息供给的力度。三是为了保持元数据的时效性,元数据库必须不断进行更新,需要建立元数据库访问机制(无论是通过手工或者工具来访问元数据库)。元数据库应该提供模版(例如转换规则)和组件等工具,使得用户输入元数据更为容易。四是建立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机制。元数据的一些重大变化会使得元数据出现多种版本,这就要求元数据库系统具备生成、存储和管理多种版本元数据的能力。五是建立元数据库的冲突分析机制。管理员和审计人员可以在对审计数据进行某些改变之前来估计这些变化所会引起的系统冲突,记录并检测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和执行情况,衡量数据的质量。(四)审计元数据的实现路径。根据不同领域的数据特点和应用需要,年代以来,许多元数据格式在各个不同领域出现,在网络资源领域有DublinCore、IAFATemplate、CDF、WebCollections等;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有FGDC/CSDGM;在数字图像领域有MOAmetadata、CDLmetadata、OpenArchivesFormat、VRACore、NISO/CLIR/RLGTechnicalMetadataforImages等。审计可充分借鉴上述不同领域的较为成熟的元数据的设计和实现模式,结合审计数据的特点建设自己的元数据体系。如在网络资源描述方面,DublinCore经过多年国际性努力,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接受和应用的事实标准。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CoreElementSet,以下简称DC)是一个致力于规范Web资源体系结构的国际性元数据解决方案,它定义了一个所有Web资源都应遵循的通用的核心标准,其内容较少,也比较通用,因此得到了其他相关标准的广泛支持。面向其他类型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基本上都兼容DC标准,并对它作了扩展。它已经成为Internet的正式标准RFC和美国国家信息标准Z.。其内容见下表:表.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目录结构
通过上述项内容可以看出,都柏林核心元数据解决方案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电子资源的主要特征,涵盖了资源的重要检索点(、、项)、辅助检索点或关联检索点(、、、、项),以及有价值的描述性信息(、、、、、、项);其次,它简洁和规范。这个元素不仅可以用于电子文档,也适用于各类电子化的公务文档,以及产品、商品、藏品目录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审计元数据中的技术元数据可以参考此内容进行描述和设定。由于审计元数据中的业务元数据涉及到对数据从业务数据库到分析数据库的映射信息包括原始数据域的标示、属性到属性之间的映射、属性的转换、名称的转换、数据选择的算法逻辑等内容的描述,与审计业务和原始数据的结构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用类似数据的方法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获取。如果提供原始数据的同时提供描述原始数据的元数据,将会使原始数据的使用变得准确而高效。用户在使用数据时可以首先查看其元数据以便能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四、审计元数据建设展望 大数据扩大了数据的容量、速度和多样性,给元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构建关系型数据仓库、动态数据仓库和关系型数据中心时进行元数据管理,有助于保证数据被正确地使用、重用并满足各种规定。同样,对大数据来说,元数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导致数据重复、数据质量差和无法访问关键信息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审计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元数据管理策略,如通过梳理大数据用例等方式逐步完善大数据的元数据管理、充分利用IBMInfoSphereInformationServer等较为成熟的元数据管理组件实现数据的整合和流程的再造等,在建设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实现&五个关联分析&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代斌 肖敏)
主要参考文献: [].&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元数据.百度百科[].迈尔&舍恩伯格等..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审计署总机:010-  网站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金中都南街17号(邮编:100073) 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元数据的概念、层次和作用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论元数据的概念、层次和作用灞傛?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8|
上传日期: 20:24:36|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元数据的概念、层次和作用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全文网络出版期刊
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制定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制定研究&闰伟& 杨洪山& 孙莉&&摘& 要& 针对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说明了元数据及其标准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该文提出了政务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设计重点和设计原则,提出了标准的体系结构,给出了标准的制定方法。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元数据标准&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在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膨胀,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建设却十分落后,造成了政府部门之间所谓“信息孤岛”的问题。元数据在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管理上的巨大优势目前看来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制定统一的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国外为了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和应用制定了符合本国需要的元数据标准,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了元数据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并在电子政务标准化框架中提出了制定元数据标准的需求。因此,研究和制定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e-Government Resource Metadata Standard,e-GRMS)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元数据及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的概念元数据最简单的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说得更详细一点就是:元数据是一种基本信息组织方法,它描述了关于信息的标准化表示,为信息系统各个层次的内容提供规范的定义、描述、交换和解析机制,为分布的,多种和多层内容构成的信息系统提供互操作和整合的纽带,为计算机智能地识别、处理、集成各种信息内容、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提供工具。例如一本书的元数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元数据主要是用来解决数据管理和共享的问题,它具有对资源进行描述、整合、控制和代理的四大功能,能够改进系统有效管理、检索和存储数据的能力。对于Internet上和政务领域浩如烟海的资源来说,如果缺乏足够的描述信息,人们就难以断定信息资源的价值而加以利用,元数据是一种可以提供独一无二的发现信息资源的高质量服务机制。元数据和信息资源对象的关系在于元数据能够提供一种潜力,这种潜力能够提高快速发现资源的能力、允许对非原文对象的索引以及访问资源的可替代内容,所以说元数据保护了信息资源的价值。此处所讲的政务信息资源指政务领域所包含的可以共享的、对于政务行为有意义的信息集合。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用于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表示方式、管理方式、获取方式等特征,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有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元数据的概念非常广泛,不同的领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制定元数据规范,所以,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要根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电子政务协同工作对元数据的要求来制定,以达到专指性、准确性。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是为了描述、管理和应用政务信息资源而制定的,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真正的可互操作性,并且是使公众在不知道政府结构和职责分配的情况下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的关键。2&&&&&&& 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结构e-GRMS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 e-GRMS的总体结构图由图中可以看出,e-GRMS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核心元素集合包含可以满足有效检索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的数据。限定元素是对核心元素的进一步解释和限定,使得核心元素的语义更加丰富和专指。编码体系与受控词表用来提供对元数据元素的内容数据的控制,通过术语控制、一致的词汇表,能够显著地改善资源的搜寻结果。扩展规则提供了在某个具体政务领域使用标准时,为了适应本部门需要,如何对标准进行扩展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在制定标准的工程中,借鉴了国外已有的政务元数据标准体系,如DC、英国的e-GMS、美国的GILS等,吸取了有益的成果。经过实际选择性的调研研究,我们在Dublin核心标准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元素并进行了添加或精简以满足我国政府部门的特殊需要。在元数据的通用性方面,DC无疑是最能满足通用性的元数据,而且其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核心元素复用了DC的15个元素,并且根据政务领域的需求扩展相应的元素。这样可以保证现有各部门标准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系统和不同资源的特征。使标准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并且便于建立和其它领域元数据标准的映射关系,有利于标准的推广使用。e-GRMS继承了DC的数据模型(“刺猬模型”):一个单一的资源实体上丛生着多个属性(即“元素”),因为每一个元素都可以被看作是描述资源一个属性,每个元素都有具体的字符串值。图1表示了e-GRMS标准中资源实体和元素之间的属性关系。图2& e-GRMS资源实体与元素关系图e-GRMS元数据标准包括:核心元素、限定元素、编码体系与受控词表和扩展规则等四大部分。其中,e-GRMS核心元素有18个,描述如表1:表1 &e-GRMS核心元素术语名称定义题名(Title)赋予资源的名称。创建者(Creator)创建资源内容的主要责任者主题(Subject and Keywords)资源内容的主题描述描述(Description)资源内容的解释发布者(Publisher)使资源可获得的责任实体其他责任者(Contributor)对资源内容做出贡献的其他实体日期(Date)与资源生命周期中一个事件相关的时间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资源内容的特征或类型格式(Format)资源的物理或数字表现形式资源标识符(Resource identifier)在特定的范围内给予资源的一个明确的标识来源(Source)对当前资源来源的参照语种(Language)描述资源知识内容的语种关联(Relation)对相关资源的参照覆盖范围(Coverage)资源内容所涉及的外延或范围权限(Rights)有关资源本身所有的或被赋予的权限信息可用性(Availability)关于如何获取资源的信息适用对象(Audience)资源的适用实体类安全(Security)关于资源安全和保密的规定&当描述一个具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实体时,创建者(creator)、标题(title)、日期(date)、主题(subject)、资源标识符(identifier)是强制拥有的,其他的元素则可选。有了这五个强制元素信息,我们就可以有效地描述一个资源实体并可以查找到该信息资源的位置。比如对于一个具体的水务信息资源的简单描述可以如表2所示:表2& 资源描述元数据实例Title临时停止供水或者降低水压的审批Creator上海市水务局DateSubject网上办事 供水Identifierhttp://www./l_wsbs/wsbs.jsp……&3&&&&&&& 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制定适合电子政务领域特点的元数据标准时,应注意的关键点是:1)注重元数据的管理作用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在基本元数据元素的扩展上,应加重管理型元素的比重。DC和其他国外标准重在资源的描述和共享,它们所定义的元素在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上的作用体现不足,而且政务信息资源对管理又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管理型元素应该加强。2)政务信息资源标准的结构无论何种资源对象的描述元数据,都可以有核心元素、资源类型核心元素两个部分组成。元数据的这种基本结构形成信息资源元数据的基本框架,将支持数据交换和检索,实现数据共享。核心元素描述了政务领域信息资源的整体特点,在各类具体资源对象中可以通用。资源类型核心元素根据具体应用的资源对象特点,在同一类型资源对象中通用,包含着其他政务领域所不具有的元数据元素。不同的资源类型可有不同的资源类型核心元素设置及其予以定义,要求体现该资源类型的共同特性。这样确定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各标准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系统和不同资源的特性,使标准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标准的推广使用。3)在核心集基础上进行扩展的规则元数据标准只提供最广泛意义上的描述,而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应用到不同的资源对象时,可能会要求更为细致精确的描述,因此,元数据规范一般都在使用者在不破坏已规定的标准内容的前提下,扩充一些元素、修饰词和编码体系。具体的扩展规则有:n&&&&&&&&& 遵守元数据的核心元素和资源类型核心元素的两层结构。n&&&&&&&&& 尽量采用核心元素集推荐的元数据项,并在语义上保持一致。n&&&&&&&&& 资源类型元素不能和核心元素有任何语义上的重复。n&&&&&&&&& 增加的修饰词应遵循Dumb-Down(向上一致)原则,增加的修饰词的语义不能超出被修饰词(元素)的语义。修饰词只是对元素的名称及含义范围做了进一步的修饰或限定,而不是对元素的内容作增加。4&&&&&&& 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方法建立基于元数据的政务信息资源注册管理发布平台的基础是首先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可以用来描述、编目、定位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而要制定这样的一个标准,需要按照标准制定的流程,并充分考虑标准的应用需求和范围。根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的要求以及参考标准制定的一般方法,我们给出了制定政务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的流程(如图3所示):图3& 元数据标准制定流程不同领域的资源对象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属性、管理和应用的要求,甚至还有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不同需求,所以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首先要对政务领域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调研。弄清楚政务信息资源的切确含义,分析领域对信息资源描述、管理、共享和应用的需求与特点,采集电子政务领域大量有代表性的政务信息资源样本。“政务资源调研”主要为了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范围、资源选择的粒度和标准。通常从具体的政务行为出发,确定资源对象之间的关系、属性,粒度以及对于具体属性的检索要求。调研的主要对象是政府部门大量的应用报表、各部门的应用数据库和基础数据以及政务行为中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共享和应用情况。在进行政务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政务信息资源实体及其元数据的大致特征与对元数据的各种需求,在调研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信息资源的粒度和分类。此阶段的调研成果是以后各阶段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标准乃至最终系统实现的成败。“资源属性提取”用来分析资源实体的属性,得出资源实体的元数据描述的属性需求和一张明晰的政务信息资源表。“现有标准调研”对现有国内外元数据规范进行广泛的调研,分析和参考各种元数据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吸收和采用这些标准中通用的元数据元素和标准框架,这样有利于建立元数据标准之间的映射和元数据之间的转换。在元数据元素的语义的初步定义之后,根据政务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对元数据属性值的语义、结构进行控制,增删元素的修饰限定词,确定编码规则。在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应该选择元数据标准的置标语言,在基于开放共享的原则下,推荐采用XML/RDF或纯XML的置标方案。这样就可以初步建立适用于政务领域的元数据标准,此标准应该分为通用部分(应用于整个政务领域)和专用部分(针对具体某个政务领域)。有了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作为基础,就可以进行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其他部分如元数据注册、目录服务等子系统的设计工作。5&&&&&&& 结束语我国在政务信息资源领域还没有相应的元数据标准,这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广泛共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极其不利,也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制定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适合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学习和研究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方面较先进国家的元数据标准及其应用,借鉴他人长处,能够避免或少走弯路。同时,参考和利用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例如已有的行政区划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等,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我国政务信息资源采集、注册、查询和信息共享所急需的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标准。参考文献1&&&&&&&& Global Information Locator Service (GILS). http://www.gils.net/index.html2&&&&&&&& DCMI-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http://www.dublincore.org3&&&&&&&& AGLS-Australian Government Locator Services.http://www.naa.gov.au/recordkeeping/gov_online/agls/summary.html4&&&&&&&& 周杰韩,熊光楞,张和明等.基于Internet的信息资源描述和交换方式.计算机工程和应用.& -285&&&&&&&&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2.0版.http://www.6&&&&&&&& 赵亮,楼向英,张春景等.元数据应用:语义、结构与句法.图书馆杂志.-55
版权所有 & 2005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编辑部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6号金安大厦
邮编: 230001
互联网信息服务(ICP)备案编号:  网络实名: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您是第 46706 位访问者
您好,欢迎访问《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期刊网站
编辑部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enstack 元数据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