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马化腾女儿真是高啊。知道将来人们会吧QQ聊天软件淡出去,从而不怎么上QQ直接就推出了微信,又成功

马化腾:最大的担心是不理解年轻人喜好
[导读]马化腾以此表达自己的危机感。
腾讯科技讯(王可心)11月6日消息,腾讯董事会主席董事局主席()、中国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同台对话时表达了自己的危机感。马化腾在讨论环节说:“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喜欢的东西我越来越看不懂,这是我最大的担忧。美国阅后即焚Snapchat非常火,我们自己用起来觉得没什么意思,但发现12-18岁的女生特别喜欢玩。”“在这个行业里久了后,不接地气了,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这是我觉得最可怕的。每天早上醒来最大的担心是,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使用习惯是什么。”马化腾认为,不管是QQ也好,微信也好,没人保证一个服务是永久不变的,他以举例说,人性就是喜欢更新,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但就错在你太老了,一定得换了。“你用常理很难和他解释,不是人越多越好吗?但年轻人就是要个性。这种思想,和常理的商业想法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以后年轻人的思维。”“怎么顺应这种潮流?更新品牌?更改服务?换个名字?还是自我革命,即使和既得利益冲突?这是我经常反思的。 ”马化腾对在场的复旦学子表示,希望多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责任编辑:marsrxdo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马化腾当年为何差点把QQ卖了呢?成功不单单是模仿!
有人说马化腾是中国A股市场上很早的炒家,用10万元入市炒到70万元,然后才创业。“1998年我哪有那么多钱。 那时候大学毕业不过5年,最开始一个月工资才1100块。你算算我要攒多少
有人说马化腾是中国A股市场上很早的炒家,用10万元入市炒到70万元,然后才创业。“1998年我哪有那么多钱。 那时候大学毕业不过5年,最开始一个月工资才1100块。你算算我要攒多少时间才有10万块投到股市里去。” 马化腾笑着说,故事的真实版本是,1993年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原本试图下海经商的他突然发现竞争已经激烈到让自己无法忍耐,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去干程序员。马化腾最早名片上的头衔是“软件工程师”,后来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张志东等5人凑齐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过了一阵子,几个人又凑了另外50万元,把公司的注册资本补到100万元。 1996年以色列人开发出ICQ系统。1999年2月马化腾开始开发OICQ的时候,中国市场上也有其他版本的汉化ICQ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赚钱,只是觉得让别人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你,肯定会有用,那就做了。” QQ当时并没有直接为马化腾带来经济效益,马化腾对QQ的市场潜力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QQ仅仅10个月就发展了上百万用户。 8年前 确实想过把QQ卖掉 2004年,腾讯奔赴香港上市。当时马化腾的账面财富是9亿多。 在腾讯成功上市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后,有关当初“差点贱卖”的故事开始在坊间流传。甚至有传言说,腾讯公司最困难的时候,马化腾差点就把QQ以60万的价格卖给别人。 马化腾微微一笑说:“关于我的传言没有几个是真的。第一次融资之前腾讯的确很困难,也确实想过把QQ卖掉。不过没有传得那么夸张。” “那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还没能明确地看出来这个方向的价值,别人当然也更理解不了它的价值。”马化腾说,“谈判卖QQ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的飓风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地刮了过来,市场的繁荣点燃了风险投资商的热情。2000年高交会,马化腾拿着一份改过6次,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在高交会上想碰碰运气———8年前腾讯估值不过1100万美元———但即便如此,一些风险投资商依然认为马化腾提出的融资要求太贵,风险太大不敢投。 “当时我问马化腾,你的公司凭什么值这么多钱?”最早向腾讯投资的IDG合伙人之一林栋梁后来回忆说,“马化腾就说以色列的ICQ有多少用户?他们卖了几千万美元,我的OICQ有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 这种看上去多少有点“蛮不讲理”的逻辑最终帮助马化腾从IDG和高盛手里拿到了220万美元融资。 3年来 这只企鹅很“凶猛”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腾讯迅速地拥有了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但马化腾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分成模式,为马化腾开启了一条“金光大道”。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而在这一年,三大门户也因为与移动的分成业务从互联网的冬天中缓过神来。 凭借OICQ的成功,腾讯开始“花瓣式扩张”。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与新浪搜狐为对手;后来做休闲游戏和大型网游,跟陈天桥和丁磊狭路相逢;2005年,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出手,追赶马云;此后,腾讯更冲入搜索市场,将目光瞄向百度李彦宏。 马化腾成为行业“战争”的发起者,先后进入门户、电子商务、在线游戏、搜索等多个领域。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三家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其社区服务QQ空间的活跃用户数甚至超过了Facebook。 由于拥有高达3.4亿的注册用户,腾讯在推出任何一项产品和服务时都能享受到庞大用户基数所带来的好处,几乎是一出手就成为该领域内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马化腾于是也开始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全民公敌”,当然不管马化腾愿不愿意,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曾向他宣战。所有一线互联网大佬都开始警惕这只看似憨厚,但实际上充满攻击性的小企鹅。 当年新浪的创始人,如今的点击科技酋长王志东说,“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即时通讯(IM)市场有利可图才切进去的,属于进攻,不过后来做IM的全变成防守了。因为如果你不做,你就满足不了你的用户在沟通方面的需求。” 但时至今日,马化腾并不觉得这足够成为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不否认腾讯在过去3年时间内的加速扩张,但他并不承认是“想在任何领域都插上腾讯的旗”。 “有些事情是我们做不了的,比如说B2C的电子商务,腾讯就从来没想过去做,那不是我们的专长。”比起10年前,马化腾对腾讯下个10年的思考,显然要成熟得多,“10年了,腾讯用户的需求也发生变化,既然用户可以越来越成熟,为什么QQ的品牌不可以越来越成熟呢?难道说,我还能永远长不大?”如果你关注数码科技,想了解更多请数码科技资讯,业界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数码小分享:fenxiang2100
猜你感兴趣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马化腾评微信电话本:这只是个小产品啦,不要激动,腾讯的真正战略是??-钛媒体官方网站
马化腾评微信电话本:这只是个小产品啦,不要激动,腾讯的真正战略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化腾老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