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何改微信号名叫李童学的微信如何改微信号号

Sina Visitor SystemSina Visitor SystemSina Visitor System心理学阶段测试题库
心理学阶段测试题库
一、填空(每空1分)
1.人的心理包括_____和____两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抑制)
3.____是思维的工具。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言语、梦)
4.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____和____。(采取决定、执行决定阶段)
5.根据情绪产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分为___、___、和___。(心境、激情、应激)
6.个性心理特征中最稳固的成份是____。(性格)
7.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自我评价、成人感、
封闭性心理)
8.动机冲突表现为三类:____、____和____。(双避、双趋、趋避冲突)
9.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学校教育)
1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从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1879、心理学实验室)
11.条件反射学说有俄国的生理学家___提出的____条件反射和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提出的____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1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13.感觉的基本规律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____。(成反比关系)
14.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有___、__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15.记忆的良好品质包括___、___、___、___。(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横座标代表___,纵座标代表___。(天数、记忆保持百分数)
17.思维的特征是___和___,____是思维的工具。(间接性、概括性、语言)
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概念、判断、推理)
19.注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向性、集中性)
20.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两种特殊情况___和___。(似注意而不注意、似不注意而注意)
21.“一目十行”属于注意的____品质,“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属于注意的_____品质。(范围、分配)
22.情感的交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表情实现的,表情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23.意志有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明确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的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按其重要的顺存分为五类,即最低层是____,中间层是____,____,____,&&&&
最高层是_____。(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5.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的研究指出,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特性____、____、____,三者的不同结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并且认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古希腊人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
_、____是相对应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兴奋型、活泼性、安静型、抑制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6.性格是由各种不同的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结构,即___、___、___、____。(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27.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基本观点是,心理是___和机能,___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心脑对______的反映。(人脑,脑,客观现实,主观能动&&
28.感受性是指可机体对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通过____ 来度量。(刺激,感觉阈限)
32.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____、____和____。(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9.情绪通常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30.智商是____和____正比,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____。(智力年龄,实际年龄,中常)
31.性格是一个人对___和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现实稳定的态度,习惯化的行动方式)
3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____,它具有____、____和_&&&&
___三种功能。(心理过程,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34.知觉是人脑对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整体性)
35.德国心理学家___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艾宾法斯,先性后慢)
36.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一是____,二是____,
三是____。(明确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7.美国心理学家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___是最低层次的需要,_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8.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和___三个方面。(能力类型,表现早晚,气质水平)
39.巴甫洛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和___,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神经过程的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特性的&&
。特组合就形成____。(兴奋,抑制;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气质)
40.性格特征主要有四部分组成____、___、__、___。(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
4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自我评价,成人感,封闭性心理)
42.从心理咨询途径来看,心理咨询有门诊咨询___、___、___、和___四形式。(电话咨询,专栏咨询,书信咨询)
43.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现象,规律)
4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
45.人的神经系统分为___和___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4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客观事物的___和___。(指向,集中)
47.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___和____。( 分析与综合,准确性)
48.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___、___和调节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
49.个性的基本特征是___和___和社会制约性。(独特性, 稳定性)
50.___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其中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自我实现)
51.知识的掌握分为___、巩固和___三个基本环节。(理解,应用)
52.技能按照性质和特点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
53.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内倾型,外倾型)
54.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__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____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55.儿童心理发展内部动力是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出现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新需要,原有心理发展水平)
56.心理学上儿童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少年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_。(0-18岁,11.12-14.15)5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___的科学。它是一门___与___交叉的新兴科学。(发生发展规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58.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59.直观教学的形式有____、___和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60.表象的特征是__和__。思维的特征是__和__。(形象性,概括性,间接性,概括性)
61.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表扬控制、_、_、__和__。(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
6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思维按水平分为___、___、___三类。(分析与综合,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3.想象的功能有___、___、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梦)
64.意志行动的基本标志是____,其过程包括___和___两个阶段。(与克服困难相联系,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65.情感的功能是___、___和___,其外部表现称____。(感染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表情)
66.掌握知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和___。(理解,巩固,应用)
67.技能按性质分为___和___两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68.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四种心理成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9.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___和___的特征。(典型的,本质的)
7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于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1879)&&&
7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是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
7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其活动规律是___和_____。(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7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分析与综合,梦)
74.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和___。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和集中性。(概括性,指向性)
75.情感按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___三种;按社会内容分为_____。(应激,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76.意志的三个特征是有明确自觉的目的性、____和____。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以运动为基础)
77.智力的核心与意志行动的核心分别是____、____。(思维能力,执行决定阶段)
78.个性最主要的特征是__。师专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是__。(独持性,11.12岁-14.15岁,少年期)
7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_和___两大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80.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和__;其基本规律表现为__与__。(兴奋,抑制,相互诱导,扩散和集中)
81.衡量感受性的客观标准称_________。(感觉阈限&&
82._________是记忆的开端。(识记)
83.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和__性,__和__是其的基本过程。(间接性,概括性,分析,综合)
84.___功能、____功能和____功能是注意的三大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85.按情感的社会内容,情感可分为___、___、___三种形式。(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6.意志行动可分为___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其中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__环节。(采取决定,关键)
87.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___,它是在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内驱力,关键)
88.一般能力就是人们的___能力,又叫智力,其中____是核心部分。(从事各种活动必备的,思维能力)
89.性格是个体现实的____和与之相应的___的行为方式。(稳定的态度,习惯化了)
90.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作___和___两大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91.巴甫洛夫根据高级N活动过程的特性,提出的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兴奋型,活波型,安静型,抑制型)
92.表情的三种表现形式有___、____和___。(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93.马斯洛按人类需要重要性的顺序,把需要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94.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是_____。(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95.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现象,规律)
96.巴甫洛夫和斯金纳提出的条件反射理论分别是____和____。(经典型条件反对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97.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活动规律有___和____。(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98.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有实物直观、___、___三种。(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99.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和中心环节分别是____和____。(准确性,保持)
100.情感最重要的品质是___、___效应,很能说明教师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
中的作用。(倾向性,罗森塔尔 )
101.需要按对象分为____和_____。(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10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__,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
103.智力的核心是____。人类思维的最高体现是_____。(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104.个性最显著的特征是__。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是__。(独特性,能力)
105.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内倾性, 外倾性)
10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水浒传》中的李逵,其气质类型分别是____和____。(抑郁质,胆汁质)
107.性格测量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量表法,投射法)
108.初中生生理发育的最大特点是__。学校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起__作用。(性成熟开始,关键性作用)
&& 二、判断(每题1分)
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2.人们从亮外到暗处,开始时看不见,停一会,才看清楚物体这一&&&&
过程是明适应。(&)&&&&&&&&&&&
3.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
5.学生上课时,时而看教材,时而看教师,时而看黑板,这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6.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也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
7.客观事物引人入胜,使人感兴趣,这是间接兴趣。&&&&&&
8.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
9.实足年龄超过智力年龄,表明这样的儿童比较聪明。&&&&&
10.气质类型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其实也不需要决定。&& (√
1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12.过度学习是越多越好。&&&&&&&&&&&&&&&&&&
13.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14.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竭力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
15.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阻碍作用。&&&&&&&&&&
16.感觉的适应都会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17.注意的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
1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始终把注意指向同一对象或活动。( & )
19.人的很多心理特性如活泼、热情、沉静等都与完成活动任务有关,因此属于能力范畴。&&&
20.“有志者,事竞成”就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
2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随之越高。&&&&&&&&
22.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不可超越的。&&&&
23.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
2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
25.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
26.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
27.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28.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29.记忆中的再认容易,回忆难。对客观事物能再认的并不一定能够回忆,而能够回忆的常常能再认。(√
30.爱好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人们凡是爱好的客观事物就一定感兴趣。(√ )
3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最显著的标志是气质。(&)
3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最主要标志是道德认识的提高。(&)
33.只要有了人脑与客观现实,就会自然产生人的心理。(&)
3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与镜子折射客观事物一样。(&)
35.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36.人凡是有目的自觉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37.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粗心与细心都是能力。(&)
38.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也对该事物爱好。(&)
39.人对现实的一切态度都表明着一个人的性格。(&)
40.第一信号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全导作用。(&)
41.个性中最难以改变的成份就是人的性格。(&)
4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根本标志是道德意志的形成。(&)
43.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内容,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心理现象。(&)
44.人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多变化,十分复杂又彼此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45.一切唯物主义者对心理现象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46.机械识记是一种靠多次重复进行的识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死记硬背。&&
47.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过程的一开端。(√)
48.思维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 (&)
49.尘埃落在皮肤上感觉不到,是因为刺激物的刺激量没有达到绝对感觉阈限。(√)
50.“目瞪口呆,手足失措”。这是心境的表现。&&
(&)&&&&&&&&&&&&&&&
51.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
52.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
53.前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保持的干扰。&&&&
54.幻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所以应引导学生立足现实,不要幻想。(&)
55.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56.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57.“有志者,事竟成”,这说明,只要有志,没有实现不了的目的。(&)
58.定势对解决问题有阻碍作用,也有推动作用。(√)
59.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60.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
61.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
62.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性可循。(&)
6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64.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
6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66.定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消极阻碍作用,因此一定要克服。(&)
67.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68.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69.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70.心理发展就是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所发生的一切心理变化。(&)
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佛洛伊德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B)关系。
A、正比&&&&
B、反比&&&&
C、对数&&&&
3.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C)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4.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B)编制的。
A、韦克斯勒 B、比纳一西蒙 C、巴珊甫洛夫 D、 吉尔福特
5.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指(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6.心理咨询应该(A
A、为咨询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
关咨询对象的调查研究&&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
7.记忆容量在2-7个项目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8.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创造思维
9.“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属于(B)。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10.从不同的角度看钟表,它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
然认为它是圆的,这是形状知觉的(D)。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特性
(1)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仍然认为是直的,这是&&&&
知觉的( A )。
(2)“窥一斑而知金豹”,这里知觉的(B)。
(3)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以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是知觉的(C&&
(4)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则为了增加旅客知觉的(D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23.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组块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24.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A)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
25.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常规思维
26.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或一般原理,用公式来解答习题,这就是(A)的过程。
A、具体化&&
B、系统化&&
C、概括&& D、综合
27.动机产生的基础是(C)。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教育
28.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师应多多的关心(D),这种类型的学生。
A、胆汁质、多血质 B、粘液质、抑郁质 C、多血质、
粘液质&&&&
D、胆汁质、抑郁质
29.智商在100儿童,他的智商是(B)。
A、有缺陷&&
B、正常&&
C、较优&& D、超常
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B)。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情感是在人的(A)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
32.“富贵不有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
志品质的(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33.意志力最能体现在( D )中。
A、动机斗争 B、确定目标 C、选择行动方法 D、执行决定
34.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指(C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35.心理咨询应该(A)。
A、为患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关
咨询对象的调查&&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36.在感知事物时,人叫是热气以&&&&
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它的含义,称为(C)。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 性
37.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C)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25%&&
C、150%&& D、200%
38.心境具有(A)的特点。
A、弥散性&&
B、集中性&&
C、短暂性&& D、突发性
39.智力是以(B)为核心。
A、观察力&&
B、思维力&&
C、注意力&& D、记忆力
40.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D)。
A、幼儿园&&
B、学校&&
C、工作单位&&&&
41.“梅梅生律”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
4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43.文章的形状部分容易记牢,这是由于(C)。
A、正迁移的作用&&&&
摄抑制的影响&&&&
C、没有前摄抑制&&&&
D、没有贫迁移
44.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通常性思维
45.“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属于(A)。
A、迁移&&
B、定势&&
C、想象&& D、感染
46.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D)编制的。
A、吉尔福特&&
B、瑞文&&
C、韦克斯勒&& D、比奈-西蒙
47.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遗传&&
C、社会&& D、实践活动
48.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指(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9.(A)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A、斯金钠&&
B、铁钦钠&&
C、巴甫洛夫&& D、谢切洛夫
50.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B)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1876&&&&&&
B、1879&&&&&&
C、1876&&&&&&
D、1860
51.(B)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A、《论语》&&
B、《论灵魂》&&
C、《神灭论》&& D、《心理学纲要》
5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C)。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53.大脑皮层发育最晚,和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
A、顶叶&&
B、枕叶&&
C、颞叶&& D、额叶
54.记忆力属于(A、D)。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创造能力&& D、智力
55.记忆表象的特点有(A、B)。
A、直观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鲜明性
56.情绪发生慢而强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汁&& D、抑郁汁
57.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A、B、C )。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58.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生长发育的两上高峰期是(A、D)。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59.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是(C)。
A、冯特&&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60.“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是(A)的写照。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61.德国心理学家(B ) ,于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心理
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A、艾宾浩斯&&
B、冯特&&
C、马斯洛&& D、盖伦
62.学生上课时,或看教师或看黑板。这里注意的(C)。
A、分心&&
B、分配&& C、稳定性 D、范围
63.大脑皮层上机能水平最高的部分是(D)&& .
A、颞叶&&
B、顶叶&&
C、枕叶&& D、额叶
64.记忆容量最少的一种记忆是(C)。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5.一种学习材料对另一促学习材料起干扰作用是(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66.提笔忘字,这种现象是 (B) 。
A、永久性遗忘&&
B、暂时性遗忘&&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67.一名8岁的儿童,其智力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应是 (C ) 。
A、115&&
B、120&&
C、125&& D、130
68.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这是由于(D)。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相互作用
69.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应的是(C) 特征。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70.师专毕业生从事教学教育的对象是(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7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是(D)。
A、脑干&&
B、间脑&&
C、小脑&& D、大脑
72.“谈梅持津”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
73.大脑皮层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7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B)。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75.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D)。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76.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项目的记忆是 (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77.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D)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78.学生上课时,同时听课、看书、记笔记。这是注意的(B)。
A、分散&&
B、分配&&
C、转移&& D、起伏
79.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D )为中介的。
A、体验&&
B、动机&&
C、刺激&& D、需要
8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81.(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冯特
82.“谈虎色变”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83.在教学中,教师用提高声音,减慢速度等手段以突出重点,这是利用了知觉的(C)。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84.读武侠小说,头脑中总会出现打斗的场面,这种心理过程叫(C)。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85.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体验的中介是(B)。
A、动机&&
B、需要&& C、目的
86.遇事缺乏主见,是因为缺乏意志的(B)。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8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人体的(C)所致。
A、热情&&
B、激情&& C、心境
88.一名8岁儿童,通过了10岁组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是(C)。
A、105&&
B、115&& C、125
89.个性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成分是(C )。
A、兴趣&&
B、气质&& C、性格
90.强而平衡、灵活型。这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
气质类型是(A)。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9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C)&&&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92.大脑皮层发育最晚,和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B、枕叶&&
C、颞叶&& D、额叶
93.记忆力属于(A、D)。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创造能力&& D、智力
94.情感发生快而多变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汁&& D、抑郁汁
95.思维的特征有(B、D)。
A、分析与综合&&
B、间接性&&
C、概念&&&
D、概括性
96.记忆容量最少的一种记忆是(C)。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现象属于(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8.教师上课边讲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的反应。这种现象符合注意的(C)。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99.一个4岁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D)。
A、80&&
B、100&&
C、115&& D、125
100.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D)。
A、知识教育&&
B、技能培养&&
C、道德教育&& D、青春期性教育
五、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性、发展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刚冈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
3.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6.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的应答活动。
7.创造性思维:指有所创见的思维,即经过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颖独特而具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活动。
8.个性:指一个人在各种活动中所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9.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
和社会适应能力。
10.定势:是个体在多次运用某种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之后从而形成的习惯性反应。
11.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一种特殊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一个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动力定型:是指大脑皮层对一定的复合刺激所形成的完整的自动化了的瓜系统。
1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通与危险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4.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它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心理方面给予咨询对象以帮助劝导,启发和教育的过程。
15.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行为。
16.绝对感受性:有机体对刚刚能够引起自己感受的最小刺激的感觉能力。
17.原型启发:人们受到客观事物的启发作用,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18.创造思维:有创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体现。
19.记忆回涨:训记材料后过一段时间测得的保持量高于识记后刚刚测得保持量的现象。
20.感受性:分析器(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1.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22.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新出现时,能够识别与确认。
23.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在头脑重新呈现映象。
24.需要:人对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东西的渴求和力求占有的趋势。
25.动机:直接推动(激励)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动力)。
26.气质: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27.定势:是个体在多次运用某种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之后从而形成的习惯性反应。
28.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
29.暗示: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加以影响的过程。
30.绝对感受性:有机体对刚刚能够引起自己感受的最小刺激的感觉能力。
31.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32.健康:机体影响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33.心境:一种微弱、缓慢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六、简答题(每题5分)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回答要点:①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人能认识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③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2.如何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②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3.影响创造性解决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 ①创造动机 ; ②知识经验 ; ③思维定势; ④功能固着 ; ⑤个性特征。
4.判断一个人的记忆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回答要点: ①记忆的敏捷性 ; ②记忆的持久性;
③记忆的准确性 ;&& ④记忆的准备性。
5.心理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前提; ②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学校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实践活动和自觉能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
6.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回答要点:(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的知觉。(2)培养:①激发&&
知欲,培养兴趣; ② 丰富知识,提高观察广度和深度;③教会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④提供机会,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
7.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其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回答要点:(1)条件:①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②合理地组织活动; ③良好的间接兴趣;
④坚强的意志力;(2)教学:①进行学习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②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8.研究气质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回答要点:①气质类型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和行为方式。②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③气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点。
④学生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9.什么叫性格?培养良好的性格需注意哪些教育因素?
回答要点:(1)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
培养需注意: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
10.什么是有意注意,如何利用有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1)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度的注意。(2)合理利用有意规律组织教学
应注意: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培养间接兴趣; ②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现象的发生;③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11.能力、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什么样?
:能力、知识、技能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②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
③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2)联系:①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大小影响掌握知识的浓度和技能的高低。②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会促进能力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12.什么叫观察?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力?
回答要点:(1)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又叫思维知觉。(2)培养: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②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③教育学生在观察时,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④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
⑤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13.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智力正常,乐于学习和工作;
②情绪稳定,心理愉快;③悦纳自己,心理愉快;④良好的人际关系;⑤心理行为与年龄阶段相符合;⑥正视现实,适应社会。
14.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
回答要点: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④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⑤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15.影响创造性解决问题因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创造动机;&&
②知识经验;&&
③思维定势;&&
④功能固差;&& ⑤个性特征。
16.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回答要点: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与作用: ①遗传素质──自然前提(物质基础); ②社会环境──决定性畴; ③教育──主导作用
;④实践活动──根本途径;⑤主观能动性─监督、调节作用。
17.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回答要点:(1)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2)培养
①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自觉性;②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强化学习动机;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④适当开展竞赛活动;⑤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七、论述题
1& .什么是智力?影响儿童智力开发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什么作用?
回答要点:(1)智力即一般认识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2)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提供了可能性;②
环境和教育起重要作用:营养是重要物质因素&&
;早期经验起奠基础作用;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
③实践活动起决定作用。 (4)个性积极性是动力特征。
2.试述气质对实践活动的意义。
回答要点:(1)气质类型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行动方式。气质无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成就大小。(2)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某种气质特点成为某些特定职业的有得条件。(3)气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点。(4)学生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依据之一。
3.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注意规律的应用:(1)无意注意规律的应用: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②教学内容丰富、新颖;
③教学方法灵活多样。(2)有意注意规律的应用:①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间接兴趣;②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
③锻炼意志,克服干扰。(3)两注意相互转化规律的应用。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成那些部分?
回答要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子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回答要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①新颖性与独立性;②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③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高度统一;④灵感状态。
6.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回答要点: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求知欲;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④适当开展竞赛活动;⑤教师的评价,表扬与批评作用。
7.什么是无意注意?如何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⑴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⑵运用
应注意①教学环境:美化、优化;②教学内容:丰富、新颖;③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8.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是什么?如何减少遗忘?
回答要点:(1)遗忘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先多后少。(2)减少遗忘的有效方法——复习:① 复习要及时,经常;②
复习形式要多样化;③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④&&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⑤ 适当进行过度学习;⑥ 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9.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回答要点:⑴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①教学环境优美,防止干扰,保持学生注意稳定;②教学内容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注意;③教学方法多样、生动、灵活,以吸引学生注意。⑵利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②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发生疲劳;③加强意志力培养与锻炼。⑶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规律组织教学。
10.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回答要点:(1)学习动机:直接推动/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2)培养与激发: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自觉性;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③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强化学习动机;④适当开展竞赛活动;⑤正确利用表扬与批评教育手段。
11.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
回答要点:①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②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
③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④这种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并通过社会实践加以检验的。
12.为什么要进行复习?怎样科学地复习?
回答要点:(1)因为存在着遗忘。(2)复习:①复习要及时。②集中学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③反复阅读与浓度回忆相结合。④适当过度学习。⑤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迁移作用;②定势的影响; ③动机状态;④个性状态;⑤原型启发。
14.研究气质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回答要点:①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行为方式;②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③是因材施教的依据;④是教师教学风格形式的心理基点。
15.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要点:①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②心理健康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保障。③心理健康是优良思想品德&&
成的基础。
16.认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回答要点:认识、情感、意志简称为知、情、意,三者的关系为:(1)知是情的前提和基础;情对知具有一定的反作用。(2)知是意的前提和保证,意影响着知的有效进行。(3)
情是意的动力;意对情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17.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教学中怎样应用此规律?
回答要点:(1)影响因素包括:① 客观原因有:刺激物本身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②
主观原因有:个体的兴趣需要态度;个体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情绪状态;对事物的期待。(2)无意注意规律的合理应用:①教学环境 要美化、优化
;②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④教学语言要生动、灵活。
18.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回答要点:①动机与情绪;②知识经验;③定势;④功能固着;⑤个性特征。
19.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回答要点:(1)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2)培养:
①明确学习目的;②激发学习需要;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④及时评价,积极鼓励;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20.什么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的联系是什么?
回答要点:(1)智力因素是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影响活动结果和效率的根本因素。(2)非智力因素是对智力活动起着积极促进或消极阻碍作用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的总合。(3)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八、实例分析(第10分)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了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整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制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要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试分析引狼促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回答要点:根据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④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⑤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
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回答要点:①甲属胆汁质,乙属抑郁质。
②对甲在方法上,严厉批评,触动其思想,又不激怒他们,以防骄傲反应。表扬时应恰如其分,不可夸张,以防骄傲。教师自己不要急躁,也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任性。③对乙方法上要突出关怀体贴,柔和细致,具体帮助。多表扬鼓励,及时肯定其点滴成绩和进步。不要公开批评、指责,以增强其自信心,克服自&&
心理。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疑虑,鼓舞勇气。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回答要点: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在发生发展的。具有作为心理源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的人脑,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理。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4.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做过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未来发展才能测试”并将预计各方面会有显著发展的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认真实际的测试,只是随意地抽取部分学生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老师预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试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回答要点:这种现象就是“暗含期待效应”或"隐蔽的强化作用"。具体讲:教师对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从而导改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迅速发展。这可以看作是正效应,相反的情况则属负效应。
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缺点忍让,生活有规律,爱&&
思,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已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该生抑郁气质类型。要多给预翔、帮助、鼓励,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培养其敏锐、机智、自信等良好品质,防止与克服、怯懦、胆小、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
6.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回答要点:①从众心理
;②消愁心理;③交往心理;④虚荣心理;⑤好奇心理;⑥娱乐消遣心理等等。
7.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名方面都获得了圈套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回答要点:“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只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与深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那么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8.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1)甲属于抑制质气质类型;乙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甲的教育:发物其细心、敏锐、思想深刻,多给予翔、鼓励、少批评、指责,引导积极参加活动,降低或调查。要求:克服迟缓、忧闷;增强自信、尊、培养活泼,开朗,勇于进取。对乙的教育:发物热情、坦率、刚强、勇敢、克服性粗暴、狂妄自大,培养意志力、自控力、冷静、心细等品质。教育时,既要能力思想,又要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9.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答要点:(1)学生个性心理面貌存在着差异;(2)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0.电影《青松岭》有这样的情节:车夫钱广每次到下坡转弯处的一棵大树旁就使劲抽打辕马,马便狂奔跑起来。后来,车夫换成了万大叔,当他赶车行至大树旁时,并未抽打辕马,马却也狂奔起来,差点儿出了危险。辕马狂奔是什么心理现象?它是如何形成的?&&&&&&&&&&
回答要点:(1)辕马狂奔属于条件反射;(2)是经过多次强化而形成的。
11.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是完全一样?为什么?
回答要点:虽然同听一位教师的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会一样。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即使是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12.某初中班,有一名女同学,她在集体中不合群,大家做游戏时,她却一个人独居;她动作迟缓,不敢大声说话,人多场合更甚;她爱好不多,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她感情内向,好哭、胆小;她很听话,从没违犯纪律。判断该生的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回答要点:此同学为抑制质气质类型。教育过程中应发展其认真、心细等特点;克服其迟缓、好哭等特点,培养其胆大、机敏、灵活、勇敢等特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如何改微信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