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软件长距离接近开关近会发出声音(例如~我在北京~他在上海~当两人长距离接近开关越来越接近~大于等于10公里就会提

一、    我一直能保持心平气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齐骂北京和上海的风潮。虽然我是北京人,但我暗自嘀咕:活该!谁让中央倾斜你们了?你们比其他的人民先小康了,还容不得几句粗口了?捎带着把你们误解一下又怎么了,不是也没耽误你们各成中心、相映成趣的?占了大伙的便宜是铁证如山死有对证的,想翻这几十年的案,我想大概是有些徒劳的。    我比较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就是北京和上海掐起来为什么总是特别来劲?老年月里“京派”和“海派”就谁都不份儿谁,各自打着文学的幌子干相互埋汰的事,阴的阳的,暗的明的,匕首投枪,铁锤流星,字里行间,言谈举止,无不透露不与为谋的鄙夷心态。解放后,北京借着首都东风,占了上海几十年上风,十里洋场也顺势成了顾影自怜的过气佳人。再过些年经济上马,上海缓过劲来就腾飞了,北京转眼成了落满灰尘的老古董儿。这些年,上海在整体上胜了北京几筹,北京手里握着奥运,估计过两年也能扳回一城。两地的人也怪怪的,挤兑起来谁都不含糊。上海嘲笑北京土气:处处露着乡下田间的怯相。北京讥讽上海乍富:那点文化积淀顶不上一瓶北京米醋。这梁子结得有点莫名其妙,连两拨人踢个足球都能踢出不用动员的火药味来,弄得我老是觉得若再搞国家内战,京沪交火肯定是第一枪。      二    闲扯一下上海吧,顺道带上北京说。  因为出差,我数次去上海。但基本都是纯一过客、来去匆匆,不见延安路就不辨东西。后来赶上一次事儿多,一呆就是10天,才算把上海的东南西北弄明白。上海的初感就是楼多、楼高,走修长高挑的路子,玩得是摩登大厦,尽管楼高的有点不顾一切,但比北京前些年留下的政治挂帅的楼强多了。从建筑上大概能反映一个城市的风气。上海的向上意识是显而易见,一切都要争取制高点,睥睨天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怎么也够让人飘然了。  再细看,绿化也不错,一些绿地的树木植在那些人为的斜坡上,看得出是请好的或老外的园艺师设计的,用了些心思。这点也比北京胜出几许,北京头些年为了修路扩路,砍树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工夫绿化?有也是些在大迂回环路盘桥间修些人鬼都去不了的绿化带摆设。这几年,北京路照扩树照砍,不过好歹在二环的部分段落和东皇城根修了点人能走走歇歇的花园,算是难得的善举。  再走走上海的小街,上海的街道都是狭窄幽长的,从宽度上说,是最适宜人步行的。按我长年的胡同生活经验,窄的、树荫的街与巷才会让步行的人有被拥抱和温暖的感觉。那种八条车道的大宽马路是汽车时代对步行时代最严重的挑衅。这些年北京为了挤作一团的汽车,拓宽了许多道路。人们在敞开的街道上,毫无遮拦的暴露着,老树尽被腰斩,小树哪够遮挡?步行彻底沦为受罪,谁走谁知道。    优点之外,上海也有比较招人烦的,那就是楼的高度对街道构成的压迫感。上海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没给街道留下那么宽算步行者有幸,没给仰望天空留一个视角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感觉有时很令人压抑和厌烦。相比北京的建筑大都比较低矮,就感觉舒服多了,视野会开阔些,心气也就豁朗点,至少不会感到气压低。    上海的地铁比北京新,这个是物理时间造成的,真拼不过。但玩地铁文化,上海似乎还差着些底蕴。上海的地下是个商业的小世界,店铺买卖一排排,丝毫不逊色地上的繁荣。北京的地下则纯粹是个市井的舞台,弹吉他的、卖唱的、乞讨的,幽怨的一曲唱了20年,一把吉他拨着过客的心弦。上海的地铁更时尚,透着光怪陆离,北京的地铁更深沉,兀自浅吟低唱。上海的地铁是个个光鲜,颇显富丽堂皇,北京的地铁是鱼龙混杂,一派包容气象。    在公交卡的问题上,能看出上海人向国际化靠拢的努力,而且是从每个人做起,凡是新事物都勇于尝试。北京人还是惰性重,也比较恋旧,国际不国际的随便,油条豆浆吃了一辈子猛换三文治牛奶还真接受不了。头些日子,北京公交也卡起来了,结果首日应用时乱成一团,怨声载道。当然,北京的公交规划、道路合理性都糟糕于上海也是原因,便不细表了。    按老印象,北京人的毛病是太不实际,侃山云里雾里的,能晕一个算一个,扇呼为主,扯淡为宗。上海人的毛病是太实际,肚子的算盘打的旁人都听得见,能赚一些是一些,钞票为主,养家为宗。要不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贸易中心呢,一个精神文明,一个物质文明,各建设各的,倒是谁也不耽误谁!时间久了,居然还成了双方讥笑对方的话柄,竟觉得自己才是王道才是正解。亏你们也好意思!这些年好些了,这归功于外地人大量涌入这两个城市,变得都更多元了,多少矫正了这两个地方的偏执,趋向两个文明一起搞。但负面也有,就是这两城市土著特征快泯灭了。      三    主观上说,我比较不能接受上海话。这个话题有挑起地域争端之嫌疑,但绕开此话不谈或空打太极推手,把语言这么个大主题弃之,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上海话听不懂,只能当音乐听。嗓音好点的女孩说起来柔声细气扭扭捏捏,还是酥麻入耳的。但且慢,换了上点年纪的女士说,就变得象针尖麦芒钢刀利剑了,几次我都以为是在吵架但两边脸上却还堆着笑。男人一张嘴就更麻烦,腔调太软,透着股阴柔,听着老大不舒服。腔调这东西无非是两样:力度和旋律。上海话的旋律可能够丰富了,力度真是柔若无气。不过每个地方都有同化性,在上海,我生生听着一山西人说着带上海味的普通话,怎么都猜不到他祖籍何方。直到他自报太原家门,并自嘲毕业在上海工作10年入乡随俗了,大家才莞尔一笑。    北京话得了话语权,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再加上近些年北京人老话日趋绝迹,于是大概都能被全国人民听懂。北京话的宗旨是把舌头弄成花卷,之于外地,有人觉得好听,有人觉得刺耳,  作为一个天生说绕舌话语的人,评价自己的方言是很难作到客观的,还是留着别人笑骂吧。    四    我特小的时候对一个形容句式相当谙熟,那就是“鳞片般的屋脊”,那时在北京的高楼上俯瞰,这个句子立刻无师自通。头些天,在二环路上塞车,很刻意地望了下老城,鳞片一片也没瞧见,一排排的新写字楼很傻气的立着。又一个句子无师自通的来了,“新的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操,真煞风景!  北京胡同里多是解放后为应付人口剧增而形成大杂院,加盖的房子挤压了老四合的空间,四合院的风骨仅在依稀之间。要说居住,早已不是当年那般惬意悠哉。近年来,头头们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之名,地产开放商牟利为实,把北京的旧城老宅拆得面目全无。说实话,这是很损阴德的行为,当年拆城墙的行径已算是十恶不赦,但老同志只打过江山没念过书,还是可以理解一些的。现在都教育了,领导们还干这种比较三叶虫的事,那只能用即将过气的一句话来评价:有点太凯歌了。    对上海里弄的认识我是直观和浅表的,在浙江中路、北京东路附近的一所高建筑上俯瞰过,就一个感觉:笼子!走在地面上探脖子向内窥视两眼,天日稀薄,嘈杂拥挤,怎么也是极不理想的住所。当然,也许曾经生活在里弄的人有他的温暖记忆,一如我对胡同的感情,这个不好妄评。 里弄的消失与胡同一样,都是快速而无情的。我知道上海人拿大竹竿凉衣服的风景是很壮观的,不过随着年月的推移,也应该快成稀罕的东西了吧!    五  最后说句大实话吧,北京和上海现在的德性都不怎么样。    我对一个城市独有的味道很在意,这不是北京有个天安门,上海有个外滩就够了。我指的是北京的卤煮味儿、上海的生煎味儿;北京的槐花香味儿,上海的紫罗兰味儿;北京街坊的家常味儿,上海邻里的嬉笑味儿。现在北京和上海的楼都建起来了,绿化也搞起来了,这奥运会那峰会也召开了,人民也小康了。味道呢?稀薄的若有若无,缺斤少两也太严重了吧。    再明说吧,我们能不那么虚荣吗?我们能不那么忙着谄媚的向世界证明什么吗?北京和上海曾经有过令世界尊重与敬畏的东西,我们自己其实一直也乐在其中,那就是这两座城市或千年,或百年以来积累的生活的精髓与迷人的灵魂。而现在呢? 除了天天忙着接轨,什么新鲜的都没有了。     一个城市若总是为GDP沾沾自喜、为人均拥有汽车辆而洋洋得意,为身着AMANI、VERSACE而找不找北,实是逃脱不了暴发户丑陋形象。什么时候,北京和上海不较劲了,也不和纽约东京米兰巴黎比大楼了,和它们比些自己的内涵与特质了,才算北京上海有出息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我觉得比较能代表上海市井文化的除了弄堂,还有上海的石库门,现在还都保留着,很多上海人还都居住着,石库门居民衣服还用大竹杆晾着,那些老婆婆还门前晒太阳,以前上海人住的最多的应该是石库门,弄堂,公房,至于老洋房这类在三十年前,上海人居住的还是占少数,不到上海市民的百分之五,别被电视骗了,因为电视上拍的老上海几乎都是在这些洋房,建议楼主去建国路,兴业路那里还有很多石库门的房子,还有湖南路,武康路哪里也有不少有特色的海派房子。  =====================  什么时候,北京和上海不较劲了,也不和纽约东京米兰巴黎比大楼了,和它们比些自己的内涵与特质了,才算北京上海有出息了。  -------------------------  你的意思也只不过换个法子比,还是显得俗气。  何况比内涵比特质?谁比的过中原人?  所以爱干嘛干嘛,爱比的人让他们比去,不爱比的,可以不看不比。     
  强贴,和余秋雨\易中天对这两城市的评价有一比
  我是上海人,我也认为比来比去没有什么意思,上海北京最倒霉,样样都要被攻击,高考分数低点被人诟病,连上海北京的公交卖票员营业员都似乎都脸谱化了。    不过最倒霉的还是偶们上海人,只要一有日本的,马上就扯到我们上海人,包括广为流传的上海女大学生和日本人的对话。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对外交流的窗口,免不了和外国人打交道,做朋友,到后来到成了上海人媚外。还有的中国人希望台湾人把上海炸了。
  楼上的我深切同情上海人, 虽然北京人也一样经常被人砸, 但比起上海人待遇还是稍好一些. 上海北京兄弟之间就不要互相吐口水, 抡板儿砖了, 我们还是缩起脑袋一起迎接全国人民的板儿砖吧.
  什么时候,北京和上海不较劲了,也不和纽约东京米兰巴黎比大楼了,和它们比些自己的内涵与特质了,才算北京上海有出息了。   -----------------------------------------------------------    顶这句。或许这不仅仅是两个城市的问题,,,  
  顶这句。或许这不仅仅是两个城市的问题,,,  --------------------  对,不仅仅是两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  但是鉴于中国人历来爱跟风尤其羡慕大城市的“良好习惯”,北京上海应当作出良好的榜样!
  看了这么多,只有楼主这个贴是比较中肯的  希望不要被地域毁了
  好文!写得中肯,写得贴切.
  作者:freechang 回复日期: 09:30:31 
    看了这么多,只有楼主这个贴是比较中肯的    希望不要被地域毁了      我也是北京人在上海 顶一下
  北京和上海之间的所谓互相踩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去了次老北京,深感“你们上海人”这种口设之罪……说句真心话,北京的服务态度让我很不习惯,“顾客就是上帝”这个道理似乎尚未被灌输吧?
  楼主好文一定要顶~!!
  同梁思成老人家一哭~
  喜欢中肯的LZ,客观。
  楼上的我深切同情上海人, 虽然北京人也一样经常被人砸, 但比起上海人待遇还是稍好一些. 上海北京兄弟之间就不要互相吐口水, 抡板儿砖了, 我们还是缩起脑袋一起迎接全国人民的板儿砖吧.   ------------------------------------------------------------  呵呵,我是上海人,现在准备接受你的建议,缩头,砖来吧~~  呵呵~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说实在,着两个地方都很差,但北京的气氛稍微好一点.  我在北京住了6年,不包括大学本科4年,在上海住了3年.尽管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别很大,但本质上都一样,基本属于无赖型,但人情还是有一点用的.北京比较粗矿一些,但较起汁来也是很认真的,上海呢算计得太深,让人感觉这种生存方式不知道受了多大的苦才会这样.    总体而言,这两个地方是中国经济机型发展的典型代表,都属于吸干型的,祖先的文化内涵在迅速消失,国外的文化又只是吸收了个皮毛,尤其是上海.一个破星把克咖啡店给弄成了个高档场所.
  其实就是有差异才美..无非是很多人对差异不爽....如果是国与国的差异,那叫异国风情,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差异,也许就会引起地域之间的相互攻击...现实问题!
  北京和南京       虽然在许多方面,北京和上海最显著地形成一种对比;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最具有可比性的却是北京和南京,它们是两个时代分别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国都。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即成立了& 首都建设委员会& ,以美国设计师墨菲和古力治为顾问,负责制定《首都计划》。于1929年底完成并公布的这一计划,包括史地概略、人口预测、中央政治区、建筑形式、道路系统、水道改良、交通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自来水、电力、住宅、学校、工业、浦口建设、城市分区、实施程序、款项筹集等许多方面。按照《首都计划》,南京城明确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如中央政治区、南京市行政区、公园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这是我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按功能分区进行城市规划的最先尝试。如何设置首都的政治功能是该规划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起初,也有仿照柏林、伦敦之例,在南京城外另建新都的设想,因费时耗力,未予通过。规划确定的是在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新建中央政治区。   在规划和城市建筑风格的指导思想上,《首都计划》称其主旨是& 发扬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 ,城市建筑采用& 中国固有之形式& ,& 以中国之装饰方法,施之我国建筑之上& (罗玲《近代南京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 月)。沿街的重要建筑,均为传统大屋顶的民族样式,如财政部、励志社、兵工署、中央博物院等。出现了一批现代宫殿式建筑,如南京大学教学楼、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楼等;以及一批在实质上融合中西的优秀建筑,如中山陵音乐台、军区总医院、江苏省美术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该规划的不少内容未能全部实施,包括中央政治区的建设。但现代南京的城市格局、城市面貌基本是由这一规划奠定的,今日南京浓荫匝地的城市道路,鼓楼、新街口的环岛式街心广场,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与南京相似的是,五十年代初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也是由一批留学欧美的建筑家进行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央政治区的设置。出于保护古都文化的考虑,梁思成、陈占祥按照按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提出在旧城之外的公主坟一带另建中央行政区的方案,遭完全否定。当时之否定另建新区,除经济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有坐拥皇城的心理,以及视旧城为封建遗留,需要加以&革命& 和改造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层原因。随着大规模拆毁城墙、城楼、牌楼,在旧城区内对王府、坛庙、名宅等& 废物利用& ,见缝插针地兴建工厂、机关、学校,北京古城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五十年代确立的以旧城改建、扩建为中心的思路一直延续至今。对二环路以内旧城的超强度开发,致使人流、物流、车流向内城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它被恰当地定名为& 破坏性建设& 。其实际效果,就建筑面貌而言,吴良镛先生总结为& 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凌乱& (吴良镛《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燕山出版社,1988年)。虽然建立功能分散的、多个城市中心的意见始终不绝,但北京仍以& 铺大饼& 的方式迅速扩张。近年来在近郊已经建立了若干个规模巨大的新居民区,然而,那些拥有几十万人口的新区却并没有建立和发育城市的功能,居民们仍需长途跋涉,到市中心工作和活动。       今日北京发展的事实已经回答了当年的争论。城市轮廓线东起高碑店,西至石景山,南抵大红门,北达清河镇,方圆约六百平方公里,已经是老北京城面积的十倍。换而言之,我们已经建设了相当于十个北京城,而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北京明清古城,却终于在我们眼前日新月异地消失了。
  新北京: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新北京的建筑风貌成为我们透视体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    1953年所作的首都建设& 规划草案& ,其基本要点包括:以旧城的中央区为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首都要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要成为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改建扩建北京,要打破旧格局的限制和束缚,使首都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改造道路系统、改变水资源缺乏等自然条件,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总方针的表述十分奇特也很传神:& 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归根结底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 (《当代中国的北京》上册,第86页)这一实现革命化、工业化的思路,直接导致了& 破旧立新& 的城市建设方针。     五十年代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安門广场,长安街的建设和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上。十里长街,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 十大建筑& ,构成了以雄伟、庄严、壮丽、堂皇、开阔等为特征的新国都的视觉形象,以寄托解放、新生、自豪感之类的情感。中南海、天安門城楼等历史建筑文化意蕴的转换,突出体现了新体制文化对传统权威的借助和重构。在很长的时间内,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已不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成为黨中央、毛主席的象征符号,如& 天安門上太阳升& 、& 中南海的灯光& 之类话语所寄寓的意义。       & 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内容& 这一文化公式在建筑学上的体现,是& 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美观& 的原则。一批民族风格的公共建筑,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建筑理念,其典型为三里河一带& 四部一会& 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它很快就遭到制止和批判——首先是由于& 反浪费& ,然后上升为政治问题——但这一早期尝试毕竟为新中国建筑的文脉写下重要一笔。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与南京民国时期的新建筑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看来,当年新北京的形象塑造,首都建筑的& 宏大叙事& 大体上是成功的,透露出那一个时代、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气度和有明确理念的审美追求,以及城市控制(规划)的能力。       在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停滞和平庸的时期,唯一迅速增长的是人口。以北京为例,198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比1949年底增长了4.8 倍,达917.8 万人。那也是简易房、筒子楼大行其道的时期。除了十里长街的观瞻之外,沉重的人口压力,革命时期的混乱无序,使城市不堪重负,大多数四合院正是从那时起,变成了破败凋敝、人际关系紧张的大杂院。       当八十年代新的建设高潮来临时,和中国的各大城市一样,北京又一次成为到处开膛破肚、彻夜施工的大工地,但其面临的问题却已不似五十年代那样单一和单纯。城市建设承载着人口压力、民生改善、国家形象、商业利益、政治利益、部门利益、政府政绩等来自不同方向的复杂压力,处于各种不同的欲望、抱负、追求、利益前所未有的紧张挤压之中。       
  在市场经济、分权管理的新体制下,严整统一、& 君临天下& 的中央意志渐渐退隐了,城市改造新的主体是有关政府部门和房地产商,新的强劲动力是商业利益。在全新的制度环境和利益机制中,统一的城市规划虽然仍在制定,却失去了整合、制约的力量。北京又一次脱胎换骨。但与同期的上海相比,无论在单体建筑的新颖和独特性上,还是在整体风格的协调上,都远远落在了上海之后。号称& 中华第一街& 的长安街上的当代建筑成为北京人调侃的对象:正面棕黄色、侧面银白色的交通部大楼被称为& 阴阳脸& ,门字型的海关大楼被称为& 大裤衩& ,曲折有致、中间有一月亮门的妇联大楼名为& 肚脐眼& ……       首都的建筑何以难以保持协调的风格和应有的水准,这似乎是很令人费解的。其所透露的其实是体制文化的变异。北京市各行其是、参差不齐的公共建筑,可以说是条块分割的& 部门所有制& (有人称为& 部落主义& )典型的文化体现。为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各部门的建筑主要是由本部门按照一己需要设计、建造的,无论选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首都规划委员会难以干预和协调的。同时,这种部门主义的建筑,较多地凝固了& 长官意志& 。       权力所及,各个城市都不乏历届领导人留下的& 标志性建筑& 。在北京,典型为前市长陈希同提倡的在高楼顶上加盖小亭子的建筑(被称为& 戴绿帽子& )。其顶尖之作、也是收山之作是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北京西客站。它可能是一个标本,集中了此类建筑的某种文化特性:将个人的喜好蛮霸地强加于社会,把巨大当成伟大,把纪念性的气概不凡放在首位,而无视公共建筑方便、实用的功能。西客站顶上一个没有实际功能的巨大亭子,耗资竟达八千万元之巨。近年来,在一些城市& 领导人工程& 、& 形象工程& 仍呈蔓延扩大之势,导致无功能建筑的大量兴起。一些城市大兴建广场、修草地、铸大钟、建城市雕塑之风,在这场比& 大& 的竞争中,有的县级市的广场面积甚至超过了天安門广场。       与之相应的是,在部门割据和地方主义的体制格局中,跨地域、跨地区的城市规划几乎成为不可能。尽管专家、学者一再呼吁,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在华北经济圈、京津冀唐地区的整体发展中,按照& 大北京& 的概念进行设计和规划,如同大东京、大巴黎那样,但这至今仍是知识分子的纸上谈兵。
  俺住北京,上海在哪???
  高度之争:城市建设的& 香港模式&       对高度的崇拜和竞争,成为当代城市建设突出的主题,它也尖锐地体现在北京的建筑中。严格地说,这种崇拜非自今日始,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之中。从大半个世纪以来国人对上海滩24层高的国际饭店的啧啧赞叹,到对今日浦东88层高的金茂大厦的满腔自豪,都反映了这种& 现代化= 高楼大厦& 的集体认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化某个时期对高层建筑的新奇之后,对高楼大厦的竞争几乎集中在东亚,尤其是那些& 从稻田中拔地而起的& 新兴国家和城市,无不把自己的经济成就和自豪感主要寄托在对建筑物高度的追求上。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八十年代以来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当属港台文化,尤其是香港文化。当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之时,香港高楼密集的都市风光作为& 现代化& 的典型图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内地竞相仿效的对象。当然,香港对内地建设的深刻影响,不止于作为现代化的文化象征,而主要靠巨额的商业资本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一些城市留下了直接的印记。       在北京城,对高度的竞争是悲剧性的。因为开阔舒缓的平面布局和辽阔无碍的天际轮廓线,正是这座古都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性格的体现。对建筑物高度的控制和反控制马上白热化。八十年代中期,混乱无序的商业开发,致使在紧邻故宫的旧城的核心区内,在王府井一带相继出现了一批高层建筑,如王府饭店、和平宾馆等。与此同时,京广中心、京城大厦和国贸中心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接踵而至,打破了北京城传统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今天,无论在故宫、北海还是颐和园四望,背景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在学术界的呼吁下,1985年北京市出台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规定以故宫为中心,分层次由内向外控制建筑高度。1993年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定,& 长安街、前三门大街两侧和二环路内侧以及部分干道的沿街地段,允许建部分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个别地段控制在45米以下& 。       对这一控制最强烈的挑战,来自香港李嘉诚所属集团在王府井路口建立的亚洲最大的商业性房地产建筑群& 东方广场& 。它招致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引起强烈争议的原因基本是文化性的,担忧其对北京古都风貌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斥资20亿美元,建造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东方广场,原设计方案东西宽480米,建筑高度70多米。而近在咫尺的天安門高度为35米;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度为38米;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高度为31米,最高处才40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这意味着,这座体量4 倍于大会堂、高度2 倍于大会堂的庞然大物将使天安門广场上的这些标志性建筑变得矮小,导致城市中心偏移,从而打乱历史形成的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首都城市格局。作为妥协的产物,东方广场终于被拦腰截断,呈现粗壮矮胖的身姿(经修改降低高度和容积率后,仍近40米高)。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东方广场西侧建于七十年代初的北京饭店新楼。它也是经修改设计后被&裁短& 的,原因是出于对中南海安全的考虑。两者命运相同原因却大不相同,也算是一种社会进步了。       
  楼主忘了对比两地气候了,我觉得这很重要    相对于上海,我很喜欢北京的冬天,有暖气就是好呀  不过无比讨厌北京的春天和一年四季的大风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谁拆的墙?谁拼死拦着?  无知者无畏啊
  近年来,北京市广建& 金街& 、& 银街& ,& 中央商务区& ,孜孜追求成为中国的& 曼哈顿& 、& 华尔街& 和& 硅谷& 时,作为文化中心的建设几乎淡不可闻。在这一建设高潮中,长安街东侧已经被港资为主的一批写字楼、商厦抢滩。而城市高度控制在旧城区则被全面突破,几无严肃性、权威性可言。这一事态并不是孤立的。类似的一例,是李嘉诚所属集团在福州市中心区进行的成片房地产开发,将拥有众多文物的著名历史文化街区& 三坊七巷& 毁坏殆尽,面目全非。       最早对& 香港模式& 表示担忧、发出警告的是被称为建筑界的& 持不同政见者& 的建筑大师张开济。早在七十年代末,当火柴盒建筑刚刚出现、备受青睐时,他就指出& 现代化不等于高层建筑& 。当前,他主要是反对北京和内地在住宅建设上盲目仿效香港超高、超密的模式,兴建& 塔楼+ 梅花桩& 式的小区。高层住宅由于造价高、使用系数低、能源消耗大、经常费用高,朝向问题造成大量& 阳光贫困户& ,以及不利于老人、儿童户外活动和邻里交往等诸多问题,在许多国家已被控制和禁止建设,一些国家则正在拆除几十年前建造的此类建筑。他认为比较可行的是用& 多层、高密度& 替代& 高层、高密度& 。       一些高层建筑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规模解决住房问题的必然选择,日本、香港均是在这一压力之下选择了这一模式,并以令人窒息的密集高层住宅群换取了较为疏朗的整体生存环境。但正如识者所言,超高、超密的香港模式并不是某种建设理念的产物,而是前港英政府在住房问题上任由市场力量主宰,爆炒地价至离奇的程度,房地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损害的,正是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利益(详见1998年9 月2 日、9 月9 日、10月7 日《北京青年报》讨论文章)。   这恐怕是当下正在中国发生,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城市建设为房地产开发浪潮所牵引,不受制约的商业化正在成为主宰城市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不同民族、国家城市建筑风格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称,目前有十家左右美国的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操纵世界建筑市场,以跨国资本为后盾的文化中心则在制造和输出各种建筑理论和流行风格,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建筑协会的高度重视(《北京青年报》1999年4 月2 日,《北京晚报》1999年6 月4 日)。       自然,知识分子的意见很难改变什么。玻璃幕墙高楼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各地推进。在云南边城丽江,兴建起了类似希尔顿饭店那样的华丽大厦。西湖之滨早已高楼林立,新建的杭州市政府大厦,被市民诟病为& 削尖脑袋,挖空心思,两面三刀,歪门邪道& 。适值世纪之交,城市之间对高度的竞争又增加新的动力——兴建& 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据称,福州市将建一座主楼高306 米、88层的摩天大楼,主体建筑由金银两色的玻璃幕墙组成,总投资20多亿,高度为福建第一,全国第三。而上海浦东在新竣工的金茂大厦附近,又将建设一座更高的高楼。       建筑中的流行文化       当上海以&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自诩和骄傲时,它标识的是城市之间的另一场竞争——速度之争。每一个城市的领导者都惟恐变化太小、变得太慢,落在人后,因为领导人的任期是短暂的。以北京为例,近年来仅住宅建设的速度,即达到每年竣工800 多万平方米。为了加快速度,采用的是用推土机开路、大拆大建的成片土地开发的模式。许多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胡同和老房子,甚至未及甄别、鉴定便被夷为平地。当张开济等建筑和文物专家呼吁北京城市建设应放慢速度,以为文物保护留下必要的时间时,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并且将开发的权力下放到各区,鼓励各区之间开展速度的竞赛。       
  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权力的结构也发生了转移,从建筑和文化精英控制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在许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放弃了其应有的职责,成为房地产商的合伙人。新的工作机制于是成为& 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 。这种不甚健康的商业化,必然意味着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低俗化、麦当劳化。一座座失去记忆的城市被大量复制,一批批速成、单调的建筑迅速填充着城市的空间,粗暴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在新人类的词典中,& 广场& 不再是巨大的政治和物理空间,而只是建筑物的前庭路口;& 花园& 是楼旁狭窄的绿化带,& 森林& 则是郊外草木稀疏的苗圃。& 世界公园& 式谐谑、游戏的建筑,假冒的明清建筑和仿欧洲古典建筑纷纷出笼,加入着世纪末大众文化的狂欢。       大众的流行文化和社会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东部的中小城市、城镇和广大农村,不变的时尚是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它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广为流行而且经久不衰,当成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建筑时尚则经历了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高楼大厦+ 小亭子、摩天大楼+ 玻璃幕墙,以及仿欧洲古典建筑等不同的阶段。许多人到了欧洲之后,只见绿树掩映中的小楼而难觅高楼,不禁怅然若失,不知究竟谁更现代化。       欧陆风情不可阻挡地成为最新的流行。当上海含情脉脉地重温其晚近的这一小传统时,各个城市则由娱乐场所大力张扬这一最新时尚。形形色色的娱乐城无不装饰着罗马式的柱廊,以及比例失调的西洋裸女雕塑。直接请法国建筑师设计成为最酷的豪举。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和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均出自法国人之手,在建筑风格乃至建筑材料上都十分相似。当你在王府井行走,正如在建国门的街头漫步,经常会产生不知身在何处、时空倒错的感觉。       法国建筑师在北京的最新成就是备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由于它的复杂功能和在天安門广场一侧的特殊位置,其入选方案举国瞩目。它最终被擅长机场设计的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成浮在水面之上、银光闪闪的巨大金属半球,被北京人称为& 大水泡& 。作为北京市最独特的另类建筑,它因其后现代风格、建筑功能不甚合理和极其高昂的造价,遭到了科学家、建筑师的强烈抵制。有趣的说法之一,是法国人总算报了贝聿铭在卢浮宫前建玻璃金字塔的一箭之仇。的确,不论我们喜欢与否,它横陈在首都的中心和世纪交替的时点上,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一个强烈的象征,宣告着老北京文化的消解、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情感的终结,宣告着多元文化、异质文化融合的时期到来。       另一种疑问是这样的:北京目前并不算很多的文化设施、演出场所得到充分利用了吗?北京究竟能为国家大剧院提供多少高水平的演出?十分巧合的是,广州市拟建的大剧院因其耗资巨大,在务实的人大代表的质询下终告流产。这一提问的价值在于它触及了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对城市这个& 文化的容器& ,归根到底,其中有没有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城市的现代性最终是由其文化软件制约和说明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北京和上海的区别,比它们在城市建筑上表现出的更为重大。       
  一句话,单论两地的老百姓:北京人活得比较豁达,上海人活得比较累心。  区别在于,北京人会自己找乐,自我减压,上海人啥事都憋着,不大会娱乐。
  十字路口的城市       城市社会的真正内涵,是市民的交往空间、共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形成和扩大。市民文化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恰当度量。   正是在上海的淮海路、衡山路,令人体味了街道的人间尺度和城市的人间情怀。充满人道的街道的特征之一,是马路两侧的绿树可以热烈地相互交接。接续了昔日茶馆、咖啡馆的传统,上海街头遍布的红茶馆再次成为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在那里年轻人和工薪族可以放松地打牌、聊天。生活就在此处。那也曾是老北京生活的况味。然而,北京的茶馆自几十年前消匿之后,成为了话剧舞台上的保留节目。当它重返人间时,却成为向洋人展销京味的旅游场所,或者台湾人开办的高消费去处,在那里,我看见过白领在下围棋。类似地,毗邻使馆区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明确成为外国人的社交场所、北京的高级白领和文化另类的身份认证处。       广场的处境是另一个说明。当群众性政治集会的功能消亡之后,天安門广场便越来越因缺乏实际功用而显得大而无当和无所适从。在这片干燥、炎热、坚硬和广阔的场地上,人依然渺小且坐立不宁,难以解决各种日常的需要。上海的人民广场则迅速完成了转型,用博物馆和歌剧院标榜文化中心的形象,用商场、绿地和广场鸽使之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实用场所,消解了体制文化的传统象征。然而,精明强干的政府在它巨细无余的管理中,也消解着另一种可能性。整洁干净的上海,既没有北京那样的遍地流民、猖獗的盗版,也没有北京那样丰富活泼的体制外文化空间;既没有浙江村,也没有中关村。       被现代生活割裂在胡同、大院和小区里的北京市民,自有内在的力量和逻辑。当《北京晚报》炮制着类似小靳庄诗歌那样歌颂美好生活的新民谣时,北京市民对平庸生活的抗争从未停止。一种是贫嘴张大民式的,以小人物自嘲自贱的传统方式,化解生活的辛酸和无奈。另一种是艺术家张大力式的,他用& 把脸画在墙上& 的先锋行为,向这个喧嚣而沉闷的社会作出一个怪诞的姿态,发出一个奇异的声响。而游历西藏达十年之久的自由电视人温普林,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深深地怀念有酒有狼有姑娘笑声的夜晚,那一切是我们人生中的珍藏。& (温普林《茫茫转经路》,227 页,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城市快车依然循着世俗化和商业化的轨道凯歌行进。北京市开始兴建的又一条通衢大道,使发现不久的曹雪芹故居遗址面临灭顶之灾,引发了知识分子新的抗议浪潮。建筑师和规划专家的反思认为,二战以来在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大规模改建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应该认识到& 社区发展& 规划、渐进式规划、公共选择规划、历史街区修复、小规模改建、住户自建等多种新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大城市的生与死成为令人兴奋的话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春天狂烈的沙尘暴、严重的干旱和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凸显了北京作为沙漠化边缘城市的危急地位。人们公开和私下议论的问题是:北京会被迫迁都吗?
京沪之争由来已久,绝非城市PK那么简单,不是因为两个城市实力接近。实力接近的城市多了去了,哪有像京沪这样竞斗了快几十年的。从本质上说,实在是因为这两座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城市性格相去太远,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格格不入难以相容。详细的我们后面再谈。  
上个世纪30年代就爆发过京派文人和海派文人的大论争。当时还只限于文化范畴之内。建国后计划经济与中央一体让明争暗斗暂时平息。到了文革之际演出重又开始。老毛说北京市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于是到上海发动革命,上海有“一月风暴”,北京则有“二月逆流”;上海为文化革命策源地,北京则成资产阶级司令部。后来的中央领导人好像都多少有了这个习惯,在北京推行不了什么,便秘密潜入上海,来它个分庭抗礼。80、90年代又有广东成三足鼎立之势。但也许是因为广东繁荣多元化又或深圳衰落太快,现今仅剩了两腿。政治方面的事情比较复杂,远不是地域因素能解释的,此处不提也罢。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那争得就多了,领先指标之争、位次排列之争,金融之都之争、中国硅谷之争,......一直杀到球场,所谓京沪对面不用动员,分外眼红。这些良性竞争对两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不少积极作用。至于这两个地方的人,自我感觉都偏好,都认为自己是老大,NO.1,尤其到了网络流行的年代,往往借助这个便利工具动不动杀将起来(说到底地域之争是个游戏,不必太在意)。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大约是世纪之交那一年,有位男士,不知是哪里人,忽然心血来潮,在网易上发了个帖子,声称不喜上海女人,要找个北京姑娘谈场真正的恋爱,因为只有北京姑娘才会像电视剧《过把瘾就死》里江珊饰演的那个角色一样情感至上。帖子一出,招来回帖好象近万,点击率自不用说,天南地北全国各地的都有,赞成反对声一片。上海女性最为愤怒:来过上海吗,见过真正的上海女孩吗?有个上海MM说,北京女孩剔牙粪的时候只知用牙签不懂用牙线。让我却记住了“牙粪”这个词,十分地惊讶。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口水战好象是南钢与宏远的篮球刚打完,打得挺紧张挺有意思的,我想上新浪看看评论,不上则已,一上则奇,连翻几十页,居然与篮球无关,是北京上海人在那里骂战,其他地方的人跟着起哄助兴。哇塞厉害!当然也不都骂,不少是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的,一般都是搬出那些老皇历的文字。比如那个著名的北京痞子遇到上海瘪三的对话。可乐的是新浪网也巧合似有意似无意地在做调查:你觉得哪个人最代表北京人的形象。新浪居然推出5个文化界的,从冯小刚、王朔到王菲、张子怡。结果不用说了,冯小刚位列第一,也不知是不是北京人选的。  
对这两个城市的比较研究,那才是汗牛充栋灿若星辰。太远了不说吧,90年代有杨东平的专著《城市季风》,几十万字专业比较北京上海。杨是上海人在北京,北理大教书,给中央台打过工,和其他在京的大批上海人差不多,除了生活习性外,基本上已北京化了。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北理大的街边支起一个叫城市季风的书屋,也不知是不是杨东平开的。在《城市季风》里,杨大体上不偏不倚,客观公允,稍稍有那么一点偏北京。著名的还有上海作家王安亿的京沪比较的文章,也是不偏不倚有一点偏向北京。但这两人骨子里是不一样的。杨在京时间久了或许真的偏爱北京,而王安亿则是有点做高姿态,有谦让的嫌疑。王安亿恐怕是最热爱上海风格的文人之一了,要不渲染旧上海格调的《长恨歌》也不会把香港导演感动得那么迷恋。说实话,在纯学术文化领域,上海人在京沪比较中是相对客观的。而北京的文人,可能是性格使然,牛比就牛比到底,或者骨子里真的厌恶海派风格和上海人,按杨东平的话说就是北京人提起上海人仿佛个个苦大仇深。对上海似不屑比较不屑提起。本坛有个ID叫怀念苹果2的,也谈起过这个现象。在北京文人的作品里,对上海人一律是揶揄、恶心、抨击。当年从《渴望》的王沪生就开始了。最近有个电视剧叫《好想好想谈恋爱》,那英等人主演的,那里边的北京女人跟其中一个跟上海男人拍拖,那男人选了徐州作约会地点,因为这城市距京沪两地等距离,由此双方花费的精力路费什么的比较均衡。应该是夸张了吧,但在上海人精确与合算的价值观念里,也不算过分。唯一看到的一部正面电影讲京女沪男恋情的,还是黄磊自导自演。而黄是上海人。  
我们来说说北京与上海在城市性格方面的冲突。  
北京和上海各自的长驻与流动外来人口都达到了几百万,从他们的城市选择、城市倾向上看,能发现很意思的现象:选城市好比选情人、选老公、选媳妇。抛却那些只呆个一年半载短期流动的不算,工作家庭偶然因素不算,从纯粹的个人喜好来看,人们最终都会选择与自己性格脾气相投的城市,作为较长久的定居地。最终选择上海和最终选择北京的两类人在文化性格上差异实在是很大!  
上海的城市文化性格比较单一,比较一致,以西方发达城市文明作为目标参照,以白领、小资、时尚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为其主体。而北京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多元复合文化。换一种说法,你在上海,你要遵从上海的主体风格习惯和基本价值观,否则你就会被边缘化,或许会被真的排斥和“瞧不起”;相反,北京大而全的城市规划、长期中心城市历史积淀的结果,带来弊病无数,也带来了宽容并包的城市特征。北京的奇异在于完全不同的人群、完全不同的圈子在一个城市里和平共处,各忙各个的,各顾各的,互不涉足,自成一体。你可以混迹于政界也可以浪足于商贾,你可以四体不勤游手好闲,也可以躲进小楼皓首穷经,至于你像前几年圆明园周边上的蓬头垢面的艺术家还是一夜情分外诧异的脚上不穿鞋的民工,那都没什么太大关系。没人关心也没人在意。在北京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太土”而什么心理压力。  
一个南方MM这样讲:“我是一个杭州人,18岁以后就来到北京,现在在北京10多年了,也买了房子准备长期居住。刚来的时候,在一个杭州人眼里,北京真的不适合居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现在想来,也许掺杂了一些思乡的情绪在里面吧,现在我觉得北京真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它有着它五颜六色的多个方面,许多甚至是矛盾冲突的,每一个方面只会展现给一部分人看,所以大家都生活在北京,但会有这么多完全不同的感受。自己感觉北京完全不同于其他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它的多元化是最突出的,这一点上上海和广州都不能与之相比。有太多不同类的人在这个1400万的城市里穿梭,做着完全不同的事,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着完全不同的梦想和追求。这就是北京,我不会表达我是否喜欢在北京生活,因为北京的内涵实在太多,我远远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我只能说是否满意目前在北京的生活圈子和生存状态,但这远远不代表北京。”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北京之于上海的城市风格,有点像纽约的嘈杂混合性文化之于巴黎的时尚雅致型文化。看重城市的宜居程便利与时尚,可能会选择上海,而重视发展、机遇和心灵自由,则选择北京。  
北京与上海之间,每天飞机的航班是最密集的,火车班次也可能仅次于京津之间。两个城市的工商阶层、知识阶层等等除了往来需要,也没其他什么本质差别和冲突。但两边庞大的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市民阶级,其文化性格上的对立不压于仇人见面。在北京的复合型文化中,至少有三种成分与海派文化格格不入。一是老舍作品代表的北京草根平民文化,一是王朔作品代表的北京痞子顽主文化,再就是以崔建作品代表的嬉皮士摇滚愤青叛逆文化。在这几种文化价值观念里,上海人近乎一致地追求生活的精致、时尚、格调等等,就是“装丫的”,“假B”,是恶俗,是伪饰,是矫情。比如穿着方面,前面讲了,在北京,如果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没人在意你是否眼中衣着得体,更不会简单地以貌取人。因为说不准你旁边那个土鳖就是什么大腕有什么来历,可能是崔永元穿个大裤衩抱个孩子,或者小布什骑个自行车逛北京胡同。关于这个问题,凤凰台有过一个对话,由生在上海长在北京的陈鲁豫主持(被遗忘了的杨澜也是这番经历)------
     陈鲁豫:我想说的一点就是我总觉得一个地方城市的风貌可能一方面是建筑和街道的规划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从这个地方的人的性格可以体现出城市的特色。我想和大家聊了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特点,我特别想听听两位觉得上海人什么样子,北京人是什么样子?       张天蔚:说起这个话题我想专署上海出生的一个画家讲的一个故事,大概是97年的时候,他回国办了一个很大的个人画展,先在上海办,然后再到北京办,在上海的时候他为了突出国际画,他就在请柬上要求参加开幕式的观众着正装出席,于是这些嘉宾就着正装出席了。我想这种很国际化的感觉大概让这位画家觉得很不错,所以他从上海撤展到北京来办的时候,他也想在请柬上提出同样的要求,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北京的朋友提醒他说,你最好不要提这种要求,因为你在北京提这样的要求结果不是大家穿着正装来了,索性有的人就不来了,所以他就没有提出这种要求,结果那个画展开幕式就没有上海的那么的标准,那么的国际化,这个故事其实没有讲完,因为他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所以你无法推测说他提出要求会怎么样,后来这个故事有一件事情把它补齐了,就是今年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北京举行演唱会的时候,那天我去了,很贵的票上也印着说要着正装出席,我还是比较听话的就着了正装去了,到了以后,我们俩人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周围的人大量的穿着T恤衫,牛仔裤,甚至短裤,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比较起来,我觉得到是能说明一点问题,凡是当大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的时候,面临所谓的场合的时候穿什么衣服,都是普遍大家都面临的类似于求助于困境的那样的事情,就是你不知道别人做任何选择的时候,你的任何选择都有可能犯错误。比如说你不穿着正装,你穿着T恤衫去,你就可能成为人群中的猴子,如果说要是别人都不穿正装,而惟独你穿正装的时候,你就可能成为猴群里戴帽子的猴子,总之你都是冒一定的风险,至少我了解的北京人来说是宁可当人群中的猴子,也不当猴群中戴帽子的猴子,因为他觉得即使我是人群里的猴子,我至少也是一个真实的猴子,我也不愿意去当假惺惺的戴帽子的猴子,这是北京人的普遍心理,所以经常是在这样的场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个你觉得是北京人的可爱吗?好像也可以说他是本性,比较尊重自己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你要在北京生活长了以后,你和北京人接触的时候,你发现北京人活得比较的自在,也更多姿多彩一点。      陈鲁豫:像你刚才说的三高音乐会北京人很少穿正装,但是我觉得这和性格有点关系,因为可能北京人的心理可能不够国际化,因为很多人永远没有参加过这种场合,真的不知道正装是什么,可能这件T恤是他衣柜里面最好的一件T恤,他已经觉得那就是正装,只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       
张天蔚:不是,至少我的一些朋友里面有这种场合,但是这种所谓参加场合的机会不多,但是有这种场合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踌躇,我的衣柜里面的西装和T恤和休闲衬衫究竟穿哪一件,但是最终他往往是抛弃了所谓的正装,而选择了比较随意,他觉得我宁可不够国际化,不够规范,但是北京人很在意自己是不是洒脱,是不是真实,很不愿意在人群里显得煞有介事,是不是上海人宁可做戴帽子的猴子,他也认为那可能是一个主动追求文明的猴子,但是我觉得和北京人的心理正好相反,据我了解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       陈鲁豫:石教授,你觉得北京人可爱的地方和不可爱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石齐平:刚刚张先生讲的例子特别有趣,据我个人的偏好来选择的话,我觉得北京人在这方面是比较可爱的,因为上海人在这方面可能稍微有一点做作了,你今天从一个务实的观点来讲,如何和国际化接轨来讲的话,上海人的做法是比较合适的,而北京的做法稍微有点没有和国际方面接轨。我觉得任何一个都市的发展,我宁愿看到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不敢期待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同样文化的表现,我们同样也不要去要求一个国家里的不同的城市,毕竟它有不同的长达数千年或者数百年历史上的沉淀,当然有它不同的风格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今天国际化了,你可以去迁就自己,但是这个迁就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还是因为各个地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都市的风貌和都市的性格而定,不予以强求,但也不要去强求,这里面就是展现出多元化的风格。
  写的很客观,如果都有lz的理智,论坛上就不会有这么多地域帖了,支持一下
  咳。。。我在上海待了一年半了,在这里认识的北京朋友也不少,大都想赶紧回去。不是上海不好,而是舍不得自己的故乡。北京也好上海也罢,谁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牵挂。你把北京上海骂成筛子,对不住,我还是得回去。    骂人现在是时尚,从刚开始进入互联网后的不习惯,直道现在爱谁谁吧。。    中国人自卑太久了,需要一种释放,所以于是乎~~~  南方北方对骂,西部东部对骂,沿海内陆对骂,60年代70年代的对骂,70年代80年代的对骂,北京上海对骂,重庆成都对骂。。。等等吧,太多了,都懒得再列举,目的不也就是为了踩踩别人抬抬自己吗?    借楼主的地方随便说两句,您写的不错
  难得一见的好贴,客观,实际
  作者:锁眼 回复日期: 7:21:42 
    楼上的我深切同情上海人, 虽然北京人也一样经常被人砸, 但比起上海人待遇还是稍好一些. 上海北京兄弟之间就不要互相吐口水, 抡板儿砖了, 我们还是缩起脑袋一起迎接全国人民的板儿砖吧.   ============================================================顶这句。
  楼主写的还是比较客观的.
  留着慢慢看
  凑个热闹,瞅瞅!
  上海人,比较同意楼主的看法。希望不要出现小人,毁了这帖子。
  作者:ccyun1111 回复日期: 11:10:28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谁拆的墙?谁拼死拦着?    无知者无畏啊  --------------  建国当年  北京政府拆了多少牌楼城墙  梁思成虽然想拦  但是拦的住吗?  不知道谁无知.......
  我生活在我已经厌倦了的北京啊,可惜工作在这,年纪大了没勇气辞职。    但深切地感受到:  北京的服务发达程度比上海差50年,  北京的市政管理水平比上海差100年,  北京的市容形象比上海差200年。          
  上海人,反对地域帖。支持客观理性的分析
  天涯难得看到这么理智的好贴  到现在为止还没出现小人捣乱,好现象啊
  楼主写得真的很客观。  赞!
  作者:小点声别吵着孩子 回复日期: 11:12:46 
    一句话,单论两地的老百姓:北京人活得比较豁达,上海人活得比较累心。    区别在于,北京人会自己找乐,自我减压,上海人啥事都憋着,不大会娱乐。  ------------------  不好意思,可能上海北京文化有差异吧,你觉得上海人啥事都憋着不太会娱乐,我想太偏颇了,上海人在旅游文化上面的消费是全国排名第一,不会娱乐?何况,北京人看的懂上海民间的滑稽戏吗?就像上海人也不太理解北京人找乐的方式。
  真是不错,象这样和和气气的讨论事实多好。
  北京有底蕴,上海更时尚
  把一嚼了无数遍的甘蔗渣又咂巴出水来,还带甜味儿,不容易啊!
  两个都是吸血城市.把全国得财富都吸去那了还好意思说.各省管各省的.看你们还拽!
  北京一座奴才之城.
  两个都是吸血城市.把全国得财富都吸去那了还好意思说.各省管各省的.看你们还拽!  ----------------------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是不是把上海北京分离出中国才能解你心头只恨?只要这样你才能小康??呵呵。    你这样的人应该枪毙,怪的不中国富不起来。
...感觉还有个广州的深圳....!!!
  作者:mpewin 回复日期: 00:16:19 
    作者:小点声别吵着孩子 回复日期: 11:12:46        一句话,单论两地的老百姓:北京人活得比较豁达,上海人活得比较累心。      区别在于,北京人会自己找乐,自我减压,上海人啥事都憋着,不大会娱乐。    ------------------    不好意思,可能上海北京文化有差异吧,你觉得上海人啥事都憋着不太会娱乐,我想太偏颇了,上海人在旅游文化上面的消费是全国排名第一,不会娱乐?何况,北京人看的懂上海民间的滑稽戏吗?就像上海人也不太理解北京人找乐的方式。  --------------------------------------------------------    说实话,我说得一点也不偏激,如果你有机会在北京生活上一、二年,再切身比较下,就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两地百姓在对待生活压力上的区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的的哥大多健谈能侃,打你一上车就会主动跟你聊天,遇到堵车时也聊个没完,只要你愿意聊。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呢,很少有主动搭讪的,除非你主动找他说话,即便如此,他也就寥寥几句,回答完问题就不言语,个别的会发发牢骚,抱怨下对现状的不满。同样,在公司,OFFICE里面,两地人的差异也很明显。  不是说上海人一点不懂得幽默,而是相对于北京百姓,上海百姓的生活状态比较紧,不大会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北京人懂得自我调侃,自我解压,活得就比较轻松一些。
  首都的天,灰蒙蒙~~
  我在北京生活了18年,在上海度过4年大学时光,在香港呆了2年念研究生,深刻感受到城市文化之间的巨大差距。记得以前看过高晓松(老高家里父母都是上海人,但是他在北京长大,标准的京痞^_^,而且言辞间好像很不怎么对上海这个自己的家乡感冒:))在他已经关了的博客上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他最喜欢北京、巴黎和纽约,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个城市都是著名的脏乱差,^_^,但是~~他喜欢!正因为在这些城市里,大家都不端着,都活得很豁达,所以才有令人迷恋的多元文化——你有钱了,可以去买名牌开跑车大宴群朋,反正北京的高官大家闺秀多不胜数,穷了,你也可以找个街边弹吉他的哥们喝两听啤酒,侃侃大山,总之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北京都有。反观香港,你就是走过550条街,看到的也是“恭喜发财”的字样,这就是不同地域人的差异。:)上海呢?我最珍贵的大学时光放在了这里,从我99年来到我03年离开,我眼看着上海一天天变漂亮,也曾一度很迷恋这种高楼大厦的拥抱:)(虽然北京也有很多,尤其是CBD附近写字楼林立,非常漂亮,很像北美的城市),不过后来几次回上海,却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卫生了,那些低矮破败的小楼房等等,对于上海人,我并没有特别的负面观感,就是性格上怯懦了点,作为“助理”是很好的,但是很难当司令使,嗯嗯:),而北京人又失之糙了点,有时候做事比较狠(或者说油?),但也有时非常讲义气:),两地能中和一下是最好了。:)    这个帖子里的回帖很不错,随便说说:)
  为什么有哪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朝北京上海跑呢?偶就觉得偶的家乡最好^^^^
  从文化心态的角度,对华夏族来说,北京、上海都是很贱的地方  北京过去长期是燕胡人、蒙古人、满族人等外族人殖民统治汉族人的基地  上海则一开始是西洋东洋人居于上层、汉人居于下位的地方  都是没有文化根基、骨子里自卑的地方              当然,这种自卑也让这些地方可以更容易的接纳外来事务,所以经济比较发达
  知时 知命 规划人生 人生定位 仕途 人生社会地位的体现 财运 出行婚姻 子女 身体健康 预测对手敌人 个人服务     测过去免费,在客户验卦准确之后再对未来进行有偿的预测指导服务.    QQ
注明求卦 心诚者加    纵观人的一生,即有鸿运高照的幸福时光,又有背运当头的急流险滩.如果对于命运的进程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恰当的规划,必然受到命运的嘲弄,得意时,不知好时光能持续多久,盲目乐观;危险来时又不能提前预知做防备,结果突然陷入被动,困难之中,有的受伤致残,有的弃官 破财 甚至丧失性命.    本预测师的服务宗旨是为所有客户,认识人生 规划人生.好运来时锦上添花,助你达到光辉的顶点,最大限度的取得成果,以避免浪费机缘,错失良机;背运将至时,提前向你报警,帮你策划防范措施,使你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以最小的代价,赢得驱吉避凶的结果,为迎接未来的好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李先生认为:五十才知,晚也,老矣!知命越早越好,应该只争朝夕。而测友们在24、28、32岁的年纪就做到了,怎不让我们为他们高兴啊.测友们:让我们为成为知命之人而努力吧!预知成败占尽先机,盲目进取费力受气,意外不测人所难免,先知早防主动积极,珍惜末来就是爱护自己。  
  楼上的楼上那位,我除了清晰地看到了你自己心里深处的自卑以外,其他什么也没看到。^_^      你这种人,一旁跪安吧。^_^
  作者:putonger 回复日期: 11:37:57 
    从文化心态的角度,对华夏族来说,北京、上海都是很贱的地方    北京过去长期是燕胡人、蒙古人、满族人等外族人殖民统治汉族人的基地    上海则一开始是西洋东洋人居于上层、汉人居于下位的地方    都是没有文化根基、骨子里自卑的地方        我上海人,这位朋友,中国还有你这地域的低贱之分吗??不要在LZ好好的帖子里坏了大家的兴致  
  上海人,觉的LZ写的客观。    没有去过北京,等北京没有沙尘暴了,偶去北京溜达溜达。    在上海很难找到中国元素的东西。    只有我们学校的校门很中国。    不过,上海人比以前更自私了,外来人口给上海带来的不是更好的变化,而是让很多的上海人把以前好的习惯和传统都丢掉了。  
  写得很不错啊
  楼上朋友,沙尘暴在京存在历史已是不短,拜今日传媒宣传泛滥所赐,几成恐怖.  其实它和江南阴湿的梅雨和出梅后的暴热一样,都是有些负面感的天气而已.
  精彩  
  谁人不夸家乡好,文人尚且相轻,何况是层次不一的人.  如果谁人写的帖子都如楼主一般,中肯客观,  我想相掐的人也不会太多.
  作者:123横刀立马 回复日期: 12:50:26 
    谁人不夸家乡好,文人尚且相轻,何况是层次不一的人.    如果谁人写的帖子都如楼主一般,中肯客观,    我想相掐的人也不会太多.    ===========================================================  愿望很好,实现困难:有些人可不来管你说了什么,相掐才是目的。  
    绝大多数上海人对北京和北京人无可评价——由于缺乏实际的接触、具体的感受。“到北京去”在十来年前,还是属于少数先进人物的光荣和骄傲。近年来到北京出差、旅游的上海人增多,但对北京的共识也只是枯燥的几条:一是“好白相”的地方比上海多(指风景名胜);二是新建筑多,高楼多(其后跟一句牢骚“怪不得上海没钱盖房子”);三是购物、坐车不方便,商品品种少,价格贵;四是气候干燥、刮风,不适应。      一位上海人说,到大名鼎鼎的王府井,没想到走了十几分钟,就逛到头了。他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问别人“北京究竟有几个王府井?”关于服务态度,上海人说,上海的售货员至多不理你,自顾自聊天。北京的售货员还要训你:“别嚷嚷!嚷什么!”上海的儿童在北京则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他们在大街上看到了拉车的活生生的骡、马,往往怀疑它们是从动物园跑出来的。      对于每个从北京来的人,上海人都会问:“上海好还是北京好?”在北京,则很少遇到这种提问——这对北京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中国还有比北京更好的地方吗?其实,上海人的询问并非未含有城市优越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想验证这一优越感;此外,则是潜意识中对京城模糊的崇敬和神秘感。      比较而言,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感觉要多得多。几乎每个北京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对上海人的印象,自然,好评不多。北京的女性尤其热衷于对上海男性的声讨,而且众口一词,仿佛个个苦大仇深。上海自然有对北人的轻蔑,例如称北方人为“北佬”,但通常北京人被单列在这种称呼之外。而北京人并没有对南人共同的蔑称,而是将上海人单列——当他们说“他是上海人”时,口气中已经包含了轻蔑,有些象西方人说“犹太人”那样,以致于在京城的上海人不轻易暴露籍贯是比较明智的。但在江南,上海的籍贯却具有自我提携的功用。直到八十年代初,南京、杭州、无锡等地的时髦青年仍以会说上海话、打扮像上海人为荣(而他们在上海的同类,则以打扮成“华侨”为荣);至今上海的征婚广告上,“沪籍”仍是可资开列的条件。电视剧《渴望》中那个自私委琐的男主角被取名“沪生”,引起了敏感的上海舆论的不满,却满足了北京人的集体认同。他们觉得上海人就是这样的。因此,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最高评价,便是“你不像个上海人”。      但是,在北京人的内心仍有对上海人、对南方传统的尊重。谈及上海同行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精神,北京人往往自认弗如。而声讨完上海人的北京姑娘,有时会出其不意地流露:“我妈妈(或外婆)也是南方人”;或者“我有个阿姨在上海”,“小时候在上海住过”,等等。北京的孩子到了上海往往备受宠爱,人们惊讶于他们一口纯正的“国语”。如果他转学到上海则会经常地被教师提问,并让他朗读课文。  
  楼上请标明转载
  他的转载来自杨东平的《城市季风》吧!!这书我有!    里面有一段挺有意思的,大意是:    改革之初,北京产的面制品普遍很硬,没有上海产的那么松软可口。  有一天,北京一老太太上街买了一些麻花,走到路上时不小心掉了一根!正要弯腰时捡时,突然一辆汽车飞速开过来,碾过麻花!!  只看,那麻花不但没碎,还完好如初地陷进了沥青地里!  老太太想都没想,急忙拿出另一根麻花,将陷进地里的那根撬了出来!!
  狗咬狗
  顶楼主    其实我挺喜欢北京话,觉得特别有味道。不过不是很喜欢北京孩子说北京话,觉得有点油的感觉。    据说现在正宗的老北京话和上海话一样,正在日趋消亡?这是太可怕的一件事情了
  呵呵  我是北京人  我喜欢上海
  作者:victor4u 回复日期: 4:34:17 
    顶楼主        其实我挺喜欢北京话,觉得特别有味道。不过不是很喜欢北京孩子说北京话,觉得有点油的感觉。        据说现在正宗的老北京话和上海话一样,正在日趋消亡?这是太可怕的一件事情了  ------------------------------------------------------------  正宗的老北京话是在消亡的,不住胡同,根本不可能会说。北京话不是外面所看到的那种京骂的东西。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北京人自己拆的???  多读点书吧  
   作者:艾小朗 回复日期: 10:26:23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北京人自己拆的???    多读点书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你口气好像是上海人或者西安人拆的,再者美国人?呵呵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谁拆的墙?谁拼死拦着?  无知者无畏啊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35:57 
     作者:艾小朗 回复日期: 10:26:23        作者:susu217 回复日期: 10:29:13          想想北京人够傻的,居然把城墙全拆了                幸亏西安当时没钱拆,祖宗的东西还剩了那么点            -----------            北京人自己拆的???      多读点书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你口气好像是上海人或者西安人拆的,再者美国人?呵呵    (呵呵,共产党原来是北京人啊?北京市政府原来是北京人自己选举出来的啊?当年北京人自己当家作主当北平人的时候,没几个动脑子要拆墙的,怎么49年一到北京人就变了呢/你相信北京人会变得这么快吗?)
  好贴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