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ebox a6带wlan闪联A6智能高清高清影音播放器下载带内置无线网卡吗

大量供应 乐光 无线网卡 大功率wlan接收器-山东无线接收器产品促销-山东IT渠道网
大量供应 乐光 无线网卡 大功率wlan接收器
()讯,济南晨曦3G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量供应乐光无线网卡、大功率wlan接收器,价格优惠,敬请关注!!!
济南晨曦3G---乐光山东地区总经销
酒店吸顶AP 入墙ap 监控AP POE交换机
AC集中管理软件 企业
室内网卡系列:
乐光迷你N18 150M 1* RT5370芯片
乐光室内N25 150M 3* 8188SU支持高清电视
乐光室内N26 150M 2* RT5370芯片
乐光室内N28 300M 3* 8191SU支持高清电视
室外平板系列:
乐光室内小雷达 N215 N210
乐光小平板&&&& 14db N100& N120&
乐光信号王大平板& 16db N520 N10
乐光信号王升级版& 16db N550
乐光工程级大平板& 20db& N510
乐光5米USB延长线& 96编线 7
乐光S9放大器& 解决供电问题 8
N925 20db MIMO天线 双通道 采用2T2R技术
300M传输速率& 采用2颗6649功放
N960 最强大功率室外超级平板
全国首款23DB 八木天线 3公里接收
乐光N700 2.4G监控CPE 无线覆盖800米
乐光A305 2.4G监控CPE 无线覆盖 1公里
乐光N580 A320 专业无线监控5.8G CPE
实测3-5公里 信号稳定 画面流畅
300M 吸顶AP 乐光A291 A297 1000mW功率
覆盖4-8个房间 带机量35-50
酒店企业 局域网扩展桥接 美观易安装
600兆吸顶AP& 带机量100台
大型会议室 会所 教室wifi覆盖
86暗盒 300兆入墙AP A260& 无线AP覆盖
86暗盒 300兆入墙AP A260& 无线AP覆盖
8口24V POE交换机8口48vpoe交换机大量到货!!
8口24V POE交换机8口48vpoe交换机大量到货!!
海尔A3 双天线 300M 全国联保
海尔智能路由器 3天线 一键防蹭网
海尔路由器A6 四天线 300M 全国联保
海尔全系列网络产品 诚招分销
厂&& 家&& 直&& 销&&&& 诚寻合作伙伴
财富热线:9
给商家留言来自子话题:
苹果注重用户体验,此话从何说起?事实是,苹果一向不太在意局部的“用户体验”,倒是更喜欢让用户接受它所定义的全局体验。&br&&br&比方说,iOS不支持Flash,是注重用户体验呢,还是不注重?iPhone中文输入法很烂,但却不允许第三方输入法进入App Store,是注重用户体验呢,还是不注重?iPhone不允许更换电池,是注重用户体验呢,还是不注重?老式iPod没有关机按钮,是注重用户体验呢,还是不注重?&br&&br&我们所说的“用户体验”,有时候常常是一个功能的使用体验爽还是不爽,爽了,就是注重用户体验,不爽,就是不注重用户体验。但苹果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个。&br&&br&iTunes从最初的音乐播放器,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绑定支付方式、内容/应用和各种终端设备的一个统一数字内容消费平台。当我们说iTunes的用户体验时,我们所说的是哪一部分的用户体验呢?跟谁比较呢?
苹果注重用户体验,此话从何说起?事实是,苹果一向不太在意局部的“用户体验”,倒是更喜欢让用户接受它所定义的全局体验。比方说,iOS不支持Flash,是注重用户体验呢,还是不注重?iPhone中文输入法很烂,但却不允许第三方输入法进入App Store,是注重用…
来自子话题:
&b&让我们从外到里来说&/b&&br&密集恐惧症慎入!!!&br&&br&&ul&&li&首先表面处理工艺应该是阳极氧化铝&br&&/li&&/ul&&img src=&/2b46c77488fca4e90f64e09ec4e0ade1_b.jpg& data-rawwidth=&1814& data-rawheight=&1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14& data-original=&/2b46c77488fca4e90f64e09ec4e0ade1_r.jpg&&放大了看!!!致密的氧化膜(恶心死你!!)&br&&img src=&/5a1ba7f247ff82ac4a0ba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a1ba7f247ff82ac4a0ba7_r.jpg&&&br&&img src=&/3f11d9bacae6b732df5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f11d9bacae6b732df5a_r.jpg&&&br&车间生产工艺&br&1. 机械抛光;&br&2. 化学处理去掉某些合金表面的铜成分;&br&3. 清洗去油(对于已经阳极化的零件,若需要重新阳极化,氏用碱或者专用药剂去掉原来的阳极化表层);&br&4. 放入稀硫酸中作为阳极进行通电,生成表面氧化层(是多孔性的,为白色半透明薄膜);&br&5. 染色;&br&6. 固定&br&&b&咳咳,补充两句&/b&!在环境方面,铝电解生产中,阳极效应还伴随着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性的PFCs(CF4·C2F6)气体的产生。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对铝电解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br&即使是一样的氧化铝工艺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国产表面的氧化膜厚度在7um----15um.非特殊用途和需求很少超过12um,因为成本上升自然售价不菲.不是中国做不出更厚更好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9%98%B3%E6%9E%81%E6%B0%A7%E5%8C%96%E9%93%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而是目前我们过内的消费水平和需求无法承受这个价位的产品.&br&&b&所以,苹果产品光是外面一层膜是很贵的!!&/b&&br&&br&&br&&ul&&li&&b&其次外形,一律采用了cnc数控车床&/b&&br&&/li&&/ul&精度:&br&一般的加工中心0.005mm左右&br&瑞士美国的也有达到0.002的&br&当然也有0.001以内的&br&价格:&br&富士康出卖2.16亿美元机床&a href=&.cn/world//131425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富士康出卖2.16亿美元机床被指丢苹果订单 前者否认_Techweb&i class=&icon-external&&&/i&&/a&&br&苹果投资105亿元研发生产iPad机器人&br&&a href=&http://cn./311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苹果投资105亿元研发生产iPad机器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cnc数控车床没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人家买得起一整条的生产线!!!十几亿人民币,只有苹果玩得起~~看看MAC的生产过程吧,就是cnc雕刻的,已经包含了挤压成型的工艺,解说很详细~&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MjM1NTc1NDg0/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CE0EF993AAB88AF-4BB7-EA8E-C7C5-ED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苹果的工业设计叫我说什么好呢,神一般的加工技术。。。&/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MjM1NTc1NDg0.html&/div&
&/div&&/div&&br&&ul&&li&&b&原材料成型:铝挤-&/b&这就是你为什么看着是掏空的感觉!&br&&/li&&/ul&就是对放在挤压筒中的铝锭施加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加工方法。&br&原理图。&br&&img src=&/ecffc1a0ad55871ffe901e23bdb5f8d4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ecffc1a0ad55871ffe901e23bdb5f8d4_r.jpg&&因为找不到遥控器生产视频(工厂也不能随便进吧)。找了一个同样原理的Mac Pro铝挤。先放饼干&br&&img src=&/26db78cda66c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6db78cda66c7_r.jpg&&&br&挤压&br&&img src=&/d59af53cc0a1e655d140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59af53cc0a1e655d14074_r.jpg&&&br&毛坯成型~&br&&img src=&/c2d551df5ef2fda40e3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2d551df5ef2fda40e37f_r.jpg&&&br&最后组装-怎么塞进去的&br&由于曲面外形,苹果很聪明。给内部空间,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路板留有余量。椭圆形的设计使得电路板总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嵌入遥控器内部。加上按钮,按键等柔性原件,利用塑料按钮少许的变形咔哒一下就安装完成~&br&&img src=&/c0b60cb5dd376e1c0b67086c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br&&br&全部工艺过程如下:&br&首先将&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7%94%B5%E8%A7%A3%E9%93%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解铝&i class=&icon-external&&&/i&&/a&锭进行熔炼铸造成圆棒,将长棒切成短棒,将短棒进行加热,同时也要将所使用的模具进行加热,然后在挤压机上对加热好的圆棒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对&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earch?word=%E5%9E%8B%E6%9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型材&i class=&icon-external&&&/i&&/a&进行拉伸矫直、定尺锯切、装框,。如果铝型材还需要进行阳极氧化、粉末喷涂等表面处理,,这就是苹果遥控器生产的大致工艺过程。&br&也可以简单归纳如下:电解铝锭---熔炼---铸造-----铝棒锯切----铝棒加热----热挤压成型---风冷淬火---拉伸矫直----定尺锯切-----人工时效----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
让我们从外到里来说密集恐惧症慎入!!!首先表面处理工艺应该是阳极氧化铝放大了看!!!致密的氧化膜(恶心死你!!)车间生产工艺1. 机械抛光;2. 化学处理去掉某些合金表面的铜成分;3. 清洗去油(对于已经阳极化的零件,若需要重新阳极化,氏用碱或者专…
本来应该是另一个“不便回答”的问题。但有人盛情邀请,所以稍微说一下。豆瓣电台的私人电台会综合用户在豆瓣上的各种音乐行为做算法推荐。当然考虑最多的是电台本身的“红心”, “垃圾”, “跳过”这些数据。&br&&br&至于算法本身,在任何领域里,超出基本的普通推荐算法之后,就没有“亢龙有悔”一招打遍天下的东西。可以说全是细节。这个是不断积累、观察、学习、创造的过程,而且每天在持续变化。做推荐是在一条没有终结的马路上一边攒车一边开车,教科书、论文里的东西都是基本的零件,中间碰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算法都可能被捡起来装到车上。Swiss army knife, yes.
Silver bullet, no.
本来应该是另一个“不便回答”的问题。但有人盛情邀请,所以稍微说一下。豆瓣电台的私人电台会综合用户在豆瓣上的各种音乐行为做算法推荐。当然考虑最多的是电台本身的“红心”, “垃圾”, “跳过”这些数据。至于算法本身,在任何领域里,超出基本的普通…
不推荐国砖,不推荐耳机吧,不推荐打架坛,不推荐sony,不推荐IMP3……&br&不推荐任何前段,二房。&br&坚决不推荐看网络上的任何测评!&br&强烈抵制网购耳机,网购随身听,网购二房……&br&&br&请自己带着自己的耳朵,去实体店,去展销会,去任何可以蹭听的地方,试听!!!!!&br&&br&鞋好不好,要用脚量!郑人买履的故事要牢记。&br&&br&—————&br&另外再说几点:&br&1、不要鄙视枪手!他们也很辛苦。&br&2、不要觉得《月亮之上》是庸俗滴,不要觉得肖邦是高雅滴。&br&3、仔细核算一下自己听音乐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再决定投资多少。&br&4、其实,根本没人在乎你听什么音乐,戴什么耳塞,用什么器材。大家都很忙!你别闹!
不推荐国砖,不推荐耳机吧,不推荐打架坛,不推荐sony,不推荐IMP3……不推荐任何前段,二房。坚决不推荐看网络上的任何测评!强烈抵制网购耳机,网购随身听,网购二房……请自己带着自己的耳朵,去实体店,去展销会,去任何可以蹭听的地方,试听!!!!!…
来自子话题:
因为懒,所以玩了这么多年各种家庭高清组网方案、WC影音方案、枕头影音方案等等,回答这个问题算是缩小范围就搞定了吧~&br&(国庆期间应评论进行增补、微调)&br&&ol&&li&&b&iPad 最简单方便的&b&流播&/b&方案&/b&:&b&迅雷移动共享中心&/b&——PC 迅雷&b&&u&尊享版&/u&&/b& +&b& iPad &u&迅雷云HD&/u&&/b&&br&优点:不仅可以流播和下载到iPad,额外的好处是远程让设备下载、查看和播放离线下载资源和云端资源(&b&也可以直接从离线/云端资源直接下载到iPad,这一点尤其方便&/b&),支持AC3;支持手工设置共享目录,或者自动共享迅雷下载的资源&br&缺点:迅雷的流播做的简单,不支持分离的字幕;不是通用协议所以不被其它APP支持&br&个人偏好:迅雷云播方便预览后再下载,你懂的~ 只是最近净网行动很多资源被和谐了;一般从人人影视下载mkv到电脑自动共享,WC、卧室什么的随时打开看,出门(一般是出差)就下载到iPad上,看完就删除。&br&&/li&&li&&b&&b&iOS的流播方案&/b&&/b&:PC端用&b&Air Video HD&/b&或者&b&ServerToMe(服务器)/StreamToMe(客户端)&/b&,设备端(iPhone、iPad、appleTV)App&br&优点:同上(除了没有云播等),多了支持字幕、支持不同码率、多音轨,支持外网透传,支持Samba——一般都支持下载到设备上&br&缺点:iOS的特点:下载到APP内的资源没法和其它APP共享&br&个人偏好:Air Video以前的老版本很不稳定,格式支持也不如 Stream2Server,从第一代iPhone用到现在的HD版越来越稳定,好像没什么特别的缺点,只是有迅雷就懒得启动它俩的服务器端了。&/li&&li&&b&&b&兼顾方便与强大的流播方案——DNLA/UPnP&/b&&/b&:PC端用 Twonky Server
+ 设备端(手机、电视、机顶盒)用各种支持 DLNA 的播放器&br&&b&优点:&/b&因为支持DLNA,所以很多android、机顶盒、电视都可以用,非常强大方便;除了 AvPlayer(不支持Samba)、MXPlayer(推荐,硬解压很不错)、oPlayer(支持Samba) 等支持DLNA的播放器,甚至ES文件浏览器 等很多APP都支持DLNA;部分APP支持Samba(文件共享)并可以下载到设备、大部分支持Web上传到设备(HTTP Server),很方便传输文件&br&有朋友问&b&&u&如何方便地下载视频到手机&/u&&/b&——&b&重点推荐:ES文件浏览器&/b&,这货不是播放器但内置了播放,支持Samba、FTP,不仅可以下载到手机上,最关键的是它可以边读取数据边用其它播放器打开——也就是说本来不支持Samba的播放器可以通过它支持!比如配合MXPlayer和AvPlayer;&br&&b&额外地:iOS下也有不少播放器支持DLNA,例如nPlayer、腾讯视频等&/b&&br&缺点:倒不是它的缺点,是有的播放器对字幕文件名要求一定要与视频文件名相同,比如射手播放器等下载的字幕一般是 xxx.mkv.srt,要改成xxx.srt才能用——匹配规则问题&br&&/li&&li&&b&灵活强大的方案&/b&(无线输出到显示设备,比如电视、投影):用手机(iOS/Android)/PC播放,直接输出到&u&显示器和电视&/u&——&b&无线影音解决方案&/b&。例如移动硬盘大小的、淘宝上价格不到60元的&u&&b&联想无线影音一代/二代&/b&&/u&,还有点名时光众筹的“&b&&u&看片神器-&/u&&/b&&u&&b&连播&/b&”&/u&等。&br&优点:以上方案,无非是想在客厅舒服的看片子,但显示器再大没有电视大——而电视、播放器等用遥控器操作&b&进度拖放很麻烦&/b&,甚至在快进/快退时可能会跳出。而且,&b&PC&b&端&/b&(服务器)需要特定的软件吧?不能玩游戏吧?不能上网吧?不能办公吧?&/b&不能。。。吧&br&&b&——无线影音,就是手机、iPad/Pad、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无线输出到电视、投影上!&br&&/b&——&b&连播甚至更方便:可以接收来自设备端输出的DLNA/Miracast流,也就是说用三星ShareCast这类的APP也可以直接把内容输出到连播设备连接的电视机、投影上。&/b&&br&缺点:需要电脑支持WiFi,并且在设备的WiFi范围内——这不是大问题了,笔记本、台式机加随身WiFi或无线网卡都能轻松搞定;WiFi信号不好时画面略有延迟。&br&&b&——题外:它们本质上都是智能路由器。所以,我自己还有DIY的智能路由器,只是做不到连播那么小(比U盘略大,老式的USB WiFi/3G网卡那么大)&/b&&/li&&li&&b&DIY级的方案&/b&:&b&智能路由器(带USB)&/b&——无线路由器 刷智能路由固件(TT/DD-Wrt/Open-Wrt)+ 固件内各种 DLNA、Miracast服务器等模块 + 如3所提到的各种 app、电视机、机顶盒等。&br&&b&额外地,固件还可以安装各种模块实现&/b&:打印机共享、文件/U盘/移动硬盘共享(Samba/FTP)、摄像头远程监控家里、离线下载和远程下载(Aria2、迅雷)、自动翻墙(几年前玩这玩意儿是为了XBox连美国服务器更新现代战争)、一线多拨(榨取宽带的每一个字节带宽)、多线多拨(一条宽带不够用?)。。。&br&(&b&别跟我讲什么极路由是世界第一个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统——只能说极不要脸&/b&)&br&在这就不展开多说了,简单提一下即可:我家里用的是水星4530R,以及一个x86的AC(多WAN口、多USB、内置存储和SSD和硬盘)。&br&&/li&&/ol&&b&——后三种的特点:都支持DLNA输出,5更是常作为简单NAS方案,甚至市场上很多类似的移动硬盘设备其实都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的。&br&题外&/b&:不推荐用FTP来做无线影音和家庭方案,而Samba(文件共享)传输效率偏低,NFS更好一些,相对来说DLNA还算方便,但也不是很满意&br&&br&详细补几张图:&br&&blockquote&&b&1. 迅雷尊享版:移动共享中心&/b&&/blockquote&&img src=&/e09f76a18d13cd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e09f76a18d13cd_r.jpg&&&br&迅雷云HD(貌似AppStore里找不到了):&br&&img src=&/9beffe3d85586d4ebfcf1e7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9beffe3d85586d4ebfcf1e7_r.jpg&&&br&&blockquote&&b&2. Air Video HD 和 StreamToMe&/b&&/blockquote&&b&Air Video HD 官网:&/b&&a href=&/airvideohd/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ir Video HD&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bdcf794f674_b.jpg& data-rawwidth=&175& data-rawheight=&1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5&&&br&&a href=&/cn/app/air-video-hd/id?ls=1&mt=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Air Video HD”&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strong&ServerToMe 官网:&/strong&&a href=&/servet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queue: ServeToMe streaming media serv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eef979d02fabe_b.jpg& data-rawwidth=&175& data-rawheight=&1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5&&&br&&a href=&/cn/app/streamtome/id?mt=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StreamToM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b&3. Twonky Server&br&官网:&/b&&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wonky&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img src=&/d5c65c552bf0ba22bdb721d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d5c65c552bf0ba22bdb721d_r.jpg&&&blockquote&&b&4. 无线影音&/b&&/blockquote&我自己用的联想无线影音 一代,39-58元,二代略贵一点,但延迟在5ms内&img src=&/6d24e2fcfa_b.jpg& data-rawwidth=&248& data-rawheight=&2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8&&&br&下面是随身携带,出门给客户做Presentation、出差酒店看大片的连播——看片神器&br&&a href=&/projects/3372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名时间 - 连播o看片神器 :: 不带助手的影棒不是好神器!&i class=&icon-external&&&/i&&/a&&br&记得众筹到货那天我临时出差,在客户会议室的大电视上用iPad和笔记本直接无线输出了一把,效果帅呆了&br&&img src=&/f8f1bc7b7c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f8f1bc7b7c_r.jpg&&&br&支持Android、iOS、Windows7+,也就是说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都可以投屏到电视机、投影仪等等上,很方便~&br&而且它也支持播放类似 twonky 这类 DLNA服务器上的内容,或者用支持 DLNA 的播放器而用手机、平板上播放到电视等&br&一个USB 3G网卡的大小,已经很好用了,期待它的二代产品&br&&img src=&/b94ca17cb85f99b4acffbf0b1fc21508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b94ca17cb85f99b4acffbf0b1fc21508_r.jpg&&&br&&blockquote&&b&5. 智能路由器&/b&&/blockquote&&img src=&/f8b7c7a44a868f378d6e32fc7b74005b_b.jpg& data-rawwidth=&1159&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9& data-original=&/f8b7c7a44a868f378d6e32fc7b74005b_r.jpg&&上图中是路由器自带的miniDLNA,下图是Samba共享(如果看高清最好是千兆路由)&br&&img src=&/fbda92c2e6f19c7d0d0c_b.jp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1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下面是一线多拨,榨取宽带每一个字节&br&&img src=&/ef55acb2ea_b.jpg&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ef55acb2ea_r.jpg&&&br&暂时就到这里,更专业的方案就不多说啦~&br&&br&&u&鉴于朋友们的好奇心&/u&,分享几张图片&br&&img src=&/2d7faefb6da2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d7faefb6da26_r.jpg&&电影的一部分:&br&&img src=&/3c336e0ee9a6ea29eb162c23e487aa39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7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美剧的一部分:&br&&img src=&/e70bfc7fcebceab05429cc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6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数据库]目录里的一部分:&br&&img src=&/ab37a06e39ec1d4fd1900_b.jpg& data-rawwidth=&340& data-rawheight=&6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至于“聪明的一休”,真的就是《聪明的一休》了&br&===================================&br& 0:49 不抢微信红包来更新内容&br&其它免费的可选的 DLNA Server:&br&&ul&&li&Serviio - Media Streaming Server&br&&a href=&http://www.serviio.org/download/10-uncategorised/60-free-vs-pr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ee vs Pro&i class=&icon-external&&&/i&&/a& 免费版已经足够了&br&&img src=&/becb9c681f263d97aabfd7_b.jpg&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li&&li&KooRaRoo Media&br&&a href=&/compare_features.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ee DLNA software&i class=&icon-external&&&/i&&/a& 同样,免费版已经足够了&br&&img src=&/cea08bcf0b843_b.jpg& data-rawwidth=&382& data-rawheight=&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2&&&/li&&/ul&
因为懒,所以玩了这么多年各种家庭高清组网方案、WC影音方案、枕头影音方案等等,回答这个问题算是缩小范围就搞定了吧~(国庆期间应评论进行增补、微调)iPad 最简单方便的流播方案:迅雷移动共享中心——PC 迅雷尊享版 + iPad 迅雷云HD优点:不仅可以流播…
来自子话题:
同时打开facetime可以实现好多功能。。比如说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同时打开facetime可以实现好多功能。。比如说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来自子话题:
好久没答音乐题了,正好有一些数据,顺手答纯抛砖,另外再次就版权问题振臂高呼:尊重版权!!!请给音乐人们留条活路!让他们吃上更好的方便面谢谢!!!&br&&br&*********************************以上为手痒痒激动答的分割线***********************************&br&&br&上图说话,以下数据均来自《白噪音2012:数字音乐行业研究》,数据时间截止为2012年10月。&br&&br&&strong&国内的大多数运营商情况是这样的:&img src=&/cf8dde1e4fb2e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cf8dde1e4fb2e_r.jpg&&&/strong&&br&&br&&br&&strong&国内大部分音乐网站的运营数据是这样的:&/strong&&br&&img src=&/1db857d8f2e7cdc24dfeaf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1db857d8f2e7cdc24dfeaf_r.jpg&&&br&可以看见,曲库最大的是巨鲸网,为310万,版权问题解决得比较赞,很洁净;紧接着是虾米,300万,众所周知的版权问题雷区;然后是百度大帝国,150万,百度是花钱了的,具体细分数据就不太清楚了,求高手现身解答;然后是腾讯大帝国,曲库数量为80万,同样也是花了钱的……&br&&br&&strong&QQ音乐自己是这样的:&img src=&/fea951de9260eb8bfbcb4b380bbbf1c8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fea951de9260eb8bfbcb4b380bbbf1c8_r.jpg&&&/strong&&br&&br&以上为网页终端数据,移动端大体情况也是这样。&br&&br&由于网易云音乐刚诞生不久,目前能 search 出的数据都是官方显示的“百万曲库”,而腾讯也是这么说的……所有我&strong&估计&/strong&在一百万上下吧,这已经足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了。&br&坐等真的数据帝现身,我也很好奇啊啊啊!!&br&&br&&br&&br&PS.&br&我们可以看见的另一个问题是,曲库数量和收益并不成正比,曲库数量和版权购买金额,也不成正比。另外移动终端是不止是数字音乐,也是整个音乐界的发展方向,由曹方的《浅彩虹》推出专辑APP开始,网易云音乐开始邀请音乐人驻扎音乐SNS,移动终端数字音乐的趋势正缓慢地磕磕绊绊地发展着……&br&请支持正版,谢谢。
好久没答音乐题了,正好有一些数据,顺手答纯抛砖,另外再次就版权问题振臂高呼:尊重版权!!!请给音乐人们留条活路!让他们吃上更好的方便面谢谢!!!*********************************以上为手痒痒激动答的分割线***********************************…
来自子话题:
熬汤的时候用facetime来看火候。
熬汤的时候用facetime来看火候。
来自子话题:
不会。iPod touch 的重要性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简单来说,iPod touch 就是 iPhone without phone。有人会问了,那又如何?&br&&br&iPod touch 是 iOS 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之一。App Store 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好的应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 iPod touch 的市场保有量支撑起来的,特别是游戏,苹果几乎靠这个干掉了 PSP 和 Nintendo DS 等手持游戏设备。单靠 iPhone 本身的市场保有量不能支撑品类如此完整、数目如此庞大的 app 生态圈。Android 生态系统一直很糟糕,除了平台本身四分五裂这个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上没有一款类似 iPod touch 这样定位的 Android 产品来支持。在这个细分市场上,苹果面临的始终是零竞争。&br&&br&此外,在供应链角度上说,iPod touch 在零部件上与其他 iOS 产品的高度重合是苹果保证规模优势的重点。特别是在 iPad 出现之前,没有 iPod touch 的出货量,苹果更难买断核心零部件产能,让竞争对手无处 source。举个例子:iPod touch 的零部件通常落后 iPhone 一代,一个是为了控制成本走低价路线,毕竟二者售价差太多;二是可以沿用上一代 iPhone 的产能,延长生产线的寿命,分摊研发和设备成本。但这次更新的 iPod touch 却用上了和 iPhone 5 一模一样的屏幕。为什么?我认为这就是苹果通过整合两个产品线出货量以实现全新的 in-cell display 面板规模经济的典型做法。&br&&br&【补充】给个数据:从 2007 年 iPod touch 上市到 2012 年二季度,苹果在美国共售出了 4,650 万部 iPod touch,作为对比,同期内苹果售出了 8,600 万部 iPhone,也就是说 iPod touch 销量是 iPhone 的一半多 (54%)。注意这只是美国市场,特点是合约 iPhone 的补贴后价格非常低,在非合约销售主流的国家,这个比例应该会更高。数据来源:&a href=&/apple/2012/08/apple-lifts-curtain-on-ipod-touch-sales-figures-for-the-first-tim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pple/2&/span&&span class=&invisible&&012/08/apple-lifts-curtain-on-ipod-touch-sales-figures-for-the-first-tim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会。iPod touch 的重要性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简单来说,iPod touch 就是 iPhone without phone。有人会问了,那又如何?iPod touch 是 iOS 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之一。App Store 里之所以有那么多好的应用,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 iPod touch 的市场保有量…
来自子话题:
你们可以黑魅族,但是在M8刚出来的时候,国产手机(不算多普达),有个像样的吗?&br&M8把Window CE改的那么好,不是很牛的事情吗?&br&就算现在,我仍然觉得魅族是国产手机的骄傲,是用心做手机的公司
你们可以黑魅族,但是在M8刚出来的时候,国产手机(不算多普达),有个像样的吗?M8把Window CE改的那么好,不是很牛的事情吗?就算现在,我仍然觉得魅族是国产手机的骄傲,是用心做手机的公司
来自子话题:
说真的。&br&我上次暑假用一只录音笔录了家乡下雨的时候 ,闹市区,火锅店,茶铺,家里厨房的声音。&br&现在离家几千公里 睡不着的时候拿出来听听。&br&安然入梦。&br&(更新一下吧。&br&这个创意或者说无聊的举动来自于两个网站。&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undcities by Stanza. The Global soundmaps project. Sou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 an online database of soundmaps. The sounds and noise of cities.
Hundreds of city sounds
recorded from around the world on soundmaps. The website also has series on online mixing desks where you can mix these sounds.&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声音地图&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一个是全球的声音地图,另一个是国内的。
说真的。我上次暑假用一只录音笔录了家乡下雨的时候 ,闹市区,火锅店,茶铺,家里厨房的声音。现在离家几千公里 睡不着的时候拿出来听听。安然入梦。(更新一下吧。这个创意或者说无聊的举动来自于两个网站。
来自子话题:
22号Zune Marketplace就要关闭了……默哀……&br&好吧我作为一个Zune的重度用户,决定回答下这个问题。&br&既然决定回答这个问题,就立志要做出一个软粉范儿的回答。&br&首先,我用过下列Zune以及和Zune相关的产品:&br&Zune 30G,也就是第一代的Zune&br&Zune II 8G,二代Zune,闪存版。&br&Zune Software(这是废话。。。),主要的版本分别是4.x和1.x。&br&WP7手机。&br&Zune Pass,也就是现在的Xbox Music Pass。&br&======================让我们首先来谈谈Zune==========================&br&说Zune是一款失败的产品,这是很冤枉的。你看看国内外的Zune用户,有多少人认为这款产品真的很糟的?基本上妨碍我们使用的问题(例如东亚语言支持),对于美国用户都不是个问题。&br&事实上,只有真正用过的人,才会认为Zune其实真的是一款很棒的产品。&br&&br&&a href=&http://www.neowin.net/news/why-was-the-zune-brand-so-hat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was the Zune brand so hated?&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篇来自于Neowin的评论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Zune品牌这么遭恨?&br&&br&The actual capabilities of the devices weren’t the problem, though. The problem came down to perception, and for whatever reason, the Zune brand as a whole had a horrible consumer perception – and it’s still hated to this day for some reason.&br&When I purchased a Zune HD shortly after its launch in 2009 – well aware of the lack of support it would have in terms of apps – not a single person thought I’d made a wise decision when informed I’d purchased the device.&br&“Ew, I don’t like Zunes,” one friend even told me, despite having never used one. A similar response came from a laughing co-worker. When I showed people the device, however, the response was always different – always positive.&br&At the end of the day, people who used a Zune music player knew it was a quality device. It far surpassed the sound quality of Apple’s iPod line, had an easy-to-use interface and was cheaper than the equivalent iPod to boot. Still, that didn’t change perception – something that continues to make the Zune brand the brunt of pop-culture jokes, likely from people who haven’t even used a Zune.&br&Zune的问题并不是出在设备本身。而是消费者们“没头脑的先决式的观念”。直到今日Zune还被憎恨着……&br&当作者在2009年买了一个Zune HD以后,他的朋友们&b&在从未用过一台Zune&/b&的情况下,就说:“额,&b&我不喜欢&/b&那些Zune。”他的同事也如此嘲笑他。&b&但当他像人们展示这台设备的时候,大家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总是正面的。&/b&&br&最后一段我就不翻译了,简而言之就是说“那一天,人类终于明白了,Zune的好用,实惠,各方面都优于iPod blahblahblah……”。但这还是没能改变消费者的那种“观念”。这种“观念”最终导致Zune变成了大众笑谈。就像那些从未用过Zune的人说的笑话一样。&br&&br&事实上,我想说的是,这些Zune设备,在同时代,都是相当杰出的设备。在同价位上都比同容量iPod便宜,而且功能通常也不会少。Zune的界面也并不差于同代的iPod。&br&*在此处附上Zune Software 4.8的播放器界面的几张我自己的截图。可以用梦幻来形容。&br&&img src=&/5e40ca6ad25adf2540400dc_b.jpg& data-rawheight=&835& data-rawwidth=&10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3& data-original=&/5e40ca6ad25adf2540400dc_r.jpg&&&br&&img src=&/d95de4efe3_b.jpg& data-rawheight=&835& data-rawwidth=&10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3& data-original=&/d95de4efe3_r.jpg&&&br&&br&那么为什么Zune会失败?&br&请允许我这么回答:因为它是微软推出的产品。&b&仅仅是因为它是微软推出的产品。&/b&&br&科技界对微软的敌视,就好比是1937年的德国对犹太人的歧视一样。这十几年来基本上媒体一边倒地在黑微软,不论微软做什么,都会黑。“只要是微软做的,都是错的。”这年头作为媒体,你不黑微软,简直就跟胸前没佩戴纳粹万字党徽一样。&br&这就是“偏见”。媒体对微软的偏见,直接造成了消费者对微软的偏见。&br&接着,消费者对微软的偏见,又会成为媒体对微软的偏见的佐证。&br&就这样相互佐证,导致微软的大部分搭载软件的硬件产品最后都会失败……&br&Xbox的成功主要在于各大杀手级游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Halo成就了Xbox……),而微软为了攻占客厅市场,可是连续亏损了许多年,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和力气。&br&所以尽管起初形势不好(各处一片唱衰、任天堂和索尼夹击……),微软还是坚持了下来。而Zune就没有这样的好运,因为Zune能够翻身的时候……微软已经学会了:换名字。&br&&br&&blockquote&2008 年微软进行了一次名为“Mojave Experiment”的有趣&b&实验&/b&。&b&实验&/b&中,微软向测试者展示一款代号为“Mojave”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并让他们将此与 &b&Windows&/b&&b&Vista&/b& 进行比较。出乎意外地,测试者都极度认可 Mojave,而 &b&Windows&/b&&b&Vista&/b& 则不受认可,谁知道这 Mojave 就是 &b&Windows&/b&&b&Vista&/b&。&/blockquote&&br&所以后来的Windows 7在Vista基础上做了许多优化,但最重要的一项优化就是:&b&改名字。&/b&&br&换名字对于改变品牌认知很重要。你说Xbox,大家都说WOW!而你说Zune,大家都说呵呵。&br&Xbox Music Pass,听起来就像是个未来的、成功的、伟大的服务。&br&而Zune Pass则是个笑话。&br&你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吧,虽然Zune Pass和XBM Pass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大家都好像知道Zune不好,而Xbox是好的。&br&&br&所以Zune的失败,&b&完全是&/b&因为媒体的不公正的报道。&br&(请不要说Zune开始的时候不完善。我想问有哪一款产品一开始就是完善的?iPod是吗?在最初的几个版本的固件更新之后,对于英文用户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不完善”的问题了。)&br&你看看腾讯科技对微软和诺基亚的报道你就知道了,基本全是坏消息……在国外,这种针对微软的偏见更加常见和普遍。营造了一种极其恶劣的舆论氛围。即使各方面都比iPod好,我也要把它说得就像不好一样。甚至从产品设计风格和路线上来找茬……&br&==========================谈完了Zune,来谈谈Surface=======================&br&Surface RT和Surface Pro,共用这Surface的名字,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让我们分开谈。&br&&br&首先是“拖后腿的创新产品”:Surface RT。&br&Surface RT更像是微软在ARM平台上的一次勇敢尝试。其单从硬件来说,并不存在缺陷。很多公正的评论也认为这是款硬件上非常杰出——但是软件上十分失败的产品。&br&错误不在于营销,而在于Windows RT可怜的生态系统。&br&大家都知道, Win RT只能运行专门为ARM平台编译的APP。目前运行Win RT的平板,只有Surface RT一种。而Surface RT在上市之初并没有多少APP可用。即使到了今天,Store里也只有六万多款APP,其中有些还不支持ARM平台。&br&那么,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花将近iPad的价格买一台功能不如Android平板的设备?&br&(更何况它还背负着微软的恶名……)&br&没有多少,对吧,除了最开始的一些爱好者、媒体、开发者,可能会出于某些考虑少量购买。&br&&b&别跟我说SurfaceRT自带的Office,那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不能作为真正的杀手级大卖点&/b&。没有人会为了Office而买台Office平板——这就好比说是没有人会&b&只&/b&为了看《钢铁之躯》而去买一台家庭影院一样。因为你要用Office的话,你只要打开PC就行了;你要看钢铁之躯,只要去影院就行了。&br&消费者们真正需要的杀手级功能,Surface RT并没有提供。所以它没有大到让人觉得“我一定要买”的亮点。&br&而它又在APP方面与iOS、Android有着极大的差距。&br&所以,没有重大卖点+APP缺乏+媒体负面攻势=Surface RT的失败。&br&所以Surface RT虽然是款充满创新、十分激进而且在硬件设计上令人赞叹blahblahblah……的设备,但它还是失败了。&br&&br&然后是“震慑猪队友的产品”:Surface Pro。&br&和RT有着相似的外观,却有着超级本的配置。这就是Surface Pro想要做的:促进PC和平板的融合。&br&&br&同时也是为了告诉那些OEM们,“别他妈自己做不出好设备怪老子系统不行。”&br&从媒体看来,Pro有几个“硬伤”:&br&1.Windows8当时对高DPI的支持并不好。这个是历史遗留问题……&br&2.续航太短。很多脑残媒体喜欢拿Surface Pro和MBA比续航。&br&首先,这些脑残媒体拿13寸的MBA和10.6寸的Surface Pro对比续航。&br&这个尺寸差距对于续航的影响有多大呢?&br&在那一代的MBA中,13.3寸的续航是“长达七小时”&br&而11.6寸的MBA为“长达五小时”。&br&方寸之间,续航缩短了两个小时。&br&再短一个小时就和Surface Pro的理论续航一样长了!&br&那么,比Surface还大出一圈的MBA11.6,有更长一点的续航,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br&&br&好,就算它们的电池容量一样大(虽然Air的更大),那么,&br&Surface采用的是&b&全高清FHD1080P电容式多点触控屏幕&/b&(因为很重要所以要写这么长还要加粗)&br&而11.6寸的Air采用的是……你们所俗称的垃圾分辨率,,不可触控。&br&同时Surface还支持Wacom 1024级压感笔。&br&孰优孰劣?你以为高清屏幕不耗电吗?你以为电容式触控不耗电吗?&br&&br&于是便有朋友说这是Windows的电源管理不好~你看我的Mac装了Windows续航立刻缩短一半blah blah blah……&br&&br&看到这样的评论,我都懒得搭理了。算了,在这里讨论这些太离题……&br&3.散热差。这个嘛,我只能说你又想要轻薄又想要散热,除非CPU换代升级,或者人类发展了什么逆天科技,否则都是无解的。你别说什么扇厂的散热怎么就那么好之类的——那扇厂有这么薄小的设备么?它这么小的设备,散热做的好嘛?你的MBA 11.6散热怎么样?&br&&br&4.可用存储空间小。这个也是无脑媒体喊出来的。&br&事实上微软只是帮你把系统恢复文件全保存在硬盘上了而已。相当于是集成了一个Windows8安装光盘。&br&这些多出来的存储空间,在你把备份文件转移到其它存储设备(比如U盘)上之后,就可以整理出来供你使用。甚至微软官方还提供了个小助手帮助你转移这些文件。&br&&br&为什么要这么做?&br&亲,因为Surface没有光驱啊!你买来机子,如果只有一个系统,万一出了什么故障没有USB系统安装盘怎么办?所以我就把系统恢复要用的文件先存在你的电脑里,以备不测,我既能救你不时之需,也能安静退出你的世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啊?&br&像OSX默认的情况那样,联网恢复系统的话,你就等个三天三夜去吧。有几个人买了OSX的安装U盘?(倒是的确有不少人下载了dmg来刻录优盘,比如说我就是……)&br&微软考虑到你有这样的不时之需,所以为你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可嚷嚷的……可是媒体还是揪着不放。在百度上一搜“SURFACE 64G 可用空间”,你得到的第一个结果就是“&br&&a href=&/link?url=XW1hexxpYHJdUdpzyOxjnKlj_Gq5zXxDdM4RCAKTjlGRhKkTg-D8OmVkBEnPXCJytxMlevLjr7azymHPaR9W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64G Surface Pro 的可用空间:23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还能说什么?&br&&br&所以,这四个问题当中:&br&第一个问题,的确是问题。但也没什么好办法……据说Windows 8.1会改善高DPI屏幕的表现。但我比较没谱,貌似这种事情应该是软件开发者来更新软件解决吧……&br&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Haswell这代芯片出来以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举个例子,“Sony VAIO PRO 13+附加电池模块”这个组合,在保持续航比同代MBA长的情况下,还保持了比同代MBA轻。你可以说是因为MBA用了铝合金,而VAIO PRO 13用了碳纤维。。。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续航的确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了。更何况VAIO PRO 13用的CPU性能足足比MBA 用的CPU性能高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档次来。虽然眼下的Surface Pro还没有采用Haswell 芯片,但也许将来还会推出新款。&br&&br&&blockquote&不过,Surface是否推出新款,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像是VAIO Pro 13这样的设备,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PC平板二合一的境界。可以说Surface Pro很好地启发了OEM厂商,促进他们推出了更多更好、充满奇思妙想的设备。这就足矣。&br&&/blockquote&&p&第四个问题从软件硬件的角度来看根本就不是问题,从媒体公关的角度来看却也是微软最大的问题……这个小弟我无解,所以就不说了。&br&==================谈Surface、Zune以及Windows Vista的命运=================&br&这几款产品,好像看起来都是失败,对吧?&br&其实不然。微软非常善于把他们的失败产品重新包装利用。&br&不论是Vista=》Windows 7,还是Zune=》Xbox Music,&br&微软很少有哪款重要产品是完全废弃了的。你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到他们的影子。&br&事实上,Vista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代操作系统。因为理论上它和Win7、Win8之间的差距……如果微软愿意的话……完全可以通过补丁、SP这样的方式来补上。事实上我们今天的Win7 Win8,很多技术雏形都来自于Vista。Vista看起来像是失败了,但其实它的影响之深远,是完全超乎一般人所想的。&br&Xbox Music这款大有可为的产品,也是完全脱胎自Zune的音乐服务。甚至MS的几乎所有音乐服务都和Zune有关。不论是在线流媒体还是影音购买。都是来自于Zune。你以为Zune死掉了,其实Zune只是隐姓埋名,就跟那些江湖大侠一样。&br&&br&那么,Surface呢?&br&如果微软继续推出Surface系列,那么它也许会发展的更好。但是那样会让OEM厂商很痛苦。(这也就是Surface Pro虽然本机很便宜(对比MBA)但是配件价格那么高、而且机型单一的原因)&br&如果微软止步,或是放缓Surface 前进的步伐,那么OEM厂商将会不停地推陈出新,并在微软的感化指导下设计出更符合Windows体验的产品。&br&所以Surface Pro不论怎么说,都算不上一款失败的产品&br&失败的产品是Surface RT……当然RT也许将来也会有发展……可在我看来可能性不大……&br&&br&&br&===========================最后的话==================================&br&我想说的是,&b&消费者千万不要有什么愚蠢的品牌崇拜和品牌歧视&/b&。&br&很多产品,没有用过的时候,只听传言是没有发言权的。在你没有用过的时候,请你不要太相信那些不靠谱的媒体。就好比挑游戏不能看IGN一样。请允许我这么说:&b&传言就跟P一样,很多媒体连P都不如。&/b&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斥着太多不准确的信息,小到养生保健,大到某朝特色,你几乎什么都不能太相信,包括你的亲眼所见,你的亲戚朋友三大妈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b&你一定要有自己坚定的评判标准:这个东西符合我的需求我就买。&/b&比如说我现在用的这款MD322,当初买就是因为我觉得果家的这款笔记本,性能和续航都符合我的要求,而且外观也还不错。并不是因为我是什么果粉或者我崇拜乔布斯。仅仅是因为:&b&它符合我的需求。&/b&&br&不要相信那些只用某款产品几小时或者几天就开始放文章的破烂媒体。他们是按文章篇数字数来挣钱,而你靠他们仅仅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体验就来判断一款细心打造几个月甚至上年的产品,你不觉得这很愚蠢么?你真正需要咨询的是那些对某款产品已经有一定了解,并且使用时间起码有两三个礼拜的&b&资深用户&/b&。&br&&br&还有一点就是,你要明白,&b&你永远不可能买到完美的产品。&/b&&b&任何一款产品都有缺陷,所谓的没有缺陷只是两种情况:1.你没发现。2.你能忍受。&/b&&br&&br&&br&&b&而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人、科技记者,或者是说话比较负责任的“修电脑的那个人”,或者是GEEK,&/b&当你讨论一款产品的得失成败的时候,也要考虑下这款产品&b&推出的目的(&/b&比如Surface可以说是推出来给OEM们看&b&)&/b&、以及&b&它所在时代的限制(&/b&比如当时所有那个尺寸的X86设备续航都不怎样&b&)&/b&。当你和别的产品进行比较时,请你摆出客观的数据,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比较,不要再干那些拿13寸设备和10寸设备比续航、拿采用低频CPU的设备来和高频设备比较续航、拿ARM设备来和X86设备比续航、拿低分辨率设备和高分辨率设备比续航、或者是拿非触屏设备和触屏设备比续航这样的恶心事儿。(为什么都是比续航。。。我也不知道~)&br&&br&完。有什么意见欢迎指正。&/p&&br&&p&//////&/p&&br&&p&许久之后的更新:我觉得Surface Pro 3的成功已经可以验证本答案的正确性了,微软联合Intel,几乎是孤军一人开辟出一个全新市场,我觉得是非常牛逼的事情。&/p&
22号Zune Marketplace就要关闭了……默哀……好吧我作为一个Zune的重度用户,决定回答下这个问题。既然决定回答这个问题,就立志要做出一个软粉范儿的回答。首先,我用过下列Zune以及和Zune相关的产品:Zune 30G,也就是第一代的ZuneZune II 8G,二代Zune,…
来自子话题:
电脑端everything+iPad端oplayer&br&理由如下:首先你需要有无线路由器,只要电脑和ipad处于同一个局域网里面,那么一切都好办了。&br&电脑端的everything应该是必备软件了吧,很强大,这里我们用到的是它的ETP\FTP服务器功能,打开everything设置如下&img src=&/40b9c446eb1cbc248d0c3c_b.jp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1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img src=&/7d0db21f7c3ec0a46e5592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4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img src=&/e1a085c62a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4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接下来电脑上共享你的文件夹&img src=&/55e33cf0fce126acbc6e28_b.jp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2&&这个是我的,几乎全部是电影啊&br&然后就是iPad端安装oplayer了。oplayer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软件,支持的格式非常多,连ape都支持。一般的高清电影都不在话下。安装好oplayer后打开软件,点第三个图标--浏览器,输入你电脑的ip地址,然后你电脑的磁盘就华丽丽的出现了&img src=&/c4a11a91cd3c7fdb68c894e3976dcc13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c4a11a91cd3c7fdb68c894e3976dcc13_r.jpg&&然后就可以随便看了,和本地看最大的区别是不能随意快进快退,因为是流媒体播放,你懂得,不过速度和本地播放没任何区别。&br&下面是我的截图,超凡蜘蛛侠,mp4格式&img src=&/af3e15b66baedd993ec7b225ba101d60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af3e15b66baedd993ec7b225ba101d60_r.jpg&&跑一下题,这个妹子真的很好看啊,可惜在超凡蜘蛛侠里面一句话都没有说啊。&br&小技巧: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多台电脑,只要你知道ip地址,都可以直接打开播放,建议你将它们的ip地址保存为书签,方便打开。
电脑端everything+iPad端oplayer理由如下:首先你需要有无线路由器,只要电脑和ipad处于同一个局域网里面,那么一切都好办了。电脑端的everything应该是必备软件了吧,很强大,这里我们用到的是它的ETP\FTP服务器功能,打开everything设置如下接下来电脑上…
来自子话题:
我就有ipod touch&br&对于手上的手机很满意,不需要换手机(需要的是信号强,通话稳定,待机时间长,结实……好吧就是在说nokia E系列)&br&但是很眼馋iOS的各种APP&br&WiFi触手可得&br&Touch很完美地以iOS甚至Apple产品引荐者的身份登场。&br&记得有个调查说,买了Touch的人很有可能发展成果粉。&br&Touch就像是Apple的钓饵,用便宜的价格把你钓上钩,之后你就离不开苹果了。&br&&br&&br&-----------------------------------&br&&br&时隔一年半,更新&br&好吧。。iPhone 已经用起来了,10个多月,使用至今都很满意。&br&iPad也用了半年多。&br&至少,苹果的钩子,是把我钓上了。
我就有ipod touch对于手上的手机很满意,不需要换手机(需要的是信号强,通话稳定,待机时间长,结实……好吧就是在说nokia E系列)但是很眼馋iOS的各种APPWiFi触手可得Touch很完美地以iOS甚至Apple产品引荐者的身份登场。记得有个调查说,买了Touch的人很…
来自子话题:
情景1&br&友A:给我遥控器我要看《一仆二主》&br&友B:你也看这个啊你看到哪一集了&br&友C:(递上遥控器)国产剧有什么好看的,节奏慢废话多,渣渣&br&友A:有我最爱的张嘉译大叔!&br&友A友B边嗑瓜子边看电视,友C拿手机刷微博,是时不时抬头看两眼,然后吐槽几句。&br&&br&情景2&br&友B:上次看到第几集来着&br&友C:21集!&br&友B:哪有这么快!&br&友C:(强过遥控器,跳到第21集,看到开始放片头曲按暂停)你看到第几集了?&br&友B:17集&br&友C:我给你简单介绍下中间的剧情,(哔——剧透消音),这些就是中间的剧情,这么点事儿花了4集还没讲完,国产剧就是墨迹(按播放,快进跳过片头曲)&br&友B、友C嗑瓜子看电视。&br&&br&——————&br&旁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想劈叉了!客厅是什么,国内这些血贵血贵的房子客厅和起居室是一回事,就是家里人扎堆的地方!现在小年轻合伙租个房,下班回家砰地把房门一关扑到床上看电脑,这不是正常状态!年纪大了总要有家庭吧,难道你回家砰的一下,你老婆砰的一下,你孩子回来再砰的一下,等吃饭了三个人再砰砰砰出来吃饭,对不对,不能够!这样,俩人吃过饭,老婆在客厅奶奶孩子用玩具逗逗,你咣叽蹲到沙发上把电视从头一个翻到最后一个,你老婆抬起头来说“你能不能好好看一个台,换得人心烦”,你最后只好停在CCTV1看焦点访谈打瞌睡,对不对,这才是家庭生活!&br&电视机和显示器啥区别?现在机顶盒都走HDMI了,你说电视机自带内容啥的我还真不信。电视机是啥,电视机就是大号显示器!大了什么区别,大家一起看!当然,备不住你就喜欢大的,自己就爱看大的爽,但你和三个及以上小伙伴一起在笔记本上看一场电影试试,对不对,坚持不住!更别说现在天杀的笔记本厂商都用1366还可视角特别小的屏,边上的小伙伴看脸不仅是扁的,连色儿都不一样,怎么行。大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分享。分享,那人爱看的都不一样,不得协商,不得妥协?这一协商一妥协,沟通不就建立了么,感情不就培养了么!一天到晚见不了几个小时的面,还不说几句话,怎么一起过日子,对不对。&br&07年前后的时候HTPC大热,为什么,好好的机箱搬到客厅来,不是把电视机搬到书房去?因为客厅才是中心!你在客厅看电视等老婆做饭孩子写作业,完了吃饭孩子非得看喜羊羊要不就使劲哭不吃饭,吃完饭孩子非得和妈一起玩马里奥,疯半个小时你打发孩子去睡觉,然后和老婆一起看个国产电视剧,是不是,小日子得这个过法。&br&前些日子三星出了个电视机,利用偏振原理可以俩人一起看俩片儿,人还都带着耳机,操蛋玩意儿,物理学得挺好啊!挺好还抄人家苹果啊!那是在客厅么,那是在网吧!不肖子孙,大家各过各的那还叫家么,连宿舍都不算!&br&啥叫电视啊,一人往沙发上一躺,电视心说这谁,上次看的啥,看到哪了,哦这是爹,上次离开电视机是在看速度与激情,但这个点儿快球赛了,他之前也经常看,对不对,该放这个;或者一群人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电视机想怎么办,该听谁的,妈的谁有遥控器听谁的,要不为啥电视机都带一个遥控器呢。不行拿遥控器的这是妈,她这个点想看的也就是戏了,旁的每人爱看,不行我得装遥控器失灵,等孩子用手机遥控看国产电视剧,全家人其乐融融。是不是,这才像话,整个android就是智能了?那你整个墨镜就是加藤鹰了,对不对,不能够。&br&那些可劲儿把这个那个往电视里塞的傻孩子,别瞎折腾了,不是这样,电视机整再好,没看的有啥用?内容再多再有趣,你自己看能多好笑?对不对,旁边得有捧哏的吐槽的这才能看下去。客厅那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客厅,那是家庭中心,是人和人交往的地方。电视机,要解决的是怎么让人和人更想交流更有深度的问题,加几个频道那有多大事儿?一家人一起看国产电视剧,老妈边看边打毛衣,老爸边看边打瞌睡,孩子边看边刷微博,微博上看一好笑的视频,一按推送到电视画中画,老爹一看来劲了,要跟上时代潮流,那一起放到全屏看,看完自动退出继续放国产电视剧,全家一讨论一呵呵,老妈继续打毛衣,老爸继续打瞌睡,孩子继续刷微博,又是个安静祥和的中国的夜晚,对不对,这才是智能电视的意义。搁在平时,爸妈出去上班了,孩子在家没好好写作业,想拿出PS4打个游戏,电视能不能让,老爹多久回来来不来得及散热,还有NAS里那些个电影,孩子够不够年龄,看了会不会学坏,等等,这不都有电视的事儿么?&br&人家乔布斯发明爱疯爱拍为什么,那是人机互交革命,在那之前怎么办,商务精英都扣黑莓键盘都在PDA上戳呢,是不是。现在轮到电视机了,为什么,就是我上头白话的,这是家庭娱乐中心,是讲人与人关系的,对不对,人人互交革命。后头老乔死的早,还有照相机,那是谈论人和世界的关系了,太高深,和你们这些光知道电视盒子的说了也不懂,不费这个劲了。
情景1友A:给我遥控器我要看《一仆二主》友B:你也看这个啊你看到哪一集了友C:(递上遥控器)国产剧有什么好看的,节奏慢废话多,渣渣友A:有我最爱的张嘉译大叔!友A友B边嗑瓜子边看电视,友C拿手机刷微博,是时不时抬头看两眼,然后吐槽几句。情景2友B:…
本人的处女答,献给这个问题了&br&&br&&b&1. 流畅度和音质&/b&&br&本人身处教育网,刚刚中午在学校用网高峰时段,听128Kbps有非常小的概率会出现卡顿,付费切换成192Kbps后卡顿频率有明显上升,已经直接影响了使用体验。出现卡顿后会弹出一个如下的轻量级提示信息,可以切换回低码率,或者调成自动。不过这个问题和网络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只能当作个例作为参考了。另外,我对“我就卡着”这种卖萌语气表示欣赏。&img src=&/4bdffa8fa82f_b.jp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9& data-original=&/4bdffa8fa82f_r.jpg&&&br&从听感上来说,之前的128Kbps(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ce710cb2d8ddbe& href=&/people/ce710cb2d8ddbe& data-tip=&p$b$ce710cb2d8ddbe&&@魏峰&/a& 指出之前还有大量的64Kbps)不得不说是非常难让人接受的。因此192Kbps虽说从绝对数值上依旧让大部分用户无法满足,但相对而言算是能给听感带来较大的提升。不过既然能有192Kbps,那么就能有更高的码率。如果豆瓣能通过此次的收费来维系更高码率带来的带宽和服务器开支的话,那之后进一步提升码率就看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有这个需求了。&br&&br&个人理解,豆瓣FM是一个电台服务,类似将传统的电台移植到了互联网上。它在侧重上更倾向于一个随时随地都能方便获取音乐的产品,高音质不是其追求。192Kbps也是目前网络电台服务的常见码率,后面我会详细列举。对于对高码率有强烈需求的用户,豆瓣FM根本就不是面向他们的产品。收费的豆瓣FM Pro有可能兼顾到这部分用户,只不过目前的码率是不足以做到的,豆瓣当前也不一定有意向顾及这部分用户。&br&&br&&b&2.收费和广告&/b&&br&对于那些认为每月10元不值的人我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你们大概是免费的午餐吃多了,对音乐影视消费的成本早就丧失了认知。劳烦各位参考一下国内和国外娱乐消费价格,尤其是电影、演唱会、唱片等。&br&&br&通过收费以获得无广告的收听体验和高音质这个模式大概借鉴了当前几个较为热门的音乐流媒体服务网站。给出一点参考信息如下:&ul&&li&Spotify (2000万用户,其中500万付费)&/li&&ul&&li&Free 免费,有广告,前6个月无限听,之后每月20小时,160Kbps&/li&&li&Unlimited 每月4.99美元/欧元(取决于所处地) 无广告,无收听限制,160Kbps&/li&&li&Premium 每月9.99美元/欧元(取决于所处地) 无广告,无收听限制,支持离线模式,支持手机等移动端收听,320Kbps&/li&&/ul&&li&Pandora (5500万,无明确付费用户数量数据)&/li&&ul&&li&Free 免费,有广告,每个电台每小时只能切6次歌,每天总计只能切12次,128Kbps&/li&&li&Pandora One 每月3.99美元,无广告,每个电台每小时只能切6次歌,无每天总计限制,192Kbps&/li&&/ul&&li&Deezer (1500万用户,其中200万付费)&br&&/li&&ul&&li&Limited Free 免费,有广告,每月2小时&/li&&li&Premium 每月4.99欧元,无广告,无收听限制&/li&&li&Premium+ 每月9.99欧元,无广告,无收听限制,支持离线模式,支持手机等移动端收听&/li&&/ul&&/ul&补充说明一下: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3db12c3f1fe0a6d856f07f9& href=&/people/3db12c3f1fe0a6d856f07f9& data-tip=&p$b$3db12c3f1fe0a6d856f07f9&&@Ratoo&/a&指出Pandora是64Kbps HE-AAC。以上我列举的数值都是最高值,或者从其他格式大概换算得出的,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音频文件不论是压缩方式还是音质都很难完全统一,而且桌面版和移动版收听到的音质也是有区别的。不清楚有没有人知道购买Pro之后,手机端的豆瓣FM会有变化么。&br&&br&就列到这里,其它的如Rdio等都大同小异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调查。&br&&br&豆瓣FM的用户大概也接近千万级了,不知道会有多少用户选择付费,个人感觉实在不乐观。不论如何,这是国内数字音乐产业向正规化迈进的又一步。&br&&br&&b&3.改进空间&/b&&br&豆瓣FM的曲库容量还有很大的增大空间。事实上,列举上面三家和豆瓣FM进行价格对比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的曲库容量,尤其是 Spotify 和 Deezer ,实在是大的吓人,不是豆瓣FM可以比的。值得注意是,豆瓣FM的曲库容量必定会随着时间推移一步步增大。我不觉得哪天豆瓣会突然宣布因为曲库翻倍了,所以咱的价格也翻倍吧。每月10元应该是一个已经充分考虑过后的长期定价了。如果哪天豆瓣节操掉了来个无缘无故的涨价,欢迎各位回来喷我很傻很天真。&br&&br&在增值服务上,除借鉴如上列举的切换次数限制、离线模式等方法,豆瓣当然也还可以开发出新的增值方式。考虑到在豆瓣音乐人上驻扎的众多独立音乐人,豆瓣同城上的众多音乐演出、音乐节等,无疑还有着很多的可能性等待挖掘。这是豆瓣FM自身的先天优势,因为豆瓣FM只是豆瓣平台之上的一个产品。在这个意义上,豆瓣FM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又一个 Spotify , Pandora 或者 Deezer 。&br&&br&[1] 2012数字音乐行业研究 白噪音&br&[2] Deezer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Deeze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D&/span&&span class=&invisible&&eez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 Spotify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Spotif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S&/span&&span class=&invisible&&potif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4] Pandora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Pandora_radi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ndora_radi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本人的处女答,献给这个问题了1. 流畅度和音质本人身处教育网,刚刚中午在学校用网高峰时段,听128Kbps有非常小的概率会出现卡顿,付费切换成192Kbps后卡顿频率有明显上升,已经直接影响了使用体验。出现卡顿后会弹出一个如下的轻量级提示信息,可以切换回…
来自子话题:
海听盲听---&豆瓣电台&br&有的放矢---&虾米音乐&br&下载歌曲---&百度MP3&br&批量下载---&搜狗音乐
海听盲听---&豆瓣电台有的放矢---&虾米音乐下载歌曲---&百度MP3批量下载---&搜狗音乐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适合长篇大论,我曾经做过测试,但是好几年前了,当时的结果对比现在的版本也不真实,所以我现在重新使用新版本的软件进行测试。&br&千千静听版本5.9.3.0
FOOBAR版本1.1.11
WINAMP现下载的版本&br&使用的是我THINKPAD S420的本子和随身的DIGIDESIGN MBOX 2MINI声卡,以及森海的HD650监听耳机&br&&br&解码器这种玩意的区别我无法通过回路计算总谐波失真这类,因为RAMM这类东西是测试声卡的,无法改变播放器解码类型。我当然也可以回路到音序器做比对,但是又加入了AD部分和线材的干扰。所以主观听感还是比较简便的解决方案。&br&&br&&br&我印象中几年前我测试的结果是FOOBAR和WINAMP几乎是平手,极少的时候有细微区别,千千略差。&br&&br&这次的测试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使用WAV的基本音频格式,都是我自己转录的不会有问题,另一部分使用自己压制的320MP3,是为了增加MP3解码部分。&br&&br&首先是320的MP3部分,对于一个职业混音师来说我肯定是不会打开他们自带的均衡器的,对比结果差距很大,在细节的解析度上千千静听完全差了一个档次,直接出局,而FOOBAR和WINAMP我对比了几次发现,如果普通听众可能会发现WINAMP听上去更华丽,弦乐的弦噪更多(弓毛声)但是常用均衡器的人会感觉到精心制作的平滑流畅(优秀的音乐作品)与盲目提升的区别,这个我主观上判断更像是在4KHz网上有轻微的提升,用来增加细节,在音色衔接上没有FOOBAR那么好,解码器算法应该是同一级别,但是WINAMP做了想要讨巧的内部均衡。也因为频率的区别,人耳对2K~3K的频率极为敏感,所以听上去WINAMP播放相同的内容响度感觉略大。&br&&br&无损WAV部分&br&基本上与使用320MP3结果相同,我的素材用的我自己混的一个舞剧的东西,所以我极端熟悉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以及频率响应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千千静听的中高频细节解析度与MP3测试一样一直处于下风,而FOOBAR依旧是最平实的,WINAMP依旧的有均衡器提升。&br&&br&&br&这次的结果是FOOBAR优于WINAMP优于千千静听,下载这些软件下来对比听其实很简单,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设备听完跟我讨论。科学上来说个体主观感受是没有权威性的。&br&&br&但是跟专业软件比其实这类播放器都差一块,用WIN的可以下个CUBASE试试对比民用播放软件。PRO TOOLS的解码也有自己的风格,解析度感觉更高更清晰。这个由播放软件左右音质的部分我们叫音频解码,DA部分是把解码后的数据流变成连续的电信号,这个部分是由声卡解决的。民用播放软件的内部结构我不大清楚,专业类软件涉及一个内部的HEADROOM(动态余量)问题,为了多轨道播放不过载而在内部总线是有一个统一的高精度内部总线存在的,提升采样精度(单位bit,采样精度越高系统的最大动态上限越高)来增加系统内部可承受的最大电平。常用的音频软件中曾经有一个奇葩是PRO TOOLS使用24BIT双精度,其他基本都使用32BIT浮点,24BIT双精度的能力就是他的内部总线可以承受192个24BIT满电平的单声道信号而不过载。但是系统的计算压力很大,尤其是HD系列使用DSP运算,而DSP的升级极端缓慢造成HD3的轨道上限长达十年被控制在192轨,从PRO TOOLS10开始他们也使用浮点精度了。一下子让PRO TOOLS的轨道运算能力和延迟补偿功能有了飞跃性的进展,这是我们从业者非常需要的,因为现在即便是音乐制作动辄200轨单声道也是很常见的,别说电影的各种声底了,HD时代的电影声音之作都是至少3套HD3使用统一TIMECODE联动工作的,而现在一台电脑使用HDX3就比原来的3套处理能力还好高,我记得混残亚会闭幕式的时候一幕一个工程,并了轨还有170多轨,我的系统一直在崩溃边缘上跑。&br&&br&关于定点浮点我哥们门子给我详细的解释过,他大学学应用数学的……我没有完全听懂,因为我不是技术类的工程师是混音师所以我只了解到在使用上浮点精度是电平高于一定的程度,整个音频精度会降低,也就是进入浮点运算模式,超出越多精度越差。从理论上来说重采样对于多轨道的处理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单轨道的重采样再播放应该是有损,但是可能是因为专业的重采样算法,在所有的专业数字音频工作站(以下简称DAW)中即便是内部总线重采样后到最后输出端再降到应有的输出采样精度依然音质远高于普通的民用播放器。&br&&br&AB对比来说,同样的DA解码器(声卡),使用DAW会比民用播放器音质至少有10%的提升。&br&&br&这个顺便辟谣一下,很多人都说用专业软件做音乐,在软件里听着很好,导出再播放就明显损失了很多,经常有人误导说因为CUBASE的SUMMING(多轨道加和)算法不好,倒置导出后声音糊,音质下降显著,但是其实是导出后使用的播放器算法不够CUBASE好而已,重新导入工程播放就又恢复了原有音质。就这么简单。&br&包括PRO TOOLS也一样,很多没用过PRO TOOLS的人臆想它导出不损失音质,哪放都跟软件里一样。其实这个谬论更容易证实,导出之后在PRO TOOLS中点苹果花+shift+i去试听刚刚导出的音乐,这个时候使用的音频解码器是QUICKTIME的,立刻就会发现音频的解析度和低频清晰度差了很多。这就是解码器的区别。所以我师爷张小安老师让我们听优秀的录音作品对比学习的时候一定导入工程。否则总会觉得自己做的不错。其实是QUICKTIME给别人的作品减了分。
这个问题适合长篇大论,我曾经做过测试,但是好几年前了,当时的结果对比现在的版本也不真实,所以我现在重新使用新版本的软件进行测试。千千静听版本5.9.3.0 FOOBAR版本1.1.11 WINAMP现下载的版本使用的是我THINKPAD S420的本子和随身的DIGIDESIGN MBOX 2M…
来自子话题:
智能电视这个事儿就是错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成功。&br&&br&智能电视的功能,用一个普通电视加一个盒子都能做到;智能电视就是把盒子集成到电视里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盒子更新换代快,一般2年就可以更换一个了,而电视更新换代慢,5-8年才更换一次;第二,盒子便宜,电视贵,而且贵得多,所以, 如果盒子过时了,电视还好好的,你说怎么办。&br&&br&以前有录像机、VCD、DVD、游戏机,也没有人想把VCD集成到电视里,因为过两年大家就看DVD了,你这个VCD电视就傻逼了。 &br&&br&电视就是一块屏幕,我想配什么盒子就配什么盒子。&br&&br&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屏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机交互发生了变化。以前用键盘,现在直接在屏幕上戳戳点点。而不是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塞班也能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但是,并不是成功的智能手机。&br&&br&现在的智能电视厂商还在遥控器上下功夫。你基于遥控器去思考智能电视,肯定是错的,你把遥控器弄得再好都没用。就跟黑莓把键盘弄得非常好,也是白搭。智能手机如果是基于键盘去思考,怎么做都不可能成功。&br&&br&还有一个明显错误的思路,就是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功能弄到智能电视上,因为他们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移植起来方便。但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大部分功能,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都能实现,人们之所以用手机和平板去做,就是因为方便。你把电子书、微博、QQ聊天这些功能弄到电视上,比用电脑还费事,根本就没有人会使用。
智能电视这个事儿就是错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成功。智能电视的功能,用一个普通电视加一个盒子都能做到;智能电视就是把盒子集成到电视里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盒子更新换代快,一般2年就可以更换一个了,而电视更新换代慢,5-8年…
来自子话题:
我想重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有情结的答案 XD.....&br&&br&原贴在Blog &a href=&http://www.mbeta.net/way2listen.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beta.net/way2listen.ht&/span&&span class=&invisible&&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目前主要用虾米在线听音乐,在家用iTunes,在路上就用iPhone的音乐应用:但这不是重点,我想趁机分享一下最近几年听歌途径的变化史和纠结史。&br&&br&&b&一、Pandora,Last.fm&/b&&br&&b&&br&&/b&很多年前Pandora和Last.fm在中国可以自由使用,没有任何限制,那时last.fm甚至还有中国团队。一切都太棒了,你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找新歌听,打开上面任意一个应用都可以听上半天,尤其是后者能探索的线索更宽泛。&br&&br&当然这时也会下载,我或多或少有一些MP3文件洁癖,下载的专辑在电脑里放的文件夹、文件夹的命名、MP3文件的命名、MP3的ID3 Tag信息,专辑内嵌封面,MP3内嵌歌词,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新下载的专辑如果不按这个方式整理,就难受。尽管有大量的下载高品质MP3的途径,但下载听歌对我来说成本太高了。自作孽,不可活。&br&&br&&b&二、iTunes+AAC&/b&&br&&br&差不多从2009年开始,Pandora使用的成本越来越高(主要是翻墙成本上),Last.fm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到完全无法用(我甚至购买了Last.fm的付费服务)。在中途迷恋过Lala一段时间,但没多久Lala被苹果收购并关闭。&br&&br&印象里那时,Spotify风声水起,我也写过好多Spotify的文章,但我从来没有对Spotify产生过好感。Spotify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简单的、是极致的,但对我来说真是很难用(不再赘述)。&br&&br&我想,见鬼吧,这些在线音乐服务没一家让人省心的,还是老老实实听在本音乐吧!于是开始疯狂的将自己硬盘里的歌替换成AAC(网上下载,或者自己用无损压),同时尽可能的换成iTunes Plus版本。当然听MP3那几年养成的id3洁癖更甚,无可救药!&br&&br&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iTunes真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播放器,想当初买Mac时我还犹豫没有了foobar2000怎么办?&br&&br&&b&三、虾米?!&/b&&br&&b&&br&&/b&下载听歌是一件成本极其高的事,加之对iTunes Plus的变态需求,虽然硬盘里有大量的,可能需要两个iPod Classic才装得完的歌,事实上我听歌的范围受到了很大局限。&br&&br&在家时iTunes配合自己的本地曲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方便得以至于上班时在PC上怎么也找不到一种让自己最省事最舒适的听歌方式。[1]&br&&br&再次尝试过Spotify,也购买过Rdio,依然不够省心,毕竟洋货无论曲库还是和本土化的(比如微博分享的支持)都不够好。哈,豆瓣电台,酷狗,QQ音乐,似乎从来没用顺手过。&br&&br&从2008年开始就用虾米,说实话虾米对我来说作用仅仅是替换了早期豆瓣音乐对音乐的标记作用,我会把喜欢的专辑,艺人,歌曲全收藏起来,偶尔听一下某张专辑。因为纯网页的形式(甚至连我几百张专辑的收藏页面也是),始终觉得在虾米上的体验是断的,不连续的。&br&&br&依然通过维基百科、Pitchfork、NME这类严肃的媒体才能找到大量新鲜出炉,热喷喷的好音乐。举个例子,通过维基百科一个又一个链接,可能在短短五分钟内就能找到十来张闻所未闻的专辑,这时你没办法马上听,在虾米上搜索出来并收藏起来似乎是一个办法,但是事后根本不会再去找来听。折中的办法是用Pocket(以前叫Read It Later)标记起来,一张专辑一旦放进了Pocket,就像把它扔进了一个To Do List。&br&&br&但是当这个列表越来越大时,它同样变得不可消费,尤其是上面的链接还不是直接可消费的,需要你先打开虾米才能听。因为混杂在其它网页内容里,要想在列表里的音乐链接之间跳转变得很折腾。&br&听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很纠结的事,只要遇到一点点不爽的阻挠,最粗暴的解决办法是按下暂停键,关掉播放器,我终于明白,我并非那种不听音乐会死的人。&br&&br&嗯,Read it later似乎是一个好办法,但不够优雅,那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哼哈,Listen It Later.&br&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家捣鼓了两天,&a href=&http://ll.geli.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sten Later&i class=&icon-external&&&/i&&/a&做了出来,没作任何测试地就发布到了虚拟主机上。[2]&br&&a href=&http://www.mbeta.net/images/posts/2013/01/listen-later-screenshot.pn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beta.net/images/posts/&/span&&span class=&invisible&&2013/01/listen-later-screenshot.p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bca2ece26_b.jpg& data-rawwidth=&1657& data-rawheight=&8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7& data-original=&/fbca2ece26_r.jpg&&&br&&br&&b&从此我听歌的方式发生了彻底变化,我相信在过去半个月里在虾米上留下的试听记录比我过去几年留下的都要多。&/b&&br&&br&以前我的浏览器首页是空白,现在换成了Listen Later,每天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是打开它,然后在待听列表里找到平时加进的专辑,点击播放,接下来什么也不用管。听完一张专辑,标记为已听,再听下一张。&br&&br&任何时候上维基无节操的漫游,看Pitchfork上的评论,看iTunes Store上的首页推荐,任何一张可能感兴趣的专辑,只要虾米上有的都一键加到Listen Later里,不用马上去听它们,当然也不用打断现在正在听的进度。正因为这些碎片化的音乐探索,Listen Later里面总是有源源不断的专辑,而且一点便听。&br&&br&在Listen Later里这种机械式的操作带来的结果是:发现音乐和听音乐两件事异步执行,互不影响,好处不言而喻,选择成本几乎为零,听歌时不会因为遇到点阻碍而放弃听歌。当我使劲在想今天听点什么的时候,这对我来说很痛苦,因为网络音乐时代,面对的选择太多了!&br&&br&本文在&a href=&/artist/2506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y LaMontagne&i class=&icon-external&&&/i&&/a&的专辑&a href=&/album/1756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ll the Sun Turns Black&i class=&icon-external&&&/i&&/a&下完成,这张专辑好像是在看电影&a href=&/subject/532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脱》&i class=&icon-external&&&/i&&/a& 或者其它电影时用Soundhound识别出来并标记到Listen Later里的。&br&&br&&br&[1]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电脑换了固态硬盘,导致我的本地音乐库只好搬到移动硬盘上,所以iTunes听歌的方式不再可行(iTunes对外部iTunes Library支持得不够好,所以想通过Nas搭建无线音乐库的想法不够现实),所以我对Listen Later变得更迫切。&br&&br&[2] Listen Later及其&a href=&http://ll.geli.org/bookmarkl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浏览器Bookmarklet和User Script插件&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所有代码都是在Mac上完成,在Chrome上测试,同时在Windows Chrome下使用无问题,其它浏览器未作过任何测试,不保证兼容。
我想重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有情结的答案 XD.....原贴在Blog 目前主要用虾米在线听音乐,在家用iTunes,在路上就用iPhone的音乐应用:但这不是重点,我想趁机分享一下最近几年听歌途径的变化史和纠结史。一、Pandor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清影音播放器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