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企业用 mes系统

钢铁企业MES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及其应用
作者:RFID世界网 李佳收编
来源:万方数据
摘要:钢铁企业MES系统中的数据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核心业务数据。数据量大,实时性强,并发访问频繁,数据吞吐量大,这就需要保证数据存取的高效响应时间、高可靠性,以及系统抵御数据丢失风险的能力和系统的容灾能力。
关键词:[1篇]&&[0篇]&&[0篇]&&
  引言   钢铁企业MES系统中的数据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核心业务数据。数据量大,实时性强,并发访问频繁,数据吞吐量大,这就需要保证数据存取的高效响应时间、高可靠性,以及系统抵御数据丢失风险的能力和系统的容灾能力。另外,随着企业技改的进行,业务不断扩展,新系统的建设等等,这些变化要求数据存储系统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因此,完全有必要对数据存储方面的有关技术进行探讨、研究。根据钢铁企业的特点,建立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可用性、可靠性的数据存储模式,以满足钢铁企业MES系统对于数据存储的要求。   1、目前主要数据存储技术分析   1.1&DAS(直连式存储器)技术   直连式存储器,就是将磁盘阵列柜通过SCSI接口和线缆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由于采用了SCSI协议,因此这种应用主要是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上面。这种连接方式的弊病是由于受SCSI技术的限制,其连接距离有限,而且SCSI共享和仲裁的机制也导致了它的最大传输速度不能超过80&MB/s,所有的这些弊端导致了它只能作为单一节点的存储设备,不适合用在需要大规模高效率的企业存储环境中。尤其不适合钢铁企业MES系统的要求。   1.2&NAS(网络附加存储)技术   NAS——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服务器一般由存储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文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简单的说,NAS是通过与网络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它具备了磁盘阵列的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可以无需服务器直接上网,不依赖通用的操作系统,而是采用一个面向用户设计的、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简化操作系统,内置了与网络连接所需的协议,因此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设置较为简单。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并且物理位置灵活,可放置在工作组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与网络连接。因此,用户选择NAS解决方案,原因在于NAS价格合理、便于管理、灵活且能实现文件共享。   NAS的主要应用场所是在需要对网络用户提供大容量的文件存储的领域里。因此,NAS的解决方案不适合钢铁企业MES系统的数据存储。 1.3&SAN(存储区域网)技术   SAN——存储区域网络,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SAN是一种特殊的高速网络,连接网络服务器和诸如大磁盘阵列或备份磁带库的存储设备,SAN置于LAN之下,而不涉及LAN。利用SAN,不仅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数据,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不管数据置放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SAN具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SAN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由于SAN采用了网络结构,服务器可以访问存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存储设备,因此用户可以自由增加磁盘阵列、带库和服务器等设备,使得整个系统的存储空问和处理能力得以按客户需求不断扩大。另外,SAN具有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SAN采用了为大规模数据传输而专门设计的光纤通道技术。SAN存储结构见图1。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从SAN的结构图中看到:多个服务器主机通过光纤接口设备连接到光纤互连设备,而光通道的互连设备又通过光纤与多个光纤接口的磁盘设备或磁带库设备相连。这种存储网络的直接结果:主机系统与存储设备均可双向灵活扩展,整个系统可以形成存储共享的有机整体。同时,光纤通道的访问能力大大高于传统的SCSI技术所提供的通道能力。通过以上对各种数据存储技术的分析、比较,SAN数据存储技术模式更适合钢铁企业MES系统对数据存储系统的要求。   2、MES系统数据系统分析   2.1&数据存储系统分析   2.1.1&海量数据及存储系统扩容要求   随着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系统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应用系统不断扩展。一方面,数据量将急剧增长;另一方面,MES系统数据信息的急剧膨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对系统性能和容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当业务发展需要扩充时,容量和性能均应平滑扩充,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的使用需求。   2.1.2对数据I/O能力的要求   企业MES系统有着访问频度高、访问用户多的特点,所以,必须保证具有高效的数据I/O能力。   2.1.3高级的存储服务需求   钢铁企业MES系统实时性要求高(7×24&h不间断工作),随之带来了许多高级的存储服务需求,例如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实时分析,要求存储系统具有数据快照(Snapshot)功能;数据迁移,要求存储系统具有实时、快速、零风险的数据迁移工具,可以完成旧存储设备到新设备的无缝迁移;数据异地容灾,要求存储系统具有远程同步/异步镜像功能,灵活配置策略的数据复制技术。所以,必须从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高可用性。   2.2数据备份系统分析   在钢铁企业MES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是业务数据。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自动备份管理系统,对不断扩大的业务系统和不断增长的数据进行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要求备份系统能够有一套自动恢复的机制。在系统出现错误时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就能够恢复系统。   对业务数据恢复时间的要求很高,因此备份软件应提供一种机制,使用户在灾难发生后,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恢复服务器上的系统软件和数据。支持在文件和数据库正被使用时的备份。钢铁企业MES系统7×24&h不间断工作,在备份期间仍然有文件和数据库被打开使用,系统应该能够备份这些文件和数据库,否则会导致数据不完整。正如前面描述,SAN是先进的存储体系结构。利用SAN技术不但可以释放传统的网络资源(LANfree&Backup),甚至可以释放大量的系统资源(Serverless&Backup),大大提高网络数据的备份速度,提高数据备份的可靠性与可管理性。   2.3数据容灾系统分析   数据的集中带来了管理的便利,以及充分利用资源,大大减少了成本。然而,数据集中也有潜在的危险。一旦数据中心发生灾难,那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完整的存储解决方案是建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为保证数据中心的核心业务和关键数据的7×24&h有效性,必需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灾难备份中心。如上所述,SAN数据存储模式使得通过光纤可以将备份设备的物理连接延伸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使异地数据备份及容灾成为可能。   维护一个备份数据中心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技术挑战是确保备份数据中心与主数据中心的数据能保持同步。最理想的情况下,主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的数据应该完全相同。   3、解决方案   3.1系统总体结构   钢铁企业MES系统对数据中心的系统有很高的要求。根据前面所述,采用SAN数据存储技术来构建系统硬件。采用美国EMC公司硬件存储系统(磁盘阵列),美国StorageTek公司磁带库,备份管理软件选择EMC&NetWorker,复制软件采用FalconStorIPStor。   系统中包括EMC&CX3-10光纤磁盘存储子系统、光纤交换机及配套的GBIC、光纤主机适配卡、多模光缆。采用EMC&CX3-10存储服务器,将MES系统的主要业务数据集中存储到EMC&CX3-10中,这样不仅使分布在整个网络上各个地方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而且还降低了数据管理的复杂程度。所有的数据集中存储到EMC&CX3-10中更易于建立及管理备份系统,例如添加磁带库。系统总体结构见图2。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3.2系统构建   3.2.1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①存储磁盘系统   美国EMC公司是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EMC的角色是提供构建和管理其不断增长的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使其能灵活地支持企业不断快速增长的业务的需要。   针对MES系统数据存储的要求,结合EMC公司产品的技术与特点,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配置2台EMC&CX3-10存储磁盘阵列,将其中1台存储磁盘阵列移到远程备份中心使用,通过FalconStor&FRDS实现数据的远程容灾。此方案包括原系统升级、数据备份、远程容灾方案。   EMC&CLARiiON磁盘阵列具有独立的存储处理器(Storage&Processors),是建立在硬件RAID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的存储系统。CX3-10是EMC于2006年发布的最新一代光纤阵列系统。   ②光纤交换机   Brocade210E光纤交换机可显著提高存储企业网络(SAN)的性能和功能。基于第三代BrocadeA-SIC技术的210E集4GB/s光纤通道传输容量及各项全新功能于一身,大大加强了交换机的操作,令企业既可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可用性性能,又能享有集中式的数据管理。   Brocade210E交换机专为企业环境设计,并集成了广泛的高可用性硬件及软件功能。Broeade210E尤其适合既希望升级现有环境,又希望不影响商业运作的企业。由于Brocade210E能完全配合原有的交换机使用,因此能支持核心至边缘(Core-to-Edge)体系结构,有助于加强扩展性,提高更高的性能及可用性。   ③方案技术特点   先进的高性能海量存储解决方案,实现数据整合。据此建立起来的信息架构具有开放性、平台无关性、扩充和重构的灵活性。   容错存储系统和SAN通道高可用性及负载均衡解决方案RDAC,实现全架构的高可用能力。企业存储网络(ESN)及SAN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信息的高度整合,配合强大的管理软件,实现信息的集中式全面管理。   此方案框架下,支持基于SAN的Lan-free、Serverless的综合快速磁带备份方案。为今后采用基于IP/FC远程数据镜像,跨越整个架构的完全高可用性留有接口,数据保护能力强大。   3.2.2数据备份系统设计   ①备份设备选型   针对钢铁企业MES系统的要求,结合StorageTek公司产品的技术与特点,选用StorageTek&L40磁带库。   多年电子数据的积累,存储量会变得相当可观。这就要求选择磁带库存储容量要适应数据的增长、磁带机的读写速度要满足备份窗口的要求。将磁带库匹配两个LTO磁带机,提供备份服务。采用EMCNetworker备份管理软件控制StorageTek&IA0磁带库,实现无人执守网络备份。   ②备份系统规划   在数据中心选择1台PC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安装EMC&NetWorker&NetWork&Edition&for&Windows为基本的备份平台。配置磁带库自动加载系统,进行定时的自动备份。   配置1台大容量磁带库StorageTek&L40,实现数据大容量存储。磁带库配置2个LTO磁带机,40个磁带槽。备份服务器上需要配置1块光纤接口卡(HBA),用来连接光纤交换机。2个磁带机和机械臂串连起来通过光纤桥接器连接到光纤交换机上。   由于业务数据都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Oracle/SQL),其存储与组织方式有别于普通的文件,因此,对于Oracle/SQL选用EMC&NetWorker&Module&for&Oracle/SQL,无论系统结构如何改变,EMC可以对数据库的系统文件及数据进行在线备份,当数据库发生错误时,可以通过备份的数据对其进行恢复。真正的Online实时备份,保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该备份系统支持磁带库或光盘库等高性能存储设备,可做高速备份,可管理大量的数据备份介质。同时EMC软件可以非常好的与Alphastor软件结合,对在线和离线磁带的循环管理和实现磁带库的虚拟共享管理,为产销一体化及MES系统以后不断增长的储存需求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扩展性。   ③方案技术特点   高效自动化备份机制。&   LAN&Free备份。&   完善的数据灾难恢复功能,提供不同层次的容灾需求。&   统一集中的备份策略,自动化管理,减少人为错误。&   介质(磁带)的在线和离线自动跟踪管理。&   有效的媒体管理。&   满足系统不断增加的需求。     3.2.3数据容灾系统设计   ①软件选配.   选择FalconStor&IPStor&DiskSafe作为数据远程复制工具。IPStor是一个纯软件解决方案,与存储设备没有关系,不管存储设备是SCSI、还是FC设备,也不管设备是否来自同一厂家、同一品牌。IPStor可以充分利用现有IT架构、现有的存储设备,大大地降低投资成本。   另一个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两地数据通信链路。推荐带宽10&Mb/s以上,当然这取决于主数据中心数据变化程度。IPStor支持IP,也支持FC数据复制。实施中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②容灾方案说明   在数据备份中心配置一台高性能的Pc服务器作为IPStor&Appliance服务器,安装IPStor&Server存储管理软件。IPStor&Appliance服务器通过HBA连接到本地光纤存储交换机中。   在数据备份中心,从IBM&DS4300中分配一定数量磁盘空间给IPStor服务器,作为IPStor所管理的存储池,将存储池划分多个数据卷,数据卷可以重定向应用服务器,分配给IBM小型机使用。 &   在主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器上安装IPStor&DiskSafe复制软件。IPStor&DiskSafe是基于数据块级的主机到IPStor存储池数据远程复制模块(DSR),安装在应用主机上通过IP/SAN将数据以数据块的方式复制到备份数据中心IPStor所管理的存储池中,结合了IPStor提供的应用感知数据库代理模块,保证传输数据时的数据库一致性。   一旦数据需要恢复,可以将数据反同步,从备份数据中心复制到主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器安装(mount)IPStor数据卷,从启数据库实例,系统联机。   同样,可以将复制过来的数据卷在备份数据中心进行测试、开发等应用,配置过程简单。   4、结语   在研究分析现行主要数据存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钢铁企业MES系统对数据存储的要求,建立了一个SAN网络数据存储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适合钢铁企业MES系统要求的集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及数据容灾于一身的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满足中远期的数据库增长、数据增长,具备方便灵活的扩充能力。此外,还对系统的中远期目标进行充分的考虑,包括系统的扩容、高速备份、数据迁移、容灾处理等。
&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7-2
关键字搜索:新闻中心:[1篇]&&[1篇]&&[1篇]&&成功应用:[0篇]&&[1篇]&&[0篇]&&解决方案:[0篇]&&[0篇]&&[1篇]&&
图片文章:
最新发布产品
推荐解决方案
推荐成功案例MES系统的功能-乾元坤和官网
服务热线:
MES系统的功能
& & 功能十一:生产过程管理功能&&& &MES系统的生产过程管理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 & 功能十二:生产设备管理功能& &&MES系统通过对车间生产设备的管理模块,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 & MES系统的扩展功能:  生产现场信息综合采集技术、车间成本管理、车闻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物资管理、车间信息门户、KPI绩效分析等。
【上一条】
【下一条】MES系统在鞍钢无缝钢管厂的应用
作者:马军强 王茹 陈勇 李志明
欢迎访问e展厅
企业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企业过程再造为基础。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行的电子化。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目前,在钢管制造领域。多数企业还没有进行完整的信息系统规划或建设。在实际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中遇到大量问题。无法及时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等。
钢管制造企业在全面实施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光靠提高设备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设备和过程控制系统之上存在产销一体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必须实现过程信息与管理信息的全面集成。本文重点介绍系统在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简称鞍钢无缝钢管厂)的应用情况。
1 MES系统实施的背景
鞍钢无缝钢管厂是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成材厂,拥有4条热轧生产线、2条石油管加工生产线、3套(台)热扩管机组;生产规模大,品种规格多,工艺复杂,装备水平高,具有完善的基础自动化系统(L1)、过程自动化系统(L2)、先进的钢管连轧生产工艺。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工艺流程示意鞍钢无缝钢管厂原先采取二级人工管理的粗放式手段,由人工完成生产计划的下达和调度,生产线上各单体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是依靠人工传递报表来实现,一级生产计划由股份公司下达生产任务;二级分厂作业计划是由分厂进行合同归并、制定日作业计划,由厂级制定月、日生产计划,下达至各生产线并实施执行。厂级计划员既要保合同,又要保生产,还要根据原料材质、钢坯直径、管体外径、下料长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将同规格产品集中轧制,减少换辊时间,减少换工具调整及生产准备时间,提高轧管机作业率。这种管理水平虽然可以满足大批量、单品种的初级生产阶段需要,但当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畅通时就会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与完善的L1、L2自动化系统不匹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品种的增多、高钢级产品的开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落后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大型企业管理的要求。由于管理水平落后,人为因素难以避免,经常出现对计划执行信息掌握不足的现象,造成多次换辊、换工具,钢管成材率低,能源消耗大,轧管机能力达不到最高水平,非计划产品率上升,销售利润下降等问题,致使计划执行兑现率低,时常发生交货期延误或错发现象。改革这种滞后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对MES系统进行研究,并开发出实用的MES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无缝钢管MES系统的设置。给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提供了环境和工作平台,使一流工艺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
2 MES系统的应用
2.1 MES系统配置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是一个集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及信息管理应用技术的有机整体。由5套服务器、5套开发维护终端、1套网络管理终端、75套操作终端、16台打印机及相应的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设备构成。
1)服务器配置
MES系统的服务器包括1套防病毒服务器、2套串口通讯服务器、2套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主要根据系统的数据处理量及处理速度的要求而定,设备型号为IBM P55A。该型号的小型计算机在处理能力上保证有足够强的能力。并有适当能力冗余,以保证将来能进一步扩大其功能。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方式,磁盘阵列采用IBM DS5300,保证数据和应用的安全。
2)客户端硬件配置
在钢管厂各个部门和生产线上,根据职能设置相应的操作终端,进行设定、显示和操作。操作终端包括生产计划、技术质量、各条生产线共75套。客户端统一选用HP品牌的PC机(型号为DX2068)。客户端的选择主要考虑其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同种类型的计算机在进行网络连接时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很少,因此可以从硬件的角度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网络的物理安全。
3)打印机配置
打印机采用条码打印机Intermec Px4I,激光打印机HP2015D。
4)条码扫描设备
条码扫描设备采用Intermec MODEL 730。
5)系统的运行和开发环境
选取操作系统时,考虑到操作系统是多用户共享,一个用户可能会对其他用户产生有意无意的破坏,因此选择IBM AIX操作系统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端。该操作系统性能非常稳定,且安全性高。客户端操作系统选择了应用较普遍的Windows XP专业版。
在开发工具的选取方面,前台的开发工具利用Power Builder 10、Microso“Windows Office XP、C语言。Power Builder 10包含了许多新的和改进的语言功能,是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了IBM DB2 V9.1 FOR IBM AIX版本的数据库产品,该产品是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DB2主要应用于大型应用系统,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可支持从大型机到单用户环境,在unix、windows等平台下应用。通讯软件采用了IBM MQ FOR IBM AJX,后台程序的开发采用与AIX结合性能好的Pro*C。
6)网络配置
系统主干网络为千兆,终端为百兆。网络主干交换机采用H3C LS-3600-28F-EI。普通接入交换机采用H3C LS-3100-8C,光纤为单模8芯,通讯协议为TCP/IP。
7)网络拓扑结构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生产控制室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操作室、环形炉操作室、穿孔机操作室、连轧管机操作室、再加热炉操作室、定径机操作室、冷床操作室、矫直机操作室、探伤机操作室、检查台操作室、测长/称重操作室、通径操作室、水压机操作室、涂油机操作室、调度室、生产车间办公室等。
2.2 MES系统功能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是鞍钢集团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进行MES系统建设是为了实现鞍钢无缝钢管厂生产管理的高度自动化,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网络化,实现物料的动态跟踪与管理、生产信息流与的同步,实时反映生产实绩信息,按计划组织生产,全程质量控制。
MES系统在整个无缝钢管厂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系统结构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ES系统在ERP似ES/PCS三层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主要接收ERP系统下发的生产作业计划等信息,以此进行生产组织,对二级系统下达生产指令,采集二级系统的生产实绩,并将生产实绩等相关信息上传至ERP系统,同时完成相关的MES系统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生产实绩、物料跟踪、在线质量跟踪、主要生产设备状态、通讯、系统维护和统计查询、发货等项管理。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功能示意因此,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上层ERP系统的销售订单等数据是MES进行生产计划的依据;而下层的机组过程控制系统按照MES系统下达的生产指令进行控制,同时为MES系统提供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实绩。MES系统自身是一个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实现信息集成和数据交换。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数据共享、功能集成,达到指导生产并及时对现场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反馈的目的。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架构2.2.1 主要功能模块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的管理范围从管坯原料开始到成品发货完成为止,主要功能包括:生产计划与实绩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通讯管理、设备停机管理、综合统计、系统维护等,其系统功能层次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MES系统功能层次架构2.2.2 主要功能描述
1)生产计划管理
鞍钢无缝钢管厂MES系统对生产计划信息流程进行优化,自动接收鞍钢集团ERP系统的销售订单信息,编制成生产计划管理模块,将编制好的各工序的生产作业计划传送给钢管厂各工序的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安排生产。并实时跟踪各工序的生产和物流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各工序协调顺畅地进行生产。该模块主要实现商务订单接收、孔型计划接收、日品种规格计划接收、月要料计划接收等功能。
2)生产实绩管理
各基础自动化系统和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收集各工序的各种生产数据,包括生产过程数据、实时数据、状态数据、跟踪数据等,对生产过程和物流进行跟踪,实时监视各工序的生产状态。并将收集的实绩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将这些生产实绩记录并管理起来后即可对整个生产厂的生产实绩信息进行实时的跟踪与统计。并将以上信息传递给鞍钢集团ERP系统。
3)质量管理
鞍钢无缝钢管厂原来的质量管理是以纸介质的形式记录并传递。先由厂以纸介质的形式生成化验、检验委托单,再由人工传递给质量检验中心并进行委托。效率低下。MES系统优化了原来的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实现接收质量设计信息、原料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核对、原料封锁、释放、质量设计模板提取、成分委托等功能,对钢管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处理和存储。形成完整的质量数据。并对实时生产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和判定。为生产管理提供帮助。
4)物料管理
收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原料数据。掌握管坯原料入厂量、消耗量、库存量,以便进行原材料的调拨和管理,并可直接进行生产成本的统计和分析,方便各级管理人员掌握原料情况,组织生产;收集回炉料、退料等信息;收集各种产品数据。掌握产品生产量、出厂量和对应的质量数据,对产品的出厂进行管理,并可根据品种和去向进行数据统计;对全厂的物料进行跟踪,显示物料当前所处位置及状态,以及质量检查情况;实现加工用原料库管理、产品库管理、成品库管理、成品库位管理等功能。
下面介绍按支跟踪物料过程:按照工艺流程,将整个生产线按其功能划分成不同的跟踪区,主要的跟踪区有:上料、加热炉区,轧制区,精整一区,精整二区。在各跟踪区内按照控制要求又细分为各跟踪子区。随着物料在生产线上的移动。系统跟踪指针会随之移动。从而实现物料的跟踪。
生产线物料的形态分为:管坯(穿孔前)、毛管(穿孔后)、荒管(脱管后)、钢管(定径后)、子管(排管锯锯切后的成品管)。通常情况下,从管坯到钢管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从钢管到子管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据物料的形态关系,系统将整个生产线的物料跟踪与管理划分为两大部分:①钢管(母管)的跟踪与数据管理。钢管的跟踪与数据管理,从管坯翻人管坯锯后中间运输辊道开始,到排管锯锯切前。系统对于每一根进入生产线的管坯(从翻人锯后中间运输辊道开始到排管锯锯切前)是通过二级系统钢管数据表和钢管跟踪指针表来管理的。每一个管坯对应一个钢管数据记录和钢管跟踪指针。当二级系统接收到每一个管坯上线(翻入管坯锯后管坯中间运输辊道)信号后,为其设置钢管编号,在钢管数据表和钢管跟踪指针表内分别建立一个钢管数据记录和钢管跟踪指针。系统将整个生产线划分成不同的跟踪区域,当钢管在生产线上移动时,钢管的跟踪指针会在跟踪指针表内移动,用来指出钢管当前所在的位置。钢管数据表用于存放钢管在此阶段的计算数据及所获得的实测数据。②子管的跟踪与数据管理。子管的跟踪与数据管理,从排管锯锯切子管起,到子管离开生产线止。当钢管在排管锯被锯切成子管后,通过子管数据表和子管跟踪指针表来实现子管的管理。每一个被锯切的子管都对应一个子管数据表和子管跟踪指针。当二级系统接收到一级系统传来的子管切割信号后,系统自动为每个子管建立管编号以及相应的子管数据表和子管跟踪指针。当子管在生产线上移动时,子管的跟踪指针会在跟踪指针表内移动,用来指出子管当前所在的位置。子管数据表用于存放子管在经过生产线各阶段(在排管锯锯切后)的计算数据及所获得的实测数据。
(1)装炉。二级系统依据接收的轧制作业计划进行装炉组批操作。当二级系统将批号生成完毕后,根据生产实绩向三级系统按支上传生产实绩信息(包括:物料号、熔炼号、钢质代码、管坯直径、管坯长度、重量等)。三级系统根据二级系统上传的生产实绩信息形成物料批主信息,组批完成后二级系统向三级系统传递组批完毕信息,三级系统根据生产实绩数据向四级系统上传装炉实绩信息。
(2)出炉。二级系统根据生产实绩信息向三级系统按支上传出炉实绩信息。如果有回炉物料,二级系统需向三级系统上传回炉实绩信息。三级系统根据二级系统上传的出炉实绩信息和回炉实绩信息自动更新物料信息。
(3)穿孔/轧管。二级系统根据生产实绩向三级系统按支上传穿孔/轧管实绩信息。如果有中间废物料,二级系统需向三级系统上传中间废物料实绩信息。三级系统根据二级系统上传的穿孔/轧管实绩信息和中间废实绩信息自动更新物料信息。整批穿孔/轧管完成后,二级系统需向三级系统传递整批穿孔/轧管完成信息。
(4)定(减)径。整批定(减)径完成后,二级需向三级系统传递整批定(减)径完成信息之前的物料管理与穿孔/轧管的相同,只是三级系统接收到整批定(减)径完成信息后,根据该批物料信息情况向四级系统上传相应的回炉实绩、订正实绩和轧制实绩信息。
(5)冷床。二级系统根据生产实绩向三级系统按支上传冷床实绩信息。三级系统据此信息自动更新物料信息。整批经过冷床后,二级系统需向三级系统传递整批冷床完成信息。
(6)排管、矫直、探伤、通棒、水压、涂油、倒棱与冷床上的物料管理相同。
(7)化验、检验委托。化验、检验委托完全在三级系统内操作,用户在三级系统内按批选中要委托的物料信息,对选中物料进行委托操作。
(8)精整区质量检查。精整区质量检查完全在三级系统内操作,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用户在三级系统内按支选中要处理的物料号信息,对选中物料进行封锁和释放操作。三级系统向四级系统上传相应物料封锁和释放信息。
(9)精整区合批。精整区合批完全在三级系统内操作,根据生产需要,用户在三级系统内按支选中要合批的物料号信息,对选中物料进行合批操作。三级系统向四级系统上传相应物料合批信息。
(10)精整区包装。包装操作完全在三级系统内操作。用户在三级系统内按支选中要包装的物料号信息。系统根据捆号生成规则自动生产一个新捆号。当该捆信息生成后,三级系统将该捆包装实绩信息上传四级系统。
(11)交库。交库完全在三级系统内操作,用户在三级系统内按捆进行交库操作。三级系统向四级系统上传相应物料交库信息。
根据二级系统上传的实绩信息,在三级系统内用户可以查询出每批下对应的每支物料在各个实绩点产生的生产实绩信息。
由于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复杂,物料按支跟踪困难,因此可以采用增加检测设备、设定物料跟踪关键节点等方式来实现。
5)通讯管理
鞍钢无缝钢管厂MES系统与其他相关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通讯,接收鞍钢集团ERP系统下达的生产订单,与炼钢厂、质量检验中心进行协调,组织生产。进行生产调度和质量设计,下达生产任务给各个生产工序进行生产,同时从各个生产工序收集生产数据,并将生产数据反馈给鞍钢集团ERP系统。通讯方式根据鞍钢无缝钢管厂以及系统相关方的实际需求,采用了以下两种实现方案。
(1)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与适配程序。通过使用MQ作为中间件并编写相关的中间件适配程序实现无缝钢管厂MES系统与鞍钢集团ERP系统,炼钢MES系统,化验、检验MES系统进行电文通讯与传输。
(2)COM接口通讯程序。使用Power Builder 10编写COM接口通讯程序与计量系统进行通讯。通过COM接口通讯可以将两台不在同一网络的电脑连接起来进行数据交流。
6)设备状态管理
对鞍钢无缝钢管厂重要生产在线设备进行管理,采集开/停机信息和生产实绩信息。生成相应的设备运行报表。
7)综合统计
通过MES系统在运行中采集的生产实绩信息、质量信息和物料跟踪信息等数据,利用图形、表格等各种直观的方式,根据需要灵活地查询各种生产实绩数据,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得到所需的信息,根据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联机分析处理(OLAP)。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为鞍钢无缝钢管厂的日常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3 MES系统产生的作用
MES系统在鞍钢无缝钢管厂应用后,将生产管理模式由人工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系统精细化管理,规范了生产管理方式。整个生产厂的计划下达、物流跟踪、质量信息和发货管理全部在MES系统内操作,所有物流信息可以方便、准确、快捷地在MES系统内查询,解决了各工序间协调运作、各部门和各岗位之间的沟通、物料信息全程跟踪、生产信息及时传递、生产过程优化等问题。改善了生产决策环境,确保了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输,有利于稳定均衡生产,为生产工艺人员进一步优化调度排产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MES系统应用后,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1)通过IBM MQ通讯中间件以及串口通讯技术很好地实现了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质检、炼钢、计量、ERP等系统的接口和数据通讯。
(2)建立了由数据库、通讯软件、客户端组成的两层体系结构,满足了系统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需求。
(3)实时跟踪了生产过程中钢管的各项生产控制参数,以便控制和调节钢管的综合质量,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保障。
(4)实现了生产管理高度自动化,信息交换和传递网络化,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
(5)提高了产品原品种合格率。缩短了轧制生产周期,提高了资金周转率。
(6)减少或避免了生产过程现货和管理现货的产生。
(7)把先进的条码技术运用于钢管生产线,降低了生产和发货过程中的差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8)信息与生产同步,实现了按需求进行的按支物料跟踪,对管坯原料、毛管、荒管、子管进行全程数据跟踪,为了将来的统一管理和查询。全程记录物料信息。
(9)从原料切割生产开始到发货为止,实现了全程质量控制,在线质量数据采集,及时纠正了质量问题,避免误导生产,减少质量异议。
(10)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鞍钢信息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立足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的实际,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以生产、质量为中心,按合同组织生产,进行全过程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设计开发了1套针对鞍钢无缝钢管厂的制造执行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将管理经验、行业经验和信息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进行了有效地整合,实现了信息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该系统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完全能够满足鞍钢无缝钢管厂当前的管理需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制造执行系统MES相关文章:
· 张晓鹏 ()· 周慧秀 单联洁 ()· 王正通 ()· 张浩 ()· 周卞 ()· 邱正勋 ()· 赵栋 陈呈频 兰秀菊 ()· 孙旭 ()· 殷宏伟 任勇强 刘宾 王学民 骈静 ()· 施灿涛 杨国俊 李铁克 ()
查看更多CIO信息化管理相关文章:
· 韩雪 ()· 张晓鹏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谢洪彦 余志强 ()· newmaker ()· 李峻峰 李艳萍 ()· newmaker ()· 周慧秀 单联洁 ()· 王正通 ()· 张浩 ()· 吕寅劼 ()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我要为该文章留言:
留言不能少于8个字符,广告性质的留言将被删除。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畅所欲言吧!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芯光纤光缆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