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dvig opshaug的统一server san比ceph好在哪里?让emc倍感压力

今天我们不聊优衣库,我们来聊点严肃的学术问题。不是我不想聊,主要西瓜哥还没有看到视频,等看到视频后再看看是否有啥值得分享的,O(∩_∩)O哈!话说去年EMC发布了VMAX3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西瓜哥,就是为啥VMAX3支持的盘数比VMAX2多多了,但为什么最大可用容量还是4PB?我们可以看一下目前VMAX3支持的磁盘种类,然后来计算一下。也就是说,VMAX 400K支持“磁盘,而2.5“磁盘最大支持1.2TB了,那么系统的最大裸容量是TB=6912TB假设做RAID 6(14+2),有效容量就是6048TB。就算算上热备盘空间和元数据开销,这个数值也远远大于4PB。况且老的VMAX2只支持3600多块盘,一样支持4PB的可用容量。这说明,这个可用容量不是由硬盘数决定的。到底VMAX3的最大有效容量受那些硬件条件制约呢?西瓜哥曾经问过很多人,包括EMC的朋友,但都没有人知道原因。西瓜哥也看到海外也有大V在blog提出过这个问题,但都没有人回答。但今天西瓜哥看到EMC的一个渠道资料,才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EMC说,可用容量限制在于有多少元数据可以保留在缓存里。通常,1TB缓存支持256TB可用容量(如果采用精简配置,可分配容量可以乘以1.5)。对于VMAX 100K来说,每个引擎最多支持1TB的缓存,每2个引擎也就最多支持500TB的可用容量。而对于VMAX 200K和400K来说,每个引擎支持2TB缓存,而它们分别支持4和8个引擎,因此其可用容量限制就是~2PB和~4PB。原来,VMAX3的可用容量受到缓存大小的制约,而不是硬盘个数的制约。从EMC的说法看,西瓜哥猜测VMAX3由于采用预配置,SLO(服务等级目标)的管理方式,所有容量缺省都在一个SRP(存储资源池)里,而这个Pool要实现SLO的智能,肯定需要大量的元数据,而这些元数据为了快速处理,全部都保持在内存中。也就是说,VMAX3借鉴了XtremIO内存计算的特点。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VMAX3的快照功能强大了很多,因为可以采用ROW方式,只需要在内存中修改元数据就可以了。看来以后的高性能存储都会把元数据全部Load到内存里。在EMC最新的资料里面还提到,EMC将在Q3把原来的VMAX 100K的规格提升了一倍,这样能够更好争夺高端存储入门市场。还有,EMC VMAX3继续完善接口卡的支持,将开始支持FCoE接口了,不过,目前还没有支持大型机FICON接口。在升级方便,限制也越来越少。西瓜哥看到,甚至VMAX3可以在线升级缓存,这是很多厂商都没有做的。大部分的存储的缓存一般都是出厂就配好,不支持在线升级的。因为这种升级比较复杂,要开箱,内存也需要支持热插拔。在资料里面,EMC还公布了采用FAST.X特性,VMAX3后面挂XtremIO的时延情况。因为很多用户都认为XtremIO是全闪存阵列,肯定更快,一个慢的东西挂一个快的东西,这种组网感觉挺怪的。EMC说,由于VMAX3有大容量的Cache,因此后面挂XtremIO后,针对大部分的负载,时延还是有改善的,因为内存的时延比闪存还低,只有300~500us。而性能方面,传统的OLTP性能比直接采用XtremIO来说会差一些,但对于DSS决策支持类负载,I/O颗粒比较大,采用VMAX3+XtremIO效果比单独用XtremIO的性能甚至还要好。看得出来,EMC一直在完善VMAX3的特性,使得其更有竞争力。但西瓜哥认为EMC VMAX3可能对于中国用户有点太激进了,比如支持Hypervisor,软件堆栈复杂了;出厂缺省就是一个SRP存储资源池(最多支持2个),不能做隔离,灵活性和可靠性有所降低;还要只支持高密磁盘框,3U 120个磁盘,对用户的环境和维护习惯都是一个挑战。因此,虽然EMC VMAX3推出了很长时间,据说海外卖得不错(国外用户对空间和能源消耗看得比中国重),但好像中国卖得不多。西瓜哥从IDC的发布的Q1的数据里,还没有看到VMAX3在中国有出货,但是HDS VSP G1000新产品基本已经成为HDS高端发货的主流了。到底EMC VMAX3是否会在中国水土不服,应该很快就见分晓,到时候我们看看EMC高端存储新旧产品的出货比例就知道了。西瓜哥将会继续关注高端存储市场情况,及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高端存储知识(High-end_Storag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剧透美国闪存峰会IT BRAND PULSE发布会的内容,反正我也去不了,O(∩_∩)O哈!剧透美国闪存峰会IT BRAND PULSE发布会的内容,反正我也去不了,O(∩_∩)O哈!高端存储原来和美女一样,颜值也是会变的啊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 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嘿嘿 全都有哇这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吗?不是因为收购了SolidFire,而是AFA的分类发生了改变所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扬长避短,避重就轻,不说假话,但选择性说真话,选择性失明和失聪是当代软文的高逼格技巧1、HPE首次打破EMC多年的垄断,登上企业存储冠军宝座。
2、ODM服务器和企业存储都大幅下滑,说明了什么?
3、你快,有人比你更快,Huawei已被Pure Storage反超。富士通DX8900 S3仅用8控就夺回失去多年的冠军还有分论坛免费票,上次没有抢到的快抢吧2016 IBM智胜数据极限存储峰会 丨5月20日丨 深圳
期待您的莅临!个人参会随笔,供参考为什么用户感觉不到对象存储的存在呢?原来它们都隐身了。看看它们是如何隐身的吧。浪潮首次入围,华为升一个象限,联想降一个象限统一的SERVER SAN形态会成功吗?还是Best of Breed更好呢?SATA SSD对宝存科技意味着什么?技术跟浪漫结缘,总令人充满期待。千百次错过,终换来一次真情。侃侃Unity的其AA双活,异步复制RPO,快照间隔和高端的区别,还有NAS到底是否采用VM技术,还有Unity的研发历程。A9000R难度是XIV的全闪存版本?1、OpenStack是私有云第一选择。2、数据库服务居然也是TOP迁移负载之一。3、VM的占比在下降。更多调查结果,请看全文。我觉得还是为情(形)所困,你说呢?对象存储为啥一头热一头冷?请听西瓜哥娓娓道来,顺便送Gartner最新的2016对象存储关键能力评估报告解读。调查报告表明,很多企业管理着超过20种类型的存储。存储资源云化可以帮助解决管理难题。华为首次同时登上Gartner和IDC中国区年度榜首小长假放松一下,不是愚人节游戏哦。看看你是否可以拉高本公众号的颜值,颜值9分以上还可获得荣誉会员身份哦SolidFire也认为传统磁盘架构也可以适配闪存,而且将会取得更大的全闪存数据中心的份额。身份变了,角度也变了,O(∩_∩)O哈!西瓜哥猜对了开头,但没有猜对结尾测试结果其实还不错,但离冠军还是有差距,因此华为几乎没有宣传。世界上第一个码农是谁?你没看错,就是个美丽的公爵夫人—— Ada Lovelace 女士,英国诗人拜伦之女。HP 3PAR讽刺EMC VMAX AF说猪涂口红还是猪,好毒啊,你认同吗?包你一分钟就看懂,否则我就不叫西瓜无需NVMe也可以做到100us时延大数据分析来告诉你,其实真实的应用负载是怎样的.........从客户的角度看品牌。看看哪家Maketing做得好?DSSD D5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保护技术分析,新鲜出炉,小心烫手XtremIO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一块来学习学习吧一种新的存储形态(RSF)产生了,看看其和传统产品有何不同吧?以史为镜,DELL和EMC整合难度很大,好在TOP17失败里面都没有出现过DELL和EMC的身影。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一切。除了标题提到的2点,还有其他更新哦复制数据管理是业界的一个难题,iCDM的实现方式可以给其他厂商提供一些思路SolidFire是第一个原生支持Docker的存储硬件厂商吗?NetApp收购了SolidFire,估计中国市场可能很快见到,不多了解一下不行啊约会,约聊,约饭都行,除了约pao(因为没钱),O(∩_∩)O哈!打脸,是最通彻的领悟其实,有一种思路解决,虽然很土,但很实用SDS/HCI和闪存狼狈为奸,市场一片大热重点谈谈厂商的价格猫腻,O(∩_∩)O哈!并行I/O是什么鬼?很难做吗?历史上只有3%的存储创业公司能够上市,你还要创业吗?High-end_Storage普及高端存储知识,西瓜哥原创学习心得每晚分享,聚焦主流高端存储EMC VMAX3、HDS VSP G1000、HP 3PAR StoreServ 10000、IBM DS8870、IBM XIV G3、华为OceanStor 18000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igh-end_Storage普及高端存储知识,西瓜哥原创学习心得每晚分享,聚焦主流高端存储EMC VMAX3、HDS VSP G1000、HP 3PAR StoreServ 10000、IBM DS8870、IBM XIV G3、华为OceanStor 18000等。现在这个市场比较浮躁(大家都一样),一般大家在售前的材料里面,都说得比较高大上。很多特性还没有做出来,市场就开始提前忽悠了。高端存储的阵列双活这个特性比较新,最先HDS VSP G1000在去年宣布支持,今年华为OceanStor 18000 V3和EMC VMAX3先后宣传支持。华为的HyperMetro双活解决方案,西瓜哥以前写过一篇“忽悠”(有人这么认为)的文章这次,我打算从华为刚发布不久的《OceanStor 100 V3 V300R003产品文档》来看看现在最新发货的版本做到哪一步了。其实双活是一个解决方案,这里只是从高端存储的一个产品文档,来重点了解阵列部分的实现,特别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锁的机制。双活组网方案双活实现了块存储业务的AA双活,两个数据中心的LUN数据实时同步,且都能提供主机读写访问。当任何一端存储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主机将切换业务到正常的存储系统继续进行业务访问。当存储系统间链路故障,只有一端存储系统能继续提供主机读写访问时,具体由哪端存储系统提供服务,将取决于仲裁服务器仲裁的结果。双活组网方案组网,如图所示。数据中心同城网络: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都具备提供主机业务的能力,可以同时承担相同的业务。两个数据中心互为备份,当一个数据中心故障时,业务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数据中心,数据零丢失,业务零中断。主机到存储网络:两个数据中心的所有主机具备集群能力,可以通过跨数据中心实现主机网络互联。双活复制网络:两端存储系统之间的心跳网络,同时两端存储系统都可以同时为主机提供业务服务,保证两端存储系统的数据同步。仲裁网络:用于部署双活仲裁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当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间通讯故障或设备故障时,由仲裁服务器决定数据中心A和数据中心B的可访问状态。【西瓜哥解读】我们看到,华为高端存储虽然也支持文件,但目前HyperMetro还不支持文件系统的双活。数据仲裁机制当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链路故障时,两个数据中心之间无法实时同步,此时只能由其中一个数据中心继续提供服务。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双活通过仲裁机制决定数据中心的服务优先级。双活提供了两种仲裁模式:静态优先级模式:应用在无第三站点仲裁服务器的场景。仲裁服务器模式:应用在有第三站点仲裁服务器的场景。静态优先级模式下各仲裁模式说明静态优先级模式主要应用在无第三方仲裁服务器的场景。用户可以按双活Pair为单位,设置其中一端阵列为优先站点,另一端为非优先站点。当发生存储系统间链路故障,或者非优先站点故障时,优先站点上的LUN继续为主机提供服务,非优先站点的LUN停止为主机提供服务。当优先站点故障时,非优先站点不能自动接管双活业务,双活业务停止。此时需要人工强制启动非优先站点为主机提供服务。以数据中心A作为优先站点为例进行说明,静态优先级模式下各仲裁模式如表1所示。仲裁服务器模式下各仲裁模式说明当出现任一数据中心整体故障或中间链路故障时,两个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分别向仲裁服务器发起仲裁请求,仲裁获胜的一方继续提供服务,仲裁失败方停止服务,优先站点具有仲裁优先权。根据不同的故障场景,仲裁服务器提供不同的仲裁模式,如表2所示。【西瓜哥解读】从目前实行的版本看,已经实现静态优先级和第三站点仲裁两种方式,各种故障处理机制也比较完善。目前的实现中,华为的HyperMetro第三站点仲裁采用服务器的方式(可以用物理服务器或者VM)来实现,不同于网关VIS采用阵列做仲裁的方式,成本更低。双活I/O处理机制术语:DCL(Data Change Log)记录二个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的数据变更日志。HyperMetro通过数据双写和DCL机制实现存储层数据的双活,两个数据中心同时对主机提供数据读写的能力。写I/O流程实现两台存储设备双活的核心就是高效的锁分配机制和高效的数据双写机制。在业务运行中,数据变更可通过双写和DCL来完成同步,进而保证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一致性。 说明:具备双活特性的两台存储系统,能够同时处理主机的I/O请求。为了防止不同的主机同时访问同一存储地址,而发生访问冲突,需要设计锁分配机制来避免访问冲突,只有获取锁分配机制允许的存储系统才能写入数据。没有获取锁分配机制允许的存储系统需要等待上一个写I/O完成,待锁分配机制释放之后才能重新获取锁分配机制允许。双写可以使得应用服务器的I/O请求同时下发到本端Cache和远端Cache,从而保证本端Cache与远端Cache的变更数据一致性。在一个数据中心故障时,DCL可以记录业务运行中数据中心的数据变更。待故障恢复后,同时跟踪变更数据同步到该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中,以防止变更的数据在同步过程中出现遗漏。在业务运行中,当应用服务器下发I/O请求并引起数据变更时,双活I/O的写处理流程如图所示:主机下发写I/O到HyperMetro。系统记录LOG。执行双写:HyperMetro同时将该写I/O写入本端Cache和远端Cache。本端Cache和远端Cache向HyperMetro返回写I/O结果。双写结果处理:等待两端Cache的写处理结果都返回,才向主机返回写I/O结果。判断双写是否成功。如果都写成功:清除LOG。如果有一端失败:LOG转换成DCL,记录本端LUN和远端LUN的差异数据。说明:如果有一端失败,双活暂停,两个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分别向仲裁服务器发起仲裁请求,仲裁获胜的一方继续提供服务,仲裁失败方停止服务。根据存储系统记录的DCL,进行后台数据同步,待本端LUN和远端LUN的数据一致时,双活业务恢复。读I/O流程两端的LUN数据实时同步,且都能提供主机读写访问。当任何一端存储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主机将切换访问路径到正常的一端继续业务访问。说明:双活只能使用华为多路径软件,华为多路径具有地域优化识别访问的能力,可以减少站点间交互次数。同时,华为多路径软件针对双活场景做了优化,能够识别地域位置信息,减少跨站点访问,从而减少时延并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主机多路径虽然能够从本地或异地存储系统读取数据,但在本地存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多路径软件优先读本地存储系统,避免主机跨数据中心读取数据。双活读I/O流程如图所示:应用服务器向双活申请读权限。说明:当两个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间链路故障时仅只有一端能提供应用服务器的读写访问时,具体由那端提供服务将取决于仲裁服务器的仲裁结果。双活先从本端存储系统响应应用服务器的请求。双活读取存储系统的数据。如果本端存储系统正常,则本端存储系统将数据返回给双活。如果本端存储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则通过双活去读远端存储系统的数据,并将数据返回给双活。应用服务器读I/O成功。说明:当任何一端存储系统的数据不正常时,双活可以通过另一端存储系统的数据,对坏数据进行修复,保证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一致。【西瓜哥解读】华为HyperMetro采用锁分配机制(可惜不知道锁的粒度是否是每个LBA地址?),实现了双写,也就是两个阵列都可以直接写,不需要进行写I/O的转发,做到了真正的双活。对于读,采取优先本地读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当然,这需要华为自己的多路径软件配合实现。组网规划下面介绍双活两端数据中心、仲裁中心以及数据中心内的各种网元设备的连接。双活组网方案是一个端到端系统化的存储解决方案,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建议主机到存储网络、双活复制网络、数据中心间同城网络以及仲裁网络都冗余连接。表 组网说明组网维度组网说明表 设备配置要求设备名称配置要求【西瓜哥解读】从组网看,复制链路支持FC和IP组网,但仲裁只支持IP组网,支持IPV6,但不支持NAT。仲裁服务器可以是VM或者物理服务器,需要Linux OS支持。配置流程下图是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配置流程, 基本都是图形化的界面,配置并不复杂,这里就不展开了。约束与限制最后介绍双活特性与其他特性的互动性以及该特性应用的限制。与其他特性的交互双活特性是基于LUN的数据保护特性,因此,在与其他特性叠加使用时,应考虑不同特性的LUN是否存在互斥关系。了解各个特性所用LUN之间的互斥关系,可以帮助您在多特性叠加使用的场景下,进行LUN的规划。在存储系统中,双活与其他增值特性使用LUN的互斥关系如下表所示。说明:以下互斥关系是指存储系统先配置了双活特性(已经存在双活的本端LUN和远端LUN),再配置其他特性时的互斥关系。表 增值特性使用LUN的互斥关系其他增值特性中的LUN双活的本端LUN/远端LUN应用限制与其它异构厂商的存储设备创建双活时,可通过SmartVirtualization特性接管异构LUN后再创建双活。建立双活的远端存储系统和本端存储系统之间,最好具有相同的硬件条件,不建议在不同条件,不同控制器数量的存储设备间建立双活关系。【西瓜哥解读】我们看到,目前华为的HyperMetro可以和快照、精简配置、QoS、分区、自动分层,SSD Cache等特性叠加使用,也支持把第三方的存储虚拟化后做双活。但我们也看到,这个版本暂时还不支持和远程复制叠加使用,也就是还不支持双活方式的3DC方案。【西瓜哥学习心得】阵列双活作为一个新特性,目前每个厂商都是不同程度支持,特性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比如我了解到EMC VMAX3 SRDF/Metro现在交付的版本甚至仲裁还没有支持。好在高端存储都支持不停机升级,因此用户可以先部署基本的功能,以后再升级。华为HyperMetro目前已经实现了必要的功能,包括第三方仲裁,第三方阵列接管等,已经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需求。也就是说,华为HyperMetro免网关,组网简单,支持真正的AA,仲裁完善,可以利旧第三方阵列,还有针对FC链路远程I/O优化的Fast_Write特性,加上直观的图形化管理,使得高端存储的双活方案已经不再停留在忽悠阶段,而是走向实用,可以开始规模部署。虽然文件系统双活,双活3DC组网这些高级特性上,从文档看现在大量发货的版本应该还不支持,但据说代码已经开发完成,正在紧张测试中,年底前双活3DC就可以合入版本规模发货,但文件系统双活可能需要到16年上半年了。如果用户如果有需要,未来完全可以不停机升级来支持。另外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做存储的方案,涉及到一些新特性,建议最好依据产品文档来判断哪些功能实现了,具体的配置和规划注意事项在售后的文档里面一般都有详细的描述。当然,文档里没有写的不一定不支持,但是需要和厂商确认,还有支持的时间点。因此,西瓜哥认为,不看售后文档的售前不是好售前。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任何组织审查,和任何组织无关。高端存储知识(High-end_Storag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剧透美国闪存峰会IT BRAND PULSE发布会的内容,反正我也去不了,O(∩_∩)O哈!剧透美国闪存峰会IT BRAND PULSE发布会的内容,反正我也去不了,O(∩_∩)O哈!高端存储原来和美女一样,颜值也是会变的啊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 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嘿嘿 全都有哇这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吗?不是因为收购了SolidFire,而是AFA的分类发生了改变所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扬长避短,避重就轻,不说假话,但选择性说真话,选择性失明和失聪是当代软文的高逼格技巧1、HPE首次打破EMC多年的垄断,登上企业存储冠军宝座。
2、ODM服务器和企业存储都大幅下滑,说明了什么?
3、你快,有人比你更快,Huawei已被Pure Storage反超。富士通DX8900 S3仅用8控就夺回失去多年的冠军还有分论坛免费票,上次没有抢到的快抢吧2016 IBM智胜数据极限存储峰会 丨5月20日丨 深圳
期待您的莅临!个人参会随笔,供参考为什么用户感觉不到对象存储的存在呢?原来它们都隐身了。看看它们是如何隐身的吧。浪潮首次入围,华为升一个象限,联想降一个象限统一的SERVER SAN形态会成功吗?还是Best of Breed更好呢?SATA SSD对宝存科技意味着什么?技术跟浪漫结缘,总令人充满期待。千百次错过,终换来一次真情。侃侃Unity的其AA双活,异步复制RPO,快照间隔和高端的区别,还有NAS到底是否采用VM技术,还有Unity的研发历程。A9000R难度是XIV的全闪存版本?1、OpenStack是私有云第一选择。2、数据库服务居然也是TOP迁移负载之一。3、VM的占比在下降。更多调查结果,请看全文。我觉得还是为情(形)所困,你说呢?对象存储为啥一头热一头冷?请听西瓜哥娓娓道来,顺便送Gartner最新的2016对象存储关键能力评估报告解读。调查报告表明,很多企业管理着超过20种类型的存储。存储资源云化可以帮助解决管理难题。华为首次同时登上Gartner和IDC中国区年度榜首小长假放松一下,不是愚人节游戏哦。看看你是否可以拉高本公众号的颜值,颜值9分以上还可获得荣誉会员身份哦SolidFire也认为传统磁盘架构也可以适配闪存,而且将会取得更大的全闪存数据中心的份额。身份变了,角度也变了,O(∩_∩)O哈!西瓜哥猜对了开头,但没有猜对结尾测试结果其实还不错,但离冠军还是有差距,因此华为几乎没有宣传。世界上第一个码农是谁?你没看错,就是个美丽的公爵夫人—— Ada Lovelace 女士,英国诗人拜伦之女。HP 3PAR讽刺EMC VMAX AF说猪涂口红还是猪,好毒啊,你认同吗?包你一分钟就看懂,否则我就不叫西瓜无需NVMe也可以做到100us时延大数据分析来告诉你,其实真实的应用负载是怎样的.........从客户的角度看品牌。看看哪家Maketing做得好?DSSD D5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保护技术分析,新鲜出炉,小心烫手XtremIO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一块来学习学习吧一种新的存储形态(RSF)产生了,看看其和传统产品有何不同吧?以史为镜,DELL和EMC整合难度很大,好在TOP17失败里面都没有出现过DELL和EMC的身影。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一切。除了标题提到的2点,还有其他更新哦复制数据管理是业界的一个难题,iCDM的实现方式可以给其他厂商提供一些思路SolidFire是第一个原生支持Docker的存储硬件厂商吗?NetApp收购了SolidFire,估计中国市场可能很快见到,不多了解一下不行啊约会,约聊,约饭都行,除了约pao(因为没钱),O(∩_∩)O哈!打脸,是最通彻的领悟其实,有一种思路解决,虽然很土,但很实用SDS/HCI和闪存狼狈为奸,市场一片大热重点谈谈厂商的价格猫腻,O(∩_∩)O哈!并行I/O是什么鬼?很难做吗?历史上只有3%的存储创业公司能够上市,你还要创业吗?High-end_Storage普及高端存储知识,西瓜哥原创学习心得每晚分享,聚焦主流高端存储EMC VMAX3、HDS VSP G1000、HP 3PAR StoreServ 10000、IBM DS8870、IBM XIV G3、华为OceanStor 18000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igh-end_Storage普及高端存储知识,西瓜哥原创学习心得每晚分享,聚焦主流高端存储EMC VMAX3、HDS VSP G1000、HP 3PAR StoreServ 10000、IBM DS8870、IBM XIV G3、华为OceanStor 18000等。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超融合部署现在已经在中小企业流行起来,在大企业的分支机构也有较多应用。但超融合部署由于计算和存储不能独立扩展,因此大企业的数据中心还是采用传统的两层部署(即计算一层,存储一层)比较多。因此,我们一般会认为,超融合在大企业很受限,最重要的超融合部署场景是分支机构,而首选厂商应该是市场领导者Nutanix。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为了验证大家的想法,最近Evaluator Group, Inc. 和the 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SNIA)搞了一个联合调查《Hyperconverged Use in the Enterprise》,西瓜哥看了调查结果,发现和我们想的不完全一样。
调查人员书面调查了90个大企业(大于1000个雇员,其中70个大于5000雇员)的总部IT人员,部分人员还进行了电话访谈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大企业选择哪个超融合产品?
看到这个结果,可能比较令人意外。Nutanix不是超融合的第一名吗?怎么在大企业排名这么靠后?
VMWARE VSAN占主导地位。64%的被调查者选择VSAN,遥遥领先其他厂商。这个主要是vSphere在hypervisor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影响的。大家知道,VSAN其实是一个纯软件的方案,这个结果也表明,纯软件的方案对于大企业来说不是什么缺点,因为大企业技术能力都比较强,这点集成对于他们不算什么。
EMC VxRail和Nutanix紧跟其后。44%的人选择了VxRail,而42%的人选择了Nutanix。需要注意的是,VxRail发布的时间很短,仅仅2个多月,但VxRail其实预装的是VSAN软件,这充分说明EMC在数据中心的影响力。Nutanix虽然是第一个推出超融合产品的,也是超融合市场的领导者,但在大企业里只能排名第三。这充分说明Nutanix的主要影响力在于中小型企业,而大企业还是更加愿意选择现在一直合作的更大的厂商。
HPE,SimpliVity,Dell和7个小矮人。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SimpliVity和Dell进入TOP6厂商,选择率分别是27%,21%和17%。SimpliVity是仅处于Nutanix的独立HCA厂商。注意,Dell XC系列也是使用Nutanix软件。后面的7个厂商,得票都是个位数了。
大企业选择哪个场景部署超融合?
基础架构整合和服务器虚拟化。最大的使用场景,47%的被调查者选择基础架构部署超融合,代替传统的计算和存储。实际上,2/3的被调查者都是升级和替代传统架构,而不是作为新项目实施。第三大应用场景是服务器虚拟化,39%的被调查者选择。其实这个场景有点类似基础架构整合,都是代替存在的设备,不过是用虚拟化机代替物理机。这说明大企业对虚拟化环境下传统的计算和存储组件寻找替代方案感兴趣。
VDI强势排名第二大应用场景。历史上,VDI就是大企业最常见的超融合部署场景,因此42%的被调查者选择,排名第二并不奇怪。只是比较奇怪的是我们认为ROBO(分支机构)的场景排名非常靠后,这个可能是ROBO的架构一般有分支机构IT人员负责,总部IT人员不管,但这个调查主要针对总部IT人员导致。
大企业的超融合考虑确实不同于中小企业。他们更倾向于从现有的大供应商寻找解决方案(比如VMWARE和EMC),甚至超过这个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如Nutanix)。大企业的超融合应用场景,如果你仅仅去盯着ROBO就错了,基础架构整合,VDI和服务器虚拟化几乎都超过40%的企业在考虑了。不过,大企业并没有一窝端掉传统的计算和存储产品,而是在评估超融合作为主流应用场景和生产环境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倍感亲切造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