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简介新青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陈独秀新青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_百度知道
陈独秀新青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提问者采纳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此为阵地展开新文化运动
其他类似问题
陈独秀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1915年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3届高一历史考试 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届高一历史考试 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八年级历史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或: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图一:“五四运动”;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介绍内容须含:北京是我国首都,是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历史文化悠久。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云南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如下图就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
(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两度劫”发生在西方列强哪两次侵华战争期间(2分)
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觉醒与反抗。
(2)图一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谭嗣同1898年在刑场上的绝命诗,
谭嗣同为什么会感到无力回天(1分)
(3)《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三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这篇小说的名称叫什么?(1分)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什么是从天安门开始的? (1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安徽省月考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请同答:(1)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请指出1860年、1900年和1937年列强入侵北京的相关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觉醒与反抗。请举出1898年、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两件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城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落的悲凉。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是被谁领导的革命推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17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同时聘请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由上海迁至北京。由此可见,北京也是哪一运动运动的营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使北京的文物古迹完好保存下来,以及北京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破坏,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综合探究题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北京、认识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探究一: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
(1)举出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列强两次入侵北京城的战争名称和侵略史实。
第二次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探究二: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2)下列两图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请说出图一、图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分别指出其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
&&&&&&&&&&&&& 图一& &&&&&&&&&&&&&&&&&&&&&&&&&&&&&图二
(3)除了上述两个事件,近代史上,发生在北京的中国人民的斗争和探索还有哪些重大事件呢?
【探究三:谈认识】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有什么认识呢?
(5)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后,有更多的外国人想进一步了解北京,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北京。
科目:初中历史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1)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举出近代史上列强两次入侵北京城的战争名称,特别是第二次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哪一平等条约,给中国社造成了什么危害?(5分)
(2)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下列两图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请说出图一、图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分别指出其标志性的历史意义。(6分)
图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图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北京。(2分)人教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八下试题精选(无图无答案)
[历史与社会学科专业网站V2012]
=上传资源帮助=
→文栏资源上传
→课件资源上传
→图片资源上传
→VIP会员申请
→常见问题
=快速充值通道=
→网银在线支付
→银行柜面支付
→邮局汇款
→支付说明
→常见问题
本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试卷正文
[双击自动滚屏阅读]
人教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八下试题精选(无图无答案)
&&&热&&&&&
作者:Jhxjj008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118 更新时间: 22:51:19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精选
历史与社会部分: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 世纪的&&&&&&&& 。&&&&&&&& 时期,中国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
3.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在(&&& )
A、东亚&&&&& &&&&&B、美国&&&&&& &&&C、 西欧&&&&& &&&D、中国
4.若通过时光隧道回到14世纪,最先在&&&&& ▲&& &&&见到手工工场。&&&
A&&&&&&&&& B&&&&&&&&& C&&&&&&&&& D
5.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
A&&&&&&&&& B&&&&&&&&& C&&&&&&&&& D
6.下列事物按照先后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B、工厂→手工工场→手工作坊
C、手工作坊→工厂→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手工作坊→工厂
7.14世纪欧洲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农业社会的面貌,这里所指的“工商业”中的“工”主要是(&&&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 &D、工业
8.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欧,处于(&&&& )
A、 农业文明时代 B、 工业文明时代 C、 商业文明时代& D、 工商业文明时代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是&&&&& &&&&世纪至&&&&&& &&&世纪,借助研究古代 &&&&&&&&&&&&&&&&&&&&&&&&&&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 &&精神。
2.意大利艺术家&&&&&&&&&& 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肖像画《&&&&&&&&& &》。英国剧作家&&&&&&&&& 创作了《&&&&&&&&&& &&》、《&&&&&&&&&&& 》。
3.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 &&,反映了当时&&&&&&&&&& &&&&&&&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 &&中解放出来。
4.&&&&&&&& &&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宗教改革家&&&&&&&&& &&向罗马天主教会发起了挑战,拉开了&&&&&&&&&&&& &&的序幕。
5.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 &&&&&&”。波兰科学家&&&&&&&&&& &&提出了“&&&&&&&&& &&&&&&&&&&”,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 &&&&。
6.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为了张扬这种&&&&&&&& 的力量,他们发动了&&&&&&& &。
7.法国思想家&&&&&&&&&& &&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提倡&&&&&&&&&& &&&&&&&&&。孟德斯鸠主张&&&&&&&&&&& &&,提出了&&&&&&&&&&& &&&思想。另一位思想家卢梭提出了&&&&&&&&&&& &思想。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力量是&&&&&&&&& &&&&派。
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
&& A、希腊&&&&&&&&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9.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
&& A&&&&&&&&&&&&&&& B&&&&&
C&&&&&&&&&&&&&&&&& D
10.下列属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有(&&& )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 ②《哈姆雷特》
③《奥德赛》&&&&&&&&&&&&&&& &④《伊丽亚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其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复古运动& C、怀旧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A&&&& &&&&B &&&& &&&&C&&&& &&&&D
13.如果给马丁?路德画像,可以选择下列哪一事件作为背景(&&&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开辟新航路
14.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家是(&&& )
A、 培根&&&& &&&B、牛顿&&&&&&& &&&C、伽利略&&&& &&&D、哥白尼
15.1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著书立说来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的运动被称为(  )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6.17、18世纪的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动启蒙运动,是为了张扬(&&& )
A、自然的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
17. “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走在海上探险最前面的两国是&&&&&&&&& &&&&和&&&&&&&&& &&&&。
2.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误以为所到达的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 &&,意思是印度居民。&&&&&&&&&& &&&&到达好望角,&&&&&& &&&&&&&到达印度,&&&&&&&&&&&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美洲的全称是&&&&&&&&&&& &&&&,是为了纪念意大利冒险家&&&&&&&&&&&&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号称“&&&&&&&&&& &&”的殖民帝国。
5.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 &&&贩卖到&&&&& &&&&&&充当奴隶,使非洲损失人口&&&&&& &&以上。
6.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B、《马可?波罗游记》
C、土耳其帝国阻断东西交通   & &&D、宗教情绪
7.14871488&
A&&&&&&& B&&&&&&& C?&&&&&&& D
8.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曾经到过好望角的航海船队有(&&&&&& )
&& ①迪亚士船队& &&②哥伦布船队& &&③麦哲伦船队&& &&④达?伽马船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D&&&&&&&& &&,他到达了今天的&&&&&&&& &&。
(2)B线路的&&&&&&& ,他率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年,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 的政体。
2.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775年的&&&&&&&&&&&&&& &&&&&&&&&&。1776年7月4日,通过了《&&&&&&&&&&&&&&&&& &&&&》。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名称:《&&&&&&&&&&&&&&&&& &&&》,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_____________被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3.1789年7月14日,&&&&&&&&&&&&&& &&&&&&&&,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之后,法国颁布了《&&&&&&&&&&&&&& &&&&》。《&&& &&&&&&&&&&&&&&》____________
4.下列文献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来制约国王权利,这种政体称为(&&& )
A、民主共和国&&&&&&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封建君主制
6.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B、来克星顿枪声 C、《独立宣言》发表D、林肯当选总统
7.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约克镇战役&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托加战役
8.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
A&&&&&&&&&&&&&& B1781
C1787&&&&& &&&&&&D
9.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个君主专制的国家,资产阶级在当时的法国处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10.法国大革命前,属于第三等级的人有(&&& )
①资产阶级  &&& ②农民  &&&&③工匠  &&&④贵族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 议会的召开&&&&&&&&&&&&&&&&&&& B、 来克星顿枪声的打响
C、 攻克巴士底狱&&&&&&&&&&&&&&&& D、 波士顿倾茶事件
12.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这是为了纪念(&&&&& )
A、攻占巴士底狱 &&&&&&&&&&&&&&& B、《人权宣言》发表
C、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 &&&&&&&&&D、拿破仑执政
13.法国国庆日之所以定于7月14日是为了纪念(&&&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人权宣言》发布&&&&&&&&&& &&&D、法兰西第一帝国被推翻
14.我们知道法国的国庆节是7月14日。但你知道法国国歌的歌名吗?(&&&&& )
A、《马赛曲》& B、《第九交响曲》& C、《月光曲》&& D、《义勇军进行曲》
15.我们时常听人说:“我经历了一次滑铁卢”,“这真是一次滑铁卢式的失败。”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败比作滑铁卢。在世界历史上,滑铁卢与哪一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蒙哥马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英国
②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④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和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独立宣言》)
材料二: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人类文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讲的是哪个国家的事情?
(2)材料一说明了17、18世纪欧洲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请说出思想解放运动名称。且材料一中划线部分是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中谁的观点?
(3)说说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4)请分别写出英、美两国所创立的新体制及相应的法律文件。
1.1368年,农民起义领袖&&&&&&&&& 建立了明朝,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逐步统一了中国。
2.宋代有名民谚“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改为“&&&&&&&& &&&&”的谚语。
3.&&&&&&&&&&&&& 仍然是明清时中国经济的主体,&&&&&&&&&&&&& 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 &&修建的。
5.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 &&,代表中央政府与&&&&& &&&&&&&&&和&&&& &&&共同管理西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 ”。清朝时雍正皇帝设立&&&&&& &&&&。
7.明清时科举考试只在“&&&&&& &&”“&&&&&&&& &&”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分成八个部分,叫做&&&&&&&& &。___________
8.清初学者是&&&&&&&& &&,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在大致相同的时期,欧洲还有哪些启蒙思想家:&&&&&&&&&&&&&&&&&&&&& &&&&&&&&。
9.1405年―1433年,明成祖派&&&&&&&&& &&&&&&&七下西洋。
10.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 &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 》。意大利传教士&&&&&&&&&& 成为中国宫廷画家,
11.1553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1662年,___________179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湖广”是指&&&
A&&& B&&& C&&& D
13.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步入了盛世的繁华,下列属于繁华表现的有(&&& )
①中国人口接近三亿&&&&&&&&&&&&&&&&&& 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市镇增多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④各种服务性行业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今天我们看到的万里长城大多是&&&&& ▲&& &&修建的。&&&
A&&&&&&&& &B&&&&&&&& &C&&&&&&&& &D
15.康熙帝经过长城是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这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
A、防御政策&&&&&& B、发动战争&&&& C、怀柔政策&&&&&& D、进行分裂
16.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其主要表现在(&&&& )
①厂卫的设立&&& &&&&②设置军机处&&& ③大兴“文字狱”&& ④八股取士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的清朝在位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8.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引起的冤案,突出反映了(&&&&& ) 的残暴。
A、文字狱&&&&&& &&B、科举制度&&& &&&&C、八股制度&&& &&&D、焚书坑儒
19.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试题来源于(&&&& )
A、四书、史记 &&&&&&&&&&&&&&&&& B、五经、《资治通鉴》
C、四书五经& &&&&&&&&&&&&&&&&&&&&D、《史记》、《资治通鉴》
20.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
2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B、美洲&&& C、海地岛&&& D、马来西亚
22.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有(&& )
①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②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③加速了美洲的开发&&&&&& &&&&&&④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17世纪带领台湾人民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张骞
24.台湾一向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7世纪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当时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关天培
25.明清时期出现的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 )
①皇权高度强化&&&&&&&&&& ②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密切
③国家日渐闭关自守&&&&&& ④西方人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投向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材料一∶一次,清康熙帝在赴承德避暑,围猎,途经北京北口长城时,曾作诗曰,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二∶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①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看出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②清朝所施行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③这种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什么启示?
27.历史点滴:(7分)材料一:有人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也有人说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发现丞相胡惟庸专权,就罢免了他,并从此废除丞相。
(1)材料一是讽刺明清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2分)
(2)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有什么本质的联系?(2分)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还有哪些?请举三例。(3分)
28.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及郑和航海图
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
材料三:“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四:“就郑和船队之规模、装备、技术等航海能力而论,当时的中国人完全能完成地理大发现,这已是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了。由于郑和航海缺乏强大的持续的经济动因,当封建皇帝的主观意志有了改变,不再支持郑和航海时,郑和使团部分成员的海上探索就进行不下去了。郑和下西洋暂时的性质,软弱的动因,是当时中国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 &――郑一军《论郑和下西洋》
(1)结合材料一回答:
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A、B、C、D四条航线的开辟者分别是:
A&&&&&&&&&&&&&&&&B&&&&&&&&&&&&&&&C&&&&&&&&&&&&& D&&&&&&&&&&&&&
(2)郑和远航最远达:&&&&&&&&&&&&&&&&&&&&&&&&&&&&&&&&&&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中国哪个朝代?
中国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给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
(4)说说新航路的开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从&&&&&& 世纪&&&&&&& 年代开始,&&&&&&&&& 取代手工劳动,这叫做工业革命。
2.&&&&&&&&&& 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 时代。
3.&&&&&&&&&& 吸收前人的成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4.英国人&&&&&&&&&&&&& 发明了蒸汽机车。
5.在人类历史上,&&&&&&&&&&&&&& &&&&和&&&&&&&&&&&&&& &&&&&&&&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6.&&&&&&&&&&&& ,&&&&& 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7.&&&&&&&& 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成为当时科学研究的重地,&&&&&&&&&&&& 对于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科学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8.工业革命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9.比利时人&&&&&&&&&& 于1870年发明了&&&&&&&&&&&&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 。19世纪&&&&&&&&&& 出现了电力铁路。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 时代。
10.&&&& &&国和&&&&& &&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
11.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的是(&&&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哈格里夫斯 &&&&&&D、阿克莱特
12.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西班牙
A&&&&&&&& B&&&&&&&& C&&&&&&&& D
1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下列重大发明由美国人完成是(&&& )
①电灯泡&&& &&&&②有线电报&&& &&&&③电话& &&&&&&&④无线电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根据事例写出为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主 要 事 例
主 要 事 例
发明电灯泡,有“发明大王”之称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美国人
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的中国人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人
根据多年观察研究,提出
“日心说”的波兰人
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明末清初人
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
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英国人
发明蒸汽机车的英国人
证明地圆学说的航海家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最先从农业社会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廉价的纺织品横行天下,称霸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德国最先开始,使它们一跃而起,以新兴的钢铁、石油、电气、化工等工业震撼了世界。……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改变了世界,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问题:(1)读材料一,上述两种交通工具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以及这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意味着什么?
&& 图1 珍妮纺纱机 &&&&&&&图2& 水力纺纱机&&&&&&&&&&&&&&& 图3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发展一般分为工业革命的兴起阶段和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到了第二阶段,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发电机的问世和电动机的发明使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大、持久和稳定。
(1)材料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哪一阶段的发明?该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3是什么?其发明者是谁?
(3)你知道哪三大发明在当时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4)与工业革命的兴起阶段相比,你认为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有什么突出特点?
1.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
2.日本&&&&&&&&&&&&&&&&& 之后,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19世纪末,英国对印度的野蛮殖民掠夺主要表现在(&&& )
①侵占土地&&&& ②倾销商品&&&&& ③掠夺财富&&&&& ④掠夺人口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梭伦改革&& &&&C、明治维新&&&&&& D、1861年改革
5.19世纪,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不同国家作出了不同的回应。在下面几个亚非拉国家中,抓住机遇强盛起是(&&& )
A、印度&&&&&& B、海地&&&&& &&&&C、日本&&&&&&& D、中国
&&&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从1875年――1876年的五六百人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就困难多了。&&&&&&&&&&&&&&&&&&&&&&&&&& &&&&&&&&&&&&&&&&&&&&&&&&&&&&&&&&&&&&――英& 艾瑞克《资本的年代》
(1)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是&&&&&&&&&&&&&&& 年。
(2)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说说日本“西化”的具体措施。
(3)简要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
A&& B&& C&& D
2.(&&& )
①林则徐&&&& &②康有为&&&&& &③李鸿章&&&&& &④魏源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6.材料: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1)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场运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3)“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指的是什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材料一中“书”是指《&&&&&&&&&&& &&&&&&》,作者是&&&&&&&&&&&&&&& 。
(2)19世纪中后期把作者这一思想进行实践的是哪一场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结果怎样?
(3)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兴办学校,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学校是&&&&&&&&&&&& 。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4)梁启超认为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是什么意思?
8.材料: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近日,八(1)班编写了一期有关历史的手抄报,以此达到以史为鉴,启迪未来的目的。
图一:蒸汽机车
9.材料一:文明起源于不同的区域,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材料二:工业革命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它的发展一般分为工业革命兴起阶段和工业革命新阶段。
(1)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中国哪个朝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为世界航海壮举提供了技术支持?
(2)分别说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和哥伦布航海到达的“新大陆”。
(3)工业革命两个阶段使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其中工业革命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经历工业革命强大起来的“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 B&&&&&&&&&& C&&&&&&&&&&& D
A1848&&&&&&&&&&&&&&&&&& B
C&&&&&&&&&&&&&& D
&&& &&&&&&&&&
A&&&&&&&&&& B&&&&&&&&&& C&&&&&&&&&&& D
1.&&& ▲&& &&实行&&&
A&&&&&& B&&&&&& C&&&&&& D
A&& B&& C&& D
3.19427&&&
A&& B&& C&& D
4.材料一:人物A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国家B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材料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9―1933年,事件C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材料一:这是1929年爆发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材料二:这是由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发动的战争,先后共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亿以上人口卷入,死亡人数超过五千五百万。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哪些明显的特点?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3)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请问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一、二反映的史实由怎样的联系?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将在北京开幕。目前,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仪式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5月22日,北京奥运火炬由宁波传往嘉兴,经历了一段“红船起航之路”后前往上海。据此回答5―6题。
B1904& & C1896& & D1908&
A&&&&&&&&&& &B
C&&&&&&&&&& &&&&&&D
A&&&&&&&&&& B&&&&&&&&&& C&&&&&&&&&& D
9.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A&&&&&&&&&& &B
C&&&&&&&&&& &&&&&&&&&&&&&D
10.材料:一些学者把中国近代化过程总结为“一个序幕,三个阶段”,即&& ▲&&
是序幕,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中国近代化历经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据此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的序幕最准确的应该是什么事件?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有什么共同点?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和富强。同样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也开始了一次改革。试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主张建立哪种形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列举17、18世纪确立上述民主制度的国家各一个。
(4)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中浙江籍的是谁?其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什么?
A&&&&&& B&&&&&& C&&&&&& D
A&&&&&&& B
C&&&&&&&&&& &&&&&D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令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庐山谈话
(1)材料一的“日军行动”是指什么事情?当时蒋介石在干什么?这个电令造成了什么后果?
(2)根据你的判断,材料二是在什么事件后蒋介石发表的谈话?此后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蒋介石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一:2008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台盟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决不容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材料二:一代名将张学良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胡强。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例举近代两个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2)请说出材料二诗中写的英雄人物是谁?其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3)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过哪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6.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A&&&&&&&&&& B&&&&&&&&&& C& &&&&&&&&&D
&&&&&&&&&&&&&
A&&&&&&&& B&&&&&&&& C&&&&&&&& D
&&&&& &&&&& &&&&&
A&&&&&& B&&&&&& C&&&&&& D
A&&&&&&&&&&&&&&& Bqq
C&&&&&&&&&&&&&&& D
5.材料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纪念碑的背面是毛泽东撰写、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发动了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思想品德部分: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4题。
1.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A&&&&&& B&&& C&&&&&& D
A&&&&&& B&&&&&& &C&&&&&& &D
&&&&&&&&& &&&&&&&&& &&&&&&&&&
A&&&&&&&& B&&&&&&&& C&&&&&&&& D
4.在我国,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的是&&&
A&&&&&& &&&&B&&&&&& &&&&C&&&&&& &&&&D
5.判断一个人是否中国公民,是看他&&&
A&&&&&&&&&&&&&& B
C&&&&&&&&&&&&&&&& D
6.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A&&&& B&&&& C&&&& D
7.公民应该在&&&& ▲&& &&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A&&&&&&&&&&&&&& B
C&&&&&&&&&&&&&&&& D
8.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 ▲&& &&的范围之内&&&
A&&&&&& B&&&& C&&&&&& D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1.33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义务。关于权利和义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由&&&& ▲&& &&规定的。&&&
A&&&&&&&& B&&&&&& C&&&&&&&& D
3.下列关于如何忠实履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B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C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 B&&&&& &&C&&&&&&& D
2.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
A&&&&&&&&&&&&&&&&&&&&& B
C&&&&&&&&&&&&&&&&& D
3.材料: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诊疗因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达29万余人,并有多名患儿死亡。导致这些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三聚氰胺。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尊重人格权利,感受法律尊严。请回答1―3题。
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的&&&
A&&&&&& B&&&&&& C&&&&&& D
2.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
A&&&&&& B&&&&&& C&&&&&& D
①名誉权;& ②肖像权;& ③姓名权;& ④隐私权;& ⑤身份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表现形式是&&&
A&&&&&&&& B&&&&&&&& C&&&&&&&& D
大学生赵C因名字“中西合璧”,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民警要他把名字全部改为原汁原味汉字,否则不予换发。赵C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经审理,法院一审判决赵C胜诉,公安局必须允许赵C使用原名换领身份证。据此回答5、6题。
5.赵C之所以能胜诉,是因为公民依法享有&&&
A、姓名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权&&&&& D、名誉权
6.上述案例启示我们&&&
①公民权利需要法律保障;②法律总是维护公民个人权益;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④当个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李骑车闯红灯,交警要求小李留下姓名,小李谎报了小强的姓名。
小强为此挨了老师批评。事后,小强辱骂并抽打了小李一顿,以解心头的怨恨。2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1.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A、学校将三好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内B、偷拍他人的生活照片并发布在网上
C、给他人取侮辱性绰号&&&&&&&&&&&&&& D、取笑他人的生理缺陷
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有
&&&&& &&&&&&&&&
A&&&&&&&& &B&&&&&&&& &C&&&&&& &D
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有&&&
&&&&&&&&&&&&&&&&&&
A&&&&&&&& B&&&&&&&& C&&&&&&& D
A、如果伤害不大就算了&&&&&&&&&&& B、要拿起法律武器本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自认倒霉&&&&&&&&&&&&&&&&&&&&& D、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隐私权里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是&&&
&& ①法律&&&&&&&&& ②责任&&&&&&&&& ③信誉&&&&&&&&& ④道德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材料:“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账号、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露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1.下列关于受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特点的是&&&
&&&&&&& &&&&&&& &&&&&&&
A&&&&&&&& B&&&&&&&& C &&&&&&& D
3.作为正在&&&
A&&&&&&&& B&&&&&&&& C&&&&&&&& D
6.材料:<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一)在汶川映秀小学的废墟中,张来亚和联芳两位老师身体趴着死去,身下卧着生还的学生。是他们为学生撑起坚实的屏障,换回了孩子生的希望。(二)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援助下,汶川搭建帐篷临时教室,恢复教学秩序,让孩子们重返课堂。
(1)灾区的老师为什么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孩子生的希望”?(请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定义务两个角度回答)
(2)“让孩子们重返课堂”维护了孩子们的什么权利?
7.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指导四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工作时,多次强调要把救人视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指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请回答1―2题。
1.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A&&&&&&&&&&&&&&&&& B
C& &&&&&&&&&&&&&&&&D、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 &&确定的。&&&
&&&&& 亲属关系&&&&& &&&&&
A&&&&&&&& B&&&&&&&& C&&&&&&&& D
3.关于财产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A&&&&&&&& B&&&&&&&& C&&&&&&&& D
4.我国汶川地震发生后,人民群众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这是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A&&&&&&&& B&&&&&&&& C&&&&&&&& D
5.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锐利武器分别是&&&
A& &&&&&&&&&&&&&&&&&&& B&
C& &&&&&&&&&&& &&&&&&&&D&
6.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 B
C&&&&&&&&&&& &&&&&&&&&&&&D
7.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方式有&&&
&&&&& 赠给国家&&&&& &&&&&
A&&&&&&&& B&&&&&&& &C&&&&&&&& D
8.张某去世时把他的两间老房子赠给他的邻居(法定继承人义外的人),这叫&&&
A&&&&&&&& B&&&&&&&& C&&&&&&&& D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请回答1―2题。
1.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依据是&&&
A&&&&&&&&&&&&&&&&& &&&&B
C&&&&&&&&&&& &&D
A&&&&&&&&&&&&&&&&& &B
C&&&&&&&&&&& &&&&&&&&&&&D
3.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
促进生产的发展&&&&&&&&& &&&&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A&&&&&&&& &B&&&&&&&& C&&&&&&&& D
5.阅读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漫画中“朋友一”、“朋友二”的
观点对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3)如果遇到类似的侵权情况,你应该
如何处理?
6.材料一:小玲和小明原来是好朋友。近来,小玲发现同学们总是在她的背后嘀嘀咕咕,表情怪怪的,一打听,原来是小明把她的个人隐私在同学之间进行了传播。
材料二:小林拿着新买的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文曲星找商家要求退换,店主告诉他,售出商品,概不负责。小林只好自认倒霉,转身离去。
7.材料:<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9月中旬,因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婴儿患结石的事件震惊全国,波及海外。有些受害的消费者开始发表过激言论。
8.材料一:农民于某让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于慧辍学回家务农,于慧请求村委会帮助,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无效。于是,乡政府对于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校学习。
材料二:学生张笑在数码商城购买了一台MP4,并向店主索要了发票。回家使用时发现是一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仿冒品,而非店主承诺的名牌产品。随后向店主提出退款退货,店主不予理睬。于是他便拨打96315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在工作人员出面调解后得以解决。
(1)材料一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并写出另外两个特征。
(2)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予以维护?
(3)材料二中的店主侵犯了张笑的哪些权利?写出张笑维权的法律依据。
(4)于慧、张笑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1.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1600/2008312000/实行高收入者多纳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2.人们要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融洽相处就必须有&&&
A&&&&&&&& &&&&&&&&&&&B
C&&&&&&&& &&&&&&&&&&&&&&&&&D
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应该&&&
& &&&&&&&&&&&&&善于寻找解决途径
采取报复手段&&&&&&&&&&&&&&
A&&&&&&&&& B&&&&&&&& C&&&&&&&&& D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1.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我们崇尚公平正义是因为&&&
&&&&&&&&&&&&&&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天平&&&&&&&&&&
A&&&&&&&&& B&&&&&&&& C&&&&&&&&& D
2.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就须&&&
& 感悟升华道德境界& 践行伸张正义
A&&&&&&&&& B&&&&&&&& C&&&&&&&&& D
3.下列体现正义行为的是&&&
4.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做到忠实地履行义务。
材料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高尚道德,要求我们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做正直正派的人。
5.材料一:2010年,中小学生意外事故、校园伤害事件屡屡发生,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的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2010年5月7日,金华市教育局和公安局联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卫工作十项措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试卷录入:Jhxjj008&&&&责任编辑:wzq8121&
上一份试卷: 下一份试卷:
【字体: 】【】【】【】【】【】
| 阅读说明:
◇ 本站资源仅供教师正常教学和学生学习之用,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或其他用途,以免引起的侵权责任。
◇ 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如引用页面,请注明来自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 如果您发现该文章不能阅读,可在本站
请将下面的地址通知 ,并留下您的用户名,以便及时处理,谢谢!
本文(URL)地址:
"/shiju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13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与社会教学网
联系电话:2  QQ:(须验证) QQ群:35
办公地址:杭州市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 邮政编码:311100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独秀新青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