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2阿登突击座机

古铁_百度百科
[gǔ tiě]
最早于COMPACT 2-地上激动偏中作为男主人公南部响介的座机登场。在中,古铁为“ATX”计划中开发的机体,机体原型是的三号机,同样本机也是在盖修班斯特三号机的原机上改装而成的。
古铁基本数据
Alt Eisen 古铁是代号(德国:Alt,古老的;Eisen,铁)
PTX (Personal Trooper X type)
Gespenst(亡灵、或称极殊兵) 后继改造型人型机动兵器 涂装为红色
也称Gespenst MKIII(这是平行世界中的称呼)
出自系列,隶属于“ATX小队”
拥有多层重型装甲 机体约高25.92米 重量49~55t(可搭载其他武器)
没有使用EOT技术
喷射式PT用推进器3个 但是不足够长距离(500m以内)飞行 飞跃高度30米(地球重力)
50米内落地可保证无损害
突进力及惯性很大 难以操纵 属于缺憾机
古铁主要武装
电热刃(高温):类似扎古热能斧的武器
臂载三连装式12.9cm口径 15匣弹 射程4000
左轮:古铁的代表性武装,将桩钉插入目标后,利用火药推力进行打桩攻击,对于各种各样的装甲均有着超强的破坏力,但缺憾在于如果没有击中要害那么所能造成的伤害就十分有限6发
指向性地雷:霰式弹性炸弹放射,吸附后爆炸 4组 射程2000(实际800以内才有显著效果)
与合体技:暴走幽灵
额外装置:对光线武器防护罩(AB护罩)
自动充电全恢复能源时间3小时
古铁背景故事
机体设计者为玛丽昂·拉德姆,其设计思路与当时大部分工程师不同,追求机体在单一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代表性的机体就是MKⅡ-CUSTOM(极殊兵二型改:),以及这架被称为MKⅢ的古铁。古铁在设计上,为达到强化突击的目的,片面地强化了装甲和近接战武装,相应地其远程火力极其贫弱。这种设计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由于机体重量分配和武装分配上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操作上的困难。此外,由于设计者拉德姆博士对EOT技术的格外排斥,古铁也无法通过超人类文明科技的手段来强化并克服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正如古铁源自极殊兵三号机一样,和由一号机衍生的极殊兵MKⅡ系列以及由衍生的系列都不同,某些意义上古铁是一部特机。
南部响介由于在试作机“野生兽”的变形实验中负伤而被驱逐到负责ATX计划的北美基地后,由于量产型无法发挥出他的全部实力,而被拉德姆博士相中作为MKⅢ的驾驶员。在实战中,响介的近接战突击性的风格与古铁相适应,得到了预想以上的成果。虽然如此,这也证明了古铁的设计理念无法与一般机师相适应,无法作为后期主力机来量产。古铁从此便作为南部响介的专用机而开始正式服役,随之而来的是意味着后期主力机的编号MKⅢ被人所渐渐遗忘。
然而,在OG世界的暗线,平行世界“彼岸世界”中,在这另一个时空中MKⅢ依然是“”的座机,但是却并未被冠以“古铁”的称呼。彼岸世界中,作为联邦军特殊镇压部队群狼的队长“”南部响介的座机,MKⅢ给以阿克塞尔·阿鲁马为先锋的“影镜”部队带来了无尽的苦头,阿克塞尔及其座机“”曾多次被MKⅢ惨败,但在来到og世界的前一刻,阿克赛尔还是打败了被原生种感染的古铁与响介,在影镜部队逃到OG世界(OG2时代)之后,阿克塞尔执着于消灭此世界中的南部响介与“古铁”。口称古铁为MKⅢ的阿克塞尔也成为了OG世界中响介的宿敌。
在金雀花作战最终阶段“兰利基地夺还作战”中,受到监察者指挥官机“灰羚羊”MAP兵器袭击后,响介在与阿克塞尔的一骑讨中落败,古铁于此战大破。落败的古铁被肢解。
古铁角色分析
古铁在“”与“”中的性能没有太大的区别。装备近接兵装热气角(射程1)与三联机枪(射程4),但其作战的主要火力来自六发残弹攻击范围3的“左轮”。更加具有威力的是四发残弹攻击范围2的“指向性地雷”,然而该武器作为兵装意外地无法在移动后使用,必须提前一回合走位或是配合机师自身的精神指令“突击”。此外,在OG1中盘,配属有古铁的飞龙改队击败卫星统合军之后,古铁追加武装:武器“”(残弹1射程1),并可以与白骑士发动合体攻击“暴走幽灵”【消耗能量60(OG1中)35(OG2中),射程4】。
古铁古铁的地形适性
空中A、陆地S,海洋B,宇宙A。然而由于没有搭载EOT技术开发的推进器,古铁不能飞行。古铁的移动方式为陆/海,在水中可以放心作战。古铁的全部武器由于都是实弹格斗武器,具有B+的各地形适性,除OG2中的“底牌”以外(空中适性D,亦即不能对空打击)。
古铁古铁的主要作战风格
与游戏中定位一致,以机师的精神指令“加速”与强化芯片做辅助,实施对敌阵型的高速突入,沿途利用高伤害的与指向性地雷累积气力,对BOSS机体使用“底牌”或合体技做一发决战。然而,由于在OG2中古铁与白骑士的合体技性能过于优良(高伤害、中范围、优适性、),“”与后继机的决战武器“皇牌”显得并不突出。特别是由于古铁的常用武器都是残弹消耗型不耗费能量(EN槽),其合体技在对BOSS机体的战斗中游刃有余。
古铁的改造上,优先装甲与优先机动性在游戏前期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是强化装甲的近战机体,但是亡灵偏真实系的方向使得古铁的机动性同样优秀。不过,和大部分防御型机体一样,古铁的装甲无法10段改造,考虑到初始装甲并不十分高,最后会形成半调子的局面——不足以对抗后期强大BOSS的高伤害攻击。相反古铁的机动性可以10段改造,且在改造后配合精神指令与强化芯片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在OG1中,古铁最终必然是要转向闪避型机体的(OG系列中防御型机体一直都很吃亏)。而在OG2中,由于古铁的满改造BONUS是机体自带武器全地形适性S,在伤害输出上得到飞跃,加上古铁不可动摇的主力机地位,满改造是必然的选择。
古铁强化芯片的选择
在强化芯片的选择上,古铁适合选用加速、扩大攻击范围的芯片。S适性芯片、飞空芯片和机动性芯片也都是可以考虑的。命中芯片、装甲芯片、EN芯片、防护力场芯片与补给型芯片重要性不大。特殊战争中的特殊兵器——越战时期的FAC及其座机
原创不易 认可价值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及来自空军之翼
  东南亚雨林地带特有的瘴气,在细雨中犹如幽灵一般浮游在沿绵起伏的山谷之间。侵越美海军陆战队第 123 连突击分队陷入了越共游击队的猛烈狙击中而进退两难。AK-47 冲锋枪的子弹从早到晚掠过稠密的树叶、自四面八方不时向他们射来。指挥官布朗上尉的两只军靴陷入黝黑的腐土中至少有 25 公分,他和他的弟兄们在激战一天两夜之后,在筋疲力尽中感到了死亡的恐怖。就在半小时之前,布朗绝望中向岘港基地发出了紧急求助电报,以求招来前进航空指挥官&FAC &。 全部伏倒在粘稠的腐叶和一触即溃的烂树杆之间的陆战队员们一动不动。求生希望在此一举。
  东方隐约传来涡桨发动机特有的嗡嗡声,而且越来越近。FAC 飞行官约翰逊中尉在接到 EC-121 电子战飞机的命令后,正率领两架 OV-10A&野马式&武装侦察机沿着康塔导航系统给出的参数火速飞临 123 连上空,此时飞行高度仅 350 英尺。野马的主人按 FAC 训练教程、压着 40 度坡度开始持续左盘旋。一分钟后,后座的 FAC 观察员终于发现了游击队的大致坐标,4 枚 2.75 英寸黄磷发烟火箭弹以一个齐射直扑丛林密处的开火位置。当野马再一次转向目标时,约翰逊中尉又将左右短翼下发射巢中 14 枚 5 英寸的&祖尼&火箭弹全部倾倒在白烟袅袅的&越共&火力据点上。此时,4 海里外的僚机已经跟进并进入攻击状态,它的机长逑斯汀少尉启动 12.7 毫米 SUU-11A/A 机关枪吊舱,将数百发子弹撒布在火光四起的那片 60 平米的狭小地域之上,并将它变为一处迷你型的地狱!&&
  5 分钟后,自南面飞来的 4 架 A-1H&空中袭击者&式攻击机在野马侦察机白色机翼的概略指引下,进入第二轮高强度进攻。而先前目标周围的烟火则成为这些活塞式攻击机最直接的瞄准参考物,于是,16 颗 Mk.81 炸弹呼啸而下,把方圆 0.1 公里的林地化作一只炙热的火盆&&
  这就是 60 年代末,发生在越南南方无数次由空中 FAC 保障的战术支援行动中的一例。
也说 FAC 飞行官
  什么是FAC ?FAC( Forward Air Controller )翻译过来就是&前进航空控制官&,大凡读过一些越战史的人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军语。
  其实,FAC 并不是越战独有的产物。美军在长期实战中得出一条经验,即近距空中(对地)支援之成败,90% 取决于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是否迅速与准确。这就是 FAC 诞生的条件与历史背景。FAC 的出现,是空军近距战术支援的延伸和改革。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陆航(空军之前身)中已经出现类似于 FAC 的角色,但当时叫做 TACP,即战术航空控制小组。其成员包括一名控制官和若干名通信兵。TACP 的任务是深入前沿,将欲打击的目标位置和状况、地形、气象以及敌我阵地界线,还有所需炸弹的类别、飞机攻击方式和顺序等情报通知飞行编队,并在事后对攻击效果进行实地分析与评估,
  到朝鲜战争时期,战术空军对这种要求更为迫切。由于喷气飞机的速度大大提高,使近距火力支援的难度陡增,而效果下降。当时出现的少量地面 FAC 搭乘步兵的吉普车或坦克潜入战斗最前沿,利用便携式电台对前来支援的攻击飞机予以现场诱导和指挥。很显然,还是用这样的老办法不免有些过时。于是出现了将 FAC&送上天&的想法。这就是后来问世的空中 FAC。然而一开始并未为他们配备专用座机,只是凑合着坐进 T-6 特克森式教练机的后座进行前线侦察和空中诱导。
  进入越战以后,由于作战环境和朝鲜半岛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南方的地形和天候更趋复杂,而对手又从正规军变成了神出鬼没、且有无数天然屏障作掩护的&越共游击队&(即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同时,空中也不存在敌对航空兵的威胁与对抗。所以给 FAC、特别是空中 FAC 的运用带来了战场需求的合理性和施展拳脚的舞台。
  战争刚开始时,在恶劣天气中,地面 FAC 的目视侦察距离甚至不超过百米。加上美军的每一次战术支援,按规定都必须得到南越(伪)政府军的批准,所以地面部队一直埋怨,当飞机赶到后,目标早已不知去向。有时,这样的延误可达三个多小时!为了扭转被动局面,1965 年 2 月,经约翰逊总统授权,侵越美军航空力量开始拥有出击的主动权。由于直接介入战斗,象以往那样&扑空&的现象大为减少,而且反应时间也大幅度缩短。同时,由于 FAC 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飞机,从而使步兵自发出求援电报到炸弹杀到,其间仅需等待 20 至 40 分钟而已。
  被均布在全南越各地 40 多个基地上的 FAC 在获得空中平台以后,在飞行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而且行动速度和作战机动性大幅度提高(这对于多山多水网地区尤其有利)。更重要的是,有时 FAC 还能利用自身携带的少量机载武器,在第一时间内对目标实施及时打击,并利用火箭弹等信号工具为后继攻击(飞机)编队及时标定目标位置。到后来,FAC 又拓展了他们的作战任务,比如对游击队实行电子监听、雷达地形测绘、伤员后送和为攻击编队投掷灵巧炸弹时提供激光照射服务等等。
  因为 FAC 的座机并不具备任何空对空自卫手段,所以他们投入作战的前提是&没有空中威胁&。这些都是 FAC 在南越作战的一些特点,因此,它同时又具备了所谓&反游击战&(COIN&&Counter-insurgency)的特色。
  越战中的空中 FAC(以下简称 FAC)先后交差配备过以下机种:
  O-1 (陆军和空军使用);
  OV-1 (基本上仅陆军使用);
  OV-10 (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
  O-2 (仅空军使用)。
  对 FAC 的招募有其自身特点,其中包括必须是飞行员出身、有半年以上的参战经历、当然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但有一点更不能马虎,那就是必须志愿从事高危险度工作。因为从理论上说,被俘和阵亡的概率会较其他飞行员要高一些。在他们中间,既有只飞过活塞式教练机的飞行教官、也有来自空运司令部驾驶 C-135 一类大型喷气机的&老飞&,甚至有在试飞中心从事过 F-104 科研试飞的试飞员。
  第一所 FAC 培训学校于 60 年代初在佛罗里达州成立,到 1967 年 6 月,已为越南战场送出 300 多名地面 FAC。后来,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与坐上了飞机。并又有新的 FAC 被源源不断地被派往前线。驻越 FAC 最早是由空军 504 战术支援群统一指挥的,它下属有第 19、20、21、22 四支飞行大队。分别驻扎在边化、岘港、尼特兰(音)和槟济(音)基地。
  在越南和老挝地区,FAC 的运用到 60 年代末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在 1963 年美国人刚刚涉足东南亚战争不久时,大约只有 22 架 O-1 在南越被用于 FAC 作战。到 1965 年才达到 4 个中队的规模,并开始逐步对机型进行升级,先后用上了 OV-1、OV-10 和 O-2。其中的 OV-10 因为可供全天候作战,所以对游击队的夜间活动构成了较大威胁。
FAC 的作战模式
  综观整个越战时期( 年间),侵越美军四大军兵种共出动侦察飞行 65 万架次,其中由上述几种观察机担负的飞行任务占去一半以上。以 1969 年 5 月 8 日至 7 月 2 日发生在边河的一次战役为例,仅 FAC 就出动 571 架次。他们为 1,828 架次的战术飞机(如 A-4、F-4、F-100、A-1、AT-37 和 B-26);804 架次的战略轰炸机(B-52)和 100 架次的&空中武装炮舰&(即 AC-119)的对地火力支援提供了有效的战场侦察、目标指示等技术保障。当时,FAC 每出动一个架次,平均可以为 4.8 架次的攻击飞机提供服务。
  每当战役进入高潮时,FAC 飞行便也转入 24 小时连轴转的状态。常常是前一架次刚刚结束,稍作简单维护,油一加满,就又上天了。盘踞在南方的 FAC 形成了一张几乎可以涵盖全域的空中侦察网。由于每一名 FAC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其活动空域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所以他对&辖区&内的每一座山丘、每一条小河、甚至每一株大树都熟记在心。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游击队的每一个新的动向或地面目标的每一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他的关注。同时,对该地域友军的基本配置乃至作战习惯也都能了如指掌。这一切,对&发现目标、指导攻击、确认战果&三大基本任务的完成是有利的。
  莫姆耶尔在评价 FAC 时曾指出:&FAC 是获取敌军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发现和识别各种目标的行家里手。&一位 A-7 海盗攻击机的飞行员曾亢奋地说过:&只要 FAC 存在,我们就有打不完的目标。&这些入侵者的言行虽然嚣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 FAC 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不管攻击计划是预先策划的还是应地面部队临时申请而制定的,也不管攻击编队来自地面机场、航空母舰还是远在泰国或日本的海外基地,前往目的地的飞机都先接受战区指挥部或空中指挥机(如 EC-121)的调度指挥,可是一旦飞临目标上空,就必须接受 FAC 的直接指挥。FAC 往往先于攻击方 30-60 分钟赶到现场,他们要在这几十分钟内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和标定工作。当编队到达以后,FAC 会通过密码喊话立即将当地的气象、地貌、目标性质和位置、敌防空火力配置情况以及我方阵地边界等等情报通告编队长机,并将发烟火箭弹射向目标,以此作为投弹瞄准的参考坐标。接着,FAC可能会向地面友军呼叫,让他们的士兵掏出有色方布(一种有别于植被颜色的标志布),按预先规定摆放成点状标志,以显示出自己&领地&的安全界限。只有这样,攻击方才可以正式投入战斗。而此时,FAC 会将自己的座机稍稍飞远,在一旁等待攻击行动的结束,然后再飞回来,透过硝烟,对攻击的有效性尽可能予以确认。
  在白天,FAC 大多使用黄磷作发烟剂的 2.75 英寸火箭弹作为信号标志工具,而在夜晚,常先投掷照明弹点亮地面,再适时对目标发射曳光弹。然后让出空间,让后继编队施展拳脚,并不时对弹着点进行语音校正。所以说,FAC 的劳动强度和精神负担是相当大的。
  随着战争的发展,直升机战(Heliborne)日趋平常,于是,FAC 的职责范围也扩大到诸如实时对直升机机降、直升机武装攻击和直升机营救作战的现场指挥等。
  要说 FAC 拥有自己的空中平台,已是1963年以后的事了。而在空中 FAC 尚未&普及&的时候,南越伪军地面部队常常埋怨空中支援的严重迟滞。有时在发出紧急求援呼叫后 48 小时,竟然还听不到飞机的引擎声!但当空中 FAC 介入战争以后,这样的尴尬局面得到了控制和改进。反应时间被压缩到 30-50 分钟之间,大大减少了步兵的伤亡程度。
  战争后期的 FAC 受命于 DASC 的控制。由于出击次数频繁且无定局,所以各基地均安排 4 到 8 架观察机处于 15 分钟战斗待命和全天候值班状态。一旦接到求救电,5 分钟内必须办完书面手续,15 分钟前后离地升空。这样的&即兴节目&成了 FAC 的家常便饭。全战区每天要为此出动 200-400 架次(对于 OV-10 而言必须是双机协同),有时甚至可达 500 架次!对空军的 FAC 而言,预先策划好的袭击计划和临时救急出动之比是 50% 对50%,但实际上往往达到 30% 对 70% 的状态。据统计,在各军兵种中间,空军 FAC 的工作强度和投入量都高居榜首。
  越人民武装力量的运输车队常借夜幕之掩护,巧妙地穿行于山丘丛林中的&胡志明小道&,成为越南北方向南方输送战略物资的大动脉。但在美军空中力量的反复打击下,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中,被毁车辆中的 90% 是在夜间遭到袭击的。据美军报道,攻击的难点不在于瞄准和投弹,而在于搜索和锁定。为此,除不惜采取各种地面监视措施外,更加强了空中 FAC 的运用。许多 O-1 和 OV-10 飞机在白天沿着&胡志明小道&的大致走向分段往返侦察,亟力找出车队的集结地和出发点。到晚上,则利用便携式星光仪或红外观察器材进行目标确认。一旦车队开动,立即通过空中指挥机作信号中继,召来攻击飞机(后者常常就在附近空域待命,以节省时间)。此时,FAC 用照明弹标示出车队之首尾,给出一个攻击的范围。这样的行动有时是由远在泰国那空帕侬基地的&渗透监视中心&负责指挥的。
  在 FAC 比较成功的保障行动中还包括这样一次战例:某日,从岘港起飞的 FAC 偶尔发现一队越南人民军的坦克正沿着一号公路向东河方向运动,在作了精密测定以后,该情报马上被发送到巡航中的 EC-121 空中指挥机,机上的指挥中枢又将命令传输给空军第7航空军。30 分钟后,6 架 B-52 战略轰炸机自邻国呼啸而至,对如此之&小&的活动目标群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使其中的 35 辆坦克遭到彻底破坏。
FAC 的座机
  O-1 鹰犬式 是赛斯纳公司从著名的赛斯纳 170 系列游览机发展改装而来的前线轻型活塞式军用观察机。陆军型号是 L-19,海军型号是 EO-1。这种上单翼单发双座后三点起落架布局的小飞机成为空军和陆军最先为 FAC 采购的座机。该机无武装无装甲,乘员唯一的防御手段是穿上一件防弹马甲。后来才在后座改装一挺 M61 机关枪作为自卫武器。
O-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俱乐部用的轻型飞机一模一样,因此在战斗中显得不堪一击
  当 1965 年刚刚使用时只有一个中队,到年底才凑足 100 架。次年春已发展到四个中队和 170 名乘员的规模。由于 O-1 毫无反击能力,也从不主动进攻,除了靠肉眼观察以外,几乎就是靠地面敌军向它开火来发现目标的,所以,O-1 和它的乘员简直成了诱敌的饵食。难怪有位 FAC 曾这样自嘲道:&这是连越共都知道的送死行为&&我们两人一组,慢悠悠地小半径盘旋在山林上空,后座的伙伴紧张地用望远镜不停向下张望。一想到子弹随时会从铝皮制造的地板钻进机舱,浑身就起鸡皮噶瘩。&
空军 FAC 的一架 O-1 正小心翼翼地飞过南越的一片山地
  &我们随身带着 7 只发烟罐,机翼下挂着 4 枚发烟火箭弹,都用于为目标定位。我们驾驶 O-1F 在 500 米高度以 167 公里/小时的低速一面盘旋一面等待攻击编队的到来。当战斗轰炸机投弹时,我压杆向右爬高退出,真有点像航空大会上的特技表演呢。&
  使用 O-1 的 FAC 每月得飞上 80-100 小时,但每架飞机每天仅需 30 分钟的简单维护。晚间执行任务时,因为 O-1 不具备夜航能力,所以先得由 C-123 等战术运输机前去投掷照明弹,为此,不得不额外为 C-123 的空勤组临时增配一名 FAC。
  和其他许多轻型飞机一样,O-1 同样具备优良的 STOL(短距起落)性能,它只需要 1,000 英尺长的土跑道。为便于深入前线,每个飞行队都拥有若干个前进起降场。此外,O-1 的出勤率高达 85%,以空军 20 战术航空支援飞行大队为例,75 名 FAC 在 O-1E 或 F 上的月飞行时间达到 5,850 小时。因此,你不能低估老掉牙的&鹰犬&在这场特殊战场上的作用。
  OV-1 摩霍克人式 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双座双发轻型战场观察机。装备 2 台 1,000 当量马力级的 T53 涡桨发动机,其总功率为 O-1 的 10 倍!它是陆军为自己的 FAC 所选定的机型。在球状玻璃机头内并列坐着两名乘员,方便了对地观察及互相沟通。长长的机尾后面装有三片垂尾,这是 OV-1 的外观特征。
OV-1 的机头座舱同样具有良好的半球形视界
<font color="#69 年,一架挂有 SLAR(侧视雷达)吊舱的陆军第73情报中队的OV-1D
  OV-1 的侦察手段增加了照相机甚至后来才有的吊挂式侧视雷达。但原则上仍然不配备武器(仅个别改型可以外挂 1,690 公斤的攻击武器)。和 OV-1A 几乎同时被派往东南亚的还有带侧视雷达吊舱的 B 型和装备照相机及红外探测器的 C 型。有时先由 B 型作概略侦察,再用 C 型作进一步的精密定位。
  OV-1 的出勤率高达 84%,FAC 利用它每月每人飞行 72 小时。由于实用性强,海军和空军后来也曾有少量使用。因为南方的游击队十分痛恨这种飞机,所以破例对击落者行赏。
  OV-10 野马式 北美公司专为所谓&反游击战(COIN)&研制的多座双发多用途战术侦察攻击机。有称&万能 COIN 机&,也是 FAC 所使用过的最大机型。美军使用的 OV-10A 采用双尾梁布局,两台 1,040 当量马力的 T76 涡桨发动机装在左右尾梁的前端,而后端是一体式平尾。主翼中央是主机身,它的前部是由大块玻璃组成的纵列双座复式操作座舱,后部是一个 75 立方英尺容积的万能货舱,可以装载 3,200 磅的军用物资或 5 名伞兵或 2 个担架加 1 名护士。由于为飞行员安装了地道的装甲和弹射座椅,所以生存性大大提高。在飞行中,飞行员可以利用覆盖东南亚的泰康(TACON)导航系统为自己和目标精确定位。OV-10A 的另一特色,是机身下部设有一对八字形的短翼,翼下 4 个挂爪可以携带 1,925 公斤武器,如 19 枚装的 2.75 英寸 LAU-3/A 型火箭弹发射巢、5 英寸&祖尼&火箭弹发射巢、250 磅 Mk.81 型航空炸弹等等。机身中线下可以外挂 230 或 150 加仑的副邮箱。此外,短翼内部固定安置 4 挺 7.62 毫米 M60C 机关枪。因此说,OV-10A 的火力不可低估,而且 FAC 正是从配备 OV-10A 以后才开始具备反击和主动进攻能力的。该机的续航时间 3 小时,航程为 2,680 公里。
海军 NATC(Navy air test center)司令部所有的 OV-10A 的涂装是最漂亮的
低至腰膝的大型座舱盖为 OV-10 上的 FAC 们提供了良好的观察视界
双机出动是 FAC 投入搜查和攻击双重任务时的行动原则。(祥见正文)
OV-10D 是&野马&飞机的最后改型(请看机头变化)
OV-10D 的机头上装满了对地探测传感器的探头
特殊战争中的特殊兵器——越战时期的FAC及其座机特殊战争中的特殊兵器——越战时期的FAC及其座机(2)
欢迎广大航空迷投递稿件,内容可以是飞行器介绍、航空史、战史、航空趣闻、飞行器细品图片、与航空有关的文章都可以投稿。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03---2015 空军之翼版权所有您所在的位置: >
一个中兴人跳槽华为的真相竟然是······
最近看着网络上互相攻击越来越严重 就互相攻击点 说一说我经历过的中兴和华为。在中兴呆过不到两年 拿过C; 后面去了华为,一直工作到现在,最近换工号。是04年进的中兴 先对比一下入职培训。在中兴的时候先入职 后面按照部门培训几天。 培训老师先解释一下中兴蓝和企业文化等等 印象深刻的老师竟然说要大家学会理财,说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保险证券等等巴拉一堆,比较奇葩 华为在制度上是禁止炒股的。毕竟影响工作不是。接下来更神奇的一句到现在都记忆深刻:不要轻易得罪你身边的人,因为那个人可能是领导的家属。例如xxx就是部长的夫人。你是得罪不起的。 按照现在的流行语,当时吓尿了。 华为的培训是先入职培训再到部门,当时印象深刻的是上来就说培训成绩有排名并且会在转正结果中体现,让你紧张起来。早上唱歌, 类似共青团之歌之类,白天上课,强调责任团队等等一阵洗脑。晚上看电影 继续强调奋斗 流程等继续洗脑。 强度比较大,班委会的人要考虑团队发表等一系列东西 要忙到到晚上12点。最后所有人都要写一篇对企业文化的感受。让大家非常郁闷。(后面知道逃避培训的方法就是先到部门报到。因为部门永远都是缺人的,只要到了部门基本上就不会有时间去培训了) 从培训中可以看出,中兴更像一个传统的中国企业,强调怎么和人打交道,不得罪人等等。华为的培训手段更高明一些,从团队活动 课程都类似当前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强调责任,团队和奋斗等等。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 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人际关系相对中兴简单一些, 我们组的人基本都有在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冒犯”大领导的言行,比如和部长抢会议资源,一些小事上互喷等。但是后面都没有受到过特别关注。考评都比较好。离职问题,论坛中一致比较诟病中兴的离职流程。说说我的离职经历。第一年在中兴拿了C之后,当时自己还有一点“二” 不愿意以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离开。第二年只专注本职工作,剩余的时间就好好学习 准备找工作,上半年考评顺利S了。然后就开始找工作,当时面试了华为和一家外企,外企面试通过后,开始找科长谈离职。科长比较好说 你的年休假没有请,我给你年休假 你先去那试一下 如果不适应了再回来。 后面总体离职流程比较顺利。科长只有一个要求 按照不满足工作要求填写离职原因。后面还有补偿。我说木有问题。 但是几个月后一直没有收到补偿款,问HR。HR:你的考评结果比较好,离职原因不接受。我:那我是否还能回来上报? HR:不能。 因为工作年限短,也没有几个钱 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结合后面几位同事离职经历,发现从中兴离职流程走的都还比较顺利,但是没有一个人拿到离职补偿。 在华为这几年 也有同事离职,但是都有离职补偿。不过内部转部门那是非常困难。待遇问题,在外企待了两个月,华为这边重要走完了审批流程通知可以入职了。当时放弃外资的舒适环境义无反顾的走向华为,原因很简单工资高了40%。在华为有8年了 每年都加工资不少于1000 对比入职时收入增加比较多。对比还留在中兴的同事总体收入多了很多倍,但是上面也说了工作强度确实大了不少。不过谁让是寒门屌丝那,只能继续奋斗。大家不要老是说xx工作舒服什么的,其实华为人也不是傻子,选择华为,肯定是有原因的。都是衡量了自身的能力 付出以及回报的。 没有其他资源,只能选择奋斗。这里也不存在黑工厂,没有限制人身自由,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选择用脚投票。说说被友商中兴经常喷的虚拟受限股票。我不懂什么庞氏骗局,说说我作为基层人员判断风险的依据:连续每年的加薪,年终奖连续增加最多的一年有12月工资。现在TUP了 不用交钱也可以有类似分红的收益了。如果是骗局,因为需要更多的回收资金,公司每年配股会的数量和价格会逐年递增。减少非股票分红类开支,工资奖金应该几年不变甚至下降才对。 但是就我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现在基层想配股已经比较困难了。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风险,但是看看公司的年报中的固定资产 现金流结合股票总体规模,自己也觉得风险不大 至少未来几年内风险不大。特别是年低的时候各个项目突击花钱等等都表示公司情况比较好。 再说这几年的分红早就超过买股票支出的钱了 已经不太在意这个风险了。 至于说这个是否违法个人非法律人士不发表意见,就让政府去裁决了。
本文网址:
昆明无线座机办理中心联系人:亚师手 机:微信:QQ:邮 箱:微信扫一扫加我联系!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突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