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m11究竟走到哪一步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专访:病毒M1究竟走到哪一步?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这样的结果在网上引发了很多质疑。日前,南方都市报对颜光美教授进行了专访,了解了这些研究的真实现状。
如果把研发抗癌新药的过程比作10公里长跑,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认为,他带领的团队顺利跑完了第一公里。颜光美的实验团队在全球内首次发现,在自然界存在的病毒M1具有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特性。这是否意味一种新的抗癌疗法有望在未来诞生?现在的癌症患者有无希望受益于此?昨日,颜光美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的办公室内,详解了这一研究结果的热点问题。
对三种癌细胞杀伤作用最明显
颜光美团队在小鼠和人体肿瘤组织上进行的实验显示,M1对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对黑色素瘤、脑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也起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实验团队找到了M1病毒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特征物———锌指抗病毒蛋白(ZAP)。研究显示,69%肝癌组织、52%结肠癌组织、61%的膀胱癌组织表现出ZAP的低水平。这意味着,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先通过检测,确定体内癌细胞缺乏ZAP,便可以进行病毒溶瘤治疗,提高有效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10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下简称PNAS杂志)上,国内媒体报道后引起轰动。
不是颠覆现有治疗方法,是补充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有充足的研究资源和好的研究条件,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临床前阶段的研究工作,取得一期临床试验的许可证,M1病毒便能用于自愿参与试验的患者身上,这是理想情况下最快能用于人体上的时间了。”颜光美说。
按照法律规定,新药研发需通过科学研究、临床前、用于人体的一、二、三期临床试验等阶段,才可以上市销售,用于临床治疗患者。一期临床试验考查药物的安全性,二期考查药物的有效性,三期试验用数量更多的实验样本进一步研究,上市后还要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验证药效。
“我对这项研究的可信度很有信心,实验本身的科学证据充足,但面对外界要冷静。”颜光美不同意这是对现有治疗癌症方法的颠覆一说,他更愿意称为“对现有癌症治疗方法的补充和发展”。目前,治疗癌症的临床疗法包括手术切除、物理放射、化学药物治疗等,靶向药物也属于化学治疗,只是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没那么强,但仍然有耐药性等问题。
“研发药品的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颜光美曾在美国药厂实验室工作,在那里一个新药的平均研发期是10年,花20年去研究也是常事。新药研究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而且与其它领域的研发不同,药品研发还有安全性、有效性等门槛,一步跨不过去便悉数归零,因此是高投入高风险的研究领域。
“现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用于病人身上”
“现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用于病人身上,这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前日晚上十一点,颜光美还在电脑前逐一回复了286封来自患者亲友的咨询邮件。作为论文的两位通讯作者之一,身兼学术和行政领导职务的颜光美公布了自己的邮箱,以收取国内外科研同行的咨询,没想到收到大量病患咨询邮件。
他很理解患者亲友见到一线曙光的急切心情。有些来电者不能理解,“我给你签字画押,完全自愿行不行”,他花了半小时给对方解释,现阶段用于病人身上,不管结果如何,均触犯法律。电话也是响个不停。在接受采访的一个小时中,他的手机响了四五次,电话中他连说“有最新进展一定会及时公布”。
实验发现了啥
M1病毒能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不会损伤正常细胞
对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对黑色素瘤、脑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也起作用。
找到M1病毒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特征物--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先通过检测,确定体内癌细胞缺乏ZAP,便可以进行治疗。
研究进行了两种病毒感染正常细胞的实验,一是同一器官的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的对比实验,二是包括心脏、肝、肠管、血管等7种人体主要器官组织的正常细胞感染M1的实验,均未发现M1病毒对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
已发现的作用仅局限于实体瘤。
哪些有待验证
在动物身上实验的效果有待实验研究。
对人体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是临床试验需要考察的内容,现阶段实验室试验尚未涉及。
肿瘤扩散和转移后,M1病毒是否有效,对血液肿瘤是否有效,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23人参与研究 来自多个学科
“单一学科或者几个人的小实验室都不可能完成这个实验。”在颜光美30人的实验室团队中,有23人参与M
1病毒研究,他们来自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病毒学、临床肿瘤科等多学科,包括博士研究生、临床医生和技术员,例如从患者身上取肿瘤活体组织需要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生完成,病理学分析鉴定由中山一院负责。“多学科合作的胸怀、组织协调的能力,对科研创新必不可少。”
论文发表前一个月,实验室团队已申请了国家和国际的专利,这是完全由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
2004年开始,颜光美便着手筹备主持生物制药的抗癌研究。他的研究思路套用俗话,便是中国传统的“以毒攻毒”。2007年,实验团队利用一种霍乱毒素细菌,产生有毒蛋白质,诱导脑癌肿瘤细胞降低恶性程度,分化成类似于正常细胞的细胞,论文也是发表在PNAS杂志上。这次M1病毒特性的发现,则是另一套称为“溶瘤病毒”的抗癌功夫。
为什么没发在Nature或Science
颜光美认为,PNAS作为综合性期刊,在学术界中已经有很大影响力,在生物学领域中属于权威杂志,引用指数足够高,他在美国的导师也很喜欢在PNAS上发文章。
PNAS的审稿非常严格,论文投稿后只有一次修改机会,修改后要么发表要么淘汰,负责提出修改意见的是该领域世界级的学术权威。
颜光美介绍,一般情况下,PNAS给一篇论文的正文篇幅是6页,颜光美团队发表的这篇有9页正文(含6张图表)和10页的补充数据,是作为这期杂志的重点论文来推出。
更为人熟知的Nature和Science杂志,一般只给论文4页正文的篇幅,最多只给4张图表,讲求短小精悍,颜光美希望论文发表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学术项目故事。
暂未发现损伤正常细胞 新药或是注射剂
南都:实验进展如何?
颜光美:研究进行了一系列体外测试、小鼠体内的肿瘤模型测试以及取自患者的肿瘤活组织测试,下一步,实验人员会将M1病毒用于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我设想,新药会是动脉或静脉注射剂。从已有资料来看,这项研究的前途很好。我们还有其它技术证据支撑,等相关实验到达完成阶段,还会有论文发表。
南都: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攻击,产生抗体,如何让病毒绕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
颜光美:人体产生的抗体会在两星期后将体内病毒“赶出体外”,M1病毒的疗法设想是两个星期内分3至4次注射,病毒有足够时间钻入癌细胞体内,通过扩增裂解方式杀伤肿瘤细胞,产生的子代病毒又能感染周围的细胞。抗体清除体内未感染癌细胞的病毒,不影响已经“打入敌后”的“病毒卧底”工作。
南都:M1病毒是否会感染正常细胞,引起其它疾病或产生毒副作用?
颜光美:自然界存在的病毒中,只是一小部分会对人体致病。M1病毒只在马和猪之间传播。 研究进行了两种病毒感染正常细胞的实验,一是同一器官的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的对比实验,二是包括心脏、肝、肠管、血管等7种人体主要器官组织的正常细胞感染M1的实验,均未发现M1病毒对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因此推断,M1病毒治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而且,对人体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是临床试验需要考查的内容,现阶段实验室试验尚未涉及。即使日后实验发现对人体产生某些副作用,权衡轻重,只要利大于弊,依然还有临床应用价值。
南都:M1病毒能否治疗非实体瘤?对肿瘤转移和扩散的治疗有何作用?
颜光美:我们研究中,M1病毒已发现的作用仅局限于实体瘤,因为中国90%的癌症病例都是实体瘤,所以这是我们团队首选的实验对象。肿瘤扩散和转移后,M1病毒是否有效,对血液肿瘤是否有效,这些都是未来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向。
我们现在是用天然病毒进行实验,未来在研究清楚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后,根据它的抗癌机制,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建工程病毒,将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的病毒RNA结构部分去除。另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病毒改建成只杀伤特定种类癌症细胞的病毒,专门治疗某一癌症,更加精确打击。
癌症研究现状
癌症治疗效果 关键看早中晚期
现在唯一能有效预防的癌症疫苗是子宫颈癌疫苗,对几种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癌预防作用能达到90%以上。但由于我国药监部门的审批等原因,疫苗在大陆地区尚未上市。
所有癌症的发病机理,现在都还是不清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宫颈癌是疫苗无法预防。
癌症治疗的效果,关键看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与癌症类型的关系相对较小。早期的即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也有80%以上五年存活率。晚期只有20%存活率。五年生存期比例较高的是鼻咽癌、甲状腺癌,原因是这类肿瘤不易扩散。
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最差的是晚期的胰腺癌、肺癌、肝癌。有25%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被确诊后活不过一年。
得益于同M1病毒类似药理,人类开发出针对一些基因突变所引发的癌症的靶向药物。比如说,现在医学发现,中国人所患的肺癌当中,有相当部分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它们的EGFR基因出现突变。所以药商们开发出针对此类突变的靶向药物,如特罗凯、易瑞沙,还在继续针对这些突变致癌基因,开发后代的靶向药物,但它们的作用和M1不同,不同点在于长期使用该类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现象。
溶瘤病毒治疗
通过对自然界存在的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制成特殊的溶瘤病毒,利用靶细胞中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陷,从而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在其内大量复制并最终摧毁肿瘤细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专业的数据库都能对搜索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比如Scopus和webofknowledge&br&&br&举个例子,在scopus里用olefin metathesis做关键词分析可知这个topic在大约95年开始火起来了,05年迎来峰值(废话,05年拿炸药奖了)之后趋于稳定略有下降。&br&&img src=&/ebf86c5f72b0d0e7cefd09d7aae49937_b.jpg& data-rawwidth=&1348& data-rawheight=&1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8& data-original=&/ebf86c5f72b0d0e7cefd09d7aae49937_r.jpg&&
专业的数据库都能对搜索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比如Scopus和webofknowledge举个例子,在scopus里用olefin metathesis做关键词分析可知这个topic在大约95年开始火起来了,05年迎来峰值(废话,05年拿炸药奖了)之后趋于稳定略有下降。
我是做Molecular Machinery的,本领域有趣的分子很多,如果要让我挑一个最有趣的,我大概会选荷兰有机化学家Ben Feringa(&a href=&///?target=http%3A///biography.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eringa research group&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分子马达。&br&最早注意到这个分子是在一篇1999年的Nature上(&a href=&///?target=http%3A///nature/journal/v401/n6749/ab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ght-driven monodirectional molecular rotor : Abstract : Natu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026ecf7c5d3df3_b.jp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3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一个精心设计的大位阻烯,光照下发生双键顺反异构,得到一个不稳定的异构体,在有热的情况下会自发异构化为稳定异构体,再进行一次光照顺反异构和热弛豫,即可完成一次单向的360度旋转。&br&此分子合成相对容易,有很多可以修饰和优化结构的地方,Feringa靠此结构在Molecular Machinery稳坐大牛地位到今天。除了上面那篇Nature, 此结构的分子马达还有如下一些具有里程碑的工作,列出来大家感受下。&br&&br&2001年Science, 通过微观分子马达光照下驱动宏观液晶材料的性质变化。&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27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ynamic Control and Amplification of Molecular Chirality by Circular Polarized Light&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05年Nature, 将双键两边中的一边固定在表面,则旋转的时候只有一边会动,类似于马达的定子和转子。&a href=&///?target=http%3A///nature/journal/v437/n7063/abs/nature0412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directional molecular motor on a gold surface : Abstract : Natu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1年Nature, 将2组对称性相反的共4个“分子马达”装在一个“纳米小车”上,实现了单分子层面的分子马达驱动观测。&a href=&///?target=http%3A///nature/journal/v479/n7372/full/nature10587.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ature/journ&/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v479/n7372/full/nature10587.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1年Science, 在双键两端加入催化集团,通过光改变双键构型,从而达到催化产物的立体构型翻转。&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abs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ynamic Control of Chiral Space in a Catalytic Asymmetric Reaction Using a Molecular Motor&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此结构得益于合成上可调控的因素很多,可以进行很多不同的研究,与之相比,当年back to back发表在Nature上的另一个分子马达(1999年Nature, 最初只能转动120度,&a href=&///?target=http%3A///nature/journal/v401/n6749/full/.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ature/journ&/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v401/n6749/full/.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因为合成不易,在花了8年时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合成路线之后以失败告终,令人唏嘘不已(2007年JACS: &a href=&///?target=http%3A//pubs.acs.org/doi/abs/10.1021/ja066044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gress toward a Rationally Designed, Chemically Powered Rotary Molecular Motor&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是做Molecular Machinery的,本领域有趣的分子很多,如果要让我挑一个最有趣的,我大概会选荷兰有机化学家Ben Feringa()的分子马达。最早注意到这个分子是在一篇1999年的Nature上(
价值不是很大。
个人愚见,不妥之处还望指正批评。&br&——————————————————————————————————————&br&&b&和文章中M1一样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称为溶瘤病毒。&/b&&br&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OVs)是一类具有肿瘤杀伤效应的条件复制型病毒。这类病毒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复制,通过病毒扩增裂解、杀伤肿瘤细胞,产生的子代病毒又能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产生级联效应,而其在正常细胞中不能复制。&br&&br&&b&溶瘤病毒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b&&br&1904年就有关于白血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意外好转的病历记载。&br&1911年,意大利一位医生为颈部肿瘤患者注射了狂犬活疫苗后,肿瘤缩小。&br&1911年,Martuza等在science发表文章:转基因hsv对治疗恶性胶质瘤有一定效果。&br&&br&&b&目前已有众多病毒被开发为溶瘤病毒&/b&,包括腺病毒(adenovirus,Ad)、I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VV)、呼肠弧病毒(reoviruses)、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PV)等十多种病毒开发为溶瘤病毒,其中以Ad和HSV-1的研究最为广泛。&br&&br&&b&目前溶瘤病毒的研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安全性与溶瘤效率。溶瘤效率又主要由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毒力和靶向性两者决定。该文章中的这三点距离治疗人类癌症还有着遥远的距离。&/b&&br&&ol&&li&安全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有可能也是溶瘤病毒未来进入临床最大的障碍。该文章对于安全性的考察是给正常小鼠注射M1,然后从致死率、体重、组织切片、全血计数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8只小鼠在27天的观察期内均表现正常。距离临床上对安全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而且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M1注射后病毒RNA拷贝量在心脏组织的含量相对比较高,无疑对其安全性又打上了一个问号。&/li&&li&对肿瘤细胞的毒力。从文章的结果看,M1注射后肿瘤组织大小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而且在肿瘤组织中M1RNA都有很高的拷贝量。&/li&&li&靶向性。文章提到M1病毒靶向肿瘤细胞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肿瘤细胞锌指抗病毒蛋白ZAP(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缺陷。而文章中也提到只有69%的肝癌组织、52%结肠癌组织、61%的膀胱癌组织表现出ZAP低水平。这就很难保证其在患者体内高度的靶向性,治疗效果也就大大折扣。&/li&&/ol&&b&当然我绝对没有否定别人研究成果的意思,这肯定是一个很优秀的科研成果。只能说科研到实际生产的转化实在是太难太漫长了!&/b&
价值不是很大。 个人愚见,不妥之处还望指正批评。——————————————————————————————————————和文章中M1一样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称为溶瘤病毒。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OVs)是一类具有肿瘤杀伤效应的条件复制型…
一槽以吐之,如果够重要,会只发表在PNAS吗&br&————————————————————&br&开个玩笑,下面来说正经的。&br&&br&1.有效性。不用对各种肿瘤都有效,但是要实现治疗,需要对一类肿瘤的大部分细胞起效,而文中虽然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的结果说得过去,但对离体培养肿瘤组织的percentage of inhibition & 10%,可见离治疗还有距离;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肿瘤复发的肿瘤干细胞是关键,试试M1对它们的作用应该是个不错的实验,不知道为什么文章里没有。&br&&br&2.毒性/副作用。文章虽然声称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但自己也提到了观察到对白细胞(有免疫功能)的数量有影响(decreased WBCs after M1 injection)。文章说all examined animals remained asymptomatic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但在用于治疗之前长期的安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br&&br&3.抗药性。M1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杀伤的,对于本身就有或者经过选择后获得抗凋亡突变的癌细胞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或许可以通过联合其他针对抗凋亡癌细胞的药物解决。&br&&br&4.病毒的使用。不太了解这个领域,不清楚直接引入病毒是不是为了直接利用癌细胞实现持续的治疗,但是M1本身的突变风险、安全性文章却没深入讨论或引用。&br&&br&5.机制。这篇文章的机制研究都是集中在M1诱导出ER stress这一反应的下游到细胞被杀伤的过程,印证了由文献猜想的下游机制,但对M1如何诱导出ER stress这一反应却没有研究,具体的细胞或分子机制不明确。与针对明确的分子药靶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等相比,病毒的优点可能是可以利用病毒复制的特性取代大量反复给药,但是机制研究、安全性研究在用于治疗前必须考虑。其实面对复杂的生物调控网络,靶向治疗都显得未必能真正治愈,机制未知的疗法,有点捣糨糊的味道,不过相信通过大把实验室的研究,这一新兴方法的机制会得到更清晰的阐释。&br&&br&6.应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机制研究和长时间的大量试验,这是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制药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研发,需要规避这类风险。&br&&br&现有的研究可能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努力通过技术和思路的突破推动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到临床的转化,肿瘤领域更是研究热点,很多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都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典范,虽然还是有点慢,但一直在向前。&br&&br&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普通大众,更实在的,其实还是注意生活习惯,保持好的心态。&br&&br&———————————————————————————————————&br&更新&br&这周不少人再次关注这条新闻,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a href=&///?target=http%3A///n/8349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和癌症作斗争 (六) -- 奴隶社会 -- 传送门&i class=&icon-external&&&/i&&/a&)吧,清华生科的“菠萝”写的系列文章(&a href=&///?target=http%3A///n/7410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和癌症作斗争 (一) -- 奴隶社会 -- 传送门&i class=&icon-external&&&/i&&/a&)通俗又不失专业素养,关注肿瘤治疗的朋友不妨一读。&br&&br&开头吐槽的玩笑话有人较真了,下面做一些补充说明:&br&S1.PNAS。&br&PNAS是不错的杂志;我读过的不少好文章来自PNAS;PNAS不是随便发的,一般要经过多个业内审稿人的审核,大牛靠关系灌水,也不是杂志本身的问题。&br&&br&S2.文献发表的一般过程。&br&完成一项工作后,自己对其价值(基本机制/临床应用等)有一个预估,我不清楚别人会不会把IF40价值的工作直接投到IF10的杂志,但我不会,我认为高IF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impact,意味着工作得到了更高水平的评估认可,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快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这才是科研的&b&目的&/b&,至于媒体宣传、募股,只是&b&手段&/b&。由于不允许一稿多投,一般会从高IF杂志开始投,杂志编辑参考审稿人的评估做决定,直接同意发表或补实验后通过最好,即便没过,高水平审稿人的意见也能为投下一档的杂志提供指导。&br&&br&S3.版面问题。&br&读过的nature文章,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二十多页甚至三十多页的都有。不过我对这项工作为什么在PNAS发表这种问题没有兴趣,希望大家也更多关注研究本身。&br&&br&S4.这项工作。&br&我的回答从没有“葡萄酸”这种话,这是一项不错的工作,我只是希望从审稿人的角度,客观评价研究成果,提示可能的研究方向,这项工作能发表在PNAS上,说明研究者已经通过了更高水平、更严苛的评审,研究者本人的定位也可以作为参考(&a href=&///?target=http%3A///news/celebrity/11374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专访:病毒M1究竟走到哪一步?&i class=&icon-external&&&/i&&/a&)。&br&谢谢&a href=&/people/linchongwen& class=&internal&&linchongwen&/a&指出肿瘤干细胞的问题,从Robert Weinberg2008年的工作到现在,争议确实存在,基础研究还在深入,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我提这一点的目的也是希望颜老师团队能把研究做深入,重视有效性、复发等问题。早期结果不理想很正常,问题是科研最好的驱动,正如&a href=&/people/a-ben-21& class=&internal&&阿笨&/a&所说,“你妈不生你你走也没法走”,既然生了被捧成神童的娃,就踏踏实实培养,将来做个治世之才,往后没能力治的话也别硬往上推,别让他为害就好了。&br&作为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小辈,术业有专攻,关注到这条新闻完全是出于对肿瘤治疗的期待,非常期待后续的工作或是肿瘤治疗领域其他突破,相信大家也一样。&br&&br&S5.再吐槽。&br&至于“你几斤几两”这种问题,我可以说无可奉告,但是你又不高兴,那就给个范围吧,目前100-200斤。&br&希望从事科研的人不要再让这种思想祸害后辈。科学不只是饭碗,更是一种精神,引吴以义先生《赛先生姗姗来迟》一问作结,共勉:&br&&img src=&/e7f88981bfaaca_b.jpg& data-rawwidth=&340& data-rawheight=&2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img src=&/9b239c162f5ce3be73f31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9b239c162f5ce3be73f31_r.jpg&&
一槽以吐之,如果够重要,会只发表在PNAS吗————————————————————开个玩笑,下面来说正经的。1.有效性。不用对各种肿瘤都有效,但是要实现治疗,需要对一类肿瘤的大部分细胞起效,而文中虽然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的结果说得过去,但对离体培…
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br&&br&=================扯淡的分割线====================&br&&br&首先我要将这个问题理一遍。&br&&blockquote&&b&为什么现代药物大多是小分子药物?&/b&&/blockquote&大多是小分子药物的意思就是,还有小数是大分子药物...&br&既然如此,我们来看看到底小分子药物有多少...&br&&br&首先引用一下别人的数据:&br&【请原谅我不解释来源的权威性,不过我会尽量标注】&br&&a href=&///?target=http%3A//www.ftc.gov/system/files/documents/public_events/Follow-On%2520Biologics%2520Workshop%253A%2520Impact%2520of%2520Recent%2520Legislative%2520and%2520Regulatory%2520Naming%2520Proposals%2520on%2520Competition/kesselheim.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tc.gov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abdc0f8cbeea6a_b.jp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abdc0f8cbeea6a_r.jpg&&&br&&img src=&/25b78bfebdbeddeb38cf86_b.jpg&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25b78bfebdbeddeb38cf86_r.jpg&&我来解释一下这是啥。NME:n NBE:new biopharmaceutical entities.&br&折线图中棕色代表每年的新化学实体(小分子药物)的数量;绿色代表每年新生物药物实体(大分子药物)的数量;红色是两者总和。&br&&br&从历史上看,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青霉素开始(伟大的发现),到1982年之前,所有你们人类嗑进去的药物都是小分子药物。而第一个大分子药物实在82年上市,但在此之前必然有十年的研发时间,也就是在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肯定不止一个公司开始研发这类药物。&br&考虑到1952年5月的时候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X-ray),那生物学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确实是飞一般的发展了,要知道大分子药物的发现和改造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单从结构的确定来看(&u&就是要证明所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想要的东西&/u&),我们以核磁技术为例:核磁技术在1938年被&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Isidor_Rab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sidor Rabi&i class=&icon-external&&&/i&&/a&发明,他得到了1944年的诺奖。两年后&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Felix_Blo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elix Bloch&i class=&icon-external&&&/i&&/a& 和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Mills_Purcel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dward Mills Purcell&i class=&icon-external&&&/i&&/a&用这项技术来测定液体和固体的结构,1952年他们得到了诺奖。现在我们用于确定小分子结构的手段往往就是核磁氢谱碳谱和LCMS。而测量大分子结构手段需要更复杂,从核磁技术上来看,它被能应用到生物分子的测量中来可能需要比测量小分子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这么说来,再晚几年才能做得到,而普及起来又要好几年。这么算算,在七几年就有公司开始做生物分子药物,确实是了不起的事情。&br&如果这段历史我扯错了,还请指出...&br&上面扯远了...&br&&br&回到这个折线图,虽然到了2000以后大分子药物数量貌似多起来,大有和小分子药物分庭抗礼之势,但从历史积累和当年上市个数来看,那是远远比不上的。从图上看出来,小分子药物的上市在1996年打了一针鸡血以后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每年上市药物数量已经趋向平稳。而实际上近十几年FDA每年批准上市的药物数量总归是在三十来个最多四十个左右。例如这是2013年的报告:&a href=&///?target=http%3A//www.nejm.org/page/FDA-2013-NMEs%23obstetrics-gynecolog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JM — FDA New Molecular Entity Approvals 2013&i class=&icon-external&&&/i&&/a&。&br&目前无论是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或者是大分子药物的研发流程,基本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模式,详情请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药物是如何发明的?&/a&。既然流程相对固定,那只要做生物药的公司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那生物药的发展也会在到达瓶颈之前得到高速的发展。虽然从这折线图里看到貌似看不到这种趋势。&br&&br&上面的倒数几句话还隐藏了我的另一个意图,那就是:小分子药物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平台期(瓶颈),每年发展速度已经固定在一个区间,难以突破。&u&这不单是体现在每年新药上市的个数浮动在某个区间,更要命的是,医药研发企业每年投入越发庞大,而成果却无什突破(单从个数来看)。不过从治疗疾病的种类来看,确实也是有进步的,我猜在某个时期,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从技术手段、研发程序、指导思想、仪器设备等等乱七八糟的因素会累积起一个革命点,然后不从量而从质上有一个突破。此外孤儿病也在此次革命中得到关注和治疗...&/u&&br&由于处在平台期,小分子药物被赶上或超越也就是时间问题,不过这并不是说小分子药物就没前途了,只不过说这类药物开始稳步前进,而不是加速前进。不过从总量上来讲,想超越小分子药物市场,too early man, too early...&br&&br&===================趋势展望分割线========================&br&&br&再来看看这个:&a href=&///?target=http%3A///%7E/media/Files/Business%2520Awareness%2520Articles/Small_Molecules.ash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09e5fcb02f3e5ef32f8c3e6e661f3f3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4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在09年的时候,人们发现在研的药物种类比较。化学药物(小分子)占到62%的样子,而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的都是大分子药物。这说明什么?大分子药物研发飞速增长呀...当然不是说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总量就下降了,实际上是整个市场在扩大,而驱动力很多来自于大分子药物的增长...&br&&br&最后来看看这个趋势报告:&a href=&///?target=http%3A///pharmtech/article/articleDetail.jsp%3Fid%3DpageID%3D1%26sk%3D%26date%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arma Market Trends 2010&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0c0f1a17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10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0c0f1a17_r.jpg&&从大公司的角度来讲,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始终是重点,不过关注点一点一点的往生物药挪呀。真是
&br&妻不如妾呀,咳咳,我错了...&br&而中型的公司对生物药的关注也慢慢增加,不过很缓慢,专心致志做化药呀...&br&最后,那些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结尾的公司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摆在生物药上,包括了抗体和各种用于治疗的蛋白质... 而我们在各种工业园里看到最多的医药企业除了五百强还有啥?没错,就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虽然手头上没有确切数据,不过这些大中小型企业可真让生物药物的发展欣欣向荣呀...&br&&br&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来一个讲座:之前去安捷伦总部参观的时候,他们的副总(莱安娜?)给我们介绍了安捷伦的业务。其中说道现在生物药(大分子药物,各种蛋白,疫苗,单抗啥的)的发展越来越快。目前小分子药物的年销售是四五百亿美元(?不确定)而生物药只有百来亿?预测到2020年左右,小分子药物销售会达到六百亿的样子,而生物药会达到三百亿,而到了本世纪中期,2050年左右,这两个分类将会持平,都会有六百亿的样子。当然这只是预测。所以说今后的几十年内,大分子药物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后来我问了她一个问题,问她会不会觉得化学药会消失,因为生物药发展的如此迅猛。她说:她觉得不会,因为至少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药物大概不会都是大分子药物,毕竟口服问题还没解决,所以不会消失... 我对这种观点深以为然,因为我就是搞化学药物的... &br&&br&最后的猜测:如果有谁可以搞出一套通用的能解决大分子药物口服问题的方法,相信他离诺奖也不远了,并且日本人已经做出来可以口服的丙肝疫苗了,至少在老鼠身上试验是成功的,真期待呀... 对于化学药物来说,他们应该不会消失,而是继续蓬勃发展,市场还是广阔的... &br&&u&创新总在小公司啊,虽然领导潮流的是五百强们...&/u&&br&&br&========================10赞分割线=========================&br&&br&&a data-hash=&ac467c22a62f83deefc8402& href=&///people/ac467c22a62f83deefc840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youkai& data-tip=&p$b$ac467c22a62f83deefc8402&&@Kyoukai&/a& 最后补充一点日本人口服丙肝疫苗的事情:&br&&a href=&///?target=http%3A///science/article/pii/S0366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ral administr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Bifidobacterium displaying HCV-NS3 multi-epitope fusion protein could induce an HCV-NS3-specific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in mice&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4cd0b1df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94cd0b1df_r.jpg&&&img src=&/4caecadb0705b1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4caecadb0705b1_r.jpg&&文章我是下下来过,不过我不是本专业的也没大看懂,如果有机会能听到作者做的报告的话,相信能学到更多(从我的角度来讲)。希望有谁能解读一下这篇文章...&br&从文章发表来看,虽然我觉得口服疫苗是很牛逼,但他们把这篇文章发表在Vaccine这本IF=3.5左右的杂志上而不是CNS之类的杂志上,说不定其中的研究是不是有些什么问题,或者说是不是之前已经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而我们太无知,还是说这本杂志就是疫苗领域最高期刊了?&br&总得来说,这个东西还是很厉害的呢...= v =...&br&&br&=======================29赞分割线==============================&br&&br&&a data-hash=&aceecef729& href=&///people/aceecef72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石& data-tip=&p$b$aceecef729&&@黄石&/a&
君在评论里说Sovaldi能彻底消除丙肝...&br&我震惊了一下,随即想:有可能么... &br&于是乎找了一点Sovaldi的资料。&br&传送门: &a href=&///?target=http%3A///%7E/media/Files/pdfs/medicines/liver-disease/sovaldi/sovaldi_pi.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SOVALDI is a hepatitis C virus (HCV) nucleotide analog NS5B polymerase inhibitor indic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infection as a component of a combination 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blockquote&&img src=&/f0ebdb46bf4_b.jp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2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上图是Sovaldi的使用方式...&br&看起来对于4型丙肝都是有效的,并且联合用药三到六个月的治疗周期其实对于丙肝病人来讲也还好,不错不错...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么,果断的黄金组合么...&br&此外,这个药确实牛逼啊,能治愈服用药物的90%的病人,可谓药到病除呀...&br&如此像仙丹灵药的东西,我想不会如此完美吧...&br&怀着黑心,我果断调查了Sovaldi的价格... &br&嗯,仙丹果然要有仙丹价呀,重磅炸弹呀炸弹...&br&这药物一天一片,一片$1000... 请注意前面那个货币符号,不是软妹币,而是$$$...&br&一天1000,十天10000,一月30000,三月90000,半年180000... 这可是美刀...&br&治疗一月可买宝马,治疗半年即换豪车...&br&如果是软妹币的话,治疗三月五十几万还不算税!&br&嗯,这个药物的疗效真心好...&br&唉,这个药物的价格真心高...&br&坐等专利过期...&br&重磅炸弹呀炸弹...&br&&br&=====================70赞分割线========================&br&评论区 &a data-hash=&abd4f7cd312d45c09462a& href=&///people/abd4f7cd312d45c09462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韩锅& data-tip=&p$b$abd4f7cd312d45c09462a&&@韩锅&/a& 提出一个问题:&br&&blockquote&&b&大分子药物相对于小分子药物有什么优势呢?&/b&&/blockquote&我在想... 我擦,这个... 可以开另外一题了... 虽然开了也不会有人关注...&br&既然被捧场了,那我就略做粗浅描述吧,&i&个人观点,未必就对...&/i&&br&&br&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优势是我干得了的事情你干不了,你干得了的事情我干的好...&br&但是请不要误解,这个所谓优势未必是大分子药物相对与小分子药物的优势,也有可能反过来的。&br&如果非得要说的话,他们两者治疗的领域貌似重叠部分不是很大(&i&我不确定&/i&),所以多数情况是,我做到的你做不到...&br&&br&既然是扯淡,那我就扯开一点:&br&我们是怎么研发新药的呢?这已经在相应的问题有过回答,不知道是不是我...&br&keep this idea in mind,当我们发现一个疾病有相应的内源性因子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呢?&br&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想:我擦,模仿之!&br&原因在于,这个内源性因子(无论是蛋白质也就是大分子,抑或是小分子)能引起或者治疗某个疾病,那我们不找它麻烦还找谁?所有的进步都是从模仿开始再有创新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所以如果发现的这个东西是个小分子,那我们很有可能做出来的药物是小分子,反之亦然...&br&上述只是代表了其中一些情况,当然也有别的情形,但是这个会比较好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模仿对象大就做大的,小就做小的...&br&具体到一些例子:&br&比如 &a data-hash=&aceecef729& href=&///people/aceecef72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石& data-tip=&p$b$aceecef729&&@黄石&/a& 君提出的Sovaldi&br&&img src=&/985e7fef8708f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985e7fef8708f_r.jpg&&这个小分子药物是丙肝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它是个前药,经过代谢后成为活性分子和RNA聚合酶NS5B结合。由于它长得跟尿嘧啶一个鸟样,NS5B认不出它是奸细,就把它当作友军了,后果可想而知...扯远了...&br&所以你可以看到结合于这个酶上面的分子长得都比较小,因为结合位点就这么大,没办法...&br&&br&另一个例子是GLP1受体激动剂:&br&GLP1受体是GPCR B家族受体,特征是有一个大的膜外端和7个跨膜螺旋,具体来说它大概张这样:&br&&img src=&/47e098d07a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47e098d07a_r.jpg&&这张图来自已发布的文章:Siu,
F. Y.; He, M.; de Graaf, C.; Han, G. W.; Yang, D.; Zhang, Z.; Zhou, C.; Xu, Q.;
Wacker, D.; Joseph, J. S.; Liu, W.; Lau, J.; Cherezov, V.; Katritch, V.; Wang,
M. W.; Stevens, R. 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agon class B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Nature &/i&&b&2013,&/b&&i&499&/i& (7459), 444-9.&br&紫色和蓝色部分就是受体本身,很巨型,结合口袋很大,所以他的内源性配体GLP1,就是绿色那段多肽,也很大,目前上市的GLP1R激动剂都是这种多肽... &br&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是不想找到小分子,而是确实很难找,当然也不是没找到,不过成不了药,上不了市...&br&&br&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我做得到,你做不到类型...&br&也有你做得到我做的好的类型,例如长期服药的话还是化学药物较好,因为可以吃不用打针;或者现在某些单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要比一些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要好,至少不用在杀死肿瘤细胞前杀死病人...&br&我就不举例了...&br&&br&当然不同种类的大分子的目的是不一样,比如说vaccine是用来刺激免疫系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上述GLP1同类物是为了治疗糖尿病的,单抗类也是通过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比如说肿瘤... 由于机制和目的不一样(例如你不能让一个小分子药物来刺激免疫系统来预防乙肝或者乳腺癌或者说长期吃一个大分子药物来治病),所以比较起来也困难,或者不应该这样笼统的比较,至少我貌似不具备此项功能... &br&不好意思喵...&br&&br&以上...
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扯淡的分割线====================首先我要将这个问题理一遍。为什么现代药物大多是小分子药物?大多是小分子药物的意思就是,还有小数是大分子药物...既然如此,我们来看看到底小分子药物有多少...首先…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流感的题为毛没有人邀我不高兴了我要怒答!!!!!&br&&br&先上结论:&br&&b&1.张组的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confirm了他之前研究的观点:植物中的天然microRNA可能通过消化道吸收,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的microRNA能在机体内发挥作用。&br&&br&2.说是“抗病毒青霉素”属于夸大其词,根据其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金银花或者mir2911不太可能在抗流感治疗中发挥特别巨大的作用。&/b&&br&—————————————快赞我快赞我—————————————&br&&b&1. 为何说本研究很有意义?&/b&&br&这要从他之前那篇饱受争议的paper说起。&br&2011年,张辰宇团队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a href=&///?target=http%3A///cr/journal/v22/n1/full/cr2011158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ell Research&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论文(&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6553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米的逆袭:植物操纵了我们的身体吗?&i class=&icon-external&&&/i&&/a&果壳网的中文简介)。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在给小鼠喂食大米之后,不仅可以在小鼠体内检测到大量富集的来自于大米的microRNA MIR168a,而且这个MIR168a,可以阻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适配蛋白1LDLRAP1的转录,从而阻碍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br&这项研究出世之后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反转控以此为武器攻击转基因作物的,也有其他科学家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在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看待张辰宇组的「植物 miRNA 可通过饮食进入动物体内」这一研究最近受到的一些批评?&/a&中已经得到了讨论,在此不赘述)&br&于是,张团队另辟蹊径,从天然药物的miRNA来confirm他的观点(&br&Honeysuckle-encoded atypical microRNA2911 directly targets influenza A viruses&br&&a href=&///?target=http%3A///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4130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ell Research&i class=&icon-external&&&/i&&/a&)。&br&首先,他们发现,金银花在熬煮之后,大部分的miRNA都降解了,只有mir2911顽强地生存了下来。&br&&img src=&/ebe606f7d4006c84caaccce5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br&左图是熬煮前,右图是熬煮后,红色是mir2911&br&&br&小鼠服用了金银花熬煮液(金银花在水中煮30分钟)或者合成的mir2911后,都可以从小鼠的血清和肺部检测到mir2911,并且连续饮用3天,还能在肺中检测到mir2911的富集。&br&&img src=&/fff0e2c82e71366ee36cdcc8bf9232fd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4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br&左列血浆,右列肺,EF,服用了金银花熬煮液,IJ服用了合成的mir2911&br&&img src=&/f16dae1d800_b.jpg& data-rawwidth=&387&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7&&连续饮用3天后,血浆中mir2911浓度上升3倍,而肺中则上升了8倍。&br&&br&同时,他们发现,这个mir2911可以抑制流感的PB1和NS蛋白的合成,在细胞上进行的实验中也发现mir2911抑制了流感病毒的复制&br&&img src=&/0a5235bae7afb35f98ea13_b.jp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1&&&br&那么既然1,mir2911可以在肺中富集;2,mir2911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复制&br&那是不是金银花或者mir2911可以用于对抗流感的感染呢?张组又进行了动物实验,在小鼠连续饮用了金银花熬煮液或者mir2911 72小时后,对动物进行攻毒,并继续喂食mir2911或者金银花熬煮液。动物实验结果发现,金银花熬煮液或者mir2911可以有效减轻H1N1、H5N1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症状。&br&&img src=&/bb756e6b4c4a8cc645bea37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bb756e6b4c4a8cc645bea37_r.jpg&&mir2911使得攻毒后小鼠体重的下降幅度减少,肺内病毒滴度降低(H1N1)&br&&img src=&/7bd133cfec8faafdec010ae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2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br&mir2911保护下的小鼠感染H5N1病毒后生存率由对照组的0%~20%上升至60%~70%&br&&br&现在这篇文章的发表,无疑是在告诉之前质疑他的人:你看我找了个不那么常见的天然植物的miRNA,检测其是否发挥作用的指标也换成了抗病毒,假阳性的可能我也能基本排除掉,你还有啥话好说?&br&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天然药用植物,可能还有这样的发挥作用的可能性。&br&&br&&b&2. 为什么说“抗病毒青霉素”的比喻属于夸大其词?&/b&&br&首先,在此项研究的动物实验部分,采取的是“先吃药3天再感染病毒”的模式,因此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其说是可以&b&治疗&/b&流感,倒不如说是可以&b&预防&/b&流感。&br&而青霉素这种一经问世就扭转了人类对细菌的颓势的神药,可不仅仅是能预防细菌感染而已。&br&&br&其次,金银花或者mir2911对流感的的抑制作用差强人意,&b&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b&&br&在H1N1实验中,mir2911或者金银花提取物仅仅是将体重下降的幅度减少了一些。H5N1实验中,提前服用了mir2911或者金银花提取物的小鼠的生存率上升至了60~70%&br&而相对而言,我随手找了一个关于重组蛋白药物DAS181抑制流感复制和致病性的研究&a href=&///?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9158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mc/ar&/span&&span class=&invisible&&ticles/PMC409158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在这项研究中,在小鼠接种致死剂量的H1N1或者H7N9病毒后4小时给药,生存率从不给药的0%上升至了100%&br&&img src=&/cbcd4f525b6c23a8b2a1_b.jp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2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cbcd4f525b6c23a8b2a1_r.jpg&&&br&DAS181在小鼠接种H7N9病毒4小时后经鼻腔给药,生存率100%。&br&&br&而即便是攻毒后48小时乃至72小时再给药,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br&&br&&img src=&/ddc85831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1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ddc85831_r.jpg&&&br&绿线 攻毒后48小时给药
褐线 攻毒后72小时给药&br&对致死剂量的H1N1病毒,在攻毒后72小时再给药生存率也依然是100%&br&&img src=&/83fe6ca1ead5dbe25758f_b.jpg& data-rawwidth=&265& data-rawheight=&2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5&&&br&&br&就连这样的药物都没被称为“抗病毒青霉素”,以金银花现在的实验数据,就不可能了。&br&&br&其三,单纯靠抑制杀灭病毒的方式,难以战胜禽流感。&br&事实上,近年来发现的能在实验室中有效对抗流感的药物并不少见,但其中大多数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点:要在感染后72h内给药,(金银花的研究更是在感染前72h就开始持续给药了),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另一方面,72小时仅仅是刚刚渡过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表现出症状,同时,72小时乃至更早通常是流感病毒感染的复制高峰,在这个时候肺内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病毒,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让你觉得发烧发热喉咙痛呼吸不畅balabalaba,这个时候吃药,也就稍微加速一下机体对病毒的清除(不吃药7天也清除完了)。&br&而是对于致死率极高的H5N1或者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而言,它引起人死亡的原因并非是病毒太厉害,而是病毒引起了细胞因子风暴&a href=&///?target=https%3A//.hk/url%3Fsa%3Dt%26rct%3Dj%26q%3D%26esrc%3Ds%26source%3Dweb%26cd%3D1%26ved%3D0CB0QFjAA%26url%3Dhttp%253a%252f%252fzh%252ewikipedia%252eorg%252fzh%252f%5B4%5E8%59E%5B4%5E9%5A8%59A%ei%3Dsto_VLD6OoX5ywOYtIEI%26usg%3DAFQjCNF7D7Gy34ufDa_5l7xsF3vdSPmoOw%26sig2%3DNyZ2AVKdrjSFPNIgYvtsC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B0%E8%83%9E%E7%B4%A0%E9%A2%A8%E6%9A%B4&i class=&icon-external&&&/i&&/a&,过于强烈的先天性免疫反应让免疫系统把主人一起杀死了,这个时候治疗考虑的,则往往是要考虑如何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上糖皮质激素啦之类的),抗病毒反而不是最重要的点了。因此,无论是mir2911/金银花也好,还是上面介绍DAS181,都难以达到青霉素在抗细菌感染中发挥的扭转乾坤的地位。(我开始还以为“抗病毒青霉素”这个外号是记者帮着取的,没想到原文里直接写着MIR2911 is the “virological penicillin” 这么个吹法,吃相稍显难看了`````)&br&&br&不过,这至少告诉我们,当连疫苗都没得用的新亚型流感(如H7N9)爆发时,靠金银花预防,也许多少会有点用。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流感的题为毛没有人邀我不高兴了我要怒答!!!!!先上结论:1.张组的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confirm了他之前研究的观点:植物中的天然microRNA可能通过消化道吸收,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的microRNA能在机体内发挥作用。2.说是“抗病毒青霉素”…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6848 人关注
930 个回答
316 人关注
109 人关注
201 个回答
1025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1病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