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喜马拉雅app,搜索并关注 叶希铨呢 多谢捧场支持,给大家作揖,鞠躬了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前三项是一类产品:章鱼FM,jingFM,豆瓣FM。&br&随机音乐类app,就是你打开这个app,他会像一个电台dj一样给你随机的音乐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状态、时间、动作、年龄等等各种标签选择,然后这些app就依据这些给你跟贴切的音乐。&br&&br&总而言之,这些app是一个很小的应用,也许也有很小成份的网络电台,但他们基本不生产内容,只是音乐内容的搬运工和调酒师。&br&&br&喜马拉雅FM,荔枝FM,考拉FM,蜻蜓FM是音频行业app,何谓音频?是指以人的听觉为延伸的内容,包括不限于音乐、电台、评书、相声、有声小说等等,是一个音频内容的聚合型平台。当然大家在产品运营和定位上又多有所不同。不再多说了。&br&&br&在音频行业被广泛认同之前,大多数人们对于音频的认识,日常接收和使用基本只限于音乐或电台两种形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使用网络的场景变得更广泛,更轻。音频作为伴随型媒体有着极为重要的陪伴属性。所以这两年发展很快,大家都在争这一块蛋糕。这是后话了。&br&&br&总而言之前三个只是小应用,涵盖的内容和使用的形式都相对较小。&br&&br&后几个因为各自的选择和产品的定位问题也有所不同。有的走的是大平台方向,所有内容应有尽有,比如喜马拉雅FM。相比较的话,荔枝FM侧重的以产品、内容、用户由上及下风格统一的细分的小清新文艺风。比方考拉FM是在音频的伴随型媒体的特点出发,侧重的是车载的细分市场,开车听东西是音频被使用的最常见场景之一。蜻蜓FM走的也是聚合内容型平台,侧重的是传统广播电台的直播与聚合,但在产品上相对保守,功能比较单一。&br&&br&利益相关:喜马拉雅FM员工。
前三项是一类产品:章鱼FM,jingFM,豆瓣FM。随机音乐类app,就是你打开这个app,他会像一个电台dj一样给你随机的音乐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状态、时间、动作、年龄等等各种标签选择,然后这些app就依据这些给你跟贴切的音乐。总而言之,这些app是一…
&p&(我看到问题的的时候我想你可能已经都开始了,但忍不住还是说说,希望有牛人来斧正,希望大家一同进步)&/p&&p&我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自己做自己的节目断断续续也5年了,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和你分享。&/p&&p&我先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的做这个东西起因: &/p&&p&两件事情,第一,有一年我给小广播台的一个主播推荐了一首鲍勃迪伦的歌,在一个寒冬的傍晚,我在去自习的路上,听见了他放那首,我停下脚步完整的听完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为我而放,顷刻间整个世界都觉的是我的;第二,看了海盗电台以后特别受刺激,被影片中通过声音的传递的情感说打动。于是下定决心开始做。&/p&&p&说说准备吧&/p&&p&器材:&/p&&p&如果要做的正宗有品质,首先是设备 好的话筒,独立声卡,好的播音环境都是必须的,但我恰巧和这些都没有关系。刚开始 我就只有一台电脑和一个几十块的麦克风,但是录的不亦乐乎。我相信并不是要准备好一切才可以正式开始。&/p&&p&软件:&/p&&p&现在可以选择的录音软件很多啊,荔枝FM、喜马拉雅、PODCAST等等,有些是平台有些可以直接录制,我自己原来是用COOLEDIT,现在用GarageBand,技术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就是录音,然后加歌进去,什么修音,什么降噪,我都不会,只是在录的时候注意一下周边环境罢了。&/p&&p&技术:&/p&&p&做一个播客应该具备至少两个基本技术吧,一个是播音技术,一个录音技术,这是我理解,但是我想绝大多数是爱好者是不具备的这两样的,我也不具备,但不可否认好技术能让节目听着更像那么回事,作为0基础的人来说这个东西一定是边学边试验的。&/p&&p&节目:&/p&&p&节目包装:包括一个名称,一个LOGO,没有LOGO用一张你觉得可以代表的你们的图片也行,固定的口号,最好在录一个固定的版头,还有很多周边的玩意,我个人觉得这个工作就是为了让节目的外表有记忆点,重要性的话仁者见仁。&/p&&p&节目内容:&/p&&p&A\你说你想做的是音乐推荐类的节目,这算是一个大概定位,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定位细致一些,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定位,不要过于狭窄,但绝对可以过于宽泛&/p&&p&B\准备工作,开播之前要挑选好歌曲,然后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以及其他的关于这首歌的故事,还要听听不同版本和同类风格的,这样可以在节目中告诉大家,让节目有点意思,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学习,个人认为只是非常重要的&/p&&p&C\谈话,根据节目内容而定&/p&&p&D\传达一个核心的诉求,只样不至于让听众觉得我们在瞎XX胡扯(凡是有例外)&/p&&p&E\可以少说的点脏话,不说可(KEN)能(DING)不行&/p&&p&F\一个比较合理节目更新周期&/p&&p&G\推广(根据你的需要而定)&/p&&p&适应:&/p&&p&适应自己的声音&/p&&p&适应突发的播音状况,并学会解决&/p&&p&适应各种别人评价的建议及意见&/p&&p&学习:当然是多听各种各样的广播节目&/p&&p&以上我说的这些都是小儿科,我既然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了解。&/p&&p&分享几个听众给我说的话&/p&&p&我特别讨厌那种一说话就全部看透的感觉(同讨厌)&/p&&p&你的声音怎么这么猥琐&/p&&p&请一个嘉宾吧&/p&&p&我也是野路子出生,我的节目也就周边的朋友偶尔听一下,所以我的播客叫“野鸟”&/p&&p&最后就和LOMO的说明书一样,忘掉上面这些东西,尽管去尝试吧,在家里,在火车上,在咖啡馆里!加油!&/p&
(我看到问题的的时候我想你可能已经都开始了,但忍不住还是说说,希望有牛人来斧正,希望大家一同进步)我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自己做自己的节目断断续续也5年了,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和你分享。我先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的做这个东西起因: 两件事情,第一,有…
&p&&b&基本问题:&/b&&/p&&p&&u&为什么比较火?&/u&&/p&&p&我们来看看这写产品的特点。&/p&&p&一句话总结:它们都是通过不开放聚合方式来组织播放音频内容的,且内容都不是单一音乐类型;基本上音乐内容都不是他们的核心内容。&/p&&p&次级总结:它们中最受欢迎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传统电台中的语言类节目(当然也有些适合收听的直接转为单音频的电视节目,例:《80后脱口秀》《百家讲坛》。)&/p&&p&&b&引申问题:&/b&&/p&&p&&u&能提供语言类节目的手机应用就可以火?&/u&&/p&&p&不对,是相对于传统FM AM电台收听来说,听众可以自由选择的手机应用模式有明显的使用优越体验。可以换的台再多,也不如想听什么听什么。你可以想象北上广深的高峰期路上堵了多少车,车里多少人已经无所谓路况信息(反正哪里都堵),这些人多么厌烦广播广告和无法选择的内容。于是,当这些应用出现的时候,他们连上蓝牙,在车里打电话听节目无比自在(放心,都是在办公室或者家里缓存好的)。而且,就个人来看,目前电台节目编辑水平,大部分还是水平不够高的,因素很多:商业模式使然、利润底下使然、舆论监管使然……另外的渠道再解释。&/p&&p&&b&继续延展:&/b&&/p&&p&可以自由选择内容的手机应用比FM调频广播要好,这个我们理解。再深度的剖析我也那么多时间,就用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来做结论(跳过一些东西):&/p&&p&&u&A&/u&&u&为什么人们选择听?&/u&&/p&&p&(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应用的用户多数使用场合是车厢里,地铁、公交车、的士、私家车……这些场合有个非常关键的特点:不适合阅读。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回答是:光是直线传播的,且折射散射漫射后的光所承载的信息将必定衰减到人眼无法轻松捕获,而声音在短距离内是可以漫射折射散射,且之后其负载的信息(语言)不会衰减到人脑无法接受。用生活场景来回答是:开车可以听电台,你敢看报纸么……坐车的时候看手机屏幕,你敢说你舒服?于是,手机上耳机是标配,随身听早于电子书商用。)&/p&&p&&u&B &/u&&u&为什么不是音乐应用而是这些以语言内容为主的应用?&/u&&/p&&p&(当然酷我和QQ音乐为什么会有语言内容导航,直接说明他们的用户有这些需求,而且还挺高端的(开车的),我敢赌他们的数据,如果他们愿意公开。这只是一个可以预测出的事实,还不是论据。论据是,在人类用声音来负载的信息形式中,有三大内容需求是人类最爱的:作为娱乐功能的&b&故事&/b&(含笑话段子)、作为娱乐功能的&b&音乐&/b&、作为信息功能的&b&资讯新闻&/b&。当然,还会有公开课和疯狂英语之类的,跟之前的三者相比,弱爆了。注意!!我把故事放在了第一位,没错,它比音乐更早出现、更广泛使用、更简洁、更具性价比。当你还是幼儿时,你父母会给你唱摇篮曲,但当你学会说话后睡前你一定要求听故事。我大中华的故事传统非常博大:从话本到弹词,从说书到相声,从封神演义到YY小说,故事不一定是用声音做载体,但一定是个刚性需求。需求一定比流行音乐大,在伟大的故事讲述面前,流行音乐连第二选择都排不上,排第二的是笑话。再好的音乐应用,也不如有着优质内容的考拉FM等。)&/p&&p&&u&C&/u&&u&为什么他们火而且以后还会有更火的? &/u&&/p&&p&我先后做过,三个类似的产品,最早追溯到2004年的IVR。文字到音频是个超出了现在播音主持和节目制作研究范围的学问蓝海,值得深入研究,却一直没有市场做研究基础。如今,机会已经近了。市面上这些产品,大多还是面向广域听众,但这个市场是绝对细分型式的,于是这些应用的用户还是在无法被精准的内容服务,因为精准的内容库还不存在,甚至还没确立生产方式。目前,只是等待第一个做火的内容资源细分市场型应用。所以,我们不凡想象下:你上车,SIRI问你,老板今天听啥儿?你说,人民币贬值,要包袱够劲爆的,然后……自动加载……自动播放(你的个人喜好数据库早已准备好内容等你)。&/p&
基本问题:为什么比较火?我们来看看这写产品的特点。一句话总结:它们都是通过不开放聚合方式来组织播放音频内容的,且内容都不是单一音乐类型;基本上音乐内容都不是他们的核心内容。次级总结:它们中最受欢迎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传统电台中的语言类节目(…
我来说几点。&br&&br&1:没有什么谁做得过,谁做不过的比较,尽管作为喜马拉雅的一份子,我在看到这个问题时,心内已有窃喜。但荔枝和喜马拉雅其实方向是不同的。&br&&br&2:荔枝FM是一个基于小众文艺群体的声音类app,从外观设计到大部分内容,以及活跃的人群而言,荔枝都是一个有着高度统一审美的产品。他有一批忠诚度非常高的拥簇。从荔枝FM早段时间上线的社区版聊功能以及他们的pr稿中分析中。我想,他们此举是为了沉淀用户,为下一步基于忠诚粉丝的社区型电商做准备。&br&&br&3:说老实话,抛却用户量的比较不说,论平均单个用户对产品的喜爱程度而言,荔枝的粉丝的忠诚度和喜爱程度绝对是同类型产品中的佼佼者。&br&&br&4:但喜马拉雅FM从一开始创办,做的事情和树立的形象就是一个大平台,是音频界的优酷,声音界的淘宝,是听觉上的知乎。他作为一个产品本身而言,是不会有太多从上至下,从boss到产品经理到设计到用户的一个特别风格化的定位。(我说的仅仅是指产品本身,每一个人自然会有自身的情怀。)因为为了笼络一批人,这种做法势必会拒绝大部分人。就像 &a data-hash=&f354fece505d2e6fcec7& href=&///people/f354fece505d2e6fcec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朱哲& data-tip=&p$b$f354fece505d2e6fcec7&&@朱哲&/a& 而言,“比如说我在荔枝上听晓松奇谈等节目学知识,然后在喜马拉雅上听糗事百科等找乐子。如果反过来,我会觉得很别扭。”这就是产品本身的一个定位。&br&&br&5:喜马拉雅FM也许到目前为止,做到了同类型音频产品中内容最多最全,但离终极目标上还欠缺很多,仍然会有许许多多的有声小说、版权内容需要去发展。至于盈利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音频界的巨大潜力问题。我就不在此一一说道了。&br&&br&6:大家加油。
我来说几点。1:没有什么谁做得过,谁做不过的比较,尽管作为喜马拉雅的一份子,我在看到这个问题时,心内已有窃喜。但荔枝和喜马拉雅其实方向是不同的。2:荔枝FM是一个基于小众文艺群体的声音类app,从外观设计到大部分内容,以及活跃的人群而言,荔枝都…
喜马拉雅电台借鉴了Soundcloud的用户自生产内容模式,提供了声音内容的发布平台,喜马拉雅自认为的盈利模式是广告+付费会员,并且认为广告是大头,无论是国外的已经上市的潘多拉还是Spotify或是Soundcloud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目标,国内市场豆瓣FM与喜马拉雅都盯着汽车领域,因为目前包括未来电台仍将作为汽车的一种重要的附带品,司机不可能盯着屏幕看剩下的就只能听了,目前汽车领域也在进行着划时代性的变革,不久就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占领的另外一个领域,并且传统的电台强制性的播放节目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豆瓣FM、喜马拉雅支持用户点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将传统的电台清出市场,效果可以从目前的智能电视上看到。&br&至于未来的大盈利模式,我个人觉得广告与付费会员两种,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广告收入会多余会员付费。&br&&br&PS:喜马拉雅电台的创始人于建军,也就是全景地图城市吧和三维全景软件杰图软件的创始人
喜马拉雅电台借鉴了Soundcloud的用户自生产内容模式,提供了声音内容的发布平台,喜马拉雅自认为的盈利模式是广告+付费会员,并且认为广告是大头,无论是国外的已经上市的潘多拉还是Spotify或是Soundcloud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目标,国内市场豆瓣FM与喜马拉雅都…
10月,我尝试卖力的设想了未来音频内容插播广告的方法。&br&无论是健身、开车、劳动时,在人类的听觉中插播的广告方式只能还是音频的。&br&但无论何种终端和软件,喜马拉雅、考拉等,最终都会插播广告。&br&但是怎么插、插什么、插完就算了?这是个问题。(邪恶一笑。)&br&========================================================&br&其实逻辑也很简单。&br&A阶段:怎么插?插什么?&br&以视频为例,无非是根据用户是谁来插,或者根据用户在听什么来插。&br&做内容平台产品的都知道,最值钱的就是两个大数据,谁在用和用了什么。&br&所以,如果你能知道谁在听(例如喜马拉雅一定会想办法获取自己用户在终端上的信息),就针对他推送合适的广告(网络广告惯常手法)。&br&&br&B阶段:插完呢?&br&为了保证广告的效果,用户听到广告的同时,可以做出操作获得广告背后进一步的内容,或者在播放音频广告内容时,同步将购买链接之类的立体产品信息推送给用户。&br&========================================================&br&&br&&strong&举例时间:&br&&/strong&未来某个时刻。&br&孙悟空是个途观车主,前年1月买的车,一直用人保车险。&br&上车,他打开手机连蓝牙,听自己缓存好的最爱的老彭主持的音频充电节目《专栏精粹》(喜马拉雅各平台上都有)。&br&各种大卡的文章让他正爽着,突然插入一个萌妹纸羞射的声音:&br&”亲爱的孙先生,您好!我是小美,您的车险快到期了,如果您此刻晃动手机,人家就会羞羞的跟您说说如何让明年的车险费用省1000块。嗯……啊!“&br&被萌音冲昏的悟空,忍住开撸的冲动想了想,奶粉钱涨了不少,省,于是摇了下手机。&br&立刻切入小美的声音:&br&”嗯~孙爷,我就知道你疼我!……balabala……(迅速介绍各种车险配置算法,都跟悟空的车子相关)……balabala……好的,如果您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再摇晃一次手机,伦家就把刚刚说好的购买方案送达您的手机,嗯……您轻轻摇晃哦,伦家受不了你那么大力了啦!……会那个啥的……“&br&悟空先生,荷尔蒙冲击大脑,毫不犹豫YINGDANG的摇晃手机!&br&bilibili!手机支付宝立刻收到了车险够买方案。&br&并提示悟空是否要执行语音支付,为爱车购买太平洋保险的车险。&br&&br&悟空最后有没有执行语音支付,我们不知道,不需要知道。&br&提醒下,悟空之前用的人保车险,这里做广告的是太平洋车险,都是我”臆想“的友情出演。谢谢。&br&&br&以上是我觉得未来的音频内容广告最有魅力的地方,&strong&ROI必定比视频前的强制广告更高。&br&&/strong&========================================================&br&&br&想了这些,我习惯性的上网站查询了下相关过程设计的专利问题。&br&万一我注到了呢!?!&br&&br&毫不意外的是,百度(不愧是中国最大网络广告商)拿下了两个步骤的专利:怎么插播、插播后干什么。都是1年内申请并公开的。&br&&img src=&/0ac707a8cd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0ac707a8cd_r.jpg&&这里我只找到了一个,另一个难道他们没审过?&br&&br&所以,喜马拉雅也好、考拉也好、荔枝也好、蜻蜓也好、凤凰也好……,将来最差也就是做百度音频广告联盟的渠道分销商。&br&&br&我个人认为,视频网站对抗时代的战争不会在音频领域里打起来,版权便宜嘛。&br&&br&对了,看完这些,跟我们节目团队的技术达人也许聊这事情,他说”技术上早就不存在门槛,百度要么收购一个平台,要么自建一个平台。“&br&&br&话音刚落,嘀嘀嘀,还只有安卓版本的百度乐播的电话就找上了我们,邀请我们将节目进驻他们的平台。&br&&br&====================================================&br&&br&圣诞过完,我们的PR告诉我们,企鹅FM也开始联系我们了,那么BAT中已经有两家进入这个市场了。&br&&br&之前的各家平台,应该要紧张了,喜马拉雅、考拉FM、多听FM、荔枝FM……路怎么走?
10月,我尝试卖力的设想了未来音频内容插播广告的方法。无论是健身、开车、劳动时,在人类的听觉中插播的广告方式只能还是音频的。但无论何种终端和软件,喜马拉雅、考拉等,最终都会插播广告。但是怎么插、插什么、插完就算了?这是个问题。(邪恶一笑。)…
&p&蜻蜓FM,喜马拉雅听,荔枝FM用得比较多,就讲讲这三个,在进行选择之前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各个App:&/p&&br&&p&蜻蜓FM,主要分为直播电台和点播节目两种形式,直播电台应该是蜻蜓所独有,它保留了传统电台的入口,主要有:国家台(中国之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等),省市台(各大城市音乐,新闻,交通之声),外语台(部分国家电台),网络台(一些网络电台以及部分合作大学电台),这部分内容比较适合传统的收音机听众。另一部分就是点播节目,这部分其实就是大部分的声音应用所拥有的功能,包括时事新闻,音乐,小说,娱乐,实用英语听力,公开课音频。&/p&&br&&p&喜马拉雅听,正如楼上所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社交元素,用户使用微博账号登陆可以通过关注感兴趣的专栏或者相关朋友,然后获得内容的及时更新,以及还可以在知道朋友在关注什么话题,同时用户还可以在每个音频下面都会有音频相关的评论以决定是否需要聆听。喜马拉雅听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点播节目的音频,同时与蜻蜓FM有所区别的是,用户还可以利用喜马拉雅来录音自制节目,比如现在在喜马拉雅上关注度颇高的糗事百科好像就是由专业团队制作运营而成。&/p&&br&&p&荔枝FM的界面交互等应该说这几个应用中做得最小清新的,它最大的用户在于用户可以自建电台录制节目,许多知名人物都在这里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专属电台(美女作家饶雪漫,知名音乐人梁翘柏,脱口秀人才罗振宇等),荔枝FM鼓励草根自媒体电台进行内容的生产和制作,让用户能够自己生产内容,同时它也加入了大量经过转化的优秀的电视网络节目内容,丰富内容生态。&/p&&br&&p&&b&说这三者中,我最常用的是蜻蜓,足够满足平时的需要,&/b&&b&每天的新闻类和日常的音乐,节目类需求都能能满足,顺便偶尔还可以听听音乐广播。我常听的节目有,依推荐优先级排列:&/b&&/p&&p&&b&1、音乐分类:&i&《&/i&&i&500首华语经典》 以及 《一人一首成名曲》(每天都会听,真是首首经典,为我这种不知道听啥歌的人省去了好多烦恼),还有一个河北文艺广播电台的《叶子电台》,主播的声音非常,基本每一个节目都非常适合静静聆听,还有诸如邓紫棋、曲婉婷、宋冬野的专辑也是我的最爱。&/i&&/b&&/p&&p&&b&2、脱口秀,相声类:晓说、晓松奇谈(高晓松在脱口秀中展示的才华真是无与伦比,跑步或者坐地铁等公交的时候绝对是time killer神器 ),类似节目还有财经郎眼,王自健,罗辑思维等&/b&&/p&&p&&b&3、公开类:《王立群读史记》,《韩田鹿大话西游》,《南开大学公开课:六大名著导读》(百家讲坛的内容其实是最适合在广播上听的&/b&&b&),TED演讲&/b&&/p&&p&&b&4、访谈类:&/b&&b&财经郎眼,开讲啦等&/b&&/p&&p&&b&5、传统广播:中国音乐之声,河北音乐广播电台(这个音乐台很有特色)&/b&&/p&&br&&p&接下来不选择其他两个应用的不足,先说荔枝FM,它是个人生产内容,相比于拍摄视频和照片,或者微博发软文,可以说自制音频的门槛要高很多,用户如果没有一把适合的好嗓音以及合适的配音,制作出来的节目听几句就听不下去了,同时还要求制作的人能够持续产生好内容,这是很不容易,因此质量得不到保证。类似于视频网站,声音类应用必须要以优秀的专业的电视网络声音节目内容为主,自制音频只能作为辅助而存在,纯粹靠UGC的话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又没有推荐的内容音频,用户需要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节目,这是件很麻烦且痛苦的事儿;&/p&&p&喜马拉雅的缺点也很明显,节目内容的展示有点杂乱不清,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往往我进入软件之后,如何进入到我喜欢的内容专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操作太深,相比而言蜻蜓FM就比较容易。同时由于鼓励草根自媒体的野蛮生长,不免产生很多劣质内容,比如喜马拉雅中“百思不得姐”的专题这种恶俗的消遣。同时交互做得也一般,由于用户会自产内容上传如头像、以及背景等图,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美观,界面风格也不够同意,当搜索某个关键词之后,得到的结果有点乱,这些都是体验不好的地方。&/p&&br&&br&-----------------------------&br&距离上一次答题5个月,如今再看这几款App,格局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无论从百度指数还是各个移动下载平台下载都呈现了差异化,蜻蜓FM和喜马拉雅均呈现了遥遥领先的状态,但蜻蜓FM在安卓平台上碾压喜马拉雅,总下载量两倍于喜马拉雅(在360应用市场,应用宝,豌豆荚平台蜻蜓FM基本都是两倍,百度手机助手略高于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则在app store保持领先。&b&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题主不需要自己制作电台,则我建议用蜻蜓FM,点播内容基本上喜马拉雅该有的都有,同时还保有特有的直播电台,操作简单直接,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b&&br&&br&&p&相关&/p&&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p/21167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M3.0时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p/20714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做为主播服务的UGC电台,荔枝FM想提供工具和平台让人人都能成为主播&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蜻蜓FM,喜马拉雅听,荔枝FM用得比较多,就讲讲这三个,在进行选择之前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各个App:蜻蜓FM,主要分为直播电台和点播节目两种形式,直播电台应该是蜻蜓所独有,它保留了传统电台的入口,主要有:国家台(中国之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等),省…
&img src=&/ece70d2b2b526b593c0b2bd1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ece70d2b2b526b593c0b2bd1_r.jpg&&&br&事情是这样的,我是去年9月来到喜马拉雅公司的。我来之前并没有听说过采采,也比较少听喜马拉雅,之所以知道并了解喜马拉雅,是因为我身边很多人在使用这一款软件,之所以我没怎么使用,因为我一直觉得,相较于听和说,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阅读和书写。&br&&br&因为做的是喜马拉雅FM的品牌部分的社媒部分,自然而然,我会接触到有关采采的故事。而且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需要主动去挖掘喜马拉雅FM站内或者app里面更多的好内容和好故事往外传播。关于采采的故事,这是喜马拉雅FM从上至下常常说起的故事。也是有关喜马拉雅FM流传最多的故事。在电视上,在广播里,在新闻稿里。在boss的讲述里。我听过还算是蛮多次的。&br&&br&采采本来是西安的一个科技馆的讲解员,因为喜欢广播,想进入广播行业却传统的广播站拒绝。但是他很喜欢播音和电台,后面在网上就自己玩,将声音上传到喜马拉雅,后面被发掘到,从而签约,在喜马拉雅这两年高速发展的同时,采采也是急速成长,成为喜马拉雅第一播音女神。(这话说的一点也不过。)详情可参考 &a data-hash=&3bd0c9db7c988f328ae4e8& href=&///people/3bd0c9db7c988f328ae4e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bd0c9db7c988f328ae4e8&&@风语者&/a& 的答案~&br&&br&在公司的时候,我也会经常性的听到采采,比如掌管喜马拉雅微信的同事,会经常提到她,他会说,哎又不知道推什么内容,推采采吧,采采的内容大家都喜欢,数据什么的一下就上去了。那时候,我们微博上还做了一次活动,送的奖品是《段子来了》的黑胶CD,封面便是采采所亲手手绘的。也还有一次过完周末回公司上班,每一个人的桌子上摆了一份“小黄鸭”式样的小东西。翻来看,竟是喜糖。经过询问,是采采结婚了,他老公给全公司每人派发了喜糖。&br&&br&我第一次见到采采也是目前唯一一次,是喜马拉雅年会上,采采作为最具创新还是别的奖项什么的上台领奖和讲话。我就这么远远的看过她一次。声音并不像平常节目里的一样,简简单单说到一些自己两年来的经历,如做梦一般,感谢喜马拉雅云云。&br&&br&我听到,无缘无故,便觉感动。&br&&br&喜马拉雅FM可能和大部分创业中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可能光远远听闻,光从线上感知,光从产品来判断,总是会觉得多么不一样企及以及看起来多么高大上。但事实上,喜马拉雅公司从上到下,都还是蛮屌丝的。年会也办的蛮普普通通的。&br&&br&采采也一样,她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完美。在讲台上说话时,也并不是口若悬河,甚至有点前言不接后语。但他站在台上的那一刻,我切身体会的感受到,年会在场的气氛就变化了,就是那么一下子,大家不吵闹了,屏住呼吸,想要听清楚采采说些什么。这是任何一个主管和boss都没能引发的变化。&br&&br&这就是采采,她普普通通,却发了光。
事情是这样的,我是去年9月来到喜马拉雅公司的。我来之前并没有听说过采采,也比较少听喜马拉雅,之所以知道并了解喜马拉雅,是因为我身边很多人在使用这一款软件,之所以我没怎么使用,因为我一直觉得,相较于听和说,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阅读和书写。因为…
“红的有点快。“可能是80后萌妹子采采最近的烦恼。她在国内最大的声音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办自己”枕边疯“网络电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粉丝数达到3万,其电台的著名”重口味”节目”段子来了“更是每日达到数十万次的播放量,颇受网友的喜欢。因此受到大家喜欢的采采可谓人气激增,大有成为网络红人的趋势。&br&&br&
幸福来得太快,但事实背后是西安妹子对播音主持的坚持与执着。毕业与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她一直怀揣着对播音主持的热爱,曾辗转在各个广播电台做实习主播。但毕业后,碍于现实的“潜规则”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主播梦。因此,在家人的安排下,采采“被体制”为了她口中的“服务员”。虽然没有可以进广播电台工作,但她并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她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做一个最适合睡前手机控收听的电台,因此,她把自己的电台取名为“枕边疯”意为 “被窝陪伴,逆袭必听 ”。电台内容丰富,涵盖科学、心语、老歌、段子、夜话、书场等各个领域。&br&&br&
采采为“枕边疯”电台选择了在国内的各个声音类网站进行尝试播出,她先后在爱听、喜马拉雅等尝试做自己的电台。但节目在爱听播出以后,听众人数寥寥无几。然而在国内最大的声音分享平台喜马拉雅播出后,却大受欢迎。在喜马拉雅开播短短一个月时间,粉丝数就过万,两个多月粉丝超过三万,目前直逼十万。&br&
“枕边疯”火了之后,采采没想到,自己代班主持的节目“段子来了”居然不小心比“枕边疯”还要火。&br&&br&
原来,采采为“枕边疯”各个节目都安排了各自的播主,自己也经常会为这些播主代班主持。在一次为“段子来了”的播主代班做节目,她独特风趣的“萌妹纸”演绎“重口味”的主持风格立马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这些网友大部分在国外工作和留学,他们都成为了采采的铁杆粉丝,每天守着时间等着采采更新。除此之外,网友们还通过喜马拉雅积极给采采留言,并且贡献很多精彩的段子,留给采采选用。采采的“原来女汉子都是假小子变得啊”、“shaizi之所以写成色子,是因为色啊有木有”、“一个爱吃五仁月饼的土豪离婚了“、“行禽兽其为,曾益其压倒之能 “等各期节目都是好评如潮,笑爆网络。&br&&br&
采采的“段子来了”迅速引起了喜马拉雅小编的注意,小编们认为这位新晋播主的节目非常优质,很接“地气“,每个幽默段子后面都折射出无数漂一代的心声和所要面对的现实。 他们大力在喜马拉雅的平台上推荐采采的节目,并且向poadcast输送和推荐,在podcast上采采节目的收听量也迅速提升,在podcast上的排名一直位于前列。采采也因为节目爆火,被喜马拉雅平台的千万用户奉为“女神”,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主播梦。&br&&br&
采采并没有止步于此,目前,她已经开始尝试“互动节目”,她认为这样“段子来了”互动性和趣味性会更好。&br&&br&
今天,你听“段子来了”吗?
“红的有点快。“可能是80后萌妹子采采最近的烦恼。她在国内最大的声音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办自己”枕边疯“网络电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粉丝数达到3万,其电台的著名”重口味”节目”段子来了“更是每日达到数十万次的播放量,颇受网友的喜欢。因此受到大家…
&b&从内容模式上来讲。&/b&&br&&img src=&/eb0ab7bcebc7c1b6f8450f7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eb0ab7bcebc7c1b6f8450f7_r.jpg&&&br&荔枝FM的web端截图&br&&br&三个软件中荔枝风格最强烈,标签贴的最明显,文艺,精致,界面复古,小清新,情感电台,这是荔枝给人的最直接印象。也因此笼络了一批幼龄的死忠粉和文艺青年。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荔枝会显得有些过于小家子气~ 比方说,假如你是一个喜欢听戏曲的长辈,一个喜欢听搞笑段子的用户,我相信你对于音频软件的选择,荔枝绝对会显得不伦不类。(尽管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风格限制,也包括他的交互设计,关于手机端的交互等后文谈)。内容上讲的话,荔枝FM主打的是“人人都是主播”的概念,主播权限开放给全用户,可以说是三家里面最纯的ugc,可以看见的是,荔枝FM的主播门槛低,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其web端的主播入口申请开专辑,在其手机客户端录制音频节目上传。&br&&br&&b&但内容的整体质量上却是很糟的。因为做电台,本质上其实是一件门槛高的事情,包括录制时的音量控制、感情投入,背景音乐的选择、淡入淡出等等。能够做到自然尚且不是一件易事。作为纯ugc平台而言,人人参与,内容质量定然是很低的。&/b&&br&&img src=&/5dfc7c394de_b.jpg& data-rawwidth=&1344&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4& data-original=&/5dfc7c394de_r.jpg&&&br&喜马拉雅web端截图&br&&br&&br&喜马拉雅就是走的另一个方向,不愿被风格化,不愿在其品牌上被贴上一个标签,做的是大平台,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风格均有。这是一个大平台的方向。从喜马拉雅的web截图来看,喜马拉雅的分类多而全。无论是资讯、情感、娱乐、人文、科技、儿童、戏曲。不论是对内容的风格上而言,还是对于不同受众用户的选择而言,喜马拉雅的初衷定位,走的都是一种大平台方向。&br&&br&内容上来讲,&b&喜马拉雅是三家平台中最综合的一家,他选择的方式是pgc+ugc,pgc方面,喜马拉雅谈了一系列的合作版权,括像郭德纲的相声、罗胖的罗辑思维、高晓松的晓松奇谈、财经郎眼、青音等等。&/b&&br&&br&&img src=&/dad8f0cbcc8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dad8f0cbcc87_r.jpg&&&img src=&/b41cb783fe7d86b36fdd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41cb783fe7d86b36fddd_r.jpg&&&img src=&/890f501f709e07d554ca9e071ebe3eb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90f501f709e07d554ca9e071ebe3ebd_r.jpg&&&img src=&/aa0eb3acf6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a0eb3acf65_r.jpg&&&b&《罗辑思维》视频截图,罗胖推荐喜马拉雅,这也是去年我第一次发现和使用喜马拉雅的源头和初衷。&/b&&br&&br&在独家主播方面,喜马拉雅早2013年创立之初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独家签约,这也为其平台上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独家节目,像《段子来了》、《糗事播报》等。&br&&br&&b&喜马拉雅同样是一个向全用户开放的内容平台,同样的在内容创造上,ugc在喜马拉雅上占的比重同样很重。但喜马拉雅相对于荔枝而言,聪明的一点在于,在主播的确立上,喜马拉雅建立了一套加v系统,当用户的节目质量达到一定的质和量之后,可申请加V,这对于喜马拉雅平台内容本身的质量而言,这套加V系统起到了过滤和沉淀的作用。整体而言,喜马拉雅的内容质量相对荔枝,高了不少。&/b&&br&&br&&img src=&/e3bf44aeeb6_b.jpg& data-rawwidth=&1353&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3& data-original=&/e3bf44aeeb6_r.jpg&&蜻蜓FM的web截图。(说实话,这版面和荔枝还蛮像的)&br&&br&内容上蜻蜓走的是直播方向,主打的内容定焦于直播,为了体现其直播的概念,甚至你一打开他的网站,声音变随之而来,实话说,真心像一个收音机。除直播外,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于与传统电台和一些机构团体的直接合作。这使得蜻蜓在三家中,是纯粹度最高的pgc平台。&br&&br&蜻蜓FM是我用过最早的一档音频软件,早在2012年,我还在长沙的时候,一次突发奇想,想要听一听收音机,但手机自带的不好用,于是通过搜索下载了蜻蜓。但那次以后,基本我就没在使用过蜻蜓,原因很简单,当我心血来潮,想要听收音机只是一种感受。但众所周知,&b&传统收音机的体验是及其不好的,内容断层、说没了就没了,广告连篇,对于收听而言,他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而是被动的接受。这对于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我们一代而言,收音机的收听感受并不好。&/b&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蜻蜓仍然将直播传统电台作为如此大的比重作为他自己平台上的内容发展。&br&&br&现在蜻蜓也有点播的内容,但和荔枝不在一个层次,更别说相比较于喜马拉雅了。在我的印象中,蜻蜓其实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手机自带收音机。&br&&br&&b&从手机端的展示和交互上&/b&&br&&img src=&/2bd3eac0cfa9d08ffba08_b.jp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打开荔枝FM的第一个页面&br&&br&&img src=&/f3e859b1274e17cfabd5f0a54a15552c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荔枝FM登陆后的个人页面&br&&br&&img src=&/c12cd100d3d6a989a7155c2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荔枝FM的录音界面&br&&br&前文说过,荔枝FM是一个从上至下从web到移动端,从产品到内容,风格及其统一的一款产品。为了将其app做的像一个收音机样式,荔枝忍痛将发现页置于第二页。为了将其app做的像一个收音机的样式,即使整个主界面一无所有、大按钮的功能仅仅只能换个声音。荔枝仍然这么做了。任性。&br&&br&也许早两年,我还是个文艺的小清新时,见到这个产品我会欢呼雀跃,然后将其据为己有,放到自己的小世界里。怕被更多人知道了,仿佛大众一起跟我用这款产品时。还会觉得自己的某样心爱之物被人偷了。&br&&br&&b&但现如今,我只会觉得荔枝FM是有多任性,这样的一个整体设计,至少会直接拒绝了大部分声音爱好者,它就像一个傲娇的文艺公主,对着许多非同道中人说。对不起,你不是我的受众,我也不会为你改变。当然,如今也可以说是,不是他不愿意改变,也有很大一块因素是,他的用户群高度统一,他们是不会容许荔枝FM做大改变。而这,也注定,荔枝FM只会是一款小众的产品。&/b&&br&&br&&img src=&/b3dae690be4e8bd3a246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6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喜马拉雅FM的主界面&br&&br&&img src=&/435ee9a015d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6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喜马拉雅的个人页面&br&&br&&img src=&/194049fdd89e097c431b134fa323eff0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5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喜马拉雅的录音界面&br&&br&喜马拉雅的主界面延续的是web端的类型导航模式,他直接定位的是所有年龄所有兴趣不同用户各取所需的路数。相比荔枝而言,对于用户的体验而言,喜马拉雅的整体设计和ui布局更为开放,上手也更为简单,录音功能上,荔枝与喜马拉雅的功能性相差无几,但操作上,喜马拉雅看起来更为简洁。&br&&br&&b&喜马拉雅是三款产品中,功能最多的一项,在喜马拉雅的app中,不仅有更为全面的社交性(包括关注、评论、点赞、转采和圈子等,而荔枝只能点赞和转发和社区发帖,蜻蜓则更加封闭,只有关注和一个信息流的实时聊天功能),另外,喜马拉雅还在app中集成了活动系统,整个体系和体验更为完整。&/b&&br&&br&&img src=&/4ba4e360ac453bffd0fb3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6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蜻蜓的主界面&br&&br&&img src=&/ffade3bc102ff3b33b3c6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6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蜻蜓的个人界面。&br&&br&作为一个非ugc的平台,蜻蜓的手机并未开发录音功能,整个首页面上,蜻蜓都是以风格标签作为划分,在推荐上,蜻蜓几乎是以专辑作为推荐形式,相较于荔枝和喜马拉雅,单条声音与专辑都推的形式,更加的单一。&br&&br&上文说过,&b&蜻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音频平台,不论是在内容的获取上,他采取纯pgc模式,不支持用户自主发布节目,至今为止也没有开发主播入口,在用户的收听体验上,他也许还行,但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主播之间,除了一个专辑的官方群的信息流的聊天入口,她没有任何社交性,不提供单条声音的评论点赞,甚至不提供节目的播放数。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初衷。&/b&&br&&br&&b&从数据上看活跃度及用户体验。&/b&&br&&br&&br&&img src=&/e2a1dc4572db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br&&img src=&/ff791c15fd8a5955da1d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同样一档节目在荔枝FM的播放量,和其官方社区里的发帖动态&br&&br&&img src=&/14f9effa63bc7c30e389cbe_b.jp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5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br&&img src=&/8c05d4dd1c611bb1bec0b4_b.jpg&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5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img src=&/413fbaa53f51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6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同样一档节目在蜻蜓的节目官方群的聊天动态&br&&br&&img src=&/aeddd142a3df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img src=&/3b1de1a8add3fd83ffb7cdd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5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同样一档节目在喜马拉雅的收听量点赞数评论数及用户被关注量&br&&br&从图片的展示来看,&b&除蜻蜓FM并不提供收听数的展示,喜马拉雅的单条收听量比荔枝高很多。而在荔枝FM上线不久社区发帖动态来看,用户沉淀并不十分成功,发帖量很少,晓松奇谈的官方社区最新发帖时间在5月,而上一条在3月,而蜻蜓的官方聊天群的互动就更为体验差,已沦为小广告的集中地。&/b&&br&&br&相对于播放量,喜马拉雅的单条声音评论占比也不是很高。但相较于其他两家,社交性的体验和量却有过无不及。&br&&br&来自我的另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230528& class=&internal&&蜻蜓 荔枝 喜马拉雅 三个电台应用各有什么优劣? - 趙不悔的回答&/a&
从内容模式上来讲。荔枝FM的web端截图三个软件中荔枝风格最强烈,标签贴的最明显,文艺,精致,界面复古,小清新,情感电台,这是荔枝给人的最直接印象。也因此笼络了一批幼龄的死忠粉和文艺青年。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荔枝会显得有些过于小家子气~ 比方说…
第一次接触喜马拉雅,再次遇到杨晨,再次听到了刑警803,我兴奋的一整晚都没法睡。&br&相对其他fm或者电台或者虾米或者听书app等确实从内容到质量都是非常让人喜欢的,但是用到今天,差不多一周时间,我基本被逼疯了!!!!&br&&br&切入主题~~~~~~~~~~~~~~~~~~~~~~交互糟透了!!!!!!我来吐槽下!&br&&br&首先我想说整个app的功能太多了,用户自己找电台听电台的功能和社交功能混在一起,功能多的乱七八糟,按钮到处都是,没有把这些功能好好的分类和简化,用起来真的很繁琐;&br&&img src=&/ffbf3de47e5c261ff1425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fbf3de47e5c261ff1425c_r.jpg&&&br&&br&&b&问题1. &/b&订阅和关注不应该是一样的定义么?看到杨晨我激动的点击了关注,看到了罗胖子的节目旁边写着订阅,我就下意识点击了订阅,某天下午我发现我进入了罗胖子的主页,旁边大按钮写着关注,我忽然凌乱了,难道订阅了不就是关注了么,关注了我就不就是要知道他的最新动向么,订阅我不就是要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节目么?!那么首页的动态和订阅是几个意思?!遇到一个节目我是订阅啊还是关注啊,对于强迫症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设计;后来我仔细一看,关注的是人,订阅的是专辑,可是人的新动态和订阅的新动态是不是都指向一个地方呢?那俩入口是几个意思&br&&img src=&/cade47a7f61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ade47a7f61c_r.jpg&&&img src=&/53a34b64cfa5bc71e506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3a34b64cfa5bc71e506a_r.jpg&&&br&问题2. 动态部分里的组别基本就是南郭先生,浑水摸鱼呢,我关注了那么多电台,竟然没有一个出现在任何一个组别里,另外“编辑分组“这个按钮好小啊,长得和上面的几个组别都一个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点击的存在;另外编辑分组之后那是不是意味着我要把我关注的专辑和电台放进去呀,去哪里放啊?!&br&&img src=&/ccf30bc5309ceac57fe2a2cbcd45e6d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cf30bc5309ceac57fe2a2cbcd45e6d5_r.jpg&&&img src=&/29ebbdaf2c45a53f22596bda67c221e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9ebbdaf2c45a53f22596bda67c221e2_r.jpg&&&br&问题3. 关于播放页面,播放记录放在cover上,赞也放在cover上,转采分享评论在bottom bar,定时下载播放模式在更多里面,没人觉得这个很不合理么?播放记录不是针对这个正在播放的audio,为什么要在cover上面,我建议设计师参照window8中bar的设计思路,啥能放页面上,啥放在bottom bar 啥隐藏,什么放左边,什么放右边,什么可以省略,什么可以合并; 在声音列表上可见设计者觉得”赞“ ”评论“ ”下载/删除“作为最重要的功能放在了列表下面,那进入到播放页面的功能改怎么排序呢?这个取决于设计者和PM期望或者说引导用户朝向什么方向去使用了,更重互动还是各种分享还是更注重用户自己下载缓存呢?另外左上角的”辑“ 右上角的”定时器“和更多重复了,重叠的功能是几个意思?!&br&&img src=&/f5eecf31f1bf6ab0a96bcc4da402ccb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5eecf31f1bf6ab0a96bcc4da402ccb6_r.jpg&&&img src=&/a4a0c238d8e6cbd32e22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4a0c238d8e6cbd32e221_r.jpg&&&br&&br&问题4. responsive action;点击下载之后那个button仍旧显示是下载,但其实已经在下载过程中了,导致我每次都要点三次...&br&&br&问题5 每个类别如音乐类,其页面的细分类是横向滑动的,这个交互是不是太突然了,又横向交互又竖向交互,这是人妖的节奏么?!&br&&img src=&/9db5f23c753cd37adaf8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db5f23c753cd37adaf83_r.jpg&&&br&问题6 新鲜事放在首页那么比较正中的位置,特别想问团队你们是广播app还是社交app,而在新鲜事部分--谁推荐什么,到底是谁重要还是被推荐的重要,区分不够明显,很混乱啊,都是圆圆的头像...&br&&br&总的来说,希望团队对整个app的功能重新规划一下,确定主要的体验是什么?自己的最重要的不同是什么,定位是什么?赞啊,评论啊,微博啊,新鲜事啊,堆一堆...你当用户是垃圾桶嘛?!&br&&br&最后表扬一下,界面好在还算清秀,内容质量还算上乘,但是我用不下去了...&br&社交mix广播可参照jingFM的设计和逻辑,&br&&br&吐槽结束... ...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
第一次接触喜马拉雅,再次遇到杨晨,再次听到了刑警803,我兴奋的一整晚都没法睡。相对其他fm或者电台或者虾米或者听书app等确实从内容到质量都是非常让人喜欢的,但是用到今天,差不多一周时间,我基本被逼疯了!!!!切入主题~~~~~~~~~~~~~~~~~~~~~~交互…
&p&在喜马拉雅app里,很多人私信问作为一个小白,要如何录音呀,如何迈出第一部,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呢?我现在就来贴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一点迷津吧,哈哈,说起来好像有点授业解惑的意味,但其实文章本身不是我写的,是来自于网络一个知名的nj 农药(微博@周CoCo就是周CoCo)的。这是nj的喜马拉雅主页:&a href=&///?target=http%3A///%23//album/2700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喜马拉雅,重新发明电台FM,在线听小说 音乐 郭德纲 糗事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家也可以关注下。 &br&&br&开始吧。 &br&&/p&&br&&p&首先 &br&必备物品呢,就是一个录音软件,麦克。没了。 &br&要是录音效果好,肯定专业的麦克+外置的独立声卡了,但是自娱自乐的话,电脑自带的麦克和内置声卡就够用了~ &br&&br&【简单录音】 &br&简单录音的话,其实用YY就可以了。YY语音,是一个神奇的软件。(此时我脑袋里突然浮现出杨幂给58同城做的广告。。。。) &br&为了自己以后录音方便,大家尽可以自己创建一个频道,这样你的好友们在这里聊聊天也不错~~ &br&&/p&&br&&img src=&/d87fc65e8bf263cadd7b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87fc65e8bf263cadd7bc_r.jpg&&&br&软件yy&br&&br&&p&&br&然后选择一个没有人的频道,录音前记得要点【播放伴奏】,不然你只点录音的话是没用的。你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或者是歌曲伴奏,这样录音,或者录歌都容易实现了。 &br&&br&这是纯娱乐的。 &br&&br&&br&【复杂录音】 &br&&br&其实专业录音的话,是比我说的这个难很多很多的。所以我就把我平时录音的过程给大家说说~ &br&&br&软件是Adobe Audition3.0,设备是外置麦克一只,独立声卡在家里,在学校的话就用内置了。所以有的节目效果好一些,有的效果遭一些,但是说实话咱们就这么一听一过,是没什么太大差别的。 &br&&/p&&br&&img src=&/d5bb065db8ad319c559a7de403f36d7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5bb065db8ad319c559a7de403f36d7b_r.jpg&&&br&&br&&p&&br&&br&用做过的节目为例吧。这个界面就是adobe的操作界面了,三个框框是基本的操作区,右边的音轨,第一条是所有的背景音乐,第二条是人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录制的主要工作区域。音轨最多有24条,但是不建议用太多。有一次录合唱,我们一共录了17条,做后期时候肝肠寸断的。 &br&&br&&br&**红色的框框,是放背景音乐以及保存我们录出的音轨的。首先要把背景音乐拖拽到那里,推荐用MP3格式的。下面那些音轨2_003.wav什么的就是录制出来人的声音。这个算是多的了,一共有18条,但排序排到了30,就是有一些不好的,录不好直接删除了。 &br&&br&&br&**蓝色的框框,主要就是标注了音轨排序以及几个重要的按键。平常会用到的就是M和R。M是静音,R是录音。像第一条是放背景音乐的,这两个按键都不用选中。大家直接把音乐拖拽到第一条就可以了,然后蓝色框框上面的那四个图标,第2个像字母“I”一样的,是可以在任何地点选中并开始录音的。第三个像是两个箭头的,是可以整体移动音轨的。 &br&&br&&br&音轨2 就是我们录音的区域了,大家要记得点上“R”键。 &br&&br&&br&**黑色的框框。这些图标都很容易理解。最右面的那个红色点点就是录音键。 &br&&br&&br&也就是说,当你在左面红色框框里放上背景音乐,把音乐拖拽到音轨1 里,在音轨2里点亮R键,最后点亮黑色框框里最右边的红点,就开始录音了。 &br&&br&&br&做后期的话,要对每一条音轨单独处理,所以在红色框框里双击任何一条,都会进入对该音轨的编辑。点击“多轨”就会回到原先的界面。那么大家看到的,上图里红色框框现在变成了一大堆效果的名称。常用的主要有下面几个。 &br&&br&&br&【标准化】这个效果主要可以用来调音量。双击它,然后你可以自由输入数字。100以下就是变小,100以上就是变大。但是不推荐大家用这个变大的,变得太大会爆音,扩到150已经是极限了。推荐事先试好麦克的声音。 &br&&/p&&br&&img src=&/04b27e74dda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4b27e74ddae_r.jpg&&&br&&br&&p&&br&&br&【回声】调回声的话纯是看个人喜好了。推荐左右声道同步回声,不然声音听起来不够丰满(如果只是正常录音的话,特殊处理除外),数值越大回声越大,听起来也挺奇怪的,但是想做那种空旷的,比如车站啊,山谷啊之类的效果就可以尽量放大一点。 &br&&/p&&br&&img src=&/4c46ca57e4d77f37e6f94b40c1e0bd5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c46ca57e4d77f37e6f94b40c1e0bd5e_r.jpg&&&br&&br&&p&&br&【淡出/淡入】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个效果了。用法很简单,如果不想使用默认效果,那么左边的初始音量结束音量也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br&&/p&&br&&img src=&/b50e2e8e5ec612fb19b0e9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50e2e8e5ec612fb19b0e97_r.jpg&&&br&&br&&p&&br&其他想说的呢,上面那个【混响】选项里面,有一些做好的混响效果,混响和回声在专业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在此不解释,只是不愿意自己调回声的可以由这个来满足。 &br&&br&&br&还有就是在处理音轨时候的【鼠标右键菜单】,剪切复制什么的就不说了,里面有个很实用的叫做【静音】,就是可以把录音时候多余的声音,或者比较大的呼吸声静音掉,还蛮不错。 &br&&br&&br&&br&最后一步呢,就是点击编辑—混缩到新文件—所选范围的主控输出(立体声),然后大家等待一会就是一个完整的录音结果了,保存时候最好选择MP3格式的~ &br&&br&&br&&br&说了这一大堆也不知道说清楚没有,大家就自娱自乐吧~~&/p&&br&&p&&a href=&///?target=http%3A///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主播第一步,关于录音的一点技术贴(转)&i class=&icon-external&&&/i&&/a&&/p&
在喜马拉雅app里,很多人私信问作为一个小白,要如何录音呀,如何迈出第一部,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呢?我现在就来贴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一点迷津吧,哈哈,说起来好像有点授业解惑的意味,但其实文章本身不是我写的,是来自于网络一个知名的nj 农药(微博…
使用过几个平台的人会发现,同样的音频文件上传后,荔枝的音质是最好的,其他都会被压缩,界面上,荔枝也更加简洁个性
使用过几个平台的人会发现,同样的音频文件上传后,荔枝的音质是最好的,其他都会被压缩,界面上,荔枝也更加简洁个性
我最近给喜马拉雅、荔枝上传了节目文件。从技术层面上看,荔枝更好。因为荔枝有播放统计图,如点播的趋势图、点播率高的文章、被订阅数每日情况、被转发情况等等。让主播看看自已内容播放情况和反馈。它会产生节目的URL,便于在微信中推广。同样在喜马拉雅,这方面差多数,没有很有数据统计功能。同时间上传的节目,荔枝上点播率更高、订阅数更多。
我最近给喜马拉雅、荔枝上传了节目文件。从技术层面上看,荔枝更好。因为荔枝有播放统计图,如点播的趋势图、点播率高的文章、被订阅数每日情况、被转发情况等等。让主播看看自已内容播放情况和反馈。它会产生节目的URL,便于在微信中推广。同样在喜马拉雅,…
&b&从内容模式上来讲。&/b&&br&&img src=&/eb0ab7bcebc7c1b6f8450f7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eb0ab7bcebc7c1b6f8450f7_r.jpg&&&br&荔枝FM的web端截图&br&&br&三个软件中荔枝风格最强烈,标签贴的最明显,文艺,精致,界面复古,小清新,情感电台,这是荔枝给人的最直接印象。也因此笼络了一批幼龄的死忠粉和文艺青年。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荔枝会显得有些过于小家子气~ 比方说,假如你是一个喜欢听戏曲的长辈,一个喜欢听搞笑段子的用户,我相信你对于音频软件的选择,荔枝绝对会显得不伦不类。(尽管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风格限制,也包括他的交互设计,关于手机端的交互等后文谈)。内容上讲的话,荔枝FM主打的是“人人都是主播”的概念,主播权限开放给全用户,可以说是三家里面最纯的ugc,可以看见的是,荔枝FM的主播门槛低,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其web端的主播入口申请开专辑,在其手机客户端录制音频节目上传。&br&&br&&b&但内容的整体质量上却是很糟的。因为做电台,本质上其实是一件门槛高的事情,包括录制时的音量控制、感情投入,背景音乐的选择、淡入淡出等等。能够做到自然尚且不是一件易事。作为纯ugc平台而言,人人参与,内容质量定然是很低的。&/b&&br&&img src=&/5dfc7c394de_b.jpg& data-rawwidth=&1344&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4& data-original=&/5dfc7c394de_r.jpg&&&br&喜马拉雅web端截图&br&&br&&br&喜马拉雅就是走的另一个方向,不愿被风格化,不愿在其品牌上被贴上一个标签,做的是大平台,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风格均有。这是一个大平台的方向。从喜马拉雅的web截图来看,喜马拉雅的分类多而全。无论是资讯、情感、娱乐、人文、科技、儿童、戏曲。不论是对内容的风格上而言,还是对于不同受众用户的选择而言,喜马拉雅的初衷定位,走的都是一种大平台方向。&br&&br&内容上来讲,&b&喜马拉雅是三家平台中最综合的一家,他选择的方式是pgc+ugc,pgc方面,喜马拉雅谈了一系列的合作版权,括像郭德纲的相声、罗胖的罗辑思维、高晓松的晓松奇谈、财经郎眼、青音等等。&/b&&br&&br&&img src=&/dad8f0cbcc8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dad8f0cbcc87_r.jpg&&&img src=&/b41cb783fe7d86b36fdd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41cb783fe7d86b36fddd_r.jpg&&&img src=&/890f501f709e07d554ca9e071ebe3eb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90f501f709e07d554ca9e071ebe3ebd_r.jpg&&&img src=&/aa0eb3acf6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a0eb3acf65_r.jpg&&&b&《罗辑思维》视频截图,罗胖推荐喜马拉雅,这也是去年我第一次发现和使用喜马拉雅的源头和初衷。&/b&&br&&br&在独家主播方面,喜马拉雅早2013年创立之初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独家签约,这也为其平台上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独家节目,像《段子来了》、《糗事播报》等。&br&&br&&b&喜马拉雅同样是一个向全用户开放的内容平台,同样的在内容创造上,ugc在喜马拉雅上占的比重同样很重。但喜马拉雅相对于荔枝而言,聪明的一点在于,在主播的确立上,喜马拉雅建立了一套加v系统,当用户的节目质量达到一定的质和量之后,可申请加V,这对于喜马拉雅平台内容本身的质量而言,这套加V系统起到了过滤和沉淀的作用。整体而言,喜马拉雅的内容质量相对荔枝,高了不少。&/b&&br&&br&&img src=&/e3bf44aeeb6_b.jpg& data-rawwidth=&1353&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3& data-original=&/e3bf44aeeb6_r.jpg&&蜻蜓FM的web截图。(说实话,这版面和荔枝还蛮像的)&br&&br&内容上蜻蜓走的是直播方向,主打的内容定焦于直播,为了体现其直播的概念,甚至你一打开他的网站,声音变随之而来,实话说,真心像一个收音机。除直播外,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于与传统电台和一些机构团体的直接合作。这使得蜻蜓在三家中,是纯粹度最高的pgc平台。&br&&br&蜻蜓FM是我用过最早的一档音频软件,早在2012年,我还在长沙的时候,一次突发奇想,想要听一听收音机,但手机自带的不好用,于是通过搜索下载了蜻蜓。但那次以后,基本我就没在使用过蜻蜓,原因很简单,当我心血来潮,想要听收音机只是一种感受。但众所周知,&b&传统收音机的体验是及其不好的,内容断层、说没了就没了,广告连篇,对于收听而言,他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而是被动的接受。这对于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我们一代而言,收音机的收听感受并不好。&/b&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蜻蜓仍然将直播传统电台作为如此大的比重作为他自己平台上的内容发展。&br&&br&现在蜻蜓也有点播的内容,但和荔枝不在一个层次,更别说相比较于喜马拉雅了。在我的印象中,蜻蜓其实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手机自带收音机。&br&&br&&b&从手机端的展示和交互上&/b&&br&&img src=&/2bd3eac0cfa9d08ffba08_b.jp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打开荔枝FM的第一个页面&br&&br&&img src=&/f3e859b1274e17cfabd5f0a54a15552c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荔枝FM登陆后的个人页面&br&&br&&img src=&/c12cd100d3d6a989a7155c2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5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荔枝FM的录音界面&br&&br&前文说过,荔枝FM是一个从上至下从web到移动端,从产品到内容,风格及其统一的一款产品。为了将其app做的像一个收音机样式,荔枝忍痛将发现页置于第二页。为了将其app做的像一个收音机的样式,即使整个主界面一无所有、大按钮的功能仅仅只能换个声音。荔枝仍然这么做了。任性。&br&&br&也许早两年,我还是个文艺的小清新时,见到这个产品我会欢呼雀跃,然后将其据为己有,放到自己的小世界里。怕被更多人知道了,仿佛大众一起跟我用这款产品时。还会觉得自己的某样心爱之物被人偷了。&br&&br&&b&但现如今,我只会觉得荔枝FM是有多任性,这样的一个整体设计,至少会直接拒绝了大部分声音爱好者,它就像一个傲娇的文艺公主,对着许多非同道中人说。对不起,你不是我的受众,我也不会为你改变。当然,如今也可以说是,不是他不愿意改变,也有很大一块因素是,他的用户群高度统一,他们是不会容许荔枝FM做大改变。而这,也注定,荔枝FM只会是一款小众的产品。&/b&&br&&br&&img src=&/b3dae690be4e8bd3a246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6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喜马拉雅FM的主界面&br&&br&&img src=&/435ee9a015d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6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喜马拉雅的个人页面&br&&br&&img src=&/194049fdd89e097c431b134fa323eff0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5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喜马拉雅的录音界面&br&&br&喜马拉雅的主界面延续的是web端的类型导航模式,他直接定位的是所有年龄所有兴趣不同用户各取所需的路数。相比荔枝而言,对于用户的体验而言,喜马拉雅的整体设计和ui布局更为开放,上手也更为简单,录音功能上,荔枝与喜马拉雅的功能性相差无几,但操作上,喜马拉雅看起来更为简洁。&br&&br&&b&喜马拉雅是三款产品中,功能最多的一项,在喜马拉雅的app中,不仅有更为全面的社交性(包括关注、评论、点赞、转采和圈子等,而荔枝只能点赞和转发和社区发帖,蜻蜓则更加封闭,只有关注和一个信息流的实时聊天功能),另外,喜马拉雅还在app中集成了活动系统,整个体系和体验更为完整。&/b&&br&&br&&img src=&/4ba4e360ac453bffd0fb3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6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蜻蜓的主界面&br&&br&&img src=&/ffade3bc102ff3b33b3c6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6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蜻蜓的个人界面。&br&&br&作为一个非ugc的平台,蜻蜓的手机并未开发录音功能,整个首页面上,蜻蜓都是以风格标签作为划分,在推荐上,蜻蜓几乎是以专辑作为推荐形式,相较于荔枝和喜马拉雅,单条声音与专辑都推的形式,更加的单一。&br&&br&上文说过,&b&蜻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音频平台,不论是在内容的获取上,他采取纯pgc模式,不支持用户自主发布节目,至今为止也没有开发主播入口,在用户的收听体验上,他也许还行,但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主播之间,除了一个专辑的官方群的信息流的聊天入口,她没有任何社交性,不提供单条声音的评论点赞,甚至不提供节目的播放数。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初衷。&/b&&br&&br&&b&从数据上看活跃度及用户体验。&/b&&br&&br&&br&&img src=&/e2a1dc4572db_b.jpg&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br&&img src=&/ff791c15fd8a5955da1d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同样一档节目在荔枝FM的播放量,和其官方社区里的发帖动态&br&&br&&img src=&/14f9effa63bc7c30e389cbe_b.jp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5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br&&img src=&/8c05d4dd1c611bb1bec0b4_b.jpg&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5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img src=&/413fbaa53f51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6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同样一档节目在蜻蜓的节目官方群的聊天动态&br&&br&&img src=&/aeddd142a3df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img src=&/3b1de1a8add3fd83ffb7cdd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5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同样一档节目在喜马拉雅的收听量点赞数评论数及用户被关注量&br&&br&从图片的展示来看,&b&除蜻蜓FM并不提供收听数的展示,喜马拉雅的单条收听量比荔枝高很多。而在荔枝FM上线不久社区发帖动态来看,用户沉淀并不十分成功,发帖量很少,晓松奇谈的官方社区最新发帖时间在5月,而上一条在3月,而蜻蜓的官方聊天群的互动就更为体验差,已沦为小广告的集中地。&/b&&br&&br&相对于播放量,喜马拉雅的单条声音评论占比也不是很高。但相较于其他两家,社交性的体验和量却有过无不及。&br&&br&……
从内容模式上来讲。荔枝FM的web端截图三个软件中荔枝风格最强烈,标签贴的最明显,文艺,精致,界面复古,小清新,情感电台,这是荔枝给人的最直接印象。也因此笼络了一批幼龄的死忠粉和文艺青年。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荔枝会显得有些过于小家子气~ 比方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918 人关注
1502 人关注
177 个回答
3734 人关注
3717 人关注
151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希 韩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