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新城音乐工厂十八路还什么工厂招聘网

轿车冲入看戏人群中连撞4人 90后情侣相拥身亡
来源: 作者:
前晚,东西湖区新城十八路附近一个十字路口,几百名村民和工人围着马路边临时搭建的戏台看演出
前晚,东西湖区新城十八路附近一个十字路口,几百名村民和工人围着马路边临时搭建的戏台看演出。一辆丰田轿车突然冲进围观群众,撞倒4人并造成一对90后情侣被撞后当场身亡。
目击者称肇事司机疑似酒驾
前晚,记者赶到现场时,数十名交警正在勘察现场,事故地点周围拉起了警戒线,伤者已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车祸现场十分惨烈。记者看到,一辆牌号为&鄂A8RG99&的银灰色丰田轿车斜停在十字路口,车头已撞得面目全非,引擎盖高高翘起,前车灯和保险杠等零部件脱落。两辆被撞的电瓶车和摩托车几乎散了架。在丰田车前方不远处的人行道上,一辆灰色微型面包车左侧车门被撞出一个大坑,车窗玻璃碎裂,左前轮被撞脱落。事发路段方圆5米范围内,随处都能看到散落的玻璃碎碴和破损的车体外壳。
发生事故的是一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新城十八路从北往南的路面已竣工,尚未完工的对向车道上还有成堆的泥土,上面长满了杂草。现场交警告诉记者,这段新路尚未投入使用。晚上11点58分,一辆救援拖车赶到,将受损车辆拖离现场,事故路段解除警戒。
多名目击者称,司机下车时满嘴酒气,有明显酒驾嫌疑。但昨天,记者就司机是否酒驾多次向东西湖警方核实,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明确答复。
一对情侣被撞后相拥身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丰田车是突然冲到人群边上的。目击者冉先生称,晚9点左右,正在人群中看演出的他,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听起来就像汽车爆胎的声音。&
冉先生循声张望,这一看让他倒吸一口冷气,只见人群边上一对男女被撞飞了五六米远,2人被撞后紧紧抱在一起,躺在地上不再动弹,不幸当场身亡。不远处还躺着两名被撞伤的男子,与轿车同向的一辆面包车也受到了波及,车门竟也被撞瘪了,车中的两人似乎也有人受伤。
在车祸发生后的9点12分,冉先生拨打110报了警,丰田车上只有司机一人,直到交警赶到后,他才心惊胆战地下了车。10点左右,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将被撞情侣抬上车后送往附近医院,并被确认死亡,随后被送往殡仪馆。记者多方核实统计,肇事车辆至少撞倒了4人及一辆面包车。另外,记者还从东西湖警方得知,此次事故共造成一对情侣死亡,3人受伤。
前晚11点半,记者来到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在住院部A区5楼,记者见到了被撞伤者陈亚飞和姬林。其中,24岁的陈亚飞右臂和左手上还残留着血迹,右侧脸部出现局部肿胀。22岁的姬林左小腿上的皮已裂开,左脚上的血迹已经凝固。
姬林告诉记者,他是第一个被撞倒的,&事发时,我将电瓶车停在人群后面,站在车上看演出,突然看到右边一辆轿车向我冲过来,当时就从电瓶车上被撞飞了,我试图站起来,发现左腿疼痛难忍,根本不能动弹。&
陈亚飞则说,轿车紧接着就撞向了自己骑的摩托车,他也当即被撞飞,&我发现轿车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但幸亏我有摩托车阻挡,才保住一命。&
据介绍,事发时,电瓶车和摩托车并排停在了人群边缘,而被撞身亡的一对青年男女紧挨着这两辆车,车子在撞开两辆车后继续前进,并导致两人当场死亡。
目前,两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具体病情还有待进一步诊断和观察。
死者母亲一天内哭昏4次
昨天,记者重新返回现场采访,多方打听后辗转找到了死亡情侣所在的村子&&新建村,它离事发地约有500米,拥有约50到60户人。这对情侣双双只有22岁,都是90后,男孩叫史国春,女孩叫付艳玲。
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史国春的父母,此时他们双双坐在床上发呆,从家中不多的家具摆设中可看出,这是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困家庭。村民们介绍,史家只有2个儿子,老大患有重症肌无力,是半个残疾。史国春是老二,也是这家人的全部希望,因为事故现场过于惨烈,史国春的妈妈李腊风从前晚哭到早上,已哭昏了4次,眼泪都流干了。
史国春的女友付艳玲是大悟人,两人打工认识了4年多,谈恋爱2年左右,因今年底两人打算结婚,小付常会在史家居住。事发后,小付的家人也从大悟赶到了武汉,昨天一直在殡仪馆为女儿料理后事。
&乡里&文化生活太缺乏
记者了解到,当时正在路口搭台演出的是来自河南南阳的一个小型表演队。车祸发生后,东西湖交通大队将表演队的一名田姓司机和一辆小货车予以暂扣。
&我们这里太缺乏文化生活了,设施也太简陋了。&采访中,一位村民的这句话成了大家的&共鸣点&。村民们纷纷表示,正是因为农村的休闲文化生活缺乏,大家才对走江湖的戏班如此热衷。又因为场地和设施简陋,戏班才在路边搭台,间接造成了此次悲剧。
我有话要说
资讯&Top 10
图片资讯&Photo
互动&TOP 8
图片欣赏&Photo东西湖区志网
&&&当前位置&&&&&&&&
&&&&&&&&&&&&&&&&区情概述
武汉市东西湖区简介
发布日期:日&&&&&|&&&&
    一、& 区情概览
区名:武汉市东西湖区(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经纬度:位于东经113°53′―114°30′、北纬30°34′―30°47′之间。
管辖:区辖8个行政街道,3个办事处和9个产业园区。全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86个,村民委员会60个。
面积:493.09平方公里。
海拔:东西湖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1.5~26米之间。吴家山为全区境内最高点,海拔72.04米。
常住人口:47.1万人。
户籍人口:26.89万人。
行政级别:副市级。
现任领导:
     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书记 张平
    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子清
区机关驻地:汉口吴家山
邮政编码:046
电话区号: 027
汽车牌照:鄂A-8、R、Z
靓丽名片:&
    国家级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全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区、省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示范区。
2011年度地区生产总值:291.91亿元。
最新风采:&
2011年,武汉市东西湖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举全区之力,高起点建设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 亿元,同比增长16.9%;全口径财政收入109.07亿元,同比增长25.2%;一般预算收入36.43亿元,同比增长3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1元。实际利用外资1.746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49.6亿元,完成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国家级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开发开放平台。
2011年,东西湖区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组团式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着力培养百亿、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台资密集区为突破口,将道路建设、污水处理、水电气配套工程等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突出抓好食品、机电、物流等支柱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移动通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39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97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9亿元,同比增长32.4%。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严格落实城区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布点规划,打造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开放互通的城乡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西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东部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费用9134.8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个。据41家环境统计调查,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88.15万吨,达标率为99.8%,需要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3%;吴家山地区垃圾无公害处理率为88%。全面实施大城市管理体制,坚持中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共40990人次,发放保障金和各类补贴548.74万元。全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3.9万人次。建立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扎实开展“治庸问责”活动,综合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加大投资环境投诉处理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绩效管理,对全区35个部门行政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以及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实现了电子监察全覆盖。推进网上审批,加强服务窗口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窗口、群众满意窗口、创先争优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全区有各类学校53所。其中,小学32所,在校学生21883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9993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547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6623人。全区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2608人。
全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179个。其中三级专科医院1所、二级优秀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2所、一级医院15所(其中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村卫生室52个、门诊部18个、诊所65个、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戒毒机构3个、卫生所(医务室)7个。辖区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765张。
全区实现了公路、供水、供电、电信、电视等村村通。吴家山街等主城区通了天然气,天然气用户达9.9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1.4万户。
【历史沿革】&东西湖境域史属古云梦泽东境。据考证,迄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从事渔猎和耕耘。1958年围垦前,这里分属汉阳(今蔡甸区)、汉川、孝感、黄陂4县管辖。土地肥沃,易于耕种。但地势低洼,水灾频繁,芦苇丛生,钉螺密布,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境域原属汉阳县的地区,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间),属荆州。周共和五年(公元前837年),区境属楚。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区境属南郡。秦,区境仍属南郡安陆县。
     &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区境分属荆州江夏郡沙羡、安陆两县。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区境属江夏石阳。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区境属曲阳县。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境内大部分属沌阳、滠阳两县。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区境并入安陆县。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区境大部分属汉津县。大业二年(606年),炀帝将汉津改为汉阳。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沔州,分汉阳县为汉阳、汊川两县,区境大部分属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区境属汉阳军下辖的汉阳、汊川两县。后改汊川为义川。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为避宋太宗讳,改义川为汉川。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汉阳军为汉阳府,属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境内设有桑台湖河泊所,驻马投潭;还有三沦湖河泊所,驻大屋岗。掌管鱼税及米粮的征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境域大部分属夏口厅。民国元年(1912年),夏口厅改称夏口县,辖区属夏口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汉口改市,境域全部划归汉阳县管辖。1938年,境域属中共领导的汉孝陂边区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1949年5月,境内解放,大部分地区隶属沔阳专署汉阳县。1951年7月,境内巨龙岗、柏泉、三店、李家墩、汉水北岸胡家台以下地带,划入武汉市三店区公所管辖。1952年7月,武汉市三店区撤消,原地区除李家墩交黄陂外,全部交归汉阳县。
1957年10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党和政府投巨资,调集鄂豫两省12万民工和数万义务劳动者围堤垦荒会战东西湖。12月,成立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1958年10月,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行政建制,实行区、局合一的体制。东西湖区诞生。
  【行政区划】 宋代,汉阳县在境内设西倪、凤栖、长乐、北丰乐、巨龙等5个乡里;元代设西倪、长乐、北丰乐、巨龙等4个;明初至清末设凤栖、丰乐2个。区境西北属孝感、汉川的村落,分归两县广阳、大赤乡管辖。从民国元年(1912年)起,区、乡几经分合更改,到1958年,境域区划情况如下表:
    & 1958年东西湖境域区划情况表       &
县(市)名
乡(镇)名
所&辖&范&围
全乡:含巨龙、群力、灯塔、旭东等高级农业社
全乡:含降龙、新农、茅庙、西湖等大队
全乡:含三店、渡头
全乡:含六合、鸦渡、江毛、渔门
全乡:含胜利、新联、苗湖、联合、胜利农场
全镇:含三合农业社
全乡:含辛渡、会龙所辖4个高级农业社
除东山有极少数居民外,郑范、何庙、新铺、启安、焦湖、北径等只有土地在东西湖地区内,面积约10473亩
部分地区:含永丰、大郭、汪家、光明4个高级农业社及中心社四、五生产队,县河社6个队和联心社1个队
部分地区:含大、小李家墩、张家墩一带地区
部分地区:含戴山、合作北垸的土地984亩及少数农民
  1959年恢复新沟镇建制。年,对15个场进行整合,定型为吴家山、慈惠墩、走马岭、新沟、荷包湖、辛安渡、东山、柏泉、径河、三店等10个农场和水产养殖场。1966年9月在汉阳县邓南区的银莲湖筑堤,围湖垦殖,组建东西湖汉南农场,日,汉南农场划出,交新成立的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978年11月,成立吴家山新村街道办事处,1984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吴家山街道办事处。日,以东风垸为基础成立东风垸渔牧场。同年9月14日,经省政府批准,在11个农场设立长青、慈惠墩、走马岭、新沟、荷包湖、辛安渡、东山、柏泉、径河、三店、李家墩等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其管辖的地域范围与所在的农场相同。1989年3月将新沟农场的新河大队、新沟大队划出,组建新河农场与新沟镇合署。将东山农场的五四大队、五七大队、前进大队和柏泉农场的连通湖一大队划出新组建湖心农场。1991年11月撤销湖心农场,原湖心农场所属各单位以总干沟为界分别划归东山与柏泉农场。1997年3月撤销东风垸渔牧场,所属单位成建制的划归东山与柏泉农场。
  年,在原长青办事处管辖范围内设立长青街道办事处;在原慈惠办事处管辖范围内设立慈惠街道办事处;在原新沟、走马岭办事处管辖范围内设立走马岭街道办事处;在原新河、荷包湖农场设立新沟镇街道办事处;调整原三店、径河、李家墩办事处,建径河、金银湖、将军路街;辛安渡、东山、柏泉3个办事处建制不变,仍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至此,东西湖区下辖8个行政街道和3个办事处。 
2011年东西湖区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表 
(平方公里)
委员会(个)
村民委员会
慈惠街(台商投资区)
走马岭街(保税物流区)
径河街(海景)
金银湖街(牧业园)
(常青花园新区)
辛安渡办事处
东山办事处
柏泉办事处
2011年东西湖区行政区划表
辖区居(村)委会
额头湾、开屏里、文家湾、祁家山、田园、吴兴、吴南里、梦佳、望丰、杏园、恒春里、长青等12个社区居委会
合兴里、华星、金鼎湾、三民、团结、革新、二雅、幸福、新征、友谊、九坤等11个社区居委会
(台商投资区)
蔡家、八向、鸦渡、沙嘴、良种站、慈惠、渔门等7个社区居委会;新建、滨江、胡家、金惠等4个村委会
(保税物流区)
走马岭、新华集、苗湖及兴达等4个社区居委会;打靶堤、走新建、金松、良湖垸、水产、林果、新华、东方红、六合、青锋、新建、杨柳青大队等12个村委会
新镇、燕岭、荷花等3个社区居委会;榭凇⑿鹿怠⑾睾哟蠖樱弧⒍⑷⑺摹⑽宕蠖拥8个村委会
稻香、官塘角、民田、径河集、永丰苑、电犁、石家坡、莲花湖、新河、永丰、先锋、西湖及海景北区、赛洛城等14个社区居委会
(牧业园)
李家墩、金银湖、金泰、鑫桥、四季花城、碧海、恋湖、丽水、常安、严家渡及金口、何家庙、塔尔头等13个社区居委会;东湖、南湖、新港大队等3个村委会
(常青花园)
姑李路、梅花池、将军路、将花、将军北路、马池墩、张家墩等7个社区居委会;另有常青花园一、二、三、四、五等5个社区居委会
辛安渡办事处
张长湖(沙家台)、红星、东风、荷包湖、林家台、汉宜、大桥、红旗、振兴等9个社区居委会;试验站、三合大队等2个村委会
东山办事处
东岳、莲湖、莲港、旭东、东风、五一、五四、五七、灯塔、群力、巨龙、胜利等12个社区居委会;向阳、陈家冲、卫东、前进、水产、蒿口新村等6个村委会
柏泉办事处
茅庙集、柏泉新苑、红光、红卫、西湖、园林等6个社区居委会;红星、连一、连二、北湖、西一、东湖大队及渔技公司等7个村委会
【地理位置】&武汉市东西湖区位于汉口西部近郊,全境三面环水,水资源十分丰富。她的地图酷似一只金龟,翘首东望长江,摆尾西牵孝感。汉江、汉北河、沦河、府河如玉带琼边轻轻托起这片493.09平方公里的土地。境域东靠张公堤,分别与江岸区、江汉区和~口区接壤;西南滨汉水与蔡甸区和汉川市相望,西北依府河与孝感市和黄陂区相邻。
【地质】&东西湖区地层以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为主。西南部为一级阶地,属全新统,为冲积、湖积、湖冲积层,厚度大于45米。上为黄褐色黏土、亚砂土、亚黏土透镜体,厚度在10~25米,局部夹湖积、湖冲积黑色淤泥;中为黄色砂层,粒径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厚度15~40米,间夹深色淤泥质与砂石层;下由灰白色砂砾石层过渡到卵石层,厚度5~20米,间夹砂或黏土、卵石。东北部为二级阶地,属上更新统,为冲积和湖冲积层,厚度20~40米。冲积层:上为杏黄、褐黄色黏土,全铁锰结核,局部具灰白色黏土团块,并夹有淤泥质,厚度10~30米;下以砾石为主,局部相变成含砾的中粗砂夹亚砂土与淤泥质亚黏土,厚度6~26米。湖冲积层:黄褐略带青灰色淤泥质亚黏土,局部含白色螺壳,厚度0.5~3米,具明显二元结构。吴家山、柏泉等丘陵地带属古生代碳系中统黄龙群,岩性特征:中上部分浅灰色及灰白色泥状灰岩、微粒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灰岩,下为浅灰、灰白色白云岩,厚度30~108米。
  【地貌】&东西湖地处江汉平原的东北缘,地势一马平川。由于过境水系河道的变化,长期的河湖淤积使地理环境不断优化。地貌属岗边湖积平原,自西向东倾斜,间以坡岭。由地形与地势变化及成土母质差别,可分为四种地貌类型。西南部与汉江呈平行带状分布者为高亢冲积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21.5~24米,以一千五百至二千分之一的坡度沿江堤向腹心逐渐倾斜,地势平坦开阔,占全区总面积的34.7%;东北部为垅岗平原,地面高程在21.5~26米,地势起伏不大,相对高差1~5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7.4%;北部为低丘陵,地面高程60~69.1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中部为湖积平原,界于冲积平原与垅岗平原之间,地面高程在18~21.5米之间,地势开阔平缓,占全区总面积的26.9%。
 & 【气候】  东西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四季分明。年均实际日照1 918.0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572.2毫米(124天),春夏之交梅雨季节,雨量占全年的45%。四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严寒低温,夏季多偏南风,酷暑高温,春雨连绵,秋高气爽。年均气温17~19℃。7月月均气温28.9℃,1月月均气温3.5℃;日极端高温39.4℃(1951年8月8日),极端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1日)。年均冰冻期43天,无霜期240天。&&
2010年东西湖区平均气温16.6℃,比常年偏低0.5℃。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是38.1℃(8月4日)、-4.0℃(1月12日和12月16日)。全年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19天;低温日数(日最低气温≤0℃)为32天。
2010年降水总量为1337.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不足1成。全年雨日为125天;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毫米)为5天,日最大降水量为96.7毫米(6月8日)。
2010年日照时数为1534.0小时,同比常年偏少332.3小时;全年平均风速为2.1 m/s,年极大风速16.6m/s(7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全年无霜期259天(3月11日至11月24日)。
表1&东西湖区2010年1~12月气温、降水、日照资料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总雨量(mm)
    【水文】&东西湖因湖而名,因水而兴。汉江、汉北河、沦河、府河等四条河流分别从南、西、北三面环绕区境而过。
汉江:(又名汉水、襄河)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向东南入湖北自西向东南流经我区西南侧,经汉口龙王庙注入长江。过境长度35.3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为633.2亿立方米,常年有水。每年4月以前水位一般在19米以下,5月以后逐渐抬高,至10月开始缓降。近百年来最高水位30.97米(1998年汉江水口站),最低水位为15.8米。良好的航道外有通江达海之利,内有优质的淡水可供饮用灌溉,是我区大旱年份唯一可靠的抗旱水源。
  府河:(又名府缀印水)发源于随州大洪山北麓,从源头灵官垭起,经随州自广水、安陆、云梦、应城、孝南、黄陂,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我区东北侧,经武汉市谌家矶注入长江,全长349公里,过境长度38.5公里。缀臃⒃从诖蟊鹕侥下吹牧樯剑干流全长150.8公里。流经大悟、孝昌、孝南,在孝南的卧龙与府河汇合称府缀印府河与缀釉锤鞣制淞鳎恿魅翥夂缀下游分两条,一条由新沟南流入汉江,一条名沦河东流到捷径河由谌家矶入长江。1959年,政府实施府缀痈牡拦こ蹋悠渤翥夂由谌家矶入长江,缀痈娜敫樱哟烁印缀映晌凰怠8牡拦こ全长83.8公里。从黄江口经护子潭、卧龙潭至北泾咀与捷径河连,由谌家矶入长江。
府河流域面积为14769平方公里,河流沿线修建大中型水库27座和小型水库600多座,共拦截流域面积38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最高水位32.76米(1968年7月16日隔蒲站),年平均过境水量为47.1亿方。府河全靠上游降雨来水,洪枯水位相差悬殊,大旱年份则河水断流。
 & 汉北河:是天门河下游改道后的人工河,1969―1970年兴修。流域总面积为6304平方公里,西起天门万家台流经天门、汉川、应城、云梦,至本区新沟镇全长97.7公里,过本区境界7公里,经新沟闸入汉江,其支流沦河通过东山头闸入府河。
  沦河:沦河为汉北河支流(原为府缀又Я鳎T雌鸷捍窭终厩涟捕伞⒍搅匠。ü酵反笳⑾滦垢樱15公里。其水源受汉北河影响,最高水位29.98米(1998年8月8日东山头闸)。它是本区主要的灌溉用水水源之一,其水源高低直接影响本区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沿线建有46公里引水闸、43公里引水闸、49公里引水闸以及2座小型提水泵站。
  长江:长江未过本区境界,但它的水位变化直接影响汉江、府河水情,对防汛抗旱至关重要,根据长办水位资料,汉口每年平均过境径流量为7390亿立方米,在府河上游大旱无水下泄断流时,长江水位可倒灌府河缓解本区抗旱水源。
东西湖大堤内汇水面积470平方公里,年均产水量56306万立方米,由73条人工干支沟、3条内流河道、28个湖泊构成4大水系,经10座大型排灌水闸调控,水位稳定,生产、生活两便。地下水有明显的承压特征,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净储量16.6亿立方米,日开采储量为300.71万吨。
【人口】&2011年末,全区有常住人口47.1万人;户籍人口268946人,比上年增长%,其中农业人口&人(按从事生产业别划分,农业人口为  人);非农业人口&人。
东西湖的人居环境优越。五千多年前,境域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大量遗迹至今犹存。据史载,中古时期,每遇天灾人祸,四周难民纷至境内避祸觅食。清末民初,常住人口超过20万。《夏口县志》记载,1920年,五、七、九区(现东西湖区范围内),曾有21万余人口。后经1931年、1935年两次水灾和血吸虫之害,到1937―1957年,人口徘徊在6万左右。在抗日战争中,因日军多次扫荡烧杀,到解放前夕仅有3万余人。1958年,垦区移民骤增,1959年人口突破10万。从1988年开始,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加。
【民族】&建区后,境内居民结构逐渐向多民族结构发展,少数民族及其人口比重不断增加,逐步形成多民族散居格局。1964年,有回、壮、满、布依等4个少数民族人口共58人,占全区人口的0.57‰。1982年有少数民族8个,人口233人,占1.34‰。2000年,全区有少数民族29个,共1690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有31个少数民族,共2670人。
【宗教】&晚清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境内。1949年前,东西湖原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种宗教。解放后,道教逐渐消失。1958年,有伊斯兰教徒随围垦移民进入区境。1979年后,天主教、基督教得到恢复和发展,较大的聚会点有7个。伊斯兰教的活动由私下分散到定期集中。2008年,全区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四大宗教,信教群众9000余人,其中佛教信徒100余人,伊斯兰教群众150余人,天主教信徒100余人,基督教信徒8650余人。合法宗教场所8处。
  & 二、文物古迹
【概述】东西湖区境内文物古迹有13处。其中,发现的古代遗址11处,遗存古井1处,1958年兴建的大堤纪念碑1处。
                                           东西湖区文物古迹情况表
文物保护单位
  马投潭遗址
石斧、陶片、鼎足、薄胎彩陶、兽骨、鹿骨、兽牙等
1992年公布
  &钥匙墩遗址
石斧、石锛、陶纺轮、坩埚片、红烧土、陶片等
1988年公布
 & 余家嘴遗址
石斧、陶片、鼎足、黑灰陶器口沿
1988年公布
  &龙王台遗址
石斧、陶片、鼎足、陶纺轮、鹿角等
 & 曹房墩遗址
石斧、豆把、红烧土等
  &圣家墩遗址
石斧、陶片、大量红烧土
  &北赛湖遗址
鼎足、彩陶片等
   下湾遗址
石斧、少量陶片
  &凤凰岭遗址
彩陶片、鼎足等
  &塔尔头遗址
彩陶片、鼎足等
& & 张家墩遗址
彩陶残片、红烧土及不规则三角形鹅卵石
  柏泉古井
1983年公布
& &东西湖大堤
 & 纪念碑
东西湖大堤
1958年兴建
1998年公布
[马投潭遗址]&位于吴家山北部,马投潭村西城隍台上,距区机关驻地2公里,1984年发现。属晚期屈家岭文化至湖北龙山文化时期遗存,距今约4 500~4 000年。遗址为一个6~8米的土墩,面积7600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采集的石器有石片、磨制石斧、锛、凿等;陶器有三角形扁鼎足、柱状鼎足、豆足、高领罐口沿、卷沿罐口等,多为红褐陶,另有橙黄陶、红胎黑灰陶及黑陶、灰陶。动物遗骨有鹿角、兽骨、野牛牙等。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北宽85米,东西长90米。
[余家咀遗址] &位于柏泉农场园林大队余家咀坡地。距柏泉办事处驻地2.2公里,1984年3月发现。属晚期屈家岭文化至湖北龙山文化及商周时期遗存,距今约4 000~3 500年。地表暴露遗物丰富,采集的石器有磨制石斧、石凿等,陶器有两缘向外卷起成突棱的扁平鼎足、鸭嘴状鼎足、圆柱状鼎足、矮豆圈足、折沿侈口罐口沿、兰纹缸片、泥质灰黑陶塔形盖钮、侈口卷沿小罐口沿、平折盆口沿、B流等。遗址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5米。198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钥匙墩遗址] &位于柏泉农场东湖大队钥匙墩村。距柏泉办事处驻地5.5公里,1984年发现。属湖北龙山文化至西周时期遗存,距今约4 000~3 500年。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中心在墩子西部,文化层厚1~2米。采集的石器有石锛、石刀、大小石斧,陶器有夹砂红陶扁平鼎足、侧扁鼎足、泥质灰红陶平折沿盆口、薄胎陶片、夹砂红陶厚胎篮纹大缸片、厚胎篮纹坩埚片、厚胎四系敞口壶形器、厚胎矮圈足、绳纹鬲足、泥质红陶直豆把、泥质黑陶喇叭形豆把、泥质灰陶纺轮等。198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泉古井]&位于柏泉农场月塘角村,距柏泉办事处驻地2.2公里。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柏泉山在汉阳县西北。山下有景德寺,寺有井,古柏根蟠其中。”古井建于唐末宋初。占地150平方米。井台六角形,石砌,井栏为红沙石雕刻,井口内圆,直径70厘米,井身由青灰砖筑砌。井深3.5米,水深3米,水清澈见底,清凉甘美。古井奇观历代地志均有记载。《汉阳县志》载:“相传禹植柏大别山(今龟山)头,根达柏泉井中,故名。今土人淘井犹见树根二,状如双鲤,其泉对面涌出,如鱼嬉水,遇岁旱,犹是供数十村汲取。”文人学士歌咏其事,代有佳作。明永乐间汉阳县教谕赵弼有《柏泉》诗:“影沁空霄玉鉴光,苔封石L色苍苍,汲来数仞清泉水,犹带高林柏子香。”;当地乡贤、清顺治进士、绍兴知府张三异有《柏井歌》等。1989年和1997年两次维修。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西湖大堤纪念碑] & 位于将军路街东西湖大堤9公里处。建于1958年7月1日。占地28平方米,碑高6 .5米,由12层花岗石砌筑。碑身的顶部是一个金光闪闪的五角星图微,碑身两面用隶书刻有“东西湖大堤”五个大字。碑座正面和两侧嵌有汉白玉浮雕。正面浮雕以写实手法反映围垦大军取土筑堤的火热劳动场景,两侧采用农民画风格刻以农作果实和家禽牲畜浮雕,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碑座背面嵌以汉白玉,用隶书阴刻《东西湖大堤纪念碑文》。1998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旅游景点
[西郊公园]&
(又名吴家山公园)位于区机关驻地吴家山街中部,原为山林。公园始建于1999年。占地2700亩(180公顷),海拔72.04米,为全区境内最高点。与五环广场一道,构成东西湖区的文化休憩中心。园内有30年以上乔木5万多株。树木成荫,花繁叶茂,空气清爽,景色宜人。山顶有一座解放前遗存的碉堡,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近年来,区政府投巨资拆除违规建筑,实施显山透绿工程,让吴家山旧貌换新颜。从山下看,但见蓝天白云下,绿树红花掩映着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从山上放眼四望,吴家山新城的雄姿美景尽收眼底。
[金银湖湿地公园]&
位于金银湖街金山大道金桥。建于2001年,2007年被入选建设部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名单,占地1155亩(77公顷)。这是一座以水生植物为主的自然生态郊野型湿地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有植物品种188种,鸟类10余种,形成种群。这里还是武汉市园林科研所水生植物引种和栽植的试验基地。鲜花绿草、湖光荷影,美不胜收。水面上,常年有沙鸥、白鹭等飞禽翔集。倘若荡起双桨,泛舟湖上,投入蓝天碧水的怀抱,会让人忘掉一切烦恼,想起那过去的好时光。
[东方马城]&
位于东西湖区的东部――金银湖街,与江汉区相邻。东方马城由香港东方神马集团控股的东方神马实业(武汉)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占地1500亩(100公顷)。其核心项目――国际赛马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国际标准赛马场,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唯一马术与速度赛马训练基地,已于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东方马城涵盖体育赛马、旅游、商业和地产四大产业,包括国际赛马场、马会俱乐部、马术学校、神马乐园、五星级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高尚住宅小区、智能化写字楼、东方商业广场和汽车博览中心等十多个项目。国际赛马场外圈是沙地跑道,内圈是草地跑道。赛马场中央广场总面积达180亩(12公顷),可容纳数万观众。赛马场拥有纯血马和各种赛马数百匹,每年“武汉赛马节”在此举行,每月举行数次日常赛事,极富刺激性和参与性。神马乐园集体育、休闲、旅游为一体,分为6个园区,包含赛马展览馆、名马观赏、马车巡游、骑马游乐、骑士俱乐部、马头湖垂钓、马术表演、休闲西餐等八大游乐项目,不但面向广大游客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还将吸纳发展各类会员。
[武汉金银湖国际高尔夫球会会所]
位于金银湖街,与东方马城、武汉市人民会议中心毗邻,占地2500亩(166.67公顷),总投资1亿美元,是集会所、酒店、别墅群为一体的大型高尔夫度假村。会所拥有18洞72杆国际竞赛型标准高尔夫球场。球场由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英国尼克?法尔多先生设计。球场内小丘蜿蜒起伏,树木悉心栽种,沙地及人工湖布局全依天然地势分布,既体现高尔夫运动的戏剧特色,又与天然景观相映衬,使球场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球会设有30道高尔夫练习场,派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学员练习。
&[“四季吉祥”景区] &
慈惠“四季吉祥”景区是武汉市重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带,位于东西湖区慈惠街。景区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植物主题立意,其中的“夏榴”石榴红村乡村游最为市民所熟知。由于地处武汉西郊的汉江之滨,景区在4个村的建筑、景观和绿化上注重突出荆风楚韵的汉楚文化内涵,“川西、湖北、徽派”三大民居建筑群让人耳目一新。2008年,景区内举办的“端午龙舟节”、首届石榴节、蔬菜花卉盆景赶集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共吸引游客18.2万人次。
[柏泉古镇]&
位于柏泉办事处驻地,俗称茅庙集,形成于殷商时期,历经3000余年而不衰。系的姊妹市。当年的柏泉山商贾云集,与盘龙屯兵城隔河相望。古镇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明朝兵部尚书张京,辛亥革命先驱孙武,现代哲学家张世英等名人皆出生柏泉。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先机,柏泉古镇重振楚风汉韵。三江航天集团投资13.5亿元,对78平方公里的柏泉农场实施整体规划建设。通过拆除零散住宅,集中修建农民小区,节约90%以上的宅基地,从而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茅庙集步行街彰显荆楚文化风格。黑瓦红墙,镂窗朱户。地面铺以长条形石板,整个步行街悬挂着81幅由名家撰写的楹联。街南矗立着一座气象恢弘的牌坊,由张世英教授题字。茅庙集人文景观风格一致,和谐统一。古镇背依万亩山林、面对4万亩(2666.7公顷)府河湿地景观和5000亩(333.4公顷)杜公湖湿地公园(2007年7月,被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湿地公园)。近观春花秋果、绿树红墙,远望沙鸥翔集、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位于柏泉农场月塘角村,距柏泉办事处驻地2.2公里,始建于唐末宋初,盛于明清,毁于抗日时期。1949年,尚存几间破旧殿堂,1957年拆除后,其木料砖瓦被运到万子山修建小学。该寺原名“金台寺”,宋景德年间翻修后更名“景德寺”。寺庙依山而建,殿阁飞檐彩瓦,红墙朱楹,青砖条石为道,占地30亩(2公顷)。是东西湖最早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2001年,经湖北省武汉市佛教协会会长,归元禅寺、宝通禅寺方丈昌明大师发起,在其遗址重建。占地约150亩(10公顷),耗资3000多万元。2003年其主体工程竣工。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柏泉天主堂] 
又称圣安多尼小修院,位于柏泉农场刘咀,距柏泉办事处驻地1.7公里。由意大利传教士建于1840年,为武汉地区最早的教堂。《郧襄属教史记略》载有建堂经过。其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两座楼,各高20米,呈双十字形。中间以天桥相连,南有方柱半圆形拱券门廊,北以砖石砌成甬道联结二楼,使之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巍峨壮观,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四周遍植枫杨。建成后,堂内设小学和修道学院,学生选自湖广教区教民子弟。新中国成立后,外国传教士回国,教堂先后为解放军军政大学、血吸虫防治医院、柏泉中学所用。1985年产权转属汉口天主教区,复为天主教堂,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武故居遗址] 
位于柏泉农场孙湾。距柏泉办事处驻地1.8公里。故居坐北朝南,分上、下两殿,两边为厢房,中为天井。1960年拆除。孙武(1879―1939),原名葆仁,字尧卿、遥仙,号梦飞,辛亥革命元勋之一。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初任湖南新军教练、武威营队官。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被举为岳州司令。事败。先后参加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日知会,从事反清活动。两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和张伯年、焦达峰等共同发起成立共进会,被推为军事部长。1911年,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组成起义领导机构,被推为参谋长。武昌起义前夕,不慎身负重伤。湖北军政府成立时,任军务部长。1912年组织民社与同盟会抗衡,遭革命党人反对。1939年11月卒于北京。1949年移葬于北京革命公墓。1981年,人民政府应孙武三女的请求,将孙武及其夫人的墓葬迁至武昌卓刀泉。
[榭诠耪] 
位于新沟镇街西部。形成于西晋时期,历1600多年,衰于清道光年间。是境内最早见诸正史的村镇。榭冢樗⑷牒核凇1蔽痕涝端吩兀樗坝帜戏治ㄤ芩魅胗阢妫ê核街榭谝病薄榭诶词潜艺髡健⑸袒д亍N鹘ㄐ巳辏315年)夏,荆州刺史陶侃被贬往广州,其荆州旧将群情愤惋,“率其徒三千屯榭凇保ā督椤罚1840年,汉水改道,樗ê核实烙偃尚鹿底⑷牒核榭谑祭牒核酰涞乩碛攀凭∈В日渐萧条,集市逐渐东迁新沟镇。1969年,人民政府为疏通河道而开挖汉北河,口以上约10公里成为樗实馈=袢榭谒浯迳崃嚷洌瓿ふ呷阅苤傅恪榭诮帧本杉!
[武汉极地海洋世界]&
位于将军路街,占地1000余亩(66.7公顷),总投资30亿元。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集北极熊、白鲸、海象、海狮、企鹅等南北极珍稀动物展示表演和极地海洋环境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令人身临其境,大有云游地球两极的快感。
  & 四、经济社会
【概况】 & 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9191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2067万元,增长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73987万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23059万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4.9:61.0:34.1调整为4.2:64.2:31.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61898元,比上年增加7336元。
【农业】& &201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04126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农业124873万元,增长4.4%;林业283万元,减少34.0%;牧业20516万元,增长23.4%;渔业56805万元,增长12.7%;农林牧渔服务业1649万元,增长6.4%。
&  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4565公顷,比上年减少9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698公顷,增加240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35公顷,减少42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077公顷,减少1610公顷,其中,蔬菜大棚面积997公顷。
2011年粮食产量25684吨,比上年下降10.4%。棉花4189吨,增长172.9%。油料1525吨,下降32.1%。蔬菜479640吨,下降3.7%。生猪出栏72646头,增长6.0%。家禽出笼80.92万只,增长3.3%。禽蛋产量3561吨,增长6.0%。水产品产量52580吨,增长10.7%。
新发展蔬菜基地667公顷,新建钢架大棚200公顷,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333公顷,植树造林46.2万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8家,注册资金4150万元,社员人数达2075人,带动农民5390户。乡村休闲游景点发展到120家,转移农村劳力1316人,年接待游客160余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000万元。
2011年末耕地面积13097公顷,比上年减少336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26449千瓦,增加4943千瓦。其中,农业排灌机械总动力36239千瓦,增加176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028公顷。
【工业】 &2011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501187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实现工业总产值5252351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73921万元,增长32.4 %,实现工业总产值4629718万元,增长37.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2189591万元,增长4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40127万元,增长33.9%;全年重工业总产值1530157万元,增长35.5%;轻工业总产值3099561万元,增长37.7%。轻重工业结构由2010年的65.2:34.8变化为66.9:33.1。
【建筑业】&
2011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7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06238万元,增长22.2%。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41428万元,增长23.5%。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4810万元,下降13.3%。实现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10万O,增长26.5%。实现利税总额152256万元,增长18.6%。其中,利润总额67675万元,增长12.2%。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2377人,比上年增长35.8%。
【固定资产投资】 &
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3867万元,比上年增长 2.3%。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1601710万元(按在地统计,不含房开),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一产业投资8090万元,下降60.0%;二产业投资1305509万元,增长32.9%,其中制造业投资1223197万元,增长41.6%,制造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6.4%;三产业投资288111万元,下降46.6%。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53171万元,增长25.1%。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分别为0.5%、81.5%、18.0%。
2011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702157万元,比上年下降15.4%。
&【交通和邮电业】& 
2011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9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公路运输全年完成货运量1844万吨,增长0.4%;货运周转量108807万吨公里,增长0.1 %;完成客运量1345万人,增长6.9%,客运周转量47845万人公里,增长0.1%;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吞吐量173 万吨,比上年增长46.6%。
2011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收入38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7.7万户。
保税物流中心全年进出口业务17808票,比上年增长49.0%;货运量150398吨,增长36.7%;总货值22.6亿美元,增长22.2%;征收税款3.73亿元人民币。园区实际纳税企业258家,比2010年增加84家。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成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物流园区,同时被评为湖北省现代物流省级示范园区。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059万元,比上年增长19.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756137万元,增长20.0%;住宿餐饮业73922万元,增长14.0%。
【对外经济贸易】 &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7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内资项目实际引进区外资金(内资)7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0%。全年实际出口创汇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
2011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9072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 %。地方财政收入640677万元,增长3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4285万元,增长30.2 %,地方财政支出638228万元,增长26.4%。全区18个街、办事处(园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26174万元,增长29.3%;地方财政收入130685万元,增长39.7%。
2011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
2011年保费收入19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23万元,比上年减少20.9 %;寿险保费收入15618 万元,比上年增长20.4 %。全年保险赔付支出3724万元,比上年减少26.9 %。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95万元,比上年减少&12.3%;寿险赔付支出1829万元,比上年减少37.7%。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1年末自来水厂3 个,日供水能力25万吨,全区自来水普及率99.9%;全区共有燃气供应单位7家(液化气站6家,天然气1家),天然气用气户数9.9万户,比上年增长7.6%;液化石油气1.4万户,比上年下降39.1%。全年用电量17.03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11.59亿千瓦小时,居民生活用电3.16亿千瓦小时。
2011年,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东西湖段2.4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及拆除工作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完成新城一路新建工程;围绕吴家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完成了新城十三路(惠安大道至东吴大道延长线)、新城十六路(惠安大道至东吴大道延长线)、新城十八路(惠安大道至东吴大道延长线)及南九支沟路(汉丹铁路至107国道)的道路设计工作;集镇建设列入武汉市村镇建设计划的项目有4个,已完成投资3700万元,柏泉于2011年度获得湖北省小城镇建设最高奖――“楚天杯”。
初步建立以街为主、部门协调、联勤联动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机制。环卫作业队伍延伸至87个村湾,积极推进4座中小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区街投入近800万元配备57台专用车辆,新沟垃圾发电厂4.4亿元的投资建设已完成,将于年后投产,构建了“户集、村收、街运、区处理”的城镇环卫作业体系,并成为市政府“十件实事”办理示范点;全年共拆除存量违法建设3.03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挑战值2万平方米的168%,新增违法建设及时处置率100%,控制率100%;联合相关部门依法查扣违法渣土运输车辆130余台次,建设100亩的建筑垃圾处理场,解决渣土出路问题;110社会联动全年受理、转办市区投诉件2548件,办理率100%,市民满意率90%以上。门面招牌整治、出店占道、“三乱”等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共61300万元(含退地拆迁),同时在建的一、二级公路里程达到93.8公里。惠安大道连接线1.93公里已全部完工,主线25.9公里已经全线开工建设,完成6公里路面基层。新径公路已建成4.5公里,新径线府河堤连接线2.3公里也已建成。马池公路完成金山大道至联通桥段1.5公里,完成1.6公里路面基层。吴新干线南延线完成除铁路穿孔外的路面工程及人行道等配套设施。高桥五路路面及绿化工程全部完工。革新大道西延线九通路至新径线段全线开工建设,完成全线的路基和排水工程,完成九通路至保税区7公里的沥青路面施工。慈天公路延长线完成清淤和部分路基工程。东吴大道前期手续办理顺利。机场二通道退地完成49.6亩。~孝高速退地2431.12亩;房屋拆迁完成1111平方米。完成汉宜铁路5个铁路穿孔。
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列养计划,完成列养公路维修面积40723平方米,里程116.44公里,货币工程量达1150万元;全区列养公路干线优良里程月均保持在27公里,支线优良里程月均保持在42公里。全年征收港航规费280.4万元。
重点实施完成了吴家山“显山透绿”山体西侧绿化景观工程、团结大道(三秀路至九通路段)绿化工程、吴家山街心小游园绿化改造工程等。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狠抓了“绿色路网、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湖岸、绿色文化”建设。完成107国道二期景观绿化工程,吴中路(吴中至二雅路段)提档升级绿化改造工程。全年完成栽植乔木7.21万株、灌木4.72万株、花灌木15.29万平方米、地被及草坪21.04万平方米。建设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7.82%,绿地率达到39.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72平方米。
2011年投入污染治理费用9134.8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个,据41家环境统计调查,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88.15万吨,达标率为99.8%,需要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3%;吴家山地区垃圾无公害处理率为88%。
 【教育】 &2011年,全区各类学校53所。其中,小学32所,在校学生21883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9993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547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6623人。全区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260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100%;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以上;小学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0.6%;全年高考录取人数2634人,升学率为84.26%;全区社区教育培训共15.64万人次。
&【科学技术】 &201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总数达到28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为610282万元,增长29.7 %;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440件;扶持3家企业创建了技术研发中心;创建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0家;培植武汉长兴电器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2011年“市级民营科技百星工程”企业;全年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20项、区级项目66项。着力打造3+5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养科技示范户40户。
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10.8万人次。培育国家、省、市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先进典型和示范基地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6个)。科普“五进五创”工作被评为武汉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优秀案例;东西湖区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分别荣获省、市优秀组织奖。科普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覆盖全区86个社区,开展社区科普益民活动452场次。睿升学校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中国区竞赛中获得个人项目1金4银,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吴家山中学被湖北省科协授予2011―2015年度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东西湖区被中国科协授予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光荣称号。
&【文体】 2011年,成功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区“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第十三届“桃花奖”文艺汇演、民俗踏街、迎春文化体育三下乡、第二十一届“傅友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第三十四届“武汉之夏”走进东西湖专场文艺演出、庆“六一”少儿文艺展演、庆八一“军民一家亲”联欢演出、区“知识工程”少儿读书系列活动、迎春拔河比赛、健身舞大赛、区“体彩杯”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区第三届武术大会、老年人运动会、乒乓球赛、钓鱼比赛等,参与群众达20多万人。成功承办武汉市青少年女子足球比赛、武汉市“苗子杯”青少年摔跤比赛、武汉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协办一年一度的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和第九届武汉国际赛马节。全年共组织参加市级以上文化展、演、赛9项,获省级金奖10个,银奖3个,铜奖11个,优秀奖1个;获市级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2个,组织奖1个。完成区级活动17项,其中文艺活动11项,演出15场;书画摄影活动4项。我区荣获市体育局表彰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输送贡献奖及2011年度武汉市体育彩票销售贡献奖。
2011年,全区累计发展有线电视用户92172户。其中,年内新增用户5128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7.5%。数字电视已经整体转换85427户。全区已开通133个电视节目频道(全开通)。全年自办节目共播出1250小时,播出新闻稿件1432条,播出新闻节目192组,专题节目52组。在市以上新闻媒体用稿337篇;其中在中央级用稿3篇;省台用稿29篇;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和新闻协会(学会)获得好新闻11篇。
2011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280.6万人次,同比增长36.5%,实现旅游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54.8%。
全年共创全国文明村镇1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省级最佳文明单位1个,文明单位14个、文明社区2个;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单位48个、文明社区12个、文明街(乡镇、村)7个;区级文明单位216个、文明社区40个、文明街、办事处(园区)14个,文明村(大队)24个。  &  
【卫生】&全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179个。其中三级专科医院1所、二级优秀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2所、一级医院15所(其中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村卫生室52个、门诊部18个、诊所65个、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戒毒机构3个、卫生所(医务室)7个。辖区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765张。其中: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为1380张、非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110张、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275张。全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6.55张。
全区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47人,其中医生954人,护士1256人,其它卫生人员337人。全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3.54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4.66人。全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6.05岁(其中:男性73.50岁、女性78.77岁),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和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5.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94‰,均控制在市级目标值以内。年医院门诊量为94.85万人次。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公民义务献血人数325人次。全区已建立了52个甲级村卫生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70356人,参合率为99.61%,获得合作医疗补偿金额4649万元。
【民生保障】  201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户籍人口268964人,比上年增加518人,增长0.2%。其中,男性人口135716人,占50.5 %;女性人口133230人,占49.5 %。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83622人(按从事生产业别划分,农村人口为121925人)。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长率2.67‰。符合政策生育率96.78%。
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38.8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消费支出12540.2元,增长4.3 %。其中食品支出4387.3元,增长27.1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51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现金纯收入9761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8.2平方米。年末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渐增加,其中,洗衣机98台、电冰箱 111台、空调机108台、热水器91台、移动电话220部、彩色电视机149台、计算机40台。
2011年,全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全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3.9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6.5万人。全年社会保险扩面净增54076人,全年基金累计征缴74846万元,基金支出7.3亿元。全年新增就业715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62人,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728人。
2011年,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共18290户次,人数40990人次,发放保障金和各类补贴548.74万元。其中,城镇低保对象5315户次,人数达9642人次,发放保障金和各类补贴147.8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2975户次,人数达31348人次,发放保障金和各类补贴400.86万元。年末,全区各类农村福利院7所;收养床位425张,收养人数228人。
  & 五、历任领导 & &
(一)中共东西湖区委(农场管理局党委)历任书记
方敬之(1958年2月--1958年3月)
沈东屏(1958年3月--1959年5月)
方敬之(1959年5月--1960年2月)
田振东(1960年2月--1961年2月)
冀晨曦(1961年2月--1966年9月)
周欣山(1965年4月―1970年4月)
李&昌(1970年4月―1974年3月)
马逢元(1974年10月―1976年3月)
王天开(1976年3月―1983年3月)
王德让(1983年3月―1984年12月)
洪耀忠(1984年12月―1989年12月)
白元初(1989年12月―1997年10月)
彭明权(1997年10月―2002年11月)
贾耀斌(2002年11月―2007年8月)
晏蒲柳(2007年8月―2011年10月)
张& 平(2011年10月―      & )
(二)东西湖区(农场管理局、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历任区长(局长、主任)
方敬之(区长、局长1958.10―1960.2)
冀晨曦(区长、局长、场&长1960.7―1964.8)
周欣山(局长1964.8―1968.4)
王安仁(办事处主任1962.6―1964.12)
张乃俭(办事处主任1964.12―1966.5)
于本元(革委会主任1968.4―1969.4)
路庭怀(革委会主任1969.4―1970.10)
李&昌(革委会主任1973.4―1974.3)
张连起(革委会主任1974.12―1979.3)
洪耀忠(革委会主任、区长1979.3―1983.2)
冉启法(区长、局长1982.12―1983.12)
陈有安(区长、局长1983.12―1987.2)
姚志恩(区长、局长1987.2―1989.12)
易富贤(区长、局长1989.12―1993.1)
汪明建(区长、局长1993.1―1997.10)
刘汉民(区长、局长1997.10―2002.11)
彭丽敏(区长、局长2002.11―2006.8)
晏蒲柳(区长、局长2006.8―2007.8)
汪祥旺(区长、局长2007.8―2011年11月)
张& 平(开发区管委会主任2011年11月―    )
刘子清(区长、局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2011年11月―     )
(撰稿人: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高扬波)
建议使用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
访问量:&&邮箱地址:.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东西湖区工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