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提现收费标准以前提现不收费,现在为什么收费?有没有大神给个解释。想了很久了!

版权声明()
①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书面授权星辰在线,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所属系列媒体的新闻信息。未经权利人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星辰在线”或“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星辰在线”或“星辰在线-长沙晚报”的作品均为转载稿,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们,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联系方式:星辰在线新闻中心 联系电话:0 传真:8
附: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系列媒体:《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星沙时报》、《壹早报》、《知识博览报》、《浏阳日报》、《学生·家长·社会》、《晚报文萃》、《掌上长沙》、《长沙晚报手机报》。微信提现收费应三思慎行
  命运总是这样爱开玩笑。
  差不多3年前的这个时候,一场拟对微信收费的大讨论,让微信博得了无数拥趸的关注和同情,而运营商阵营则遭到一些网民的口诛笔伐。而3年后,微信自己却要对用户收费了。
  根据微信支付团队发布的公告,3月1日起,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从零钱到银行卡)额度,超出1000元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
  从市场规律看,一家企业的收费行为是基于成本分摊机制。这同3年前的情况极其类似,由于基于当时的2G和3G网络,移动网络的信令信道不堪承受微信等OTT应用的“心跳信号”的重压,运营商局部地区的移动网络甚至面临瘫痪的危险,产生了改造网络的想法,进而有对微信收费分摊成本的讨论出现,这本属于正常的业务探讨范畴。只不过正赶上微信应用风生水起,当时这个“收费”提议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发了一场公众、企业与媒体的大讨论。所幸的是,随着我国迅速进入4G时代,这个问题的尖锐性被自然化解,迄今为止,基本再也没有对于微信占用移动通信网络信令信道的讨论了。
  回到当下微信要对提现收费的话题上来,微信团队表示,提现交易收费并非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属于正常业务运转成本。用户每次通过银行账户往微信充值时,银行会收取手续费,在提现时,部分银行会再次收取费用,“随着业务激增,巨额成本已经难以承受”。对一些推广前期给出大量优惠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在拥有足够用户量和业务量之后开始收费,也不足为奇。
  但记者想提醒的是,如今微信的用户规模已经直逼中国移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当之无愧的国民应用。在国家大力倡导推进“互联网+”行动、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连近年来业务收入增幅已经大大低于GDP增幅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咬紧牙关提速降费。这时候对一个关乎数亿用户的收费举动,就应该更加慎重。
  有细心的人士算了一笔账:从去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数据来看,腾讯的收入成本中“其他”项有11.26亿元,即使全部是银行转账费用,也不过11.26亿元。而微信朋友圈效果广告收入在去年第三季度增长160%到23.86亿元,某种意义上,对腾讯而言,去年第三季度账面上有200多亿元的现金净额,承担微信的银行手续费,也并非难事。此外,微信坐拥数亿用户,其功能早已逾越社交的范畴,成为生活中的多面手,对用户的黏性越来越强。腾讯已打造了一个围绕微信的生态圈,这里分分钟都有大把的变现机会。随便哪个地方挣点钱,都可以把用户微信红包的银行转账费用给补贴了。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此时此刻,在日渐风靡的微信提现上突然来一个收费举动,其实是与国家倡导的大方向不太融洽的。对用户来说,费率0.1%的收费标准、每笔至少支付0.1元的门槛,令本是小额高频的提现服务变得如鲠在喉。
  成大事者,眼光不能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放得更加长远。微信提现收费,还是应该三思慎行。(记者 徐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避免微信提现收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