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递董事长老总

【申通快递 老总老板】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_名人网>>>【申通快递 老总老板】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关键词:发表时间: 15:17:23文章来源:陈德军 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陈德军,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快递协会会长、桐庐县总商会上海商会会长。1977年至1982年桐庐潘畈小学读书,1982年至1988年桐庐歌舞中学,1993年至今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申通的现任董事长陈德军和妹妹在杭州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快递公司,为杭州、上海的几个客户把单据送到海关。十余年后,这家小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已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除拉萨外)及其他大、中城市建立了430多个分公司,仅次于中国邮政,员工15000名,每月完成快递业务量480万票。盛彤实业旗下的申通快递,目前年营业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过去几年年营业额均以100%的速度增长,未来目标是力争3年内将营业额提高到30亿元至50亿元。创业的人在路上:转贴一篇关于申通快递老板创业经历的文章民营快递“大王”记上海申通民营快递公司老总阵德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浙江桐庐偏僻山村、只有初中文化的阵德军聪明睿智,少年打拼上海滩,十多年中几经磨难,成就大业。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十年的风云变幻让陈德军自己都没有想到,而立之年的他竟然成为年营业额高达10亿多元人民币、民营快递龙头:“申通快递”的当家人,成了业内的佼佼者,让业内外人士大为赞赏、叹服。想想当初举债在上海滩创业的时候,让这个当今中国实实在在的“大款”感慨颇多。少年便知愁滋味在陈德军很小的时候的,父亲就离开了人世,这对一个靠力气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一下失去了顶梁柱,原本不富裕的家更是雪上添霜,陷入了困境。阵德军和母亲、妹妹一家三口人靠几亩田种茶叶、养猪为生,每年几百元的收入让一家三口时常捉襟见肘。贫寒的家境,惨淡的现实,让陈德军过早的品尝了愁滋味,在同龄人还在受父母宠爱当读书郎时,陈德军不得不当起了家中的顶梁柱。1985年,15岁的陈德军初中毕业后被迫辍学,为了补贴家用,减轻母亲的负担,他离开了学校去学木匠,那时的工资每天只有1块钱,因为那时物价便宜,每月30元钱补贴家用尚可。陈德军在外打工的日子,本就不甘平庸的他目光逐渐开阔起来,觉得人不能只为这么点蝇头小利活着,得干点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一天一块钱的收入显然不能干什么。这时,杭州的一家印染厂到桐庐招工,陈德军想到杭州这个美丽的大城市开阔一下视野,毅然放弃了学徒工到了杭州,被分配做拉布车的工作。这时陈德军初中毕业的妹妹写信给陈德军,说也想出来打工,陈德军就将妹妹介绍进了印染厂。陈德军在印染厂拉布车不但收入微薄,还学不到技术,还被人管这管那,这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这时,全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整个市场供不应求,正是做生意的大好时机,聪明的陈德军看到了装修业的能挣钱,决定凭借自己的木匠手艺做装潢生意,要当自己说话算数的老板。有道是万事开头难,陈德军在浙江省内东奔西走,四处揽零活,却因没经验没规模揽不到像样的活,这样的日子让陈德军饱尝了做老板的感觉,那种感觉既不甜美也不自豪。这时,在印染厂里的妹妹认识了一个男青年,两人情投意合,后来这个人做了她的丈夫。俩人在印染厂工作一段时间后,也觉得工资太低,就跳槽进了杭州的一家快递公司。就是这个偶然的机遇,不想成就了后来民营龙头企业——申通快递公司。陈德军后经朋友介绍,从一个包工头手中接到宁波大榭岛一家娱乐城的全部装修工程,这算是他接到的最像样的活。他估算了一下,这个工程做下来,少说也能赚个五六万元。五六万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他生出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他当即从老家招来了十多个青年到宁波开工,他事必亲躬,认真实工,几个月下来,虽然辛苦,但工程进展很顺利,眼见工程即将完工,钱就要到手了,陈德军自然很高兴,感觉还是当老板好!然而,陈德军怎么也没料到,就在时候,包工头却卷了工程款跑了。听到这个消息,陈德军脑子里一片空白,身子不听使换了,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半年的辛苦,陈德军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连自己以前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也投进了工程里,一进化为乌有,这对一个刚创业的少年来说是个要命的打击,他的老板梦不但在一时之间破灭,还为此欠下了要发给工人的工资三万多元,这对当时的陈德军来说是个几乎能以承受的数字。晚上,陈德军晚上蒙着被子痛哭了一场。找来的工人都是老家的,他受了骗不能让老乡们吃亏,他是个负责任的人,决心要挣钱还上乡亲们的血汗钱。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不敢再干装饰业了,分文没有的他也干不起了,因为干装饰基本上都要垫付工程的材料款,他觉得这个行业好像不是他干的。为了还上乡亲们的工钱,陈德军看到服装生意很好,就想办法筹了点钱,开了个服装店,却又亏掉了一万多元,这让陈德军真正明白了创业难,少年的他用稚嫩的肩,挑起这人生的一次次磨难,真是欲哭无泪,欲诉无言。这时,陈德军的妹妹和妹夫已做了一年左右的快递,两人觉得快递市场大是有利可图,杭州的快递公司当时并不多,便在1993年从快递公司跳出来,利用两人已有的客户资源,买了呼机和自行车,就这么简单,夫妻俩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陈德军正赔了钱不知做什么好,于是应邀过来给妹妹、妹夫帮忙。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成了兄妹创办申通的始端。公司开张后不久,许多困难和麻烦事接踵而至。开始时没有业务,公司半个多月几乎无人问津,只靠原有的那点关系肯定不够用,又没钱做广告。当过老板的陈德军知道,在家等客户上门不行,就让妹妹在公司坐班,自己和妹夫出去宣传拉业务。在当初,想要说服别人把快件交给一个打工仔似乎比登天还难,谁不怕误事。这时陈德军想到在一家公司当经理的老乡,决心一试。这天上午,陈德军找到老乡时,正巧他们公司准备派人去邮局寄几份快件,他马上请求老乡将快件交给他送。老乡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说:“那几封信里装的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万一丢失了咋办?”陈德军急了,说:“我保证万无一失地送到对方手中,有任何差错我都愿意赔偿。”并当即写下保证书:“若丢失快件,愿意在该公司白干一年。”老乡终于被陈德军的真诚打动了,于是答应了他。拿到快件,陈德军如获至宝,高兴地骑着自行车直奔火车站,买了最早一班去宁波的车票。到了宁波已近黄昏,由于路途不熟,结果跑了许多冤枉路才将快件送到收件人手上。为了省钱,陈德军在火车站上蹲了一夜,第二天凌晨又心急火燎地往回赶。他刚回到公司后,那位老乡经理就打电话夸赞他送得比邮局快多了。之后这位老乡将所有要寄的快件都放心地交给他,还为他义务当起了宣传员,利用自己多年的业务关系给“申通”介绍快递业务。这也算是初战告捷了,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胜利,这却让陈德军有了信心。有了老乡的热情关照,加上陈德军非常负责任、讲信誉,收费相对又低,通过这些客户的口碑效应,客户传客户,“申通”的业务渐渐多了起来。当时申通公司的业务主要来自于上海和杭州之间,最初的业务来自于外贸公司的报关单据,由于出口货物需要赶船期,时间要求比较高,国有快递的人不会为一封两封快递专门派人准时送达,而申通恰好满足了客户的这一争切需要。坎坷创业上海滩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和业务的需要,有些上海的客户要求快递员将一些回函带回杭州,一来二去,这让聪明过人的陈德军看到了上海比杭州更有商业氛围和发展机会,他和妹妹、妹夫商量,应该在上海建立一个网点,发展上海业务。妹妹、妹夫的创业地在杭州,自然不想离开大本营,就叫陈德军到上海发展。就这样,1994年初,陈德军一人来到上海,在东大名路租了一间每月1000元的房间,起初的业务量仅有几十件。那时的他想,如能在上海赚5万元,就是最大的梦想了,这些钱能让他还上这之前做生意欠的债务,他就可以无债一身轻了,欠着老乡们的血汗钱,始终是他的一个心病。陈德军后来自己想想都觉得好笑,5万对后来身价不知多少亿的他这位民营老总来说,是九牛一毛而已。陈德军初到大上海,人生地不熟,但凭着他的聪明和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他买来一张上海地图作为向导,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到火车站接货,再背到代理点分拣,然后带着地图骑上自行车将快件一份一份分送到目的地。刚开始由于路不熟,往往要走上大半天的冤枉路,才能交到收件人手中。不到半年时间,陈德军居然用破了10张地图,上海大街小巷的地理位置也烂熟于心。正当陈德军满怀希望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不算是他个人失误的失误再次让陈德军领教了干成点事的困难和不易。那时1994年的春天,陈德军刚到上海不久,接到宁波转来送上海松江一客户的快件。由于当时松江地处郊区,交通不方便,代理点又一时没有能力派送,他就想了个变通的办法,到东大名路远洋宾馆附近的一个邮局把快件用挂号信寄给客户。陈德军以为国营老大哥们办这点小事不会有问题,挂号信的收据也就随便丢掉了。世上就有这么巧的事,上天好像偏要和陈德军做对似的,谁知邮局这次恰巧出错,将快件遗失了。听到这个消息,陈德军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请求邮局再仔细查找。邮局方面说已经无能为力,答应赔偿等额邮资。急得晕头转向的陈德军只好马上向客户赔礼道歉,并主动提出赔偿损失。客户根本不听他的解释,说:赔,这损失你赔得起吗?告诉你,快件里面是我们的一宗海关报关单,遗失后要补非常困难。你要拿出40万元押在海关,直至补出报关单,我们公司为此所引起的一切损失你要承担才行。然后用嘲弄的口气对他就:就你们这样的小公司,几个打工仔也想跑速递,看以后有谁还愿意把业务交给你!客户的一番话说得陈德军无地自容,更有40万这个天价让陈德军如雷轰顶,许久都说不出话来。这对于一个本就负债经营的小公司来说,真正是个天文数字,原本被人骗的五万的债务还压在身上,这回倾家荡产他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怎么办?陈德军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客户的快件因自己没有亲自送去而遗失,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给客户带来麻烦和造成的损失也是事实,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希望能得到客户的谅解,在赔偿方面能通融一下。于是,陈德军忍气吞声地向客户再三解释,从早上一直磨到晚上,他一边解释,一边还抢着帮客户干活。人心都是肉长的,见陈德军如此实在,知道他也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来,何况这事是邮局出了问题,并非是陈德军的直接过失。最后,客户终于答应,只要陈德军赔偿办报关单实际发生的费用6000元。从40万降到6000元,这对陈德军来说算是件好事,他一口应承下来。一走出客户的办公室,陈德军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哗哗地流了出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对少年出来创业的他来说,实在有点承受不起来自外界的诸多磨难。虽然客户已是“手下留情”了,可6000元的赔偿金对当时的他而言确实是笔不小的数字。但也只能马上回去借钱赔给客户。第二天,在交完赔偿金出来的路上,陈德军满脑子都在想着这件事,他原以为,到上海来发展,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业务,创造一些财富,没想到钱没挣到,反而再次欠下一大笔债务。想到自己已是第二次在创业的路上背下沉重的债务了,满怀创业激情的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老板的料,真想卷起铺盖打道回府。一想到就此像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他就觉得不甘心,他的心在阵阵作疼。可路在何方?没钱怎么能在上海这个国际知名的大城市坚持下去啊?这时的陈德军走在路上已分不清东南西北,迷迷糊糊地不知怎么走回了租住的屋。有福之人自有人相助,有志者事竟成。就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陈德军忽然又接到一笔在当时来说不小的业务,使得陈德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天中午,陈德军正在家中踌踌,准备离开上海,突然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要他将一吨多重的面料在当晚9点前送到广州。当时正值“广交会”期间,上海至广州的空运业务异常繁忙。这位客户已自己联系了多家航空公司,均被打了回来。陈德军立即赶到东方航空公司,对方表示运力已满,爱莫能助。陈德军不死心,拿着货单和航班号一一核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陈德军发现有一班从北方飞往广州的航班,下午4点多途经上海,并有货在上海卸下。陈德军与航空公司进行商谈后,马上调车将面料运至机场,挤上这个“救命”似的航班,于当晚7点多将面料送到目的地。这笔生意为陈德军一下子带来了4000多元的利润,这点钱对当时身处窘境的他来说算是救命钱;更带来了无法用钱衡量的前进的信心;还带来了更大的业务。由于陈德军的努力,使这位客户的货能在广交会上准时亮相上市,让这位客户心怀感激,不仅成了陈德军的朋友,还把他在上海做生意的熟人都介绍给他。陈德军从国营邮政快递中几乎濒临绝境,但最终又从个人快递中掘到了“第一桶金”,戏剧性地从绝境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再后来,从快递业中挖到了一个金山。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这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隅,赛翁失马,焉知非福了。甘苦创业心自知有了这“第一桶金”,让陈德军对快递业重又有了信心,加上他的聪明和非同寻常的商业头脑,渐渐地公司的业务量慢慢上升,不但走出了困境,并不断发展壮大,他开始招兵买马,开始了他早就想的当老板的人生轨迹,在浙、沪一带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快递企业。1996年,陈德军考虑到上海的业务量最大,又是国际化大城市,是重要的海、陆交通和物流枢纽,是物流企业必争之宝地,便有了将公司总部迁到上海的打算,可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征求了公司管理层的意见。经过分析,大家都认为这个思路是对的,应尽快抢占大上海的地盘。他果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迅速建立了上海大本营,成立了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正在陈德军为抢先一步占领上海业务暗自高兴时,杭州和上海同时冒出了几家“申通”快递公司与他们的“申通”竞争。陈德军意识到“申通”在杭州、上海等地的影响,想到了应该赶快注册“申通”商标加以保护,并当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商议注册之事,之后进行了注册,申通得到法律的保护。申通在上海驻扎后,在陈德军的带领下,很快在松江、金山、南汇、闵行等地建立了19个分公司,服务网点覆盖整个上海,随后又在南京、北京、广州、天津、西安、武汉等各大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和服务网点,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各大城市辐射的局面,使“申通”快递遍布全国,织就了一张庞大的“申通网络”。掌舵申通创大业正当申通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桩突如其来的打击降临了。1998年,陈德军的妹夫,也就是申通的前任董事长,租赁了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前往宁波网点商谈工作,不辛在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公司的诸多事务债无旁贷的落到陈德军的肩上。陈德军成了申通快递的新当家人,历经磨难、经验丰富的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近一步的发挥,申通在他的领导下业务如日中天,炙手可热,从2001年开始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年营业额成倍成倍地增长。业内公认申通在长三角地区市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这一带正是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中国市场包括国际和国内快递近36%的业务量,且这一快递市场每年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在华东地区的任何两个县级单位之间,申通都可以做到次日达。1993年开始创业的申通,年营业额已超过10亿元,计划3年内将营业额提高到30亿至50亿元。拥有15000余名员工、430余家独立网点(覆盖全国超过600个城镇,仅次于中国邮政),每个工作日运送包裹量超过20万份,每月运输包裹超过600万票。该公司正把业务伸向香港,并已在香港招收加盟商,目前申通已有383家加盟商,网点多达1400多家。申通的牌子叫响在大江南北,全国大地。就是这样一个民营大企业,申通的发展却一直是和苦恼相连的。和国内众多的民营快递一样,申通未能免去“内忧外患”之苦。本来,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已让他们这些物流和快递公司左右招架,更有来自“中”字当头的国营企业——中国邮政的诸多挤压。因为按照国家规定,国内快递只允许中国邮政做,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民营快递政策出台,民营快递一直是在夹缝中生存,时常受到中国邮政的罚款和查处。申通快递的飞速发展,自然而然的树大招风,受到的查处和罚款也自然多。陈德军在外人眼里是名副其实的大款,但他这些年过得一直不够轻松舒心。不舒心不是次要的,让人感到真正痛心的是,快递人员被邮政执法人员殴打、快件被扣压的事情时常发生。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一次是:2004年2月20日,因为业务冲突,上海民营快递闻达公司的一名女负责人竟然被浙江某局邮政人员从3楼扔了出去。不知是上天怜悯还是那位女工命大,竟然没有受伤。但这次事件引发了上海民营快递对涉案的邮局或责任人的诉讼。类似的事件反映了民营快递夹缝中生存的不良状态。上海申通快递的负责人说:“我们发展太快,所以成为邮政的眼中钉。”据悉,树大招风的申通近年来每年付给邮政的“买路费”将近500万元。十多年下来是个什么数字?一位业内人士说:为了求得一点儿市场空间,民营快递企业宁愿向邮政缴纳“保护费”。他们缴纳“保护费”的方式很灵活:在一些区域免费帮邮政递送快件;或者把自己以低于邮政资费的价格接收来的快递业务,按照邮政的资费标准转交给邮政的速递EMS递送,也就是自己花钱帮邮政拉业务;或者干脆直接缴纳罚款了事。这样的事,民营快递业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中国的快递业数百家,这些年邮政罚了多少款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或者也不清楚。这种现象一直合理合法的存在着,并不知还要存在多少年?因为按现行的《邮政法》规定,国内信函快递归邮政专营,这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而新《邮政法》五易其稿,却始终因为各方利益难以协调而迟迟不能出台。国内快递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民营快递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了。尽管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民营快递还是一如高山青松耸立着,凭借高效、低价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申通、顺丰、宅急送等民营快递企业依然争得了国内快递市场的上风。它们曾多次将老牌物流国企挤出战场。这一现象最值得国营企业深思,也值得全社会的深思。中国国际货代协会的一位副会长指出,民营快递连个协会都没有,根本没有说话的渠道。数次《邮政法》的修改就从未邀请过民营快递。可是,由于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民营快递实际上已占国内快递市场份的确60%,却仍处于非法经营状态。这让民营和国营都叫苦连天。国营叫苦:我们的活都叫你们民营抢跑了。民营叫苦,同样是干活,同样是为社会服务,我们为什么非得受你们的打压、处罚?为民营快递业护航呐喊邮政法自1986年实施后,从2002年4月就开始着手修改。2006年年初,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出炉,明确规定,“信件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际信件的速递业务和单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国内信件除外。一直关注此事的上海民营快递从业者了解到该稿内容后,顿时坐立难安。如果七稿邮政法修改稿今年4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话,300多万快递从业人员有可能一夜之间变成“非法从业人员”,民营快递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问题。众所周知,一般老百姓邮寄的平信重量大约在20克左右,350克的重量相当于A4打印纸70余页再加上一个EMS的信封。“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90%都是在350克以内,这个规定意味着今后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都是非法的。如果第七稿得到通过,那民营快递只能制作一个350克左右的专用快递盒才能避免成为非法经营。最终的结果是资费上调,不公平的成本转嫁到了商业用户身上。然而客户也不会乐意额外承担费用。这就给民营快运市场造成了矛盾和难持续性。七稿邮政法目前还没有报到全国人大,只是送交了国务院。邮政总局只是作为一个修改稿的起草者并没有决定权。为了赶在人大会前争取一点快递市场,2月13日,满心焦虑的上海申通和东方万邦等几家上海民营快递公司的老总进京向有关部门陈情。当日下午,他们与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三个多小时。国家邮政局行业管理司司长达瓦、行业管理司法规处蒋强、市场调查处处长王勇利等四人参加座谈,并表示希望不要造成民营快递和邮政之间的矛盾,要考虑到政府的影响,会将合理意见带上去,但对反映的情况没有给予正面说法。2月14日,民营快递代表一行数十人就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中邮政法调整范围、邮政专营权的界定、邮政行政许可、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快递企业的门槛限制、内资快递的国民待遇不一致、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实施后的影响和危害等情况向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财经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做了情况汇报。2月15日,诸位代表们赴信息产业部再次汇报情况,希望争取邮政主管部门支持。民营快递公司的老总们知道,“这是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的最后一搏!上海是全国民营快递业发源地,由于不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沪上已经发展有6000多家民营快递企业,从业人员三十多万,而寄递350克以上信件和包裹的业务仅占业务总量的10%左右,全国在这一行业已成就了近百亿元的市场。此次赴京的民营快递企业代表认为,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一旦得以通过,上述企业中的数百万员工也会濒临失业,进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邮政企业目前基本无法承担起现有国内快递业务,同时,在WTO文件中,快递服务又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因此国内快递市场如无民营的加入,国内市场将被四大国际快递巨头迅速占有。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尤其是被国外企业占有,到不如放手让民营来做。从2001年起,中国邮政和电信正式分家,国家给邮政的政策性补贴逐渐减少,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中国邮政人员的目光就盯在了民营快递上,邮政部门和民营快递公司的关系开始恶化。在民营代表们写给国务院法制办的信中提到,“由于自负盈亏等原因形成的压力,邮政部门对国内、同城快递业务所带来的利润依赖日益增加,在上海,甚至要求民营快递公司提供生意给邮局,而且不签订任何协议。上海申通、圆通、天天等民营快递公司均有数量不等的快件生意被迫交给邮局来做,每天要交1500件到2000件不等。10元钱收的邮件要付18元钱交给邮政投递,一件就亏8元钱。诸如这些原因由此引起民营快递企业与邮政部门的人员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由于1986年颁布的邮政法赋予邮政部门的行政管理执法权力,民营快递企业在法律上无法与之抗争。民营快递公司近十年来不断通过各种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向各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到目前为止,申诉最多的上海民营快递行业也仅仅得到过四次书面答复。快递行业属于一种新兴的竞争性业务范畴,单件重量在350克以下的商务信件养活了快递业。民营快递从业者认为,邮政法第七稿中,在信件由邮政部门专营的大旗下,邮政的市场竞争性业务夹藏在普遍服务之中,将快递业再一次用立法的形式纳入到垄断体制中,回到了2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局面。这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民营代表说认为,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保护邮政单个行业的利益。邮政长期以来效率不高的情况和民营快递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即使不考虑民营快递企业效率明显高于邮政的因素,350克以下信件快递全部由邮政专营的话,邮政系统至少要增加200多万人。而由于邮政属于国家编制单位,短时间内增加这么多员工的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旦提高资费,成本最终会转嫁给商业用户。对市场和邮政都不是好事。2月15日上午,国家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的相关负责人从早晨8点半开始和沪上来民营快递公司的老总们一直谈到中午12点多,并就民营快递行业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法规处处长李长喜表示,感谢上海民营快递提供信息,提供参考,对了解到的各方面情况,不仅会向部领导汇报,并将反馈到各级政府部门。代表邀请各级部门负责人到上海考察快递和邮政的市场份额等情况。当天下午,全体赴京陈情的民营快递公司代表召开会议,就邮政法第七稿和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是否有利益交换的嫌疑以及国家鼓励和支持民营快递的政策进行商讨。此时,在上海,邮政部门和民营快递公司的矛盾正在加深。代表们进京后,邮政部门对民营快递的查扣更为严格。如这样持续下去,极可能引发全国范围内民营快递行业和邮政部门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不仅是像申通这样的民营快递企业遭到邮政的“特别照顾”,当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之一的德国快递公司敦豪(DHL)宣布进军国内快递业务之后仅一周,也曾被江苏邮政列为重点“查处对象”。当时江苏省邮政局行业管理处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对全省速递市场进行联动执法检查的通知》,列出了一些需重点查处的快递对象,而DHL是被列入“黑名单”的唯一一家外资快递公司。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代表们的心声总未能一免“非法”经营的局面,民营快递市场的工作只能是:尤抱琵琶半遮面。为了民族大旗不“嫁”外企新世纪之初,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将逐步向国外开放,国内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民营企业自然首当其冲,又受政策限制。面对这一市场巨变,陈德军生来就有商业头脑,他开始探索申通的未来发展战略目标。陈德军知道,虽然申通的网点庞大,但由于扩张初期没有加盟门槛限制,许多加盟网点的自身条件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上也是各自为政,有时因服务问题引起信誉纠纷,影响了申通的品牌,这也是让陈德军最操心的一件事。申通松散的管理现状,使庞大的申通集团发挥不了万人企业应有的威力。管理是申通的一大瓶颈。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带平的不利因素,2005年春节前,陈德军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照方案,申通首先将从21个中心城市中选择赢利能力较强的7个加盟网点,通过与自营公司换股的方式,得到这7个网点51%的控股权。另外,申通还将根据2005年初施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加盟商资质审定标准,与此前的加盟商重新签订加盟合同,将以往的自由加盟改为标准加盟,便于统一管理,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因缺乏统一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被慢慢解决。由此,申通的管理开始走向正规。而且通过12年的摸索,申通的经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年业务量都以100%的速度增长。据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30年。中国企业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差异,有关资料的显示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大多数是不会超过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陈德军明白,面对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像他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迟早遇到阻力,正像原国家经贸委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中小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5~7年,而民营大集团公司寿命也不足10年。申通已经过了十年的坎,前面的路能走多远、能走多好都是个未知数。民营企业都在做下一步打算,要么自卖“自身”的把自己卖掉;要么找个好“婆家”有个依靠;要么自生自灭,怀揣着一辈子用不完的钱坐享其成。坐享安乐自然不是有志者陈德军想要的结果,他是想干点事的人,不是只为个人赚钱个人享受,要是只为个人享受的话,他早可以见好就收的享清福了。他有上万名工人要吃饭,申通这个民营的大牌子也不能丢,这是他多年的心血和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如果丢了会让他感到无比的心疼。纵观我国的快递发展,我国国内快递业务每年以45%~50%的速度在增长,快递业仍被看好。但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前后,中国两大快递民企巨头——大田快递、华宇快递先后“卖身”给外资企业。这或许是在应验国家经贸部经过调查后的结果,或许是说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如果说这些数字证明民营企业生存真的有宿命的规律,那么民营快递、乃至民营物流企业选择被并购没有错。这也像婚姻,女人长大了就要嫁人,嫁人没错,天经地义,要说有错的话,可能就错在选嫁错对象上。如果嫁对了就会幸福一生,反之就会痛苦一生。如果眼看着把一个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民族品牌淹没掉,真不如把自己“嫁”出去,或按现在时髦的“同居”做法,就是找个合适的企业合作发展。不论是卖、是嫁、是同居,只要企业能发展下去;能为众多员工谋福利;能为社会的经济经发展做出民营企业的贡献,这是当代企业的责任所在,也是民营企业家陈德军的思想所在。陈德军心里再清楚不过,下一步中国的政策将向国际全部开放,他们这些本就在中国邮政打压下生存的民营企业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不仅要面对“内忧”还要面对强大的“外患”。不能老是在邮政的打压下生存,更不能面对国际市场无动于衷。要想把好不容易才干出来的民营申通的大旗扛下去,必须换个方法经营。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毕竟资金有限,还有政策上的诸多不如意,且受到航权的限制,缺少空运主动权,所有这些都难做成国际性的快递公司。他想找个外企“联姻”。陈德军希望申通通过变换经营方式升级为国际品牌并打入国际市场。出于种种的忧患意识和长久发展,申通快递一边加快扩大网络,一边寻找寻找外企作合作伙伴。陈德军心里清楚,按照外资快递公司的实力,一两年就可以布局中国,抢占中国市场。申通必须在这一两年内抓紧时间闯出一片新天地来,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不满足于当国内最大民营快递企业的上海申通的董事长陈德军希望通过资本上的战略合作,将申通进一步打造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让申通的牌子走出国门,和外国人一竟高底。让外国人看看,中国的农民是好样的!为了这个大目标,申通与多家国外物流巨头进行接触,甚至有意出让最多51%的股份为申通寻求国际发展壮大的商机。这无疑为申通吸引合资伙伴增添了砝码。这个时候,国际四大外资快递巨头也早已开始进入中国快递市场。刚加入世货组织的中国,对外国企业不能一下子全部开放,开放得有个过程,国际企业要进入中国,先得找个中国企业合作。收购兼并中国民营企业就成了外企的重要选择。申通和美亚快递、FedEx、UPS、法国邮政等国际快递巨头接角过。当时美亚已将60万元打入陈德军的账户,作为“订亲聘礼”。但后来却不了了之,因为外企提出申通的不足,如:有点无网、管理和国际不接轨等。要求取消申通的牌子,用美亚的。申通虽然想找个好婆家“嫁”出去,但却最终就因取消申通的牌子没有成功。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找个洋婆家“嫁”了未偿可,但要改名换姓为婆家的名姓申通不干。我申通要是连名字都没了,还怎么把申通的牌子在国际上叫响,发展再好都成了美亚的。不管怎么说,我中国企业不是真正“嫁”到你外国去,而是你外国企业到我中国来经营,属“倒插门”女婿的范畴,“上门女婿”在中国向来不享受什么特权。在中国也没有让媳妇跟着婆家换姓名的道理,原来叫什么名嫁后还叫什么名,这是原则问题,有关民族气节。申通与美亚的合作就此搁浅。其它几家外企也不外乎不是要控股就是要取消申通品牌而不欢而散。但通过与外企的几番恰谈,让陈德军意识到了网络及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当时申通的业务量单只上海就有上万票,全国更是有几百家分公司,没有网络查询系统管理,工作量大而烦琐,费时费力,是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于是,陈德军多次赴镇江的一所学校,委托开发适合申通快递的软件。为企业长久发展,转“嫁”国营无疾而终找洋婆家没有成功,申通和中国运输最具实力的国营老牌企业中国外运集团“订亲”。民营“嫁”国企,这在国内尚属试验田,就像农民嫁进城里,自然而然成了焦点,众人试目以待。早在1995年初,中国外运集团大举进入国内快递市场,通过各省市的分公司在全国各地广泛布点。但由于当时各地分公司各自为政,仿佛“一盘散沙”,国内快递业务很难统一规划和管理。更重要的是,中外运当时与DHL等国际四大快递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每年能轻松分享丰厚利润,而国内快递相比来说是“费力赚钱少”,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动力和激情,导致这项业务逐渐萎缩,最后不了了之。中国加入WTO后,中外运同样面对国际市场,以前国营企业所享受的诸多政府的优惠政策会逐步消失,坐享和国际企业丰厚利润的日子会一去不反。原来的合作伙伴TNT、UPS等国际巨头在政策允许下单飞,布局中国,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不惜巨资收购兼并国内民营企业,一时让人有点目不暇接,振聋欲聩的感觉。合作伙伴一下子变成了对手。“敌变我变”,中外远集团自然也得“另觅新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加速发展国内快递,中外运自建网络和对外收购双管齐下。2004年12月,中外运正式推出国内快运产品——“外运发展e速”。当时的宣传资料称,“e速”的网络覆盖了全国除西藏和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可为用户提供门到门的次日和隔日国内快递服务。但中外运中外运的工作的特点是对外,虽拥有丰富的国际快递经验,但却缺少国内快递的经验,国内快递有独特的规律,市场复杂多变,不像国际市场有规模有规律,中外运用其所擅长的货代模式运作国内快递,有点像用炮打蚊子的意思,找不准方向,所以,难以取得成功。“e速”投入市场后“叫好不叫座”。中外运两度出击国内快递均未成功。经过研究和再三权衡,中外运集团决定把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心放在国内快递上。共同的想法和利益,中外运集团和申通集团一拍即合。如果顺利成功,申通将以中外运申通的名义在国内运作快递业务,先稳固扩张国内市场,再图谋国际快递市场。而中外运也想借助申通的国内快递业务、市场和经验,试图再闯国内“快递门”,打破国企“搞不好国内快递”的宿命,为新的经济增长找到突破口。一位前任中外运高层说,尽管这一市场竞争激烈,相比国际快递业务利润少了点,但空间巨大,中国快递市场的利润有%45-%50,而且在中外运的空地一体化物流体系中,货运代理、国际快递、国内货运和物流等各环节都已打通,惟独缺少国内快递这一环,这也是个资源浪费。正因为看到自身快递网络不完善以及时间紧迫,中外运采取了“短平快”的收购方式扩充网络。申通在市场上时常受到中国邮政的挤压,而中外运“中”字当头的国企背景不仅能帮助其免再受打压,还可获得诸多政策上的优惠和借助中外运的国际市场,把申通牌子打入国际市场,这是令申通心动的原因所在。中外运和申通各有所求,各取所需。中外运获得了申通的网络和客户,申通则拥有了中外运的资金和政策优势,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互初长短。“热恋”了一年多后,中外运和申通快递达成共识,中外运旗下上市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收购申通快递51%的股权,从而成为民营申通快递的第一大股东,申通也将正式更名为中外运申通。双方已基本达成协议,相关文件正由国资委进行最后审批,就像一对情侣只等一纸“结婚证”,便可缔结“婚约”。申通“嫁”中外运,还有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需求,但这是合作的一个难点。和财大气粗的国营大企业中外运“联姻”可能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申通的管理成本或将提高,能否保持以往的盈利水平和自由的空间和发展速度,是个未知数。还要面对中外运的另一个“洋媳妇”:洋快运巨头DHL,这个申通的对手还要借用中外运申通的网络资源,而申通在这方面利用DHL资源却不尽对等。DHL是个“洋媳妇”,人们一惯对洋的东西有点另眼相看,算是“一夫多妻”的中外远一时也难以对一土一洋两个“媳妇”更好的融合。申通是民营企业,中外运是国有企业,而敦豪是洋快递,企业文化不一样,企业经营模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要实现真正的合二、合三为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因为这种种原因,申通和中外的合作最终无疾而终,两相遗憾。两次“结亲”未成,没有伤到申通的元气,相反让申通成熟起来,看准时机,蓄势而动,积极运筹上市,想寻求国际资本,打开国际市场,让申通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世界这个无限精彩的大舞台。不管申通的道路将来怎样走下去,都会是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他为社会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不容置疑,功不可泯。申通公司简介公司1993年成立,注册名称为: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总部现在上海市北青公路6186号,下设上海公司、IT部、网络管理部、运营部、客户服务部、财务部、行政人事部、企业发展部、国际部、航空部、市内部和上海各区县公司等部门。公司分别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除台湾)以及其它大中城市建立起了300多个分公司,吸收600余家加盟网点,全网络有员工1万多人。公司注册商标为“STO+申通”,注册编号为1379930。主要承接非信函、样品、大小物件的速递业务。2004年3月公司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度先后荣获上海市松江区民营企业《信得过企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物流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陈德军个人荣获《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公司文化公司奉行“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快速、准确、安全、周到、”的服务方针相关阅读【陈德军】陈德军差点儿卖掉“提款机”(图),2005年,由于融资无门,陈德军曾一度想卖掉申通。可是,电子商务却出人意料地救了这家民营企业陈德军是申通快递的老板。在桐庐这样的小县城里,陈及其妻子的两辆LandRover越野车很显眼。18年【申通快递老板】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陈德军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陈德军,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快递协会会长、桐庐县总商会上海商会会长。1977年至1982年桐庐潘畈小学读书,1982年至1988年桐庐歌舞中学,1993年至冲绳成申通海外据点,中日电商物流更加便捷,董事长陈德军先生17日出席了在冲绳举办的开业仪式,并对将来的事业做出了展望。雨果网从日本《琉球新报》18日的报道中了解到,日本当地法人“申通ExpressJapan”的成立纪念仪式12月17日在冲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天快递董事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