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游戏商城可靠吗新闻网上抢购的手机可靠吗?

红包可以随便抢 节操不能随便丢|手机|苹果_凤凰资讯
红包可以随便抢 节操不能随便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春节长假结束,抢红包热度也开始减退,不少读者在微信朋友圈晒起了今年红包大战战果。有人吐槽,盯屏盯到眼疼,戳屏戳到手软,收到的红包金额远远不如发出去的多;有人庆幸,吃饭、看电视、上厕所,寸步不离手机,发了一圈抢了一圈,最后总算收支平衡。不过,除了现金账,或许我们还得算算另一笔账。
原标题:红包可以随便抢 节操不能随便丢春节长假结束,抢红包热度也开始减退,不少读者在微信朋友圈晒起了今年红包大战战果。有人吐槽,盯屏盯到眼疼,戳屏戳到手软,收到的红包金额远远不如发出去的多;有人庆幸,吃饭、看电视、上厕所,寸步不离手机,发了一圈抢了一圈,最后总算收支平衡。不过,除了现金账,或许我们还得算算另一笔账。抢到几毛钱
了手机屏“我真是亏大了!”家住南岸区南坪东源锦悦的肖盈因为抢红包摔坏了新买的苹果6。肖盈用年终奖,花5千元买了一个新的苹果6手机,和男友高高兴兴开回贵州老家见父母。“男友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上只顾专心用新手机抢红包。”肖盈说,从重庆到贵州老家开了5个多小时,她一直在抢红包,新手机抢起来很过瘾,几个小时就抢了300多元。肖盈就这样抢上瘾了,时刻拿着手机。吃饭时手机就放桌上,一听见有人发,马上放下筷子猛戳手机屏幕,走路也不忘盯着手机,忙不过来时就让男友帮忙抢。这是男友第一次见父母,到家第一天晚上,肖盈亲戚都围着他喝酒。宴中,肖盈想上厕所,不好打扰男友,于是带着手机去了厕所。正准备蹲下,手机突然震动、铃声响起,她知道又有人发红包了,赶紧从兜里拿出手机,一个不小心,手机重重摔到了地板上。“拿起来一看,屏幕左上角摔出一条裂痕。新手机才用不到两个星期,换一个屏幕至少几百元,抢一个红包只有几毛钱,真是亏大了!”肖盈无奈地说。抢到大红包
了同学情不少网友热衷抢红包的理由之一是,抢红包也能看出一个人性格。有人属慷慨型,不管收到多少,时不时总会发,图的就是闹热;有人属持家型,抢到一定数量,平衡收支有结余才会发;还有人则只进不出,闷声发财。“我们群里就有这样的人,气不过。”今年春节,家住九龙坡区南方新城的王洋共发出414个红包,35550元;收到426个红包,3030.33元,获得66次手气最佳。王洋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同学群里,大家抢到红包基本上都会如数发出去。“有个女同学,抢别人的都是几十上百地抢;轮到她发时,却是几块几块地发,我直接把她拉黑了。”王洋说,轮到她给大家发红包时,总会想法避开那位同学,趁她没动静时才出手,“可她从来都潜伏起的,简直开了外挂的节奏,还找借口,说她在做饭、在开车,是娃在抢,晚上要来群里发大的,真心想把她踢出群。”抢到12元
了两百元抢红包是门技术活,拼的不仅有网速,还有手速。在沙坪坝区大学城熙街上班的周雪,今年春节回到万州区五桥老家,一边厢陪堂哥、堂姐和叔伯们打麻将,一边厢手机不离手,忙着抢红包。“我认真看了下,同事群、同学群里发红包比较多,特地把微信其他对话框都删了,只保留经常发红包的几个群。”周雪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只要手机有响动,不管是不是红包,她都会习惯性猛点猛戳。打牌同时抢红包,脑子的确不够用。“有时候为了抢红包,杠牌都错过了,也没功夫算牌,点了不少大炮。头四圈下来,输了近两百,再看看手机零钱包,只有12.4元,得不偿失啊!最后只好果断关闭微信,认真打牌。”周雪说。红包可以抢 千万莫输了亲情“除夕夜吃团年饭,父亲只要看到我盯着手机就会念叨,嚷嚷吃饭都不好好吃。”重庆大学土木学院研三学生汪波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手机不离手,正是为了抢红包。“一年到头,一家人聚在一起不容易,吃顿团年饭,总是希望热热闹闹,有说有笑。大家都盯着手机看,人在心不在,还有什么年味儿。”汪波母亲冉梅说,她宁愿自己掏钱发红包,也不愿看到孩子们花时间盯着手机抢。“以前春节忙着打麻将,今年忙着抢红包,金额不大,大家都乐此不疲。”家住沙坪坝区金沙时代15栋读者邵明显说,这个春节,儿子教他学会了抢、发红包。“原本不想学,看小辈们玩得火热,也跟着年轻人时尚一把。”在邵明显看来,抢红包抢的不是钱,而是快乐,“这是一种与大家沟通的不错方式,围绕手气聊天,也很惬意。”朋友圈吐槽渝中区枣子岚垭正街嘉和苑小区读者廖小姐:平时看到几元钱掉在地上,都舍不得弯腰去捡,除夕夜看到朋友们为了几毛甚至几分钱的手机红包抢得不亦乐乎近似疯狂,我也放低姿态加入抢红包大军,两天下来竟然小有斩获,抢得300多元红包。江北区北国风光读者孙先生:除夕夜为了抢红包,不仅春晚没正经看完,手机也抢得没电了,最后充着电一直抢到凌晨。运气不好,抢到最大红包也才8元多钱,最小的仅1分钱,劳民伤财。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周小平记者 吴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12325
播放数:472680
播放数:4214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熊孩子”乱买东西
家长能否主张无效?_凤凰资讯
“熊孩子”乱买东西
家长能否主张无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一则“12岁‘熊孩子’玩手游5天花2.5万元”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触网低龄化现象越来越常见,“熊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家长的手机进行电子支付,购买巨额游戏装备、贵重物品事件时有发生。这种买卖是否有效,家长能否主张退货呢?昨天,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房山法院法官。
原标题:“熊孩子”乱买东西
家长能否主张无效?本报记者 高健 通讯员 陈自喜近日,一则“12岁‘熊孩子’玩手游5天花2.5万元”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触网低龄化现象越来越常见,“熊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家长的手机进行电子支付,购买巨额游戏装备、贵重物品事件时有发生。这种买卖是否有效,家长能否主张退货呢?昨天,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房山法院法官。案例:初中生偷钱买手机 法院判退钱此前,房山法院曾对一起类似案例做出过判决。年仅13岁的学生小海(化名)是一个“手机迷”,在多次央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未果的情况下,他偷偷拿了妈妈钱包里的1000元钱,瞒着父母,独自到离家不远的商场购买了一部价值900元的三星手机。事后,小海妈妈认为商场随意将手机出售给未成年人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经济损失,要求商场解决此事。但商场以售出手机没有质量问题,且是自愿购买行为拒绝了她的要求。为此,小海的妈妈将商场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未成年人在购买手机时,可以对手机的品牌、外观、价格等进行选择,但对这种购买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主要包括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即维修费用、更换配件的费用、通话费用等是否会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难以做出相应的预见。而且以1000元购买手机,对于一个无任何收入的未成年人而言,标的数额也过大,小海以1000元的价格购买手机确系属于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且事后未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故小海的妈妈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小海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理由正当。据此,法院判决原、被告间的买卖合同无效。释法:行为效力按年龄划分法官介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纯获利益的行为外,独自实施的买卖行为一律无效;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身年龄、智力相符的民事行为。至于买东西算不算民事法律行为要看东西的价值大小,如买简单的文具、零食等,可以认为是民事法律行为,若购买贵重物品,如手机、较贵的玩具等,其行为的效力属于待定,可由法定代理人予以确认或撤销。难点:网上交易如何证明是孩子所为“上述法律规定,放在网络时代,适用起来又有新问题。”法官表示,在实体店里进行买卖,买卖双方都可以核实,但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网络的另一头是“谁”,很难得知,这怎么办呢?法官提出,想要主张买卖行为无效,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线上支付的行为是孩子所为,并且没有经过自己的授权。而实践中,完成这个举证责任存在很大难度。因为用于网络游戏账户充值、购买物品的银行卡和所绑定的手机均在家长名下,掌握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并进行网络交易理应视为银行卡所有人实施的行为。家长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行为系孩子所为,则缺乏成立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即使能够证明这个交易行为确实是“熊孩子”个人所为,父母未经同意或者毫不知情,但是因为电子交易中,银行卡、交易密码和绑定手机是一体的,且都是父母事先个人认证和自我掌控的,父母应该对于自己的“管理过失”或者疏忽大意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不能完全将责任推卸给“熊孩子”和商家。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手机、银行卡等电子交易必备要件。同时,法官建议商家应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游戏运营商的电子支付方式不应该设置得过于简单;遇到大额费用支付,例如500元以上时,应尽到提醒责任,客服联系机主本人或者进行身份证号码或者安全问题验证,确认是否是账户本人操作,以防出现天价消费事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12325
播放数:472680
播放数:4214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木马伪装成抢红包插件诱人中招|用户|支付宝_凤凰资讯
木马伪装成抢红包插件诱人中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李先生早前在网上搜到了一个叫“支付宝红包”的APP,以为可以多抢一些手机红包,谁知安装之后,软件要求激活设备管理器,点击激活之后手机桌面上却找不到这个“支付宝红包”。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分析,网友下载的“支付宝红包”实际上是一款手机木马伪装的,在未经许可下便能私自发送短信到指定号码,窃取短信内容,造成用户隐私泄露与财产损耗,其涉及登录、支付等诸多危险性较高的操作,极易对用户个人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该木马会隐藏自身图标,使得中招用户难以删除。微信相关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李先生安装的APP,此前
原标题:木马伪装成抢红包插件诱人中招随着多个平台纷纷推出“红包福利”,部分人希望能够抢到更多红包,四处寻找“抢红包神器”。记者上周从微信、支付宝等多个支付平台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用户借用插件“抢红包”的情况有明显增加,同时用户因使用所谓“插件”而被窃取用户资料的案例也有所增加。网友李先生早前在网上搜到了一个叫“支付宝红包”的APP,以为可以多抢一些手机红包,谁知安装之后,软件要求激活设备管理器,点击激活之后手机桌面上却找不到这个“支付宝红包”。360手机安全专家分析,网友下载的“支付宝红包”实际上是一款手机木马伪装的,在未经许可下便能私自发送短信到指定号码,窃取短信内容,造成用户隐私泄露与财产损耗,其涉及登录、支付等诸多危险性较高的操作,极易对用户个人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该木马会隐藏自身图标,使得中招用户难以删除。微信相关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李先生安装的APP,此前也有类似插件出现在“微信抢红包神器”中,但及后被查出为木马。对此,有安全专家提醒,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手机APP商店下载应用或插件,对于来历不明的软件最好不要随意安装,以防受到木马攻击。另外手机用户还可以选择安装各种安全类APP对各类系统病毒以及木马进行实时的拦截查杀,从而防止骗子利用钓鱼短信及网站进行钱财诈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12325
播放数:472680
播放数:4214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抢小孩谣言又被疯传_凤凰资讯
抢小孩谣言又被疯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甚至针对“抢孩子”谣言频发事件,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还曾发布“抢孩子谣言通用模版”:“近日,小区/学校有人冒充卖冰棍、修理工、护士/偷抢孩子。 他们开着一辆××车,车牌号为××××。已经得到110证实,这群‘犯罪嫌疑人’已被通缉。昨天,这个作案汽车又出现在 校门口抢小孩,多亏接小孩的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孩子紧紧抱着,自己被人贩子打伤也没有松手,直到警察赶来。这是 学校老师 小区家长在微信/微博里发的真实事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小心,转发提醒。”
原标题:抢小孩谣言又被疯传图为此前朋友圈中一则“抢孩子”传言,最后被证实为谣言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丽 唐宁) 昨天,一则关于“高碑店东马营门偷抢小孩”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但警方称并未接到相关报警。记者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类似的传闻,多为社交平台推广“吸粉”或恶作剧。事件
“抢孩子”消息疯传朋友圈
咋看咋眼熟“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 大人都要看好,从来了100多个外地人 ,现已经到了高碑店东马营专门偷抢小孩的,一带已丢了20多个”,市民吕先生昨晚在自己朋友圈看到,这条消息被朋友们大量转发。消息中不乏惊悚的字眼,末尾还提示,“这是东马营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生命。”然而吕先生却觉得这个消息似曾相识,上网一查,类似的消息早在一年前就在网上传播过,只不过地点从外地改为“高碑店”。“虽然转发的人都是好意,但传播这种真假难辨的新闻真的好吗?”吕先生说。警方 未接到此类报警今天上午,北京朝阳警方经核实,高碑店派出所未接到此类报警。河北高碑店东马营派出所的民警告诉法晚(微信ID:fzwb_)记者,截至今天上午,他们没有接到和此消息有关的市民报警电话。“我们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这个消息,但真实性无法确定。”他说,以前也有类似的网络传言,但几乎都被证实是的。回顾
类似假消息频发
警方曾披露其“模板”记者梳理发现,顺义丢孩子、通州孩子被抢、房山千余外地人抢小孩摘器官……近期,有关类似的抢小孩、孩子器官被摘的信息屡屡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类似的这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齐备,并且都声明已是被警方证实的真实案例。除了部分网友是个人传播抢孩子的谣言外,在警方已经辟谣的此类事件中,也不乏团队化运作的运营账户。法晚(微信ID:fzwb_)记者注意到,微博和微信上疯传的类似虚假信息,出现了多个版本,涉及国内多个地区,有的只是每条信息地名和车牌不同。并且在消息发布不久后就被警方辟谣,称未接到类似警情,消息内容不实。甚至针对“抢孩子”谣言频发事件,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还曾发布“抢孩子谣言通用模版”:“近日,小区/学校有人冒充卖冰棍、修理工、护士/偷抢孩子。 他们开着一辆××车,车牌号为××××。已经得到110证实,这群‘犯罪嫌疑人’已被通缉。昨天,这个作案又出现在 校门口抢小孩,多亏接小孩的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孩子紧紧抱着,自己被人贩子打伤也没有松手,直到警察赶来。这是 学校老师 小区家长在微信/微博里发的真实事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小心,转发提醒。”近期朋友圈被辟谣的抢孩子传言3月初,网传江西省南昌市某些地区“拐小孩”并且“盗取器官”。南昌公安通报该消息为谣言,并将散布该谣言的嫌疑人刘某抓获。3月中旬,广东一些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了几起“抢孩子”的消息。“抢孩子”的地点包括广东郁南的连滩、上桥村、石宝村等地。随后,广东省郁南县公安局辟谣称,郁南境内并未发生过类似的案件。3月下旬河南安阳一些地区也传出人贩子敲门直接抢孩子事件。安阳汤阴县公安局辟谣,称经核实,有两名男子因酒后逗弄街边小孩玩耍,让不远处的家长过分紧张,误以为两男子是“抢小孩”的坏人。今年4月,“和尚尼姑偷孩子”的消息在网上频发,网传版本很多,扩散至多个省市,江苏新沂、山西盂县、安徽宿州、河北邯郸、山东淄博等多地公安局都在微博微信上通报该类传闻为虚假信息。分析
有公众号为“吸粉”传谣
有人则为恶作剧法晚(微信ID:fzwb_)记者梳理以往报道发现,有的谣言制造传播者本身是某些社交平台账号的创建者或管理者,为了吸引眼球引起更多人对自己账号的关注,不惜转发明显的谣言甚至编改信息予以发布,造成了更多人对类似“抢孩子”谣言的传播。但有的谣言传播者抱有恶作剧的心理,并对谣言进行改编再次传播。也有的存在报复他人,故意留下别人的手机号等私人信息,还有人,并未经过核实便主观臆断地将之想象成为“抢孩子”事件,在网络上传播。今天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表示,类似虚假信息的发布动机可能很多,比如恶意传播和恶作剧等。张洪忠认为,这些假信息能迅速传播开来首先是因为贩卖孩子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几乎每天都有贩卖孩子真实新闻报道,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和新闻里都有,它是客观存在的。“有关孩子的问题是每个家庭的最心疼的,也是整个社会最敏感的。”张洪忠说,也正因此,这些虚假信息会以丢孩子、抢孩子为主题,吸引众多人的注意,达到恶意传播或者推广公众号的目的。此外,张洪忠认为,这也与网民缺乏判断力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国家信息传播从“贫困”走向“小康”,从信息缺失到突然信息过剩,而网民的媒介素养跟不上,再加上拐卖儿童问题在现实中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类似假信息迅速传播开。文/记者 张丽 唐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12325
播放数:472680
播放数:42149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凰soho抢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