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有好多人黑gtx970m,这显卡缺点很多吗?

N系高端显卡GTX970爆致命缺陷 已有玩家发起退款_爱玩网
十天内免登录
N系高端显卡GTX970爆致命缺陷 已有玩家发起退款
和GTX980一同公布的GTX970作为“9”字头的NVIDIA公司Geforce系列高端显卡的代表,一经推出便以出色的性价比受到广大PC玩家的欢迎。但上市还不到几个月,便已经有不少玩家反映该款显卡存在结构性的显存缺陷。NVIDIA官方证实了3.5GB高速和0.5GB低速这一显存分配方式,但否认该设计有问题。官版GTX970显卡简单来说,就是GTX970搭载的4GB显存中,只有3.5GB能够正常使用,剩下的0.5GB由于设计问题只能达到剩余部分七分之一的速度。在游戏中具体表现为显存占用超过3.5GB的时候画面会出现严重的卡顿、撕裂等不正常现象。下面是一段玩家录制的演示视频。
玩家们之所以如此气愤,还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个设计缺陷,而是NVIDIA官方在明知这一情况的前提下依然大量发货,给很多人造成了损失。而且还在公布GTX970和另一款旗舰产品GTX980的时候就在显卡参数列表中作假,下面这张图表中“GTX970(Original)”是当初公布的数据,“GTX970(Corrected)”是有玩家仔细检查后测试出的真实数据。区别主要在ROPs(光栅处理单元)和L2 Cache(L2高速缓存)跟宣传不符。GTX970与GTX980参数对比及前后数据差异到目前为止,NVIDIA显卡论坛GeForce上已经有管理员代表官方回复了部分玩家,大意是即便GTX970占用内存超过3.5GB,游戏在画面表现以及帧数损失上也没有很多人反映得那么夸张,和GTX980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更表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问题”。除此之外NVIDIA在另外的回复中还将参数的错误归结于宣传人员和开发小组之间的沟通不畅,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让大多数玩家满意。NVIDIA官方在论坛上回复玩家时展示的测试结果,帧数差距的确不大要知道即便是市面上最便宜的GTX970显卡也要人民币2000元以上,算是不折不扣的中高端产品,而在其结构性缺陷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官方既没有道歉也没有拿出补偿措施,难怪已经有不少玩家在其官方论坛上要求退货。网易游戏频道将为您关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下载爱玩app收看最新最快游戏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新游测试表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3792|回复: 17
新入手的GTX970测试,亮点很多
帖子主题积分
游民平民,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金钱120 ¥
魅力102 点
在线时间3 小时
某宝2199入手了GTX970,据说这款是缩水版,不过这个价格也不错了
优点是相当短,兼容各种机箱
还送了个新3Dmark的码
跑分,感觉i5-2500战斗力已经不行了,大家都跑3Dmark11,我就不跑新3Dmark了
先说下优点,GTX970性能比GTX780还要强一些,而且超频非常好超。我这款某宝2199买的,感觉相当有性价比。功耗也是亮点,满载145W,我的450W电源都不用换了。
下面是缺点
映众这散热也是醉了,烤机温度稳定80度,略高
还有这散热鳍片,左边弯的不像样了,不知道影不影响正常使用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110 ¥
魅力1572 点
居住地广东省 阳江市
星座双子座
在线时间51 小时
2199入手了GTX970,就算是缩水版也划算哩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915 ¥
魅力1438 点
居住地江西省
星座双子座
在线时间46 小时
2199入手了GTX970,就算是缩水版也划算哩
我朋友那技嘉的GTX970,默频的跑分都有5000多的啊。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505 ¥
魅力394 点
居住地河北省
星座金牛座
在线时间12 小时
GTX970的性能能超过R9 290X了!而且功耗还要再低!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110 ¥
魅力1572 点
居住地广东省 阳江市
星座双子座
在线时间51 小时
GTX970的性能能超过R9 290X了!而且功耗还要再低!
就是说嘛。现在都没人去买R9 290X了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075 ¥
魅力884 点
居住地广东省 江门市
星座双子座
在线时间28 小时
有在观望970的呢,等价格稳定些再入手。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030 ¥
魅力839 点
居住地湖南省
星座金牛座
在线时间25 小时
你这款确实是缩水了。。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075 ¥
魅力884 点
居住地广东省 江门市
星座双子座
在线时间28 小时
满载145W,很大的亮点。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645 ¥
魅力529 点
居住地江苏省 宿迁市
星座金牛座
在线时间16 小时
楼主可真速度呀。这GTX970一上市我就关注了。只是米不够还没买呢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030 ¥
魅力839 点
居住地湖南省
星座金牛座
在线时间25 小时
我上周在X东花了2599入的970,三风扇的太长了。你这款短款的,好呀。小机箱也能放得下。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120 ¥
魅力820 点
居住地安徽省
星座巨蟹座
在线时间27 小时
我上周在X东花了2599入的970,三风扇的太长了。你这款短款的,好呀。小机箱也能放得下。
这GTX970有非公GTX780的性能喔。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020 ¥
魅力1453 点
在线时间51 小时
价格不错,就要下手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1905 ¥
魅力1331 点
在线时间50 小时
这个性能还是不错的,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840 ¥
魅力2039 点
在线时间69 小时
价格实惠,性能可以,我喜欢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020 ¥
魅力1453 点
在线时间51 小时
虽然没有980好,但也不错了,大家快来换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2840 ¥
魅力2039 点
在线时间69 小时
我看看价格就换成他
头像被屏蔽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7070 ¥
魅力2859 点
在线时间1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帖子主题积分
金钱7070 ¥
魅力2859 点
在线时间1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Powered by请输入要查找的产品名称
当前位置:
GTX 970显卡报价
GTX 970显卡报价
显卡类型:
产品特性:
已选条件:
共59款产品
共59款产品
新一代GM204核心,效能为GTX670的2倍,“极静”散热技术,5+2相供电,超频更强劲
名人堂极致性能,3散热风扇+散热管+散热片,4G D5大显存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100MHz;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5;
8相超公版供电,一键超频,1226MHz高频核心,8mm热管+双风扇超强散热设计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1190MHz;显存频率:7012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2×DVI-I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20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0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 11.1;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1127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11.1;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2×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1190MHz;显存频率:7012MHz;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2×DVI-I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Base Clock:1140(Boost Clock:1279)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1051MHz;显存频率:7012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暂无经销商报价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10MHz;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显存类型:GDDR 5;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DVI-D接口,1×HDMI接口,1×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1126MHz;显存频率:7010MHz;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2×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1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0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44个;统一架构渲染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厂方:NVIDIA;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00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3D API: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
显卡类型:台式机显卡;芯片型号:NVIDIA GeForce GTX 970;芯片厂方:NVIDIA;输出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3×Display Port接口;显存容量:4096M;显存类型:GDDR 5;核心频率:MHz;显存频率:7200MHz;流处理器单元(SP):1664个;
共 3 页,到第
显卡品牌报价大全
全国经销商促销
显卡最新评测
前有GTX1080、GTX1070双子星,后有RX480自卫反击,今年暑期显卡市场的轮回之战让人大呼过瘾!更让人称快的是,天赋异禀的各大品牌非公版倾巢而出,演绎一场又一场性能盛宴。GTX1080的前奏基本完毕后,如今GTX1070非公版显卡市场已是十分热闹!更易接受的价格加上秒杀上一代的性能更令玩家关注。今天,让我们来赏析另一款定位顶级非公版性能的GTX1070显卡,索泰 GeForce GTX1070 玩家力量至尊OC。
小超GTX980Ti的性能,让GTX1070一经上市就笼络了玩家的心。相对适中的次旗舰价格,让不少预算一般但追求高性能玩家的诉求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和GTX1080一样,拥有更大发挥空间的非公版GTX1070显卡井喷。从共性到个性,选择非公版显卡,做工、价格、散热、频率等方面是我们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中关心的。今天,我们就带来其中一款非公版GTX1070的评测,耕升 GTX1070 G魂极客版。
在前阵子NVIDIA高调发布全新帕斯卡新卡GTX后,AMD方面终于也有所动作了!这次AMD为我们带来的是全新的北极星新卡Radeon RX 480,关于这张卡的各种规格和跑分之前在网上已是传得沸沸扬扬,可见大家对其关注度之高!如今6月29日解禁日终于到来,让我们来一窥Radeon RX 480的真实面目!
16nm时代,让我们重新认识帕斯卡不只是一名物理学家。性能之外,GTX1080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重新塑造三观的频率了。极限,到底会去到哪里?相信关心次世代显卡的玩家心中的共同疑问。液氮,实属空中楼阁;水冷,始终只是小众;风冷,满城皆三风扇。诚然,琳琅满目的非公版GTX1080显卡,三风扇似乎成为了标配。那么在这个堆料的时代,谁才能发挥更强内功?
公版只是参考,非公才是实力。自从新一代帕斯卡架构显卡GTX1080发布后,整个显卡界都在关注非公版GTX1080显卡的表现,性能之王当属其谁?今天,我们带来了第三款非公版GTX1080显卡的评测,那就是来自技嘉的GTX1080 G1 GAMING。作为久负盛名的一线板卡品牌,技嘉显卡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无疑就是“超耐久”之标签。来到帕斯卡时代,技嘉的非公版显卡会带来怎样的表现呢?
随着GTX1080非公版的解禁,具有厂商天赋加成的各品牌非公版GTX1080如雨后春笋般冒出。28nm到16nm带来的全方位进步,首颗帕斯卡血统GPU核心,让GTX1080非公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天空的极限,由谁书写?GTX1080的非公版显卡评测,我们从索泰 GeForce GTXX 玩家力量至尊OC说起。
就在两周前我们首发了GTX1080的全面评测,不得不为老黄的帕斯卡黑科技所惊叹,大幅领先GTX980Ti之余,功耗还更低了。而作为帕斯卡家族第二位登场的次旗舰猛将,GTX1070也完全没有让我们失望,先放结论——比GTX980Ti强。下面请看我们详细拆解和评测!
距公版GTX号解禁至今已十日有余,27日晚9点,值此非公GTX1080解禁之际,各路AIC早已磨拳搽掌跃跃欲试,争取在今晚抢个非公版首发。近日,我们PConline评测室就拿到了一片 华硕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作为第一片非公版首发GTX1080显卡,到底它有啥过人之处?一起来看!
熟悉显卡的朋友都知道,厂商一般用威武雄壮够霸气的名字来为旗下显卡命名。比如威武关公、极寒冰龙、猛禽出笼……唯独技嘉,不走寻常路,使用“萤火虫”来命名新一代非公版显卡产品线。略显娇小、萌化的萤火虫,似乎与强者才能生存的显卡领域中有点格格不入。难道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为照耀玩家游戏生涯的尖端显卡?那就要看技嘉当时征集名字时候的评判标准了。
前段时间的帕斯卡发布会上,老黄只是初步展示了显卡的性能,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而今天显卡终于解禁,我们即将为大家全方位展示GTX1080,这一首次采用16nm的帕斯卡GPU核心将会有多大的威力?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推动硬件发展的最大动力无疑就是游戏。作为现在这个数码时代的一个最庞大的娱乐方式,游戏玩家却有着比硬件玩家大N个基数的群众基础。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小编身边有不少游戏爱好者,他们却对硬件一窍不通。所以,对于硬件厂商来说,游戏无疑就是一个切入品牌的契机,通过推出专属定制产品及游戏赛事等活动的举办,开启跨界合作的大幕。
谁能代表赛车游戏?相信十个有九个会立即回答:《极品飞车》。走过了二十二个年头的《极品飞车》系列,简直是电脑游戏历史的“活化石”。并且,它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以及融入潮流中进行提高,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经历了两年的等待,新一代的《极品飞车19》如约而至。废话不多说,马上进入游戏评测。
您看过的产品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特价显卡推荐
热门显卡点评
最满意:小风扇静音,频率比其它要高,带背板逼格大型网游单机都可以畅玩!
最不满意:做工用料有待提高
其它描述:显卡性能在970里面数一数二,就是散热不太够,坐等名人堂的专属显卡水冷
最满意:目前市场上主流游戏全部最高特效没问题。前提是你CPU和内存得过关。耗能也超低。60W的耗能。
最不满意:显存如果是256BIT的话性能还能提高,但是价格就..
其它描述:把功耗和性能做到了极致,呵呵,估计N卡应该是后无来者了,16年开始出的卡都是以性能为主,功耗不会低于90W了
这显卡的综合性能极佳。
最满意:新工艺能耗比,省电很重要,现在电费贵阿!完美替代服役了5年的华硕9800GT,老卡在跑剑灵时有75度!3月份就这表现,实在担心天热了会烧掉。新卡直接降到49度,待机29度。功耗也低了,很适合我这老机器
最不满意:6Pin接口可能与某些机箱会出现兼容问题
其它描述:很好的一块显卡,值得推荐,不过GTX950出来了,预算多的就买好一点的吧
最满意:性能强劲,基本大部分游戏都可以开全特效。
最不满意:散热系统实在太差
其它描述:通吃大部分游戏开特效,适合发烧级玩家使用!&价格和功耗都偏高!
最满意:外观精美性能强劲,跟图片中的一模一样,做工十分精细
最不满意:没有什么缺点
其它描述:很专业,风扇很静音,显卡质量好。显示效果无法判别,使用的是旧显示器只能显示,自己组装一次成功,体质还可以80多,玩大型游戏温度才不到50,可能是广州冬天的,声音控制很好,测试3dmark的5600多,还行,总之一分钱一分货
淘B&入手1799,用了两年了,现在三个散热器风扇中间的那一个已经不转了,这下简直变成冰龙咆哮~,起头用的时候确实很安静,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散热&噪音确实做得很好。
最满意:IGAME的这块960功耗还是很低的,这个显卡的furmark压力测试平台功耗只有180w,还是跟i7-4770k搭配,所以300-350w电源的用户不需要换电源。估计玩游戏功耗只有70-80w&,而且待机功耗会智能降低到接近于10几瓦,还是比较靠谱的。将来不够用了再超频10%也能应付一段时间。
最不满意:位宽有点低啊
其它描述:散热很好,声音还小,品质都很实在
最满意:6GB显存做视频剪辑很给力,渲染速度也很快,性能甚至比一些专业显卡都要好用,玩游戏的也很流畅,完全感觉不到卡顿。
最不满意:超频还是小心为好
其它描述:9系次旗舰显卡,价格相比TTX要便宜不少
这价位零头的显卡就足够了,还是土豪档高端。
AMD FIREPRO W4300是一款专业性3D显卡产品,其有着低功耗、小尺寸以及高性能的特点,对于工作站以及专业设计师而言,非常适合。现有商家报价249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七彩虹iGame980 4GD5延用了之前780的外观和散热设计,散热能力非常出众,其散热器的厚度超越了普通的双卡槽,而且三个9cm散热风扇也能提供充足的风量。现有商家报价429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七彩虹 iGame970 烈焰战神U-4GD5,搭载GM204最新MAXWELL核心,内建1664个CUDAs流处理器单元,核心频率高达1051MHz,配合4GB/256bit GDDR5显存,显存频率为7010MHz。采用全新设计的“模块拼接”理念设计显卡的外壳。采用块状与线条的结合来打造显卡的外壳以突出模块化的理念。在扇叶设计上依然保留iGame特有的鲨鱼仿生学概念,通过模仿鲨鱼皮的流体动力学皮肤打造的散热风机将有效降低扇叶切割空气时产生的噪音。目前商家正报价2199元,喜欢的朋友,准备好行动了吗!
映众GTX960 Ultra冰龙海量版采用PG301公版增强方案和高频设计,搭配HerculeZ X3 AirBoss散热器,以带来超大风量与风压,同时兼顾静音效果。现有商家报价1385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丽台Quadro K6200显卡支持多重显示器,NVIDIA GPU 的全新显示引擎可同时驱动高达四部显示器,是一款专业图形显卡。现有商家报价129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用户数:35253|帖子数:11587
& & 显卡散热技术哪家强?& & 每逢炎夏散热器和温度总是避之不去的热点话题,我自己也是一个散热器爱好者,采融、猫头鹰、九州、追风者以及最近两年流行的一体式水冷,玩过和评测过的CPU散热器不下30个,记忆中有名有姓的32个产品,肯定只多不少,硬件网站的CPU散热器评测文章那就更多了,但是各位有没有发现,与显卡散热器相关的深入讨论、评测却少之又少,很多媒体评测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浅显地提一下,惯例语句……使用第×代散热器……散热性能不俗,非常笼统的描述。& & 从目前硬件发展来看,显卡散热器技术的需求程度又显然要大于CPU散热器,CPU本身功耗热量低,外加Intel封杀超频,每一代只有两款K系列可以超倍,导致CPU超频玩家减少(真的怀念E2140默秒全时代啊),相比显卡玩游戏基数众多,显卡的TDP功耗也是日益增加,中高端显卡默认功耗200瓦起步,250瓦都不能算个事,这还没算上显卡超频,此外考虑成本因素,对比第三方中高端显卡散热器的零售价200~300,中高端显卡价格,散热器价格占到了显卡10~15%左右成本,所以讨论和研究显卡散热器确实很有必要,今天我就来个GTX970显卡散热器的玩家横评。横评对象& & 首先简单介绍3款GTX970和外观,即使曾经只谈性能的PC硬件,在如今这个颜值消费时代,若外形工业设计漂亮同样更容易得到玩家青睐。& & 我最爱泰坦战衣了,信仰加成嘛,但是战衣比非公贵了好几百,况且GTX970作为次旗舰,各家散热器的造型设计其实也都不差。& & 微星GTX970 GAMING 4G,散热器名称是 Twin Frozr V,使用双10cm风扇,相比其他两款三奶散热器显得身宽体胖,拥有微星龙特征的红黑纹路,与自家GAMING系列主板很是绝配,正面拥有LED灯效,可惜的是缺少金属背板。& & 影驰GTX970 GAMER,散热器名称是 射手座,使用体型瘦长的8cm三奶设计,外壳上的LOGO标志是一块金属铭牌,缺少信仰LED,背面配有金属背板,外观感觉中规中矩没什么太大亮点。& & 最后是本次显卡最长的技嘉GTX970-G1 Gaming,散热器名称 WindForce,使用8cm三奶设计,LED灯和金属背板齐全,技嘉显卡散热器造型设计不错,就是全黑配色,有点单调,内部热管没有镀镍,如果风扇跑起来黄色铜管比较明显,有些影响。& & 连连看,看出哪一块散热器搭配哪一块PCB吗。& & 横评的3块GTX970显卡,包括微星GTX970 GAMING 4G、技嘉GTX970-G1 Gaming和影驰GTX970 GAMER,微星和技嘉两块是自己的,影驰是借用的。手里暂时只有3片GTX970作横评,别看只有3块显卡,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和代表性,像技嘉、微星、影驰和华硕等品牌旗下的GTX980、GTX970和GTX960中高端显卡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散热方案,包括散热器的名称、外观和规模高度一致,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同之处可能是再多加1、2根热管或者散热鳍片数量,所以同款显卡散热器的能够代号入座作为参考。显卡PCB的散热部分& & 三块GTX970都是默契的6相核心+2相显存供电,其中(上)技嘉GTX970-G1 Gaming 和 (下)微星GTX970 GAMING 4G 是左侧核心供电、右侧显存供电的分离式供电设计,(中)影驰GTX970 GAMER核心、显存供电都在右侧。& &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不是只谈显卡散热器,怎么又扯到显卡?&&因为显卡散热是一个综合方案,GPU核心固然是发热大户,也不能忘记PCB上其他元件,尤其是供电Mosfet和显存,烧显卡往往烧的不是核心,而是供电元件,GPU核心和显存问题多数是虚焊引起的黑屏、花屏等。& & 三块GTX970在显存、供电Mosfet都设计有散热片,同时由于多风扇的开放式散热,风扇透过散热鳍片也能很好地吹到PCB,照顾供电和显存散热片。说到这里顺便黑一下AMD Fury X,PCEVA那边已经爆出Fury X供电模块的拷机温度高达120°C+,虽然它的供电有散热片但是外罩封闭、内部缺少主动散热,带不走供电累积的热量。& & 技嘉GTX970-G1 Gaming显存、供电部分的散热片是整合在显卡散热器上的,所以图中看不到。不过右侧显存供电的4颗Mosfet (K型号的元件)没有覆盖到散热片,所以技嘉GTX970供电实际只照顾到一半,显存供电这部分只能依靠风扇吹了。& & 微星GTX970、影驰两块GTX970采用单独的散热片覆盖供电和显存,微星GTX970 GAMING的一体式马甲散热面积最大,几乎覆盖到整张显卡PCB,马甲兼有高科技铁条、加固PCB强度的作用,不过底部漏掉一颗显存没有覆盖到,同样只靠风扇吹,影驰GTX970 GAMER的显存和Mosfet供电全部被覆盖到。& & 微星GTX970 GAMING 4G左侧核心供电的电感,表面有粘性的胶垫,看纹路是和显卡散热器直接接触的,不知道是防止散热片变形碰触PCB,还是辅助电感散热作用,或者两者兼有之?好像绝大多数的主板、显卡只会考虑Mos管,但电感却不会刻意设计散热,可能电感非常耐操吧(谁能提供只烧掉电感的案例,我看到多是烧掉Mos),但是我个人曾经专门用红外测温枪测过一块4相供电主板的电感温度,CPU超频后拷机的电感温度能达到110°C以上。& & 显卡PCB上另外一个和散热有关的细节——PCI挡板散热开孔,好像注意这个的不多。& & 这是最新的GTX980Ti 的PCI开孔& & 这是第一代目Titian泰坦的PCI开孔& & 像公版涡轮散热的显卡,此处作为显卡热量的唯一出口,开孔越大越好,从第一代Titan到最新的GTX980Ti就能看出NV也加大了PCI散热出风设计。非公版的显卡散热器是开放式散热,依靠的机箱风道排热,虽然没有公版对于PCI要求那么高,但理论上也是PCI开孔越大越好,尤其现在玩小机箱的朋友越来越多,如果是狭窄的M-ATX、Mini-ITX机箱PCI开孔影响也不容忽视。& & 影驰GTX970 GAMER 留了半个PCI 作散热开孔。& & 微星GTX970 GAMING同样留了半个PCI空间。& & 技嘉GTX970-G1 Gaming为了多屏幕扩展,牺牲了一点散热,把PCI彻底给堵死了。& & PCI开孔大小对开放式显卡散热影响有多大很难说,具体要看机箱风道的散热能力了。本次我做的显卡温度测试使用裸机敞开环境,避免了这个影响(主要是懒得换机箱)。& & 三款显卡PCB实际并不长,微星26cm,影驰26.5cm左右,技嘉25.5cm,不过因为三风扇散热器的缘故,后两块GTX970延长了不少,技嘉GTX970-G1 Gaming将近30cm,选购时要考虑机箱是否兼容。单独的散热器外观和内部。& & 拆掉风扇罩后的散热器主体一览。& & 微星GTX970 GAMING,一组大型散热鳍片,水平方向,中间的“写轮眼”金属支架是安装风扇用的,微星散热器拆解起来最麻烦而且不完全,风扇线被固定在散热器上的卡扣,不能拆下来。& & 影驰GTX970 GAMER,两组散热鳍片,鳍片方向垂直设计,影驰散热器主体看起来最整齐清爽,上下两根金属条是用于固定风扇罩的,虽然加重了重量,但实际起不到散热作用。& & 技嘉GTX970-G1 Gaming,三组散热鳍片,它的风扇罩是通过螺丝直接固定在两端的散热片上,所以没有风扇支架,最小的一组散热鳍片,底下延伸出来的面板即辅助PCB上的核显供电,注意技嘉中间HDT热管周围原来还有一个方形金属板,用于辅助显存散热器,拍照时去掉。& & 接下来的用料对比最客观了,包括散热器重量、热管数量、鳍片间距、散热面积。散热器的重量作为考量用料情况重要依据,特意称量了一下,首先是带风扇罩的重量。& & 然后是不带风扇罩的重量。& & 其中微星只拆掉了外罩,没法完全拆掉2个风扇,分别称量2个数据。影驰GTX970 GAMER 带风扇罩重量,506g技嘉GTX970-G1 Gaming 带风扇罩重量,471g微星GTX970 GAMING 带风扇罩重量,507g影驰GTX970 GAMER 不带风扇罩重量,352g技嘉GTX970-G1 Gaming 不带风扇罩重量,342g微星GTX970 GAMING 带两个风扇重量453,估算主体380~390g左右& & 微星单个风扇大致重量在30g左右,因此估算微星散热器不带风扇的重量大约380~390g附近,因为只有2个风扇,散热器主体应该要比其他两款3风扇GTX970重。热管效能:微星GTX970 GAMING,2根6mm热管、2根8mm热管,铜底 + 焊接连接影驰GTX970 GAMER,5根6mm热管,铜底 + 焊接工艺技嘉GTX970-G1 Gaming,4根6mm热管,铝质底座 + HDT热管直触工艺& & 微星GTX970 GAMING和影驰GTX970 GAMER的热管数量或者说效率占优,影驰有5根6mm热管,微星4根热管中有2根是加粗版的8mm热管,理论上2根8mm热管的热阻值比3根6mm热管还要低一些,比如CPU风冷散热器一般认为4×8mm热管>6×6mm热管,而且微星和影驰这两款散热器采用铜质底座加焊接工艺,底座部分的导热效率大于技嘉GTX970-G1 Gaming采用的4根HDT热管。散热器鳍片间距:微星GTX970 GAMING 宽度 8.3cm 拥有 56 片散热,平均间距 1.48mm影驰GTX970 GAMER 两组鳍片都是 9.9cm 宽度装了 63 片散热,平均间距 1.57mm技嘉GTX970-G1 Gaming 三组鳍片,第一组 8.7cm 安装 60 片,第二组 7.8cm 安装 57 片,第三组 3.4cm 安装 25 片,三组间距分别是1.45mm、1.36mm、1.36mm& & 注意我测试的间距包含了鳍片的厚度,手中缺少游标卡尺测厚度。鳍片密度来看,技嘉GTX970-G1 Gaming 最为密集,微星GTX970 GAMING次之,影驰GTX970 GAMER 最宽松。鳍片密集的好处是同样体积容纳更多数量的散热片,总散热面积也随之增加,鳍片宽松的好处是风扇低转速下也能够吹透(风阻太大的话,热气流不能排出),不过我觉得显卡散热器本身就很薄,越是密集越好。& & 本来还想测算一下散热面积,但是好多部分造型不规则,实在没法精准测试,我只能粗略地结合散热鳍片总数、鳍片密度和宽度,预计技嘉GTX970-G1 Gaming总散热面积要比其他两家GTX970多一点,因为鳍片数量和宽度大,可能有人会质疑,技嘉不是重量最轻么,怎么散热面积最高,因为技嘉的热管数量最少、也没有铜质底座,相对的散热鳍片数量和面积比其他两款GTX970多就理解的通了。& & 综合用料情况来看,微星GTX970 GAMING散热器在热管效率、散热器重量方面更具优势,而技嘉GTX970-G1 Gaming特点是鳍片密集、总散热面积多。& & 技嘉的鳍片不是对称的长方形,而是奇葩的斜向梯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直接设计方形的还能增加散热面积,这样大概会向斜着吹风避免PCB反弹。
& & 显卡散热器结构分析& & 三块GTX970都采用多热管+大面积散热鳍片+多风扇下吹的组合,最常见的开放式风冷方案,剩下的就是公版涡轮和一体水冷两个方案,和CPU塔式散热器、大屏触摸手机一样,一个市场成熟了以后,就是同质化的产品了,结构都差不多。& & 虽说显卡散热器目前玩不出什么新花样,初看有些雷同,但仔细分析三家GTX970在结构细节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和各自的优缺点,技嘉和影驰为属于一类,热管水平方向,微星属于另一类,热管垂直方向,造成2种结构在散热长短、热管弯曲、兼容方面以及风道方面的差异。热管垂直,水平出风& & 微星GTX970 GAMING热管方向垂直,散热鳍片方向水平,所以风道会顺着鳍片偏向水平出风,气流更加有利于从PCI挡板开孔排出热量。& & 同时兼容性高,因为GPU核心的上下区域通常只有显存,不像GPU核心左右的电感、电容元件那么高,垂直的热管不会碰触显存,可以随意设计需要的位置,微星GTX970 GAMING的显卡散热器也是本次唯一能够安装到其他显卡PCB的一款散热器,当然这个兼容性优点然并卵,因为一般你不会装到其他显卡上用吧。& & 热管垂直结构的缺点,就是热管弯曲程度比较大,每根热管必须经过U型弯折,弯曲对热管性能的影响程度多大呢?依然一句老话——这取决于制作工艺水准,目前旗舰CPU双塔风冷,一样是U型热管弯曲,但这些顶级厂商采用成熟和优秀的工艺,已经能够避免热管弯曲所造成的性能损失。& & 仔细观察微星GTX970 GAMING的热管弯曲做工,感觉不错,弯折部位内外侧的管壁皱褶正常,而没有严重的凹陷变形发生,保持圆柱状,因此降低了热管弯曲影响的效能损失。& & 开始我以为这种结构还有个不能把散热片做太长的缺点,即容易弯曲,导致只能上双10cm风扇。& & 但是后面发现微星GTX970 GAMING显卡散热器实际上是由2组散热片构成的,见上图,右侧第2组散热片焊接在底座上方的第1组散热片,再通过穿插热管固定,而不是我们以为看到的仅仅1组超长的散热片,所以微星要把散热片再拉长、然后上3风扇设计理论上也不难,只能说微星就是喜欢大尺寸双10cm风扇的方案吧,大尺寸风扇的优点是低转速下也能提供足够风量,拥有低转速静音特点,虽然其他家的高端显卡好多都是更长更大的3奶了。不过话说回来,小号三双(3个8cm风扇)对比大号两双(2个10cm风扇)综合性能差别多大呢,还真不好说。热管水平,上下出风& & 影驰GTX970 GAMER和技嘉GTX970-G1 Gaming是另一种方向结构,热管水平布置,散热鳍片垂直方向,所以气流沿着鳍片偏向上和下出风。& & 影驰GTX970此处就有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外壳导风罩上下封闭太严实,阻碍风道通畅性,测试的时候就有感觉,手放在显卡上方即使风扇设置100%全速风量也不大,而技嘉GTX970-G1 Gaming风扇罩上下侧边就有开缝。和PCI挡板开孔差不多的道理,尽量多开孔总是有利于散热。& & 影驰GTX970 GAMER散热器的5根热管使用4+1结构,其中4根热管负责一组散热片,弯曲幅度较小,能算作直走,余下的1个热管经过U型弯曲,两组散热片都有穿入和连接到,弯曲做工看起来也是ok的,直径变形小、过渡圆润自然。& & 然后谈一下影驰GTX970 GAMER结构设计不太合理的地方,就是末端U型热管这一侧,18片散热鳍片只和图中这1根U型热管接触,而且是在边缘不是中间,效率有所降低。& & & 技嘉作为AC 3奶的缩小版,结构是很理想的,但是缩小尺寸时不该缩了底座,AC 3奶虽然不是全焊接工艺,但用的还必须是纯铜底座,铜底与热管焊接,只有热管和鳍片用的穿fin。HDT热管直触导致技嘉GTX970-G1 Gaming散热器有个问题,就是中间一组散热鳍片(铝质底座上方)吸热不足——热管和铝质底座不是焊接,铝底又接触不到GPU核心,散热效率要打个折扣。& & 技嘉散热器结构的热管弯曲做工也是很理想,中间2根热管弯曲小,边缘2根热管弯曲过渡地方保持原状,没有变形带来的效能损失。& & 热管弯曲做工方面,三块GTX970都没有多挑剔的问题,事实上无论CPU还是显卡散热器,热管弯曲工艺都挺成熟了,中高端产品基本可以放心使用。& & 鳍片做工& & 微星GTX970 GAMING 鳍片之间使用扣fin工艺保持间距整齐一致,正反9道扣fin,全身银色镀镍比较养眼。两个“写轮眼”造型的金属风扇支架似乎也是焊接上去的,即使拧掉了固定螺丝依然拆不掉(没有下死手暴力拆)。& & 影驰GTX970 GAMER 两组散热鳍片,一组正反6道扣fin,另一组共4道扣fin,两边的金属条具有加固和保护鳍片的作用,通体经过银色镀镍处理,同样整齐而美观。& & 技嘉GTX970-G1 Gaming散热鳍片卖相稍微差了些,数量最多的一组散热鳍片也有4道扣fin工艺,但边缘鳍片有点弯和不整齐,一方面导风罩直接固定在散热鳍片上,产生压力变形,另外和它的焊机做工不无关系。& & 焊接做工& & 三家GTX970显卡散热器在鳍片和热管连接方面,一致采用回流焊接工艺,这一点达成共识,而不是中低端散热器喜欢的穿fin工艺。& & 焊接工艺是在热管和散热片之间注入液态金属锡和焊膏,高温固化后使得两种金属达到分子级别的接连,大大降低热阻,相比之下穿fin只是尽可能地让散热鳍片夹住热管,性能无疑是焊接工艺更好,高端CPU风冷都是焊接可以说明这点,当然成本也是高得多,热管、鳍片得全部镀镍(焊接必须先经过镀镍)再加焊接,代价不低。& & 那么肯定会有人说,AC 3奶的鳍片热管不是焊接的,还有inno超级大冰龙等也是穿fin,这些散热器没有焊接鳍片性能同样很强,但是这里很明显地忽视了体积因素,AC 3奶和大冰龙都是3 PCI 厚度,比本次横评的3款均为2 PCI尺寸显卡体积庞大了许多,换个说法穿fin虽然效率低,但我用更大的散热用料规模弥补这点不)足,因为焊接工艺的成本很高,可能简单粗暴的堆料更容易提升总体性能,看着也更霸气。考虑兼容性、组SLI/CF等需求,双PCI显卡还是主流,体型受到限制的前提下,焊接工艺是最好选择。& & 下面近距离看三块GTX970散热器的焊接做工细节,顺便简介一下如何判断散热器是否焊接工艺。简介一下如何判断是否焊接工艺,其实很简单,一看有无镀镍,二看有无穿孔,三看有无溢出和残留的焊锡焊料。& & 焊接前必须先进行镀镍处理,所以镀镍不单单是为了防止氧化和好看,首先看热管、散热鳍片表面是否经过镀镍处理,热管就不用说了,没有镀镍就是原来的黄铜颜色,铝质鳍片没有镀镍的话是发白,和镀镍后的银色效果质感还是有区别的。& & 大部分焊接工艺都是穿孔回流焊,开孔用于注入焊料,穿fin工艺则是散热片完全包覆热管,没有开孔的,所以有没开孔也是特征区别之一。& & 最后就是看残留的焊料,理论上溢出的焊料越多代表越充盈(焊接饱满),不过有些散热器为了美观,焊接精致,表面能看到的焊料残留物不多。& & 微星GTX970 GAMING 无疑是标准的回流焊接工艺,热管、鳍片全部经过银色镀镍,残留的焊锡清晰可见。& & 每根热管周围都有开孔(半包围状的其实原理一样),而不是完全封闭,这是穿孔回流焊接工艺特征的标记,个别散热器厂商比如采融、追风者使用的夹持焊接工艺没有这种开孔,但有一条缝隙,主流的还是穿孔回流焊接散热器多数。& & 焊接做工质量如何,有一个简单方法来初步鉴别,就是用手指试试拨动散热片(稍微带点力),焊接做工好的纹丝不动,否则会上下滑动,即热管接触不紧密,微星GTX970 GAMING焊接做工很牢固,没有问题。& & 影驰GTX970 GAMER 鳍片的焊接做工也是不错,鳍片和热管接触饱满,不见空隙,焊料舍得用。& & &这根U型热管有点短。& & 焊接部位同样牢靠,不会移动。& & 然后看技嘉GTX970-G1 Gaming 散热片的焊接做工细节。& & 技嘉散热器的热管初看是黄铜颜色,没有镀镍,但是热管和鳍片连接的地方确实用到了焊接工艺,可能是由于底座采用HDT热管直触而非焊接工艺,技嘉觉得热管全部镀镍没有必要,空浪费成本。技嘉这种工艺组合有些少见,一般要么铜底和鳍片全焊接工艺(全镀镍),要么铜底焊接、鳍片穿fin。& & 能看到热管表面有一层银色的镀镍和焊锡,还有回流焊必要的开孔,证明确实是焊接。但不是我黑技嘉(往往这么说就是要吐槽了),焊接做工不太走心,黑色焦痕不美观也就罢了,焊接用料和水准也不均匀。& & 其中1根热管焊接点到即止,用料没有其他3根热管丰润,银色焊锡明显只有一部分,而露出的黄色铜管多。& & 不要说对比微星和影驰了,4根热管对比焊接做工也有很大区别。& & 这根热管一圈只焊接一个点位,随手拨了附近几片散热,都能上下移动太不牢靠了,这样的导热效果还不如做工好的穿fin工艺,所幸技嘉散热器只有这1根热管如此,其他3根热管的焊接用料和稳固程度试了没有问题。& & 底座工艺& & 微星GTX970 GAMING 采用大面积纯铜底座、焊接工艺,底座经过镀镍处理,底面纹理看不是铣底、拉丝还是其他工艺,稍微带点镜面效果。& & 影驰GTX970 GAMER同样采用纯铜底座、焊接工艺以及镀镍工艺,底面显示出整齐的拉丝纹理。& & 技嘉GTX970-G1 Gaming采用铝质底座、HDT热管直触工艺。& & 微星GTX970 GAMING和影驰GTX970 GAMER采用大面积铜质底座、热管焊接工艺,几乎所有高端风冷的标配设计,技嘉GTX970-G1 Gaming则是HDT热管直触工艺,铜底加焊接结构的综合性能大于HDT热管直触已经经过无数次证明,也没什么多讨论的。& & 看下微星和影驰的底座焊接细节& & 微星GTX970 GAMING热管和铜底的连接点,能看到明显来自焊接所溢出来的焊锡用料。& & 影驰GTX970 GAMER的焊接也是很清晰。& & 微星、影驰两款GTX970散热器的铜底面积非常大,都在7×7cm?左右,比高端CPU散热器的底面面积还要大,原因是铜底除了给热管导热,也负担给散热鳍片导热,这点与高端的CPU风冷和第三方显卡散热器的纯铜底座结构略有不同,因为这三款显卡散热器都是双PCI体型,散热鳍片和铜底距离接近。& & 观察底部热管,左右两边的散热鳍片设有一排折fin,这是用于和铜底块焊接固定,这样铜底同时与热管、上放鳍片焊接连接,增加导热效率。& & 换个角度看微星、影驰的铜底焊接内部。影驰微星&& &高端CPU风冷的纯铜底座采用夹持焊接结构,即铜底和上盖金属夹住热管然后焊接,再经由热管导热至散热鳍片,底座、热管和鳍片为独立区域,像图上双PCI的显卡散热器因为体积限制,改成了铜底和散热鳍片夹住热管然后焊接,结构有所区别。& & 微星GTX970 GAMING热管在底部有一定的打扁处理,这是为了增加与铜地块和散热鳍片的焊接面积,虽然打扁理论上会降低一点效能,但同时又增加导热面积,一负一正的叠加结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实际温度情况。影驰GTX970 GAMER则是保持热管原状。& & 技嘉GTX970-G1 Gaming底座是HDT热管直触工艺,底座为铝材质,铝底(比镀镍鳍片更白的部分)和上方的散热鳍片是焊接连接的,但是铝的导热系数237 W/mK远低于铜 401 W/mK,加上GPU核心热源不与铝底直接接触,中间这组散热鳍片的效能不容乐观。& &&GTX970 GPU核心面积为398mm2即2×2cm2以内,刚好等于测量的4根HDT热管的宽度2cm左右,所以技嘉GTX970-G1 Gaming铝底和GPU核心实际上没有接触。& & 风扇& & 微星GTX970 GAMING 4G风扇,PLD10010S12HH,参数 100mm尺寸、10mm厚度、12V 0.40A,最高转速 2300 RPM。& & 技嘉GTX970-G1 Gaming风扇,型号PLD08010S12H,参数 80mm尺寸、10mm厚度、12V 0.25A,最高转速 3200 RPM。& & 影驰GTX970 GAMER 型号参数未知,最高转速 3200 RPM。& & 说到风扇,散热厂商总是喜欢各种造型和各种新概念名字,我的观点还是“然并卵”,风扇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转速,寿命取决于轴承,噪音还是看转速,好的轴承只能稍稍降低一点噪音。& & 技嘉、微星都采用Powerlogic出品的扇子,也是oem风扇常见一个牌子,技嘉型号PLD08010S12H,微星型号PLD10010S12HH,根据风扇型号命名惯例,字母S说明这两种风扇都是Sleeve油封轴承,技嘉后缀H代表高转速扇子,微星两个H转速更高,当然实际噪音情况要看厂商BIOS设计的风扇转速策略,软件调起来也很方便,后缀L低转速、M中等转速、H高转速、HH最高转速,主要说明风扇最高能达到的转速。& & Powerlogic官网找到规格最近接(造型不相同)的风扇参数。& & 根据官方标注的转速-噪音等级,微星10cm风扇最高转速2300RPM噪音比技嘉8cm最高转速3200RPM噪音低一些。& & 影驰扇子没有型号和参数,不过8cm尺寸、最高转速3200RPM和技嘉8cm风扇接近,噪音和性能实际也相似。
& & 最终的显卡散热器性能测试测试对象:显卡 微星GTX970 GAMING 4G,核心 1114 MHz / Boost 1253 MHz显卡 影驰GTX970 GAMER,核心 1190 MHz / Boost 1342 MHz显卡 技嘉GTX970-G1 Gaming,核心 1178 MHz / Boost 1329 MHz测试平台:CPU Intel i5 4670K主板 华擎 Z97X Killer内存 金士顿 Savage 2400 8G×2硬盘 金胜 N300 64G M.2 SSD电源 钜能 SFX-L 500散热 追风者 PH-TC12LS、安耐美 Apollish测试环境:& & 室温25±1°C,裸机敞开环境,使用Furmar****720p拷机5分钟截图,5分钟后的GPU核心温度曲线平稳,再继续拷机就是测试稳定性了。裸机测试除了个人偷懒,也是特意为了避免机箱散热能力带来的影响,如果机箱风道不畅积热严重,将导致拉不开各家散热器的差距。& & 测试这两天正好天气凉爽,据说是上海这边142年以来气温最低的7月,加上我是裸机开放式环境,测得的温度比通常状态偏低,通常状态是指30°C以上的高室温,且机箱封闭。& &&&本文重点在于评,前面花了大部分精力在分析各家散热器的结构优缺点、做工用料等细节,所以叫“横评”而不是“横测”,当然温度测试肯定必须得有,但不是重点,不是我不想作全面测试,而是显卡散热器如何做到完全公正的性能对比是很困难的,不同品牌的显卡其核心频率、核心电压不相同,甚至相同品牌型号的显卡,Boost动态加速频率和GPU核心体质都有差异,那么我把两块GTX970 软件设置成一样的频率、电压是否可以?答案依然是No,就像CPU有高温U、低温U一样,GPU核心也有温度、超频体质的区别,以前看到过一篇评测,同品牌同型号的一批显卡,满载温度相差最高和最低有5~10°C,所以要做到完全公平测试谈何容易,需要考虑各种误差因素,测试温度远比Benchmark跑分来的麻烦,而横测显卡温度比CPU散热器更麻烦。& & 我测试3块GTX970显卡散热器方法:1、全默认状态Furmark拷机温度,风扇转速Auto2、Afterbuner固定风扇转速的拷机温度,包括风扇转速最低、100%风扇转速3、增加一组Afterbuner超频设置3家GTX970尽可能拉到相同的核心频率、电压后测试4、还有一个微星显卡散热器+技嘉PCB的趣味测试& & 其实最开始我就是设想的更换显卡散热器的方法,与测试CPU散热器一样,即基于固定一块GTX970显卡PCB,拆解和安装不同显卡散热器作性能对比,但实现难,因为有兼容问题,试了一圈,只有微星GTX970 GAMING的散热器能够安装在技嘉GTX970-G1 PCB身上,实现正面对肛,其余显卡PCB和散热器各自都不兼容,或者与供电、或者与PCI挡板冲突。& & 硅脂统一使用Zalman。首先测试——技嘉GTX970-G1 Gaming 显卡满载温度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69°C,风扇转速70% 2228RPM主频 1354 MHz,电压 1.150 V2、风扇转速最低34% 1537RPM状态,GPU拷机温度80°C主频 1354 MHz,电压 1.137 V3、风扇转速50% 1599RPM,GPU拷机温度78°C主频 1354 MHz,电压 1.150 V4、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3168RPM,GPU拷机温度62°C主频 1354 MHz,电压 1.150 V& & 篇幅缘故没有上全部的拷机截图,给张测试数据表。& & 技嘉GTX970-G1 Gaming的Furmark拷机频率、电压是3块显卡中最高的,而其他2块GTX970拷机时会有保护机制,一旦跑Furmark要比实际玩游戏时的频率、电压低不少,所以后面2块GTX970都有增加一组参照技嘉970频率、电压的超频测试。GPU-Z可以看到技嘉BIOS核心达到80°C也没有降低主频,微星和影驰GTX970拷机时低转速、GPU温度增加时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核心频率、电压来保护和降温GPU温度,不知道没有保护算好事还是坏事。& & 虽然前面看到技嘉的焊接做工不敢恭维,实测温度表现倒是可以的,默认状态拷机核心69°C没有超过70°C,此时风扇70% 2228RPM转速,稍微有一点噪音。& & 然后“移植”测试——微星GTX970 GAMING 显卡散热器 + 技嘉GTX970-G1 Gaming PCB。& & 散热器主体完美兼容,供电和PCI挡板都没有碰触。& & 由于两块GTX970风扇的供电接口不同,用的还是技嘉GTX970-G1的三风扇,风扇罩不能合上,所以是距离隔空2~3cm吹,低转速有点影响。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70°C,风扇转速70% 2251RPM主频 1367 MHz,电压 1.175 V2、风扇转速60% 1921RPM,GPU拷机温度73°C主频 1367 MHz,电压 1.175 V3、风扇转速80% 2556RPM,GPU拷机温度66°C主频 1354 MHz,电压 1.15 V4、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3138RPM,GPU拷机温度63°C主频 1354 MHz,电压 1.150 V& & 技嘉显卡更换微星GTX970 GAMING散热器主体(风扇延用技嘉3奶),拷机温度几乎没变化,相同或高了1°C可归为误差,考虑到此时风扇是距离2~3cm吹的,我认为微星GTX970 GAMING散热器的性能要比技嘉GTX970-G1 Gaming强一点,至少也是打个平手,这是本帖散热器测试里唯一同核心正面对比的。& & 注意,风扇低转速设置如34%和50%拷机到一半会重启不能完成,此时GPU温度并未超过80°C,转速60%或以上则可以顺利完成拷机,而50%转速的拷机维持时间又比34%长,推测是核心供电过热保护,因为技嘉GTX970-G1的供电和显存散热设计在散热器上,更换微星GTX970 GAMING后完全裸露,低转速风扇不够吹。接着测试——微星GTX970 GAMING 4G拷机温度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65°C,风扇转速51% 1170RPM,非常安静主频 1215 MHz,电压 1.056 V2、风扇转速最低40% 914RPM状态,GPU拷机温度72°C主频 1202 MHz,电压 1.043 V3、风扇转速60% 1384RPM,GPU拷机温度64°C主频 1228 MHz,电压 1.062 V4、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2285RPM,GPU拷机温度56°C主频 1215 MHz,电压 1.056 V& & 微星GTX970 GAMING 拷机温度非常低,默认拷机温度只有65°C,转速只有51% 1170RPM,对于10cm风扇来说是静音转速工作范围。& & 由于默认频率和电压较低,微星GTX970 GAMING在3块GTX970中温度最低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下面调出Afterbuner超频到和技嘉GTX970-G1 Gaming相同频率,电压+87mV和功耗限制到110%都拉到底了,不过因为微星BIOS的拷机保护原因,Furmark一旦跑起来实际电压限制到1.081V不能更高了。OC设置截图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69°C,风扇转速58% 1335RPM主频 1354 MHz,电压 1.081 V2、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2249RPM,GPU拷机温度59°C主频 1354MHz,电压 1.081 V& & 对比默认电压和频率,微星GTX970 GAMING超频后温度大致增加3~4°C左右,幅度不高,对比技嘉GTX970-G1,Auto转速温度相同都是69°C不超过70°C,不过微星Auto工作转速58%更低,依然安静范围,100%风扇全速比技嘉低了3°C,以上数据仅作参考,因为非同一核心。& & 再说说微星的风扇停转技术,核心超过60°C风扇才会运行,理论上温度曲线的开始一段行程爬升速度要快一点,截图中看不出,说明温度不是突然增加,微星散热器主体的热容比较大。风扇停转技术,一般说是为了静音,我觉得更多是延长风扇寿命,因为现在的显卡和CPU一样,低负载自动降压、降频,功耗温度非常低,风扇转不转都无差别,前面有网友提出微星风扇寿命不行的说法,不管实际如何,有了停转技术可以延长风扇寿命。最后测试 影驰GTX970 GAMER 拷机温度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72°C,风扇转速64% 2283RPM主频 1291 MHz,电压 1.112 V2、风扇转速最低25% 991RPM状态,GPU拷机温度85°C主频 1190 MHz,电压 1.037 V3、风扇转速40% 1436RPM,GPU拷机温度79°C主频 1228 MHz,电压 1.062 V4、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3164RPM,GPU拷机温度64°C主频 1291 MHz,电压 1.112 V& & 影驰GTX970 GAMER 这张图表去对比技嘉GTX970的话会发现温度和走势非常接近,两块GTX970风扇的最高转速也正好一致为3200RPM,除了最低转速影驰比较低27% 991RPM导致拷机温度达到85°C(技嘉最低转速34% 1500RPM),其余4个相近风扇转速的拷机温度,影驰高1~2°C左右。& & 同样调出Afterbuner,把影驰GTX970 GAMER超频到和技嘉相同频率,频率+48MHz、电压+35mV、功耗限制108%,幅度相比微星超频幅度低。1、风扇Auto状态拷机,GPU核心温度75°C,风扇转速69% 2415RPM主频 1354 MHz,电压 1.137 V2、风扇转速最高状态100% 3192RPM,GPU拷机温度69°C主频 1354MHz,电压 1.137 V& & 对比默认电压和频率,影驰GTX970 GAMER超频后温度大致增加4~5°C左右,比微星温度增加幅度略高不过么也能接受。如果要用这组影驰超频后的温度数据对比技嘉GTX970-G1默认频率拷机,温度差距就有5~7°C,但没有公平性可言吧,影驰BIOS拷机需要解锁TDP功率限制,发热一定大涨。& & 给本篇横评来个总结,先说下大家最为关注的性能,3款GTX970散热器性能测试下来差距不大,也许正如有位朋友提到的GTX970核心TDP功耗不高导致拉不开温差,微星GTX970 GAMING 4G拷机温度最低,由于微星BIOS保护机制,Furmark拷机时频率、电压也是最低,因此尝试作了一组微星GTX970 GAMING的Twin Frozr V散热器移植安装于技嘉GTX970 PCB的趣味测试,数据结果是温度基本相同,考虑到风扇隔空吹影响到一定的效能,微星GTX970 GAMING散热器性能大于或者等于技嘉GTX970-G1 Gaming,影驰GTX970 GAMER拷机频率、电压略低于技嘉GTX970,相同转速的拷机温度略则高于技嘉,但也就是1~2°C的差别,所以单评论散热器性能,3款GTX970很接近,差个一二度也不能说一定谁胜谁负,GPU核心温度和超频一样也有体质之分,因此横评重点我放到了散热器的用料、工艺和做工等细节方面。& & 通过拆解散热器看到,微星GTX970 GAMING和影驰GTX970 GAMER工艺水准较为出色,不仅使用高端散热器标配设计的铜质底座、全镀镍加全焊接工艺,而且做工优秀焊接牢固,技嘉GTX970-G1 Gaming散热器的结构不错,不过采用了HDT热管直触工艺,理论上不如铜底加焊接结构的效率好,鳍片的焊接做工也略微粗糙了点,希望技嘉能改善一下工艺和做工。综合体验下来我更喜欢微星GTX970 GAMING 4G的显卡散热器,没有什么槽点,拷机温度低且双10cm风扇表现安静,唯一拥有停转技术。
横屏很详细,顶一个
很贵吧~!!学生党的话想买只能去网贷了~!
很详细的评测,拜读
文案拿走,显卡留下!!!
太详细了~大神威武~已经拜膜
很好很强大
测的详细。 趣味测试很有意思,furmark作为测试N卡的标准不是很好,直接上游戏测试比较准。
亲,想要回复请先哦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泰gtx97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