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D是否先进过oled屏幕概念股呢?

详解LCD和OLED屏幕
 作者: 佚名 编辑:
时下主流的屏幕都可归结为LCD与OLED两类。LCD的采用已经比较久远了,他就是指普通的液晶显示屏幕。有时LCD也可与TFT的名称通用,这里谈到的TFT属于LCD的一个子分类。通常认为,OLED在技术上比LCD是要更为先进的,不过OLED发展仍不成熟,LCD的采用还相对普遍。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下面在谈到AMOLED屏幕时,还会谈LCD与OLED的区别。 一、关于视觉分辨力和视网膜屏幕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想要将两条明暗相间的细线区分开来,它们之间需要有 0.59 角分(arcminute)的差距。0.59角分在10英寸的距离上大致相当于0.0017英寸,取其倒数583,再考虑到两条细线各自需要至少一明一暗两个点,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当印刷品的墨点密度达到每英寸1200点(1200 Drops Per Inch, DPI)以上,就可以满足相当挑剔的阅读要求。所以目前比较优秀的家用,都标称能够达到 1200 乃至 2400 DPI 的分辨率。” iPhone4发布的时候,其标称的像素密度为326ppi(关于ppi与dpi的关系,可参见:.tw/digitalimageSectionII.htm ,在此,我们将ppi与dpi混用),实际上300dpi的墨点密度在很早以前的数码印刷制品上就已经能够实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所谓300dpi,意思就是每一英寸长度上有300个像素点。参照:Kindle Fire为167 PPI, iPhone 3G为164 PPI,iPad一代和二代则有132 PPI。 所谓像素,通常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凑近屏幕的时候看到的屏幕上的一个个小颗粒小方格,这些方格联合在一起组成了整张屏幕。
300ppi本身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数值,不过对于显示图像来说,已经基本可满足需求,图像并不如文字那样具备那么高的密度要求。 可见,论视觉分辨力这个单独的数值,单看这一项,数码类产品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不过这么说也不是非常合理,因为屏幕和纸质制品是有差别的。过去的屏幕 (包括现在许多电脑和屏幕)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像素密度不高,于是我们只要稍稍凑近屏幕,就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屏幕上一格一格的小颗粒或像素点。 于是,矢量字体(比如微软雅黑)会采用一些次像素渲染技术,也就是说,为了令这类字体显示起来更清晰更圆润,除了字本身所占据的像素外,这些字的周围还分 部排列着用来渲染的灰阶像素,令整个字的锐度降低,更加柔和舒服,跟白色背景的过渡更为自然。——这种字体的渲染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屏幕上显示字体有了渲 染效果以后,人眼对文本显示的要求自然就比纸质制品低了许多。 还有许多人对乔帮主在发布会上的话多有误解,乔帮主的原话是这样的,“300dpi左右的分辨率是一个魔术点(Magic Point),如果你把一个东西拿到离眼睛10-12英寸(大约25cm~30cm)的地方,你的视网膜所能分辨的极限大约就是这个分辨率。” 很多人断章取义地谈到,乔布斯说了,超过300dpi,人眼视网膜就分辨不出颗粒了。然而实际上,这还加上了视距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看屏幕不可能 是把屏幕完全凑在眼睛前面看的,总有一个距离存在。按一般人观察屏幕的距离来说,超过300dpi是不足以令肉眼看出颗粒的。 在这一点上,许多人对New iPad的像素密度提出过类似的质疑,他们说New iPad像素密度不过287ppi,怎么算得上视网膜屏幕。——关于这一点,视距与显示效果的公式,网上的文章比较多。由于人们对平板的使用,视距通常比手机是更远的。新iPad基本达到了视网膜屏幕的技术要求。 不过某公司的老总说New iPad已经达到和超过了纸质制品的显示,那纯粹是扯蛋了。(去微博上搜一下就知道是谁说的了) 二、面板技术与图像显示技术 这一点我们可以先谈谈ASV。早期ASV被共知是魅族手机推出的时候,当然ASV本身是夏普的技术。魅族在M8发布时所标的屏幕类型就是ASV。 但实际上ASV真的可以算是一种面板或屏幕类型吗?——我们都知道,手机屏幕的种类比较多,比如现在HTC采用比较多的SLCD屏幕,三星采用比较多的AMOLED屏幕。他们在出产的时候,标上的正是这些屏幕类型。 而ASV,则纯粹是一种显示加强技术。他并非一种面板技术类型。——这就好比,大部分人都知道iPhone所采用的是IPS屏幕,但很少有人会有人说iPhone采用的是Retina屏幕,因为Retina只是基于IPS面板的一种显示加强技术而已。 夏普原版所采用的ASV显示技术是基于CPA面板的,不过这种显示技术也可不基于CPA面板,有一些国产的手机虽然采用ASV技术,却并不采用CPA面板,令其显示效果大打折扣。
在此,可列举一些比较主流的显示技术: ● CBD技术(Clear Black Display),这是诺基亚的一种于户外增强屏幕显示效果的技术,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他能令黑色的显示更为纯粹,并且还降低了屏幕的反光率。NOKIA Lumia 800等手机采用了这种显示技术。 ● ASV,上面已经提到了这种ASV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图象质量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缩小液晶面板上颗粒之间的间距,增大液晶颗粒 上光圈,并整体调整液晶颗粒的排布来降低液晶电视的反射,增加亮度、可视角和对比度。 ● NOVA,LG的一些手机在采用的在IPS基础上主要增强屏幕亮度的技术。 ● Retina Display,Retina也是一种基于IPS面板的显示增强技术。他的主要职责是把960x640这样一个分辨率浓缩在3.5'的屏幕上,令像素密度达到326ppi。 三、主流屏幕类型 关于LCD与OLED 文章开头谈到,时下主流的屏幕都可归结为LCD与OLED两类。LCD的采用已经比较久远了,他就是指普通的液晶显示屏幕。有时LCD也可与TFT的名称 通用,这里谈到的TFT属于LCD的一个子分类。通常认为,OLED在技术上比LCD是要更为先进的,不过OLED发展仍不成熟,LCD的采用还相对普 遍。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下面在谈到AMOLED屏幕时,还会谈LCD与OLED的区别。
(1)IPS硬屏 首先IPS屏幕是属于LCD的一个延伸的,使用IPS最有名的手机是iPhone 4/4s以及iPad 1~3代。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LCD屏幕虽然在技术上和理论的表现效果上不如OLED,但他并未江河日下。 相对而言,IPS更纯粹地算是一种面板。他和传统VA软面板的区别是,由于IPS硬屏独特的水平分子结构,使其在触摸时无水纹、暗影和闪光现象,非常稳定,所以IPS是实实在在的硬结构,尤其在动态游戏的表现上比较出色。IPS的技术原理决定了它能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在屏幕受压时的漏光现象小于VA液晶,因此更适合用来制造。 早期LCD的缺陷比较明确,比如可视角度很差,你侧一点儿看,整个颜色都出了问题。这些原本的问题,在许多技术厂商的努力对原本LCD的结构 或分子结构进行改进,令显示效果得以改善,在普通图像以及某些主流显示效果上赶上甚至超过目前技术仍不够成熟的OLED,IPS就是其中一个。IPS硬屏 面板的视角可达到178度。正面观看与不同角度观看时所产生的颜色变化程度称为色彩扭曲率,IPS硬屏所得出的数值几乎用肉眼分辨不出来,即意味着从正面还是侧面观看画面的效果是相同的。
最早研发出IPS面板的是日立,而LG Display的IPS已历经数代的发展,苹果所采用的IPS面板,和LG与日立的传统IPS都有所不同,其中部分技术涉及Hydis的FFS广视角技 术,特色有:低耗电、高透光率、高亮度、反应快速、无色偏、高色彩还原性等特性。根据国外拆解维修网站iFixit的动手结果,新iPad采用了三星提供的显示屏。 在宣传点上没那么有名的部分设备也都有采用IPS,例如亚马逊的Kindle Fire,惠普的TouchPad。不过他们在显示与表现上都仍有一些差别,与不同厂商和不同代产品都有关系。 (2)TFT与SuperLCD 这两者都属于LCD屏。 TFT基本已经被逐出了历史舞台,2011年,仅有moto还在比较热衷地生产TFT屏幕的手机。所以那时候,摩托罗拉的手机普遍屏幕表现都很逊色,无论是色彩表现,还是对比度等等。而且可视角度表现也与现在的主流屏幕相去甚远。仍在市面上活跃的moto defy+就是采用此种屏幕。 TFT几乎是当前所有LCD屏幕技术改进的雏形,所以最早一代的IPS也被称作Super TFT。 Super LCD是LCD的某个高级延伸。当前,因为HTC很热衷这个屏幕,所以Super LCD也算是漫天开花了,从HTC Desire开始,SLCD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发展。个人是比较偏爱SLCD屏幕的,他在色彩表现和可视角度方面更为接近于OLED屏的显示效果,而且色彩还原比较真实,没有过头的迹象。 SLCD原本是索尼和三星共同合作开发的一种屏幕,后来索尼全线退出,由三星一家在做,这个SLCD的缩写弱势用三星的全拼方式,可为Super Clear LCD。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HTC最新的一款HTC One X手机锁采用的屏幕称作Super LCD二代,这个被HTC称作Super LCD 2的显示屏显示效果非常出色,加上HTC One X表面那块,堪称晶莹剔透。不过这块屏幕实际是AH-IPS.LG已经把AH-IPS这个名字据为己有,不准其他厂商使用。其具体细节未知,有待进一步考证,AH-IPS是是LG去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IPS面板。有高手在显微镜下观察了HTC One X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与LG的Optimus 4X HD相同,他们认为,只是名字上的差异,与AH-IPS实为同款屏幕。 (3)AMOLED LCD与OLED最大的区别就是,LCD的像素是不会发光的(所谓的像素,上面已经谈到,通俗可理解为凑近屏幕时看到的屏幕上一个个小颗粒小方格)。之所 以我们能够看到LCD屏幕的显示内容,是靠外部光源的照亮(如LED背光和外部的自然光)。这就类似于,我们家里有张红色的桌子,平常白天或晚上开灯你都 可以看到它,并且知道它是红色。但如果是夜晚,把灯都关了,你还能看得到吗?自然是看不到了,因为这张桌子本身是不会发光的 而OLED的像素则可以自己发光,不需要外部光源照亮,就好像能自己发光的桌子一样。通常认为,OLED在技术上比LCD更为先进,不过由于 他仍不成熟,与成本问题,LCD仍在现代的屏幕中发光发热。OLED能像素自己发光,好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亮度会比靠外部光源照亮的LCD更好些。第二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OLED屏幕的像素自发光,而且每个像素都可自由控制发光与否,于是OLED屏幕在表现黑色这个颜色的时候,黑色部分的像素就可 以完全不发光了,这样所表现的黑色才是真正的黑色,黑得更为深沉更纯粹,也一并提升了屏幕整体对比度的表现。 ——LCD由于本身像素不发光,即便在表现黑 色时,外部光源仍然会把整个屏幕照亮,黑色部分亦不例外,这样,黑色就会显得泛白。——于此特性,OLED在表现黑色屏幕时也就更加省电了(尤其是对 Windows Phone 7这类以黑色为主要颜色的系统来说更是如此)。 过去都有写过屏幕材质的文章,不过这次想相对详细地谈谈AMOLED某一些点。
AMOLED屏幕就属于OLED了,与上面谈到的其他屏幕都不一样。所以它在技术上可以说是更为先进的。且AMOLED技术全部掌握在三星手 中,这块屏幕也是三星手里的一个王牌。甚至可认为三星手机区别于其他手机的一个标志(虽然相继有不同品牌的手机采用了这个屏幕)。他具备上面谈到的 OLED的那些优势。 空说是感觉不出来的,很多不常见许多屏幕的人觉得:屏幕不都是那个样子,再优秀能优秀到哪里去呢。早期我也这么想过,后来在对比后才发现,屏幕与屏幕的级别档次间有着几个数量级的差别。 光说在夏天的强烈阳光下这一项,虽说现在的手机屏幕都在主打说阳光下一样清晰可见,不管是哪种屏幕还是显示技术。只不过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 多。我看惯了各式各样的屏幕,用时间最久的是SLCD。SLCD比较优秀的机型虽然在色彩表现上非常出色,不会比AMOLED差。但一旦到了阳光下,一切 都成了浮云。不管是采用LG的NOVA显示技术,还是索尼的White Magic(最新Xperia系列采用的显示技术),只需仍为LCD屏幕(iPhone除外),阳光下,他们就变得极为悲剧,普通阳光下,仔细看,注意角 度,勉强还是可以看清楚。大太阳的话,要是你还打算拍照,那可能就会非常吃力了。 强光下,仍能看得比较没那么吃力的,就只剩AMOLED屏和采用了IPS的iPhone 4/4s了,相对而言,AMOLED更为出色一些。不过此时,也只是能看得见而已了。 A.Pentile次像素排列 有许多人误解AMOLED的一点是,由三星Galaxy S可见,AMOLED屏具有比通常屏幕更为恶劣的颗粒感,屏幕上的小颗粒颗颗分明,Nexus S亦是如此。当时我们第一面见的时候,三星的拥趸无视这个缺陷,然后放心大胆地宣告:谁看屏幕会把眼睛挨着屏幕啊,你们这些三星黑省省吧。——不过事实证明,不许凑近屏幕,文本表现的颗粒感就已经相当明确。不过这种颗粒感问题并非AMOLED屏幕本身的问题。 与LCD时代的屏幕不一样,由于AMOLED屏的像素自己会发光,于是对屏幕增加像素,也就是提升分辨率,直接增加了屏幕的成本。而LCD屏 增加分辨率在这方面分担的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除了一些技术手段上的)。三星考虑到此成本问题,对AMOLED屏进行了技术上的一些改造。 传统屏幕的每个像素(也就是每个小颗粒)都由三个次像素(sub pixel)组成,分别是R(Red)、G(Green)、B(Blue)。这三个次像素的调和令单个像素可组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可简单如此理解)。 对于AMOLED屏幕而言,增加像素所带来的屏幕成本增加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于是这种次像素排列方式被得以重新调整。第一代AMOLED屏幕 的次像素由原来的每个像素3个次像素,变为每像素缩减为2个次像素,这样,成本就自然降下来了。——那么如果仅有两个次像素,还怎么表现多种颜色呢?—— 于是,解决方法是如果这格像素仅有R(红色)与G(绿色)两个次像素,为显示白色,需要B(蓝色)次像素,就借邻居的蓝色次像素来显示,这种次像素排列被 亲切地成为Pentile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对Pentile次像素排列方式而言,技术上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容易,他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有的时候他借不到邻近像素的次像素 (因为可能邻近像素需要显示的是黑色,并不发光)。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上图看到,Pentile排列的左侧有比较大块的R与B次像素,这就容易造成屏幕显 示上的文字彩边现象。 这些技术问题即便全部解决后,最可怕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文本显示效果极为糟糕。对同样分辨率同样大小的屏幕而言,采用Pentile次像素排列的屏幕要比采用传统RGB次像素排列的屏幕,在文字显示上,颗粒感强得多。这是Galaxy S一类手机文字颗粒感强烈的症结所在。 不过似乎很多人对这种颗粒感是完全不在意的,而许多敏感的人则彻底不能接受这种次像素排列方式。 第一代、第二代AMOLED屏幕,也就是AMOLED、Super AMOLED都采用了Pentile次像素排列方式。他们的代表机型有:NOKIA Lumia800、三星Galaxy S、Nexus S、Ominia 7。 另外,AMOLED高分屏的衍生物HD Super AMOLED也采用了Pentile排列,代表机型有刚刚推出的Galaxy S III,以及Galaxy Nexus、Galaxy Note等等。分辨率和像素密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这种次像素排列带来的文本显示颗粒感强的问题。 AMOLED还有别的衍生类别,例如moto的Razr所采用的Super AMOLED Advanced,也采用了Pentile排列方式。 B. Super AMOLED Plus 人们常简称为SAP屏幕,这可认为是AMOLED屏幕发展的第三代了。相对而言,Plus对第二代的改进主要就是不再采用Pentile次像 素排列方式,而改为传统RGB,以令文本显示看起来更为细腻。——三星在这一代AMOLED屏的宣传上,宣传点之一就是文本显示更细腻,不过实际上,这不 过是弥补先前的问题罢了。 目前采用SAP屏的手机似乎仍不多见,可能是成本控制仍不理想造成的。代表机型有Galaxy S II。 C. AMOLED屏幕的一些固有缺陷 在显示效果、对比度,阳光下的表现、黑色的表现、可视角度等诸多方面,AMOLED屏幕都是时下最优秀的屏幕。抛开Pentile次像素排列的问题不说,AMOLED仍有一些硬伤是不得不谈的。 i.烧屏问题: OLED屏幕的特性是,每个像素自发光,黑色部分的像素是不用发光的。在不同颜色的表现上,像素的调和与发光都有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的 机就有这种问题,如果长期看某个电视台,那么在电视台徽标部分的像素是长期不变动的,导致到后来你换其他台看,那个徽标位置仍可隐隐看到先前一直在看的电 视台徽标的形状。——到手机中,如ANdroid系统,状态栏是长期不动的,他显示了电量、手机信号、时间等信息,时间久了以后,可以让手机全屏显示 一张纯色的图片,就会在先前状态栏的位置隐约看到那些信息残留的痕迹。
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就是OLED像素自发光,由于各像素在屏幕上显示的差异,每个位置的老化速度就有了差异,尤其到越往后,像素老化差异越位明显,带来这种残影现象是彻底的物理伤害,不可复原。(LCD屏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因为其屏幕发光完全靠外部光源。) 不要小觑此问题,许多Galaxy S、S II的用户在三个月内就能出现此问题,类似我这样有强迫症的人真的会非常非常不爽。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屏幕显示一张全白的图片,亮度开到最亮,显示长达数小时时间,令整个屏幕各像素的老化程度达到基本的同步...是不是很悲剧呢。 ii. 偏色问题: 有许多Galaxy用户表示说,Galaxy系列的手机屏幕表现色彩偏冷,而且大部分图片显示过于鲜艳,与实物根本就不符。长时间观看易产生疲劳。加上上一则烧屏问题,偏色问题恐怕就更加悲催了。 iii. 虽说在表现黑色时,AMOLED像素不发光的特性可令屏幕更为省电,但在表现白色时,那可比LCD要费电多了。以Android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AMOLED逃不了更费电的命运了。 iv. “AMOLED色域虽然号称达到NTSC的114%,但一份来自DisplayMate技术公司总载 Raymond Soneira 博士的报告表明AMOLED显示屏在色彩方面数据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仅可显示6.5万颜色,更多的颜色则靠软件插值来产生,关于颜色数量插值的详情可GOOGLE搜索。” 四、屏幕分辨率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New iPad分辨率达到了,虽然采用四核显示,在开启屏幕后的跑分情况上仍与iPad 2基本持平。比对Galaxy Note和Galaxy S II在性能上的差异时,除见他们在处理上的差异,这两个机子的屏幕分辨率也是大为不同的。(屏幕材质皆为AMOLED,不过Note采用的是HD Super AMOLED,而S II采用的是Super AMOLED Plus) 试想一下,如果处理器发出一条指令给,告诉他:我现在需要你画一个圈给我。那么在职责范围内画了一个圈,我们只是打个简单的比方。他画的 这个圈究竟有多么严格的要求,是处理器告诉他的,不过他仍受制于屏幕,尤其在显示的时候,Note为800x1280的分辨率与S II的480x800的分辨率相比,这个圈的质量是明显不同的,尤其是当需要达到相同的人眼观察大小时,Note的处理器和显示芯片往往压力要数倍于S II,因为他的屏幕分辨率非常高。于是在效能上,SII仅系统界面绘制上就会比Note要好一些,因为Note并没有采用比SII好很多的处理器。 这也容易解释,New iPad状况。或者我们甚至可认为,New iPad对待屏幕的升级是他唯一的变化,因为四核显示芯片几乎非常不留余地全部贡献给了这块视网膜屏幕。有些人说,那不可惜吗?当然不可惜,因为屏幕文本显示效果比iPad 2好多了。(这一解说不宜用于Note和SII身上,因为Note采用Pentile次像素排列的屏幕) 五、终话 最后要说的话也没什么两样。一个个屏幕都用下来了。无疑最优秀的是三星的AMOLED与iPhone采用的IPS屏。相关iPhone 4/4s在色彩和诸多表面表现的优秀性有专门的评测文章予以了列出,这不是主观个人意愿决定的喜好问题。不过我仍对Super LCD情有独钟,即便他可能在阳光下的表现没那么优秀。 总之,AMOLED如此强烈的色彩也并非人人都会喜欢的,以实物为主仍应是屏幕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各位选择属于自己,个人喜好的屏幕,才是真正应该去做的。 关注72变,关注智能生活 微信号www72byte 原文地址:/special/教你分清OLED/QLED/ULED/SLED/GLED这五种屏幕有什么不同?_综合交流大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综合交流 / 产品评测 / 活动公告
新手入门 / 社区互助
查看: 1385|回复: 0
  进入千家万户,电视机的发展更新速度有目共睹!那么,智能电视屏幕哪家最好呢?小编推荐五大屏幕技术,并且进行详细的对比介绍,帮助用户更好的进行选择!
  从开始的CRT荧光管电视机,到普通纯平电视机,这中间的发展历程就十分的曲折,背投,等离子,这些代表着一代代屏幕科技进步的产品也随着时间离我们而去,随着液晶电视的到来,“智能”这个词就变的与我们息息相关起来,人机交互的智能化,网络内容的落地化让电视机变成了全新的家庭娱乐终端。
  曾几何时,电视作为家中唯一能够收看画面的娱乐工具霸占了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液晶电视称霸的那些年,从推出智能操作系统,宣布电视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再到崇尚高端硬件配置,这一系列的改变和创新似乎总是和那个看电视节目的大盒子不搭,电视还是电视么?电视的功能到底是被弱化了还是被打造成了无所不能的客厅变形金刚呢?
Cg-4jlSUCiOIT49NAAWZOSeNfooAAPG7wIoW-cABZlR702.jpg (128.6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也许就是这样的境况,在近年来,业内人士对电视做了又一次深深的思考,电视的作用是什么?它最关键的部件还是那块屏幕,毕竟你买来电视,不管是打还是看电影还是其他的什么智能化操作都是需要借助屏幕完成的,那么电视根本功能是收看内容,所以现在的电视厂商们又将目前重新聚焦在了这块最为重要的屏幕上。
  2015年堪称电视圈重回屏幕的元年,这一年也成为了电视发展的变革之年,前有第一,第二代高色域LED屏幕站稳脚跟,随后又有OLED强势推出,为了阻击OLED强盛的势头,又有国内电视厂商推出了全新的ULED,SLED,GLED产品,为了进一步提升屏幕显示效果,12月,又有厂商推出了全新的QLED电视产品,突然之间在2015年带来了这么多的“XXXXLED产品”,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么多的英文单词缩写,它们的显示效果又是如何?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解释一下这几个“XXXLED”屏幕技术的汉语直译意思。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ULED则是Ultra的缩写,译为极致显示LED,GLED则是Geek LED的缩写,译为极客互联网电视,QLED则译作有源矩阵量子点发光二极管,SLED是slim LED的缩写,也就是超薄发光二极管。这5大技术目前来自全世界的5个制造品牌,那么选购电视到底是看真正效果还是看单词示意呢?下面我们就针对这5大品牌的5大技术来一个全面解析。
  OLED未来的屏幕技术之王& &
  首次出现
  2013年1月,电子在CES上全球首次发布LG曲面OLED电视,这表明全球进入了大尺寸OLED时代。9月13日,LG电子在北京召开电视新品发布会,推出中国第一款LG曲面OLED电视——LG55EA9800-CA,这标志着中国的OLED电视时代正式来临。
这也是OLED技术首次使用在电视上,首先,在介绍这些“XXXLED”前我们要先来确定一下,“LED”这个名词并不是专门指代电视,LED在中文中译作发光二极管,也就是光源设备,为什么电视需要光源呢?因为电视的早期显示屏幕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其具有红,绿,蓝三色的彩色滤光片,需要背光源对其进行照亮才能显示出相应的颜色,也就是说,电视是需要光源来驱动液晶面板的。
Cg-4jVSUCc6IcZPiAACizI91W98AAPG7gPsEA0AAKLk707.jpg (38.48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OLED屏幕为有机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板
  历史探究
  其实早在1947年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就已经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体,也就是OLED,1990 年,Burroughes 等人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 研究的热潮。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在OLED分为两大技术体系,其中低分子OLED技术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三个地区,低分子OLED则较易彩色化,所以被制造成电视屏幕面板。
  产品特性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将每个OLED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主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主动发光。被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主动式OLED比被动式OLED省电,且显示性能更佳,目前具有独家产权的韩系厂商LG Display使用的OLED技术就是使用了这样的方式。
Cg-4jVSUCd6IRqkyAAEhdMS1H_AAAPG7wDPLTwAASGM770.gif (80.76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OLED发光原理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并且能够节省电能,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应用。
  产品结构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
Cg-4jVSUCdOIM2WoAACSkzhUMM0AAPG7wB_ZWMAAJKr456 (1).jpg (19.16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OLED特性使其可以更加轻薄
  OLED技术起源于欧美,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如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中国虽具有一定的OLED产业基础,但产业链尚不完善,尤其是上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关键设备以及整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等大都掌握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企业手中。全球涉足OLED真正对LCD(液晶)构成威胁的有源OLED器件,实现电视屏幕量产的目前只有LG Display一家,也只有LG基本掌握了电视显示OLED最为核心的技术。
  显示优点
  应用在电视屏幕后,OLED技术因为作为有机自发光体,可以不需要背部光源的支持即可自行发光,在不需要表现的颜色时,可以直接将其关闭,使黑色更纯净, OLED电视机能够提供更高密度的像素和更清晰的图像,这意味着OLED屏幕能完整显示三维图像而不会象其它大多数电视机那样牺牲图像的分辨率。在OLED电视上欣赏自然风景视频时有如临窗而观,而非观看一个发光的匣子。
  点评:
  OLED电视贵为下一代显示核心技术而且目前几乎主要技术全部掌握在韩系厂商LG和手里,具有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不需要背部光源的支持即可自行发光等优点,使画面显示更加亮丽,不过目前价格高昂,很难普及。
  ULED/GLED/SLED来自同一阵营的不同类型
  ULED独立控制单元背光获胜
  ULED是推出的液晶电视技术,ULED 的U系Ultra缩写,意为极致、超高,寓意为更好的LED。ULED电视通过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画境引擎技术,海信ULED较传统LED可实现10倍以上的对比度和30%以上的色域范围提升,色彩表现极其艳丽;而在亮度、技术也非常成熟。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调研发现,近50%的消费者认为ULED电视比电视色彩更绚丽,有40%的消费者认为ULED电视分辨率高,画面更清晰。而在画质表现方面,有77.0%的消费者认为ULED电视具有更高的清晰度。从而能够看到目前消费者对于ULED电视的认同,ULED屏幕来自LG Display,IPS硬屏的原生,加上海信对于去全新的HiView画境引擎技术的加入和把控,有效的将画面的色彩进行提升。
Cg-4jVSUCAqID-faAAE9hGo6L-EAAPG7QE6Ix8AAT2c889.jpg (57.69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海信ULED电视
  ULED屏幕采用高色域LED背光源,搭载精确图像色域匹配技术,将背光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控制单元,每个单元可以根据电视画面的亮暗场分布情况精确调整对应区域的背光打开、关闭,并可对背光亮度进行峰值调整,这样既能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可有效提升色彩的鲜艳度和真实感,让电视画面明亮鲜活,栩栩如生,同时提供更多色彩表现,ULED屏幕运用背光分区动态控制及图像增强技术,可大范围提升LED电视的动态对比度,让黑色更深邃,白色更明亮,通透亮丽,层次清晰,再现卓越的画面表现,呈现惊艳细节。同时ULED屏幕运用先进的背光扫描技术,补偿液晶响应速度的不足,改善画面拖尾与抖动。呈现清晰流畅的动感画面。
  GLED以加入白色令背光更亮
  GLED,全称Geek LED,又称极客互联网电视 ,是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LED电视,采用4色4K+技术,配备首款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视处理器,并搭载酷开系统,是LED的一次重大革新。在显示技术方面,GLED较以往的LED有了突破性的改善,其实GLED屏幕也是来自LG Display所生产的产品,知识利用了创维自身研发的图像处理引擎,让画面看起来会更加好,其实没有很大的创新,只是一个提升。
  创维GLED电视
  创维GLED屏幕,在传统红绿蓝三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白色子像素,采用WRGB(白、红、绿、蓝)4色像素的全新4K屏体,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可达,是普通全高清电视的4倍,使画面亮度、对比度大大增强。同时,应用广色域技术,有效提升了色彩饱和度,并内置4K MEMC+技术,通过更快的背光扫描以及更精确的模拟插帧计算,有效解决了4K片源图像抖动的问题。兼顾高分辨率的同时保证了高速运动画面的流畅性,再配合4K增亮膜技术,使得G8200系列画质表现更加真实自然,人眼观看健康舒适,是目前顶级的4K画质解决方案。
  SLED色域增加变得更加纤薄
  SLED是联合LG Display的IPS硬屏设计制造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薄,同时利用康佳自己的画面引擎使其在画质表现上又有了一个提升。在Slim超轻薄工艺结合Swinging超炫彩的画质,使用的超薄轻屏体,配合全新的极致工艺,加上SCG超画质技术所创新的屏幕产品,SLED屏幕的工艺就是超薄,搭载在康佳易TV电视上仅为7.5mm。
Cg-4jlSUB_KIa6cAAADI5_Nbko8AAPG7QDkrlAAAMj_030.jpg (37.05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康佳SLED电视
  采用康佳独创SCG超画质技术,在背光架构上,采用全球量产色域最高背光原件,全面提升色彩表现力,标准色域高达114%;在光学架构上,采用3M公司最新的DEBF高效增亮方案,大幅提高光效率,实现节能环保并降低功率,保护元器件。
  点评:
  为什么我们要把ULED,GLED和SLED合起来说呢?其实ULED,GLED以及SLED的屏幕都是来自LG Display,在屏幕上没有过多的创新性,只是在背光上下了一番功夫,这三种技术全部有LGD的屏幕支持,同时利用自己研制的背光技术和画面处理引擎使其拥有了更好的画面表现力和背光能力,说到底,还是别人东西。
  显示新趋势 QLED阻击OLED之路
  QLED名称来源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这是一项介于液晶和OLED之间的新型技术,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经过过年苦心研发之后,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正式宣布QLED量子屏已经具备量产的条件,吹响正式商业化的号角。
Cg-4jlSUB8eIRImsAAd4I9Fx2d4AAPG7QCTm04AB3g7173.png (144.83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是将量子点的光学材料放入背照灯与液晶面板之间,可以使色域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甚至可以省去光源侧的偏光片,有效降低液晶显示产品(适用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成本。
  产品特性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主要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QLED)和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量子点具有发光特性,量子点薄膜 (QDEF)中的量子点在蓝色LED背光照射下生成红光和绿光,并同其余透过薄膜的蓝光一起混合得到白光,从而提升整个背光系统的发光效果。
Cg-4jlSUB8aIVO7uAADMTSzvda0AAPG7QCSzukAAMxl304.jpg (53.75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QLED量子点原理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量子点能够将 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传统YAG荧光体只能吸收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QLED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 力亦更少,有效降低背光系统的功耗总成。
  显示优点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令电视亮度有效提升30~40%,背光源系统色彩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画面的色彩更亮丽,兼顾节能环保等特 点,画面亮度、色彩纯度均为WLED背光系统的2倍左右,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考虑到液晶技术的物理特性先天不足,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能够带来如此多的 革命,堪称液晶技术的“完美形态”毫不为过。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将直接与OLED正面竞争,自身也有一些优势,比如OLED制造时需要“阴罩”,而阴罩易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影响显示精准度,而 QLED整个制造过程无需阴罩,规避了这一问题,长时间保持画质稳定。此外,OLED色彩不易控制,需要色彩滤光片“校正”才能显示不同纯色,而QLED 从一开始就可以显示不同纯色。QLED发光效率比OLED高30~45%,相同画质下QLED比OLED节能2倍。
Cg-4jlSUB92IYfAUAACo9BtF6zUAAPG7QDMrboAAKkM279.jpg (45.01 KB, 下载次数: 1)
15:05 上传
  在12月率先推出QLED量子点电视
  三星,TCL已经对外宣布将会进行QLED电视的量产,TCL已经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QLED屏幕电视H9700。QLED量子点屏幕具有色域覆盖更宽广、色彩控制更精确、红绿蓝色更纯净等三大优势,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色域覆盖方面,QLED量子点屏幕拥有高达110%的NTSC色域覆盖值,超过市场上其他LED电视产品。在色彩控制方面,通过调节量子点晶粒尺寸,可以方便、精确地调整其产生的光波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发光,从而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色彩,有效地提升电视显示色彩的鲜艳度和真实感。此外,红绿蓝三基色在光谱图上对应的光谱峰清晰明了,彼此无重叠,并且能量集中,波峰窄,其显示的红、绿、蓝色更纯净,是其它产品无无法比拟的。
  点评:
  QLED量子点屏幕是目前基于普通LED屏幕与OLED屏幕之间的技术类别,QLED屏幕技术能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从而减少蓝光的所需,更加省电,QLED屏幕的色域更加广,但是其亮度也就更强,有的时候会有刺痛感。
  写在最后:
  以上的各类型的XXXLED屏幕产品我们介绍的已经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清楚了,OLED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屏幕,具有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不需要背部光源的支持即可自行发光等优点,ULED,GLED以及SLED都是在同种类屏幕下对背光进行了升级和改造使画面表现力更强。QLED则是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蓝光转换技术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纯色,提高发光效率。
Cg-4jlSUBe6IcwJLAABLy42U8LoAAPG6ALe1J8AAEvj055.png (29.8 KB, 下载次数: 1)
15:16 上传
  不同的屏幕具有不同的显示效果,我们不能说OLED就一定是显示效果最好的屏幕,也不能说QLED在色域表现和画面流畅性表现上具有目前无人能挡的状态,上图是各类屏幕目前的一些优缺点,色域并不是越高越好,在出厂的时候,已经调到了最佳,每个厂商对于自己的色域的要求不太一样,所以才会有不同的颜色表现。
强烈推荐,装机必备软件!专为智能电视和安卓电视盒子打造的TV APP应用商店!追求极简体验,完美适配遥控器!海量精选TV应用,快下载体验吧!
电视运行慢,看视频卡、玩游戏卡、用浏览器还是卡,卡的人想砸电视怎么办?别担心,当贝助手来帮您!当贝助手,第一款专为电视打造的功能全面的当贝电视管家!
倡导极简高效的电视主题桌面,极致的自主操作和用户体验。并提供智能排序、自动清理、快捷管理等一系列贴心功能,帮助用户让智能电视变得真正简单好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丨 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备案编号:71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明oled屏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