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显斌唱的再唱山歌给党听清早起来靠门方在哪搜

贵州山歌余显斌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电视剧免费下载&2015最新最好看电影高清完整版正版视频QVOD快播百度影音国语版粤语版免费在线观看,最新更新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演员海报剧照简介,连载视频预告片高清完整版下载。贵州山歌余显斌 贵州山歌余显斌相关最新推荐推荐高清电影优质动漫下载最新综艺服务节目本网站提供的最新优质电视剧和高清完整版电影全面资源均系收集于互联网各大视频网站。本网站只提供高清在线观看的页面服务,并不提供影片资源存储,也不参与任何高清视频录制、上传。本站所有在线播放服务无需安装插件,无需注册免费在线观看。本站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若本站收录的高清视频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网页底部邮箱地址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谢谢。Copyright&版权所有本站接受广告,谢谢转载:信天游,黄土地上不散的情结(&作者:余显斌)
一曲高昂的信天游,在黄土高原摇曳着响起,在沟沟岔岔间缭绕,在山山峁峁间嘹亮,在响晴的晴空下悠扬,高亢、雄浑,盘旋在黄土高原的上空。走口外的哥哥听了,拉不动马儿,热泪直流;窑洞前的妹妹听了,绣不成荷包,泪花花四溢;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汉子听了,心中都会滋生出一片青葱葱的思念。
一曲信天游,伴着岁月走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有一片单调的黄色,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这就是信天游的故乡——陕北。在这块饱含着沉郁和穷困的土地上,有一群丰丰茂茂的汉子,和一群细腻温婉的婆姨,以一首首山歌来传唱着他们的忧伤,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爱情。这山歌,就是信天游。
信天游,是这块土地的真实写照。
陕北土地贫瘠,背对黄河,紧依黄土,十年九旱,生活单调。这儿,真如信天游中唱道“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高原耸立,山山相映,“一山未了一山迎”;这儿是“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都是黄土山”,荒凉、冷落,沟沟峁峁,绵延起伏的只有黄土。就连流经这儿的黄河,也是“说不清,你流了多少月,多少年。你转过多少弯,翻过多少山,向前走背着那九重天。”给人一种悲凉透骨的意味,一种穿过时间的哀伤。
信天游,更是这方土地上百姓生活的写照。
解放前,面对着深沟巨壑、荒漠风沙,陕北人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用信天游唱出自己心中的痛苦、不满。“满天天星星满天天明,有两颗不明就是咱们这苦命人”,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埋怨;“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了我可怜”,叙说着生活的悲怆;“蓝格英英天上起白雾,没钱才把个人难住”,表达了对窘迫生活的无奈。
土地革命年代,陕北人沸腾了,陕北的信天游和红旗一齐飘荡;陕北人的热血,和他们的革命热情一气飞扬。他们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表达了对中央红军到来的喜悦,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用“一面面(的个)红旗硷畔上插,你把咱们的游击队引回咱家”,表达了他们对自己队伍的热爱,以及军民鱼水情;用“二号号(的个)盒子红绳绳,跟上我的哥哥闹革命”,喊出了陕北女人的心声,不但送郎当红军,而且自己也要跟着一切闹革命。
正是陕北儿女的这种昂扬的革命热情,才使得中国革命在陕北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革命胜利后,祖国发展、人民富裕成了信天游歌唱的新内容,尤其在改革大潮中,这方自古以来就穷困不堪的土地,终于旧貌换新颜,陕北人的歌由过去的哀伤、凄苦,一变而成今日的喜悦和自豪:“滚滚黄河水蜿蜓向东流,咱黄土地上的好儿女哟大步向前走”;“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退耕还林后都把那绿衣穿”;“哟号号,你晓得靖边地下藏着多少天然气。哟号号,我晓得那个气田三千亿立方米”。在歌里,他们唱出了希望,唱出了快乐,唱出了喜悦。陕北的信天游,黄土地上岁月的鲜明记载。
一曲信天游,黄河水倒流
热血汉子,柔情婆姨,永远是这一方土地的主人。他们的爱情,永远是信天游的主旋律。在信天游里,他们把自己对恋爱的向往、对爱情的坚贞、离别时的感伤以及重逢时的喜悦,都发自内心地唱了出来,这情歌如黄河水一样淳朴,黄河水一样细腻。
这些爱情曲子,内容各异,风格不同,充分表现了信天游的灵活和多变。
有的曲子唱得深情如水,火辣甜蜜,直白得让人心肺跌宕,热泪盈眶。如“白格生生的胳膊,水萝卜的腿。扳转妹妹的肩膀,亲上一个嘴”,那种大胆,那种粗犷,只有陕北的热血汉子才能说得出来做得出来,不做作,不扭捏;如“想你想得上不了炕,炕楞上画下个人模样”,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钟情,达到茶饭不思、须臾不忘的程度;更坦白的如“白天里想你穿不上(个)针,到夜晚想你吹不灭(个)灯”,爱情的痴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有陕北这块土地才能产生出这样的民歌,产生这样火辣辣的感情,如陕北的老包谷酒,淳厚、火爆,入唇即醉。
有的曲子则含蓄优美,如含苞的蒲公英,如带雨的山百合,给人一种清新纯美的感受。最有代表性的,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反复歌咏的一句:“上河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双毛眼眼望哥哥。”那种意境,那种纯美,是一万句话也表达不出来的,听到这句,让人不由得想起古诗中的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另外,“东山上(那个)点灯(哎)西山上(得个)明,四十里(那个)平川了也了不见人”,“井子里绞水桶桶里倒,妹妹的心事我知道”,让人读了,久久回味,如品樱桃。尤其为王朝闻先生所称道的“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其高妙之处简直让人拍手称绝:一切都在,当年相会的石头、山水,也包括别人的心上人,但你在哪儿呢?一种孤独,一种相思,无时无刻不在,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有的爱情曲子语言朴实,感情细腻。山丹丹是陕北特有的花,细腻,干净,受到陕北男女的喜爱,他们的爱情也如山丹丹一样,干净而细腻。《三十里铺》中唱道:“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崖畔上灰塌塌。有心拉上两句话,又怕人笑话。”很流畅的句子,很洁净的语言,很淳朴的感情,把一个温婉多情的陕北女子,刻画得楚楚动人、缠绵温婉。尤其一个“灰塌塌”,更是表现出了女孩的哀婉细腻、依依可怜的样子,让人品咂词曲的同时,更是心生万千牵挂,顾盼不忍离怀。
有的爱情曲子则哀婉凄绝,让人断肠。古人说,绥德的婆姨米脂的汉,说的是这里的女人柔情如水,这里的汉子气壮如山。真是这样的纯情男女,面对别离,面对漂泊,他们才会更加肝肠寸断,难以自己。《走西口》就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到今天,唱着这支歌,我们都会泪流满面:那远行的人,走西口后,你回来了吗?那崖畔畔苦等的妹子,可听到了远处的铃声叮当?千年的走西口啊,走不出一支信天游。
&&一曲信天游,诗情悠悠
信天游,陕北人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歌词以九字格为主,歌唱者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如“夜黑地灯花花结双蕊,清早起喜鹊鹊脑畔上飞”,“小情郎得病面皮黄,茶不用来酒不尝”,“叫一声哥哥揣一揣我,浑身烧成一团火”,这样的句子易于构思,也易于歌唱。
在艺术上,信天游以比兴见长。信天游比兴广泛,日月星辰、风云雨露、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无不可以起兴作比。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大都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朋友好交口难开》中的唱词,就是最明显的标志:“樱桃好吃树难栽,朋友好交口难开。羊羔羔上树吃柳梢,纳上死命和你交。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热离不开。”那种起兴,随口拈来,皆成妙句;语言俏皮,感情强烈,是可以和上古诗歌《上邪》相媲美的。
信天游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因而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这也是信天游久唱不衰的一个原因。《人好人坏结缘法》就是这样的一支悦耳的山歌:“甜稀粥来就芝麻,人好人坏结缘法。自来水浇地长好菜,找对象要找心中爱。青杨柳树风摆浪,你看下我来相跟上。干草谷节桐子皮,虽然有钱不爱你。大路尘土打不起墙,人好不在银钱上。”当然,形式多样,还表现在篇幅上,信天游可长可短,有的两行就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如“太阳出来一点红,出门人儿谁心疼”;有的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如著名的陕北民歌《兰花花》。
作为一种民歌,信天游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陕北塬高沟深,人们高兴了,或者痛苦了,喜欢登上山峁峁上,吼一嗓子,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叙说给高原听,叙说给白云听,叙说给崖畔畔上的山丹丹听,叙说给窑洞前的二妹子听。既然是爱恨的倾诉,就具有强烈的抒情味,《赶性灵》之所以经久不衰,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陕北的妹子站在路口,一段“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个手。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个路”,让哪一个路过的汉子不停下来,断一次魂。
信天游的歌唱,有高腔平腔之分。高腔,多用假声,曲调奔放,悠扬高亢,音域宽广,跳动性大,节奏自由,并且富于变化。高腔中的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如“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就是一例。平腔,则显得结构紧凑,节奏整齐,旋律比较平稳,无特别变化,如“二月里来啊好风光,家家户户耕田忙”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好光(噢)景”就是如此。
语言运用上,陕北人惯用本地方言口语,因而,别具一种韵味,使得信天游显得浑厚粗豪,而又具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和自然美,这大概也是陕北民歌难以移植别地,只能和山丹丹花一块儿扎根陕北的原因吧。信天游更善于运用叠词,这给信天游带来了无限生机,使它易于上口,便于歌唱,形象生动,音韵和谐,在信天游中,把婆姨的清亮的眼睛称“毛眼眼”,这简直是一个独特的创举。《兰花花》一开头就是“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叠字连用,大珠小珠,连贯而出,如落玉盘,让人绝倒。当然,为了通顺,为了适于歌唱,也会加衬字,《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中,所用衬字就很多:“干妹子你好(来)实在好(么哎嗨哟),&哥哥早就把你看中了(哎哟),&看中了(哎哟),看中(么哎嗨)了。”括号中的衬字运用,可使歌词清朗上口,流畅自然。
一曲信天游,黄土地独有
&信天游产生在陕北,和陕北的地理条件、生活条件和陕北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陕北,黄土高耸,沟壑纵横,人与人之间隔沟相望,可要跨沟相见,十分艰难,真如他们在歌里所说“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话儿(哎呀)招一招手”,或者如“瞭得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和“羊肚肚手巾哟三道道(那)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般。这样,人们习惯于站在山坡坡上,或者峁顶顶上,大声说话或者呼叫,为此,把声音拉得长长,并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韵律,直接影响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的健康美。信天游的歌腔变化,如同黄土高原的地貌一样,高低自由,随意自然,狂野奔放。
陕北,又是一块地势广阔的土地。这里的黄土太厚,太广。因而,站在高原上,一声嘹亮的信天游,可以穿透时间的底层,可以穿透无限的空间,可以缭绕十里八沟,经久不散。
陕北,自古又是一方苦寒的土地,交通落后,沟岔交错,百姓生活孤苦、闭塞。因此,他们要抒发感情,要缓解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压抑感,就创造了这样一种具有浓浓黄土味的陕北民歌,来吐露他们心底的呼声,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抒发他们诚挚的希望。他们用“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为什么我赶脚人儿这样苦闷”来表达他们的凄苦无助;他们以“青杨柳树十八根椽,出门容易回家难”表现了对家的极度思念;他们用“二绺绺麻绳捆铺盖,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表现了对漂泊的厌倦;但,他们更是以“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望好光景”表现着对生活的希望。
同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经过黄河水的淘润,经过黄沙尘的涂抹,显得既粗犷又细腻,既伟岸又多情,因此,信天游就显得豪放中见婉约,粗犷中见真情,爱,能爱得死去活来,爱得让外人目瞪口呆,他们为爱情赌咒发誓,“一碗凉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一张张黄纸一柱柱香,谁卖良心谁先见阎王”,表现了他们的忠贞,表现了他们为爱全力以赴的决心;“想你想你实想你,浑身上下都想你;头发梢梢想你呀,红毛头绳难挣呀;脑瓜皮皮想你呀,榆林梳子难梳呀;眼睫毛毛想你呀,白天黑夜难闭呀;眼睛仁仁想你呀,泪水颗颗难收呀;舌头尖尖想你呀,酸甜苦辣难尝呀。”那已经不是红尘男女的爱,那是一种熬干血液的全身心地投入。恨,他们也能恨得咬牙切齿。信天游中有一段故事,讲一个叫兰花花的女孩,被强行嫁给了一个周家财主,她用唱词表达了对周财主的诅咒:“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那种大胆,那种直露,是其他山歌所从来没有的。
一方多情的土地,一群多情的男女,酿造了一种多情的曲调。
随着时间的流失,信天游里所唱的“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日子,已经随着山沟沟里流水流走了,随着山顶顶的白云飘远了。但是,信天游,却永远留了下来,而且青葱繁茂,越见繁荣。
信天游,这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朵黄坡黄水之间盛开的奇葩,在流行音乐泛滥的年代,它走出陕北,走向世界,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世界为之一振。
信天游必将不朽!
(余显斌,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教师;邮编:726400)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信天游,黄土地上不散的情结
信天游,黄土地上不散的情结
&&&&&&&&&&&文/余显斌
一曲高昂的信天游,在黄土高原摇曳着响起,在沟沟岔岔间缭绕,在山山峁峁间嘹亮,在响晴的晴空下悠扬,高亢、雄浑,盘旋在黄土高原的上空。走口外的哥哥听了,拉不动马儿,热泪直流;窑洞前的妹妹听了,绣不成荷包,泪花花四溢;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汉子听了,心中都会滋生出一片青葱葱的思念。
一曲信天游,伴着岁月走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有一片单调的黄色,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这就是信天游的故乡——陕北。在这块饱含着沉郁和穷困的土地上,有一群丰丰茂茂的汉子,和一群细腻温婉的婆姨,以一首首山歌来传唱着他们的忧伤,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爱情。这山歌,就是信天游。
信天游,是这块土地的真实写照。
陕北土地贫瘠,背对黄河,紧依黄土,十年九旱,生活单调。这儿,真如信天游中唱道“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高原耸立,山山相映,“一山未了一山迎”;这儿是“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都是黄土山”,荒凉、冷落,沟沟峁峁,绵延起伏的只有黄土。就连流经这儿的黄河,也是“说不清,你流了多少月,多少年。你转过多少弯,翻过多少山,向前走背着那九重天。”给人一种悲凉透骨的意味,一种穿过时间的哀伤。
信天游,更是这方土地上百姓生活的写照。
解放前,面对着深沟巨壑、荒漠风沙,陕北人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用信天游唱出自己心中的痛苦、不满。“满天天星星满天天明,有两颗不明就是咱们这苦命人”,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埋怨;“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了我可怜”,叙说着生活的悲怆;“格英英天上起白雾,没钱才把个人难住”,表达了对窘迫生活的无奈。
土地革命年代,陕北人沸腾了,陕北的信天游和红旗一齐飘荡;陕北人的热血,和他们的革命热情一气飞扬。他们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表达了对中央红军到来的喜悦,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用“一面面(的个)红旗硷畔上插,你把咱们的游击队引回咱家”,表达了他们对自己队伍的热爱,以及军民鱼水情;用“二号号(的个)盒子红绳绳,跟上我的哥哥闹革命”,喊出了陕北女人的心声,不但送郎当红军,而且自己也要跟着一切闹革命。
正是陕北儿女的这种昂扬的革命热情,才使得中国革命在陕北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革命胜利后,祖国发展、人民富裕成了信天游歌唱的新内容,尤其在改革大潮中,这方自古以来就穷困不堪的土地,终于旧貌换新颜,陕北人的歌由过去的哀伤、凄苦,一变而成今日的喜悦和自豪:“滚滚黄河水蜿蜓向东流,咱黄土地上的好儿女哟大步向前走”;“一座座沙梁一道道湾,退耕还林后都把那绿衣穿”;“哟号号,你晓得靖边地下藏着多少天然气。哟号号,我晓得那个气田三千亿立方米”。在歌里,他们唱出了希望,唱出了快乐,唱出了喜悦。陕北的信天游,黄土地上岁月的鲜明记载。
一曲信天游,黄河水倒流
热血汉子,柔情婆姨,永远是这一方土地的主人。他们的爱情,永远是信天游的主旋律。在信天游里,他们把自己对恋爱的向往、对爱情的坚贞、离别时的感伤以及重逢时的喜悦,都发自内心地唱了出来,这情歌如黄河水一样淳朴,黄河水一样细腻。
这些爱情曲子,内容各异,风格不同,充分表现了信天游的灵活和多变。
有的曲子唱得深情如水,火辣甜蜜,直白得让人心肺跌宕,热泪盈眶。如“白格生生的胳膊,水萝卜的腿。扳转妹妹的肩膀,亲上一个嘴”,那种大胆,那种粗犷,只有陕北的热血汉子才能说得出来做得出来,不做作,不扭捏;如“想你想得上不了炕,炕楞上画下个人模样”,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钟情,达到茶饭不思、须臾不忘的程度;更坦白的如“白天里想你穿不上(个)针,到夜晚想你吹不灭(个)灯”,爱情的痴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有陕北这块土地才能产生出这样的民歌,产生这样火辣辣的感情,如陕北的老包谷酒,淳厚、火爆,入唇即醉。
有的曲子则含蓄优美,如含苞的蒲公英,如带雨的山百合,给人一种清新纯美的感受。最有代表性的,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反复歌咏的一句:“上河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双毛眼眼望哥哥。”那种意境,那种纯美,是一万句话也表达不出来的,听到这句,让人不由得想起古诗中的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另外,“东山上(那个)点灯(哎)西山上(得个)明,四十里(那个)平川了也了不见人”,“井子里绞水桶桶里倒,妹妹的心事我知道”,让人读了,久久回味,如品樱桃。尤其为
王朝闻先生所称道的“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其高妙之处简直让人拍手称绝:一切都在,当年相会的石头、山水,也包括别人的心上人,但你在哪儿呢?一种孤独,一种相思,无时无刻不在,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有的爱情曲子语言朴实,感情细腻。山丹丹是陕北特有的花,细腻,干净,受到陕北男女的喜爱,他们的爱情也如山丹丹一样,干净而细腻。《三十里铺》中唱道:“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崖畔上灰塌塌。有心拉上两句话,又怕人笑话。”很流畅的句子,很洁净的语言,很淳朴的感情,把一个温婉多情的陕北女子,刻画得楚楚动人、缠绵温婉。尤其一个“灰塌塌”,更是表现出了女孩的哀婉细腻、依依可怜的样子,让人品咂词曲的同时,更是心生万千牵挂,顾盼不忍离怀。
有的爱情曲子则哀婉凄绝,让人断肠。古人说,绥德的婆姨米脂的汉,说的是这里的女人柔情如水,这里的汉子气壮如山。真是这样的纯情男女,面对别离,面对漂泊,他们才会更加肝肠寸断,难以自己。《走西口》就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到今天,唱着这支歌,我们都会泪流满面:那远行的人,走西口后,你回来了吗?那崖畔畔苦等的妹子,可听到了远处的铃声叮当?千年的走西口啊,走不出一支信天游。
&&一曲信天游,诗情悠悠
信天游,陕北人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歌词以九字格为主,歌唱者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如“夜黑地灯花花结双蕊,清早起喜鹊鹊脑畔上飞”,“小情郎得病面皮黄,茶不用来酒不尝”,“叫一声哥哥揣一揣我,浑身烧成一团火”,这样的句子易于构思,也易于歌唱。
在艺术上,信天游以比兴见长。信天游比兴广泛,日月星辰、风云雨露、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无不可以起兴作比。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大都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朋友好交口难开》中的唱词,就是最明显的标志:“樱桃好吃树难栽,朋友好交口难开。羊羔羔上树吃柳梢,纳上死命和你交。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热离不开。”那种起兴,随口拈来,皆成妙句;语言俏皮,感情强烈,是可以和上古诗歌《上邪》相媲美的。
信天游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因而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这也是信天游久唱不衰的一个原因。《人好人坏结缘法》就是这样的一支悦耳的山歌:“甜稀粥来就芝麻,人好人坏结缘法。自来水浇地长好菜,找对象要找心中爱。青杨柳树风摆浪,你看下我来相跟上。干草谷节桐子皮,虽然有钱不爱你。大路尘土打不起墙,人好不在银钱上。”当然,形式多样,还表现在篇幅上,信天游可长可短,有的两行就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如“太阳出来一点红,出门人儿谁心疼”;有的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如著名的陕北民歌《兰花花》。
作为一种民歌,信天游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陕北塬高沟深,人们高兴了,或者痛苦了,喜欢登上山峁峁上,吼一嗓子,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叙说给高原听,叙说给白云听,叙说给崖畔畔上的山丹丹听,叙说给窑洞前的二妹子听。既然是爱恨的倾诉,就具有强烈的抒情味,《赶性灵》之所以经久不衰,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陕北的妹子站在路口,一段“你若是我的哥哥呦,你招一招的那个手。啊呀你不是我那哥哥呦噢,走你的那个路”,让哪一个路过的汉子不停下来,断一次魂。
信天游的歌唱,有高腔平腔之分。高腔,多用假声,曲调奔放,悠扬高亢,音域宽广,跳动性大,节奏自由,并且富于变化。高腔中的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如“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就是一例。平腔,则显得结构紧凑,节奏整齐,旋律比较平稳,无特别变化,如“二月里来啊好风光,家家户户耕田忙”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好光(噢)景”就是如此。
语言运用上,陕北人惯用本地方言口语,因而,别具一种韵味,使得信天游显得浑厚粗豪,而又具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和自然美,这大概也是陕北民歌难以移植别地,只能和山丹丹花一块儿扎根陕北的原因吧。信天游更善于运用叠词,这给信天游带来了无限生机,使它易于上口,便于歌唱,形象生动,音韵和谐,在信天游中,把婆姨的清亮的眼睛称“毛眼眼”,这简直是一个独特的创举。《兰花花》一开头就是“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叠字连用,大珠小珠,连贯而出,如落玉盘,让人绝倒。当然,为了通顺,为了适于歌唱,也会加衬字,《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中,所用衬字就很多:“干妹子你好(来)实在好(么哎嗨哟),&哥哥早就把你看中了(哎哟),&看中了(哎哟),看中(么哎嗨)了。”括号中的衬字运用,可使歌词清朗上口,流畅自然。
一曲信天游,黄土地独有
&信天游产生在陕北,和陕北的地理条件、生活条件和陕北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陕北,黄土高耸,沟壑纵横,人与人之间隔沟相望,可要跨沟相见,十分艰难,真如他们在歌里所说“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话儿(哎呀)招一招手”,或者如“瞭得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和“羊肚肚手巾哟三道道(那)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般。这样,人们习惯于站在山坡坡上,或者峁顶顶上,大声说话或者呼叫,为此,把声音拉得长长,并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韵律,直接影响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的健康美。信天游的歌腔变化,如同黄土高原的地貌一样,高低自由,随意自然,狂野奔放。
陕北,又是一块地势广阔的土地。这里的黄土太厚,太广。因而,站在高原上,一声嘹亮的信天游,可以穿透时间的底层,可以穿透无限的空间,可以缭绕十里八沟,经久不散。
陕北,自古又是一方苦寒的土地,交通落后,沟岔交错,百姓生活孤苦、闭塞。因此,他们要抒发感情,要缓解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压抑感,就创造了这样一种具有浓浓黄土味的陕北民歌,来吐露他们心底的呼声,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抒发他们诚挚的希望。他们用“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为什么我赶脚人儿这样苦闷”来表达他们的凄苦无助;他们以“青杨柳树十八根椽,出门容易回家难”表现了对家的极度思念;他们用“二绺绺麻绳捆铺盖,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表现了对漂泊的厌倦;但,他们更是以“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望好光景”表现着对生活的希望。
同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经过黄河水的淘润,经过黄沙尘的涂抹,显得既粗犷又细腻,既伟岸又多情,因此,信天游就显得豪放中见婉约,粗犷中见真情,爱,能爱得死去活来,爱得让外人目瞪口呆,他们为爱情赌咒发誓,“一碗凉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一张张黄纸一柱柱香,谁卖良心谁先见阎王”,表现了他们的忠贞,表现了他们为爱全力以赴的决心;“想你想你实想你,浑身上下都想你;头发梢梢想你呀,红毛头绳难挣呀;脑瓜皮皮想你呀,榆林梳子难梳呀;眼睫毛毛想你呀,白天黑夜难闭呀;眼睛仁仁想你呀,泪水颗颗难收呀;舌头尖尖想你呀,酸甜苦辣难尝呀。”那已经不是红尘男女的爱,那是一种熬干血液的全身心地投入。恨,他们也能恨得咬牙切齿。信天游中有一段故事,讲一个叫兰花花的女孩,被强行嫁给了一个周家财主,她用唱词表达了对周财主的诅咒:“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那种大胆,那种直露,是其他山歌所从来没有的。
一方多情的土地,一群多情的男女,酿造了一种多情的曲调。
随着时间的流失,信天游里所唱的“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日子,已经随着山沟沟里流水流走了,随着山顶顶的白云飘远了。但是,信天游,却永远留了下来,而且青葱繁茂,越见繁荣。
信天游,这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朵黄坡黄水之间盛开的奇葩,在流行音乐泛滥的年代,它走出陕北,走向世界,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世界为之一振。
信天游必将不朽!
(余显斌,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教师;邮编:726400)
本文发表于《传承》2009年6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唱山歌给党听简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