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有spss相关性分析高手,急求数据分析

SPSS数据分析,高手看过来~~~_百度知道
SPSS数据分析,高手看过来~~~
最后后测,2*3交叉实验,获得每组前后测得分。问最后的数据如何分析。其中认知风格(2种)?我的实验涉及前后测,先前测,再实验、信息呈现方式(3种)?
提问者采纳
这个可以做t检验,配对的我替别人做这类的数据分析蛮多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没见过你这种设计哦
很简单的实验,就是不知道数据怎么分析,SPSS才接触!求帮助!
用重复测量,或cox分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跪求会写SPSS数据分析论文的高手,请留下QQ
跪求会写SPSS数据分析论文的高手,请留下QQ
补充:我题目跟数据都没出呢!复制没用的
楼主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吧
其他回答 (2)
SPSS软件在成绩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关键词:语言测试;统计;SPSS摘 要:通过实例分析,帮助教师使用SPSS软件进行学生成绩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检验环节,改进教学工作。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效办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越来越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价。如何用好以及改进这种手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测试分数只是一些杂乱的数字,这些数据需要经过科学的处理才能为我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对数据的有效处理,涉及到测试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测试结果仅仅统计出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及格率。这样简单的分析,不利于我们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订出进一步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改革。合理运用统计学工具,对测试结果作出深层次的分析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反馈数据来指导后续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之一。通过分析可以反应出“教”与“学”的水平与效果,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中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卷分析,具有实用、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能满足试卷分析全部指标的分析计算,为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一、成绩来源本文中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本校2006级英语专业学生第一学期末与第二学期末的期末考试成绩。两学期的试卷组成包括听写(占10%)、词汇与语法(20%),阅读理解(40%)、完型填空(10%),汉译英(10%),作文(10%)。二、成绩分析为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此次分析去掉了学生的作文成绩。数据分析中,成绩1为第一学期末成绩,成绩2为第二学期末成绩。运用SPSS(13.0)首先获得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数据。接下来我们可以作出这两次测试的成绩分布柱状图(见图1、图2)。以上两图中的曲线是两条虚拟的正态分布曲线,它们是电脑根据这两次测试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最理想的成绩分布状态。从图上可以看出,实际的成绩分布柱状图成绩1与正态分布曲线较吻合,而成绩2与正态分布有一定差距。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两次测试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两种关系:两次测试的整体相关系数和每个学生个体在两次测试中的成绩之间的关系。使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的双尾(two-tailed)检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次测试整体在0. 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 609。
三、成绩结果分析在获得了以上数据和图表之后,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作出以下解释。第一,因为用于分析试卷卷面总分为90分(去掉10分的作文分作为控制变量),基本的及格分数应为54分。可以看出,成绩1的平均分(MEAN)为66.76,高于及格线12.76。成绩1在54分及格线的累计频数为(C. V.) 7.2,这表明有7.2%的学生不能及格。成绩1的标准差(S. D.)和全距(RANGE)分别高达8.33和45,这就表明这次测试的区分度较大。我们知道,期末考试是一种学习成果测试,其设计的试题区分度一般较小。这个结果说明被试学生个体之间学习状况可能存在太大的差异。第二,成绩2的情况有所改观。平均分提高到73.54,及格线的累计频数降到了2.4,这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不能及格。而且标准差和全距还是很高,分别为7.57和34.5。这就印证了我们上面的分析:被试个体学习状况差异太大。这种状况恰好说明了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部分同学在努力学习,一部分同学还是不太注重学习。而及格率的提高说明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与适应,成绩落后的同学已赶上来了。从区分度与学生个人成绩,可以看出以前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保持了领先的地位。第三,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直观地看出两次测试的成绩分布与理想的正态分布较为吻合。图一和图二的峰值很高,这表明峰值附近的分数分布较密集,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在两次测试中分别位于60-70段和70-80段。这说明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技能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图二中的峰值有右移倾向,整个曲线呈负偏态分布。这意味着高分段的学生比例比较高了。同时60分以下的比例减少很多,说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被试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普遍的进步。第四,皮尔森系数是用来测度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是一个范围在-1.0到+1.0之间(包括-1.0和1.0在内)的无量纲指数,反映了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从表四中看出,两次测试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609,说明两次测试高度相关。分析的结果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这证明了我们所采样的数据是可信的。四、总结语言测试是通过测量目标能力的表征行为,去推论目标能力。因此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如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就成为了成绩数据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即只有科学合理的试题,才能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实际的教学情况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又比较繁杂,因此本文仅从成绩数据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检验的一个方面,希望有利于实际的教学工作。参考文献:[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潘玉进.教育与心理统计-SPSS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2.[4]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我有详细资料& 怎么传送&&& 加后面数字 联系 1+0+3+7+2+5+2+6+5+7& 本人
人生试题一共有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任一题目上。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数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利用SPSS进行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因素方差分析sps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