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否适合iphone6苹果6splus怎样投影 的背夹电池,有投影功能么?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延长续航 增加保护:MiLi HI-C35 背夹电池
延长续航 增加保护:MiLi HI-C35 背夹电池
来源:威锋网
如果将电池做成背夹式,既能当作手机壳,又可以充当移动电源的角色会不会更好一点呢?长期专注于苹果设备周边产品研发和生产的 MiLi 就给我们带来了一款 MFi 认证背夹电池——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集成了移动电源的手机壳。
  直到今天,iPhone 的续航能力依旧被不少用户诟病,一天一充甚至半天就需要充一次的大有人在,当然这个与每个人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有关,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同学选择出门携带一个充电宝,便携性与容量之间的取舍有时候也挺令人纠结,如果将电池做成背夹式,既能当作手机壳,又可以充当移动电源的角色会不会更好一点呢?长期专注于苹果设备周边产品研发和生产的 MiLi 就给我们带来了一款 MFi 认证背夹电池——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集成了移动电源的手机壳。  其实带移动电源的手机壳并不是 iPhone 6 问世之后才萌生的想法,MiLi 早在 iPhone 3GS 时代就已经推出了背夹电池 MiLi Power Skin,内嵌式的充电方式一直延续到了 4 代,这回小编拿到的 spring 6 可以说在设计上延续的是 Power Spring 5 代的特性,其实不管有没有尝试过背夹电池,我想同学们都会抛出这样一个疑问,iPhone 6 套上这个东东会不会很厚很难握持?功能体验如何?下面就请听我一一道来。包装及参数  和 Power Spring 5 一样,包装上尽可能地简单,的整体视觉也比上一代更加的清楚透彻,也多了一点点时代感。在开启的方式上无需再用指甲把盒子抠开,Power Spring 6 使用了盖帽+卡口的设计,只要在盒子两侧轻轻一顶就可以打开上边的盖子将产品拿出来。  产品清单包含 HI-C35 Power Spring 6 背夹电池一个,Micro USB 线一根,以及一份使用说明书。电池的三围是 142.5*71.5*15.8mm,长度方面与 iPhone 6 相差不算太多,而 15.8mm 的厚度(实际电池部分厚度仅为 7mm)作为一款需要做成手机壳兼顾便携性,容量为 3500 mAh 的背夹电池来说,确实不过份,记得 Power Spring 5 是 5mm 2200 mAh,相比之下,Power Spring 6 的容量与厚度也算是等比例增加吧。外型设计  该电池的输入和输出均为 5V/1A,锂聚合物电芯,加入温度、短路、输出过流、过压、输入过压、电池过充过放、电芯PTC 7 种保护功能。产品内侧采用耐高温、耐酸碱、不膨胀的高活性环保硅胶材质,可以防止与手机背面摩擦刮损。目前该产品有白色、银灰色、土豪金三种颜色可选,白色与 Power Spring 5 一样采用钢琴烤漆,摸起来手感相当顺滑;银灰色与土豪金则是采用磨砂处理,突出的是一种金属质感。背面的上方印有 MiLi 品牌 Logo,下方则是电量指示 LED 灯,轻点一下旁边的按钮就可以查看当前电量,4 格电量很好算,25% 一格嘛,如果你用过上一代背夹电池,应该会发现指示灯与按钮的位置被反过来了。  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产品的侧边有比较明显的分割线,摸上去也明显感觉得到线的存在,衔接技术上不知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另外先抛开充电功能不谈,在扮演手机壳角色时,首要查看的就是按键和各个孔位是否对齐,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的底部,两个侧边的按键口子可以说开的足够大了,电源按键、音量键按起来都不困难。  后置摄像头孔位与 Power Spring 5 一样进行了弧形设计,而 Power Spring 6 在摄像头孔位边框处理上进行了着色和磨砂加工,看起来更有质感一些,至于避免闪光模式下拍照曝光过度、照片发白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官方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好。安装与拆卸   将 iPhone 6 装入 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并不难,单侧先入,按压另一侧即可完成安装,边缘端部的弧形设计有效避免安装时刮伤 iPhone 6;说到拆卸,大家应该都会觉得有些头痛,除非是硅胶材质,否则硬质的套套要想取下来都需要费一番功夫,MiLi 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小编测试之后发现拆卸难度要比以往使用的硬质手机壳都简单不少,你只需要从左上角掰起即可,指甲意外翻起受伤的概率很低,因为着力点大多落在手指端部,而不是以往那种手指+指甲共同用力。充电功能  相信第一次使用或听说背夹电池的同学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续航提升设计,而充电的方式估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内嵌式吧,毕竟 MiLi Power Spring 4 代就是这样做的,但是从 5 代开始就改变了这一做法。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与手机是通过一个带有 MFi 认证,原装Lightning 接头的充电纽线来进行连接,线长 4.5cm,使用无毒无害的 TPE 材质(就是容易沾灰),可经受 10000 次以上的插拔扭曲不变形,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纳在电池背部凹槽内。只要能够插入 iPhone 6 的 Lightning 口,不管你是正向还是反向扭曲都可以,虽然这个连接方式从 Power Spring 5 代就已经采用,但小编还是觉得这未免粗暴了一些,少了那种“融为一体”的感觉,并且突出来的纽线也存在一定的刮碰意外,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而非内嵌式,估计是考虑到内嵌式在插拔时容易损坏或掰弯接头吧。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充电功能是否达标吧,iPhone 6 的电池容量为 1810 mAh,而 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容量为 3500 mAh,看起来貌似近两倍的容量,但是考虑到损耗、转化率各方面因素,能够充 1.3-1.5 次应该是比较正常的,用过相同容量移动电源的朋友应该更有所体会吧,实测以标准 1A 电流进行充电确实可以给 iPhone 6 充 1.3-1.4 次(手机电量5%开始充电),发热量不大,充满一次大概 2 小时,速度还是挺快的。  小编使用自备的适配器对产品进行充电,充满需要 3.5-.3.6 个小时,用 PC 上的 USB 充电则要更久一些为 4 小时左右,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一边让 Power Spring 6 给手机充电,一边可以通过 Micro USB 来给电池充电,待你一觉醒来,Power Spring 6 和 iPhone 6 都是电量满满,这也算本产品的一大看点吧。握持感受  在这个 5 寸手机满街跑的时代,iPhone 6 如果是裸奔的话确实不算大,当它与 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合二为一的时候,将近 16mm 的厚度对小编这种手略大的人来说,握感充实了不少,相应的 iPhone 6 的纤薄感消失,重量上感觉像是拿了两台 iPhone 6,如果手小一点的同学确实会觉得有点像是“砖头”了,毕竟对应的是 iPhone 6,不是iPhone 5 更不是小 4。至于说 Power Spring 6 的各个部位摸起来是否硌手,这点大家可以放心,整体来说还是顺滑的。总结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从功能上来说并没有辜负 MiLi 的名号,容量、充电速度、发热量、充电纽线质量几大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设计上可能会让一些用户难以接受,通过纽线充电是一个,再者就是体积的问题,不过既要增加续航,又要比传统移动电源更便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不错了。总之,你使用手机的时长和频率越高,MiLi HI-C35 Power Spring 6 的实用性也就越高,或者你认为续航的重要性大于外观和握感当然也可以考虑入手。
相关阅读:
本栏目的其它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摄影与录像
摄影与录像
摄影与录像
摄影与录像
威锋网服务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晒单帖]用过一段时间才来评价。做工尚可,但缺点也...
用过一段时间才来评价。做工尚可,但缺点也很明显,正面朝上放在平面上竟然不平。电池充电的柱长期露在外面手握能碰到容易氧化,时间长了有可能接触不良,其他还好。
发表于 09:05:33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其他谈论话题,,最精彩的内容尽在泡泡网
&&Copyright &
PCPOP, All Rights Reserved 泡泡网 版权所有
求鉴定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6 plus投影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