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y meeker 2016 pdf发布的《2016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都有哪些亮点

公众号:WeVenture
提供并分享旅游,亲子和创业相关内容;为身边朋友提供有用信息,分享经验,传递正能量;圆梦小时理想,立志走遍全球;
对这篇文章不满意?
您可以继续搜索:
感谢您阅读【干货分享】《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 ,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报告英文全文:
物联网权威人士杨剑勇对互联网女皇报告解读:语音技术重塑人机交互当今所处的物联网时代,语音识别被视作为人机交互的入口,近年来,由于机器学习的迅猛进步,语音控制也变得更为实用,让设备了解我们在说什么。互联网女皇《互联网趋势》报告中,谈及语音将是人机交互的新范式,重塑人机界面,语音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语音技术将解放人类双手和眼睛,未来与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交互模式,语音将是最佳人机交互模式。  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今天凌晨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这是她第21次公布这一年度互联网报告。  本文为您解读互联网女皇《互联网趋势》报告,在物联网权威人士杨剑勇看来,当今所处的物联网时代,语音识别被视作为人机交互的入口,当更多应用场景被物联网覆盖之时,这个世界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包围,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机器、智能设备等也将由人工智能变的更大强大。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服务中,人机交互透过语音技术、图像识别等,使得机器能读懂你,也可以让机器读懂我们的世界,之后执行更加精准命令为人类提供服务。可以说物联网,包括物联网领域的硬件含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必然离不开人工智能以及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互联网女皇这份《互联网趋势》报告中,谈及语音将是人机交互的新范式,重塑人机界面显然很重要,语音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但核心在于自然语言识别及处理技术,假如语音识别准确率从95%上升到99%后,语音交互将迅速普及,甚至将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  现阶段各主流语音平台,如谷歌、百度等准确率均已超过90%,人机交互或者说计算界面将从键盘进化至麦克风,不过目前才刚上路。我们从谷歌来看趋势,自从2008年iphone及谷歌语音搜索推出后,语音相关命令的搜索量增长了35倍以上。  百度语音从2014年第二季度起,输入增长4倍以上,输出增长26倍以上。今年早些时候,《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百度凭借领先的语音交互技术登上榜单,指出,百度在世界语音交互技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相结合,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创造切实可用的语音接口。  在美国,安卓上的语音搜索占20%,百度语音上搜索占10%,到2020年,所有搜索中至少50%为图像搜索或语音搜索。语音技术将解放人类双手和眼睛。同时,语音将会演变成一个计算界面平台,第三方平台开放者将迅速进入,亚马逊Alexa语音平台目标成为家居、汽车以及手机领域,以及更快更方便地在亚马逊平台购物,目前亚马逊客户拥有Echo的比例由2%上升至5%,CIRP数据显示,Echo发售至今已售出400万。  物联网权威人士杨剑勇表示,未来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将由人工智能变得更大强大。近年来,由于机器学习的迅猛进步,语音控制也变得更为实用,让设备了解我们在说什么,显然人工智能发挥巨大价值。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权威人士、科技名人),致力于传播、解读物联网相关信息,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有几组关于中国的数据挺有意思的,按照时间顺序截图出来,讲一下我的理解:&br&&br&&ol&&li&P14:互联网渗透的困难&br&&/li&&/ol&&img src=&/8dbe1258d6dcc5a8e277fef408f4bfe3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8dbe1258d6dcc5a8e277fef408f4bfe3_r.png&&这幅图用了世界银行和麦肯锡的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在于,未触网人群的触网意愿不够高。相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收入和文化程度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是大部分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意愿。没有足够意愿的原因有很多,猜测几个可能:&br&&ul&&li&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li&&li&互联网落地到农村的服务和产品没有显著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推广中示范效应差(农村电商这几年才开始搞);&/li&&li&农村人口回流不高,没有将信息工业化生活习惯带回农村;&/li&&li&农村人口相对不密集,扩散效应差;&/li&&/ul&所以我觉得其实李博士就任之初主推的「城镇化」思路是有利于互联网行业的,然则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不太提了,改提「互联网+」这种更直接的、升级改造原有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思路。「城镇化」是难落地,「互联网+」是太容易吹泡泡。两头难。&br&&br&2. P167 移动端使用时间分布&br&&img src=&/0cedeaa0e8cab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0cedeaa0e8cab_r.png&&腾讯系不出意外地占据了最多时间,但从公司估值和商业收入并不与时间等比。也即,社交和内容占据我们大多数联网时间,但时间不等于钱,流量不等于钱,甚至粘性不等于钱。&br&&br&3. P171 中美电商占整体零售的比例&br&&img src=&/4fbabce1c9cf5ba9124ac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4fbabce1c9cf5ba9124ac_r.png&&中国电商占整体零售的比例早已大大超过美国同行的水平,且增速依然显著。中国的电商和美国的电商可以说几乎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也会不同。中国互联网兴起后,东南亚的 copycat 们各种照抄中国模式,中国的一些电商平台也将触角伸向东南亚,虽然现在不好说「相得益彰」,但将人口密度作为评估商业模式和改造商业模式的考量,应该是十分必要的。&br&&br&4. P181,P185&br&&img src=&/df8c21699f70fde632bdee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df8c21699f70fde632bdee_r.png&&&img src=&/02f3149e3bae017e56fa26c397ca5dea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02f3149e3bae017e56fa26c397ca5dea_r.png&&(这两组图的形式非常精妙,它们是以发展时间(公司的年龄)为横轴,商业规模为纵轴,比较的是花了同样长的时间,谁成长得更快。这是一种非常容易得到 insight 的作图方式。建议大家学习一个)&br&&br&这两幅图也可以佐证上面的一些观点,Uber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领先于 Uber 在西方大多数城市(只比较 Uber,去除了公司经营战略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如果比较滴滴中国和 Uber 美国可能差异更显著);京东的发展速度也大大快于亚马逊(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京东,不得不惊叹于京东的发展速度)。对于 Uber 和京东这类牵涉到重线下服务的商业模式,中国的城市的高人口密度是个天然优势,这是促成京东以及中国电商发展速度举足轻重的一点。人口密度高,不仅意味着用户密集,同时优秀范例的传播也非常高效,以至于在中国,几乎可以不用特意做什么社交或者社区传播,很多新的概念就可以在城市中自动、高速、病毒般地传播(顺便一提,我现在倾向于认为,社交电商是个 fad,尤其是基于优化传播来做的「社交电商」,应该考虑优化点别的环节)。&br&然而,现如今,随着城市电商开发布局进入瓶颈期,大家把触手伸向农村,这是明智的吗?在城市能复制的增速,在农村能复制吗?以上这两幅图,恐怕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br&&br&&br&最后,这次 Mary Meeker 和 Hill House (高瓴资本)做的这块中国内容,要比过去做得好一些(2015 年的也是和 Hill House 合作的)。要知道,过去 Mary Meeker 的一些数据来源是不严谨的,比如有过雇佣一些不知名的市场调研公司投放几百几千个样做的用户调研,这种数用起来坑很多,我估计她的团队也只是想「编造」一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我记得 2014 年年底跟美国投资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提到 Mary Meeker 报告中某个数据,然后我回头去查总是查不到 source,跟一些信度较高的 source 也有冲突和偏差;今年的数虽然也未必达到完全准确、口径科学,但至少有更专业、更了解市场的人来搞了,所以个人感觉对中国市场的描述更贴切了一些。(当然,既然是和高瓴合作的,免不了腾讯系的数据会比较优势,懂的自然懂,哈哈哈)
有几组关于中国的数据挺有意思的,按照时间顺序截图出来,讲一下我的理解:P14:互联网渗透的困难这幅图用了世界银行和麦肯锡的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在于,未触网人群的触网意愿不够高。相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收入和…
2016年的这份《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很庞杂,其实大致就四条线。&br&&br&1,平台的转移,PC、手机、汽车&br&玛丽米克尔认为,智能手机时代正在追随PC,成为一个过去式,下一个计算平台很可能是汽车。这个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起码我觉得没那么快,可能还需要十年左右吧,在汽车之前,VR的趋势反倒更明显。&br&另外在手机平台来说,IOS系统的份额下降很明显,2015年已经下降至16%,按此速度变化,两三年之后,苹果与安卓的份额之比有可能将演变为1:9的局面。&br&&br&2,内容的多媒体化,语音、图片、视频&br&语音搜索、社交图片分享、视频内容的比例都在大幅增长,这个很好理解,随着硬件的进步和无线网络速度的提升,内容的密度一定是越来越提升的。尤其是随着VR时代的到来,3D视频的繁荣应该是一个即将发生的大事件。&br&&br&3,广告的垄断,时间的垄断&br&报告中提到的一个数据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网民在线时间的垄断。&br&在美国,2015年谷歌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8%,facebook增长了59%,两者合计垄断了美国在线广告业的76%,而其他占24%广告收入的媒体,增长率只有13%,慢于那两个巨头。也就是说,在网络广告市场,垄断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强化。&br&中国也是一样的,BAT三家垄断了网民在线时间的71%,尤其惊人的是腾讯系,一家就达到了55%左右的份额。也就是说,中国网民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花在腾讯身上的。&br&&img src=&/6fa27d5f60ad356a55f7c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fa27d5f60ad356a55f7c6_r.png&&&br&&br&这种时间上的垄断,是一个全球趋势,这带给我们两点启示:&br&A)在移动时代,独立APP创业的大门正在关闭,而社交平台将演化为一站式的操作系统,内容创业也好,应用创业也好,很有可能都需要依附于他们之上。&br&&br&B)这些转变,使得腾讯获得了对另外两家的影响力超越。尤其是金融业务,依托于淘宝的生态,支付宝曾经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但如今,腾讯越来越挡不住了。&br&腾讯的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相当于挖空了门户和百度的墙角,而他的O2O联盟生态,又相当于构建起了淘宝电商之外的另外一个虚拟商业世界。再加上自成体系的游戏江湖,这些虚拟世界的交易都用微信支付来打通,使得其交易频次高居全球金融工具之首。&br&&img src=&/41f246dab68ea47e5679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1f246dab68ea47e56792_r.png&&&br&&br&虽然微信支付的交易金额总量还比不上支付宝,但是黏性高,增长速度惊人,这带给了腾讯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因此,在这个月,腾讯的市值最终追上了阿里。还记得,阿里两年前上市的时候,其市值一度是腾讯的两倍左右;六年前的时候,腾讯的市值甚至还不如百度。&br&从投资的角度,腾讯永远是最值得买的股票。&br&&br&4,电商的中国风,未来的印度梦&br&中国的电子商务极其繁荣,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服务业态的落后,缺乏竞争力,所以新生的互联网模式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br&比如美国七大零售商,第一是沃尔玛,第二是CVS,而亚马逊只能排到第五名。中国没有传统连锁巨头的存在,这就给了电商们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第一是阿里,第二是京东。&br&而在目前热火的按需交通的发展上,中国同样后来居上,吊打全球。&br&&img src=&/0682fba4808f58adcb730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682fba4808f58adcb730_r.png&&&br&&br&按这样的逻辑来看的话,更值得重视的市场应该是印度。&br&因为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也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而印度正在起飞。201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增长了40%,超过2.7亿网民人口,这个数量超过了美国,仅次于北方的邻居。&br&从上面的按需交通市场也可以看到,印度的规模已经从去年不到北美一半,迅速扩张至今年一季度的与北美相差无几。这种裂变式的增长是罕见的,由于其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比中国更低,互联网的应用也更依赖于智能手机,因此其潜力之大必然不会低于中国,而发展方向更将跟着中国亦步亦趋。&br&猎豹移动已经在印度推出类似于今日头条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有远见的创业者正在印度拷贝中国的创业模式。很多年来,都是中国创业者去美国朝圣,发展出著名的copycat模式,而由于中美之间的巨大经济水平差异,导致了美国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水土不服,给了中国创业者天然的发展机会。但是中印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则要小得多,这使得中国模式在印度的落地,阻力将更小,像UC浏览器、茄子快传等都已经在印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br&现在,轮到中国模式对外输出的时候了。
2016年的这份《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很庞杂,其实大致就四条线。1,平台的转移,PC、手机、汽车玛丽米克尔认为,智能手机时代正在追随PC,成为一个过去式,下一个计算平台很可能是汽车。这个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起码我觉得没那么快,可能还需要十年左右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品橙旅游↑近日,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合作伙伴之一Mary Meeker,公开了2016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份报告中的内容对于旅游营销商非常有价值,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Google和Facebook共同在过去一年美国互联网广告增长中占四分之三。Google较上年同比增长18%,Facebook增长59%。相比之下,其他所有在线广告商获得的仅是全部广告收入小部分的收益——年增长率共计也仅达13%。据报告数据显示,移动广告支出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66%。Meeker认为用户用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远多于用在广告商上的时间,广告商却总是忽视了从移动设备上接近客户的机会,这在去年相当于损失了220亿美元的盈利机会。但是Meeker也指出广告商在填补该空缺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客户仍然没有习惯在最常用的Facebook或Messenger中进行产品购买的行为。Meeker还注意到另一个巨大的挑战:移动设备中的广告拦截软件正在成倍增长,这为营销商带来更多问题。鉴于这些变化,旅游营销商正在把像电视和广告牌这种传统方式和社交媒体这种新型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新型营销试验。IBM可能在今年秋季采取这一方案,他们计划推出沃森广告(Watson Ads),消费者将能够通过语音或文本向IBM沃森超级计算机提问,并通过广告接收有关产品或解决方案。Meeker认为,最有前途的广告趋势是被Snapchat所证明的视频广告——因为这种广告的形式别具一格。品橙发现,视频越有代入感,越能激发观众的灵感,唤起他们的感情。传统视频用讲故事的方式,具有交互性并以第一人称角度的视频,可以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让观众成为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赋予观众选择视频内容的权利,为视频加入交互元素也可以使视频更加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运营商都在使用视频营销,并且作为目的地的营销方式,视频营销可以帮助游客考虑本不会考虑的一些地方,帮助游客沉浸在一个地方并找到感觉,做出旅游规划和决策。品橙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来源:品橙旅游,转载请注明。本文有删节,全文请点击左下链接,或公众账号菜单查询更多旅游资讯在点击看全文,了解更多旅游国际视野↓↓↓↓↓↓↓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52581 更新:
人气:40046 更新:
人气:35467 更新:
人气:28019 更新:
品橙旅游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当闺蜜谈恋爱之后……
2016欧洲杯期间男票的正确打开方式……
百年系列 | 100年过去了,这里的帅哥还是那么帅,冰淇淋还是那么甜
别忽视!夏钓影响渔获的痛点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Mary Meeker 发布的《2015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都有哪些亮点?
报告地址:&br&&a href=&///?target=http%3A//kpcbweb2./files/90/Internet_Trends_2015.pdf%3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kpcbweb2.&/span&&span class=&invisible&&/files/90/Internet_Trends_2015.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中文:&a href=&///?target=http%3A///a/922.htm%23p%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互联网女皇报告:互联网仍在缓慢增长&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br&&img data-rawheight=&1334& data-rawwidth=&750& src=&/ecffc8e63cac15ca95f11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cffc8e63cac15ca95f11e1_r.jpg&&
报告地址:中文:…
按时间排序
互联网 细分行业太多了, 每个子行业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 2016趋势报告都出来了,可以对比参考!下载链接分享给大家!
戚公子x人工智能的网络效用,虚拟现实的生态,流动,重新混合。4大趋势: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把不同的人工智能联合在一起能够发生更大的效果,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去购买人工智能为我们所用;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一个生态圈,未来虚拟现实会成为最社交化的社交媒体;所有权似乎不如以往那样重要了,获取渠道要比所有权更好;虚拟现实中重新混合的趋势,在零售业等行业也存在,把现有的服务分拆开来用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一种新的能力。
Mary Meeker这份趋势报告亮点还是比较多的,这份趋势报告背后蕴藏着商业机会,重点是看到了互联网在移动端的发展潜力,通过比较全面的调查,总结分析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探究互联网硬件与软件企业可实现的盈利模式等,互联网从业者、创业者、投资人、营销管理者、企业管理人员等从中获得具有前瞻性的讯息。但是可能互联网小白很难一眼就看出门道来。我最近在京东众筹上正好看到有一个众筹项目,是关于一个解读今年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的众筹活动,到时候好像有Uber上海总经理和其他一些大牛来解读,感觉很有bigger,而且不用花很多钱,这是那个众筹项目的链接,感觉还是物超所值的,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其中一句话,大意是:先前网络经常是提高工作效率;但未来的趋势:改造工作本身。
Meeker的巅峰到此为止。两年之内必定被黑出翔。三年之后没有人看Meeker的报告。请叫我流行文化预测大师。
我前几天反复看了几遍Slides,觉得现在很少有人去收集这么详细的数据,有几页的数据可以推测出关于互联网创业很有意义的信息。概括性的内容在赞同数高的答案里已经有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硅谷和FB的经验得出一些见解,特别是我觉得对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很有营养的部分。全部都耐心看完的人最后肯定会觉得受益匪浅。所以,如果看,请深看:首先介绍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凯鹏华盈,成立与1972年,为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背后的LP是各大高校的基金会。合伙人 John Doerr 一直是我的偶像,也是IT风投界的上一代教父,手下所投公司:Amazon,EA,Google,Etc。Steve Jobs在世时,他成立了 iFund,用来投资基于iPhone App的公司(在一届WWDC的 “One more thing” 中)。另外还有克林顿时代的美国副总统 Al Gore(戈尔),此君后来投资 Mike Matas 和 Kimon 的团队,出产 Push pop press,并斩获当年的 Apple Design Award (后来团队被Facebook,Mike Matas 和 Kimon 后来成为 Facebook Paper 的核心成员,此项目开源出 Pop animation library)。不过最近几年来,KBCP还真投得不咋地,在中国更是,比不上赌赛道的红杉和后起之秀 Andreessen Horowitz,我想唯一的亮点就算是KPBC成功投资 DJI 大疆创新 吧。而DJI的创始团队也被 John Doerr 邀请到他在加州的家中共进晚餐,可谓是华人的骄傲!好,言归正传:1.Feature Phone:功能手机,就是之前的诺基亚。之前我以为周围的人(硅谷或者中国)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现在看来,全世界的比例才40%,所以智能手机上的用户数以后还会继续增长。另外世界上只有73%的人使用手机,还有27%的人没有手机。看来很多数据,并不像我们感知的那样。这里的数据是全球,中国具体数字我们也不知道,所以只是让人感知一个全球的情况,不意味着可以来直到中国人创业。Feature Phone:功能手机,就是之前的诺基亚。之前我以为周围的人(硅谷或者中国)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现在看来,全世界的比例才40%,所以智能手机上的用户数以后还会继续增长。另外世界上只有73%的人使用手机,还有27%的人没有手机。看来很多数据,并不像我们感知的那样。这里的数据是全球,中国具体数字我们也不知道,所以只是让人感知一个全球的情况,不意味着可以来直到中国人创业。2.这页我觉得很有启发意义。这页我觉得很有启发意义。第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左侧当年的Top15公司,现在还在的有几个?由此可知,右侧大部分大家觉得如日中天的公司,20年后大多数也会以倒闭告终。当然很多人心想去你大爷的,老子不信,比如说Baidu会死?Tencent会死?Facebook会死?etc。这里打个赌,按照历史来推断,上面Top15 80%都会死。感叹互联网这个行业变化实在是太快。另外可见Apple的伟大之处,唯一个坚挺在Top10位置的公司,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伟大公司。Netscape(网景)雄踞榜首,后来被微软凭借绑定Windows干掉(最后被AOL收购)。不过当年它的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和其中的第一个PM Ben Horowitz 继续在风投界大红大紫。Marc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现在还在Facebook的board上坐着。Ben写就书籍《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创业维艰)。他们的 Venture Capital Firm "Andreessen Horowitz" 也是无数创业者想去 Pitch 的对象:看公司的平均市值:前15公司的总市值翻了100倍。可以断定,以后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市值刷新高,而Apple的市值超过Trillion市值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Facebook,Alibaba和Tencent这类公司也会纷纷超过Trillion市值。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公司估值高得吓人,只是刻舟求剑,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看公司所属的国家:之前大部分公司是USA,剩下一家Germany一家Canada;现在China互联网公司占了四席。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一向以软件业自豪的印度,还有其他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德国,他们的公司在哪儿?印度人在硅谷和其他美国公司里可牛逼了,但是他们英语的普及和开放的市场,直接导致国内的软件公司被美国公司干死。中国的防火墙以及制度壁垒,说是闭关锁国也好,或者地方保护也好,但至少让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在市值上和老美公司排排坐 :) 看行业:搜索,电商中,美国和中国都有企业上榜。而
所在旅游业,中国的公司还没在榜上,是否预示着中国在线旅游公司Ctrip和Quanr被低估呢(买入--long的信号)?另一方面,Salesforce所在的企业服务行业,中国互联网貌似还没出现一家够大够有前途的,在这个领域是否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呢?最后Netflix上榜了,可见在视频平台方面,创造自己独特的内容(国内喜欢谈的IP -- Intellectual Property)真的是越来越重要!2. 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在每个用户上的营收, MAU: Monthly Active User 月活跃用户。 Facebook作为一个MAU上 10亿的公司,依然能保持13%年增长,在赢利方面保持29%的年增长很了不起。而Facebook现在90%以上的利润来自News Feed Ads,而这个项目则是有一个中国工程师开创和主导的,我会在接下来的知乎专栏里,介绍Facebook的这位华人工程师“葛爷”和他主导的Facebook的赢利发动机 News Feed Ads。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在每个用户上的营收, MAU: Monthly Active User 月活跃用户。 Facebook作为一个MAU上 10亿的公司,依然能保持13%年增长,在赢利方面保持29%的年增长很了不起。而Facebook现在90%以上的利润来自News Feed Ads,而这个项目则是有一个中国工程师开创和主导的,我会在接下来的知乎专栏里,介绍Facebook的这位华人工程师“葛爷”和他主导的Facebook的赢利发动机 News Feed Ads。3.Vertical Viewing: 垂直显示,说的是图片和视频的显示。这里很有共鸣,多少次打开微博上的视频,朋友圈里的视频,或者懂球帝里足球集锦视频是,我们不得不反转手机?不然视频上下是大片的黑色空白区域?以后的视频广告应该越来越多地考虑垂直屏幕。Vertical Viewing: 垂直显示,说的是图片和视频的显示。这里很有共鸣,多少次打开微博上的视频,朋友圈里的视频,或者懂球帝里足球集锦视频是,我们不得不反转手机?不然视频上下是大片的黑色空白区域?以后的视频广告应该越来越多地考虑垂直屏幕。4. 聊天工具类左侧的使用率最高的十个App中,Facebook公司的占据4席,由此可见Facebook现在在移动社交这一块的霸主地位。左侧的使用率最高的十个App中,Facebook公司的占据4席,由此可见Facebook现在在移动社交这一块的霸主地位。Whatsapp: 8亿用户,60%的年化增长;而微信 5.49亿用户(绝大部分在亚洲和华人),而年化增长率只有39%。微信的增长率已经开始放缓,同样预示着微信的全球化或者说腾讯的最近一次全球化尝试照样以失败告终。我这次在硅谷正好见了不少Messenger组的同事,他们从自己的角度(也就是老美的角度)分析了微信为什么在欧美会铁定失败(不是由于政府因素,而是产品本身),我晚点时候我专门把和他们讨论的内容分享出来。我觉得咱们中国人一方面在嘲笑外国人不懂中国,外国产品在中国越来越不好用的同时,也应该开始多反思自己的产品同样也无法越过这条可怕的文化鸿沟。Whatsapp: 8亿用户,60%的年化增长;而微信 5.49亿用户(绝大部分在亚洲和华人),而年化增长率只有39%。微信的增长率已经开始放缓,同样预示着微信的全球化或者说腾讯的最近一次全球化尝试照样以失败告终。我这次在硅谷正好见了不少Messenger组的同事,他们从自己的角度(也就是老美的角度)分析了微信为什么在欧美会铁定失败(不是由于政府因素,而是产品本身),我晚点时候我专门把和他们讨论的内容分享出来。我觉得咱们中国人一方面在嘲笑外国人不懂中国,外国产品在中国越来越不好用的同时,也应该开始多反思自己的产品同样也无法越过这条可怕的文化鸿沟。另外Facebook Messenger凭借Facebook强行将主app里的消息功能去掉,强迫用户下载Messenger这一“大棒”政策,获得了200%的年化增长。从道义上说,Facebook多少有点“强奸”用户的含义,但是单看数据,其实Messenger在美国的增长不可谓不成功。而且Facebook一直以来就是这种大棒的风格。更加耐人寻味的其实是 校内网。很多人可能忘记了,3年前校内网同样也强行将Messenger从自己的主app里去除,然后强推人人Messenger app,但是得到灾难性的后果。不得不在一年后又把聊天功能加回到主app中。由此可见,战略相同的时候,执行和战术依然非常地重要。很多现在中国的创业公司,企图只是简单拷贝一个国外公司的模式回来,甚至高调宣称“模式只要正确,谈执行已经过时”的观点,都是极其错误的。5.Facebook Messenger已经在美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一个生态系统。从支付,到电商,到广告。6. Twich 是著名的直播网站,类似与国内的斗鱼等直播平台。YY也在做这方面的业务。这页说明了这方面的市场依旧很大,值得创业公司去拼。我之前在FB就职的时候,经常去上面看韩国Pro的星际第一视角直播,甚爽。Twich 是著名的直播网站,类似与国内的斗鱼等直播平台。YY也在做这方面的业务。这页说明了这方面的市场依旧很大,值得创业公司去拼。我之前在FB就职的时候,经常去上面看韩国Pro的星际第一视角直播,甚爽。7.AirBnB,不用说了,这是一家伟大且极其有前景的公司。我这次从湾区一路去LA游玩,路上都是住AirBnB的房子。房间各式各样,有Hollywood Hill,Beverley Hill,还有Malibu的豪宅(继承者们中金叹的房子),价格还很便宜。我现在更新自己对于湾区四小龙的评定,AirBnB现在超越Uber,Square和Snapchat,排名第一。我个人上周也去访问参观了AirBnB,还和前同事们聊了很多AirBnb模式的问题,后来会发知乎专栏。AirBnB,不用说了,这是一家伟大且极其有前景的公司。我这次从湾区一路去LA游玩,路上都是住AirBnB的房子。房间各式各样,有Hollywood Hill,Beverley Hill,还有Malibu的豪宅(继承者们中金叹的房子),价格还很便宜。我现在更新自己对于湾区四小龙的评定,AirBnB现在超越Uber,Square和Snapchat,排名第一。我个人上周也去访问参观了AirBnB,还和前同事们聊了很多AirBnb模式的问题,后来会发知乎专栏。8.US大多数人同意:1. 手机难以离手;2.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看手机;3. 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4. 5年后,手机上可以干一切事情。在中国,上面的4点也适用于绝大部分人。朋友的有一个比喻很形象:手机越来越成为人类的一个器官,当人们找不到这个器官时,会表现出不知所措,魂不守舍。9. 北美O2O公司一览:上图为当下在硅谷最火的O2O公司,重点介绍几个:上图为当下在硅谷最火的O2O公司,重点介绍几个:Uber:国内已经开用,打车;OpenTable:美国火热的订餐订位网站。商家和OpenTable合作,用户直接在OpenTable上选择预订时间和人数;Caviar:外卖O2O,类似 饿了吗,淘点点;Munchery:这次在湾区第一次试用,特别喜欢。UI设计地很精致,逼格很高。厨师直接连接用户的O2O平台。Instacart:之前很火的生活日用品和蔬菜水果O2O公司。这次在硅谷在美国的风投和Instacart的人讨论这个模式在中国发展,觉得100%模仿的Instacart的公司在中国必死。AirBnb:不用多说了。湾区四小龙公司里个人认为排名第一。 Postmates:同样在硅谷特别火的一个公司,同城物流的互联网O2O公司。以食物外卖为主,但其实什么都可以送(比如星巴克,超市里的蔬菜和水果)。10.无人机以后的使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DJI(大疆创新)牛逼呀!最近我也入手了一个Phatom3来练手一下。朋友婚礼,湖南卫视的节目,越来越地开始使用大疆创新的无人机:无人机以后的使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DJI(大疆创新)牛逼呀!最近我也入手了一个Phatom3来练手一下。朋友婚礼,湖南卫视的节目,越来越地开始使用大疆创新的无人机:----- 上半场先写到这里,下半场主要介绍中国部分,还在整理中,马上回来。对不起 -----Okay, 现在,下半场继续!11.这里提到了有害的病毒在不断地传播,有病毒也有恶意广告。在中国就不用说了,各种病毒和流氓软件横飞。有时候某运营商的广告也会被嵌入到浏览的页面里。页面里有提到大于20%的入侵来自于公司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对于移动来说,偷取用户信息和钓鱼的恶意页面越来越多。这里提到了有害的病毒在不断地传播,有病毒也有恶意广告。在中国就不用说了,各种病毒和流氓软件横飞。有时候某运营商的广告也会被嵌入到浏览的页面里。页面里有提到大于20%的入侵来自于公司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对于移动来说,偷取用户信息和钓鱼的恶意页面越来越多。12.globalization:全球化这里提到了全球化对于美国人工作的改变,全球化在《地球是平的》一书里被详细讲解,里面提到了70、80年代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制造业向墨西哥和亚洲转移。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只不过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美国的制造工厂越来越地回归(比如Apple的一个组装工厂)。Peter Thiel在自己的《Zero To One》里面也提到 Globalization 和 Technology 的辩证关系,前者是广度发展,后者是深度。另外Peter断言:“尽管现在世界上大部分觉得globalization是很多国家发展的动力(比如中国---拿来主义),但是真正最终改变世界的还是 Technology(技术革新)”。另外Mobile Connectivity也的确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我还在硅谷的时候,平时啵啵啵地手机一直有公司邮件和Facebook信息进来,回国之后,发现大家邮件是用得比较少了,但是在微信上的社交和工作更加频繁。工作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开始无时无刻地侵入于我们的生活中。13.我最喜欢的一张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张图来了。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过去10多年以来津津乐道的GDP又超过了谁谁谁,现在排名第几云云。同时看最下面小字部分:"data post 1980 based on IMF data (GDP adjusted for purchasing power parity)"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面的 GDP adjusted for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表示GDP数值根据国内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来配后。比如:在中国一个鸡蛋多少人民币和美国一个鸡蛋多少美元(同理等其他物品),然后配平后得到的GDP数值。从这张图来看:1835年及以前:中国GDP(红线)雄踞世界第一,超过人家欧洲(绿线)一个洲,印度(黄色)还不错,美国(蓝色)是侏儒,拉丁美洲好像没有GDP -_- ;不过1800年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的GDP开始腾飞;此时中国为清朝道光十五年,也就说在中国在清朝中期和之前,GDP一直雄踞世界第一,超过人家欧洲一个洲。1890年美国GDP第一次超过中国,此时距离美国1776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114年,距离1865年美国内战结局25年;中国处在清朝光绪年间,距离1840鸦片战争刚过去50年。也就是说,即使在爆发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中国在50年世界里GDP依然领先于美国。在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次经济危机:1929-33年的“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百度百科内容:“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大家把上面的话和现在中国股市A股,创业板和新三板结合在一起脑补一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罗斯福新政”: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其实就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从上图可以看到,之后迎来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直到1948年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图上1950年前段第二个下降点)。而上图来反映出美国GDP增长最快的地方为二战时期,说明二次大战(即使后来参战打德国和日本)没有伤到美国经济反而使其发了一笔战争财。这也解释了二战后美国甘愿通过马希尔计划来反补欧洲。图上后续几次美国GDP的下降基本上是经济危机,比如1980年,比如1989年,比如2000的 .com 泡沫,和 2008 年的次贷危机。 今年30年美国GDP所在世界比重一直下滑,唯一有小增长的是年的克林顿时代,克林顿总统的伟大之处可见一斑。他的个人魅力,对美国经济的把控还有强大的people skill在美国的总统中首屈一指。当年美国记者被朝鲜扣押,只有顿哥有能力过去把人带回来---因为顿哥和金胖私交不错!中国方面:1820年以来中国GDP所占世界比重一路下滑。1949年伟大的新中国成立,然并卵!真正的拐点来自1978年-1979年左右:1976年三中全会纠正“文革”错误,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小平同志功不可没。印度GDP轨迹和中国类似,也是在1978年左右开始经济复兴。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中国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雄踞世界GDP第一(清朝和之前就如此)。所以最近100年我们GDP排名非第一是我们的耻辱,是我们自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重返世界第一不是应该傲娇,而是欣慰,这只是我们拿回本来就应该属于老祖宗的名次。2014年,中国的GDP(在按照实际购买力配平的情况下)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中国政府没有大事宣扬,看来开始变得务实了。左图为纯美元GDP,右图为按购买力配平后的GDP。重复那句话:应该欣慰,而不是傲娇。中国在左侧纯美元GDP超过美国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GDP的本质是人口,人口越多GDP越有优势,另外科技也是生产力的一个很大加成系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则是通过科技优势来保持GDP领先。中国科技慢慢改上(全球化,技术引进,抄),以13亿+的人口来看,其实早就应该GDP第一,只是我们之前做得不够。在CMU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教授和我争论,我说中国人口太多是一种负担(和你们一样,我从小就受到计划生育的教育),搞计划生育是正确的。他说不是:“人既是资源的consumer,更是GDP的producer。中国政府只看到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中国的计划生育为给带来了人口负增长和一代人(或两代)的亲戚关系失调,会在以后的中国越来越严重地突显出来。”14.此图表明:1. 世界贸易占全球GDP的比例越来越重;2. 改革开发是世界的大趋势,而闭关锁国是将被时代抛弃;3. 贸易如此,信息和互联网应该亦如此。15.美国:服务业(第三产业)占比会越来越重,而制造业比重会下降。美国的现在,是中国以后的发展趋势。16.员工最在意的福利:1. 培训和职业发展2. 弹性工作时间3. 奖金17.电子商务的比例稳步增长,但是依然低于10%。中国更甚。所以Alibaba,JD,VIPS和聚美都是可以在美股继续买入的对象。18.阿里巴巴牛逼之处可见一斑。19.美国的趋势是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这预示着类似之类的公司在中国现在可以开始占先机。创业者的敏锐嗅觉体现优势的时候到了。20.看左侧的服务业,airbnb和uber再次被提及。要去下一个Facebook和Google的硅谷同学,要去就去airbnb和uber,这两位现在是湾区四小龙并列第一。注意:不是square或者pinterest或者snapchat。Upwork在中国可以开始引入和模仿。21.市场创新者更能吸引用户。注意:消费者首先被驱动,其次才是企业用户。也就是说 To C 的服务被 To B 的先开始创新起来。而创新者应该重点注重的细节:1. 移动设备上的体验要好(至少要有移动适配的App);2. 多运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做市场推广;3. 用 打分和评价系统 来保证服务质量(比如Uber,AirBnB,滴滴等)好,现在中国市场的篇章开始!1.来自 Hillhouse Capital 高瓴资本,牛逼!Portfolio下面的公司有百度,滴滴,京东,美团,去哪儿,腾讯,etc (
)2.肯定了腾讯在中国的霸主地位:Massive scale + Engagement,量大用户活跃度高。除夕一天发了10亿个红包,2亿用户摇了110亿次。同时这里没提的一点是,通过红包通过摇优惠券,微信吸引了两亿用户来捆绑自己的银行卡和信用卡,腾讯瞬间成为支付一霸。这些支付信息,还有朋友圈的广告,腾讯还没开始发力赢利,还没有购买腾讯股票的朋友赶紧了!3.微信依旧成为信息分发的第一大渠道。而微博有点日暮西山。(持有微博股票的伙伴注意;当然这里也不推荐去做空微博)4.自己看,政府关系做得好!5.食物外卖O2O:饿了吗,美团,淘点点,百度(外卖?百度外卖?我土了,不太懂。。。)和其他。外卖专门被拧出来是因为频次高且刚需,潜在市场最大!This is a big deal!6.每个人现在都开始做O2O了。之前领域的随便什么巨头,不做一点O2O,不做点互联网金融,现在都不好意思出来给别人打个招呼。这是全民大跃进的时代,这是全民大炼钢铁的时代!我兴奋!我激动!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7.中国今年著名的两次并购。滴滴快的合并后市值估算为60亿美金,58赶集则是100亿。前者要接受来自Uber,易道和神舟的挑战,后者则是要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和一个专业对手竞争,其实都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8. Internet of Things 开篇!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KPCB认为,小米现在是物联网的潜在老大。我们先看智能手机领域:每年227%的增长。很恐怖!但是要强调一点的是,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小米刚起步第一年,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初的时候,多少人在嘲笑它?说它搞饥饿营销,其实销售量还不如三星的几分之几;说它抄袭苹果的设计,自己没有任何创新;说雷布斯喜欢模仿别人的发布会,但是乡土口音太重;还有说小米手机的硬件组装粗糙,物料成本极低等。万事开头难。产品是需要打磨的。创业团队也是。9. 更加细节的一张图小米(黄色)对比三星(蓝色)。 我想我们都应该为民族企业打败韩国企业而鼓掌,虽然我们很多人喜欢都敏俊喜欢继承者们。看另外几家,Huawei的表现其实很惊艳,作为一个老牌网络公司,能转型开始做手机,份额还能稳步上升,很厉害 --- 让人想到之前IBM公关的一句话“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苹果一直就是高逼格的第一把交椅,好的产品的确是受到所有人的青眯。最后,联想在走下坡路。10.让人恐怖的小米生态系统:比中国的山寨厂更有设计和技术含量,比苹果速度更快更野蛮生长。完全就是把之前中国制造的优势和现在中国人越来越高的教育水平相结合的模式,很让人敬佩的公司。特别是它右上角的智能家居已开始涉足,还有右下角的那一堆外设产品。11.标题上:从2013年以来5倍增长,也就是远超过100%的年增长率。总有3千万人在小米的网店上进行购买。12. 印度情况两张图结合在一起说明。第一张图,美国1990年开始IT互联网公司起步,中国在2002开始,于是Mary预测2014年开始印度将会涌现一系列的互联网独角兽出来。比如今年WSJ的billion dollar公司列表里面的 Flipkart,这个号称是印度的“阿里巴巴”。我个人的看法是印度的民族IT公司已死,被国际的互联网巨头瓜分,除了线下特别重的领域。从上面第二张图就可以看出。而中国的互联网防火墙好,或者文化壁垒也好,或者制度壁垒也好,很好地给中国互联网公司提供了一块乐土(同样也是内部竞争激烈的角斗场),每个在这个角斗场里面出来的公司都是一个竞争力强的鳄鱼。另一方面,看上面第二张图:印度市场的大部分服务已经被国际公司瓜分完毕,接下来要做就是国际公司(比如facebook)成为他们分部,做一个本地化服务。印度部分到此为止,毕竟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13.这个图里显示的是 上市公司的估值 和 VC估值 的热度和NASDAQ的关系。页面上的观点是 现在的总体市场规模不日2000年泡沫时期,但是比1999年要高17%。如果按照保守估计同时在算上这15年以后正常的通胀的话,我们离泡沫还有2-3年的“安全期”。14.飞行器(DJI)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很多地方开始制定法律来规定什么地方可以飞无人机。比如上次我在Stanford前院飞的时候,就被Security叫住,说要我飞下来,学校里面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飞。15.最后两张图,第一张是世界各大互联网市场的情况,第二张为各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情况。在前者图中,大部分国家的渗透率都达到80%以上,而中国只有47%,这也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市场还有50%多的潜在增长性。后者中,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也才38%,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中算高,但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发达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两个国家是UK和Japan,分别为90%和86%。最后所有这次我觉得亮点的内容我就更新于此了,最后感谢大家给我点的赞,在下面给我评论和给的鼓励。没有你们对于我第二部分的“催促”,我想我可能根本就坚持不下去。最后用这张图作为结束看到上图红线的轨迹(特别是最近30年),很兴奋也很有成就感,但是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也只是拿回了本应该属于我们的名次。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我很有信心在10年和20年内看到中国GDP两倍于美国,到那个时候,我想我们才可以高呼中华民族走在了实现伟大复兴的轨道上 (Launching rocket trajectory)。「注:所有关于美股买入卖出的建议只是开玩笑」---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微信公众号:qc_empire定期发布人肉翻墙去硅谷列强工作攻略 + 硅谷资讯
还在阅读INTERNET TRENDS 2015 – CODE CONFERENCE by Mary Meeker,同时参考各位知友的笔记。看到一些关于移动端和桌面端的数据我觉得有亮点,但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疑问。已单独提问。希望得到解答。
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还是在 90 - 148 页关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那一部分。以下摘自专栏文章 Platform Thinking - Mary Meeker 这次有一些新角度():从第 90 页开始,到第 148 页,Mary Meeker 没有通过大量花里胡哨的截图和瞠目结舌的增长数据来谈论新出现的技术和应用,她如同一位宏观经济学者般的开始讨论这个在过去二十年内被新技术和新资本改造的面目全非的经济本身。她大量引用着“业内人士”不屑一顾却又毫不知情的人口、城市化、就业、政策数据,不紧不慢的梳理出一张通往未来的经济图景。实际上,这个图景正在发生。新技术降低了对简单重复的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制造业先是在美国衰落并同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并很可能最终仍然无法逃脱被彻底替代的命运。大量的年轻人无法抵抗大城市的诱惑而彼此拥挤着涌进来,但仅仅发现城市那势利阴冷的面孔。千禧年一族(Millennials,15 - 35 岁 )占据了美国劳动人口的 35%,成为绝对主力,而他们对工作的看法则与前代截然不同: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仍为自己和别人更加不同,对在线沟通协作更容易接受。在这样的人口结构下,电子商务和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快速成长,价格已经不是消费者看中的因素,他们觉得方便和速度更重要。这样的需求催生了那些通过在线平台接受订单而工作的“自由职业者”,这个族群竟然也占据了 34% 的美国劳动人口。
题主的问题是:Mary Meeker 发布的《2015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都有哪些亮点?我认为所谓「亮点」,一定不是女皇直接表达的观点,或者数据中显而易见的现象,而应该是比字面内容更深一层的发现。哪怕只是一点点。1开篇的第一章是「nternet --- Two-Thirds of a Generation in...」,当女皇用「Generation」作单位来形容这过去的 20 年时,不论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她一年一次的报告都有了更浓烈的历史厚重感。且看这进入话题后的第一页,1995 年还是个「豆」,2014 年就成了张「饼」——用户量几何倍数级的增长一目了然。但请细看左边的「豆」,再对照颜色看看最下面的对应区域。别惊讶,1994 年的那个 0% 正是如今占比 23% 的用户量最大国——中国。2第 6 页里,女皇列出了 20 年前后 Top 15 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1995 年的市值总和约为 170 亿美元,2015 年则是 2.4 万亿美元。后面这个「窒息」的数字当然受到了通货膨胀的推助,但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从「Billion」到「Trillion」的跨越。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榜单中都现身的公司只有一家——苹果。3女皇也给出了用户使用互联网时间的统计数据。总体来看,用户参与度持续增长,增速稳定;分开来看,台式机和笔记本上的使用时间 8 年以来变化甚微;而在移动端的使用时间则可以用「激增」来形容——5 年前不到 1 小时,5 年后约为 3 小时。两点解释:非移动端的用户参与度已达瓶颈;移动端的姿态并非「抢占」,而是「拓展」/「补充」一点提醒:别被数字欺骗,其实人们在互联网上浸泡的小时数没有从 3 到 6 那么夸张。脚注的最后一排小字里写得清清楚楚——「time spent with each medium includes all time spent with that medium regardless of multitasking」……很多时候,你不止在使用一个平台。4女皇仅仅描述广告的趋势就用了 12 页。内容包括互联网广告的支出和占比、广告业务的转化效率、视频广告的兴起、移动端广告优化……不过我还是觉得看数字最有意思。先看单个平台参与度的变化。除了移动端的用户使用时间在增长,其他四个平台的参与度都在衰减。但是,占了 24% 使用时间的移动端却只有 8% 的广告。所以别再抱怨手机广告多,使用体验低了。与其他广告业务发展完备的平台相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移动端依旧会是最干净、最安静的平台。另一个数据悬殊的平台是印刷媒体,4% 的使用时间,18% 的广告投入。这其中透露出的,或许不只是广告主的头脑没跟上现实的变化,也凸显出了两个问题:1. 曝光时间是否是影响广告效果的决定性因素?2. 消费者对不同平台上的广告的信任程度有多大差异?5今年为「Re-imagining」章节开场的是「企业应用」。开篇引用了 Box 公司 CEO 的推文「从前的企业软件致力于为现有工作提升效率。而现在,企业软件的机会在于变革工作本身。」紧接着,女皇一股脑儿地列举了 17 个新兴 App,讲述了这些应用如何变革电子邮件、支付方法、数据分析、文件签署、客户沟通、任务管理、人力资源、图标规划、招聘流程、背景调查、员工培训、访客管理……这些企业软件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无可置疑,但藏在这背后的一个情景却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我瞎猜,企业软件未来的某个机会在于变革工作环境内人际情感的维系方式(捂脸)……6回想 2014 年末各大科技媒体的年度盘点,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总能登顶首位,无数 90 后青年们也遥想着这位草根出身的新首富做着自己的创业梦。在全长近 200 页的《2015 互联网趋势报告》里,阿里巴巴也先后现身了 5 次。P6,阿里巴巴作为全球市值第三的互联网公司出现在榜单上;P121,和 Ebay、亚马逊等一起出现,表示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P130,同上;P158,阿里巴巴和淘宝超越 Ebay,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势头好;P171,移动电商发展对比。阿里巴巴输于印度的 Snapdeal 和 Flipkart。每次出现都是为了展现某个现象,说明某个道理。女皇没有一句对阿里巴巴的赞誉。7但微信就不同了。前后一共出现了 8 次。在「Re-imagining」的「重塑消息传递」部分,微信与 WhatsApp、Facebook、Snapchat、Line、Kakao Talk 成为了消息应用的杰出代表,成为面世时间较晚,功能却最完备的消息应用之一,甩欧美应用好几条街。第 53 页的题头甚至写着「如果微信的方向继续影响全球,移动信息应用的领导者们就可能演变为信息处理中枢」。而在赞美中国互联网大市场的时候,她又首先列举了微信的创新:除夕当天发了 10 亿个虚拟红包,2000 万用户摇一摇了 110 亿次;「城市服务」等页面促进政务信息化;柴静「穹顶之下」视频在微信端的播放量占比 41%,远超新闻视频网站、新闻视频 App、微博和其他,是新兴的社交讨论平台。82012 年以前,女皇总会在报告里用一章的篇幅来讴歌美国的互联网发展, 2013 年后,这一殊荣交给了中国,而今年印度与中国共享了这一章。在女皇的报告里,从美国到中国再到印度是一个大部头的互联网普及史。印度目前拥有 2.33 亿互联网用户,并且以 37% 的速度增长着,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市场,2014 年新增 6300 万用户,高居世界榜首。但催生印度「下一个互联网大国」的不仅是庞大的人口红利和移动电商的壮大。印度是下面这个图里服务的第一或第二大市场……脸书、推特、油管都是大多数中国网民接触不了的服务。印度会赶超中国,还在于它的「开放」。9最后一点,是我自己的数据统计。统计 2004 年以来 Mary Meeker 趋势报告的 PPT 页数变化。话的多少,或许也能反映那一年的互联网。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2015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无人机市场明显快速增长,其中美国占据了35%的市场,欧洲是30%,中国15%。主要应用包括农业、采矿和灾害等等。宗申动力,预计无人机9月可实现小批量生产,努力实现第一年销售200架以上无人机整机的目标。
几个机会点,可想方设法抓住。抓住的几种正确姿势:加入相关公司;成为相关公司上下游供应商;投资相关公司。1)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用户为21亿人全球人口为70亿人,按80%普及率,智能手机还存在35亿增长空间;按60%普及率,还存在21亿增长空间。按TrendForce数据,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67亿部,照此速度,智能手机在2-3年时间内就将达到比较饱和状态。智能手机增长速度势必会放缓,一季度数据已有迹象。接下来几年对于华为、小米、联想、步步高、TCL的市场机会:印度人口12.1亿,超过9亿印度人使用手机,但只有大约1.1亿至1.2亿人拥有智能手机。还存在超过8亿增长空间。孟加拉国人口1.63亿,上月数据,其手机用户逾7400万,估计智能手机普及率很低,还存在超过1亿增长空间。印尼人口2.4亿,去年数据,印尼智能手机用户仅有4700万,还存在超过1亿增长空间。巴基斯坦人口1.97亿,2013年手机普及率达到70%,估计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还存在超过1亿增长空间。这四个市场,智能手机还有超过11亿台增长空间,谁能切走一小块蛋糕都是很诱人的。1.1 跟随而来的软件市场机会移动端刚需类应用有七类:即时通讯、社交应用、搜索引擎、新闻、视频、购物支付、手机工具。如果加上音乐和游戏,就是九类。这些刚需类应用,在国内基本被之前PC端的大公司(腾讯、阿里、百度)所垄断。但是上述海外市场存在机会。腾讯想切入印尼市场,之前正确的姿势是并购Path。类似猎豹移动的工具类应用,还存在增长空间。腾讯、阿里巴巴向这些市场迁移,并购、投资和推广自身产品可以同时进行。2)医疗、教育互联网渗透率较低,还有她没有提到的存在巨大增长空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教育,存在想象空间。2.1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教育相关创业公司:猿题库:成立于2013年10月,距今不到2年2014年7月,猿题库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融资完成后,猿题库估值达到1.25亿美元。2014年10月,猿题库用户数突破500万。2015年3月,猿题库完成6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3.6亿美元。一起作业网:成立于2011年,距今4年2014年12月,一起作业网注册用户数超过1000万。2015年2月,一起作业网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HCapital,淡马锡、DST和顺为资本。融资后,一起作业网的估值达到6亿美元。TPO小站教育:成立于2011年,距今4年截止2015年3月,小站教育用户数突破百万,付费学员突破5万人。2015年3月,小站教育对外宣布,获纪源资本和顺为资本领投,贝塔斯曼、涌铧投资、麦顿投资跟投的2900万美金。2.2 2014中国互联网医疗企业年度融资排名前20:(资料来源: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资料来源: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2.3 巨头互联网金融布局:互联网金融渗透率,支付最高。市场规模,贷款、理财、银行可能相对更高;征信、担保、基金、众筹相对更低。爆发点方面,支付、基金、P2P、征信、众筹都在爆发。3)移动广告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在去年超过电视。刚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又急速向移动端迁移。移动端广告将进入高速增长区间,并逐步蚕食互联网广告。谷歌将受到来自Facebook的威胁:根据一季报,Facebook移动端收入占到广告总收入的73%.程序化购买、移动广告上下游公司都将从这一趋势受益。具体见《未来知识图谱》第26期。4)印度互联网市场想象空间巨大Flipkart可能就是未来的阿里巴巴。如果它成为阿里巴巴,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那么还有十倍上升空间。这十倍上升空间在未来十年将陆续释放。Ola Cabs可能就是美国的Uber,中国的滴滴-快的。其他值得关注的印度互联网公司还有塔塔咨询、Snapdeal、Hike Messenger、Zomato。5)吃住行是美国家庭消费者的大头(各占14%、33%、18%,户年均7000美元、1.7万美元、9000美元)美国、中国围绕住行吃的应用:Airbnb、Craigslist、58赶集、蚂蚁短租、房多多;Uber、滴滴-快的、优信拍、车易拍;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Yelp、GrubHub.6)中美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中心在2015年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20中,美国占据11席,中国占据6席,其他日本2席,韩国1席。最近还有强势挤进前20的A股上市公司乐视。在2015年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20中,美国占据11席,中国占据6席,其他日本2席,韩国1席。最近还有强势挤进前20的A股上市公司乐视。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市值超亚马逊一个多LinkedIn.这是我的公众号,如果你对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移动O2O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探讨虚拟现实、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O2O问题,我的微博:
粗略看了一下这个报告,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大部分故事说的是上次美国互联网泡沫到现在的一些行业宏观数据层面的东西,属于针对资本市场或者是针对非互联网人士的科普性东西,总结的基本都是现状,没有什么趋势预测(你管渗透率会进一步增长也叫趋势预测?╮(╯-╰)╭)。花了大部分章节描述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以及依附其之上的广告,视频,社交等的发展和特点(说实话这些东西在国内的情况和在美国差异还是很大的,对社交网络的认识,运用以及盈利能力,中美有巨大差异)对分享经济的部分,airbnb,优步这样的企业在国内大环境下确实比较难生存,途家推了基于分享经济的度假租赁型酒店,但发展貌似很一般,这个问题在国内一时半会儿可能解决不了。对中国的部分,微信仍是绝对主力(我其实比较好奇微信这个单独的业务部门是否实现了盈利?有腾讯的小伙伴来解答吗?),后面又说了美丽说和蘑菇街,这两个东西在国内的电商界,用昨日黄花来形容应该不为过吧?外卖那个其实是用了我们公司的数据,不做评论。对小米赞赏有加(说不定到时候人家IPO的时候会用你家的数据)对印度也有重点提及,但应该能够判断,印度市场和中国有巨大差异。最后一部分的图,除了感谢,你是想说现在世界处在另一个互联网泡沫之中么?有几个点值得注意,消费者喜欢竖着拿手机并看东西,说明APP产品的设计很难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为竖着拿手机更方便,也更自然,设计思路不应该是颠覆,而应该是适应和迎合消费者的习惯。对于电商的部分,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是广告,或者说能够较好利用互联网杠杆效应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营收来源都是广告,或者流量和信息分发,视频也主要是因为广告。(已经有资料表明,亚马逊的高估值主要是因为其云服务产品)。这个特点可以解释两个现象,1、为什么京东一直在大力扩充开放平台业务。2、为什么互联网企业都想做平台。3、为什么本地生活O2O,在线教育,医疗等行业没法实现如阿里巴巴,谷歌,脸书的高增长,可能是因为他们不那么“互联网”,但这也不好说,还要观察。PS:这份报告非常像给上市公司写的行业研究报告和背书报告,我之前参与过三个IPO项目,这里面很多东西还是值得学习的。————————————我是分割线————————————已经做互联网产业分析师一年了,走到一个瓶颈期,写东西异常困难,经常把握不住重点。我觉得拿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大家分享,共同学习非常必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私信,以及微信骚扰,谢谢。
农村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我正在做《我会种》app,巳上线,
这种报告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都是废话”,数据陈列毫无深度可言,一般也就给互联网小白看看,或者给图虚名的公司的员工转一转,欧,我们公司上女皇的报告了。数据陈列太苍白、数据本身也很陈旧。透过数据,如何看背后的问题才是关键。我试着去挖一下其中一条的背后的问题:互联网用户数从1995年的3500万发展到2014年的28亿,智能手机用户也从1995年的8000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52亿人,换而言之,互联网渗透率从20年前的不足1%已增长至如今的73%。表面数据体现的是,好牛,渗透率真高。其实,渗透率高不是一个好消息,增速仍然很快,但同比都在降低,这很糟糕。背后的事情是,互联网人口红利趋于结束。再也回不到以前随便做个app,日新增就蹭蹭蹭每天十几万往上涨的情况了。我们在三年前做的一款安卓平台的app,现在回忆起来,典型的蹭上了安卓装机量爆发的人口红利。现在已难有这样的机会,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得付出X10倍的资金和努力。小米能做成,除了自身的营销能力、定价策略、粉丝经济、产业链把控能力,恰好处于智能机爆发高峰的先发优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同样的运作方式,放在2015年,就要难得多。人口红利趋于结束,用户增长遇到瓶颈后怎么玩?从用户地区去挖掘:往三四线城市、农村走,一级一级往下吃人口红利,京东和淘宝在做这样的事情,不过吃的过程一定很艰难。从用户年龄去挖掘:往90后、00后这样的细分年龄去挖掘人口红利,same做得不错,马化腾在两会的时候说,看不懂same,但是还是投了他们。去国际市场:印度、印尼目前在走的路年的老路,UC浏览器做得不错,在印度的份额相当于重造了一个UC。国内的手机游戏公司,目前在大范围的往东南亚转。我想应该还有其它的方式,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比以前挑战都更大了。谢谢阅读。
的答案,也是另一个角度。——————言过其实了吧。感觉这报告给科技小白科普的。别一听什么“互联网女皇”就觉得说的多高深,多客观,多有前瞻性。与其说是趋势,不如说是总结。大家都各取所需。“私人企业很喜欢那些说对他们公司‘感觉’不错的人,他们在IPO时,需要替他们美言、拥护他们的分析师,这是米克的拿手专长”。
该提的大家都提了,不过我还是想说,人类的势利总让人印象深刻。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崩溃之后,“硅谷王子”Frank Quattrone官司缠身,所幸全身而退,2008年成立Qatalyst Partners东山再起,后来促成了亚马逊9.7亿美元收购twitch等大桩并购。前美林证券明星分析师Henry Blodget被判终生禁止从事证券业,不得公开谈论股市,2007年以后开始逐步活跃于媒体圈,参与创立了Business Insider,近年来经常在电视上分析“互联网趋势”。至于时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号称“互联网女王”的Mary Meeker,虽没有被告上法院,但当时批评她的文章用词非常尖刻。之后女王转去KPCB做风投,影响力大不如前。而最近几年,又成了“女王”。
搜狐有个总结,我觉得很全面了:我看下来,感觉最震撼的是:移动应用的出现使得许多人兼职收入的机会增加。我想到的是,这些兼职工作通常都是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服务类活动,许多时候需要兼职者在线下亲身参与,这就涉及到人身安全和陌生人信任感营造等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我看PPT时候的笔记,仅供参考。1995年只有0.6%的人口上网,这个数字在2014年是39%。其中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占据了28%,中国占据了23%,欧洲是19%,美国只有10%。但在1995年美国的互联网用户占据了61%。也就是美国在这20年期间在逐渐失去互联网行业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在转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1995年只有1%的用户在用手机,这个数字在2014年是73%。其中只能手机只有40%的占有率。说明智能手机的市场繁荣还会有很久。1995年互联网上市公司就有苹果,其中很多公司都已经不在了。互联网在政府公务、医疗、教育方面仍然影响较低。说明还有很多机会。无论互联网用户还是智能手机上网用户都在增长,但已经明显放缓。其中印度有非常明显的增量。移动端流量增长迅猛,其中视频流量占有率从2012年的50%到2014年的55%。这个应该是和3G和4G的普及直接相关。美国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达到了2.8小时,而2008年这个数字是0.3小时,但用PC上网时间在这些年几乎没有变动。重要的是,美国成年人每天面对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电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扩大。多数媒体人们的时间投入和广告开销是相当的,但手机用掉了24%的时间,只有8%的广告产值,在美国这个差值就代表了至少250亿美元的机会。同样移动广告的增长速度依然迅猛。社交网络用户的ARPU在明显上涨。更多新的移动广告形式在出现,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可以直接购物的支付广告。相比较传统的横屏(电脑、电视),竖屏(手机)的使用占有率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企业级产品最终会被移动市场的一些产品所替代,例如支付领域移动端有Square,数字签名有Docusign等等。// 这条去年也被提到过,而且今年占用了大量的篇幅,值得认真思考。即时通讯类App是移动端最火热的产品,Whatsapp有8亿月活跃用户,微信有5.49亿,Messenger有6亿,Line有2亿,Snapchat有1亿,Kakao Talk有4800万。同时不同用户在使用通讯App的时候已经根据需求产生了差异。2015年第一季度Facebook上每天有40亿次视频被播放。其中50%的日活跃用户每天至少看1次视频,53%的观看者会分享,75%的视频都是在手机上被看的。人们更愿意在网上留下自己的评论。其中在Airbnb上一年就增加了1400万个评论。Twitter是更快的新闻渠道。在美国年轻人里,Instagram要比Facebook更受欢迎。美国年轻人对于手机的依赖超乎想象,其中80%的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44%的美国年轻人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手机拍照功能,其中76%都是为了在把照片传到社交网络上。Mary给出了一个即时性互联网产品的公式特别适合国内的O2O行业人参考,是手机 + 传感器 + 人。其中重要的三块是住、行、吃。无人机市场贼明显增长,其中美国占据了35%的市场,欧洲是30%,中国15%。主要应用包括农业、采矿和灾害等等。在未来人们会被手机无时无刻的连接着。电商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其中阿里巴巴稳居世界第一,并且一骑绝尘。后四名分别是:亚马逊、ebay、京东和乐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非固定工作。airbnb、uber和淘宝、亚马逊的差距在于一个销售的是产品,一个销售的是服务。多数人使用uber之类在线服务工作的原因是因为相对自由。//这里没有提金钱的因素。中国被专门拿出来成为一大块去说:新年的时候国人发了10亿个红包,摇了110亿次。柴静的《穹顶之下》3天内被至少看了2亿次,其中微信占了41%。微信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微信在帮助政府解决包括水电费在内的一些政务问题。蘑菇街和美丽说这些社会化电商网站在中国爆红。在线外卖市场季度交易额接近10亿美元,并在飞速增长。其中最大的两家为饿了么(31%)和美团(28%)。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开始从信息服务参与按需服务。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为了巩固市场合并,比如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中国互联网公司较低的分成模式帮助其超过了美国公司。小米高速增长,2014年卖了6100万部手机,并且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同时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互联网市场中国成为了美国,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印度移动电商占总比例比中国还要高,超过了40%。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前20名有6家中国,2家日本,1家韩国。现在互联网公司上市规模依然无法和2000年去比。有三点可以总结给创业者们:移动市场会越来越大,并且视频非常重要。移动物联网在改变一些原有行业。中国市场很大,印度不小。---------------欢迎关注我新开的微信公共帐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pcb mary meeke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