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驱动跟德国采埃孚 电驱动的的有什么区别?

热门搜索:
  中国汽车要闻/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第21届国际研讨年会
  智电汽车:如何定义中国制造2025
  专题三:定义“中国制造2025”中供应商的角色
  时间:日(星期二)上午
  地点:维景国际大酒店
  由中国汽车要闻(CBU/C)与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21届国际研讨年会于5月24-25日在维景国际大酒店召开。
  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在题为《采埃孚的电驱动在中国2025》的发言中分享了采埃孚中国区的电驱动系统业务亮点以及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做的具体事情。目前中国是全球产业以及智能产业最活跃的市场,采埃孚计划加大在华投入并与业内厂商建立联系,为未来汽车产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和高效的服务。
  采埃孚目前在这个方向,这个政策上,之所以起步,是因为看到中国总的大的政策环境,经济增长速度没有过去两位数增长,但由于基数的增加,给工业和整个企业,尤其汽车行业和电驱动行业带来的机会是很大的。在这样一个新常态下,中国政府怎么调整,采埃孚的产业结构,怎么样驱动,使得整个工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总共七大产业,其中两个直接驱动和、和电驱动有关的,采埃孚中国区电驱动系统业务就是在电驱动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发展,中国这个市场来的虽然晚,但是势头迅猛。回顾去年中国市场总共已经产生了33万多车辆汽车,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实际上按照国家的预测,国家政策作为目标,也包括整个市场的预测,圈定基本上是每五年汽车市场的总规模要翻三倍。从2015年到年,从33万到100万,年到2025年到300万,这仅仅是纯电动驱动和插电式,还不包括别的,这种发展势头和市场需求就带来了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情况。采埃孚目前主抓的是这三大趋势,一个是效率,电驱动就属于这个范畴的,还有自动驾驶,目前在整个行业规模里面也是非常重视的看点之一。再一个是汽车驾驶安全,这在汽车行业里面,对采埃孚来说,作为业务重点的三驾齐驱重点努力方面。采埃孚的重点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降低成本,把欧洲目前的状态拿到中国市场来,光靠技术创新还不够,至少是同等重要的,还要把它的成本降到和市场有一定适应程度的规模上来,这就是采埃孚的思路,或者奋斗方向,重点在于E-Mobility,具体是在汽车上用一个电驱动,用电驱动的电机,带动能源的所谓电池,还有一点是控制。
  朱朝宏还提到除了混合动力还有纯粹的电驱动,包括前面讲到的48V,整个系列都是目前采埃孚的兴趣所在。当然,哪个市场上,哪个具体项目应用上,采用什么,这个根据情况有一定区别。
  以下是朱朝宏发言实录:
  各位同行,女士们、先生们,感谢组委会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交流汇报我们的一些想法、状况。采埃孚这个公司大家可能知道,著名的是在和车桥,我们几十年在干的也有电驱动,电驱动是我今天重点介绍的内容。
  我叫朱朝宏,我出生在中国湖北,长在,读书在德国,读了几年以后毕业在那里工作,在德国总公司混了24年,两年以前回到中国,因为我们在电驱动方面在德国、在欧洲搞的方兴未艾,搞了很久,但是在中国起步比较晚,我两年以前回来,在亚洲这一带组建团队,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就是中国区的电驱动系统业务,和我们认为我们这方面的亮点,以及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做哪些具体的事情。我今天讲四部分,先看看我们公司采埃孚。
  前不久和天合公司合为一体,合了以后还叫采埃孚,实际上就是原来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弥补的状况,目前总公司人员是14万职工,去年天合只有一部分并进来,总共并进来以后是亿欧元销售额,右边的图把总的概念放在一起了。我所在的事业部是驱动,这也是采埃孚今年初整合了各个部门业务以后,到现在叫事业部。采埃孚目前在这个方向,这个政策上,之所以起步,是因为看到中国总的大的政策环境,我这里做了一个总结,实际上数据大家可能都知道,所谓的新常态,从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速度没有过去两位数增长,但由于基数的增加,所以我们给工业和整个企业,尤其汽车行业和电驱动行业,尽管增长力没有那么高,但机会是很大的。中间是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从最早的1978年开始到2015年变化的情况,最右边,在这样一个新常态下,中国政府怎么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怎么样驱动,使得整个工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总共七大产业。我在最右边列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到,七大产业里面其中两个直接驱动和、和电驱动有关的,所以我们冲着这两点,电驱动和产业,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具体的项目,或者细节上来看,这里面做了一些总结,具体措施上,具体政策是中央政府办的,和这里最有直接联系的就是油耗和后面我们要实现这些目标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呢?其中两个例子是到年,百公里平均油耗到5升,2025年要到4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措施,当然,措施很多,但是目前在这个行业全世界,包括中国,可能提的最前面的就是,就是电驱动。
  的发展,中国这个市场来的虽然晚,但是势头迅猛。回顾去年中国市场总共已经产生了33万多辆汽车,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实际上按照国家的预测,国家政策作为目标,也包括整个市场的预测,圈定基本上是每五年汽车市场的总规模要翻三倍。从2015年到年,从33万到100万,年到2025年到300万,这仅仅是纯电动驱动和插电式,还不包括别的,这种发展势头和市场需求就带来了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情况。所以我们希望怎么实现呢?当然,采埃孚目前主抓的是这三大趋势,一个是效率,电驱动就属于这个范畴的,还有自动驾驶,目前在整个行业规模里面也是非常重视的看点之一。再一个是汽车驾驶安全,这在汽车行业里面,对我们公司来说,作为我们业务重点的三驾齐驱重点努力方面。
  所以我们要实现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做突破,这里的重点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降低成本,把我们欧洲目前的状态拿到中国市场来,光靠技术创新还不够,至少是同等重要的,还要把它的成本降到和我们这个市场有一定适应程度的规模上来。所以这里就是我们的思路,或者奋斗方向。具体怎么做,这就牵涉到技术上的走向,要把技术革新拿进来,要把成本降下来,我们举了这几个例子。在中国市场上能够见效最快的,能够用的最确切最具体的那就是我在这里举的几个例子,那些产品长这个模样,但我没必要讲具体技术细节,后面有具体的PPT,还可以展示各个产品在哪一个地方可以用,它的特点究竟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思路为什么引到这些产品,到每一个具体解决方案的点上来一对一对接,除了这个总结以外,我想通过下一个章节来具体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计划的。
  重点叫E-Mobility,E-Mobility叫的非常多,名词很时髦,但怎么定义的呢?我这里引用国外一位老教授的话,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实际上他就试图用一句话来定义什么叫E-Mobility,就是在汽车上用一个电驱动,用电驱动的电机,带动能源的所谓电池,这里提到了两点,第三点是控制,这里没有具体说。实际上这三点在一体上组织起来以后就是所谓E-Mobility,电驱动。要实现电驱动,我们曾经在欧洲也经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走到现在,在欧洲,在启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里有一些例子,从年我们第一批投产,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年我们第一批是跟德国合作,到2011年、2012年,一直到去年,我们每年基本上都有具体的产品应用到车型上,右边是哪一个产品体现在哪一个长处用什么车型上,最后能实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的,这里是一个总结。下面这一页到具体品牌上,什么车型,其实每一个会标、车型、它的年份在座各位同行可能都很熟,我们陆续的都在进入量产和运用阶段,从电机到混合动力,把传统的混合动力化,在里配备对应的电机,使得起作用的时候有控制系统实时决策,来带动究竟是有燃油工作还是燃油休息,这就是混合动力第二系列的情况。当然,除了混合动力还有纯粹的电驱动,包括前面讲到的48V,整个系列都是目前我们公司的兴趣所在。当然,哪个市场上,哪个具体项目应用上,采用什么,这个根据情况有一定区别。这里举一个例子,混合动力模块,和之间能够提供容纳这个电机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如何在这么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去容纳电机控制,包括和这个有关的离合器也好,执行器也好,把它有效的控制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混合动力模块,最后可以小到安装空间是140毫米,我们是以毫米计的,汽车是几米大的东西,在这个空间里面最后已经计到毫米了,最后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充分利用汽车,允许我们给的空间,在不改变现有的和大量位置的前提下,怎么样使得我们混合动力实现效果。
  这是我举的例子之一。第二个例子是电驱桥,当我们要回避空间小扭矩产生限制的时候,我们有另外一种回避的解决办法,就是所谓的电驱桥,把电机和eVD,比如放在后桥上,避开了燃油和空间之间打仗的可能性,当然,还有驱动和插速的课题,在回避安装空间这个问题,同时带来更大的马力和更大扭矩的前提下,就是我们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电驱动桥,英文简称是eVD,我这里展示的图片是第二代eVD2,目前在欧洲马上投入生产,在中国市场上我们也看到了广泛的兴趣,我们希望在后面能进一步把它中国化,因为这个欧洲的产品在中国尽管它的原理在工作大概方向上是对的,但是怎么安装到每一个具体项目和平台上去,这就需要我们在前方,在中国市场上打拼的团队来做具体对接。我今天讲的第二个例子就是对中国市场最具有特色和性能的产品之一。
  第三个,越来越广了,传统产品是和车桥,这就是把一个车桥混合动力化,用什么方式,用什么产品,这就根据这个车型的大小和这个车型它要的功率等级高低,以及他要投入使用的速度,比如两年之内要投入生产的话再做很大改动就不行了,所以我这里讲的是具体的例子,怎么把一个现有的车桥后驱动带上电机和与此相对应控制以后,使得两个车桥放在后轱辘中间,再做一定的电子控制改动以后,使得它的车身能够有机配合在一起。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搞清楚这一个车它本身是定在什么,由此来定它需要的电驱动,无论是纯电驱动还是混合动力,它要的功率和扭矩,和其他相应参数,控制的程度在哪里,最后再定解决方案的细节。
  这是一个大概的设想,按照我们的计划,我们其中的产品之一就是希望在五年以后,我们在这里要全面开花,以哪一个档次为基准,这里举了具体例子,当然,在座都知道,汽车行业无论任何产品,要从研发到最后大规模的工业化,这是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也深知这里的难处不可低估,要做就要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目前所设想的规划,相应的有一些我们同行希望能在这方面合作的OEM也做了一些探讨,我们认为这么一个计划是可行的。所以宗旨是这样,我们做了很多家庭作业,在中国也好,在欧洲也好,我们有很多设想和意愿,我们希望这些成果和结果、项目更多的在中国市场找到娘家,在座可能是媒体和同行,如果通过我的演讲找到今后更多的乐趣和我们探讨的机会、可能性,那就是我今天的荣幸。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欢迎大家一会儿提问,谢谢大家!
  提问:我们主题是“中国制造2025”中供应商的角色,这里不是说跨国供应商,我们说的是所有供应商。所以我的问题是,你们作为一级供应商,你们也会做很多的与二级、三级供应商的合作,很多来自于中国供应商的采购,所以我就在想,在座各位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大家对于中国供应商角色的看法,无论是从竞争对手的角度,同时也从合作的角度来去分析,怎么来看待他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因为在座各位都是在中国有业务的,所以我想看看你们是怎么看的,对于中国国内供应商他们的角色。
  朱朝宏:我们这个范围来讲,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供应商和西方或者国际供应商,和传统企业供应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为本身全球起步就晚一些,目前中国市场上汽车方面的零部件供应商绝大部分还仍然掌握在本土企业手里面,像我们在座这些,无论是博世、法雷奥、采埃孚,实际上还没有大面积给中国汽车提供这方面的产品,我们响声再大,动作再出名,仍然仅仅是准备阶段。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供应商在方面我认为是机会。
  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和汽车工业本身很同步,很类似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目前所有的优势当务之急不是赶紧把哪一个项目拿下来,把哪一个汽的业务拿下来,而是赶紧把我们应该做的新的潮流和技术能对号入座的,赶上潮流的技术要搞到手。这一点我认为我们本土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定的工作可做,我们的重点不是放在拿项目提高效率,而是赶紧拿适应当今汽车市场技术的状态,这些本土市场我认为可以做一些工作,这样才能对我们现在在中国落户的国际化公司,以后不仅保持他已经有的优势,当然,你说后面的国际供应商没有份额,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能够保持多久,或者份额差那么大,这是本土企业该做的问题和该思考的。
  (以上实录未经演讲嘉宾确认)
  * 版权声明 *
  &本刊所有图片、文字及版式版权均为【中国汽车要闻】(China
Update)所有,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用作其它商业用途,其他网站及平面媒体如需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汽车要闻(CBU)主要从事中国汽车行业的出版、商务咨询...
车音网CEO、汽车行业自媒体人苏雨农的账号。
中国汽车行业著名跨界人士、中德诺浩CEO孙勇创。
寻找那些好看好玩、有价值的达车。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全方位点评行业现象与问题。
资深财经记者孙铭训领衔的汽车财经新媒体。采埃孚组建第六业务单元——电驱动事业部
日 06:31&盖世汽车综合&
  &“通过合并乘用车和商用车电气化的相关业务,我们认为这些先进技术拥有着塑造未来的巨大作用,”采埃孚(ZF)首席执行官斯特凡o索默Stefan Sommer博士表示,“基于当前在汽车排放量问题上的争议,电动时代的到来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还要快。”从采埃孚(ZF)正一步步将开发重点从传统的传动系统技术转移到电动汽车领域并成立了新的电驱动事业部亦可明显体现到这一趋势的重要性。
  过去各项不断增长的电气化业务都分布于各个事业部中,而现在都将统一于公司的第六大事业部——电驱动事业部之下。新事业部补充了现有的五大事业部——乘用车传动技术,乘用车底盘技术,商用车技术和工业技术以及采埃孚(ZF)在5月中旬完成对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的收购交易后刚成立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事业部纳入集团的所有业务范围。
  采埃孚(ZF)现有的电子系统和电力传动技术业务单元将构成新的电驱动事业部的核心,致力于开发电驱动项目,并整合整个公司的电驱动业务。
  目前,施韦因富特分公司主要涵盖采埃孚(ZF)电驱动事业部和轻量化设计的业务,进一步加强了其作为公司主要的高科技研发基地的定位。“新的事业部成立之后,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电气传动系统的大趋势,并遵守越加严苛的国际法规,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系统。”采埃孚(ZF)首席执行官斯特凡o索默Stefan Sommer博士表示,“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把施韦因富特分公司从一个专业生产底盘零部件的企业转变成一个生产更复杂的传动系统零部件的企业。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该生产基地的发展。”
  目前,采埃孚(ZF)减振器在德国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施韦因富特、艾托夫和阿尔韦勒。目前采埃孚(ZF)已确定了一套减振器的总体生产规划,以应对常规减振器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由于在德国这样一个高人力成本的国家,很难保证有竞争力的价格,因此我们计划将常规减振器的生产基地转移至远离施韦因富特、艾托夫和阿尔韦勒的国外城市。大部分产品将在采埃孚(ZF) 在Levice(斯洛伐克)和盖布泽(土耳其)现有的生产基地进行生产。
  最新一代的电控减振器基于更先进的技术,该款电控减振器和其他部分产品的生产基地将会从施韦因富特迁移至艾托夫、阿尔韦勒和东欧的其他生产基地。这将使采埃孚(ZF)能够保留在艾托夫和阿尔韦勒的工作岗位至2022年底。施韦因富特生产基地逐步停止所有减振器的生产,转向服务于新的电驱动事业部,并受益于公司在零排放驱动的关键技术上的投资。
  “未来的投资需要严格遵循的公司原则。”采埃孚(ZF)产品负责人、董事会成员迈克尔o汉克尔Michael Hankel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继续系统地奉行这样的政策——将那些已从高新技术转变为标准产品而完成生命周期的产品迁移至德国以外的人力成本较低的基地生产,。”Hankel强调,“如果我们想要在各产品领域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遵守更为严格的、公开的市场规则。”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采埃孚(ZF)与在各个生产基地的工会协商达成了减振器生产布局的总体规划,以及在施韦因富特成立电驱动事业部所涉及的所有细节。Hankel补充道:“首先,这将使我们的产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其次,这将能保留我们在艾托夫和阿尔韦勒的约900多个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杨虹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伺服驱动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