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多少

咪蒙的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这么火?PS尽管问主知道鸡汤味很浓!
问主是微信运营,最近研究好多自媒体!发现咪蒙微信公众号上线也才几个月吧!但是现在的数据非常好看!篇篇10万+,甚至有100万的爆文!所以请大神分析一下!
按投票排序
难道不就是因为鸡汤味很浓所以才火吗?不管什么年代,什么媒体,什么国家,什么人种,鸡汤永远是最受欢迎的文章,只不过有时候流行甜鸡汤,有时候大家爱喝辣鸡汤。
站在政治正确的角度,以泼妇的姿势去骂人。然而对于处理问题,或者改善问题,一点卵用没有。得到了绝大多数人得认同。但是实为毒鸡汤。看多了此类文章,整个人会生出一股子戾气。
阅读量过百万的《致贱人》和《致low逼》系列文章已疯转多日,引起了全民的强烈共鸣,我们为此等好文配上『简直心声啊』『好想把文章甩到贱人脸上』之类的字眼,让它们持续刷爆朋友圈。霎时间,仿佛全人类都一秒化身为高高在上的强者,站在冰冷的高处藐视并谩骂着那些又穷又low又贱的弱者婊,好一个大快人心。那么会不会也有人和我一样,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甚至,细思极恐。drew by:Dz通过无数个亦真亦假的生活小故事,将身边的“朋友”挨个黑了一遍,将人性的丑陋无限放大,把所有看不惯的人和事都定义成“贱、弱、low”,用略带诙谐幽默的脏话粗口精准地怒斥批判之,以显示“如此高级的我啊,即使冷漠自私也分分钟甩贱人low逼们几条街”的优越感,从而带领无数读者一起享受高潮迭起的极致精神快感。此类爆文的作者、自媒体人、编剧、我们亲爱的咪蒙女士,是如此地聪明,瞄准了现代人冷漠暴躁待发泄的市场,狠狠掐中了读者的痛点,如此成功地煽动着我们的情绪。只是,这个世上真有那么多的贱人和low逼吗?我们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总会认为,全世界都来配合我我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化身为贱人然后对朋友说:“帮我转发一下我朋友圈第一条!不胜感激!”“帮我点进去投个票吧!我要拿最佳人气奖!拜托!”“帮我填个问卷吧!关系到毕业论文!谢谢!”“麻烦帮我画个图吧!加在明天我演讲的PPT里!”你敢说你在紧急情况下没有向人求助过?这样做就是恬不知耻?这样做的就是贱人?别忘了,你也有迫于无奈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常常只记得他人的恶,而忘记他人的好。“我压根就不记得小张帮我做过什么鬼PPT画过什么鬼图纸,也不记得他平时如何关照我,反正他现在需要我帮他弄个报表我就是没空就是不想帮,他要是生气的话他就是贱人!来,全人类跟我一起讨伐他吧!你们说,我凭什么帮他啊!他弱他有理啊?!”如果有人求你帮忙,请在你理直气壮拿出《致贱人》甩他脸上之前,回想一下他是否真的像文章里说的那么可恶。会不会,他也曾热心帮助过你,只是你从未心存感激过,也从未记挂在心。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我们总是很难被善意教育,却极易被恶意煽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多少努力才慢慢从自私自利、弱肉强食的野蛮人成长为如今有文化有教养有素质,能够一起愉快建设社会主义的好青年。接受了多少教育、受了多少文学影视作品的熏陶,我们才慢慢累积了善良与爱心。好不容易,我们从只关注欲望的“本我”里找到了具有良知和内在道德判断的“超我”。这样的我们,却总是在看到偏激、煽动性的文章时被一秒惊艳,深表同感,仿佛遇到亲人遇到知音,觉得这样的观点才真特么接地气,其他积极向上的鸡汤都是假惺惺又做作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傻瓜,觉得像遇到知音,是因为那些想法来源于我们骨子里的天性啊。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冷冰冰了,真的不需要大V来教我们如何冷冰冰得理直气壮。没错,腹黑又毒舌的人生真相文确实让人读着又爽又痛快。但是跟被煽动、变成大V们成名圈粉路上的铺路石相比,保持清醒和善良,不是显得尤为可贵吗?说我是圣母表也好,说我嫉妒咪蒙人红是非多也好,说我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也好,我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可以通过一己之力,去弱化我们的自私、冷漠和负能量,去赞美努力,去歌颂善良,去歌唱祖国美好的明天。庞大的读者们,以后再遇到偏激文章的时候别着急别激动,别跟着作者一起骂。不妨把它当做一面镜子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永远懂得感恩,不要让自己变成只会贪婪索取的魔鬼;更不要变成极易被煽动的、暴戾的、只会鼓吹冷漠、藐视弱者的——伪强者。来自微信公众号:腹黑又善良
角度不一样,传统东西总是以正能量的形式压制灌溉大众的思想,就是我不敢年轻人想啥,我说的有道理你就要听。但是,她的作品,首先是当代大家遇到真实问题为题材,大家会有共鸣。不管对不对,直少观点是有人认同的,如此把大家想说又不能说彻底的东西表现于众,谁不喜欢呢……
咪蒙骂人还没有徐微骂得爽,致贱人更是强行卖鸡汤,排版也并没有多出彩,能这么快火起来的决定性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之前在微博豆瓣上粉丝积累深厚,以前的剧本影评写得棒,人脉圈子已经形成了,韩寒也是她的粉。
不喜欢,戾气太重,总感觉身边的朋友都被她黑遍了,
因为她写鸡汤的语言风格更轻松活泼,或辛辣批判,以自己或朋友为例,在文章中有和读者的交流,而不是纯粹教育别人,更让人接受微信公众号作家是怎样走红的?(图)
  谈起眼下最红的作家,咪蒙毫无疑问会上榜。最近一段时间,《那些年,我们这些没人追的女孩》《当我们PS照片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等文章常常刷爆微信朋友圈,而它们都来自一个叫“咪蒙”的公众号。咪蒙是四川籍女作家马凌的笔名,此前她已出版过《圣人请卸妆》《守脑如玉》等畅销书。自咪蒙写公众号文章两个多月来,她公众号上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在10万+,而10万+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是一个荣誉和衡量标准,它意味着,这篇文章的传播频次和受众人群达到了一个相对可观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当我们的阅读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作家的写作平台也由从前的专栏、纸质出版开始转向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全新的媒介上,一些写作者大放异彩,凭借一篇篇10万+的文章迅速走红,成为畅销作家。他们是怎样从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上崛起的?是微信用户捧红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了微信用户?  这些作者都是  微信公众号大咖  《深夜谈吃》  作者:韩磊/赛马/残小雪  出版:&古吴轩出版社  “深夜谈吃”是新浪传媒梦工厂“中国新媒体三十强之自媒体”之一。本书为“深夜谈吃”唯一授权出版的同名图书。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可以下饭的温情疗愈美文。  《让我在路上遇见你》  作者:曾敏儿  出版:译林出版社  这本随笔的作者是个单亲妈妈,她用九年时间走过世界上两百多个地方。抢特价机票,住最便宜的酒店,但她一样享受着旅行带来的乐趣。她坚持着三毛一样的理想主义,让生活不那么枯燥无味,让生命有更多存在的意义。她的游记发布在公众号上,引来众多追文的粉丝。  《你的脚步走在你的心上》  作者:温瑶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有百万读者的文艺账号“微杂志”主编温瑶,带着最简单的感激和埋藏在心底的故事,用六段不同的旅程,和读者一起寻找故事中的旅行者。  阅读量超过百万的“爆款文章”是怎么火的?咪蒙的“经验之谈”是,新媒体写作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这件事与你有关,第二,这件事对你有用。  衡量一位作家在微信上的影响力,主要看两个数字,一个是粉丝数,一个是阅读量。吴晓波曾因《浩荡两千年》等书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作家之一,而当他发现自己在报刊上刊载专栏文章后收到的读者来信越来越少时,他意识到国人的阅读已经更换了场地,于是吴晓波转战公众号。日,“吴晓波频道”在微信公共平台上线。在最早上线的一篇文章中,吴晓波认为,以公众号为代表的“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这篇文章被阅读了643次。“吴晓波频道”上线一年后,微信订阅人数超过了70万,每天都有近2000个新用户。  如何增长粉丝数,是每一个公众号苦苦思索的问题。吴晓波也尝试着学习那些公众号的营销技巧,比如进行公众号相互推荐,但效果不佳。粉丝数的增加更多由“爆款文章”带来,比如吴晓波今年5月19日发布了一篇评论目前中国股市的文章,这篇名为《疯了》的文章的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0万,发布第一天就带来了18000个新用户,随后几天同样有接近一万的增量。吴晓波说,他到现在也没太弄明白,自己这些阅读量超过百万的“爆款文章”是怎么火的?  这个让吴晓波疑惑着的问题,咪蒙用一篇《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做了全面的回答,而这篇发布在咪蒙公众号的文章,本身又获得了100万+的阅读量。  咪蒙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两个月内,粉丝数量达到40万,她的经验是,选题要紧跟热点、切入点要独到、标题能引发好奇、观点能颠覆常识、能表达情感共鸣、文章对微信用户有用等。洋洋洒洒的一篇“经验之谈”里,咪蒙最终强调的是两点:新媒体写作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这件事与你有关,第二,这件事对你有用。  网上流行一句这样的话——“微博时代读张嘉佳,微信时代读午歌”。好的内容仍然能够成为核心的竞争力,这其实也是微信公众号作家走红的一个必胜法则。  就像咪蒙所说,因微信而走红的作家,其作品大多是与读者有关或有用的。今年3月,午歌的新书《晚安,我亲爱的人》出版上市,不到半年,销量就突破50万册大关,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被读者称为“晚安故事第一人”。在读者的高呼声中,午歌于今年10月出版了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晚安,我亲爱的孤独》,续讲前册未讲完的故事,预售期间就在当当网图书预售榜常驻,未销先火。同为睡前故事,午歌承认自己的故事是在微信时代火起来的,能受到如此多的读者喜爱,和如今的阅读方式分不开。  网上流行一句这样的话——“微博时代读张嘉佳,微信时代读午歌”,在鸡汤流行的微信朋友圈,午歌的一篇篇走红文章,比如《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胖子的》等,无不是给屏幕前拿着各种手机刷屏的普罗大众一种接地气的安慰感,他总是让一向自认普通的人找到自我认同的归属感,也总会让那些自认为平凡的人发现原来你也和我一样。午歌的“暖床故事”,在睡前刷微信的高峰时段获得了高阅读量,想不走红也难。  咪蒙所写的,即便是“鸡汤”,也是“毒鸡汤”,不是下了毒药,而是毒舌般的文字风格。“不要甘于被生活强奸,我们也可以主动强奸生活啊。”“男人痴迷于初恋,真的是因为在乎初恋吗?不是的,他们是出于自恋。”“我觉得《港囧》才是女权啊,包养男人的时代来到了,是时候用钱证明自己的魅力了。”咪蒙的文章嬉笑怒骂、大胆泼辣,但按她自己的话说,这也只是为了“稀释矫情”,有时看上去措辞不留情面,实则也是一碗走心的“鸡汤”。  “它如同一个贴了门牌、有主人的房间,人们因同样的兴趣和爱好聚在了一起,我安静地说,大家安静地听,你举手我可以看到,你发言我可以听到,你捣乱我可以赶你走,而我有不能让你满意的地方,你也可以掉头离开。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又可以互相找到,互相问候交流。”吴晓波在公众号里这样描述微信的写作。虽然他没有弄明白“爆款文章”是怎么火的,但他相信了另外一件事:好的内容仍然能够成为核心的竞争力,这其实也是微信公众号作家走红的一个必胜法则。  本报记者&苏莉鹏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天津网为唯一数字化出口,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津报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网)商谈。与本网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请注明“来源—天津网—X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本网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观媒君今天带你一起来盘点九位把微信公众号做得很有气质的媒体人,嗯,或者是前媒体人。王国培:王左中右本名:王国培媒体单位:先后就职于《东方早报》、澎湃新闻,2014年离职微信公众号:iiiidea发什么:玩转字创意,拆字解字,用一手变态字(变换形态之意)说新闻讲故事。补充一点:日开号,11月22日发布的神转折广告《才发现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埋了这么大个伏笔》,是阅读量破十万的首篇文章,此后文章阅读量也一路走高,听说以后不愁广告了。王左中右曾说,传统媒体人做微信公众号是有优势的,它的大背景是渠道的变革。现在是媒体创业的好时机,机会都是在乱局中产生的。不过他也提醒,创业的时候要认清自己,不能盲目,要等机会成熟。王文志:记者王文志媒体单位:《经济参考报》微信公众号:记者王文志发什么:举着个喇叭,对不公平的现实、丑恶的人性、腐败的官场、堕落的世风,发出点自己的声音。感受一下:近期文章《新华社记者“咏霾诗”:新闻之外的生存痛感记录》、《宁夏首虎拆迁往事不堪回首,“土匪”式“能吏”必须警惕》、《从落马官员的绰号,嗅到一股江湖草莽气》补充一点:王文志曾说,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不用担心感兴趣的选题通不过,不用担心稿子在编辑过程中被肢解,不用担心被“和谐”。没人强加给你什么。心里装着“文责自负”四个字就行了。罗振宇:罗辑思维媒体单位:CCTV, 2008年离职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发什么:每天早上六点半,发送60秒语音。感受一下:额,这个……自己关注感受一下吧补充一点:今年10月,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罗辑思维是目前较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包括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会员体系、微商城、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具体互动形式,主要服务于80、90后有&爱智求真”强烈需求的群体。马凌:咪蒙本名:马凌媒体单位:《南方都市报》,2014年离职微信公众号:咪蒙发什么:咪蒙自黑为“女流氓”,她在语言上“百无禁忌”,但按她自己的话说,这也只是为了“稀释矫情”,有时看上去措辞不留情面,实则也是一碗走心的“鸡汤”。感受一下:“总不能生活强奸了你,你就认了,还给他生个孩子。不要甘于被生活强奸啊,我们也可以主动强奸生活啊。”“男人痴迷于初恋,真的是因为在乎初恋吗。不是的。他们是出于自恋。”补充一下:随手翻看一了下咪蒙近期的文章,篇篇阅读量10万+!咪蒙在一篇文章中曾说,“咪蒙”基本上每篇文章几小时阅读量就能超100万+,也有很多阅读量超过100万的“爆款”,基本上每天涨一万粉丝。王晓磊:六神磊磊读金庸本名:王晓磊媒体单位:新华社,2015年10月离职微信公众号名称:六神磊磊读金庸发什么:以金庸作品解读社会文化现象,解读被忽略的有趣细节,把生活读出武侠味道,给武侠赋予时代精神。感受一下:《郭芙怎么不反对老爸生二胎》、《东方不败的一顿饭吃五头猪》、《感情这事上,为什么杨过不如韦小宝》。补充一点:“六神磊磊读金庸”里的广告让无数人膜拜,比如《杨过和小龙女去哪了》,通篇研究杨过和小龙女究竟去哪了,研究古代大侠隐居地的特点,后面话锋一转,说某个楼盘也有这些特点,他们可能去这个地方隐居了,广告打得很流畅,广告篇幅占得少,前面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很多读者盼着看他的广告。迟宇宙:商业人物媒体单位:曾供职《新京报》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团队由迟宇宙等10个财经记者和财经专家组成),日创建发什么:关注中国商业力量,讲述原创商业故事,提供商业人物供稿。感受一下:《我们都是死跑龙套的,郭广昌也是》、《我与首富谈读书,首富与我谈杀猪》《“互联网+宗庆后”|中国首富的反击》。补充一点:迟宇宙在首发文章《有些事情悄悄开始就好了》写道:我们都曾为情怀驱动,高调介入到一件新鲜事里面;如今冷暖自知,已经厌倦了那种大张旗鼓……如今,我们只想成为商业故事领域的内容极客”。张玮:石榴婆报告运营者:张玮媒体单位:《解放日报》写作者:程艳媒体单位:《新闻晨报》国际部记者微信公众号:石榴婆报告发什么:专注于介绍欧美明星动态,、娱乐八卦、街拍搭配、时尚趋势补充一点:程艳很喜欢吃石榴,石榴谐音十六,两个八,意思是:“比八婆还八婆”,“石榴婆报告”由此得名。据业界预测,该公众号现在广告年收入超过500万。时尚头条网监测的时尚媒体报道影响力最新排行榜中,“石榴婆报告”位居第四。张伟:新世相媒体单位:先后就职于《中国青年报》、《博客天下》。微信公众号:新世相发什么:倡导有物质基础的精神生活,文章兼顾见识和审美。感受一下:《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怎样谈论自己的失败》、《照片越美人越浅薄?》补充一点:张伟2013年开始做“世相”,2015年6月因为某种原因被封号,封号时有约50万粉丝。今年10月,张伟重新开号,并取名为“新世相”,口号由原来的“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变成现在的“我们够呛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但还是要试试。”他模仿《先上讣告再上天堂》,为自己离开纸媒写了一封告别信,其中说写道,“短短两年,它先后成为小号、不错的自媒体、备受宠爱的广告刊登者、该账号已被屏蔽。他的朋友回忆说,他身上落不下苍蝇,那么多文艺青年围着,苍蝇都找不到地方。”秦朔:秦朔朋友圈媒体单位:《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7月离职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发什么: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感受一下:《反思中国富豪十大错,“好人赚钱时代”正在到来》、《我们血液里流着中国的文化,也流着世界的文明》、《奋斗中国说》。补充一点:秦朔朋友圈获得“2015年度最受中国企业关注自媒体”称号。秦朔在微信订阅号发刊词中说:“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定要和年轻人在一起,而不是沉溺于过去,无论它有多辉煌还是多迷茫。沉溺在那里,永远没有向前跨出一步有意义。年轻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愿拿47年的经历、经验和资源做“对价”,去交换年轻人的活力和想象力。”这些媒体人借助微信公众号,加入内容创造、内容创业的大军,举起自媒体的大旗,可以尽情挥洒才华与情怀,收获名气与人民币。媒体乱局之中,他们抓住了机会。
Copyright (C)
新传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0号 本站运行在北京节点企业微信号如何运营:从 0 到 100 万粉丝,他们只用了这 8 步
编者按:老板叫你把自家的企业微信号运营到 100 万粉丝,你心里在低估,100 万粉丝也太难了吧!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于 LinkedIn 新媒体负责人邹曈的投稿,在 &LinkedIn 中国& 微信公众号粉丝达 100 万时,他想用亲身经历分享下微信运营的心得(PS:这篇投稿邹曈发给 36 氪时自己提供了三个标题,很可以从中看到他的运营思维)。
企业的微信订阅号通常在大家眼里是单调、无趣,充斥着大量宣扬自身产品的自嗨型文案。但肯定有一个人不包括在 &大家& 里,他就是你老板。
你说公众平台活跃度走低,他把 &假装在纽约&、&石榴婆&、&毒舌电影&、&顾爷&、&不自然博物馆& 的文章转给了你。
你说错过了微信涨粉的红利期,不可能快速涨粉,他把 &咪蒙& 的文章转给了你。
你说内容形式无法创新,他 &一条& 的生活方式视频发给了你。
你说企业订阅号不可能做得很有趣,他把 &杜蕾斯& 和 &LinkedIn 中国& 的账号推荐给了你。
你、我、每个从业者,都知道这样缺乏信任的沟通真真实实地在工作上上演着,它的结果往往会变成你的预算少、资源弱、人不给力,有一种订阅号叫别人家的订阅号。
在我们 LinkedIn(领英)企业订阅号粉丝达到 100 万之际,我想用文章做一个梳理和交流,说一说 LinkedIn 如何利用新媒体和这么多的用户建立起了联系,让大家对品牌产生好感。
LinkedIn 在中国强调以创业公司心态做事,所以这些运营经验都是我们自己的团队走过各种坑和甜区摸索出来的。
下面是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1)品牌很好,不敢太接地气怕毁了品牌,到底如何讲故事?
2)微信红利期不在了?不花钱,纯靠内容还能不能快速涨粉?
3)发的内容是该一直说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还是该说别的什么好呢?
4)热点该不该抓,价值观是什么?
5)为什么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标题,阅读数能有那么大的差别?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那请继续。如果没有,你随意。
一些运营基本原则
你和老板、你和客户之间原则上应该是相互信任的关系。乔布斯曾经说过:&It doesn& t make sense to hire smart people and
we hire smart people so they can tell us what to do.&(出自 Fortune 的报道《What Steve Jobs taught executives about hiring》)
但现实是,你的作品往往需要老板或者客户的确认,而且不止一道的确认程序。他们既然没有你专业,还来指导你怎么做,怎么能靠谱呢?众所周知,抓热点是社交媒体上的主要玩法。确认之后,要么热点都过了,要么抓的角度都被其他公众号抓了。那么,哪来的传播和口碑呢?
另一方面,我们也别指望信任从天上掉下来。信任是靠一步步建立起来。
我们的第一篇原创 10 万+《第一条朋友圈广告来了,知道它在国外长什么样吗?》是周日晚上 9 点多(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可乐还是宝马的那个)之后马上发布跟进的。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准备了 2 天,改了好几版稿子,周六、周日的时间,也是守着朋友圈广告的到来,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这样没有周末的运营生活一直是团队的日常,将心比心,信任是这么靠努力和专业换来。
在 LinkedIn,没有确认,只有充分授权和信任。即使搞砸,也从未被质疑。毕竟,这样你才有勇气去试错新的东西啊。
具体到解决办法,一定要不停地争取信任和授权,另一方面要做出成绩(阅读量的明显提升、10 万+等)。很多时候,有了成绩,错的也成了对的。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服务客户 or 服务用户?
自嗨产品 or 巧妙植入?
这是需要你好好考虑的两个问题。我是去年10月 初接手公司的公众号,当时有大概 8 万左右的粉丝。当时有一次我们头条推送了《5 句话,给老朋友写封超赞的 LinkedIn 推荐信》,结果只有 2000 多的阅读数(谁都年少无知过)。
这让我痛下决心,走上了 &服务用户+巧妙植入& 的道路。中国人根本没有写推荐信的文化,推荐信对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帮助也几乎为零,所以用户为什么要看要学呢?还是先对用户有用,粘住用户,再想办法写一些软植入到文章给用户,用户比较认可这样的操作。
多问问自己能产生什么对用户有用的东西?什么事让他有足够的驱动力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准时打开你的公众号看你的文章呢?这就是你的定位。
三观超正是运营、抓热点的前提。你要问我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就是在著名的优衣库事件当天,去追冥王星的热点。
7月15日 那天,我们考虑再三,发了一篇抓冥王星热点的《我们相信,好奇心和梦想能战胜一切荒谬》。文章大体是号召大家去保持好奇心,去敬畏那些美好的东西。说老实话,当时心里非常没有底,做好第二天收获惨淡阅读数的准备。
结果文章最后 37 万的阅读,第二天粉丝净增长了 1 万 3。就我们公众号的情况而言,一般是 100 万的阅读,才会有 1 万多的涨粉。
有一点补充一下,点赞数、阅读数和涨粉数不是线性关系。你观察够多的账号之后,会发现这点。
4、团队多元化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微信之父张小龙赋予公众平台的定义。这个初衷情怀满满,演变到现在成了&&&再小的品牌,也有自己的团队&。
为什么说搭建团队变得重要了?微信公众号今年8月 份就已经破 1000 万了(微信官方数据)。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这些 &再小的个体& 需要把内容做得更好才能脱颖而出。做好内容需要更专业的人、更专注、更花时间。
列举下你就会明白,10 万+正在被一群专业的团队统治着,&商务范& 的创始人邓潍曾经是新华社旗下财经媒体的一名记者,现在管理着一个 10 多人的团队。&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的背后是,前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方夷敏。多年前,&严肃八卦& 的萝贝贝是个严肃的文化记者。&石榴婆& 的程艳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新闻系,曾是《新闻晨报》的国际版编辑等等。
最终的最终,在公众平台这一层面,并没有实现张小龙提倡的去中心化。公众号的崛起,只是从传统的媒体机构到媒体或传播背景的专业团队或者个人的一次影响力再分配。
如果你没有专业的媒体背景,那就去招募专业背景的人才为你所用,甚至是新闻专业的应届生也可以。强调一点,团队要多元化。要有新闻科班的;也要有懂新媒体传播的。他可以喜欢欧美文化;她也可以喜欢日韩和国内文化。有人会做正一点的干货,也要有人会做暴漫体等等。
英雄不问出处,招聘时不要过度看重学校背景。不仅如此,还必须高度注意一类人,在国外留学学传媒、新闻的这一波。他们本身很优秀,但很多人的思维太过精英意识和西化,他们体会不到那些世界那么大从没去看过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不是他们不好,但或许未必适合微信运营。
实操的细节
5、互联网产品思路做公众号
现在公众号创业的概念非常火热,各种融资。这种现象好与坏站且不说,但是有一点值得庆幸:它被当成了一项服务或者说产品被对待。我一直把公众号当成一种互联网产品。它和媒体的区别远远大过 Buzzfeed 和 New York Times 的媒体形态之差,完全可以另起一篇文章,在此不表。
既然是互联网产品,你应该用互联网思维对待它才能获得好的结果。互联网+、O2O 我都不太懂&&说一个自己知道的概念&&MVP 原则(Minimum Viable Product)&&先把一个最简单的产品跑起来,然后再一点点加功能。你没有想好定位、文章风格等等都没有关系,你先搭个靠谱团队,把这件事情做起来,然后用不同的文章类型去测试用户的喜好。
进入今年3月 之后,我们慢慢测试出了我们用户的口味。然后你可以从增长曲线看到 5月 开始爆发。截止到今年12月25日,我们一共有了 100 篇以上的 10 万+,5 篇 100 万+文章。
这其中,每两周 Office 专栏和每周末的女性专栏贡献最大,每篇都是 10 万+。抱着测试的心态,发现用户非常喜欢,那么剩下来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加大剂量,(良)药千万别停&&
6、数据、数据、数据,重要的事说三遍
这也是互联网思维之一。我们平时做线上推广,埋点,然后分析数据做优化。文章何尝不是如此,确切地说,作为互联网产品的公众号何尝不是如此?微信确实没有开放所有的数据,但是订阅号后台的数据已经非常有用了。张小龙说过:&公众号文章的 80%阅读量来自朋友圈&。我们应该关注转发收藏数对吧?
微信后台近期升级之后,关注来源更细分了,&全部来源& 里有了 &扫描二维码& 来的粉丝数,这样你就知道互推效果了对吧?
好好研究后台的数据&&记得研究&&一定要研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7、现在很多号只抄我们标题,不抄文章
现在看到很多账号直接抄我们标题,也不可能举报,拿他们没办法。不过没关系,只要掌握方法,就永远不怕复制。
我说的 &标题党& 不是说把节操随便丢弃在路上,捡都不想捡。有两件事不要碰,一是标题必须和内容还是有相关性,不能一点无关。第二,不要有那些糟糕的意识形态:屌丝、逆袭、人赢等等,这个世界不是一个黑白二元化的世界。
为什么标题在公众号里变得异常重要?因为既然你的文章阅读量 80%来自朋友圈,说明文章靠的是朋友圈转出来的。在朋友圈,你看不到摘要、大图,你看到的只有那一行标题。所以,在信息爆炸的公众号,如何用标题去吸引用户的阅读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Sheryl Sandberg 丈夫去世之后,我们转载了一篇她的特写《渐渐地,我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只是改了一标题:《那个激励了全球女性的人,今天我们祝福她》。最终,获得 81 万的阅读量,是原出处 9 万多阅读的 8100%增长。
标题如何起,先看一下我们团度最骄傲的一套 Office 专栏的标题:
速成的方法:你会发现,6 个标题里 5 个有 &你& 或者 &你的&,但切记用烂就没效果了。
长久的方法:去感受这篇文章给你最大的感受,然后创造性地想一个标题。不扯淡,这是最好的方法&&
8、All roads lead to Rome, The Alliance, The Learning Animals.
想要成为大号。纯内容营销只是其中方法之一,千万别认为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利用广点通配合好内容涨粉;利用机制涨粉;利用一些创意涨粉 (被封之前的新年签);利用自身资源来导粉都是可以尝试。真的是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另外,在公司想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支持和授权。如同《The Alliance》里所说(LinkedIn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 Reid Hoffman 的著作),你要与老板结成联盟,互相信任,彼此成就,把完成对方的 OKR 当成自己的一项任务。那么你获得的支持会是空前的。
这些关于公众号运营的干货不久的将来就将成为一本沉旧的教材。我不会再频繁去分享类似的东西。不做一个沉醉于固有知识体系和结构的人。
我认同《How Google Works》里所说的,有好奇心、自我学习驱动力强的学习型动物(The Learning Animals)才会赢得一切。
不停止质疑,不停止学习。
去吧,100 万的粉丝在等着你的更新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合作媒体专栏
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对互联网行业及最新创业企业的关注,为中文互联网读者提供一个最佳的了解互联网行业当下与未来的科技媒体。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咪蒙微信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