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中的转支付宝红包是什么意思思?怎样才能看出来

微信「新年红包」余额为什么不能转包另外一个红包?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红包的余额只能用来提现,并不能转包另外一个红包,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是当初就没有考虑吗?还是故意的?
按投票排序
第一次被邀请,感谢。先来看两个场景:甲绑定了银行卡,给乙和丙送了红包;乙白得一个红包,三天内得提现,不提线钱就退回去。如果要提现,对不起,请绑定银行卡。乙舍不得到手的钱没了,于是绑了。丙得了个红包,丙很有钱,提不提现无所谓,但别人发了红包,总得回礼吧?对不起,要发红包,请绑定银行卡。丙只好绑了。从"附身"两款打车软件到红包大战,都是两个支付平台之间的竞争,目的也是为了抢占用户。单纯的用从别人那儿领到的红包再赠送给别人,只能算一种传播,不能实现"占"的目的。假如红包能转赠,上面说到的丙就可能不绑定银行卡了。
补充:对于没有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当你收到红包后,想要还礼,想要尝试这种新的玩法,则不能通过已经收到的红包来赠送,必须自己开通银行卡绑定后,再来生成新的红包。所以这种做法可能更多地还是为这种情形做贡献,提高账户绑定率。以下为初版回答:第一次被邀请,非常感谢。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因为我作为用户也做出了想要将收到的红包转为新的红包发给别人的『意愿动作』。但是我认为,虽说微信称这是一个『10天完成的随手之作』,但是作为一个大公司、一个成熟的产品团队,对于这个问题不应该是没有考虑到的,不应该是疏忽。因此我判断,这个设计是故意的。那么为什么是故意的?我们继续来猜测一下。既然有这个问题提出,并且我也有这样的发现,说明这个是一个潜在的用户需求。而且这样将已有红包转包显然更加方便,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毕竟从银行转账出来是麻烦的。那么设计成重新打包的好处是什么?除了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流动率。还有呢?微信红包的提现要求是隔日,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每个红包都是重新转账出来的,存在微信账户中的金额会增加很多,这个就是重点。今天看到一个不太靠谱的微博,假如百分之十五的用户使用了微信红包,平均一个人100元,则根据微信5亿的用户数量,以及每天收益率万分之七计算,微信每天沉淀的资金收益可以达到525万元。这个数据,一大半都要归功于题主问的这个问题。综上,我的猜测就是这个设计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微信手中的沉淀资金。同时也许和银行有某种合同或者交易,增加交易量不知道会不会达成某种 KPI。欢迎继续讨论。
法律要求,作为财付通这类非金融机构必须按照人行下发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进行业务行为。而在第四条明确要求了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
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不得进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在这个法条的基础之上,那么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或者货币转移的活动都必须要基于已有的银行体系来进行,也就是说必须要围绕以银行卡、身份证、姓名的体系来进行,这也是微信红包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因为腾讯体系内并不具备银行业牌照或者是从事银行业金融活动的资质。其实细想一下,若没有监管方面的要求,一个产品经理如果希望自己的产品呈现病毒式传播,肯定是希望把门槛越降越低才好。进一步来看,为什么微信红包不能够越过银行体系、而在微信账号支付体内循环呢?试想,倘若A用现金100元生成了一个虚拟的微信支付红包,B拿到这个红包后,若不已银行体系内去支取而是直接发出去的结果是什么?相当于A这部分真实货币的100元在微信支付的银行账户中沉淀了,而B这边发出了等值100元的虚拟货币,相当于整个虚拟与真实的支付体系中存在了200元的货币总量,这样相当于虚拟增发了100元的货币,具备流通和等价的价值,扰乱了正常的货币体系,行使了货币的发行,这是央行方面最怕看到的事情。而100元的沉淀在微信支付体系的现金性质又是一个会让微信头疼的问题,究竟是算作“借贷”、“保管”还是“存款”?这个在法律上也尚未有明确的结论,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定义,那么衍生的利息收入如何确认也还有待解决。腾讯系也不缺这点钱,也没有必要去碰这个烫手山芋。另外,支付本身是要以营利为目的,而红包上面确实却不得盈利为目的,所以还是要严守政策的边界底线比较好,不然玩的太大了,万一碰到洗钱等法律边界,容易烫到手。
-红包的目的是推广微信支付,让大家绑银行卡。转包是降低转化率的。-
前面几位都说得很好了,应当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转化率,即为了更多用户可以绑定银行卡,抢占市场。我补充一点,对于愿意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来说,红包的规则利于他们熟悉微信支付、收款的使用,也就是“培养用户习惯”。用户们以后使用微信支付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形成口碑和传播(很多人不愿意使用微信支付的原因有:麻烦、不安全、不会用等等,而一个熟练的用户很容易告知周边的人如何用、不麻烦、挺安全)。
补充一个思路:为毛没人觉得,新增这个功能还要开发量和排期的好不好?在一个东西不确定好不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开发简单,快速上线,减少开发时间,砍需求这也是大公司一贯的节奏。
谢邀。对于这件事情,首先我觉得揣测软件作者的本意就像解读鲁迅的课文一样,鲁迅不站出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揣测的结果只能作为小小的参考,具体还应该由作者说明。
那么,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微信红包从用户体验上来看并不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产品,更多的是对于电子红包市场快速抢占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微信红包没有题主说的那些功能极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充足,只是推出了含有基本功能的产品。但是,对于当前红包操作方式,必然是要经过讨论才能推出的,要知道,使用微信支付的第一步就是绑定银行卡。
想想看,如果红包中的钱很多,那么提现需要绑定,如果红包钱数少不值得提现怎么办,重新送给别人?不行,你想回礼,那么绑定银行卡吧。
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收红包,你都要与银行卡进行绑定,这样就极大的保证了用户群,资金也就如涓涓溪流流淌而来。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要三七开,功能不完整3,故意为之7。
第一次被邀就是这么难的问题…大家都回答的很专业,我胡扯下十天出个东西,估计没前期用研,说不定需求也没有,再说不定,就是个简单的Idea,讨论会议都省了,程序员速速拿出东西来就完事了,也可能人家战略上这东西就没有高度,本来就不打算做的那么复杂不过题主帮他们想到了,说不定下次更新就有了呢…
1.让更多人绑定银行卡,让更多钱流入进来。2.微信的方向是一种支付的“手段”及“场景”,而不是支付宝那样做支付的“账户”,如果红包能送来送去,那红包不就成“余额”了么?3.时间紧迫,干嘛要弄那么复杂~
谢邀①转包红包是会降低转化率的,要明白红包根本的目的是让大家绑定银行卡。②针对有些银行卡绑定失败的用户(出现各种原因),领取的红包也能在之后以话费或者增值服务的消费形式花出去。而他们想包红包,必须绑卡。
第一次被邀请,十分感谢,可惜我没有关注微信红包。但是,我能明确回答,马化腾的从一开始,就最重视用户群,以用户为手段,敛财为目的。当今中国最能干的商人之一。
红包的设计,我觉得目的是让更多人去尝试绑定微信银行卡,让微信用户习惯去使用微信支付。发红包只是一个春节期间的活动,如果收到的红包可以直接转出去作为自己的红包发,那就少了要去绑定并支付的过程。对于配用用户微信支付习惯来说,应该不好。
感谢邀请。估计是为了提高微信银行卡的绑定率,微信这是在靠用户赚用户跟利益啊
感谢邀请。转增不利于扩展用户群体。
核心目标是绑定银行卡,给腾讯留下客户信息。转包了话红包赚了一大圈,啥都留不下
在绑定银行卡后,可以用来转包红包,只是依然首选用银行卡里的钱来支付。那样没注意到的人就会一直进行红包充值,而实际上收到的红包就会一直被放在钱包里,成为它的沉淀资金。
可以另外包红包呀,你收到的红包在零钱里,可以用零钱包红包呀。
谢邀。我基本上是不用微信的,只是根据题主问的问题来回答。从问题来看,我感觉应该是为了扩展用户群体,绑定银行卡基本上就能确保用户以后会使用微信来完成支付。这已经是腾讯和阿里巴巴最赤裸裸的竞争了。
我能说微信红包都木有收到吗收到微信红包,稍后存入零钱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存进来?是不是等存入以后才可以使用里面的钱?_百度知道
收到微信红包,稍后存入零钱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存进来?是不是等存入以后才可以使用里面的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是的,查询一下零钱,如果有就可以转到银行卡里提现了。
打开红包可以转到你的银行卡里
e,稍后就是等一会
其他类似问题
红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评价微信的「新年红包」功能?体验如何?
刚看到朋友圈里面有人发了新年红包。觉得很有意思。PM 对于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还是很强的。相关问题:
按投票排序
和一帮朋友玩了玩,大家都觉得挺欢乐:春节这个时段推出发红包的功能,深入人心,而且操作很便捷,发到聊天群组里,借助微信好友关系很容易产生病毒营销式的效果。一个红包限额200,意思是小额玩玩就成,无形中降低了参与门槛,所以刚开始玩的时候大家都是发几块钱或者十多块钱的红包。一个红包可以让多个人来抢,而且可以随机分钱的设计很赞,大家为了测各自的人品玩得不亦乐乎,而抢到红包后发的回复加强了互动。发红包和抢红包的人都对不同人抢到的钱的数目以及每个人的回复充满了期待。目的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许多抢到钱的朋友之前没有绑银行卡,为了资金提现,纷纷绑上了银行卡。(提现到账好像得一天左右,吐槽一下&&)现在想发红包必须关注微信官方的公号「新年红包」,导致许多人还不知道,推测会在春节时整合进「我的银行卡」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感谢邀请个人觉得这其实只是一次很轻度的推广,甚至只能说是一次非常有节制的试探,因为如果腾讯想要借机推广微信支付,只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效果就会非常恐怖:
1、个人朋友圈:相信大家已经都看到无数朋友圈营销的实例了(朋友圈的各种营销刷屏)。那么既然微信已经赶在年前推广红包,如果支持朋友圈抢红包,那么毫无疑问,各种大小土豪+专业朋友圈装13犯必定会趁着春节发放大额随机红包并附上金额,然后看着底下一群“穷光蛋”抢着自己的红包,心里痛并变态地快乐着~~大土豪带小土豪,真土豪带假土豪……然后小伙伴们就都开通了微信支付后在自己的圈子里快乐地装13……咳咳,当然了,也肯定会有很多好朋友就是单纯地为了送点钱给别人拜个年的,毕竟世界是美好的~~
可是!!微信红包竟然不支持朋友圈抢红包!
2、公众号:如果微信红包支持朋友圈抢红包,那理论上就可以提取链接,在微信内做各种跳转。商家按照每个粉丝N元的配比,发放一笔随机红包,然后提取链接到公众平台里推送,所能提升的用户粘度、吸粉量,绝对远远比那些关注送礼、积攒送礼等等的活动产生的效果好得多,还省钱。在众多商家的发放红包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会有无数人为了抢红包开通微信支付。
可是!!微信还是不支持朋友圈抢红包!
3、微信强制推广:这一点是我觉得微信最赞的地方。凭借微信现在的用户基数,它随便一次强制或半强制推送,都能够为自己带来极大的利益→在腾讯新闻、更新提示、微信团队通知等任意一个项目里,提示微信红包的功能,并给出跳转链接。甚至是直接给每个开通支付的用户10元钱……想想看吧,难道还怕用户量打不开??最后,对于没有强力推广微信支付的原因,我觉得:1.是因为微信仍然在坚守自己的原则,不破坏朋友圈的环境(不然春节期间满屏都得是红包) 2.是因为微信支付还没有打开,线下支付的场景较少,易迅的货品量及运营经验还不够,打车也还处在刚刚起步,只有一个财付通,不一定能留得住那么庞大的支付用户(就算能留住,把大量银行存款抢到自己手里,是不是还会产生什么复杂的效应?)3.……我觉得还有一些原因,但是实在抱歉太困了我想不起来了,回头想起来补上吧最最后:知乎首次答题,略略有点懵,见谅
1-28更新:1)微信红包貌似不是微信团队作品,而是财付通团队,详见这个问题: 写答案的时候还没有媒体报道,所以一直以为是微信团队做的。whatever, 产品很棒!~2)利益关系:俺现就职于OPPO,跟企鹅没有任何关系,软文之说何来......————分割线表示以下是原文——————今天下午好好地研究了下微信新年红包,发现微信团队对用户心里把握真是出神入化。简要看看它火爆的原因吧~1、简洁
微信红包的玩法非常简单,几步路径而已:点击我要发红包→输入发多少个、总金额多少、祝福语→用微信支付付款→将红包分享到群。每一步的界面都简洁明了,只要有一定微信使用基础的人都可以顺利完成操作。
微信团队的产品设计向来简洁而不简单,微信红包的简洁设计也在意料之中。手机APP产品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简洁,不要做过多的说明和功能的堆砌,抓住核心功能即可。在手机五六英寸的小屏幕上,最理想的境界是用户扫一眼便知道你这个东西要怎么使用、怎么玩,在这一点上,微信团队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张小龙已经成为产品经理的楷模。
简洁的设计让用户知道怎么使用,任何一个人都几乎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慢慢研究怎么使用你的产品,而只有让用户能够很方便的使用产品,才有机会发生以后的一切故事。2、好玩、互动
用户很方便地付款包好一个红包后,扔到群里让大家去“抢”,其乐趣在于抢红包以及金额随机发放。
抢红包、先到先得的设计让群里的用户有种争先恐后的乐趣,就像老板说我有10个红包,但是我们公司有20个人,你们过来抢吧,先到先得,然后办公室的人都会蜂拥而上。但是假如老板说,我有20个红包发给你们,你们一个个来拿哈,在这种情况下,疯抢的情景基本不会发生,疯抢带来的乐趣也没有了。我想这就是人类天性使然,对稀缺资源总是会有复杂的感情:对稀缺资源的渴望、对占有稀缺资源后的满足、对无法占有资源的懊恼,因此总是希望可以获得稀缺的资源。假如见者有份,其乐趣便大大失去了。
金额随机发放是又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如果微信红包有10个,总额是100元,那么拿到红包的10个用户得到的金额是随机的。这种随机性已经突破了简单的发红包行为,而把发红包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依然是对用户心理的绝妙把握,不单止个数有限先到先得,而且领到的金额是随机的,其实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好运的,于是期盼自己获得高额红包,同时也在好奇自己到底能获得多少金额。这样的体验设计,在红包发放时,让用户在抢红包的过程中情绪高昂、充满好奇,在红包发放后还能引爆一群人的热烈讨论。
在用户领到红包后,还可以在领红包的地方写上自己的留言,如果10个用户拿到了红包,那么这10个用户以及红包主人在这里的留言区会有一个简单、有趣的互动。然而更大的互动还是在微信群里面,没有抢到红包的在小小地懊恼、抢到红包的在讨论金额,总之是一小段火爆的讨论。
至此,好玩的抢红包和金额随机发放两个功能点,绝妙地把握、调动了用户情绪,让用户开心、动情的产品,想不流行都难。而微信得天独厚的社交氛围,让微信红包的讨论更方便更热烈,加速了病毒式传播。3、对传统的突破
让我们回顾下传统的发红包是怎么样的,从长辈手中拿过一个红包,然后说些礼貌客气话,红包踹裤兜里,不能拆开看因为这是不礼貌的,然后就没然后了。即使到后来的支付宝在线转账,也依然是同样的过程,只不过纸币变成了账户上的数字,反而感受不到现金在手的爽快。
微信红包,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发红包“的概念,而把发红包变成一种好玩有趣的游戏。传统的发红包过程,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单调、羞涩,只有收到红包的人在拆开看到现金的时候有种喜悦感。而微信红包的抢红包、金额随机以及讨论得到多少钱,这个流畅的过程是对发红包传统的颠覆,让人在拿红包的时候有乐趣、拆红包的时候有好奇和惊喜、拆完红包后还能愉快地和别人展开讨论。突破了传统还能打造如此畅快的产品体验,让人再次对微信团队的产品设计能力心悦诚服。最后,这么好玩的微信新年红包,银行卡绑定的人数暴增也是水到渠成的吧。
这是一次绝佳的营销案例,微信一分钱没有花,让几乎所有的微信用户了解个使用了微信支付功能。现在用户微信上有几十到几百元,后期肯定想着消费,微信电商也会火起来。一举多的。
给女神发微信说新年快乐,女神一天都没回我。扔了个2块钱的红包过去,10秒钟后再看,红包已被领取。
好策略。1.发红包的需要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2.领红包的为了提现也不得不绑定上银行卡。这样就让一大批原本对微信支付没概念的用户体验了一把。相比于打车软件的烧钱教育用户,这经济得多。相比于支付宝的红包,微信的这个红包更加方便。支付宝只有在对方也登陆了支付宝客户端才能发讨红包消息,否则只能发短信。没几个人会长期后台运行支付宝客户端的,而微信……阿里真的无法再安稳的坐着了。
运营神作事实证明,微信把红包活动做的效果还不错,且不那么傻逼,就会被称为神作。先说为什么不是。微信需要推广他们的支付功能,把钱和微信关联上。趁着年底做个红包功能是个顺势而为的事情,只是因为这是微信做的,微信本身体量决定了整个活动影响范围会很大。运营部门在过年期间做运营活动推广微信支付,发红包这种特殊时段的特殊场景很自然的会被联想起来。抢红包这个功能也是热衷发「新年利是」的广东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且极具娱乐性,办公室在广州的微信部门给复制过来也就顺理成章了。整个活动中规中矩,一点都不 tricky(阿里买下所有福利彩票发给用户的运营活动是 tricky 的)。功能细节做的也挺一般的,操作也挺复杂。我第一遍没玩明白,当然也可能是我智商低。再说为什么是。除了微信搞了红包之外,微博和阿里也有红包活动。关于这两家,我臆想的活动策划会议的画面是这样的:(反正我才 18 岁,年轻人乱说说错了也无所谓)微博:运营的头儿拉着一帮小弟说,趁着年底咱做个活动让微博活跃度涨涨。banner、话题榜、勋章啥的一起上。替用户发微博发评论?必须的,打扰用户怕个蛋啊。哥儿几个,开搞吧!阿里:运营的头儿拉着一帮小弟说,年底咱再冲冲业绩?发点红包钓个鱼,把用户骗进来买东西怎么样?钱?钱不是问题,我们大阿里有的是钱。啥,这轮发完之后咋办?不管,年底业绩冲上去就成,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到微信这儿。微信整个活动自己不花一分钱,用户不会被打扰,绑定储蓄卡的活动目标在操作流程中很自然。整个活动策划的思路还是挺明确的,核心流程也很清晰。整个运营活动很符合北叔提出的「不运营」概念嘛。综上。运营活动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不狂砸钱,不傻逼,还能有效果。就是神作。原文我发在达罗 - 《》
极其牛X的功能。腾讯自己不花一分钱,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吸引过来绑定的人数却是惊人的。据说一个月前只有2000万账号绑定,现在已经超过一个亿。全民普及微信支付如此艰难的任务,没想到被如此机智地解决了。今天公司(金融行业)里全体同事一起很嗨地玩了一下午发红包。群里一个领导发了,大家跟着一起哄。其他领导被迫也只能发……身边观察,好像在金融行业最火,尤其是卖方送买方呵呵,而且十个八个群都在发,分分钟收红包总额上千了。这个功能的亮点在于“抢”和数额随机性,大家比手速比网速比运气,抢完了就晒,自然就嗨起来了。发红包正像病毒一样指数增长。春节期间必然更火。就算只拿到20元红包,谁会弃之不顾不领呢? 要领。绑定之。拿了红包,转手直接投到微信彩票里,冥冥之中全安排好了……总之,发红包碉堡了,嘀嘀打车减十元碉堡了,接着微信支付碉堡了,接着微信理财和彩票碉堡了,还有拓展美国市场碉堡了,微信的想象空间无限。给个干货,聊天app在各个国家的市场份额:
其实微信抢红包只是妇科了企鹅每年第一天上班开工利是的传统(貌似是广东人的一个传统习俗)就让各种人觉得创意惊人…做产品也得有生活朋友…
1 玩法不错,有粘性,有话题,细节做的好,体现了腾讯的水平.比阿里和新浪的红包 强大概几百个苹果的水平.2 推广了微信支付(财付通的快捷支付) ,提高了绑定率3 余额不知道会不会是千万元级别的, 如果是真的,就很值钱了
感觉今年过年可以这么玩儿。。丢一个红包进群,大家领,最高的红包double再丢进来一个,直到红包数额达到某个值。。。再重新开始
比打牌欢乐多了哈哈哈
很多人为了那几块钱就把自己的银行卡给绑上了。
以后同学朋友结婚 这份子钱是躲不过了
红包通过银行卡充值,对于企鹅的成本应该至少千分之二吧
所以如果一亿个账户每个人一百块,发红包.
那么,腾讯的成本至少应该两千万
我所在的行业,总是在试图创造最有创意的传播方案。但,在我看来,最近几年,没有任何新产品或服务的传播创意比得上微信红包。首先:微信红包是真正的病毒营销,当人们通过微信互相发送红包的时候,实际上都在为“微信支付”做主动传播,在没有花费广告成本的情况下,几乎对几千万人完成了对该产品和服务的推介;其次:传播通常是要花很多钱的,有时候钱烧没了,广告主自己也没活下来。但微信红包不同与滴滴打车的大派送,微信红包中互相发送的钱都是来自消费者自己的,等于消费者自己主动花钱,为微信支付做传播,全世界,我也没有见过同样的案例。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人得创意,所谓中国没有创意这种话,实在是因为人们对创意太有狭隘的偏见;再次: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不得不绑定银行卡,实际在传播中就已经生成了巨大的用户群,转化率超级高;最后:最让人忍不住骂娘叫绝的是,大多数人收到小金额的红包,基本就不会理它。要么绑定银行卡,取出来,要么这笔钱就永远躺在那里,(实际是微信的账户上吧)。由此可见,每人10元的死账,1000万人就1个亿的死账。这笔钱都进了微信的账户。天哪,自己几乎不花传播成本的营销,居然还能赚钱!!!!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创意广告营销节是嘎纳广告节,我觉得微信红包可以在嘎纳拿10座金狮,包括最难赢的钛狮!前提是,他们真的在乎这个奖,并将案例整理出case video!膜拜,顺便自踩一下,我们这些广告公司的都是垃圾和大便!:)
效果应该会很明显。微信支付的绑卡量会在年后大增。号称微信打支付宝是三维打二维,我们都知道微信好屌啊,但是起步阶段与支付宝差距是明摆在那,大家的使用习惯都是支付宝付费,支付宝钱包即是电子钱包。怎么赶超?必须要绑卡量上去。这是基础,没了绑卡量啥也没得继续玩。所以之前出的友宝等让利活动就是为了让你体验一次支付流程,绑个卡。现在的红包也是这样,促进绑卡,绑卡量上去了,支付宝应该才真的开始有威胁了。试想一下,有趣的抢红包在一个群传到另外一个群,传到朋友圈。虽然永远不可能替代真正的发红包,但好玩啊。君不见一个群争相起哄谁谁发个红包,争相抢第一个,就算抢得面额不大,但就过程来说,其乐无穷。遂在微信自生态中病毒传播。然后适逢春节人口大迁徙,各种好玩产品从一二线城市传播到三四线,口碑口播,在外生态微信又一次病毒一把。好,大家过节都抢足红包了,发现还挺多钱啊,提个现,好,绑卡就顺理成章,而且是心甘情愿。绑卡量上去了,微信就真的可以打动所谓三维对二维的战争。从生活搜索入手,做中国的square。
满足了人们的几个心里需求:炫耀、好奇、好玩。相比较支付宝红包,微信的sns解决了向谁炫耀、发钱给谁、大家有何反应的几个支付宝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微信红包微信构建了一个人人都可收钱付钱的sns,以后转账没人还会要银行账号了。微信在跑步赶超支付宝。
【转】这两天大家微信发红包都玩疯了,某分析员即时分析报告
1.利用中国传统习俗和面子心理成功吸引了大量眼球,高富帅和屌丝都一网打尽,A公司要干着急了;
2.延迟一天到账,就成功变成了网上银行,管过资金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巨大商业价值,尤其在春节期间;
3.不领取红包的人就相当于给腾讯送了永不提现的长期存款,腾讯摇身变成了瑞士银行。提现的人必然绑定储蓄卡,你的数据已经被腾讯搜罗殆尽;
4.B公司的李老板看来彻底在移动金融和OtoO上决心不作为了,A公司苦心经营的支付宝余额宝在腾讯的这种攻势下基本死定了,至此,BAT恐怕要重走巨大中华之路;
5.不带信用卡玩是因为从银行手上抢钱太难,搞不好引红火烧身,因为银行普遍给予信用卡30-45天的免息期限。不给转发红包就是要誓死捍卫最少一天的延迟支付期限,好获得庞大的资金池解说完毕
互联网金融第二个奇迹-微信红包几天过亿 几点从产业机会到投资的不当感受:
1 、2014是移动金融的元年,超预期,这场战争腾讯胜利如此之轻松,结束得如此之快
2 无论是移动互联网 云 大数据 本质上带来的是让客户忠诚度的降低 客户资金迁移的容易 客户流失速度的加快 唯一能够缓解的就是社交网络,病毒式传播的也是社交网络;
3 打车软件之争时除了平安外其他金融机构还没注意其本质上是对电子钱包金融入口的争夺,现在电子钱包之争格局已定,其他金融机构未来就是挂在两家之后的服务;
4 金融、医疗、教育等其他标准化的品类出现一下个颠覆性的产品只是时间问题,抱着老思维老观点在反对者而不是积极拥抱努力创新将很快看不懂被淘汰
5 怎么办!!!C市场基本已经没有大机会,未来拥有企业端市场的平台是最值得抢占、有壁垒、BAT短期难以进来的领域,但时间窗口不多了!入口抢完接下来就是产品创新、资产管理行业迎来巨大发展!
互联网金融就是创新、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去,知乎收了QQ钱还是啥啊,全是软文,我身边一个玩微信红包的人都没有,火个p!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这个功能。支付宝也有发红包的功能。微信对于支付宝的优势就在于社交,但是微信的红包是用公共账号实现的。而不是结合在 “发现” 下。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在“发现”目录下的话,支付宝要抖一抖了。应该会带来一票用户体验微信支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抢红包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