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开发国内无线充电技术桩的公司么?

实地探访北京亦庄试点 无线充电大规模商用前景几何?
日 06:00&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周到
&&&&在科幻电影中,时常能看到有交通工具通过无线充电技术来补充能量,经过短暂的停驶过后再次上路。而在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研究机构正在努力将理想变为现实。比如,高通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动态无线充电”的技术,用电动汽车能够边走边充电。特斯拉宣布将于今年4月发布无线充电装置,减少用户对于充电桩的依赖。
  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在进行无线充电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本报记者获悉,中兴通讯公司正在北京亦庄开发区筹建无线充电公交线路,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了行驶测试。无线充电的公交车站究竟长什么样子?这项技术安全吗?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公交车与一般的新能源公交车有什么不同?带着疑惑与好奇,记者前往北京亦庄荣昌东街附近的公交场站一探究竟。
  ■测试完毕被暂时搁置
  到达无线充电公交场站,中兴通讯华北区无线充电总监宫子胜为记者介绍了无线充电公交线路目前的情况。该公交场站内共有可以无线充电的中型公交车15辆,配有4个无线充电车位。4个车位下方埋有无线充电设备,设定电压超过400V,充电功率达30kW,传送距离在25cm以内。在设备上方,施工方采用了绝缘防水的玻璃钢材料进行覆盖,与地面高度持平。整套设备可以以“充电一分钟,行驶一公里”的速度为中巴车进行无线充电,从0%~100%的充电时间约为两个小时。
  在充电流程上,需要驾驶员先将中巴车倒车驶入装有无线充电设备的车位。车上的电能接收装置要与车位埋住的线圈位置对齐。施工方为充电车位左右两侧刷了两条白线作为车轮的对齐线,并设置了轮挡,以辅助驾驶员操控汽车进行精准定位。当车辆停稳后,驾驶员通过中控台右手边的一个触摸屏遥控车位开始对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后,驾驶员遥控停止充电,然后直接开走汽车。整个充电操作只需驾驶员一人便可完成。
  对于安全问题,宫子胜表示,主要是要防止漏电和电磁辐射。设备在做绝缘防水处理后,下雨天有积水也不会漏电。对于电磁辐射问题,中兴通讯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充电过程中车上以及车周围各部分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显示,辐射最大的位置在乘客上下车门往外一米的位置,辐射强度为19.23μT,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IRP)所界定的安全最高限值27μT。从测试结果来看,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电磁辐射强度在安全范围。
  据了解,这15辆中巴车将会采用“微循环”的运行线路,每一趟的行驶里程在10公里以内,覆盖周边5公里人员前往地铁站与交通枢纽的出行需求。每班公交车到站后,可以利用等客、驾驶员休息、换班的时间进行大约10分钟的无线充电,电量可以满足公交车的下一班行驶。
  不过,虽然15辆中巴车已经完成了路测,但并没有开始运行,被搁置在公交场站。对此,宫子胜给出的解释是,正式运行还需等待北京市交通委对线路的最终确定。
  ■比有线充电有些优势
  虽然试点项目暂时被搁置,但据中兴新能源公司副总裁田锋介绍,中兴通讯选择将无线充电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块重要业务领域。
  田锋认为,就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势来看,充电问题依旧是摆在新能源车车主面前的一道难题。尽管有线充电桩尚未普及,但是其相对于无线充电技术来说,已经有了一系列先天性不足,可能只是充电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无线充电拥有便捷性、安全性与可靠性等优势,将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未来的方向之一。目前,在国内外有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正在就无线充电技术展开测试与验证,这正说明各方都认识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价值。
  首先,无线充电非常便捷高效。与有线充电需要准备充电线与充电枪不同,无线充电只需要车主将车停在无线充电点即可,非常方便。对公交车等商用车来说,无线充电不需要像充换电设施那样占用大量土地面积,只需对现有停车位进行改造即可。虽然在充电效率上,无线充电较有线充电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田锋表示,目前无线充电的传输效率可以控制在86%~91%之间,距有线充电93%的效率已十分接近。
  其次,无线充电相对有线充电来说更加安全可靠。目前有线充电这种将一个高电压的充电桩摆放在室外并不安全,容易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侵蚀与破坏,增加充电桩运营方的维护成本。无线充电设备虽然前期投入成本是现有充电桩建设成本的4~5倍,但主要充电设施埋在地下,可以很好地适应恶劣天气以及避免恶意破坏,因而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据田锋介绍,目前北京亦庄这一批无线充电设施的设计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
  “只有更多的资本和企业参与到这个细分领域中来,蛋糕才能越做越大。”田锋说,“中兴正在筹备建立中国充电发展产业联盟,未来将会把无线充电技术和标准向联盟内的企业公开。”
  ■成本和轻量化是瓶颈
  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企业都比较看好,记者在亦庄无线充电公交场站也没有发现试点存在什么明显的技术问题。但记者在采访有关公司负责人时了解到,想要实现无线充电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特锐德公司技术总监周强告诉记者,虽然特锐德公司也正在对无线充电技术进行方案设计、调研、路线筛选等诸多工作,但是在该领域投入的资源并不多,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更多是在做一些技术储备工作。在他看来,无线充电技术虽然拥有诸多好处,也代表了未来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存在很突出的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商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成本问题。”周强说,“无线充电设施的前期投入成本是有线充电桩的数倍,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是一笔并不轻松的成本支出。而后期维护成本是否比有线充电桩低,目前也只是理论推测。”
  在车辆这一端,同样也面临着成本挑战。田锋告诉记者,现有新能源乘用车加装无线充电模块的费用在1.5万元以上,而商用车的费用更是高达10万元。无论对个人车主还是客运企业而言,都是很大一笔成本支出。
  问题不光存在于成本方面,加装无线充电模块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周强向记者介绍,车辆若要实现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就需要安装与之相匹配的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满足15kW充电功率的整流器重量就高达几十公斤。若要满足商用车30kW乃至40kW的充电功率,整流器的重量就会高达100到200公斤,这与电动汽车轻量化的设计要求相违背。在周强看来,车辆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应当首先应用在厂区和企业园区内的特种与专业车辆上。这类车辆的行驶里程较短,车位固定且充电方便,较少涉及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争光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2016最新充电桩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推荐阅读=====
  =====阅读全文=====
  ()3月31日讯
  据国际新能源网消息,国内一款无线充电桩产品,将于近期亮相广州,支持该无线充电技术的车型也将一同亮相,新能源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有望加速。此前,特斯拉曾表态4月份推出无线充电装置&免插充电系统&,高通近期也宣布正在研发&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新能源车、包括无人驾驶车行驶时自动充电。
  同时,根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提交的资料显示,谷歌正在为无人驾驶测试无线充电系统。
  据行业人士分析,无线充电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意义非凡。相比于传统充电技术,无线充电不仅具备安全可靠、便捷适用的特性,更重要的是使得电动安装更小、更轻的电池,降低电动的重量,并降低其昂贵的成本。
  最新无线充电概念股解析
  1、硕贝德(15.13 +0.33%):A股最早进入无线充电的通信天线龙头
  公司是国内通信终端天线龙头企业。硕贝德(300322)是一家专业从事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致力于为手机、笔记本电脑、AP、移动电视终端、卫星定位终端等多种无线通信终端厂商提供一揽子的天线解决方案。
  早已布局无线充电,一旦兴起,公司或率先受益。公司2008年进入无线充电产业并成立无线充电产品事业本部,是最早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的会员之一。
  公司在天线设计、低成本制造、终端厂商认证方面具有产业链其他厂商难以比拟的优势,目前已经掌握了双色注塑、LDS天线、NFC天线、3D封装、摄像头模组及无线充电等技术。一旦国内厂商开始齐推无线充电,公司或可率先受益。
  2、顺络电子(14.13 +0.43%):电感器龙头,已量产无线充电线圈
  公司是国内电感器龙头。公司主要从事片式电感、片式磁珠、片式压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器及共模轭流线圈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电感器此传统领域,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越发明显,综合实力已居全球前列。
  公司已可以量产无线充电线圈。顺络电子(002138)表示,公司无线充电线圈已经量产,正在市场推广,如果无线充电市场应用逐步打开,公司或可率先受益。谢邀。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吧,对于微波技术来说,很早就有了,二战刚一结束美国就开始秘密地研究微波技术了。这种技术类似于生活中用的微波炉,通过微波或者电磁波将能量传输出来供用电器使用。当时美国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用于军用,可参考的一种应用方式是做一种永久性在空中悬停的侦察机。侦察机只能悬停在空中不能移动,内部有天线接收微波能量,在侦察机正下方的地面做一个微波发射平台,给直升机供给能量,维持其正常工作。还有一种应用大家可能会见到的应用就是矿石收音机,听大人们说是一种不需要电池就能工作的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电磁波产生能量为收音机工作。这种方式就是效率极其低,接收到的功率也极其微弱,发射能量和接收能量极端不成比例,而且超强的电磁辐射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效率,降低辐射,最近人们升级了此种技术,利用天线阵定位用电器位置,并对其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使其接收到的能量变多,发射和接收能量的比值接近,并作出了商用产品,据说可以达到9米的传输距离,产品叫做Cota,是一家美国公司做的,同时可以为32个手机充电,但是功率只有1瓦。产品外观类似家庭WIFI,功能就像是一个超强的WIFI发射器,发射能量是普通WiFi的几千倍。想一想,把这样的东西放在家里使用,真是有一些不安心啊,感觉像每天开着微波炉还不关盖的感觉。关于做微波电能传输的公司,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看到,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可能某些大学在研究。 国外日本三菱重工在做,想在宇宙建立太阳能发电站,通过微波向地面传输电能。据新闻报道,已经将1.8千瓦电力(足够用来启动电水壶)以无线方式,精准地传输到55米距离外的一个接收装置。美国,做到9米那个公司叫做,
你可以百度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然后第一个问题,国内目前主要都是攒QI,直接买来现成的方案,加个壳就成为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大部分QI都是OEM的。国内除了做QI的,然后能看到的,有一些公司,真正有商业产品能看到的则很少,麦极客我们当然是了,产品定义为无线供电的一个平台,技术上达到了10-20W的功率传输,做多种3C产品的无线供电化植入;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为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类产品,充电速度可以和有线充电相当。相关产品近期会登陆淘宝众筹,官网
微信公众号:麦极客,大家多捧场!呵呵。然后,做二代技术的有个叫微鹅科技的,也很厉害的鹅,你可以多关注一下。有微博和官网,可以百度一下。
开发无线充电产品的公司当然有。&br&就我所知,我们系就有两位师兄在这方面创业。&br&&br&一是微鹅科技余峰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e1cf2b3ddf7c38076c19b& data-hash=&de1cf2b3ddf7c38076c19b& data-tip=&p$b$de1cf2b3ddf7c38076c19b&&@微鹅-余峰&/a& ,目前主要业务是 手机无线充电。&br&&br&参见官网&br&&a href=&///?target=http%3A///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鹅科技-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苹果无线充电,无线充电设备,三星无线充&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二是欧乐源动科技贺凡波,目前主要核心技术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br&&br&特点在于:“这套系统可以在20厘米的传输距离上实现95.4%的传输效率,国内外同类产品效率普遍为80%到90%,跟市面上同样功率等级的有线充电相当。”&br&&br&参见:&br&&a href=&///?target=http%3A///a/64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贺凡波:构建无线充电理想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初代电动汽车充电产品演示(15年7月版)&br&&a href=&///?target=http%3A///watch/7170293.html%3F%26recFrom%3Dsite%26%26page%3DvideoMultiNe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497&/span&&span class=&invisible&&0293.html?&recFrom=site&&page=videoMultiNee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官网:&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页 | 欧乐源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充电技术具体原理,不在我专业领域范围内,就不班门弄斧、贸然解答了。
开发无线充电产品的公司当然有。就我所知,我们系就有两位师兄在这方面创业。一是微鹅科技余峰
,目前主要业务是 手机无线充电。参见官网二是欧乐源动…
Ossia还有一家竞争对手叫Energous,做的产品叫做Wattsup。这两家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们的产品几乎不可能通过FCC的审核。他们的输出功率通过不一定会超过GSM的输出功率,但是由于天线增益太大,远远超过FCC规定的Max EIRP,所以很难应用到他们所宣传的手机应用中去。唯一有希望的是应用到物联网传感器等相关应用,因为这些应用功耗远低于手机。&br&国内没有人做这方面应用,微波频率的集成度高的相控阵天线系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所以门槛较高。其次,国内投资公司应该不喜欢这种不太可能应用的情怀产品吧。但是如果这两家美国公司能通过FCC审核,应用于某一特殊应用,这种微波充电技术还是会催生更多的公司的。
Ossia还有一家竞争对手叫Energous,做的产品叫做Wattsup。这两家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们的产品几乎不可能通过FCC的审核。他们的输出功率通过不一定会超过GSM的输出功率,但是由于天线增益太大,远远超过FCC规定的Max EIRP,所以很难应用到他们所宣传的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麦极客无线供电CEO,苦逼创业者,资深极客,电子产品发烧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充电国内外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