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书籍介绍了对数函数效用函数,主要是经济类的书?

查看: 4850|回复: 3
阅读权限36威望1 级论坛币26228 个学术水平605 点热心指数532 点信用等级511 点经验103447 点帖子2849精华在线时间254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70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9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lwzxy 于
08:48 编辑
首先声明,没有发错版面。原因在于:金融学的根在经济学,经济学的根在哲学。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牛逼哄哄到自我否定,乃知金融学之博大精深也!下面也转一篇来自知乎的关于经济学推荐书籍的热门答案,供大家参考。
对于非经济专业的人,在经济有哪些算是入门/必看的书籍呢?
匿名用户、、 等人赞同
说起来这类问题问的太多差不多够了,至今没有世桢满意的答案……这类问题如:
答案是很多,不过很多答案问题不少,如:
1.单纯开书单以至于给书太杂太乱,没有给出相应的读书顺序以及注意事项。
2.有些答案推荐的书单里有属于不同流派的甚至互相冲突的书籍而没有告知不熟悉情况的人。此外,这说明,不少人觉得,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各个学派,尽管没有统一的基础(比如方法论),却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他们都是这个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印象从何而来世桢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多数人无力分辨真伪,为多个学派的纷争所制造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假象所迷惑。这一误解必须破除,没有共同基础的学派互相冲突,而有时所谓借鉴吸收,乃是强势学派打压其他学派的借口,他们照搬了别人的某一结论(因为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而他们以错误的基础得不到),别人赖以得到这一结论的基础却有意忽视,这导致他们名义上承认这一结论,却在进一步构建其理论时再次忽略并继续犯错,这很恶心,不用点名是哪家,各自心里有数。荐书者应该指出:读者需要自己甄别,最后只可能有一个路径,而不可能大包大揽;不加分析、盲目接受所读到的那些相互矛盾的一切,除了给自己增加困惑,制造混乱,别无作用。
3.有的答案盲目推荐不少根本不适合入门的书籍(比如属于古典经济学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作为文献自有它的意义,但今人的研究已经不再基于古典经济学了——至少也没有多少正经学派奠基于客观价值论了。某种意义上说推荐这样的书有害于初学者。)
4.推荐马克思的世桢都无力吐槽了……
5.在同一研究范畴里推荐太多重复的书籍,没有筛选出哪本更适合——怎么能让初学者浪费时间读重复的,如果是有进阶你好歹提醒一下先读哪本后读哪本啊?
6.某些荐书对于初学者未免太过高深……
7.某些答案推荐的书太不是弱智就是根本就是民科……
最后一大问题:这么多答案竟然完全忽略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世桢起先以为这在知乎简直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后来发觉是知乎特有的政治正确,科班出身者多不待见这一方法论独特、对主流颇多抨击的学派。(此外推荐哈耶克的那位答主,虽然您没有忘了奥地利学派,但能告诉世桢给初学者推荐这个是何居心否?更可恨者,推荐的是哈耶克略后期的政治哲学著作,而非前期经济学著作(哪怕推荐《纯粹资本理论》也好啊,再不适合初学者好歹也是经济学的。))
好了,吐槽到此结束,现在来给出自己的答案,世桢先把话说的清楚:由于这里的答案严重缺失奥地利经济学派,世桢的荐书完全针对这个学派。奥派内部亦有分歧,今日的主流,是米塞斯-罗斯巴德进路,世桢也主要依据这一进路荐书。由于国内还不是人人熟练掌握英语,尽量推荐国内买得到或下得到中文版的书。世桢本人未必都读完这些自己推荐的书,这是实情,不过世桢也是有一定的基础,看各位前辈的各种推荐,获得电子版后至少了解书的主题和内容,心中有数哪些比起其他个值得推荐,在哪一阶段推荐。假如读者不是读经济学专业的,这对你们是有好处的,假如不幸恰好就是读经济学专业的,那世桢的建议是别看这个问题下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荐书,包括世桢的,乖乖跟学校进度读该读的书比较好,你想进步去问老师,一定会有推荐,让你能在主流经济学大道上飞奔。
第一步、跨入经济学的大门:
推荐《》,著。
世桢读过这本书,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体例,而是分析具体案例,向读者传授一些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如,分析经济事务时,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单方面的效应,应当注意到那些隐含着的效应,这些效应对我们最终分析出的结果是有重大影响的。
说的更具体点,此书分析的不只是“具体案例”,而是我们生活中或是在学术界常常能见到的各类由凯恩斯学派等提出的各类谬论(比如著名的“破窗谬论”),通过批评他们的各种荒唐的逻辑,将正确的逻辑教给读者。
值得注意的有(作者本人在序言中的说的):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数字,望读者见谅。若讨论关税、价格调控、通货膨胀,以
及对煤炭、橡胶、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都需要用统计数字来作支
撑,势必导致本书篇幅大增,超出预先的设想。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士,我非常清
楚统计数字更新的频率有多快。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去看
当时讨论统计数字的新闻纪实。普通读者一般都能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
计数字。总结,看过这本书不意味着你接受了奥地利学派的学说(虽然作者本人可算是当之无愧的奥派学者),事实上,奥地利学派那些重要的内容包括方法论并不会出现在这里,因此你也能在封面看到说弗里德曼推荐这本书,而弗里德曼属于芝加哥学派——仍然属于主流经济学,看完它以后你仍有机会&无伤&逃离奥地利学派。
第二步、初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罗伯特·P·墨菲著,台湾译本《年輕人的經濟課》译者吳莉瑋(吴莉玮),世桢读的是这个版本,读者也可以选择大陆译本(由程晔、周薇娜等编译的《第一本经济学》,而且另外可以下载到课后答案)。
此书体例倒是有点像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正儿八经的教科书,主要分四部分,一、入门基础,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社会主义:命令经济,四、干预主义:混合经济。
这本书讲授了奥地利学派的基础,如,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的人,经济学研究方法,奥地利学派建立于公理体系上的理论体系(类似于几何学),只有个体才有行为的观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主观偏好及其序数化,个体在消费与储蓄间的选择,价格的形成,企业家才能(台译企业家精神)收入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等等等等。这些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的一部分,相关叙述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部分,而且将在此书将来的分析中以及所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分析中用到,讨论的也相对完整严密,是最需要认真阅读的部分。
本书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性抨击,即第三部分,个人觉得,理解基本概念,把这部分的学习留到将来再说。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而非我们想象中的道德和激励问题)是社会主义必然失败的核心原因,这个问题涉及米塞斯的货币理论(也就是说,要先理解资本主义下的生产,才能理解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如何把序数的效用转变为基数的价格体系、货币作为经济计算的手段之类的问题,为什么说哪怕中央计划者即使掌握了全部关于可采取的技术手段、资源、消费者的偏好排序的信息,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仍旧不可能,这些不是那么容易弄明白的。
08:42:47 上传
——摘自罗斯巴德《经济论辩集》
本书有对各路包括但不仅限于凯恩斯的干预主义的抨击,即第四部分。
作为一本提供给初学者的、介绍奥地利学派大致框架的教科书,此书在第四部分的最后集中讨论了奥地利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主要由米塞斯和哈耶克做出贡献的商业周期理论。限于篇幅这本书肯定没有办法完整叙述商业周期理论,逻辑不够严密在所难免,许多重要理论没有提及,不过如果你深入学习奥地利经济学,肯定会遇到完整的与严密的商业周期理论。
顺带一说,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以及“曲线左移”、“交点”之类用语,这类说法对于奥地利学派,“不太恰当”,数形很直观,但也容易掩盖事情的本质,也许在一些简单情形下无害,但学生决不能认为这些曲线的移动就是经济现象的本质,更不能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带入将来的学习中。教科书是为了说明简便才用的这样的图像代替严谨可靠、反映真实世界的语言逻辑。
关于本书的特别说明:
(注:链接里豆瓣上的罗斯巴甸即本书译者程晔)
2.《》By David Gordon
由微博上的 老师推荐。可以作为对前一本的替代选择(或是补充不足也行)。相比前一本要更加严谨,用严格逻辑推理,从经济学的方法论,到行为与偏好、需求与供给、劳动价值论的谬误(特别讲到为什么供求俩曲线并不给定与供求分析的重要性),干预市场的恶果(包括工资管制在内的价格管制),最后是前一本书严重欠缺的货币理论与金本位(讨论了米塞斯及其重要的回溯定理)。
我们知道在米塞斯提出他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不可能之后,任何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论都彻底破产了。不过在此之前,奥地利学派就已经对她的那个臭名昭著的理论对手做出了致命一击:庞巴维克在1896年写出了《马克思体系的终结》(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而David Gordon在这本书的第五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分析其谬误,也回顾了庞巴维克的分析,这不仅是对谬误的批评——它同时对初学者理解正确的理论也很有助益。
第三步、前辈的宏伟大厦
其实读完了上面推荐的书,你已经对奥地利学派有了相当的了解,,就算你下狠了心弃绝奥派,你至少对它的理论框架很清楚,批评的时候有可能抓到奥派的要点攻击到痛处,而不至于像那些完全对奥地利学派无知的人,他们或是道听途说奥派如何如何或是占着自己学了点主流经济学就对他们毫无了解的事情大放厥词——这些人近来遍布知乎与其他社区——会对奥派做已是陈词滥调但却毫无意义的攻击,好显示自己站在知乎政治正确的制高点上。你至少不会像他们一样,你至少清楚奥地利学派早已对这些陈旧的攻击有过精彩绝伦的辩护与反击,你做过深入更多研究后,审慎地做出真正有力的攻击。
好吧,先结束这段悲观的关于世桢这篇书荐的读者将会背叛的假设,回到荐书这个主题,世桢说,如果你仅仅读过那些入门书,是远远不足以自称奥地利学派之一员,至多是奥地利学派的追随者。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大师的作品,一是为了学习奥地利学派真正的理论大厦是怎样的,说起来令人惊叹,谁能想象,奥地利学派仅仅由基本的公理和少数几个辅助公理,通过严密的,无可指摘的逻辑推演——这样的逻辑推演是对真实世界完整贴切的反映,远比丧失了大部分现实意义的变量与方程可靠、科学得多——就能得到经济学理论大厦。
世桢没有资格对书的内容说三道四,说什么要注意之类的提示了,这两本书,必须读。
世桢直接把自己以前的答案贴过来(稍作修改和节选):
08:43:45 上传
若论奠基、当得起“神书”之名的,必然有这本《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著。
来自豆瓣的书评
08:44:49 上传
08:45:26 上传
说起来,这本《Human Action》
虽非奠基,神书也绝对当得起。
世桢特意把手里的上册拍照贴出来。翻阅有日又常放在包里,封面略显破旧。由于信不过翻译(常有人批评此书翻译不佳),英语又不好,查词颇多,不过也算边读边学吧。
这是这本书的维基百科介绍。
这是罗斯巴德对本书的评论唯此两本书地位不可撼动
当然,还必须要添加这一本
08:46:12 上传
(米院下载还可附带
08:47:03 上传
,其中文版《权力与市场》在中国有出版)
08:47:59 上传
不多说了,一千多页的巨著啊,暂无翻译,不过中文版出版,一起期待吧(这是来自2014年启真馆全新书目的截图,可以看到今年年底我们估计就能看到中文版了!):
08:48:40 上传
来自豆瓣的内容介绍。大作不敢妄评,大家阅读愉快!
第四步:专题
完成第三步(世桢羞愧,这个假期一定要啃完《原理》外的那两本),就可以算是掌握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然,正三观的任务算是结束了,我们拿下了经济学的大部分领地,应对那些水平一般的企图欺骗我们的各类理论诈欺师,我们的知识储备算是绰绰有余。可这不意味着我们在理论学习上就无事可做,一来,应对武装更加严备的论敌,我们需要对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了解一些更为广阔的文献资料,整备我们自己,深入理解一些本学派对某些主题的研究。
特别说明一下,所谓的第四步与第三步不一定是先后关系,完全可以是并行的,这也是先推荐《年轻人的经济课》的原因之一,掌握了基本原理并熟悉相关术语,能很大程度上减轻阅读本学派专门著述的压力。还有,由于许多著作的内容不只一个专题,故推荐的时候世桢会指出是哪部分与专题有关——这可不意味着只需要读这一部分哦。
(未完待续)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培根说:“只知哲学的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倒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同样,只知经济学的一些皮毛的人,会相信类似“节俭悖论”之类的谬论,深入了解经济学,则会把人重新带回到普通常识。
阅读权限36威望1 级论坛币26228 个学术水平605 点热心指数532 点信用等级511 点经验103447 点帖子2849精华在线时间254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70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9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专题一:经济学研究与方法论
<font color="#.首推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如果你读的《国名经济学原理》的版本和世桢一样,就能在哈耶克的序言中读到这本产生的背景:当门格尔成为维也纳大学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影响扩大之时,历史学派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决心捍卫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反对历史学派所谓他们拥有唯一合理的研究工具的宣称。这本著作应运而生。
(必须指出,受到维塞尔不少影响的哈耶克为此书做的序实在不可尽信,身为奥地利学派一员的维塞尔后来追随了一般均衡框架下的瓦尔拉斯范式。而在哈耶克的影响下,JohnR.Hicks把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引入了英国。——关于维塞尔和哈耶克的“事迹”,来自《HA》学者版由霍普等人写的Introduction。)
(另外,手里是和世桢一样版本的《原理》的读者,请立即撕掉后面附带的由卡伦·沃恩所写的毫无价值的胡说八道拿去包厨余以物尽其用。这位自称了解奥地利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她的那本丧心病狂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里极尽全力诋毁污蔑贬低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等人,相反,把那些扭曲奥地利学派的研究、歪曲“企业家才能”概念、把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塞进本学派的叛徒捧上了天。如果她的意图得逞,我们也见不到今日的奥地利学派,作为唯一正确地理解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而存在。所幸的是,在力求真理的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她的卑劣企图可耻地失败了,她那本充满偏见和歪曲的书成了每个掌握奥派理论者的笑柄。有关这位无数企图打压奥派者之一员的更多信息,请参考罗斯巴德在《经济论辩集》中的一篇《奥地利学派的现状》的结语。)
可以说这本书奠定了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不过对于读者来说,相对之前推荐的几本书,该作品的难度不小,“哲学”味儿浓浓地。虽说如此,啃下这本书对于希望进阶学习的读者(包括世桢)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font color="#.米塞斯《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的第一部分
这部分相比起上一本容易读多了……
<font color="#.罗斯巴德《经济论辩集》第一部分
同上,可惜就是没有中文版……
<font color="#.米塞斯《理论与历史》
这是米塞斯的一部相当主要的方法论著述(世桢最初写答案是忘记了,实在是大疏忽)。
专题二:货币、经济计算与社会主义的不可能性
<font color="#.米塞斯《货币与信用原理》()
不说了,大师的得意作品之一,也是必读作品之一。 再次引用罗斯巴德的评价(注意这不是书评是罗斯巴德对米塞斯的货币理论的介绍,书的内容简介在书的链接中有)。
<font color="#.米塞斯《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
第二部分货币,第四部分比较经济体制。
<font color="#.米塞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
对社会主义的分析,全方位地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第二卷的第一部分,由米塞斯在1920年的论文扩展而来,对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展开讨论,其最终结论——社会主义无法进行经济计算——给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判了死刑。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支持者试图反驳这一结论,并无耻地宣称他们赢得了那场发生在二、三十年代的论战。历史的车轮碾过,许多人纷纷反思自己当初的愚蠢,而对此我们如此表态:我们反对社会主义,不是因为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去反对它,因为它违背了人的行为学的基本原理,而这样的经济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摘自,由米塞斯的话转述。)另一方面,论战中支持社会主义的一方使用的一般均衡的工具,很好地说明了新古典理论对市场的无知和反市场的本质。
<font color="#.罗斯巴德《经济论辩集》第44篇《Ludwig von Mises and Economic Calculation
Under Socialism》与第45篇《》
这是两篇对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论战的回顾,论战如何开始,米塞斯怎样得到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经济计算的不可能这一结论,对手们怎样应对并把问题引向静态并宣称自己获胜,米塞斯的反击,米塞斯以外的社会主义反对着对问题的扭曲,相信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顺带一提,同样的主题,德索托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虽然对论战过程的回顾相当详细,但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时却明显地偏向了哈耶克与柯兹纳,请读者自己甄别。
专题三:商业周期理论
<font color="#.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
每一位奥派学人都需要阅读的一本杰作。该书通过对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的分析(成因、ZF决策等),狠狠地反击了“商业周期是资本主义的故有属性”、“面对大萧条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自由放任使美国大萧条变得更加严重”等一系列弥天大谎和歪理邪说。本书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严厉反驳包括熊彼得和凯恩斯等人的关于繁荣与萧条的理论、给出制止商业周期再现的对策(完全的金本位与百分百准备金制)、列出铁一般的历史事实和数据(完美反击关于奥地利学派不会做实证研究的谣言——事实上,建立在无可否认的人的行为公理上的人类行为学的结论必然正确,无需实证来“证明”,相反任何历史事实都能得到人类行为学的解释。),是应对关于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诘难的好材料。本书对于那些要求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更多管制的各种利益代言人来说是一场灾难,也难怪读者会调侃“此书应当焚毁,永不再版”。
<font color="#.德索托《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和稀泥大佬也有他的好处啦)
本书很有特点,一开头,澄清辨别借贷合约与储蓄合约、不规则存管合约与货币借贷合约等法理概念,从历史视角审查违背货币不规则存管合约的后果,从法理上反驳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随后是则是我们常见的内容啦(不过仍然很有特点),描述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如何扩张信贷,在一定条件下估计扩张规模,分析信贷扩张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最后,德索托提出了于商业周期的对策是:废除中央银行,货币私有化和百分百准备金制,并有关于银行改革转型的建议。
(尽管和稀泥大佬也有他的好处,世桢还是要提醒读者小心甄别,特别是作者对柯兹纳的奇怪的信任……)
<font color="#.罗斯巴德《1819年大恐慌》
这是罗斯巴德的博士论文,如果说《美国大萧条》揭示了商业周期过程中ZF干预的恶果,那本这部作品则相映成趣地,指出自由放任的好处——当时的人们和现在人一样呼唤ZF干预。但与现在不同的是,ZF对于像通胀、抬高价格、救助和财政刺激这样的要求置之不理。结果呢,恐慌立刻停止了,经济很快恢复。(内容来自)
<font color="#.亨利·黑兹利特《失败的“新经济学”》(《THE Failure OF THE “New Economics”》)
逐字逐句反驳凯恩斯《通论》的大作,虽说与本专题并不完全相关,不过,学习反驳所谓宏观经济学的谬论,对宏微观遵循同一逻辑的奥地利学派的学生来说,是个很有必要的经历。
专题四:无ZF资本主义、自由意志主义运动与奥地利学派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行为学及其分支经济学是伦理无涉的科学体系,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仅仅依靠伦理无涉的科学我们能否提出公共决策建议或者反驳他人的?某些情况下也许是可能的,如果我们与对手共享同一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宣称对手的政策并不能得到合意的结果。然而这并不覆盖所有情形,具体的世桢不再详述,请罗斯巴德来说吧:及。
(非常抱歉世桢肯定没有办法再一一解释了,讲的太细这答案不可能被知乎放过的,不过世桢还是强调一点,有些结论看似匪夷所思,但是记住请不要用感性代替理性。)
<font color="#.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
<font color="#.罗斯巴德《权力与市场》
<font color="#.罗斯巴德《》(似暂无中文版)
<font color="#.罗斯巴德《剖析国家》
<font color="#.汉斯-赫尔曼·霍普《私有防御》
<font color="#.汉斯-赫尔曼·霍普《该做什么》
注:4、5和6是台译本译名,感谢译者吳莉瑋(吴莉玮)
专题五:经济学史
推荐罗斯巴德《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经济学思想史》计两本(分别是《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和《古典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没有什么具体要说的啦,看就是了。特别强调下《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的第十六章,对大家破除斯密迷信很有帮助。
经济学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们可以说,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到了罗斯巴德,已经臻于完备(抠字眼的读者注意这指的相对完备性,人类行为学这样的公理体系不像是绝对完备的),但是也有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尽管可能不是很大片了,世桢愚钝,理解大师的思想都深感吃力,不过假如谁要看到这个答案受到影响乃至真的有突出贡献,世桢亦“与有荣焉”。日常的学习不一定都是看大师著作,米院有日报和博客,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世桢诚心奉上答案。
——————————————————分割线——————————————————————
感谢眼镜起雾侠在评论区的评论;
感谢微博上的黄花非鱼老师提供的建议和提醒,世桢在第二步添加了一本书。经提醒世桢已经把之前疏忽的罗斯巴德《》加入答案中。
世桢已将手中的奥地利学派相关电子书以百度网盘和网易云阅读形式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根说:“只知哲学的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倒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同样,只知经济学的一些皮毛的人,会相信类似“节俭悖论”之类的谬论,深入了解经济学,则会把人重新带回到普通常识。
阅读权限28威望0 级论坛币2425 个学术水平9 点热心指数18 点信用等级9 点经验906 点帖子483精华0在线时间3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0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6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234 天连续签到: 6 天[LV.7]常住居民III
赞!!!!!!
阅读权限32威望0 级论坛币7986 个学术水平29 点热心指数61 点信用等级35 点经验19300 点帖子1728精华0在线时间22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27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6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TA的文库&&
开心签到天数: 436 天连续签到: 93 天[LV.9]以坛为家II
lwzxy 发表于
首先声明,没有发错版面。原因在于:金融学的根在经济学,经济学的根在哲学。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牛逼哄哄 ...还行吧
论坛好贴推荐书籍包括经济学、金融以及财务方面。
,应该分到管理类书籍吧。今年看的书侧重于政治学、社会学、民族理论及边疆研究方面。但是这本今年很火的书还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称之为今年看的书侧重于政治学、社会学、民族理论及边疆研究方面。但是这本今年很火的书还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称之为产品经理的必读书也不为过,小米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不能因为人家手机便宜就鄙视这个伟大的企业。下边写在书外包装上的内容推荐,我觉得没有丝毫夸大之处:
翻开《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此外,我觉得作为手机的营销手册来看,这本书也极为不错,因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去买个小米研究一番。
Carol Alexander 的四部头Market Risk Analysis. 非常全面系统地介绍了market risk modeling的常用方法和理论。内容深入浅出,从头教你进入market risk model的领域,附有大量应用实例。第一卷是数学基础,可以不看,需要时查阅。第二卷讲常用的统计和计算经济学方法,如PCA, factor analysis, GARCH models, cointegration 以及forecasting. 你会学到这些方法如何在实际中被应用于巿场风险分析。第三卷讲常见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包括基本的固定收益产品,期权,期货,远期,以及volatility models.最后一章portfolio mapping非常重要,教你如何把复杂的trading portfolio 分解为到risk factor的组合。这是银行资产组合资本计算的基础.第四卷真正进入risk 模型,计算VaR及其相关量的各种方法,如蒙特卡罗和historical simulation. Scenario analysis, stress testing 和capital allocation等。如果你立志做risk quant, 不要指望FRM,内容太浅太泛。但读了这套书,去面试这类职位绝对更靠谱。---------------------------------------------------------------再推荐一本财经类的畅销书-《欧元的悲剧》(The Tragedy of Euro). 这本书系统阐述了2009年前后欧债危机的背景,起源与过程,分析了欧元这一欧洲一体化货币形成过程背后政府,央行及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对货币流通的基本经济原理以及货币政策背后的政治推动力的剖析十分深刻清晰。有些内容是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书中的不少观点似乎在印证阴谋论的观点,其中的一个核心是欧元体系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于德国来说是”不流血的凡尔塞条约“,也就是说以法国为首的国家通过非战争的手段迫使德国最终放弃了马克的统治地位,以换取两德统一的实现。但是与《货币战争》这样的书不同,作者的逻辑论证非常严密,而非简单地罗列数据和结论。书中还详细分析了欧洲央行与美联储在支持政府财政货币政策手段方面的异同。在YouTube 上可以找到作者Philip Bagus关于本书的访谈录。
今年事儿杂,看书的时间不多。最近恶补了一下欠着的书债,罗列了以下书单。以下带浓重的个人色彩,评论请随意。
经济是个很广的概念,金融的中大部分人关心的投资又“像山岳一样古老”,所以如果没理解错的话,经济金融类的书覆盖面很广,包括从教科书到文献,从公司管理到炒股赚钱应该都算吧。那我干脆脑洞开大些,一并在此推荐了。(编辑中,待补充)1. 《宽客》 by Scott Patterson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量化交易史)
一本讲述量化交易史比较中肯的书。可以当茶余饭后的小说书来看。不需要任何知识背景可以读懂。
今年抽出时间来看了一下,写的比较客观,不如同类书籍一样流行带点悲观色彩(无力感?)。量化交易中遇到的黑天鹅事件来源于人性本质的弱点(贪婪,恐慌,技术的趋同性?),只是量化交易的技术手段像粒子加速器一般加速了情况的恶化,使得整件事情体现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局面,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速度发展演化,彻底改变了整体格局。技术在进步,问题会解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交易的地方就有超额收益。本人对此抱偏乐观态度(^-^)。作者从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始构建了整本书的脉络,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市面上此类书籍中最推荐的一本。2.《变革中国》 by Ronald H.Coase & 王宁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中国经济市场化演变史)作者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显然是本很有份量而且客观的书。此书讲到了经济制度变革之内驱力包括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双轨制”,借鉴于来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后毛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彻底地转变,并对此前的经济制度隐患进行反思和弥补。书评借鉴一下。“中国在毛以后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双轨结构”,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力相互作用,才使得中国的经济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于是科斯和王宁的这本新书一个核心问题便是“中国是怎样走向资本主义的”。”“中国的改革需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单一视角未必能够臻至有效理解。这种改革的“双轨结构”相较于之前的单维度的论述,展现了更丰富而切实的观察。不能否认领导人以及强势政府在推动改革上的贡献,同样也要意识到边缘处的变革逐渐形成的自发演化,并且两者往往是相互纠缠在一起,互有影响。”推荐度给三颗星的原因是,对于(知乎的)大部分受众群体,八零后,九零后而言,所阐述的内容没什么实用性。此代人生于市场经济中,历史遗留问题或意识形态的桎梏已不在关心之列。如果此生不和体制打交道,那么何必关心体制演变曾犯过的错呢。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by 时寒冰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大众投资理财)推荐的四星的理由是——实用。普通人可以看,老人家可以看,炒股大妈们也可以看,哈哈。作者的观点会有些偏颇,但是举证还是详实的,哈哈。一些分析和论据可以看,比较偏悲观的结论不完全赞同。天朝是个神奇的国度,仅此。4.《重来》,《重来2》 by Jason Fried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工作方式变革)这么花哨的书如果放在书店我一定不会有冲动去买,可这是K.K推荐的,所以暂且一读。读了之后发现这书不太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肤浅。主要讲如何基于“远程工作”这种方式组织管理工作,和为了使工作高效可以放弃哪些根深蒂固的观点。在全球信息的高速自由传播的前提下,以“创新”替代“传承”可以催生爆炸式得经济增长点。这种新技术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以一种山雨欲来的架势在生产效率上全面击溃传统经济模式。哪怕只处于初生态,也是1/0=∞(无穷大)的结果。本书最值得仔细揣摩的部分是,为什么那些诸多常见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概念逐渐就变得低效了,变得资源浪费了呢?摘录一些观点,可以试试深浅: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会议有毒;万不得已不筹资;刚刚好就是真的好;速度改变一切......作者身体力行了此种新思维方式,来自实践的经验比较碎片化,所以整本书的结构看起来比较松散。但它们是经得起推敲的。鉴于这种新工作方式的抽象,书中增加了很多漂亮的图来解释。使得阅读更有趣些。5.《失控》 by Kevin Kelly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新技术,新经济,新思维)K.K粉丝必读。经典。6. 《选择权卖方交易总览》 by James Cordier & Michael Gross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繁体)(期权交易方法入门)7.《Zero to One》by Peter Thiel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编辑中,待补充)其余时间零散看的工具书,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等等,以及各种paper,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是今年看的绝版书比较多,推荐了也木有购买渠道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数效用函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