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条件excel列求和怎么操作操作

Excel中单条件求和与多条件求和
在Excel中,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求和计算,如简单求和、单条件求和、多条件求和等。现在以学校教师基本情况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求和的方法。
为了书写公式简练,我们用一些代号与来代替区域。具体方法是利用Excel菜单中的“插入”-“名称”-“定义”命令进行操作。在如下图所示的工作表中我们将B2:B18命名为XM,将C2:C18命名为XB,将D2:D18命名为NL,将E2:E18命名为ZC,将F2:F18命名为GZ。
单条件求和
1、统计男教师的人数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以下公式(不要忘记输入等于号“=”)
=counif(XB,"男")
2、统计中教高级职称教师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以下公式
=sunif(ZC,"中教高级",GZ)
3、求40岁以下教师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以下公式
=sumif(NL,"&40",GZ)
4、求工资大于2000的人数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以下公式
=countif(GZ,"&2000")
多条件求和
多条件求和需要用到数组公式,数组公式就是对数组进行计算。创建数组公式的方法也不复杂,需要在单元格内输入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生成数组公式。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后即可在公式两端自动加上“{}”大括号(这两个大括号不能手工输入,否则公式无效)。
&&&&例如:
1、求女性中教高级的教师人数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以下公式
=sum((XB="女")*(ZC=“中教高级”)),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
公式中的“*“号代表逻辑运算中的“与”运算。
2、求中教中级或小教高级教师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内输入如下公式
=sum(if(ZC="中教中级")+(ZC="小教高级"),GZ)),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这里的“+”号代表逻辑运算中的“或”运算。&
3、求男性中教中级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值的单元格内输入如下公式
=sum(if((XB="男")*(ZC="中教中级"),GZ)),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即可。&
明白了以上公式,您可以根据需要写出各种各样的公式来。
已投稿到:五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方法步骤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11-30 16:10:25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表格为:  A    B   C   D1 姓名  班 级  性别  余额2 张三  三年五  女   983 李四  三年五  男   1054 王五  三年五  女   335 李六  三年五  女   46  现在求求出三年五班女生的总余额。  公式:=SUMPRODUCT((B2:B5=&三年五&)*(C2:C5=&女&)*(D2:D5))  解释:SUMPRODUCT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 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 Array1, array2, array3, ... 为 2 到 30 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在这里((B2:B5=&三年五&)*(C2:C5=&女&)*(D2:D5))为一个数组,其中(B2:B5=&三年五&)*(C2:C5=&女&)为确定满足准备求和条件的单元格所在的行,*(D2:D5)则是满足求和条件的单元格的范围。  第三个函数不常用,我对它也不是很了解,为尊重作者原著,我只有把他的内容贴出来,请见谅。  其实上面的第二个方式(sum函数嵌套if函数)和第三个方式(sumproduct函数)不但可以实现双条件求和,也可以实现三条件求和甚至多条件求和的。只不过函数稍微变更一下的。  四、除了上述三个方式外,很多朋友也喜欢用条件过滤、排序、自动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来进行&条件求和&的,也是非常简单的,我不叙述了,另外我还推荐一个在EXCEL2007中的新函数。  五、SUMIFS函数  该函数在EXCEL2007中被广泛使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例如第三个方式中的例子,我们就可以输入公式:&=SUMIFS(D2:D5,B2:B5,&三年五&,C2:C5,&女&)&,是不是更轻松?  有了上面介绍的五种方法,相信你也可以轻松应对老板部署的繁重而易错的工作了,祝大家工作愉快!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计算符合条件的数据:Excel多条件求和三法
Excel多条件求和的三种方法
天极网 16:09
  图1是一种典型的员工基本情况登记表,现在我们要求统计性别为“男”性、职称为“工程师”的员工的工资总和,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实现。文章末尾提供.xls文件供大家下载参考。
(图片较大,请拉动滚动条观看)  方法一、自动筛选法
  1、打开登记表,选中数据区域任意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进入“自动筛选”状态(此时,每个列标题右侧出现一个下拉按钮,参见图1)。
  2、选中J103(此处假定有100名员工)单元格,输入公式:=SUBTOTAL(9,J3:J102),用于统计基本工资数据。
  3、先点击“性别”列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如图2)中选择“男”;再点击“职称”列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参见图2)中选择“工程师”。
  符合条件的数据被筛选出来,工资之和出现的J103单元格中(如图3)。
(图片较大,请拉动滚动条观看)
  方法二、数组公式法
  打开登记表,选中保存统计结果数值的单元格(如J104),输入公式:=SUM((C3:C102="男")*(I3:I102="工程师")*(J3:J102)),输入完成后,按下“Ctrl+Shift+”组合键确认公式即可。
  注意:这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完成后,不能直接用“Enter”键进行确认,需要用“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确认完成后,公式两端出现一对数组公式标志、一对大括号({},如图4)。
(图片较大,请拉动滚动条观看)
  方法三、条件求和向导法
  1、打开登记表,执行“工具加载宏”命令,打开“加载宏”对话框(如图5),选中“条件求和向导”选项,按下“确定”按钮,然后按提示操作加载“条件求和向导”功能。
  注意: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时,需要加载的,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在加载这一功能时,需要用到Office的安装盘。
  2、执行“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打开“条件求和向导―4步骤之一”对话框(如图6),在“请输入需要进行求和计算的区域……”下面的方框中输入:$A$2:$J$102,按下“下一步”按钮。
  3、在随后打开的“条件求和向导―4步骤之二”对话框(如图7)中,将“求和列”设置为“工资”;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分别设置为“性别、=、男”,再单击一下“添加条件”按钮;再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分别设置为“职称、=、工程师”,再按一下“添加条件”按钮。
  4、按“下一步”按钮,打开“条件求和向导―4步骤之三”对话框(如图8)。
  5、直接按“下一步”按钮,打开“条件求和向导―4步骤之四”对话框(如图9),在其中的方框中输入用于保存求和结果的单元格(如J105),按下“完成”按钮就完成了。
  注意:其实“条件求和向导”也是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了另外一个数组公式(如图10),如果在相应的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图中所示的数组公式,确认后同样可以达到多条件统计的目的。
(作者:陈秀峰 原创责任编辑:Shiny)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笔记本手机数码家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求和怎么操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