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敏点评去哪儿网《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旅游行为报告》 央广网

多地机关强制带薪休假:不休假不能评优
  今年以来,中国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为推进政策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则。但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拟将休假情况与单位、个人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这是制度善意还是矫枉过正,引发讨论。
  对此专家分析称,此举体现了政府落实法治的决心,但在全国“一刀切”强制落实带薪休假并不现实,仍要依照相关法律来保障劳动者休假权利。
  多地出台“硬规定” 促带薪休假落实
  针对带薪休假落实问题,近期,包括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在内的多地,先后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
  5月25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细则》;5月4日,甘肃兰州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办法》;此前4月初,哈尔滨发布了《哈尔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意见》。
  6月,北京发布《北京市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年)〉实施意见》,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切实保障其休闲权利。7月1日至8月14日,北京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检查用人单位落实带薪年休假规定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其中,兰州发布的新规中强调,凡符合年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必须休“年休假”,应休不休的年休假补贴不再发放。
  另外,兰州市人社局方面介绍,今后,兰州市政府将把带薪休假情况,作为年终对各部门单位考核的参考,并进行监督考核,确保带薪休假落到实处。
  除兰州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期也表示要“强推”休假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7月下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广西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年休假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将上一年度落实年休假情况和本年度休假计划报同级人社部门,力争应休尽休;广西总工会要求将年休假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评优评先条件,在开展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强优企业等评优评先活动时,严格审核年休假的落实情况,对不执行年休假的企业,一律不予通过。
  休假与评优挂钩 “强制性”引争论
  一方面,人们对于落实“带薪休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让休假趋于“强制性”,与考核、评优等挂钩,也引发不少争议。
  有评论认为,将企业荣誉评选与带薪休假落实情况“捆绑”在一起,并且还是“一票否决”,这对于促进企业落实职工带薪休假无疑很具有“冲击力”。针对休假与个人评优挂钩的举措,有网友发表评论称,“那些拼命加班的劳模,该好好休息了!”
  但也有人对此产生质疑,“是不是不按规定休假,就不能评上劳模了?”
  日,国务院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有评论据此指出,按照条例规定,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不休假,是法律所允许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地方没有权利剥夺此类劳动者评优评先的权利,地方规定不能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相冲突。在实际执行中,“不休假当不了劳模”这样的规定很可能沦为一纸空文。休假与评优挂钩具有制度善意,但同时这一规定也面临着法律困境。
  针对兰州强制推行带薪休假的举措,兰州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焦若水也评价称,在当下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兰州强制推行带薪休假体现了政府落实法治的决心,值得借鉴。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法治手段,而非行政命令。
  专家:落实带薪休假尚不可“一刀切”
  那么带薪休假是否可以在所有地区强制落实呢?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带薪休假1995年就已经进入《劳动法》,所以其法律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带薪休假未来落实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在全国‘一刀切’强制落实目前不现实。”
  刘思敏强调,中国社会现在还没有到普遍落实带薪休假的阶段,相比于带薪休假的权利,《劳动法》中规定的“不得强制劳动”、“不得强制延长劳动时间”、“不得克扣工资”、“不得不为劳动者上保险”等更基本的劳动者权利还不能完全保障。
  “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劳动者被迫强制加班、一些企业还在实行‘周六工作制’,在这种情况下带薪休假就显得‘很奢侈’。”刘思敏强调。
  刘思敏认为,带薪休假是法律规定中的一部分,《劳动法》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都对带薪休假问题有了明确的约束,重要的是各地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润喜日前发表的一篇题为《带薪休假不应简单追求落实率》评论文章则分析称,当下,中国正逐步进入“普遍有闲、全民休闲”的社会,带薪休假制度确实势在必行。但若强制将带薪休假制度纳入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范畴,一味追求落实率,则可能走入另一个极端。加强宣传、分类分批、审慎推进带薪休假制度方为上策,切不可“一刀切”了事。
  刘思敏强调,目前来看,落实带薪休假还面临比较尴尬的处境,要解决民众对长假的渴求,有效可行的办法是增加黄金周,全民放假才能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利。
编辑:陈进
关键词:带薪休假;“强制性”;评优
<div class="r part2" share-pic="r.cn/jingji/gundong/4195981.jpg" share-title="多地机关强制带薪休假:不休假不能评优" share-summary="今年以来,中国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为推进政策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则。但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拟将休假情况与单位、个人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这是制度善意还是矫枉过正,引发讨论。"
share-url="r.cn/jingji/gundong/482925.shtml">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时间: 07:30 来源: 作者: 王秀
  导读:国内著名在线旅游预订商携程出新招,对接海外酒店资源,寻找新的盈利点。经济之声评论:竞争加剧,在线旅游呼唤新模式。
  中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价格战步步紧逼的背景下,在线旅游预订商携程旅行网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携程昨天宣布,与世界上客房销售量最大的网上酒店预订公司之一的Booking合作,正式推出海外酒店预订新平台,提供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万家海外酒店预订服务。
  Booking公司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共有23.7万多家酒店。据介绍,携程与Booking的具体合作是双方后台对接,双方的呼叫中心能直接沟通,携程可以即时抓取Booking酒店数据并实时更新,包括Booking所提供酒店的信息展示、预订、支付和确认。
  携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敏表示,目前中国的出境游发展迅速,去年中国出境游达到7000多万人次,但由于语言、市场不熟悉等障碍使得客人自己预订海外酒店相对困难,携程与Booking的合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对于携程来说,在线预订机票、酒店曾经是赚钱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航空公司机票直销以及同类网站的挤压下,股价猛跌、市值大幅缩水,不得不展开价格战。这次与海外酒店资源合作,应该说是携程着眼未来的一个突破口,效果值得期待。
  针对以上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刘思敏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携程为什么发展海外酒店?
  刘思敏:这是一次典型的强强联合,在国内预订业务上,携程目前仍然是龙头老大,他跟Booking合作拓展在海外的酒店预订,这是一种以强强联合为基础的战略选择,这个战略性的选择主要着眼于市场的扩展,而不是放弃国内的市场。
170 人浏览
106 人浏览
191 人浏览携程去哪儿牵手抢占市场 专家:不是垄断对消费者有利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十月成了互联网科技界的蜜月,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似乎还在眼前,旅游界的老大和老二也选择了“牵手”。26号晚间,国内在线旅游服务坐“头把交椅”的携程旅行网宣布,与百度达成去哪儿网的股权置换交易。至此,旅游界两大“巨头”正式携手,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根据此次协议,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成为携程的第一大股东,携程则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网总投票权,成为去哪儿网第一大股东。携程与去哪儿网的结合,会如何改变行业生态圈?对于期待更多实惠的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根据携程公告,百度将通过此次交易把之前拥有的1.78亿股去哪儿A类普通股和1145万股去哪儿B类普通股置换成1149万股携程增发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携程将拥有去哪儿网45%的总投票权。
  “从搏杀到相爱”,这种转变似乎让人措手不及。对此,消费者态度不一。有消费者担心缺少竞争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之前如果在携程碰到问题,可以选择去哪儿网,如果去哪儿有什么不对可以选择携程,现在它们在一起,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没有多余的选择了,再加上第三个的艺龙也已经被携程收购了。
  还有消费者表示,没有竞争,消费者就会在比价时吃亏,但也希望两家的“联姻”能有较好的市场,给消费者提供较好的产品。也有消费者调侃道:细分领域的巨头都成一家,以后又可以少记一个账号和密码。
  而大部分业内人士并不惊讶,多年的高度竞争使在线旅游业长期停留在价格战的层面,各家企业都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互联网观察家洪波说:“过去两家公司激烈的竞争,可能更多的让双方付出一些不必要的损耗。比如仅仅为应对竞争而采取一些补贴、折扣,有损于两家企业自身的商业利益,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进行长远的市场布局,所以,合并可能会让双方从这种低层次竞争当中脱身出来。”
  今年以来,在线旅游市场价格战加剧,资本动作频繁。为什么大家都在资本层面上寻求合作?分析认为,主要还是由于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根据高盛最新发布的投资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增长2倍至2000亿美元,超过50%的旅游购买将通过在线形式进行,与发达国家相当。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互联网的并购大潮中,这似乎成了至理名言。在携程牵手去哪儿网之前,业内已有不少合并大案,此前的优酷与土豆、爱奇艺与PPS,还有滴滴和快的、58同赶集等多组同行企业走在了一起。在互联网领域,“联姻”从来都不是一件稀罕事。为何细分行业的前两名都纷纷走向了合并之路?
  从低层次的竞争中脱身,集中精力拓展和提升业务,这是今年早些时候,时任快的副总裁李敏在谈到企业合并时给出的理由。他表示,这种恶性补贴,持续烧钱的竞争是不可持续的,否则合并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李敏举例说滴滴、快递合并之后可以马上开展一些新业务,比如代驾、拼车、智能公交等。
  互联网观察家洪波认为,细分行业前两名的合并,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带来聚合的规模优势。此外,互联网的模式要求通过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用户,成为一个资源支配能力更强的企业,继而利用规模化产生商业价值,所以合并的趋势其实是整个互联网的特点带来的,以低成本迅速扩大规模,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行业巨头。
  不过,更多的消费者可能有所担忧:“以后还能不能趁着‘打架’占便宜了?”巨头们不仅不竞争了,还可能形成垄断优势,消费者是不是就被吃定了呢?对此,极客公园CEO张鹏认为:合并其实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垄断力量,在这个层面上大家应该去关注相对弱势的,那些力量的存在才是防止垄断和对市场更有利的正面的存在,甚至未来还有更创新的,恰恰应该得到支持。
  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对媒体表示,携程和去哪儿网的合并还谈不上垄断,但旅游电商的行业集中度肯定有所提高,这会改变以前旅游行业散小弱差的局面。此外,还有专家表示,企业通过技术的提升、人工智能的不断优化为用户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长远来看对消费者利大于弊。
  洪波介绍说:”从长远来说,如果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财力、人力投放到创新性的业务上去,其实是对消费者是有好处的。”(王楷 庄胜春 刘祎辰)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