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同志你好再见同志电影结局什么意思

第B06版:博闻周刊·讲述
同志,你好
阿强在天涯网站开了“同志爱人”博客,在新浪网开了“夫夫生活”博客
  阿强母亲留给他的“结婚”铜镜
  同志妈妈们,左起第四位是轩妈妈  口述&阿&强  整理&叶全新  “怎么这么多人?”我蒙了。大教室里找不到一个空位子,过道、窗台都是人,阳台上挤爆了,连讲台前一溜边上都坐满人。“想看看活的同性恋是什么样。”大学生们都是抱着这种心理来的,也有人是看了我的博客,赶来看真人版。  那是我和阿伟第一次走进复旦大学,当天学校还请了另一对同性伴侣,他俩有一个是老外。我演讲的题目是“同性恋的长久伴侣关系”。  1  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就我一个人这样……蛛丝马迹……发现同伴  我后来回忆起五六岁开始读书,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等同村一个小男孩,手牵手一起走。上五年级时,我喜欢班上一个男生,上课经常回头看他。进了初中,班上的男生走到哪儿都在议论女生,我也附和,内心其实对女孩什么感觉都没有。  到中专读书以后,我已经肯定自己是个奇怪的人,因为爱慕的对象都是男生,觉得他们可爱。寝室里有两个男生冬天怕冷同床睡,看他们那么亲密地睡在一起,羡慕极了。  十六七岁的少男也会怀春,我从来不想女孩只想男孩,一想男孩就有感觉,一有感觉就害怕。心理冲击力比生理更大——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男的?这世界上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我到底是人还是妖怪?  那年到蚕种厂实习,发现厂里有两个男同事关系极好,其中一个跟我的女同学谈恋爱,他的男同事忽然就不理他了,两人闹得很僵。我追问他们为什么,都不回答。我心里灵光一闪,是不是那个男同事像我一样?  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丝织厂上班,厂里有两个男人经常被人非议,说他们不正常,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有时还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太恶心了!”我也跟着大家议论,但心里有些清楚了,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是有跟我一样的人。  发现我有同伴,我并不是妖怪,但同时也发现可能比妖怪还不如,就像地洞里的一窝老鼠,见不得阳光。这时候更加自责,从小我就聪明懂事,学习成绩好,为了早点参加工作帮补家里,梦想考大学却报考中专。父母兄弟姐妹都喜欢我,可为什么我竟会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长大了会不会变好、变正常?  几乎每一个我这样的人,都是在秘密、恐惧、困惑、自责中长大的,我们下意识里都想离家越远越好。1995年春天,我18岁,离开老家安徽到江苏宜兴打工。在那里,我遇到了16岁的阿伟。  2&  两个男孩的爱情……长痛短痛……爱如黑夜  1997年我在火车上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篇文章说两个男人搞同性恋,一个人回家结婚,另一个把对方楼房炸了,题目是《变态的同性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同性恋”三个字,吓得也像拿着炸药一样,赶快把书扔了。  这一夜没睡觉,想我自己,想阿伟,想我们俩怎么办。我们已经在一起两年了,我认定是自己把阿伟带坏了,因为我比他大,比他知道得多。当初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玩,两个人好得一小时都分不开。有一天很冷,下班后阿伟喝了点酒,突然他吻了我一下,天啊,感觉太好了,太冲动了!我们睡到一起,什么也不会做,两个人就是用被子蒙着头,抱着互相吻。  之后我们单独租房住,就像男女恋人一样看电影,逛街;穿一样的衣服,剪一样的发型,非常快乐满足。一年后某个夜晚,我们的手才突然触摸对方下面的身体,此后一发不可收,谁也离不开谁。  为了改变自己,我谈了个女朋友,带阿伟一起去见面,吃饭时却找不到他。晚上阿伟说:“我今天太难受了。”原来他是这么在乎我,我对他也一样。一方面觉得男人结婚是天经地义,一方面却根本不想跟女人结婚,直到火车杂志的故事炸醒了我。  决定分手,我们要做好人,不要被人看不起。回去以后,我俩每天晚上讲这事,讲完抱头哭。这种状况持续了近一年。  1998年,过完春节我来了广州,我想趁这个机会离开阿伟。前夜我们住一起,像生离死别,“互相不联系,改邪归正。”  第二天早上阿伟送我,大巴开了,他跟在车后面跑……最后变成小小的身影。  一个月后,在无数次徘徊犹疑后,我拿起了广州街头报亭的电话筒。阿伟接电话了,只听到他的哭声,他也只听到我在哭。  是我没有守住承诺。我的嘴可以不说出爱,但我的心杀不死它。跟你们异性恋爱一模一样,我们的爱一样出于天性,纯洁自然,无法阻挡。  分手一年后,我去火车站接阿伟,看他从人流中走出来,看他的笑脸,哦,这世界太美好了。我紧紧握着阿伟的手不放。心里想,这是真的抓牢了,不是做梦,我们不会再分开了。  但是,执子之手却无法与子偕老。我与阿伟前后13年的缘分,终结在2008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道古训是同性恋者的紧箍咒,阿伟是家中独子,不敢违抗父母,最后还是离开了我。  3  藏在柜子里的人……走进同类人的家庭……妈妈说同性恋只有外国有  2005年,复旦大学新开了一个社会学系,在全国首开“同性恋”课程。我和阿伟可能是第一对登台演讲的中国同志。我讲完后,反响强烈,现场有许多是隐匿的同志,有人递纸条说:“真羡慕你们!”有个学生说他妈妈一定要请我们到他家吃饭,路上他激动地说他已向妈妈公开同志身份。  我和阿伟第一次走进同类人的家庭。这位上海阿姨看到我和阿伟健康、阳光、快乐,竟然比我们更激动——原来她的儿子没有变成坏人,儿子的同伴们很优秀,他们没有罪,没有错。  那天在阿姨家里,我和阿伟都哭了。我们俩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当时连我都还不敢告诉父母真相。很多同性恋心底最怕的就是自己家人,怕伤害他们,怕他们无法接受,怕他们所有的希望都成空……同性恋长期被污名化,亲人们一直听到的是,这种人就是变态、流氓、精神病、艾滋病的同义词。在这样强势的声音下,我们只有选择长期不发声、不现身——被称为“隐藏在柜子里的人”。  相对应的词叫做“出柜”,指那些向家人、亲友或社会公开同性恋身份的人。当我向社会出柜之后,人们经常问,同性恋到底有多少人?他们到底在哪里?  根据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同性恋人群占人类比例是3%到5%。这样推算,每四个大家庭里面就可能有一个家庭有同性恋成员。那为什么大家还是几乎看不见我们?因为在中国,还有超过80%以上的同性恋,隐藏在柜子里。有个男孩考上研究生后跟他妈妈说“我是同性恋”,妈妈笑着说,你是不是电影看多了?  这个妈妈后来不笑了,还多次要自杀。  4  人民公园的秘密……走到阳光下……“同志爱人”博客  1999年,我为什么勇敢地到火车站接来了男朋友?为什么义无反顾地为他和我组建一个家?是因为互联网把我解放了。  广州,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可以说是同性恋的半个天堂,人民公园一条200米的偏僻小路,几乎成了同性恋的聚集地。不过我是后来才知道人民公园里的这个秘密的,当时只是喜欢这座巨大的城市可以包容自己,不被家人发现。我努力打工、做生意,一路拼搏,这期间的经历也让我完成了同性恋者最重要的一个人生环节——自我认同。也就是那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  当时很少有打工仔会花一万多块钱买电脑,我买了。我要上网寻求答案。  第一次上网就看到中国有三百多个同性恋网站,看到专家说中国有五六千万同性恋者。天哪,那么多人,我还怕什么?狂喜啊!解放了,不孤单了,原来我是“同志”,原来我们被妈妈生下来就注定了只会爱上同性……从小背着的一块千斤大石头,这天晚上就这样轰然落地。  那时网速慢,每天半夜爬起来上网,一个月上网费七八百块,我像疯了一样投入网络。同性恋的各种信息、知识、活动,像潮水一样涌来。  过去认为做生意赚钱是最重要的,但了解了自己之后,我把生意丢一边了,迫不及待想做的事情,就是要帮助更多同性恋者走到阳光下。  我用小名阿强在天涯网站开了“同志爱人”博客,在新浪网开了“夫夫生活”博客。写我们的故事,写同志伴侣的日常生活。后来阿伟走了,我又写失恋心情,写同性恋如何防艾等相关知识。博客名气越来越大,点击量惊人,这种呼应让我找到了群体感、成就感,我又从网上到网下,做志愿者,不但接受媒体采访,还自费采访同性恋人群,写文章,接同志热线……  “阿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出柜了,无数人知道同志阿强的故事。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不知道。2006年,妈妈住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  5&  1600万“同妻”……妈妈说帮我带孩子……红丝带和铜镜  生儿育女是所有同性恋者面临的困境,无数人因此违背天性与异性结婚。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真的就是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合的坟墓。我的一个远房兄弟,30多岁不肯结婚,家人逼着他结了,他不碰老婆,谎称有前列腺炎,过了几年还是离婚。  有更多的同性恋者自觉选择婚姻,一是想要孝顺父母,生个孩子交差,二是想以婚姻掩盖真实身份。据资料统计,我国有1600万“同妻”,长期生活在痛苦与绝望中,有个同妻结婚14年,丈夫跟她做爱不到14次,还都是她求来的。  还有所谓“形婚”,“男同”和“拉拉”(女同性恋)共同谋划对付家人,组成没有性关系的、形式上的家庭。他们谈判结婚中的所有细节,如何分担每一项费用开支,具体到一包烟一瓶酒,还订下长期或短期的形婚合同。有个拉拉结婚当晚不回新房,和她的女友,也是伴娘,一起睡在宾馆里,结果被父母发现,双方家人闹得一塌糊涂;还有个男同与拉拉婚后生下儿子,拉拉带走儿子,双方闹上法庭……  这一生我不会跟异性结婚。我妈生前每次打电话都要问:“儿啊,你今年带女朋友回家过年吧?”她住院时,天天拉着我的手说:“你要抓紧了,我这病一定能好,好了我就帮你带孩子……”  最伤心的是妈妈临终前,抓住我的手,交给我用红丝带系着的两枚铜镜,铜镜上刻着飞舞的龙,还有“囍”字。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新人结婚时要系上红丝带铜镜,用来辟邪,象征平安同心。  看着妈妈盼望的眼神,我眼泪滴到铜镜上,无数次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  这件事成了永远的遗憾。我非常后悔,没有跟世间最珍爱的人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父母给我们生命,他们有知情权,不应该永远被蒙在鼓里。如果我们连父母都不敢告知,都不相信他们能够理解,我们又怎么能期望别人认知和接纳?这也是全世界同性恋争取“平权”的最核心问题——让所有人知道,我们都是人类的孩子。  6  出柜……中国第一家同性恋亲友会……小涛感染了艾滋病  同性恋出柜,是爱与责任,也是一场战役。很多同志在这个人生最紧要的关头,因为备战不足完全失败,有的从此被家人控制,有的永远与家人断绝来往。所以除了勇气,还要把握时机,选择对象,做好准备与铺垫。我第一个出柜对象是妹妹,她在哭了几天之后发短信说:“不管你是什么人,你都是我的哥哥。”第二个是我父亲,我把他所有想知道的问题都给出了答案,父亲也慢慢认同、接受了我的生活。  一个家庭接受同性恋子女,就会影响更多亲友的认知与认同,同志的生活环境就会改善。美国做过一项研究,一组是父母接纳的青少年同性恋者,一组是不接纳的,结果显示:父母不接纳的一组自杀比例高出8.4倍,患抑郁症的高出5.9倍,吸毒高出3.4倍,感染艾滋的高出3.5倍。  2008年,我们在广州成立了同性恋亲友会,这是全国唯一以同性恋亲友为工作对象的民间组织。我们的宗旨是“爱,勇敢,责任”,五年来工作已发展到8个省市,以亲友召集人的形式开展恳谈会、分享会、培训等各种活动,为全国各地的同志及亲友解疑解难。  美国洛杉矶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同志机构,我自学了一年英语后通过了选拔考试,申请到培训机会。在洛杉矶同志中心我学到、看到很多东西,也确定了为同志事业服务的人生目标。  这些年我接听过大量热线电话,接触过600多位同志亲友,了解到无数隐秘故事。许多深陷困境中的父母求助,“你们救了我们,就是救了孩子和全家……”  有一位男同父亲跟我说他儿子的悲惨遭遇:儿子小涛是同性恋,一直瞒着家人,因年轻熬不住,到网上找了一夜情。事后孩子担心不安全,没想到一检测,真的就感染了。小涛承受不了自己既是同性恋、又成了艾滋感染者的残酷事实,留下遗书自杀了。  事情发生后,这位父亲憎恨同性恋让他儿子感染艾滋,后来专家告诉他,艾滋病是由不安全的性行为导致,与是否同性恋无关。为什么会在同性恋人群中高发,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正常宽松的相爱环境,很难拥有固定的性伴侣,才会像小涛这样采取不安全、无保护的性行为。  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同性恋者,已经因此付出生命代价。“要是早知道,我们一定会帮助他,保护他……”这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几近崩溃,不停地重复“要是早知道,要是早知道……”  7  婚期临近的纠结……高大英俊的儿子被治成废人……轩妈妈  适当时机对父母出柜确实非常必要。广州有个35岁男同,到亲友会来参加讲座,听了现场同妻们声泪俱下的倾诉之后非常震撼。第二天他又来,说还有两个月就要结婚了,非常纠结。我问他,你会给妻子幸福吗?他摇头。你愿意害她一辈子吗?他更摇头,说最难的是怎么跟父母讲。我说再难也要讲,不然父母还要介绍女人,还要拖你去治病。后来他同意带妈妈参加同志亲友恳谈会,他妈妈像走进了另一个星球,开始一点点明白儿子的秘密。  2010年,在北京同志亲友恳谈会现场,有一对70多岁的父母,带着他们38岁的儿子从河北赶来。5年前,儿子在银行工作,长得高大英俊,向父母出柜后,却被他们送进了精神病院,医生说这个病可以治好。我们发现这个儿子反应迟钝,“原来他不是这样……”他妈妈一直在哭,讲不成一句完整的话。他爸爸说:“吃了四五年药,后来这医生要死了,死前才告诉我们这根本不是病。是我们害了儿子!”这个儿子早已不能工作,父母现在最担心自己走后无人照顾他,想求我们帮他们的儿子找个伴。  1997年,中国新版的《刑法》删除了流氓罪,长期以来,很多同性恋者因被归为“其他流氓活动”而遭到判刑。此条款的删除,被认为标志着同性恋在中国的“去罪化”。2001年,中国《第三版精神障碍与分类标准》又将同性恋剔除出精神病范畴,这被认为是同性恋在中国的“去病化”。但人们仍然谈同色变。有的同志就表示,“我宁可说自己是反革命也不会承认是同性恋。”绝大多数同志父母在得知孩子的性倾向后,都会问这几个问题:“他是不是精神病?”“他将来怎么传宗接代?”“他会不会得艾滋病?”“我们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但是,有一个轩妈妈,在得知儿子是同性恋后,第一个念头是:“我的儿子太可怜了,他竟然一个人扛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受了那么多苦……”这位轩妈妈现在是福建地区亲友会召集人,她到同志酒吧登台演讲,“孩子们,不要怕,健康生活,阳光做人。如果这个世界不接纳你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  当时台下掌声像暴风雨,许多同志跑上台抱着她哭,叫她妈妈……  8  父母上演复婚戏……孙爸爸要烧掉酒吧……同志你好  有个刚离婚的妈妈,在儿子出柜后,为了把儿子拉回“正常”人生轨道,这对父母又复婚,竭尽全力创造和谐家庭,直到儿子考上大学对妈妈说:“你们不要演戏了,不是你们的原因,是我天生不会喜欢女孩。”现在这位妈妈不但接受孩子,还是同性恋志愿者。  有个拉拉告诉妈妈,不能跟男人在一起生孩子。她妈不相信,拿出自己一针一线早已织好的婴儿毛衣说,你会改的,你看妈妈就是为你和你将来的孩子活着的,你要是不改,我就去死。女儿说你要逼我跟男人结婚我就要死。母女僵持、战斗了一年,后来真的有个拉拉女孩跳楼自杀,她妈妈醒悟了,“我女儿这么美丽快乐地活着不好吗?”  还有个孙爸爸,偶然得知开酒吧的儿子是同性恋,来的都是同志。孙爸爸拿起一把菜刀冲出门,“想叫我断子绝孙,都别活了!”妈妈打电话让儿子和男友逃了,孙爸爸转回来抱了一瓶汽油,要把这“害人”的酒吧烧了、炸了。现在孙爸爸却成了许多家人不接纳的同志的爸爸。他也逢人就说我有许多儿子,还开了国内第一条同志亲友热线。记者来问他怎么变化这么大?孙爸爸说:“因为爱他们。”  令这位孙爸爸想通的还有一件事,现在同性生育已经不是困扰问题,国内外都有各种方法,如试管婴儿、领养等。你看这些是国外孩子们和两个爸爸、两个妈妈在一起的照片,他们多快乐啊。  有人对我说,同志想找伴侣?连我们还有许多剩男剩女找不到。这也可见同志寻求伴侣几率之低。其实所有异性恋人群面对的问题我们都有,而你们不用面对的问题我们也有。  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们最希望的是和你们一起走,肩并肩,手拉手。当我们相遇的时候,能听到一声:同志,你好。
阿 强、叶全新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同志,你好》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133588)你好啊同志们的公告栏
当前位置: &
当前所在文件夹 1图 共有 24 个文件
版权信息: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木禾网盘() 版权所有{if l&&l.length}{list l as y}
{/list}{/if}
{list l as y}{if !(y.au==au[0] || y.au==au[1] || y.au==au[2])}
{/if}{/list}
{if !_exif || !_exif.make}
没有拍摄信息
品牌:${_exif.make}
型号:${_exif.model}
焦距:${_exif.focalLength}
光圈:${_exif.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_exif.exposureTime}
ISO:${_exif.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_exif.exposureBiasValue}
拍摄时间:${_exif.dateTime}
镜头:${_exif.lens}
${content}
主人提问:
输入答案:大家好!节目录完后,听到了一个国内90后歌手的作品,很喜欢,再找下,看到她是个拉拉,已跟父母出柜,她给她的女朋友写了首歌,演出时她让前面的直男给后面的美女们让让,她的粉丝都喊她“老公”。这个世界变化是如此之快,我觉得我努力想在节目中体现的政治正确有点可笑了。“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烛光倒影为我添茶,相逢太短不等茶水凉,你扔下的习惯还顽强活在我身上。”每期微信公众号只能链接一期节目给大家,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请大家使用APP“荔枝FM”或者“podcast”,订阅“德国慕华汇”电台,或通过关注新浪微博“德国慕华汇网络电台”收听交流。点击下边阅读全文收听。---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慕尼黑华人协会网站:  加1入慕尼黑华人协会, 通过以下方式关注协会公众号:1. 点击文章标题下的【慕华汇】字样查看公众号-----&点击最下方的绿色 【关注】键;2. 在微信【通讯录】页面点击右上角“+”,查找公众号------&键入协会公众号的名称【慕华汇】或微信号:mu_hua_hui;3. 扫描公众号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和实习生们一起背包游是种怎样的体验关于报告那点事每个实习生都很期待着那天
——被委员召见的那天我和我的语言交换小伙伴各位好,
今年的圣诞假期马上就要开始了,身在异乡的你会怎样度过呢?是刚刚来到国外,独自一人有点小感伤;是已忙碌的一天从晨会开始非洲,美丽而又贫穷,草原上的美景让人心醉,贫民窟里的孩子却又让人心碎。她,来自西安,工作在慕尼黑,带着学生时代未能完成的计划,来到肯尼亚,参加了一期为贫困儿童进行的授课和募捐活动。请跟随她,走进一个真实的黑非洲。。。。-对门的柬埔寨同事
-欧盟的工作语言那天傍晚,一众俊男靓女来到慕城爵士酒吧圣地Vogler参加摄影趴。关于实习项目以及在欧盟就业的介绍一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二十多年一直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突然因为一纸文书要去个遥远的城市,那时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阴差阳错,初出国门,竟然要去一个说法语荷语的地方。作为那批600名入职的实习生里,唯一的中国妹子,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挑战和期待呢。Guoling Photography 给一对台北新人在德国新天鹅堡的婚纱旅拍。随遇而安,就能看到生活中的惊喜。“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沧桑看上海,改革开放看广东”“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烛光倒影为我添茶,相逢太短不等茶水凉,你扔下的习惯还顽强活在我身上。”森女系婚纱照竟然有卡拉OK和手风琴演奏!
聚餐地点: 新四合院 Steinsdorfstrasse 22, 80538 München聚餐时间: 11月07日(周六)18:30 又是一年双11.慕华汇单身派对邀请你参加资格:单身,单身,单身(重要的内容说三遍)名额:40 (男&女各2又是一年双11
慕华汇单身派对邀请你 又是一年双11.慕华汇单身派对邀请你参加资格:单身,单身,单身(重要的内容说三遍)名额:40 (男&女各2"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又到10月的第三个周六,一年一度慕尼黑博物馆浪漫长夜又开始了。一张门票,一本小册子,爆棚的复古巴士,七个小时,游弋于慕尼黑的市区街道90个博物馆、画廊、教堂之间,穿越无限的时空维度,漫游在艺术、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世界,绝对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时值金秋,慕尼黑华人协会(简称慕华汇)成立已满一年。这一年里,多蒙慕尼黑各界人士鼎力支持,为每当你在寒冷的北风中瑟缩,期盼着来一盆香辣辣热腾腾好吃到流泪的水煮牛肉,剁椒鱼头,麻辣小龙虾,巫山烤鱼,麻婆慕华汇所有持卡会员在慕尼黑即将享受全城十多个中餐馆长期回馈--9折会员卡来啦!每月推出个大特色餐厅试吃,折上折等诸多惠民活动!9月17第一场哦!时间:日周六12:30签到(涉及20欧现金餐补发放),13:00正式开始
地点:Courtyard Munich City Center, Schwanthalerstrasse 37, 80336 München九月三日,得知陈茫先生去世的消息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史明德先生发来唁电表示悼念。唁电全文凯撒旅游创始人、《欧洲新报》社长、德国华商联合总会会长、欧洲华人旅游业联合总会创始会长及终身名誉会长陈茫先生 时间:日周日12:30签到(涉及20欧现金餐补发放),13:00正式开始地点:Court慕华会诚邀您参加,由慕尼黑大学跨文化交流专业学生组织“长期外派德国工作者的家属在德国生活状况调查”!访谈参与者、问卷调查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均可获得德国亚马逊10欧优惠券(*请见文章最后一段注释)!送给慕尼黑爸爸妈妈们哪个码农不想知道其他码农其实还要惨?她们,秀丽端庄,笑容迷人灿烂。
他们,诚实可靠,事业蒸蒸日上。
男女嘉宾的邮箱,为了缘分, 特此公布。“十五岁的时候,班上一个坏孩子和我诉说,人生至乐有两个,一个是夏天在树下喝一大杯凉啤酒,另一个是秋天开始冷的时候在被窝里抱一个姑娘,大面积地皮肤接触,长时间地摩擦。”“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在很多人看来很任性的想法,她却实现了。
2013年的冬天,她辞职走天涯。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一年,一个人,19国。哪个创业者不想找IT精英帮忙?哪个码农不想知道其他码农其实还要惨?在10:00-12:00创业沙龙结束之后,慕尼黑华人协会新一期创业沙龙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再次召集慕尼黑的创业英雄们谈经论道,本期沙龙将为您剖析如何培育创9月·慕尼黑慕华汇邀请欧洲有志骚年报名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本次报名欧洲分赛区的参赛者项目mu_hua_hui协会将依托慕尼黑工作、学习、生活的各行各业的华人,通过经常举办有关创业、文化、科技、慈善和娱乐等方面的活动,进而提高华人在德国社会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通过整个群体共同的努力,把慕尼黑建设成最适合海外华人生活居住的城市。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u_hua_hui协会将依托慕尼黑工作、学习、生活的各行各业的华人,通过经常举办有关创业、文化、科技、慈善和娱乐等方面的活动,进而提高华人在德国社会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通过整个群体共同的努力,把慕尼黑建设成最适合海外华人生活居住的城市。感人同志MV《如果爱》你好,再见 Ciao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好污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