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2年武汉大学本科生网艺术学系本科毕业的。本科专业是声乐。后来考不了中央,中国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出于对时

★子曰学习网_
年哲学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
年哲学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高校名称:中国人民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002
高校人气:158780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高校类型:文法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10-511156
相关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 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 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 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 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现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21个科 研机构和14个博士后流动站,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及深圳研究院;拥有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居全国高校第一;拥有13个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全国重点学科25个,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五,其中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一。在连续六届全国百篇优秀博 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16篇,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学校现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28个 (包括自主设置的27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87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1个博士点),一级授权学科11个,成人教育专科专业9个,本科专业11个。在 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评估中,学校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 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一,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政治学、农林经济管理、历史学、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充分 展示了学校雄厚的学科发展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已故老一辈著名学者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 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安岗、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目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 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导师474人。此外,还有193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外学者和 930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或曾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拥有14名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的专家122人,有24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1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50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 理论人才百人工程&,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各项所占总数比例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有19位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 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成为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有13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教授担任委员会顾问),人数居全国高 校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最多、门类最全、综合水平最高的 优势,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人才。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一共培养了18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许多著名的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企业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各级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以及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其他优 秀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 9427人(含研究生单证教育的学生(MBA、MPA、法律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国高校中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有成 人教育本专科在册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网络教育在册生近4万人;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165人。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积极面向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九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137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5项,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承担北京市科研项目数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年,中 国人民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得经费1.5亿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在人文 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9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学校共承担1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中国人民大 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 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 茨、米切尔?斯宾思,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转轨经济理论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帕德玛?德赛,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著名 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 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日本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等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授予诺贝 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西兰前总理、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迈克?穆尔等一批 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设施先进,馆内藏书250 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我国收集、整理、存储、发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信息资源的权威机 构,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个大学出版机构,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 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对中国人民大学十分关心并寄予厚望。党的三代领导 集体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也极为关心。江泽民同志曾先后两次为中国人民大学题词,殷切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 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 更大的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高校名称:北京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001
高校人气:175669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高校类型:综合 公办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10)754145
相关高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分校)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 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 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 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 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 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 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 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高校名称:复旦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246
高校人气:164171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1-
相关高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独立学院)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 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 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 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一起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 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国首批 &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复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 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41万人,研究生1.48万人,其中含学历留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教职工 5800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9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人。学校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点15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有 各类科研机构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个及若干个工程中心,&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 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图书馆有馆藏文献519万册,馆藏数列国内高校前茅。其中线装古籍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 7000 余种,可使用的电子图书近200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近3.5万余种,各类数据库近300种。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路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1个附属医院,医护员工近1.5万人。
2005 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 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校名称:武汉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486
高校人气:486886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16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7-
相关高校: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独立学院)
&&&&昆山杜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 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 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 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 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 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 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 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96个 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欧亚科学 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 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27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 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第四届居第二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 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高校名称:中山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558
高校人气:181583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0-036491
相关高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独立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独立学院)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并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 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开 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 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 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 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 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 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的新中山大学,成为了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亚 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 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有56位一级教授,其中有 12位在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 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亚太研究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逸仙学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 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国际汉语学院、外语教学中心、 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旅游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超级计算学院、工学院、资 讯管理学院、国家保密学院、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42个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心理学系、地 球科学系等5个直属系。另设有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 院)等5所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附属专科医院。
学校现有119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 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以及化学、生物学、物理 学、基础医学、临床技能、法学、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2012学年初,在校各类学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783人,硕士研究生1194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712人,普通本科生32387人,来自港澳 台的在校学生1090人,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671人。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现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9个。学校现有2个一 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37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其中20个攀峰重点学科、17个优势重 点学科。
学校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拥有&光电材料与技术&、&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华南肿瘤学&、&眼科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 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家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以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个;拥有&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 程&、&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智能传感器网络&、&信息技术&、&眼科学&、&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热带病防治研究&、&干细胞与组织 工程&、&水产品安全&等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食品与健康&、&南海海洋生物技术&、&数字家庭&、&基因疫苗&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眼 科学实验室、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辅助循环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医药生物&等1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中国公共管理研 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汉办重点 基地、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珠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其他部委研究基地,已覆盖了部、省、市三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高校名称:南开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055
高校人气:164924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2-
相关高校: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独立学院)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 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 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 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南开大学获得教育部和天津市重点共建支持,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南开大学占地210.2万平方米 (3154亩),建筑面积124.2万平方米。校园网络设施先进,图书馆藏书382.2万册,另有电子图书30TB。除主校区外,还有迎水道校区、旅游与 服务学院、泰达学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教育部和天津市大力支持下,津南新校区正在建设中。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 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现有专业学院21个,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全部12个门类。学校积 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点231个,博士点172个,博 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 学科2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保总局重点 实验室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111& 创新引智基地4个,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985 工程&科技创新平台4个。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在204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 632人、硕士生导师546人,教授714人、副教授792人。有两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973&和&863&计划首席专家15人 次,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0人、讲座教授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马克思主义理 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9 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 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7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5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925人,其中本科生12749人,硕士研究生7964人,博士研究生3212人。有成人教育学生5779人,远程教育学生33966人。
南 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 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8项成果获2012年度天津 市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2011年,被SCIE收录论文1158篇,被EI收录论文700篇, 被CPCI-S收录论文90篇;被SSCI收录论文25篇,被CSSCI收录论文1290篇;&表现不俗&论文数493篇,同比增加201篇,占SCI论 文总数的42.58%,所占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 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 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 作关系。
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 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 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制定实施《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全面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开大学以优良校风著称,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 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290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承建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等6所海外孔子学院,2012 年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学校承担了国家汉语对外教育培训任务,推出了牛津项目等一批水平较高的海外学习项目,参加了达沃斯全球大学领导者论 坛,首批入选国家汉办&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 尔、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9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现有名誉教授58人,客座教授383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法国现任外长(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 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高校名称:吉林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183
高校人气:158436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
相关高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独立学院)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吉林大学于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 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 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 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 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 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 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 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 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 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 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高校名称:四川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610
高校人气:167547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8-
相关高校: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独立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独立学院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 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 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 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 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 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 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 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0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1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 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2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29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 118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5人(含&青年项目&11人,&外专项目&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和讲座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人(原A类),&973&首席科学家10人、牵头&973&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14人(15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四川省&百人计划&与&青年百人计划& 入选者39人。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 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 &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 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 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精 品(视频)课程36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1篇。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 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 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 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9项。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8.4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 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高校名称:北京师范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027
高校人气:154720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高校类型:师范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10-
相关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独立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 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 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 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 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 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 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 划。
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北太平庄校区)占地面积1048亩,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全日制在校生近22000人,其中:本科生 约8900人、研究生约11300人、长期留学生1800余人。现设1个学部、22个学院、2个系、36个研究院。馆藏文献410余万册,数字资源量近 17300GB,其中电子图书1400GB。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 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9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第三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地理学、生态学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 视、系统科学3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二,共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排名前十,24个一级学科排名前二十。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 布的2012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第252位,相比2011年上升48名,在大陆地区高校中排名第8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联合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北京市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15种。北 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 养基地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同时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 地,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校本部教职工近31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 2000人,具有高级职称、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海外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居于中国高校前位。现有两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2人,荣誉教授2人、资深教授5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讲座教授3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4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54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 育部和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群体3个。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 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学校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 学、加拿大道森学院和舍布鲁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合作建立了7所孔子学院。长短期留学生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 秋季在学长期留学生1800余人,其中学历生占76%。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 标。&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贯彻&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工作方针,牢牢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坚持内涵发展、创 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通过实施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学科提升工程、国际化建设工程、制度创新工程、条件保障工程、党建创新工程等重大工 程,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高校名称:南京大学 高& 985 211 研& 34 61
高校代码:10284
高校人气:163095
隶属部门:教育部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高校类型:综合 重点大学 本科 一本
高校网址:www.
联系电话:(025)593004
相关高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独立学院)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 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 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 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 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 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有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50000余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有国 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 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创新人才26人、创业 人才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7人、讲座教授2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 议组成员1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7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1人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12人,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9人,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程&培养人选17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 立业、成就卓著。南京大学确立了&吸引一流生源、给予一流培养、造就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坚 持&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方针,大力推进&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复 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 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 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 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 布局、加强科研组织,全力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 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 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正在为把南京大学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 
下一篇: 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主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