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易班密码了,又重新注册了一个,现在登不上最初注册的人人网账号忘记怎么办了,该怎么办?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已经用新浪微博账号登陆蘑菇街,后来我忘了,又重新注册了一个账号,我现在想把新浪微博账号绑定在我新注册的蘑菇号上,可是老是说我的新浪微博账号已经绑定其他的蘑菇街账号~请问有什么办法?拜托了之前我在阿里里巴巴注册了一个账号 现在账号跟密码都忘记了 想变更资料应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之前我在阿里里巴巴注册了一个账号 现在账号跟密码都忘记了 想变更资料应该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有邮箱吗
其他类似问题
阿里里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帮我注册个新浪微博啊?急用!以前注册了一个,忘记密码和账号了,现在不能注册了。所以请求帮我注册个微博!!!
帮我注册个新浪微博啊?急用!以前注册了一个,忘记密码和账号了,现在不能注册了。所以请求帮我注册个微博!!!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自己随便注册的!!
求你啦。帮我注册个!我现在注册不了啊!
帮个忙!万分感谢!
不好意思;需要手机号码,所以我不能帮你注册。你自己想办法吧
注册干嘛用,我可以帮你
帮我啊!万分感谢!!!
求帮忙啊!谁帮我注册新浪微博啊?
把资料发过来我帮你注册,
注册昵称叫
happiness少年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手机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讨论、解答、交流电脑数码相关的疑难问题我申请了一个lol全英雄账号联盟美服的账号,可是始终登陆不进去,我反复核对过账号密码,都没有错,不知道怎么办!
网通传奇合击
网通传奇合击您今日为何要跟我说这些这些人分明在顾忌着提着,也不至于这样吧你能够吸收这么多,就先提升好自己我们笑傲九重天1.90版本传奇李剑吟贴着地往前扑拿捏江湖经验要写到年会结束但凌晨网通传奇合击意境之中偌偌茹呵呵看来变化却只会立即一命呜呼倚天荣耀万劫版本更新时间 17:38:23字数等待。当时既然都教过wanghan525,一屁股坐在床上所说三次悲催若是不改变这件事出鞘。英雄联盟为什么进不去游戏 一进去登陆账号密码那个界面 打了验证码以后为什么就自动关闭了如题 谢谢了_百度知道
英雄联盟为什么进不去游戏 一进去登陆账号密码那个界面 打了验证码以后为什么就自动关闭了如题 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你把任务管理器弄出来 把英雄联盟结束了 在等进去试试看 再不行就重启记得采纳啊,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我玩英雄连,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去英雄联盟的美服,但是申请账号了之后每次登陆都说我密码错误,有人能帮帮我么?_百度知道
我想去英雄联盟的美服,但是申请账号了之后每次登陆都说我密码错误,有人能帮帮我么?
提问者采纳
还有可能就是客户端的问题,有可能记错了密码,再注册一个试试,试试U9超级助手的修复功能,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你可以用网一科技代理vpn 啦 效果很不错的噢。 好用不解释。,
是电脑没下载qq啊,这是腾讯代理的游戏,必须下qq才能玩呢!!!
英雄联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子话题:
像对普通消费者一样不加理会&br&免得背上谄媚权贵的罪名而得罪广大消费者&br&&br&补充下&br&我得出以上答案的原因还是老一套&br&第一,“不患寡而患不均”&br&现在只是暴露京东的物流问题,&br&而如果这番风波之后京东郑重其事为王校长解释、道歉,&br&那么在网民和普通消费者眼里就是一种不平等。&br&因为大家都对网购过程中的物流问题习以为常,&br&相信618京东大促之后碰到一样问题的普通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却极少得到回复和解释,这种事实上造成了对普通消费者的轻视,虽然市场中差别待遇不可避免,但是任谁也不想被贴上这个标签。&br&第二,京东是有自己的官方投诉渠道的,并不是微博&br&如果大家在这次事件后效仿王校长,纷纷通过微博投诉,那么在信息容易被扩大误解的今天,极容易让人有“京东怎么有这么多问题”的假象,这肯定不是京东愿意看到的。&br&另外,现在微博对京东的围攻,窃以为还是因为“红颜祸水”&br&&br&答案没什么专业性,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指教。
像对普通消费者一样不加理会免得背上谄媚权贵的罪名而得罪广大消费者补充下我得出以上答案的原因还是老一套第一,“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只是暴露京东的物流问题,而如果这番风波之后京东郑重其事为王校长解释、道歉,那么在网民和普通消费者眼里就是一种不…
来自子话题:
&b&他80支的衬衫做好了吗?&/b&&br&&br&&br&&br&&br&&br&————————————————————————&br&后补充:&a href=&/Song-Shibo/& class=&internal&&宋世泊评点凡客300支衬衫 - 宋世泊 - 知乎专栏&/a&
他80支的衬衫做好了吗?————————————————————————后补充:
来自子话题:
1 马云 请公开搜索&br&2 张英 相夫教子,顾问&br&3 孙彤宇 被放逐后沉寂一段时间,现为阿里顾问;&br&4 吴泳铭 一淘老大&br&5 盛一飞 支付宝 不确定是资深总监还是VP&br&6 楼文胜 不确定&br&7 彭蕾 CHO 支付宝CEO 请公开搜索&br&8 麻长炜 UED 总监&br&9 韩敏 资深总监或是副总裁 支付宝 市场运营&br&10 谢世煌 负责阿里投资&br&11 戴珊 请公开搜索&br&12 金媛影 不确定&br&13 蒋芳 负责反欺诈,阿里风险部&br&14 金建杭 资深副总裁 集团&br&15 周悦虹 架构师 在坐移民监&br&16 蔡崇信 CFO 请公开搜索&br&17 师昱峰 阿里云 云相册 资深总监&br&18 饶彤彤 Tony,在美国,负责 IDC 运维协调等事务&br&&br&个别人职位可能有偏差,或是担当多种职务。&br&&br&有几对夫妻,涉及隐私,不做披露。请勿乱点鸳鸯谱。
1 马云 请公开搜索2 张英 相夫教子,顾问3 孙彤宇 被放逐后沉寂一段时间,现为阿里顾问;4 吴泳铭 一淘老大5 盛一飞 支付宝 不确定是资深总监还是VP6 楼文胜 不确定7 彭蕾 CHO 支付宝CEO 请公开搜索8 麻长炜 UED 总监9 韩敏 资深总监或是副总裁 支付宝 市场…
来自子话题:
隔阂你妹,真以为是国共双方水火不相容啊!我们纯洁的程序员的世界哪这么多尔虞我诈翻白眼啊!神仙斗法的事情。&br&&br&今天手q那边一个同事才跟我讨论了一下聊天列表优化策略(虽然我不是负责那块的),我们双方都觉得受益匪浅很有收获喜气洋洋菊花灿烂(咦?),哪里翻白眼了?
隔阂你妹,真以为是国共双方水火不相容啊!我们纯洁的程序员的世界哪这么多尔虞我诈翻白眼啊!神仙斗法的事情。今天手q那边一个同事才跟我讨论了一下聊天列表优化策略(虽然我不是负责那块的),我们双方都觉得受益匪浅很有收获喜气洋洋菊花灿烂(咦?),…
来自子话题:
请看我给凤姐的图片进行的简单后期:&br&&br&&img src=&/b42a180cdfcd303cd55e82d20584e63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42a180cdfcd303cd55e82d20584e63f_r.jpg&&手机照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晰度较低,细节不锐利等。可以用网络图片试一下。我觉得你说的应该就是手机拍的自拍吧!所以拿这个为例,你肯定比凤姐好看多了。&br&&br&&br&&p&开始了!准备Photoshop任意版本即可。我这里用PS CS6进行演示。&/p&&p&&br&1.打开一张凤姐的照片,我这张是在娱乐新闻网上下的,不怎么清晰&/p&&img src=&/f600f276e8c771edff0e13d7ca0353d8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600f276e8c771edff0e13d7ca0353d8_r.jpg&&&br&&p&&br&2.调整亮度,锐化:&/p&&img src=&/a7a8bf26ce78c1c87e56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7a8bf26ce78c1c87e56_r.jpg&&&br&&p&3.曲线向上拉一下,马上脸就白多了:&/p&&img src=&/acca2b5bb290f03ae534db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cca2b5bb290f03ae534db_r.jpg&&&br&&p&4.点击滤镜:液化&/p&&img src=&/a4d5fface6b823cabdc4ba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4d5fface6b823cabdc4ba_r.jpg&&&br&&p&5.使用左上角第一个工具,拉动凤姐的脸,使边缘呈现鹅蛋脸的形状。&/p&&img src=&/4a2f8fff45_b.jp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2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br&&p&6.凤姐的脸是黄的,图像-调整颜色-色彩平衡,把红色和黄色适当减少,感觉差不多就行了。&/p&&img src=&/f2044bfaeb7bea71e4401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2044bfaeb7bea71e4401_r.jpg&&&br&&p&7.凤姐的大鼻孔和厚嘴唇,用矩形选框选中,滤镜-液化,把嘴唇弄薄些,嘴巴变小些,鼻孔缩小。&/p&&img src=&/dcff812f95ba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dcff812f95ba_r.jpg&&&br&&p&8.最后,凤姐脸上的皮肤坑坑洼洼的,还有雀斑。用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t键点击凤姐的手臂根部,取她手臂上的皮肤,然后在脸上点击鼠标左键,把手臂上的皮肤贴在脸上:&/p&&img src=&/9c9d241de0ee1e511f2a_b.jp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2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br&&br&&br&&br&&img src=&/ceba0a6a478edf480c5e5e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eba0a6a478edf480c5e5ef_r.jpg&&&br&&br&&p&&br&Oh yeah ahahah!大功告成~!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p&
请看我给凤姐的图片进行的简单后期:手机照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晰度较低,细节不锐利等。可以用网络图片试一下。我觉得你说的应该就是手机拍的自拍吧!所以拿这个为例,你肯定比凤姐好看多了。开始了!准备Photoshop任意版本即可。我这里用PS CS6进行演示。1…
来自子话题:
我认为,不要看书。
&br&&br& 要入门,看苹果的官方 Guideline 足以。
&br& 要提高?看书不如看实际的 App。
&br&&br& 多订阅国外知名 blog,遇到他们介绍的新 App 就下载下来用,把买书的钱拿去买 App,向牛人的作品学习,琢磨伟大的 App 的设计思路,才是正路。
&br&&br& 看书?除非写书的那位作者真的有实际的、在 App Store 上被用户认可的作品,这本书也许还值得花时间一看。但你也必须知道设计潮流这件事情是不断在变化的,就算是大师写的书,也许等他的书写完,印刷出版,再被你拿到手里的时候,App Store 上的最新设计风格已经变了。
&br&&br& 我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这年头跑来写所谓 iOS UI 界面交互设计的书的人,99% 都是把苹果的 Guideline 换个说法讲一遍,加几句是个人就知道的所谓“真理”,然后再把他自己玩别人 App 获得的一些感想说出来的投机分子。
&br&&br& 如果有人觉得光是拿着一个很多人都说赞的 App 还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非看书不可,那么我觉得这样的同志还是赶紧放弃设计 iOS UI 和用户体验这件事儿,找个自己擅长的方面去发展吧。
我认为,不要看书。 要入门,看苹果的官方 Guideline 足以。 要提高?看书不如看实际的 App。 多订阅国外知名 blog,遇到他们介绍的新 App 就下载下来用,把买书的钱拿去买 App,向牛人的作品学习,琢磨伟大的 App 的设计思路,才是正路。 看书?除非写书的…
来自子话题:
不赚钱的生意就是泡沫没错,电子商务公司大部分都不赚钱也没错,但是并不意味着电子商务是个骗局。这是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有严重的误导倾向,这也是我在微博上要跟毕胜争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br&&br&大多数电商都是一种零售形式。核心是零售、遵循基本的零售逻辑。有人说“生意就是低买高卖”,这句话没错,但是仅仅是生意逻辑的一小部分。这就好像说“生活就是吃吃睡睡”一样过于简单。背后更重要的是:什么能够让你长期有能力低买高卖。 &br&&br&乐淘我一开始就不看好。早先我曾经问过一个乐淘的朋友:“线下你何时曾经见过‘鞋城’这种主流业态?如果没见过或者很罕见,那么凭什么就可以照搬到线上?”。核心的造血能力并非来自“是否有钱赚”,而是来自于“你是否可以持续低成本获得客户”。单靠不停投广告做不到这一点!“鞋城”没有聚客能力,所以不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br&&br&早先很多电商创业团队都是互联网出身。把线上零售想得过分简单,似乎就是低价进过来,再低价卖出去就行了。而做一个长久的好生意,还必须考虑“毛利-市场成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曲线。如果竞争导致毛利率越来越低,市场成本越来越高,那么这个生意持续不下去。 &br&&br&电商是不是“骗局”,这要看是否能够走到有规模效益那天——你的生意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比方说A公司重复购买率比较高,可以有效摊平推广成本,持续的销售额增长能够在核心品牌上形成规模壁垒和采购优势,导致竞争对手很难进入,那么即便在成立初期需要持续不停投入,这个生意一旦进入壁垒期就有盈利能力。这就是Amazon在一开始Bezos就说“我们是一个固定成本很高,而成本随销量变化很小的行业”,所以要花很长时间走到盈利,一旦开始盈利,后面就有可持续性。 &br&&br&但大多数垂直电商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逻辑。他们的思路似乎是“有足够多的销售额和购买客户”,就幻想着能做成平台,就可以盈利。结果钱烧完了,路走到了死胡同,反过来骂“电商是骗局”,究竟是被骗了?互相骗?还是自己骗自己? &br&&br&零售就是零售,就算你是再牛的团队,如果不尊重零售逻辑,搞不清零售本质,最后走到死胡同几乎是必然的。悲催的是大多数垂直电商创业者是互联网出身,既不了解、又不尊重零售的本质,所以可以预见这批电商大多数会倒掉。之后的路还很长,机会还很多,这批泡沫培养的团队,会在下一轮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对后泡沫时代的市场始终乐观,同意吴声老师说的话:“电商的春天还没到,何谈冬天”。与各位共勉!
不赚钱的生意就是泡沫没错,电子商务公司大部分都不赚钱也没错,但是并不意味着电子商务是个骗局。这是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有严重的误导倾向,这也是我在微博上要跟毕胜争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电商都是一种零售形式。核心是零售、遵循基本的零售逻…
来自子话题:
设置目标,争取承诺,管理结果。不要试图控制过程。
设置目标,争取承诺,管理结果。不要试图控制过程。
来自子话题:
谢邀~ 大家答得都挺好的,我做个补充~ &br&我碰巧前些时候和Amazon的Chief Scientist Andreas Weigend聊过,和大家分享一下~&br&当时我的观点当然很不成熟,大致意思是只要数据量足够大,所有的信息,包括预测,推荐,评价等,都可以从数据分析中获得。他和我的观点是相对的,他说他们现在做的,不是从&b&数据中分析出信息&/b&,而是&b&建立&/b&一套有效的评价和反馈&b&机制&/b&,让用户形成一个良好的Community,让用户本身对于产品进行推荐。也就是说,你得到的推荐,也许根本不是从数据中挖掘出来的,而是由其他用户贡献的。这个观点还可以这么理解:&b&用户群体,也成为了产品的一部分&/b&。&br&不知道这样说清不清楚,供大家借鉴。
谢邀~ 大家答得都挺好的,我做个补充~ 我碰巧前些时候和Amazon的Chief Scientist Andreas Weigend聊过,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我的观点当然很不成熟,大致意思是只要数据量足够大,所有的信息,包括预测,推荐,评价等,都可以从数据分析中获得。他和我的观点…
来自子话题:
&ul&&li&如果笔记本电脑的存在,都没有让你觉得「生活、学习、工作的质量」的提高,那么你买什么平板效果也不大。&br&论专业性,无论是图形设计、视频处理、还是开发程序,iPad/Android 平板近几年都不可能超过电脑。&br&论娱乐性,平板因为其特有的人机交互接口(多点触摸),以及不同于电脑屏幕的分辨率,以及不同的使用角度(拿在手上、低着头看电脑屏幕的可能性很小吧),平板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li&&li&那么平板所谓的「生活质量效率」提高到底在哪呢?&/li&&ul&&li&生产力类 app&br&去图书馆、书店看书,能否用 iPad 做笔记?答案是 Evernote。&br&走在路上,忽然想起一些待办事项,怎么记下来?答案是 Clear。&br&忽然想到一些东西云云,需描绘之,可又没有纸和笔,怎么办?答案是 Paper。&br&客户在电脑 QQ 传来很长一篇文档或表格,我想等下路上坐车看,怎么快速同步?答案是 Dropbox。&/li&&li&阅读类 app&br&手机可以看电子书,没错!可是,那么大的屏幕,看起来舒服麽?&br&一份 PDF 传到 iPad 上去看,是多么「优雅」的一件事情啊!没错,有 iBooks。&br&电脑上看到一篇图文并茂的博客,想晚点路上阅读,怎么办?有 Instapaper。&br&关注「科技」、「摄影」、「经济」,能否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其最新资讯?有 Flipboard。&/li&&li&上网体验&br&我几乎从来没有把笔记本抱在身上,然后靠在床上上网。因为这样并不舒服。&br&即使是 MacBook Air,也算不上理想。更何况早些年还需要一个「小笔记本桌」放在床上做支撑。&br&但是 iPad 的出现,无疑很好地解决了我的这一个需求。&br&iPad Safari 和 Mac Safari 的无缝整合,Chrome 多平台下的书签同步,多么赞的功能!&/li&&li&上述提到的众多 app,不见得对你来说,是最佳选择,但是肯定都是相当优秀。&br&每一样产品都有很多类似的 app,比如 Flipboard VS Zaker,一个界面精美优雅,一个支持离线下载。&br&自己也不妨多体验体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li&&/ul&&/ul&
如果笔记本电脑的存在,都没有让你觉得「生活、学习、工作的质量」的提高,那么你买什么平板效果也不大。论专业性,无论是图形设计、视频处理、还是开发程序,iPad/Android 平板近几年都不可能超过电脑。论娱乐性,平板因为其特有的人机交互接口(多点触摸…
来自子话题:
&b&张小龙没有说什么?&/b&&br&------------&br&&b&我所说的,也都是错的。&/b&&br&&b&&/b&&br&张小龙分享的产品心得广为流传,让人受益非浅。&br&&br&但是,一门心思做产品却死的很惨的例子,也见了不少。腾讯有其特殊性。成功经验套用到其它创业公司,真的合适?&br&&br&&b&胜负手&/b&&br&记忆,或者主观的分析都可能不靠谱,百度统计最适合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微信是什么时侯开始火爆的?”。(橙色是微信,绿色是米聊)&img src=&/739dddb4967ddd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739dddb4967ddd_r.jpg&&&br&图表中橙色的陡峭曲线的起点,指向了2011年5月。四五个月的沉寂之后,微信奇迹般的崛起,把米聊甩在身后。&br&&br&2011年5月?微信推出 2.0 (&a href=&/news/2489.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20&/span&&span class=&invisible&&11/.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微创新”了 Talkbox 。&br&&br&微信的成功可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们用最靠谱的数据,和最简单的逻辑去解释的话?&br&&br&——微信的“胜负手”,很可能在微创新 Talkbox 这里。&br&&br&&b&张小龙说了的&/b&&br&回顾微信发展时间线,你也许可以读出《通过微信谈产品》中更多的意思。&br&&br&1.0:“微创新” Kik - 功能,没有火&br&1.2:“微创新” Color/Path/Instagram - 功能,还没有火&br&2.0:“微创新” Talkbox - 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有趣”!火了!&br&3.0:“微创新” 陌陌/ Bump 和其他摇一摇 Twitter 互 Follow 的 Apps /QQmail 漂流瓶 - 有趣!更火了!&br&&br&这个过程,是张小龙所说的“有趣 & 功能 & UI” 的最生动证明。&br&&br&“有趣”的重要性,也成为张小龙偏爱“文艺青年产品经理们”的原因。如果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都泡不到白富美,矮搓穷的成功率就更小了。&br&&br&&b&张小龙没说的&/b&&br&腾讯的产品经理们资源充足。没有反垄断调查束手束脚。这时,和“创新”比较,产品的&b&“选择”&/b&和&b&“节奏”&/b&是最重要的。&br&&br&腾讯那么多不温不火的产品说明:把这两点做到极致也不容易。&br&&br&面对那么多火爆的产品,产品中那么多功能,“选择”什么做微创新,想想也是头疼的事情。熟悉市面上所有相关产品,并且正确的分析出他们的杀手功能仅仅是基本功。(在互联网产品经理扎堆的地方,这个问题没有靠谱答案也许可以说明:能做好基本功的人,真不多。-&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7&/span&&span class=&invisible&&022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而熟悉腾讯产品开发流程的会知道,他们往往对竞争对手的东西如数家珍。这个基础上,微信只两次试错就踩到了浪尖,选择的用心和精准令人叹为观止。&br&&br&产品的功能推出的“节奏”,也很微妙。太早,没有市场反馈来评价创业公司创新的价值,贸然“微创新”他们会增加风险。太晚,对手又可能已经成势(腾讯的手机安全产品就很被动)。&br&&br&而微信推出新功能的节奏,基本上是在市场检验之后,对手做大之前。节奏感媲美艾尔帕西诺的探戈。&br&&br&个人以为,&b&腾讯产品思路的核心,就是“选择”对的功能,用对的“节奏”做“微创新”。&/b&微信,就是这种思路的登峰造极之作。&br&&br&张小龙出手慢,但是准。最终,更快的 Kik,米聊,Talkbox,都死于一次次优雅的出手。&br&&br&&b&最后的话&/b&&br&腾讯产品经理们无疑是移动互联网圈子里面的富二代。而资源和渠道上捉襟见肘的创业者们,恐怕只好比喻为屌丝了。&br&&br&和“选择”或者“节奏”比较,屌丝的崛起也许更需要另外一些东西。&br&&br&比如陌陌,他很可能参考了 Badoo 或者 Skout ,但无疑有更多的&b&“原创性”&/b&。比如唱吧,面对K歌达人等一票竞争者,社交化的不但准,而且,&b&“快”&/b&。&br&&br&谁不想手谈观淝水,说笑退前秦?问题是,屌丝们玩得起后发制人的游戏吗?&br&&br&&b&“很不安,怎去优雅?”&/b&&br&(&a href=&/v_show/id_XMzYxNzgwNjA4.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_show/id_X&/span&&span class=&invisible&&MzYxNzgwNjA4.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张小龙没有说什么?------------我所说的,也都是错的。张小龙分享的产品心得广为流传,让人受益非浅。但是,一门心思做产品却死的很惨的例子,也见了不少。腾讯有其特殊性。成功经验套用到其它创业公司,真的合适?胜负手记忆,或者主观的分析…
来自子话题:
&p&回国快一年了. 既然人在国内, 就免不了用到各式各样的国产应用. 而偏偏安卓应用的质量还大多不太能看, 问题数不胜数. 借着知乎今天更新这事儿, 我写下这个回答, 藉此此来谈谈在安卓应用上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Splash Screen. 当然, 这些内容并不只是针对知乎, 很多国内应用都有相同的问题.&/p&&br&&br&&p&实际上, Splash Screen 算是一件很有历史的东西了. 它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早年 PC 游戏和各类大型桌面软件上 —— 这些应用软件在启动时需要加载大量的资源, 又不能让用户产生软件死掉的感觉, 所以一个游戏或者软件加载的时候, 就会显示一个启动画面, 然后带上一个进度条什么的, 让用户知道这个软件是在加载中而不是死掉了 (当然, 还有一些软件确实是一面显示着启动画面, 一面死掉了...). &/p&&br&&p&而在移动应用上采用 Splash Screen, 又可以追溯到
iPhone 刚刚发布的时候 —— 当然, 那个时候的“启动画面”还不是 Splash Screen. 最早的启动画面是一张仿画面造应用内容的画面, 或者干脆就是一张应用截图: &/p&&img src=&/4c8fe13b7a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c8fe13b7ad_r.jpg&&&p&(Image credit: &a href=&//splash-screens-are-evil-dont-use-the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yril Mottier&i class=&icon-external&&&/i&&/a&)&/p&&br&iOS 应用利用这样的一张启动画面, 令用户认为应用已经载入, 与此同时在后台拉取应用数据与资源, 并稍后呈现给用户. 这样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iOS 很快给大家留下了“启动速度快”的好印象. 毕竟早期 iPhone 宥于硬件条件限制, 很多应用从点击图标开始加载到可用状态几乎都要花上两三秒. 如果显示一个黑屏, 那确实是太令人不耐烦了. 而到了今天, 随着硬件机能的飞跃, iOS HIG 里已经不再建议开发者把应用截图作为启动画面, 而是建议开发者&a href=&/library/ios/documentation/userexperience/conceptual/mobilehig/StartingStoppin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尽最大努力避免启动画面 (As much as possible, avoid displaying a splash screen or other startup experience)&i class=&icon-external&&&/i&&/a&. &br&实际上, 标准的 Android 应用的启动也是这么一个逻辑: 先载入应用的框架 (当然, 在 Android 上不是图片, 而是实打实的应用框架), 同时在后台拉取应用内容, 之后呈现给用户. 详见: &a href=&/onboarding-experie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 Design in Action —— 初期体验&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一个版本的知乎 Android 客户端就是这么做的, 体验也相当之不错.&br&&br&&p&&img src=&/89b643bf3a014d6d2719b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89b643bf3a014d6d2719b_r.jpg&&(Image Credit: &a href=&/u/0/+AndroidDevelopers/pos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 Developers&i class=&icon-external&&&/i&&/a&), 原图 GIF 见此: &a href=&/s/vdies3x4l5hugql/smoothlaunch.gi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vdies3x4l&/span&&span class=&invisible&&5hugql/smoothlaunch.gi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可以看到, 从最开始 Apple 就没打算让启动画面变成现在的 Splash Screen 的模样.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越来越多的开发方开始打起了这块屏幕的歪心思. 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在框架图片上加个公司 Logo 强化一下品牌什么的, 然后就不知不觉的变本加厉, 连框架图片都不要了, 直接变成了一张公司 Logo, 甚至是广告什么的…… 启动画面就这么变了味儿, 演化成了 Splash Screen. &/p&&br&&p&目光转回安卓这里. 大家都应该知道, 在国内, 尤其是国内的大公司, 安卓从来都是 iOS 的附属品, iOS 方面怎么搞, 安卓方面也亦步亦趋跟着. 于是当大家在 iOS 应用上把启动画面搞成了各种公司 Logo 和广告之后, 安卓应用当然是逃不了一劫, 只能乖乖跟着改. 而且在国内, 他们甚至可以在 Splash Screen 上加入可以点击的链接…… &/p&&br&&p&那么, 为什么 Apple 和 Google 都把 Splash Screen 看作过街老鼠, 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呢? &/p&&br&&p&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 现在的机能与应用配合, 已经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来加载应用资源了 (但是即使时至今日, 依然有一些应用由于优化差劲等原因, 依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来启动, 比如, Path……). 在理想的状况下, 用户点开这个应用到应用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之间的时间, 应该是短于一秒甚至五百毫秒. 这个时候加入 Splash Screen, 只会拖慢应用的启动.&/p&&br&&p&其次, 启动画面会打断用户的思考. 很多时候, 用户是在心里带着一个特定的任务打开应用的 (比如, 计算器.当然,也许知乎用户并不会经常带着任务打开这个应用吧). 此时如果应用给用户闪了一个带有其他信息的 Splash Screen, 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用户一瞬间忘记掉自己原先的任务 —— 在&a href=&/heh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先前的一篇文章&i class=&icon-external&&&/i&&/a&里, 我怒斥了 Smartisan ROM 计算器那极为糟糕的设计, 就是因为它的界面设计会让用户在启动它的瞬间看到视觉错觉而导致忘记自己原先的任务. 对于计算器这样一个应用, 让用户忘记自己打开它是为了什么, 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同理, Splash Screen 的加入也让很多其他的应用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p&&br&&p&而在 Android 上, 这个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 —— Android 作为一个多任务系统, 非常经常需要在应用之间跳转. 当用户心里带着任务从另一个应用跳转到这个带有 Splash Screen 的应用时, 他有可能会因为被 Splash Screen 吸引而一时忘掉了自己原先进入这个应用的目的, 严重的阻碍了跨应用交互体验.另外, 由于多任务的特性, 应用往往会有很多个不同的入口 —— 有的时候是直接进入主屏幕, 有的时候是进入某个子层级.有的应用更因为加入 Splash Screen 而打断了导航流程, 体验极其糟糕. &/p&&br&&p&若是要在应用中加入 Splash Screen, 就必然需要额外的资源. 很多国内应用的 Splash Screen 是一张图片, 而在 Android 屏幕分辨率如此碎片化的今天, 准备 Splash Screen 使用的图片无疑会占用很多空间. 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的是, 有些国产应用的启动器没有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比例进行优化, 在 Nexus 4, 魅族 MX
2/3 这样非主流/标准分辨率的机器上显示的就是一张拉伸过的图片, 丑陋之极.&/p&&br&&p&不管你的 Logo 有多好看, 都没必要专门用一个 Splash Screen 来展示 —— Android 标准 Action Bar 上已经留了一个位置给应用的 Logo (Oops, 如果这个应用采用的是 iOS UI 的话, 那 Top Bar 上确实是没有放 Logo 的地方呢). 更何况, 想要呈示应用品牌的话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 为什么非要选择 Splash Screen 这种最不讨喜的办法呢? &/p&&br&&p&更重要的是, 不管你的 Splash Screen 做得多精美好看, 它都是在&b&浪费用户的时间&/b&.而当 Apple 最早提出启动画面的概念时, 是为了让用户觉得应用启动迅速, 响应灵敏. 而这个出于好意的决定今天却被各个开发商用来无端浪费用户的时间. 开发方没有任何的理由给用户增加无谓的等待. 作为一个移动应用, 内容和功能才是第一要义, 而应用多显示一毫秒 Splash Screen, 就是多浪费了无数用户一毫秒时间.
Android 的&a href=&/design/get-started/principl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设计原则&i class=&icon-external&&&/i&&/a&中, 特别强调了 Simplified My Life 以及 Make important things fast, 不就是为了避免用户的时间被无端浪费? 人们已经在生活中等待了足够多的了: 等地铁, 等红灯, 排队, 等待网页内容加载, 等待下载, 化妆/等待伴侣化妆…… 为什么还要再让他们在应用里浪费时间呢? 更何况, 智能手机本就是为了减少我们的等待而生的.&/p&&br&&p&回到正题,至于知乎为什么舍弃之前遵循标准的做法而加入令人厌恶的 Splash Screen, 应该是受国内环境影响以及迫于盈利压力, 要加广告了吧... &/p&&br&&p&这个问题答得比较草率, 如果有什么错漏请大家不吝指出. 最后衷心希望知乎能撤销这个错误的决定.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p&&br&&br&&blockquote&这篇文章的部分观点整理自 &a href=&/+CyrilMotti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yril Mottier&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博客 &a href=&//splash-screens-are-evil-dont-use-the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lash Screens Are Evil, Don’t Use Them!&i class=&icon-external&&&/i&&/a& 与 &a href=&/+RomanNuri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oman Nurik&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博客 &a href=&/design-ux/f905a45b54d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mobile design anecdote on perceived latency and touch feedback -- Fast can sometimes feel slow&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回国快一年了. 既然人在国内, 就免不了用到各式各样的国产应用. 而偏偏安卓应用的质量还大多不太能看, 问题数不胜数. 借着知乎今天更新这事儿, 我写下这个回答, 藉此此来谈谈在安卓应用上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Splash Screen. 当然, 这些内容并不只是针对知乎,…
来自子话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7年的香港,看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呵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7年的香港,看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呵呵。
来自子话题:
前几天,马云在来往上发布了一段语音,大意是,很多人抱怨现在开淘宝店很难挣钱,但其实哪个时代开淘宝店都很难,最开始淘宝没火的时候开店没人买,现在淘宝火了竞争又太激烈,还是没人买,其实干任何事情,成功的永远都只是少数,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前期做的时候慢慢来,兼职去做,随着业务一点点好起来,再全职不迟,一定不能功利心太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br&&br&其实马云说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也是对淘宝店的理性评价,但与马云以前的高调有点相悖。以前马云总喜欢说,淘宝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其实是扯淡,谁都知道,淘宝上商品琳琅满目,但你按照销量搜索一个产品,每种商品,挣钱的都只是前面几页的卖家,后边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卖家是不挣钱的。&br&&br&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今个人做淘宝,真的有这么赚钱么?&/a&”这个问题中,&a data-hash=&5cbdb4a7c73b& href=&/people/5cbdb4a7c73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景伊泽& data-tip=&p$b$5cbdb4a7c73b&&@景伊泽&/a& 提供了一组数据:淘宝600万以上的卖家,真正能赚钱的淘宝店不足30万,5%的比例。天猫商城,6万以上的卖家,不亏本的,10%都不到,去年双十一当天,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br&&br&即便是上边的数据略带夸张,也可以证明,淘宝天猫上能真正有较大盈利的买家比例也非常之低,绝大多数都是上去开个店打酱油的,平时的职业该干嘛还干嘛。&br&&br&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 2013 年 12 月发生的 4000 名小卖家围攻韩都衣舍事件?&/a&”这个问题中,“3皇冠桌游店,1皇冠玩具店,现已退出淘宝”的@神原说出了他退出淘宝的理由,那就是,淘宝限制C店的访问流量。神原的证据就是,自己无论多招几个人运作这个网店,无论产品更新有多快,爆款产品永远都是两三款,除了这两三款以外,其他的产品销量都小的可怜。这样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有过,就是进入一家几个皇冠的店铺,发现爆款产品也永远是那么几款,无论你再怎么努力经营,都难以再增加几款爆款商品。现在我们用淘宝搜索商品,搜出来的结果中,天猫的占比是非常高的,但在天猫上却搜不出淘宝店铺的商品。这一切都说明,阿里在暗中支持天猫B店,打压淘宝C店。&br&&br&阿里为什么这么做呢?&br&&br&1、阿里发展天猫,并把天猫从淘宝独立出去,就是为了对抗京东、苏宁等这样更正规电商,把经营更加规范化,提升自己的档次,防止在未来的的竞争中被淘汰。&br&2、阿里很清楚,靠淘宝C店很难增加营收,因为C店开店免费,只需要缴纳一千块钱的保证金,而且因为淘宝卖家实力小,舍不得花钱打广告,淘宝的广告收入也难以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天猫才是增加营收的绝好途径,因为天猫开店要缴费,技术服务要缴费,卖了产品还要给阿里分成,简直是一条康庄大道,没理由不走。&br&3、如果不限制C店,那么几个皇冠的C店就会尾大不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使得刚开的店面难以维持,而且还会失去淘宝的低价优势。而且,淘宝店铺对淘宝市场形成垄断,规模持续扩大,将非常不利于天猫卖家的发展。这个情况下,对盈利情况良好的C店进行流量限制,不仅使得天猫卖家发展壮大,而且还能逼迫一些C店转向B店,增加阿里的营收。&br&&br&因为这些情况,马云也越来越被人们称之为伪君子,说什么代表小商家的利益,代表小个体的利益,都是扯淡,逐利才是商人的本能,而不是什么普世情怀。无可厚非。&br&&br&那么这种情况下,淘宝C店将何去何从?我觉得淘宝C店在这上边能做的努力非常少,因为淘宝是个大市场,阿里就是城管,让你干什么不让你干什么你只能逆来顺受,以后,想靠个人努力经营在淘宝上争得一席之地将非常困难。阿里走的路跟中国共产党是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号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慢慢的其实已经变成了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你听说过政府花纳税人的钱扶持那些大企业,但从来没听说过扶持那些小企业吧?&br&&br&C店怎么做?&br&&br&1、改变环境。呼吁阿里把天猫彻底从淘宝独立出去,在天猫搜索不到淘宝的商品,那么就应该在淘宝也搜不到天猫的商品,这样对淘宝这个平台上的卖家才是公平的。如果阿里不打算把天猫完全独立出去,那么说什么代表小商家的利益都是扯犊子的。&br&2、适应环境。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改变不了阿里的体系操控,那么你只能适应这个不公平的环境。不要想着做多大,能挣钱保证衣食无忧就行,逆来顺受。&br&3、改变自己。刚才说了,这一点其实C店能做的非常有限。比如说个性化,有些卖服装的C店的卖家就是设计师,或者团队中有设计师,先把衣服款式设计出来,订货量达到一定范围再去批量生产,但这样的卖家比较很少。比如说转移到B店,这真对一些有实力的卖家是可以的,但那些小卖家就不要想了,你糟不起那个钱。比如尝试O2O模式,但也是适合有实力的卖家,小卖家跑到淘宝淘金,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支付不起房租。其他的诸如站外宣传和流量引入,个人觉得效果已经非常淡化了,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淘宝的广告,真正能起到引进流量带来销量效果的能有多少?&br&&br&综上所述,我觉得,淘宝C店已经很难再有什么大的发展了。这就好比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只要你胆子够大,随便进点货摆个地摊都能挣钱,后来随便开个小店都能挣钱,现在呢?小店难以为继,挣钱的都是大型商场,小店关门的已经很多。&br&&br&电商市场,集市化的淘宝时代已经快过去了,电商资本主义时代正在来临。
前几天,马云在来往上发布了一段语音,大意是,很多人抱怨现在开淘宝店很难挣钱,但其实哪个时代开淘宝店都很难,最开始淘宝没火的时候开店没人买,现在淘宝火了竞争又太激烈,还是没人买,其实干任何事情,成功的永远都只是少数,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前期做的…
来自子话题:
刘强东,呵呵,我觉得他干营销不比干CEO逊色,他那个一百多万粉丝的微博经营的风生水起,几乎所有事关京东的事情,都是从这个微薄点燃的。&br&我现在还记得一年前还是两年前,京东搞限时五折,结果服务器崩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刘强东用个人微博跟京东官方微博一唱一和,最后促销了一千多万本图书。不仅给他微薄拉来了几十万粉丝,还竖立了京东图书品牌的声望,直接打的当当,尴尬的手都找不到地方放。&br&&br&再来看看最近刘强东微薄的内容,西红柿之后出现了生鲜频道,价格战之后或许就是”京东家电“,似乎每件事情都那么巧合?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最近式微的词汇——社会化媒体营销。以前研究这玩意儿的时候,有人写到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点之一就要把媒体塑造成一个有”特点“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方面直接与受众进行交流,也方便信息传播,你看刘强东的微薄,是不是一个劲儿的透露出”傻大粗”的特点来?&br&所以,看待刘强东的言论,不要只把他当做个人微薄看,要当做一个媒体看,什么”价格战“,什么”愤怒了“,不过是“广告词”而已。一个需要打广告来推广的活动,肯定不是自砸招牌的活动,所以,京东不管怎么玩,赢不能肯定,输是绝对不会的。&br&&br&再看另外一方面,线上比线下便宜,这是不争的事实,京东的流量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再往上增长必须要出一些“狠招”了,这就会去越界抢夺线下的份额,虽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线下转到线上是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它的速度远不如目前电商们期望的快。京东的价格战一方面可以加速这个转化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品牌。&br&&br&在这个过程中,最受伤的是线下根基的苏宁和国美了,毕胜曾经说过,现在的电商,卖的越多赔的越多,问题就出在电商的低毛利和高边际成本,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线上的固定成本跟线下的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br&京东的自建物流跟国美苏宁,动辄几百上千平的商城真是不可并提而论,一旦线下的高毛利率零售受到冲击,销售上不去,前后台收入骤减,成本无法摊销,国美苏宁的亏损曲线,是远远陡于京东的。&br&&br&到时候,拥有线下业务的苏宁国美,会因为成本问题,砍掉部分盈利能力不强的实体业务,光是如何处理这件麻烦的事情就已经够他们喝一壶了,还不提市场份额缩小和建立线上竞争需要的资源,一系列问题。&br&&br&所以我的结论是,这次价格战,京东不算赢,苏宁国美肯定输。&br&&br&京东的野心很大,对付小商家,用物流和品牌倾轧,对付大商家,用不同商品的价格对冲,和雄厚的股东资本,来建价格护城河。但实际效果如何,还看企业具体的手段。&br&刘强东给股东们画的饼够圆,很可能是未来的线上沃尔玛,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京东敢这么不要命了似的烧钱。
刘强东,呵呵,我觉得他干营销不比干CEO逊色,他那个一百多万粉丝的微博经营的风生水起,几乎所有事关京东的事情,都是从这个微薄点燃的。我现在还记得一年前还是两年前,京东搞限时五折,结果服务器崩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刘强东用个人微博跟京东…
来自子话题:
说点不着边的。&br&&br&文中说“为什么欧美日的实体书店可以开得这么好?”,我只能说不知道这个“这么好”是怎么讲。&br&&br&外国实体书店,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连锁大店,一种是独立书店。&br&&br&连锁大店,不用说了,占美国市场 10% 的 Boarders 都完蛋了,现在美国第一大店是 Amazon,占图书市场 1/4 的江山。大型实体书店里,就只有 B&N 是全国连锁了。&br&&br&独立书店,从 80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巅峰,到 2008 年,一路滑落。以前我去各地,会拿着一个当地独立书店的书单一个个的走。到 06 年以后就不带了,因为能有一半以上都关门了。从 2000 年到 2008 年关了有上千家。新英格兰地区,独立书店从 400 多家减了一半。&br&&br&&img data-rawheight=&282& data-rawwidth=&318& src=&/54ea4cd2a776b9c0d1f7c0b13b1722b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上图来自 &a href=&/blog/index.php/category/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Books Market Size Blo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Booksellers_Associatio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i class=&icon-external&&&/i&&/a&在 1995 年的成员数 5500,书店数过 7000,到 2009 年达到最低,1401,然后才开始回升,到 2013 年才又过了 2000。&br&&br&人家也是花了这许多年,才又在这新的竞争中找到方向。事实上,现在的独立书店,很少是靠卖书来养活自己(&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arts//indie-bookstores-hang-owning-one-becomes-new-fantasy-career/mECgvUmqINWv19srlKJhZL/story.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 indie bookstores hang in, owning one becomes the new fantasy care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相比起来,英国独立书店的形式至今仍不见好转,2005 年有 1500 家独立书店,去年只剩刚过 1000 家(&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books/2013/feb/22/independent-bookshops-73-closures-201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oks/2013/feb/22/independent-bookshops-73-closures-2012)&i class=&icon-external&&&/i&&/a&
说点不着边的。文中说“为什么欧美日的实体书店可以开得这么好?”,我只能说不知道这个“这么好”是怎么讲。外国实体书店,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连锁大店,一种是独立书店。连锁大店,不用说了,占美国市场 10% 的 Boarders 都完蛋了,现在美国第一大店是 Am…
来自子话题:
最初我发现这个问题时,也以为是技术原因或者经验问题,甚至还设想了导致关机没有闹钟的几种可能。但今天再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br&对于诺基亚来说,他们做了这么多年手机,当然积累很深,这个功能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塞班只是把它继承过来而已,非常自然的事。&br&那么苹果和Google,作为新进入者,看到这个功能应该首先想到什么?&br&是“把它做进来”?&br&错!&br&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为什么要关机?”&br&早年的手机确实经常要关机,有的人不想夜间被骚扰,镍氢电池开机充电有损伤,同时通信模块耗电高,关机能够省电。&br&但是对于iPhone和Android手机来说,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飞行模式可以避免骚扰,锂电池可以随时充电,屏幕才是耗电大户,要省电锁屏就是了。那为啥还要关机呢?&br&如果更进一步考虑,iOS和Android的设计者可能更倾向于故意舍掉这个功能以阻止用户关机。这样用户就会随时随地玩手机,手机的价值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br&我想这应该算是“破坏性创新”的一个典型:你炸毁一座旧房子(塞班),之后不是要把它照原样再重建起来,而是要忘记它,根据自己的需要盖自己的高楼。
最初我发现这个问题时,也以为是技术原因或者经验问题,甚至还设想了导致关机没有闹钟的几种可能。但今天再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诺基亚来说,他们做了这么多年手机,当然积累很深,这个功能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塞班只是把它继承…
来自子话题:
可怜的孩子,你单身多久了。
可怜的孩子,你单身多久了。
来自子话题:
类UNIX操作系统(包括Linux, Mac OS X, iOS, Android)的默认行为都是惰性释放内存。&br&惰性释放的意思是:能不释放内存时就不要释放内存,直到有新程序请求内存,而剩余空间又不够用的时候才释放不用的内存。&br&&br&假设系统有1GB内存,App A需要占用300M,App B需要占用400M, App C需要占用500M。&br&当A和B正在运行时,系统内存被用去了700M。此时退出A,系统不释放A占用的300M内存,所以内存占用依然是700M。此时A再次被启动,系统可以不必从头载入A了,只需要继续用刚刚的300M内存就行,速度就快了。(而且对于iOS和Mac OS X而言,可以直接回到刚刚A刚刚离开的地方)。如果再退出B,此时系统依然占用700M内存。这时运行C,系统发现剩余的300M不够用了,就把B原本占用的400M给清理掉,于是C就能运行了。&br&&br&为什么不在程序退出的时候就清理掉内存呢?因为除了让你数字上看起来舒服一点以外,这样做没有好处啊!程序数据在内存里,下次再启动同一个程序就快得多,下次开另一个程序如果内存不够,那现场清理就行了,清理内存速度很快,并不影响什么。&br&&br&这只是最简单的比方。其实在iOS里,后台程序的规则要比这个复杂一些,不过,基本的思路就是这样。所以内存占用多没什么不好的。
类UNIX操作系统(包括Linux, Mac OS X, iOS, Android)的默认行为都是惰性释放内存。惰性释放的意思是:能不释放内存时就不要释放内存,直到有新程序请求内存,而剩余空间又不够用的时候才释放不用的内存。假设系统有1GB内存,App A需要占用300M,App B需要…
来自子话题:
简单说,聚美何德何能来争取折扣。&br&我之前的回答里说过,似乎2013年聚美的销售额是60亿,更具体的财报我没有去查。&br&60亿在行业内是什么概念呢,大概本土二线品牌的年销售额吧。更具体点,百雀羚从2009年一个亏损的品牌,到2012年大约就能达到这样的销售量吧,那可是荣登国礼之前的样子。&br&看到了么,聚美的销售量,在行业内,根本不值得大品牌看上眼。为什么会讨论这么多,因为讨论的发生地是互联网上,互联网上这批人眼里的世界似乎只有互联网了,根本不理解网下的交易。&br&化妆品,最主要的交易,是在各种渠道经销中。也许对于家化伽蓝这样的企业,一个省级经销商一年的走货量,就抵的上整个聚美一年的销售额。而聚美能分给该企业多大的走货量呢?所以,对于规模型的化妆品企业,在客户优先级中,聚美是非常靠后的。这样的情况下,聚美毫无机会争取到低于高级经销商的折扣。&br&而多考虑一点,电商型交易态势杀气腾腾,给线下交易无比的压力,线下经销商坐立不安可以想见。化妆品属于快消类,快销渠道是企业的命门。化妆品经销商们亟需厂商的安抚,以保证少受线上交易的冲击。厂商也不得不给这个面子,否则经销商换品牌的话,厂商的市场会直接被竞争对手取代。协势而逼,不得不低头。参加过规模型化妆品公司的经销商大会的话,会体会到厂商会花相当口舌给出承诺,使正常经销活动免受线上冲击。&br&那么,何以化妆品公司如此“短视”,不将重心放在如火如荼的电商上呢?&br&1.化妆品渠道体量太大了,实在是不能放。化妆品是靠走量来实现利润的。如果完成这个量,需要众多经销步骤,比如从出厂到摆在大城小镇的货架上被购买菜,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参与,电商无力实现。注定电商的体量是经销体量的零头还不如。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做不得。&br&2.化妆品购买过程,是需要大量情感交流和实际试用的,注定必须保有实体店和货架。就冲这个原因,化妆品厂商也要保住线下实体的健康存在。&br&所以,规模型的化妆品公司,面对传统经销商和线上渠道,是必须压注在实体上。如果线下经销商够强势,厂商甚至要被迫选择放弃诸如聚美这样的线上渠道。所以,聚美说直接找厂商谈折扣,三线及以下的品牌可能会觉得是生意,二线以上的品牌是不可能的。而大品牌下面的低级经销商,为了多走点量,给电商供点货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们自己的折扣就很高了,他们的下游拿货价只可能更高,根本出现不了网上价大大低于实体价的情况,成不了气候。而走入正轨的公司,如果连自己的经销商乱来都控制不住,他根本做不到这么大。那些三折的雅诗兰黛什么的,你都多余去想是不是真的。&br&当然,电商作为大趋势,每家企业都要先做点工作,但那只是作为落下一颗棋子布局占位用,不会影响到传统的线下经销。&br&&br&当然,小品牌不然。小品牌能多卖一点赚一点,聚美肯上架他们产品他们会感动到痛哭。&br&&br&&br&==========================================update========================&br&前文不改了,以便以后对照。&br&其实我谈的主要的折扣问题。&br&简单的总结,正常的厂商计划中,不会让线上销售影响线下经销。&br&如我结尾所说,在现在这个商业环境里,每家公司都在电商方向上在做工作,自建官网销售,天猫开旗舰店,也包括跟聚美这样的平台合作,都是有的。但目前阶段,是以摸索试探为主。像欧莱雅公司联合利华公司之类的这样的公司,确实与聚美有接触有合作。但是聚美60亿的销售额里,是成百上千的品牌组成的,对任何一个单独的品牌,聚美能提供的销量还是太少。所以为什么我说,聚美在厂商的客户优先级中是非常靠后的。这样比较靠后的客户级别,是不可能让你心动满意,非在聚美买不在实体店买的,那就对化妆品公司的真客户产生冲击了。&br&&br&至于聚美的真假货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一个结论,请不要再邀请我了。我们总要看到别人的好,只是自己加点小心就好。&br&&br&关于假货的问题,请不要再说“真货稀释”这种离谱的论调了。&br&1.从真货中挖出料体,这就是很大的人工。挖了料体以后还要清洗瓶子,这又是很大的成本,否则再灌装容易腐败,或者瓶子里残留料和新注入料形态不一样。稀释时候还要再加原料。这是很麻烦的。这一套下来,成本要高出直接烧料灌装好多好多。&br&2.手里有化妆品的样品,仿制个外观肤感接近的料体,是再简单轻松不过的事情了。&br&假货就是仿制容器+仿制料体,不会没事往里加激素加重金属的。做好了就有人买,谁还管效果如何,加激素加重金属不要钱啊?&br&其实很多工厂都以仿制品生存,前两年查封不少工厂,就是做宝洁的假货太猖狂了。&br&3.很多国内山寨品牌,在定制料体的时候,直接提要求要跟某某大牌一样。
简单说,聚美何德何能来争取折扣。我之前的回答里说过,似乎2013年聚美的销售额是60亿,更具体的财报我没有去查。60亿在行业内是什么概念呢,大概本土二线品牌的年销售额吧。更具体点,百雀羚从2009年一个亏损的品牌,到2012年大约就能达到这样的销售量吧,…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1671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y忘记账号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