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履行哪些职能以支持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创业热潮潮

“双创”,政府应该怎么做_第一财经
“双创”,政府应该怎么做
一财网邵海鹏 16:11
从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的创新和创业正在迎来一个最好的时期。
据新华网报道,伦敦咨询公司UHY国际最新报告称,自2010年来,中国初创企业数量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达到161万家。这一速度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英国的两倍,也远远高于美国。这表明,近两年来,在一系列关于支持&双创&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创业创新在中国备受重视,获得大力支持。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值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推动&双创&成为加快经济新动能的成长和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的重要举措。日前,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社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第19次文津圆桌论坛,研究&双创&政策与创新创业热潮。这也是论坛第五次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交流研讨。
蒲宇飞& 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司长
张科& 广东省东莞市常务副市长
周密& 安徽宣城市副市长兼旌德县委书记
马名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王良友& 南方电网副总经理
林际军& 湖北视纪印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颜薇& 北京御颜医学抗衰老整形中心创始人、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蒲宇飞:&双创&的三个视角
2015年,我曾经和大概100位创业者进行了座谈。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视角来概括一下体会和感受。
从历史视角来看,这些创业者可以归为四类,开拓型、追随型、机遇型、压力型。总结创业类型,可以初步形成简单的分析框架,进而可以用这个框架来看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特别是创业历史。
三十多年来,国内经历了几次大的创业热潮。第一次创业潮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农民在创业,是压力型创业者主导,就是在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甚至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生存压力下,不得不去跑市场、办企业,客观上创造了当时以乡镇企业为重要动力和特征的增量改革。第二次创业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候&十亿人民九亿商&,主要是机遇型创业者主导。从小平南巡,到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进程,创造了无比巨大的发展机遇。第三次创业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那轮创业潮跟美国的新经济有一定关系,是追随型创业者主导,是在追随全球互联网、信息化热潮。因为开拓型创业者只要有机会就要创业,所以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他们在历次创业潮中都是引领者。
历史上每一轮创业大潮背后都有两种力量,创业者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红利、政策红利的供给。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农村改革,九十年代初是市场化改革大幕开启,九十年代末很重要的就是要素市场参与分配,从管理到技术、到资本参与分配,再加上2001年加入WTO,推动了当时的改革红利形成。回顾历史,可以说我们一直都有着创业基因,而且背后都是创业者内在驱动和政府、政策外在推动的两种力量在同时发力。
从现实视角来看,&双创&现在看来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这个&势&背后其实也是有两种具体的&势&在支撑。第一个&势&是创业者的乘势而起。今天的创业者和历史比较起来,不像历史上几次创业潮每次都有一种主导的力量。今天的&双创&应该说四种创业类型叠加,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形成了厚积薄发的强劲态势。第二个&势&是政府的谋势而动。这两年中央围绕&双创&出台的政策核心都是&降门槛、清障碍、搭平台、聚合力&。比如,在降门槛方面,2015年11月,工商注册登记的户数达到了1321.5万,其中企业389.5万,平均每天登记注册是1.17万个,这在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跟历史比较起来,这说明现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撑更精准、更系统、也更有力。如今&双创&形成热潮,背后正是创业者的乘势而起和政府的谋势而动这两种&势&合二为一的支撑。从&二势合一&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有一种自信的判断,现在的&双创&绝对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顺应历史、顺应时代的大潮流。
从未来视角来看,&双创&有两个重要的走向,一是要进一步走向大众化。走向大众化包括供给端,也包括需求端。下一步,供给端大众化的关键是众筹、众包,由原来的小团队、精英变成大众供给。需求端的大众化,核心就是要瞄准现在正在升级的大众化需求,按照需求导向来开发市场。二是要进一步走向创收创富。&双创&大潮的方向和落脚点就是创收创富。瞄准创收创富有两个很重要的点:首先是把点子变成方案,其次是把大数据从虚拟财富变成现实财富,否则会出现创业疲劳。
围绕这两个走向,下一步还要明确四个着力点。首先对创业主体,尤其是草根创业者不应该忽视;其次对于创业成本,下一步政策导向是要努力降低创业者的真正成本,比如税费和物流成本、人工的成本;再次对于创业平台,平台建设确实对创业非常重要,但也要注意创业平台不能打乱仗,互相抢资源,还要注意避免平台建设的同质化;最后对于创业成功与否,太关注成败,会使整个社会缺乏包容精神;太关注上市,会使创业者急功近利。创业本身应该是创业者乐在其中的过程,超越创业成败的是创业者们永不熄灭的创业精神。有创业精神在,迟早会有成功的企业。所以在舆论引导上应该更多关注创业精神,这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张科:政策引导&双创&的加减法
中央推出&两创&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东莞这几年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上也做了一些事情,受益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十三五&规划中,东莞的定位是国际制造名城。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名城,从加工贸易占相当数量变成现在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的地位,东莞有条件成为&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制造基地。围绕着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的目标,东莞市服务企业、人才两个主体,发挥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的三个作用。
在政策引导方面,分加减法。&加法&是加大政府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的力度,国有企业也成立科技金融集团,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减法&是在租、税、费三方面做减法,进行简政放权;在平台搭建方面,建立园区平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华为等重量级企业纷纷进驻;围绕专业镇进行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市里专门拨出财政资金建孵化器,将研究成果在东莞进行转化。这些研发机构成为创业的新研发平台,吸引一大批学校的教授和硕、博士,鼓励他们创业发财。他们之所以愿意来,在于考核指标不是靠发表什么科技论文,而主要是看他的成果能否产业化;在环境营造方面,比如法治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比如在厚街镇建立快速维权中心,一插到底。再比如基础研究硬环境,有重要的科学装置,对真正的自主创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还有就是营造创新创业的宜居环境。
对于&双创&有三点建议:一是能够加强顶层设计,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基础研究支持。二是各种与创新产业化有关的事权要尽量下放,让城市发挥好作用。最终还是解放思想、简政放权。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采购在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周密:&双创&核心在创、关键在众
在&双创&大潮中,其实小县也可以有大作为。旌德县的国土面积、人口都只占中国的万分之一。目前企业数大概是6500多家,2015年新增企业数1100多家,同比增长20%。贷款余额增速也达到了18.5%,担保余额增速同比增长达到110%。应该说这些数据没有掺任何水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在&双创&的过程中小县可以有大作为。
我认为在&双创&生态圈中,既要重视创新侧,也要重视就业侧。对于创业也从过去的就业导向提升为以创新为源泉的创业,这就是创新侧创业和就业侧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创,关键在众。如果把&双创&比作一个生态圈,那就是这个生态圈里既需要有参天大树,也需要有绿草茵茵。对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关注,就不仅仅要精准滴灌,还需要阳光普照。
对创新创业,政府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一是抓基金扶&顶天立地&,二是抓担保扶&铺天盖地&,县里面拿出6000万做担保池,限制单笔担保额的上限,确保给中小微企业做担保,重要的是设置一套增加信用的机制。三是抓集体扶&脚踏实地&。县里做了一个尝试,把美好乡村、集体经济和全域旅游一起抓。
在整个&双创&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双创&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支持&双创&的主体是市场,市场之前是政府,政府之前是社会。对政府来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厘清与市场、社会的边界。该政府做的事当仁不让,不该政府做的事也不需要硬做。
最后提四点建议。一是应该有顶层设计和统揽,至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要梳理和汇总有关政策,加强信息的对称性;三是有必要从国家层面,与金融部门进行联动,解决信用问题;四是,对政府性基金提高风险容忍度,降低保值增值的要求。
马名杰:&双创&存在的三个问题
一是商业模式创新较多,知识和技术密集度高的创新相对较少,高成长性的创业项目稀缺。好项目难求是风投和孵化器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地区孵化器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严重,孵化器空置的现象开始出现。总体上看,新经济部门还处在幼苗期,远未成为增长主动力;
二是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创新抑制&与&创新激励不足&问题仍然存在,表现为企业负担重,金融改革相对滞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行政垄断和所有制歧视尚未消除等体制性缺陷。鼓励&双创&的关键是消除&创新抑制&,加强&创新激励&;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政府职能转变涉及科技研发、市场准入、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每条政策和每项条款都反映出政府职能是否真的转变。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习惯于用上项目、砸钱、选赢家等低效方式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继而引发了新的泡沫,积累了新的经济风险。如何把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到实处,是当前改革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围绕创新创业的相关制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鼓励创新创业不是短期刺激政策,而是着眼于长期发展潜力的战略举措。活跃&双创&也没有一招就灵,必须扎扎实实从基本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转变职能是关键,政策落实是重点。在坚守改革大方向下,全面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地,重点抓政策的细化和落实。要在政策的条款上落实改革精神,让政府职能转变落到实处。
在全面改革,发挥政策合力的同时,要在一些直接关系创新创业的牛鼻子问题上进行重点突破。一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融资成本等;二是高度重视科研经费和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符合科研规律的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科研,从根本上端正科研风气;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平台和机制建设,促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顺畅流动;四是强化落实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五是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六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整合部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全国信用平台。
王良友:&双创&要想办法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
对南方电网来讲,科技创新是生产经营的实际,不仅仅是为了&双创&。创新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是有推动作用的。公司主要是围绕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技术、电网信息运行技术、系统及设备集成运用等三大核心技术,开展了不同的工作。
在节能减排方面,南方电网一直是通过技术引领,整个南方电网电源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占到47%,这一个数据在欧美国家中都是先进的。这个技术不是想用立刻就能用的,因为它需要长距离大容量的送电,实际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才能做到。公司都是采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的。还有,南方电网一直担负起国家队的责任。比如柔性直流项目,这是国家的863计划。在全世界没有先例遵循,确实很难,但我们必须要做这个事情。最后项目团队攻克了世界第一个多端柔性输电工程的&心脏&难题,获得了十多项世界第一。
在国企里边,创业除了外沿式的,还有内涵式的创业。比如现在传统的是电力的生产和供应,在现在的形势下可能会拓展,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事先能通过用电情况得到很多客户的资源,提供很多增值服务。我们也想&双创&,在做精主业的同时,下一步要拓展业务,增强国有资产的增值能力。
有一个建议,&双创&还是要想办法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不是别人逼着要创新,而是一定要创新者发自内心地创新。一方面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国家要有容错机制。比如汽车行业,国家考核就是增值保值,但是研发汽车的发动机投入几十个亿,要是失败了可能乌纱帽就没有了。作为央企和汽车行业,从政策导向来看,进口拼装就是最优选择,既能增值保值,又很好卖,而且质量也好,一举多得。
林际军:&双创&应该是创造市场、创造需求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最要说的是,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创业者,不管他成功与否,最起码他为他的梦想付出过、奋斗过,也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财富,这是一种精神。现在我们国家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我觉得创业的本质不是要怎么创业,而应该是政府引导创业者去寻求市场需求,创造市场消费,因为企业就是创造需求提供服务的。&双创&应该是创造机遇、创造市场、创造需求,这比政府给资金、政策更好。好的项目不缺资金,不好的项目,四处求人投资也不会成功。
做企业无非就是四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在做之前要考虑市场容量、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第二个问题,技术型企业就解决技术创新问题,创意创新型企业就解决创意创新问题。第三是企业团队,做企业没有专业团队就无法开疆拓土。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最后的事情就是执行到位。
我觉得&双创&应该是从教育开始,而不是即将毕业了才思考学的知识是否能跟社会融合,要先知先觉。我个人不太赞同大学生盲目创业,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在这方面肯定是要欠缺一些。当然,舆论导向不能把少数成功的案例作为普遍现象,这是不正常的,也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就创业创新,个人认为就是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政府要让市场、放权力、做引导、促执行;第二是政府跟大的龙头企业联合起来创造市场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经营的活跃性;第三是政府树规范、建体系,系统性全面性推进创业创新;第四是政府要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颜薇:&双创&应该是高质量的、理性的创业
我认为&双创&应该是高质量的、理性的创业。高质量创业就是指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一定的行业资源和行业经验,并且具备足够的深思熟虑和心理承受力,才更有成功的可能。理性创业,就是对自己创业的目的、愿景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能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走好创业之路。现在很多的创业者和资本方都比较浮躁。有些创业团队为了能顺利拿到融资,进行数据造假。而一些资本急于获取收益,影响项目的正常发展步骤和路径。这些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这样的创业环境对真正想创业,实实在在努力的团队是不公平的。
我从协和医科大学读完医学博士以后,留在中国最好的整形外科医院,成为大家非常羡慕的整形医生,应该说这本来是不错的工作。但是我毅然决然斩断后路从体制里出来进行创业,发起成立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建立了一家医学抗衰老整形中心,带领了一支互联网团队进行医疗美容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医疗项目。之所以没有选择体制内创业,就是因为在体制内创业有很多枷锁。国家鼓励的政策在各个部门真正执行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我的目标是要为这些医生松绑,为优秀医生打造公共创业平台和手术平台。
给政府的建议有四条,第一政府出台政策以后,对于执行机构应该加强监督,看政策是否落地;第二创业不仅是九零后的梦想,也是很多在行业内积累很多年的专业人士的想法,他们需要得到创业培训;第三给予资本适当的引导和关注,让他们更理性的帮助初创团队发展,而不是只从资本收益的角度来考虑获利;第四政府需要很好地协调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工作,避免发生多头审批,互相推诿的情况。
编辑:刘菁
看过的人还看过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转型从部分领域的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先后形成了四"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关系研究
2013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转型从部分领域的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先后形成了四次创业热潮。经济转型不仅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与创业热潮相互推进,不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创业活动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5/view-5506294.htm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业热潮;创业功能;知识经济   一、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的含义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2、经济转型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⑴按转型的状态划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是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⑵按转型的速度划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是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是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3、经济转型的特点   ⑴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阶段性经济转型。   ⑵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其他领域渐进。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体现了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   ⑶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⑷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二)创业热潮   创业热潮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政策调整或社会需求等条件发生变化为某一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使得某一特定群体大规模从事创业活动的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次创业热潮。   第一次创业热潮发生于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1980年第一个个体工商户在浙江温州诞生,“万元户”成为当时的代名词。这次创业热潮有以下特征:创业人员多为农村人口和城镇无业人员,经营方式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业一般都是传统行业,如饭馆、商店、加工厂、长途贩运等;当时城市绝大多数的人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认为“铁饭碗”是终身保障,有安全感,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干个体户,个体户有钱也被人看不起;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物资缺乏,钱也好赚,一些人率先成为“暴发户”,很快积累了财富。横店集团的徐文荣、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木匠出身的亿万富翁张果喜,都是这一阶段涌现的创业典型。   第二次创业热潮发生于年。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创业人员增加,私营经济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一大批有文凭、有稳定工作的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下海”一词成为当时的热门词。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形成“全民经商”之势,在大学校园出现了“练摊儿”的学生;创业者所从事的主要是服务业和科技产业等。被誉为“亚洲最佳商人”的柳传志、新时代“革命家”的宋朝弟、“WPS之父”的裘伯君及声名显赫的史玉柱、姜伟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业的,可谓是这个时代的创业英雄。   第三次创业热潮发生于年。这十年里,以邓小平南方考察为发展契机,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降低了企业经营者做“老板”的门槛,“1元钱”办企业成媒体头版头条。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猛增;下岗人员中以创业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有所增加;所创办企业规模较大,创业者所从业的范围涉及金融、房地产、教育等。从这个时期开始,新创的企业不再仅仅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产业,大批高新技术新企业诞生并迅速在行业内取得优势地位,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加快了科学技术从实验到应用的转化。在高科技企业兴起的同时,原有的作为创业代表的温州企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在全国企业界迅速得到响应。
  第四次创业热潮发生于2002年至今。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高科技领域成为创业的热点,大批“海归”创业成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特色,比如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等;大学生创业逐渐地被社会所接受。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其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创业对于提升其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在伴随着经济转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经济转型的过程为创业热潮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一方面,伴随着国际化的改革,中国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为创业热潮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一部分原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职能由市场中介机构承担,创业者依法创办这类中介机构,在政府监督下承担这些职能,有利于在市场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服务体系;同时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防止垄断、促进市场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相互推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热潮的兴起使网络等通信手段更加发达,知识的生产加快,同时,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转移速度也得到加快,人们能够更广泛、更及时地实现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创业热潮的积极作用又反过来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为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环境,因此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是相互推进发展的过程。   3、经济转型的过程与创业热潮还在持续。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从部分领域的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为整体性的加速跃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也在加快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步伐。同时伴随着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领域掀起新的创业大潮被称作是“第四次创业浪潮”中的亮点,由此可见,经济转型的过程与创业热潮还在持续。   二、创业活动的功能   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创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先进技术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高等方面。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创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积累财富,满足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欲望;回报社会、贡献社会等方面。   创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属性:   第一,创新性。创办一个企业对社会来讲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对创业者来讲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里所谓的创新,是指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所从事的几乎完全是新事物、所解决的几乎完全是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需要创业者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创业者的创造思维。   第二,风险性。创业活动是有风险的,创业成功将给创业者带来喜悦,创业失败给创业者带来的则不仅是沮丧,还有财产的损失、信心的丧失。如果只考虑到创业风险就不去创业,那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创业成功偏爱于那些细心大胆、勇于面对风险的勇敢者。   第三,利益性。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也许出于多种目的,但根本的动力是获利,这也是创业者的共同心愿。没有利益驱动,人们就不会冒着风险去创业,创业过程中获利的多少,也是人们衡量创业者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第四,艰难性。任何创业过程都是艰难的,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往往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甚至倾注大量的心血,创业才能成功。所以,创业者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   三、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含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   (二)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1、创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业工作,把全民创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关注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鼓励创业,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创业是增加就业的必然要求。创业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就业离不开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任何一个社会,其创业者越多,其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活跃,就业也就越容易。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研究美国经济与就业关系时发现,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德鲁克开宗明义,分析了1965年到1985年间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美国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人口从1.29亿增加到1.8亿多,增长了38%,同期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加到1.06亿,增加了约50%。德鲁克指出,所有这些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所提供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对于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3、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其迅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4、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创业能够在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先进技术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高;充分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积累财富,满足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欲望;回报社会、贡献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本贤.大学生创业基础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   [3]杨安.创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李纲,张胜前.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常桦.成功创业指南[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6]崔东红.创业?创新?创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美]库洛特克,霍志茨著,张宗益译.创业学――理论,流程与实践(第6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郑冉冉.成功创业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9]蔺华.科技型企业核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景云祥.全民创业:概念框架、核心要素及生成路径[J].江汉论坛,2006(3).   [11]李乾文,张玉刹.外国学者论我国创业活动的特征与创业研究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7).   [12]陈震红,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历程动态与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委可以履行的职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