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中超市货品价格的移动平均价怎么算

sap&标准价格S&移动平均价V&区别
每次总是对SAP 标准价格S 和移动平均价 V 似懂非懂的,以下是经过多方资料查找得出的一个总结:
SAP 标准价格S 和移动平均价 V是这样解释的。从收货到领用,S一直都是以标准价格计算,V是实时更新
S 时将差异结转到在产品,产品中,最后结转到生产成本,最终到利润。具有计划性,可以控制考核。
V 是实时更新,出现差异直接对应材料中调整。价格可以直接反映市场价格。
事实说明:
数量 单价 本期收货 结余 标准价格 周期价格 差异
上期结存 100 2 200 2
本期收货 100 2.4 240 200 2 2.4 40
发票校验 2.2 220 200 2 20
收货产生的会计凭证 发票校验产生的会计凭证
借:原材料 200 (标准价格) 借:应付帐款-暂估-原材料 240
采购差异--原材料 40 贷:应付帐款-供应商 220(发票价格)
贷:应付帐款-暂估-原材料 240(采购订单价格) 采购差异-原材料 20
原材料按照标准价格2入库,应付账款-暂估按照PO价格2.4核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采购差异
注意:对差异的处理
1、在已经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发出材料的差异,结转到制造差异等科目
2、将差异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移动平均价
数量 单价 本期收货 本期发货 结余 移动平均价格
上期结存 100 2 200 2
本期收货 100 2.4 240 240 2.2
发票校验 2.2 220 220 2.1
收货产生的会计凭证 发票校验
借: 原材料 240 借:应付帐款-暂估-原材料 240
贷:应付帐款-暂估-原材料 240 贷:应付帐款-供应商 220
注意:发票校验如果产生差异,则直接更新库存
1、当采购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购订单时,首先要估计(Accrual)每一种物料的价格、运费及杂费。系统根据采购数量计算出总价值。
  2、收货时,根据实际收货数量录入系统,系统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出采购物料的总价值。
下面举例说明这一过程。   
收货过程:   
· 收货的原材料价格依照标准价格计算。   
· 暂估应付账款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   
· 订单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转入材料价格差异科目。也就是说材料的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收发票过程:      
· 此步操作对库存材料没有直接影响。   
·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冲销。   
· 依据发票价格记应付账款科目。   
· 按 照发票价格重新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比较容易理解。原材料按照标准价格发货到生产订单,这时原材料减少,变动成本增加;在生
产订单结束确认后,产生的产成品按标准价格计价,同时变动成本减少;原材料标准价格与产成品之间的标准价格差异均被转到当期的损益中。
移动平均价格和标准价格计价的主要区别:
如果物料价格控制方式为 S
migo &收货时以标准价入库,采购订单价格与物料主数据价格差进入差异科目。发票校验如果发票与采购订单价格不一致 也进入差异科目。
如果物料价格控制方式为 V
migo &收货时价格为采购订单的价格,同时物料主数据价格更改 发票校验,如有差异则更新库存
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高或
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
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如果标准价格
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S和V的最主要区别就是S一直以标准价计算。V则是实时的更新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 货品最新单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