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电流 计算冲电时候结束电流怎么算

您好,分享的企鹅
真相大揭秘 手机充电器真能电死人?
中关村在线赵盼
被手机电死的消息时有发生,之前一位俄罗斯女子在浴缸泡澡时,正在充电iPhone掉入其中结果被电致死,在2月份又有相同的消息消息出现在朋友圈,大意如下:太恐怖了,这个小女孩不幸死于电话充电器,就是因为大人平时充完电后没有及时把插头部位拔出,小女孩拿来另一头含在嘴里触电身亡!文章还配发了一张图片,一个外国小女孩被一名男子手托下巴,看似触电窒息。这则消息引发很多家长的恐慌性转发。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对于小姑娘口含充电器相片的谣言,破解起来会非常容易,上传到图片搜索引擎上面搜索一下,查看一下这张图片最早的出处,再借助一下翻译工具,就搞清楚了。手机充电器电死小女孩被证实是谣言搜索结果显示,那张中东小姑娘的相片最早出现在1月22日阿拉伯语网站上,附文说这个小女孩是叙利亚内战的遇难者。之后两天这张相片出现在另外一些信息里, 介绍文字变成了伊拉克足球队在亚洲杯上获胜之后,国内庆祝失控的受害者。又过了十几天,关于电源触电死亡的信息突然在英文网站上爆发,之后传到了中国。觉得会电死的人考虑过手机的心情吗?关于含着充电线头是否会触电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人触电是否会被伤害甚至死亡,和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等等相关,一般条件下安全电压的要求是36伏以下。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是5伏左右,远低于安全要求,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但是,手机充电器致人死亡的事件也不是没发生过。日晚,南航空姐用正品iPhone 5充电时通了个电话,突然被一股强烈的电流电倒,年仅23岁,而8月18日就是她的婚礼。南航空姐被电身亡(截图来自微博)日晚,30岁的男子武建同在给苹果iphone4手机充电时遭受电击,武建同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并非原厂生产,而是一个2厘米见方的充电器,外表也比较粗糙。泰国被电致死男子所用iPhone 4s及劣质充电器(图片来自Daily News Thailand)2013年11月泰国媒体报道称,一位男子被iPhone 4S电击致死,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该男子使用的是非苹果授权的第三方充电器,而且极有可能是在充电过程中打电话才被电击致死。这些山寨充电器导致的悲剧一再提醒我们山寨充电器致人死亡不是传说,而是血淋淋的事实。手机充电器致人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向作者提问标签:配件充电器就是一个转换电压的装置,将家用电路的220V交流电转化为5V的直流电。一般认为,对人类而言,100至250伏特的交流电最容易致命。因为人身上的电阻使较低的电压无法产生足够的电流,而较高的电压则使肌肉收缩的程度足以把触电者反弹出来(然而触电者仍会被烧伤)。目前普遍认为生活中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特,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直接接触不超过该值的电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公认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伏特(即工作电压高于24V的家用电器应具有完善的绝缘保护机制),对人体绝对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12伏特。因此,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手机充电器(一定要有3C认证),正常使用是不会发生危险的。一般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一般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这个电压是不会电到人的,摸着只是有轻微的麻痹感。上面说到人体的安全电压范围是36V,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因为手机充电器里面就有变压器的功能。手机充电器输出端的电压只有5伏,对人体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手机充电器输出端的电压都能电死人,手机制造厂商早就被告‘瘫了’。充电器电路示意图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上图背部)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从上图可以看出,一般手机的充电器都是由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的。 恒流、限压等元件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充电器的安全性,但山寨充电器一般是做得比较差,而且连基本的保护电路都做得不到位,是比较容易发生电路事故的。不过大家也无需太过担心,手机充电器里其中有两部分的结构,分别是高压部分(220V交流)、变压器和低压供电部分(输出5V以下直流),只有低压供电部分是连接到手机上的。正常的情况下,超过36V的直流电电压才会人体造成伤害,正常工作下的手机充电器,即使发生漏电的情况,5V以下的输出电压也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电子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难以完全解决。只要是和交流电连接的电子产品,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为高温、湿热环境下元器件可靠性会大幅度下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一个安全运行的温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导致元器件被击穿或失效。在正常情况下,接触充电器接头是不会被电伤的,但是近年来,充电器电死、电伤人的事故已被报道多起。为什么标称电压很低的充电器会成为杀手?10元一个的无牌山寨充电器内部没有做电路保护设计,元器件功率较小149元苹果原装充电器10元山寨充电器和149元苹果原装充电器电路板对比,山寨的电路板没有灌胶、没有保护电路充电器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来自本身的质量问题,“价廉不物美”的充电器内部往往有严重设计缺陷,加上偷工减料,安全性低是这些产品的通病。一般来说,正规的充电器出现故障,保护性装置会自动停止工作。即使发热,由于材料是阻燃材料,也不会烧着,但如果是山寨充电器,保护性装置可能不过关或者干脆没有保护电路,充电器可能会直接向手机输出220V的电压,一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手机充电器多个条件满足,人才会触电手机充电的时候人要触电,需要满足很多的条件,首先充电器的绝缘是比较坏掉了,其次手机裸露的金属和主板上的电路是相通的,最后人没有穿着绝缘好的鞋站在地上,形成回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充电器太烂。人体触电时形成回路原装充电器内配有变压器,即使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也能自动调节,更为安全。而非原装充电器,尤其是廉价的山寨充电器,缺少保护电路,不能保证充电时电流的稳定,容易烧坏电池、缩短电池使用寿命,甚至有爆炸的危险。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了,手机成了我们最好的伙伴,但是它也是会伤人的,越来越 多的手机爆炸伤人事件发生。手机充电一般都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很多人这两个小时也是需要用手机的,不少人边给手机充电边玩手机,边玩手机边充电是不是真的很危险?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了,一直以来都没有个定论,近一两年各种安全问题被摆在桌面上,大家才能够真正的正视这一问题。边充电边玩手机会有危险吗基本上电池会不会爆炸,跟你是不是正在充电没有太大的关联,网络上不也是有许多在路上走路时电池爆炸的案例吗?但大家可能又会想问:那使用手机时充电会发烫又是怎么一回事?边充电边玩手机,很直观的影响就是充电时间变长,发热量会加大 你平常用手机如果刚好同时上网又同时打电动(线上游戏),那手机不是也会很烫吗?手机并不像电脑有风扇可以散热,因此只要发热就很容易摸得出来。而充电时手机的电流比平常更大,本来温度就会较高,这时如果又同时用手机,那么手机运算时的发热再加上电池充电的发热,本来就会比平常更烫一些,并不是因此就会爆炸。当然,如果你很担心这样会对手机不好、或是太热了握不住,那么就暂时停止使用手机吧!反正充电也是很快的,等一下充满再用吧!给手机充电过程1 恒压充电2 恒流充电3 小电流充电(快充满时候)在手机充电器的内部会有一个保护电路和电池管理芯片,这三个过程都是通过手机的电池管理芯片控制的。现在手机所用的基本都是锂电池,发生危险的概率是亿分之一到亿分之三。虽然发生意外的概率极小,但80%的事故都是发生在充电的时候。这是因为,手机充电时电压高于待机时,如果同时进行其他操作如通话等,电压会超过平时很多倍,如此时使用劣质充电器、手机电子元器件老化或受潮等可能造成漏电,与插座连接上,然后电流通过人体,一旦短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就有可能导致死亡。使用原厂充电器,边充电边玩手机影响不大所以,如果你所采用的充电器电池以及手机都为原厂生产,那么边充电边玩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当然,如果你长时间这样操作,手机电池会很容易老化,尤其当电量低于20%时,损耗是最大的。当手机电池老化严重时,很难去预估手机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但如果您是土豪,就随意吧。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那样的电子产品,并且每个产品都各自的充电器,很多时候我们给手机充电可能会随手拿起一个充电器就插上手机给它充电了,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吗?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器可以混用吗?我们日常使用的市电为220V交流电,而给手机充电需要5V直流电,因此充电器需要承担的工作就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5V直流电输出给手机。但是,只有将手机充电器底座与手机连上时,才会产生电流,而电流大小则取决于负载的(这里指手机)状态。只要在充电器的能力范围内,负载需要多大电流,充电器则提供多大电流,如果负载需要的电流超过了充电器能够提供的电流上限,那么充电器就会一直输出这个最大电流。一旦输出电流过大,就会触发充电器的保护机制,暂停电流输出,避免发生危险。打个比方来说,充电器可以输出50A的电流,而手机内部的充电逻辑控制如果为2A,充电电流还是会被限制在2A。不同手机充电器可以混用,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手机电池使用寿命减短也就是说,使用5V/1A的充电器可以给支持5V/2A的手机充电,不过速度慢,但充电器也会长时间在负载状态,造成充电器过热,容易造成充电器老化速度加快。5V/2A/3A的充电器(不同型号)给支持5V/1A的手机充电,其结果几乎不会有影响,但是充电速度也不会加快。iPhone和iPad充电器可以混用(图片来自apple)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器是可以通用的,同一品牌的手机充电器也是可以混用的,比如苹果官方表示iPad和iPhone充电器基本可以混用,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建议区分开来,毕竟不同的产品充电器的设计不同是有原因的,谁也无法保证充电器混用的设计万无一失。总结原装手机充电器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边充电边玩手机、手机充电器混用其实都没有多大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原厂手机和原厂充电器的前提下。上文我们反复提到若是使用“山寨充电器”情况可能就有变化,可以说山寨充电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希望各位消费者购买手机电池、充电器等配件时还是尽量挑选原装的产品。保护壳和贴膜可以随便买买用用,危害不大,但是牵扯到充电问题,最好还是选择好一点的。此外,对家里的用电环境要特别注意。很多住房存在接地和漏电问题。最好经常用电笔检查地线和零线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对家用电器最好先拔插头再关电源,或者是先开电源再接插头。每次要检查插头插座是否进水或受潮。使用家用电器时手要保持干燥,穿绝缘性能良好的鞋子。千万不要图方便在赤脚和手没有保持干燥的情况下使用家用电器。多重保护措施是人生安全的最好保障。1手机充电器真能电死人? 被手机电死的消息时有发生,之前一位俄罗斯女子在浴缸泡澡时,正在充电iPhone掉入其中结果被电致死,在2月份又有相同的消息消息出现在朋友圈,大意如下:太恐怖了,这个小女孩不幸死于电话充电器,就是因为大人平时充完电后没有及时把插头部位拔出,小女孩拿来另一头含在嘴里触电身亡!文章还配发了一张图片,一个外国小女孩被一名男子手托下巴,看似触电窒息。这则消息引发很多家长的恐慌性转发。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对于小姑娘口含充电器相片的谣言,破解起来会非常容易,上传到图片搜索引擎上面搜索一下,查看一下这张图片最早的出处,再借助一下翻译工具,就搞清楚了。手机充电器电死小女孩被证实是谣言搜索结果显示,那张中东小姑娘的相片最早出现在1月22日阿拉伯语网站上,附文说这个小女孩是叙利亚内战的遇难者。之后两天这张相片出现在另外一些信息里, 介绍文字变成了伊拉克足球队在亚洲杯上获胜之后,国内庆祝失控的受害者。又过了十几天,关于电源触电死亡的信息突然在英文网站上爆发,之后传到了中国。觉得会电死的人考虑过手机的心情吗?关于含着充电线头是否会触电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人触电是否会被伤害甚至死亡,和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等等相关,一般条件下安全电压的要求是36伏以下。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是5伏左右,远低于安全要求,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但是,手机充电器致人死亡的事件也不是没发生过。日晚,南航空姐用正品iPhone 5充电时通了个电话,突然被一股强烈的电流电倒,年仅23岁,而8月18日就是她的婚礼。南航空姐被电身亡(截图来自微博)日晚,30岁的男子武建同在给苹果iphone4手机充电时遭受电击,武建同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并非原厂生产,而是一个2厘米见方的充电器,外表也比较粗糙。泰国被电致死男子所用iPhone 4s及劣质充电器(图片来自Daily News Thailand)2013年11月泰国媒体报道称,一位男子被iPhone 4S电击致死,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该男子使用的是非苹果授权的第三方充电器,而且极有可能是在充电过程中打电话才被电击致死。这些山寨充电器导致的悲剧一再提醒我们山寨充电器致人死亡不是传说,而是血淋淋的事实。手机充电器致人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2真有那么危险?正常使用很安全充电器就是一个转换电压的装置,将家用电路的220V交流电转化为5V的直流电。一般认为,对人类而言,100至250伏特的交流电最容易致命。因为人身上的电阻使较低的电压无法产生足够的电流,而较高的电压则使肌肉收缩的程度足以把触电者反弹出来(然而触电者仍会被烧伤)。目前普遍认为生活中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特,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直接接触不超过该值的电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公认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伏特(即工作电压高于24V的家用电器应具有完善的绝缘保护机制),对人体绝对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12伏特。因此,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手机充电器(一定要有3C认证),正常使用是不会发生危险的。一般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一般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这个电压是不会电到人的,摸着只是有轻微的麻痹感。上面说到人体的安全电压范围是36V,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因为手机充电器里面就有变压器的功能。手机充电器输出端的电压只有5伏,对人体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手机充电器输出端的电压都能电死人,手机制造厂商早就被告‘瘫了’。充电器电路示意图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上图背部)iPhone充电器拆解内部元件从上图可以看出,一般手机的充电器都是由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的。 恒流、限压等元件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充电器的安全性,但山寨充电器一般是做得比较差,而且连基本的保护电路都做得不到位,是比较容易发生电路事故的。不过大家也无需太过担心,手机充电器里其中有两部分的结构,分别是高压部分(220V交流)、变压器和低压供电部分(输出5V以下直流),只有低压供电部分是连接到手机上的。正常的情况下,超过36V的直流电电压才会人体造成伤害,正常工作下的手机充电器,即使发生漏电的情况,5V以下的输出电压也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3触电咋回事?其实是山寨惹的祸电子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难以完全解决。只要是和交流电连接的电子产品,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为高温、湿热环境下元器件可靠性会大幅度下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一个安全运行的温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导致元器件被击穿或失效。在正常情况下,接触充电器接头是不会被电伤的,但是近年来,充电器电死、电伤人的事故已被报道多起。为什么标称电压很低的充电器会成为杀手?10元一个的无牌山寨充电器内部没有做电路保护设计,元器件功率较小149元苹果原装充电器10元山寨充电器和149元苹果原装充电器电路板对比,山寨的电路板没有灌胶、没有保护电路充电器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来自本身的质量问题,“价廉不物美”的充电器内部往往有严重设计缺陷,加上偷工减料,安全性低是这些产品的通病。一般来说,正规的充电器出现故障,保护性装置会自动停止工作。即使发热,由于材料是阻燃材料,也不会烧着,但如果是山寨充电器,保护性装置可能不过关或者干脆没有保护电路,充电器可能会直接向手机输出220V的电压,一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手机充电器多个条件满足,人才会触电手机充电的时候人要触电,需要满足很多的条件,首先充电器的绝缘是比较坏掉了,其次手机裸露的金属和主板上的电路是相通的,最后人没有穿着绝缘好的鞋站在地上,形成回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充电器太烂。人体触电时形成回路原装充电器内配有变压器,即使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也能自动调节,更为安全。而非原装充电器,尤其是廉价的山寨充电器,缺少保护电路,不能保证充电时电流的稳定,容易烧坏电池、缩短电池使用寿命,甚至有爆炸的危险。4边玩手机边充电?你不必太紧张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了,手机成了我们最好的伙伴,但是它也是会伤人的,越来越 多的手机爆炸伤人事件发生。手机充电一般都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很多人这两个小时也是需要用手机的,不少人边给手机充电边玩手机,边玩手机边充电是不是真的很危险?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了,一直以来都没有个定论,近一两年各种安全问题被摆在桌面上,大家才能够真正的正视这一问题。边充电边玩手机会有危险吗基本上电池会不会爆炸,跟你是不是正在充电没有太大的关联,网络上不也是有许多在路上走路时电池爆炸的案例吗?但大家可能又会想问:那使用手机时充电会发烫又是怎么一回事?边充电边玩手机,很直观的影响就是充电时间变长,发热量会加大 你平常用手机如果刚好同时上网又同时打电动(线上游戏),那手机不是也会很烫吗?手机并不像电脑有风扇可以散热,因此只要发热就很容易摸得出来。而充电时手机的电流比平常更大,本来温度就会较高,这时如果又同时用手机,那么手机运算时的发热再加上电池充电的发热,本来就会比平常更烫一些,并不是因此就会爆炸。当然,如果你很担心这样会对手机不好、或是太热了握不住,那么就暂时停止使用手机吧!反正充电也是很快的,等一下充满再用吧!给手机充电过程1 恒压充电2 恒流充电3 小电流充电(快充满时候)在手机充电器的内部会有一个保护电路和电池管理芯片,这三个过程都是通过手机的电池管理芯片控制的。现在手机所用的基本都是锂电池,发生危险的概率是亿分之一到亿分之三。虽然发生意外的概率极小,但80%的事故都是发生在充电的时候。这是因为,手机充电时电压高于待机时,如果同时进行其他操作如通话等,电压会超过平时很多倍,如此时使用劣质充电器、手机电子元器件老化或受潮等可能造成漏电,与插座连接上,然后电流通过人体,一旦短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过大,就有可能导致死亡。使用原厂充电器,边充电边玩手机影响不大所以,如果你所采用的充电器电池以及手机都为原厂生产,那么边充电边玩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当然,如果你长时间这样操作,手机电池会很容易老化,尤其当电量低于20%时,损耗是最大的。当手机电池老化严重时,很难去预估手机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但如果您是土豪,就随意吧。5【长姿势】手机充电器可以混用吗?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那样的电子产品,并且每个产品都各自的充电器,很多时候我们给手机充电可能会随手拿起一个充电器就插上手机给它充电了,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吗?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器可以混用吗?我们日常使用的市电为220V交流电,而给手机充电需要5V直流电,因此充电器需要承担的工作就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5V直流电输出给手机。但是,只有将手机充电器底座与手机连上时,才会产生电流,而电流大小则取决于负载的(这里指手机)状态。只要在充电器的能力范围内,负载需要多大电流,充电器则提供多大电流,如果负载需要的电流超过了充电器能够提供的电流上限,那么充电器就会一直输出这个最大电流。一旦输出电流过大,就会触发充电器的保护机制,暂停电流输出,避免发生危险。打个比方来说,充电器可以输出50A的电流,而手机内部的充电逻辑控制如果为2A,充电电流还是会被限制在2A。不同手机充电器可以混用,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手机电池使用寿命减短也就是说,使用5V/1A的充电器可以给支持5V/2A的手机充电,不过速度慢,但充电器也会长时间在负载状态,造成充电器过热,容易造成充电器老化速度加快。5V/2A/3A的充电器(不同型号)给支持5V/1A的手机充电,其结果几乎不会有影响,但是充电速度也不会加快。iPhone和iPad充电器可以混用(图片来自apple)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器是可以通用的,同一品牌的手机充电器也是可以混用的,比如苹果官方表示iPad和iPhone充电器基本可以混用,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建议区分开来,毕竟不同的产品充电器的设计不同是有原因的,谁也无法保证充电器混用的设计万无一失。总结原装手机充电器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边充电边玩手机、手机充电器混用其实都没有多大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原厂手机和原厂充电器的前提下。上文我们反复提到若是使用“山寨充电器”情况可能就有变化,可以说山寨充电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希望各位消费者购买手机电池、充电器等配件时还是尽量挑选原装的产品。保护壳和贴膜可以随便买买用用,危害不大,但是牵扯到充电问题,最好还是选择好一点的。此外,对家里的用电环境要特别注意。很多住房存在接地和漏电问题。最好经常用电笔检查地线和零线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对家用电器最好先拔插头再关电源,或者是先开电源再接插头。每次要检查插头插座是否进水或受潮。使用家用电器时手要保持干燥,穿绝缘性能良好的鞋子。千万不要图方便在赤脚和手没有保持干燥的情况下使用家用电器。多重保护措施是人生安全的最好保障。([ 中关村在线 ])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kindle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航模用的锂电池如何判定充电电流以及放电时的电流?_航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0,896贴子:
航模用的锂电池如何判定充电电流以及放电时的电流?收藏
一直有个疑问,就是锂电应该如何知道它的充电时的电流最大为多少?放电的时候电流为多少,举个例子,比如是3000mah14.8V25C的锂电池,它的充电电流跟放电电流如何判定呢?请各位高手请教指点迷津啊!谢谢
似乎有测电压的玩意,
我貌似说跑题了,我也不怎么明白
怎么没人帮忙啊,指点迷津啊!
很简单的,你说的3s1800mah,30c,说明是3片lipo电池组成的,放电最大能力是30c,c是那个1800mah对应的电流,就是1.8a,那么30c就是30*1.8=54a,充电从1c起步,目前最高可以达到8c,就是说充电你最低是1.8a,如果电池性能允许那么最高充电电流可以达到1.8*8=14.4a。这个充电系数如果不说明那就是只能1c充电
你说的3000mah14.8V25C,就是说4s电池,4片lipo电池,容量是3000mah,充电系数如果是1c,那就是3a充电电流,25c就是最大放电电流,25*3=75a
C数*电池容量=放电电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蓄电池充电电流怎么计算_百度知道
蓄电池充电电流怎么计算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对电流要求不高,但对电解液温度有限制,且受极板受电能力的限制,因此在选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器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每一个铅酸蓄电池他都会有一个容量标识,比如说12V17AH的电池,他的平均充电电流为1。7A也就是说0。1C,在充电未期一般以500mA电流进行涓流补充电,初期充电电流可适当大些到0。5C左右,不可太大,免得电池失水太多,损坏电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正常充电电流=蓄电池容量÷10比如有一个容量为1500mAh的蓄电池,它的正常充电电流就是0mA。正常完全充电时间为12~14小时。
提问者评价
其他3条回答
蓄电池充电最好按10小时率电流充电。但是要按上述条件计算出实际充电电流有难度。
一楼说的很对,铅酸蓄电池的标准充电电流是不超过电池容量的十分之一,但是可以小于十分之一,用小电流和大电流交替充电还可以激活轻微硫化的容量减小的蓄电池。谢谢
充电电流一般建议为正常使用电流的1/10,这样充电效果可能会好些。比如说电动车蓄电池的正常使用电流为10A,建议的充电电流为1A 左右。安全的前提下,充电电流大了,充电时间会短些,充电电流小了充电时间会长些。实际的充电电流要受充电器的影响,毕竟安全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蓄电池充电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Qnovo 缩短充电时间延长电池寿命的原理是什么?
听起来很玄乎。难道 Android / iOS 的电池管理还有这么大的改善空间吗?& 而在采用Qnovo的技术以后,手机接上适配器时Qnovo软件会给手机电池发送一股脉冲。电池回传过来的电压响应则可以为软件提供电池的状态信息,如当前温度、过去的充电方式等,这样Qnovo就可以确定安全的充电量。同时也可以在让电池退化最小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充电。& 软件会持续对电池进行这种检查,然后根据需要调整充电。同时Qnovo还会随着时间变化根据电池属性来进行适配调整。MIT报道说,如果说正常5V适配器充15分钟可通话1.5小时的话,相同的通电时间Qnovo却可以将通话时长延长至3到6小时。同时还可以延缓电池老化。 Source:
按投票排序
总结发言:如果完全采用该公司的APP和充电IC以及充电器方案,有可能可以做到15分钟快充。但对比该公司的数据,我觉得和Oppo的快充方案并没有特别优先的地方。业界的快充方案不少,都需要软硬件结合来实现。但该公司宣称的仅依靠APP就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可信度比较低。==========第三次更新回答的分割线============
在回答中提到我“所以上面@ 瞧不起人家是金山电池医生之类的骗子, 这估计有失偏颇。“。我觉得我需要解释一下。首先,这个只是让我想起了金山医生,但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个软件就一定是骗子。我觉得张洪为关于算法那一段说的挺好,这个软件估计是收集了好几年的充电数据从而得出了一段挺不错的算法。我同意他最后这一句话:“我对Qnovo的技术表示不佩服,对他的前途持保守态度。”下面解释一下为啥这个软件让我想起金山医生。 我认为张洪为这一段说法有疏漏之处:”像德州仪器的BQ27系列,许多芯片都已经内置了内阻, 温度,电压和电流的监测,使用软件就可以得知电池当前的健康状况,如果配合可动态调节电流的充电芯片,或用DAC/PWM控制BQ24192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快冲。
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BQ24192可以通过第10脚的电流来控制最大充电电流。依靠现有的软件和硬件, 恰当的算法是有可能实现的。“为什么说有疏漏,因为业界不是所有手机用的都是BQ系列,假如人家用一颗IC是不能调节电流的呢?这个软件岂不是干不了啥了?然后,我们假设TI统一世界大家用的都是BQ系列,我们来看一下BQ24192的datasheet,其中第10脚ILIM的确可以定义充电最大电流。但是,请注意,这个定义是硬件实现!不是软件可以调节的!如果大家不想受累看英文我可以简单解释一下:最大充电电流的定义是通过该管脚上连接的电阻的阻值来实现。所以,当手机设计者在使用BQ24192并且决定了主板上的这颗电阻的阻值的时候,最大充电电流已经被定义!这是任何软件都无法更改的!关于最大电流是怎么计算的,Datasheet里已经给出了公式(如下图)。充电的时候,充电电流的确是可以选择的,这可以通过I2C总线上定义的寄存器(REG00,2:0])的数值来决定,但这个数值一旦大于ILIM定义的充电电流,BQ24192则会采用ILIM的值来充电。所以,假设一台手机在设计之时,ILIM已经定义了最大充电电流是1A(0.5C),Qnovo的APP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把最大充电电流提高到3A (1.5C)。也就是说,即使Qnovo软件能够通过OS来调整BQ24192的I2C总线上的寄存器来改变充电电流,它也无法逾越该手机在设计之初就定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值。所以,即使Qnovo的APP在某些手机上可以实现调整充电电流到1.5C,但并不代表它能调整所有的手机,甚至有可能它只能调整某些特定的手机! 如果一个APP的无法做到普适性的话,那么它所宣称的功能(延长电池寿命)就很值得怀疑了。=========第二次更新回答的分割线====================感谢
的提醒,再次去仔细看了网页上的介绍,该公司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1:软件only:帮助延长电池寿命。(好吧这个让我想起了金山电池医生)2:软硬件结合:延长电池寿命,快充。(估计和Oppo的快充是类似的方案)所以,36Kr上的小编,有失偏颇了!===================第一次回答的分割线==============================查了一下这家公司以及他们网站上的介绍,其实没啥花头,和Oppo手机的快充如出一辙。Oppo的快充是需要特制充电器配合的,如果仅仅依靠一个软件,我觉得基本上可能性几乎为零!性子急的可以直接看结论:结论1:要想充电快,电流就要大。Qnovo采取的方式是把充电电流翻3倍来解决。问题是,普通手机充电器的电流也就是1A,1.5A,2A,一个手机内置APP凭什么逾越充电器的电流限制来把充电电流翻3倍?结论2:假如不使用该公司自己特制的充电IC(内置在手机中)和特制大电流充电器(插在插座上的那个充电头),而仅仅依靠在普通手机上安装一个软件并使用随机的充电器,应该是无法达到该公司宣称的效果的。结论3:这种充电方式会不会对电池造成损坏,存疑!需要第三方的评测结果。结论4:该技术强调的是电量用尽的时候,尽可能的在15分钟内冲入更多的电量。这个想法的确是不错的,毕竟这点击中了智能手机用户的痛点:手机没电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插座可以充电但是飞机还有15分钟要起飞了(火车还有15分钟要开了等等)。详细分析:要想缩短充电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充电电流。如果查阅该网站的介绍就可以知道,普通手机充电器一般用0.25C(用USB充电,电流500mA)或者0.5C(用充电器充电,电流1000mA)来充电,他们的办法就是用1.5C来充电。这不废话么,你把充电电流翻了三倍,短时间内冲进去电量自然翻1倍到2倍。问题是:充电器不支持这么大的电流怎么办?而且,该技术强调的是:头15分钟充电。该公司强调的是:现在智能手机电池经常扛不了一天,那么在电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人们四处寻找插座充电,这时候一般人等待手机充电的忍耐极限是15分钟(10分钟更理想),那么,这15分钟要尽可能的多充电进去,所以他们的做法就是:电流翻倍翻倍翻倍。。。。。自然,电量翻倍翻倍翻倍后大家一定会担心:哇电池会不会冲坏寿命会不会缩短,于是该公司又给出了一个比较玄乎的说法,通过不断的监测电池状态来寻求一个最佳的充电电流,在保持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又保证不损坏电池。自然,电量翻倍翻倍翻倍后大家一定会担心:哇电池会不会冲坏寿命会不会缩短,于是该公司又给出了一个比较玄乎的说法,通过不断的监测电池状态来寻求一个最佳的充电电流,在保持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又保证不损坏电池。我对这一点是比较存疑的,但因为我不是电池专家,如果有懂行的知友请随意评价。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Qnovo又给出了一个实际测试结果(基于Nexus4的测试)。根据他们的测试,用Qnovo充电800个循环,电池容量仍能保持在85%以上,但如果用传统的手机充电方式,电池容量早就降到80%以下(他们把容量降到80%以下的电池称为dead battery,需要更换)。如果仔细看他们的图,你会发现用传统充电方式,400个循环不到,电池容量就降到80%以下了。对于这一点我十分怀疑,因为400个循环基本上是一年左右的使用量,根据我用手机的经验,一年左右电池就挂掉真的不多见。我的iphone4已经使用3年多了,充电循环次数估计早就超过1500次,至今没有特别觉得电池寿命缩短太多。我的三爽Galaxy Note3也用了快一年了,电池基本上还是能撑到14小时以上(新机的时候有过16小时的记录)。所以,总体而言,我觉得,噱头成分偏多。假如不使用该公司自己特制的充电IC(内置在手机中)和充电器(插在插座上的那个充电头),而仅仅依靠在普通手机上安装一个软件并使用随机的充电器,是达不到该公司宣称的效果的。参考文档Qnovo主页: Qnovo快速充电简介:Qnovo公布的快速充电详细技术文档:
大电流充电必然损伤电池寿命,这是化学原理决定的,和你的软件硬件程序一点关系都没有,充电电流大发热一定大,最大电流和保护板,手机控制电路都有关,主要是由硬件决定,不相信软件能够增大充电电流,估计是个骗子
通常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先恒流充电到限定的电压值,然后在用这个电压值恒压充电。通常恒压阶段持续0.5小时到1.5小时,看你对电池最大容量的利用率是多少,这时电流持续变小。如图, 就是黄色区域你要不要,要多少。一般结束充电以电流小于0.1C或0.2C为标志,前者大概容量利用率97%,后者92%。但后者要快1个小时。我个人估计,Qnovo的核心技术是改变CCCV模式,就是逐步提高充电电流,在充电的过程中获取电池的电压,电流, 温度,估计还有一个核心指标,他的白皮书没有说,就是内阻值,最后综合判断电池的状况,直到一个最大限度值,如有变化,就降低充电电流,这样既可以保持最快的充电速度,又可以实现最长的电池寿命。我查了一下,国内的高容量电池充电倍率都不高,往往0.5C到1C,或许就有电池充放循环的担心,即使按照最快的充电1C来计算,容量利用率95%, 充满也需要2~2.5小时,如果考虑使用的时候还在使用手机,时间更长。用了这种实时诊断技术加快充电后,应该可以再次大幅度提高充电速度。如图, 是想象的Qnovo的充电波形图,红色部分面积可以看成是因为快速充电多充的电荷,这样的充电速度几乎可以快60%。随着PALM,HTC的带头,苹果后来的大规模应用,手机电池上已经普遍内置电量监测芯片。像德州仪器的BQ27系列,许多芯片都已经内置了内阻, 温度,电压和电流的监测,使用软件就可以得知电池当前的健康状况,如果配合可动态调节电流的充电芯片,或用DAC/PWM控制BQ24192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快冲。
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BQ24192可以通过第10脚的电流来控制最大充电电流。依靠现有的软件和硬件, 恰当的算法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上面@ 瞧不起人家是金山电池医生之类的骗子, 这估计有失偏颇。Qnovo的依仗是算法,但这东西最容易山寨,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德州仪器的电池阻抗跟踪专利在中国没有申请,大家可以堂而皇之用,即使在美国,你不说是阻抗跟踪技术来判断,法官也拿你没招。真的要到源代码判断, 已经好几年之后了。当然,业界对电池一向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其他部件50ppm的不良率没有什么,做好售后服务就行了,充电出了问题,把飞机炸了的可能都有,搞不好就破产了,一般的公司都要三思而后行。我对Qnovo的技术表示不佩服,对他的前途持保守态度。-------------------------------------------我是修改的分割线------------------------------------------------------------------前几天出差, 看到一些网友的评论, 这几天一一在下面回复。 1.
童鞋对CV的时间长度有疑问,您几位真是认真的童鞋。因为搜遍网络,也很难找到关于CV长度的详细描述,各厂商也缄口不言,为什么呢?原来CV的长度取决于电池的内阻,温度,设定的终止电压,电池的电化学组分和最关键的参数:充电电流有关。一言难尽。 简单地讲吧,如果你用0.1C(1000mAh的电池用100mA来充)充电,CV的时间可以看成是0, 因为一般都是以电流小于0.1C为充电终止。如果你用0.5C来充电,到达设定的充电电压4.2V时,往往还要经过1.5~2小时电流才能降低到0.1C一下,这时CV模式下充进的电荷可能有40%,60%的电荷是0.5C的电流充电半小时充进的, 所以总的充电时间介于2小时到2.5小时,具体变化和电池的内阻,温度等各种参数有关, 不去一一叙述。如果采用更大的电流充电,CV的时间可能更长。以上还不是各厂商不肯说的主要原因。因为充电的时候往往还要使用, 这就牵涉到如何管理这个使用电流的问题。如果认为充满了停下来,就会出现手机插一个晚上,一会儿充满,然后待机耗电, 然后再充电,如此循环的过程,一晚上可能充满了十次八次。以前有的MTK的山寨机或者山寨MP3播放机就是这么处理,两块电池轮流用,2年都用不到全挂了。当然他们可以把再充电的门槛电压降低一点,电压要低于4.1V以下才会重新充电,这样的结局就是看着机子是满电,一打电话,马上掉一格。锂离子电池理论上是禁止浮充的,但是系统一直需要耗电。于是就有的手机厂开始不停止充电,仅仅给出一个充电满的信号,但继续充电。这样就出现了CV时间很短的现象,因为他们其实不是很在乎这个满不满的问题,很少有消费者在充满后立即结束充电,即使结束了, 也不过损失一点电量而已,没有大的伤害。这样的做法不能确保电池的电量在90%以上,功能机时代由于待机往往几天, 十几天,对于电池的容量不太在乎,勉强也就接受了。 但做法不太光彩,于是各厂商对CV时间就采取了高高挂起,不理不睬的做法来遮丑。到了智能机时代,损失最多40%的容量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大家纷纷使用了像德州仪器的BQ24192这样的充电芯片,自带智能路径管理,给电池的充电电流和给系统的供电有不同的路径。充满后自动停止,另一条路径给系统供电。 如果系统消耗的电流超过适配器的供应,还可以通过电池给予补充。这样的充电方案几乎是完美的。
童鞋的问题只能等到明天来回答了
用简易的采样电阻+示波器也能凑合分析一下。对于Qnovo标称的好处,我有很多疑问:1)这个方案只考虑到了正常电压范围的锂电,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Low Battery,BC1.2对低电压的电池充电电流有严格的限定。2) 电池温度对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的影响。完全不顾及JEITA或者PSE么?或者kernel里面其他thermal engine的控制也不考虑么?3)充电器类型不是问题?至少对于SDP没有改善吧。4)按照
的推测,如果不用CCCV的方式进行充电,至少不保持CC的这种方式,如何保证电池能够充满?如何能保证电池电压是线性的增加(充电电流变化,vbat肯定会有不同幅度的增加速度)。即使是平台有库仑计的平台,针对这种电流和电压反复变化的情况,库仑计的数据也需要反复修正。5)实在是没法得出延长电池寿命的依据是什么。
谢邀Demo中以Nexus 5为例做AB测试,左边N5是正常充电,右边N5 则安装了QNOVO快速充电管理软件。经过N分钟后,右侧N5的电量比左侧多了近一倍。可以看出,快速充电的原因,其实就是那个充电管理软件。目前大多数手机的充电方案,多是恒流恒压CCCV充电(预充电、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3个过程),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式,限制电池的发热,并尽可能快的充电,(高温影响电池寿命)。demo中nexus5由于采用了德州仪器的
BQ24192 I2C
4.5 A USB/电源适配器充电器【1】。根据该IC介绍【2】可知Nexus5也是通过CCCV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但心急的人类并不满足于此,总想着有没有更快的方法进行充电,“我好忙的,我急着去买菜”。于是蛋疼的工程师们又弄出了另一种充电方案,脉冲充电法【3】。充一会,停一会,或者充电一会,放电一会,并通过算法来实时控制每次充电/放电脉冲的脉宽,从而达到更快充电的方法。不过按照普通厂商的思路,充电逻辑一般是写在电源管理IC里的(为什么不写在系统里?万一系统死机了,你不怕把电池充爆了?),也许由于成本原因,也许是由于算法原因,暂时还没有普及。不过根据文中的介绍,可以大致猜测出,QNOVO软件通过操作系统控制了电源IC,通过代码控制操作系统切换充电/非充电状态,从而模拟出脉冲充电的效果。以至于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其核心技术我想应该就是他的那套充电脉冲算法。毕竟要平衡好充电电流、电池温度、脉冲脉宽之间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复杂且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撑才能得到最优解的事情。【1】【2】【3】====================UPDATE ============== 所言”像德州仪器的BQ27系列,许多芯片都已经内置了内阻, 温度,电压和电流的监测,使用软件就可以得知电池当前的健康状况,如果配合可动态调节电流的充电芯片,或用DAC/PWM控制BQ24192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快冲。
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BQ24192可以通过第10脚的电流来控制最大充电电流。依靠现有的软件和硬件, 恰当的算法是有可能实现的。“,我表示躺枪。如今智能手机的电源管理IC监控电压,温度等参数基本都能实现。所以增大电流进行CCCV快速充电已经比较常见。只要有大电流的充电器支持就行。而我说的“脉冲充电”的方式也是有可能实现的方式之一,我不明白你直接否定“脉冲充电”可能性的依据是什么?以上
这种问题直接淘宝上买个usb电量计测一下就解决了。直接看15分钟内充进去多少mAh,扯半天不如做一次。没有人实际量测的一律不信。
谢邀。我从事的工作和这个话题完全不着边,只是说是说自己的想法。电池做出来后它的使用寿命就定了,锂电池的使用环境和充电方法直接影响电池的化学效率,合理的充电方式和使用环境能够让电池化学效率能最大限度被使用。外在的表现就是电池寿命长了
谢邀。看了其他回答,发现都在讨论如何快充这个技术解决方法,貌似都没说到如何提高电池寿命这个问题上面。 对于Qnovo给出的寿命曲线,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我推测有两个条件:第一,所选电池能够做到在1.5C或更高倍率下充电后不影响电池寿命,或者说和0.5C相当;第二,该快充方法并未完全充满电,大概估算了下可能为70%电量。Qnovo可能会将SOC直接显示实际值,或者为了看上去充电很快,将SOC修正为100%,这一点需要实际验证。
这个东西不靠谱。我经常测量手机的充电电流,多数手机在低电量的时候稳定在接近1A的充电电流,有些手机甚至直接2A,而大多数电源适配器只能提供1A输出,绝大多数都不超过2A。如果谁说光是安装个软件就能加倍充电电流,哪怕只是最初的15分钟,那一定是骗子。类似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电动车上,经常有人宣传某种新技术能够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将车辆充满电,充一次电能跑几百公里。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功率就会发现,哪怕就是有这么NB的电池,给一台车充电所需的功率都顶得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了,到哪里找这么大功率的充电站?就算是有这么大功率的充电站,你得用多高的电压?多粗的电缆?
缩短充电时间:里面说的很清楚了,提高充电电流。但是Qnovo软件算法会动态的根据电池状态来调节充电电流,这样不至于电池寿命受损。文档中Qnovo说了是在做了大量的数据实验,得出的这个算法模型。有待时间考证。再有,这个技术最好和他的硬件匹配起来,因为每个厂商的PMIC都已经自带了充电模块,而且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类似Qnovo的技术,长远看来,Qnovo被厂商收购的可能性比较大,自己单纯的充电技术加硬件恐怕没人买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蓄电池浮充电流的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