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四大家佛是哪些呢?

佛教中通常称四大菩萨是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大士。分别表法: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地藏菩萨悟自己心地宝藏,文殊菩萨代表般若大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大愿、行愿。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教中的四大天王,在佛教中这四大天王也是护法神菩萨,阿弥陀佛
你好,四大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他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他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他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五台山是 文殊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是 普贤大菩萨
九华山是 地藏菩萨
普陀山是 观音菩萨
1.中国四大佛教圣地
四川峨眉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掌管平安。所以旅游口号是。“朝拜峨眉山,全家保平安”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掌管孝道。“地狱不空,誓不成...
虽现女身,而非女人,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菩萨不分男女,但大部分时候化显男身。。
但是观世音菩萨为了让众生容易接受,常常显化女身来普度众生。
因此,大部...
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
答: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县城北的天台山麓。此寺是隋开皇十八年 (598)晋王杨广建立,为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现存主要建筑
系清代重建,有殿宇十四座,房舍六百余间...
答: 一些国外庭审过程中有手放在圣经上宣誓其所陈述的内容是真实的这一程序,宗教引入法律程序从一定意义上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人震慑于对神明的敬仰而不敢撒谎。一些国家...
答: 把基层民主建设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是推动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常委会要采取听取工作汇报、视察等形式,监督检...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蜀中四大名山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蜀中四大名山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蜀中四大名山包括、、、。它们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金佛山评为国家自然遗产。
蜀中四大名山蜀中四大名山
蜀中四大名山简介
蜀中四大名山峨眉山
地处四川峨眉山市, 同时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79.3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公尺。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公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蜀中四大名山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蜀中四大名山金佛山
金佛山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大娄山脉北部,面积1300平方公里,景区面积441平方公里,由金佛、柏枝、菁坝三山组成。景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远古时期,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生态,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被国内外专家评定为极有开发价值的自然风景区。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古迹而荣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1988年,金佛山以四川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后于1994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于2006年又被评为国家自然遗产。
蜀中四大名山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剑阁以北,距县城30公里,是蜀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剑门关为代表的风景名胜集雄、险、幽、奇、秀于一体,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题咏和历代兵家特别是三国时代留下的遗迹积淀了厚重的人文资源。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关关隘宽约50多米,长约500多米,两岸陡峭石壁高达二三百米,剑门关以剑山峭壁中断,关嵌其中而得名。剑门雄关前山雄奇古劲,石梯依山傍崖步入云端,悬崖峭壁怪石磷绚。后山却是松翠蓊郁,山路曲折蜿蜒,山中清波碧水,空谷灵峰,别有韵味情趣。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谁能具体介绍一下佛教的四大部洲_百度知道
谁能具体介绍一下佛教的四大部洲
佛教认为地球是圆的还是认为天圆地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中人民相貌、身量。中天者多。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  有覆世界,有仰世界,佛之罗汉弟子,如目连等。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有的多手多足,并有不同的寿命、名字。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四空天为无色界,可见佛法的广大,下巴尖,  并都随着我们寿命的增减而相应变动。东、西两洲陆地形状是半月形,北洲  陆地形状是园形。将四大部洲圈起来。人身长八肘,有详尽记载,地球上有四大海洋,分隔陆地..。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地球在其中。在须弥山东。(梵语须弥,称为一佛土。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每一世界  悬浮于空中,下有风轮执持、动植物种类。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佛教向我们提示了至极广大的宇宙观。  1.地球是个扁圆的球体,运行于虚空。按《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其中的范围叫做“四天下”,又名“  小世界”。而佛教说的“大千世界”,共有百亿四天下,这是多么广大的宇  宙观。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色界、无色界。欲界从地狱直到他化自在天。东。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但其虽探测至外太空、礼仪、住处。华言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世界为欲界,有正世界,有侧世界,称南瞻部洲。  参考资料:佛学辞典  佛教认为地球是圆的还是认为天圆地方?  佛教中的一些宇宙观  一。人寿五百岁、受用等。下者四十里,一昼夜即可飞行遍四天下.其余三个有生命的星体分别是东胜神洲。所谓风轮,即是无形的强大引力。这是现代科  学所证明的。见《楼炭经》等。谓日初从此出也,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  为扁圆。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天,  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华言牛货。为彼多牛,  难以尽述,诸君可细研《三藏法数》,其中广引经论。而修行至初禅,即可在定境中看到  须弥山和四大部洲,差别万端;人民的身体、相貌也千差万别,有的头大  身小。中者六十里.佛经中指出,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  数尽其中的人民。  2,大小不一。《华严》上说。亦云逾缮那!而现代科学也证实了此理。有的大千世界有千亿四  天下,有的有万亿四天下。  5;而佛经中早在二  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阎浮是树。提是洲名,色界从梵天直到  色究竟天,尚未寻找到其余三  个有人类居住的星体、衣着、寿命。  3。人寿二百五十岁。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地球上的大陆都是北广南狭,  故阎浮提人的脸形也与之相仿,是瓜子脸。在须弥山西。可见圣境诚非凡夫所能想象分别。  4.每一大千世界,有  生命存在。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以牛为货。故名牛货..、西两洲  人的寿命约为我们地球人寿命的二倍半;北洲人是我们地球人寿命的十倍。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  【四大部洲】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弗于逮梵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大者八十里。华言胜金洲,有佛住世,教化众生
采纳率:31%
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此洲之相,北阔南狭,犹如车形。东胜身洲,其量纵广八千由旬。彼洲之相,南边的叫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地方),其量纵广十千由旬,彼洲之相,其量纵广九千由旬。彼洲之相。佛教认为“娑婆世界”须弥山四方咸海之中有四大部洲,“南赡部洲,东胜身洲,四方径直,犹如池沼。如是四洲。名为人趣。南赡部洲,其量纵广七千由旬,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犹如圆月。北俱卢洲,犹如半月。西牛贺洲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身洲
〔一、东弗于逮〕,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逾缮那,华言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
〔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箱,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为彼多牛,以牛为货,故名牛货。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四大部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川西五大禅院佛教丛林
&您的位置:&&&&&&&&&&&&&&&&&[专题]&&&&正文
&&&&&&&&&&&&
川西五大禅院佛教丛林
&&&&&&&&&&
川西五大禅院佛教丛林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18&&&&更新时间:&&&&文章录入:
新都宝光寺。。成都文殊院。。成都昭觉寺。。龙泉石经寺。。彭州龙兴寺&&&
&&& 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而在中华文化鼎盛的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而蜀中佛教文化的大本营,就是被时人称为“都市禅林”的川西五大古刹名寺。
  唐代的知玄禅师,被唐朝皇帝封为“悟达国师”,成为宝光寺的开山之祖;南宋时全国的禅门领袖圆悟克勤禅师,两度入主成都昭觉寺,并将中国禅文化推向了历史的顶峰,令人高山仰止;明代的楚山绍琦禅师,应蜀王之邀主持龙泉灵音寺(即今之石经寺),并以其独特的禅风开创了著名的绍琦禅派,使明代中后期的四川各大丛林,几乎都是绍琦一派的传承,其圆寂后肉身不坏,至今被成都人尊为石经祖师;清代的慈笃禅师,结茅庐于北门的古庙荒址,最终在这里中兴著名的红尘禅院――文殊院;而近代高僧能海大师,以将军身而遁入空门,使龙兴寺千年舍利宝塔重放光明,成为了中国当代第一佛塔。
  如果我们翻开川西五大禅林的兴衰史,便可以看见一个个高僧大德的身影,像天上的云一样,从历史的记忆中划过。他们或开宗立派,或兴寺讲学,或舍身求法,或著作等身……总之,如果没有这些高僧大德们艰苦卓绝的开拓之功,我们便很难想象蜀中佛教,乃至整个中国佛教从茫茫历史中走到今天的全部面目。
  悟达国师与宝光寺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黄巢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僖宗路经新都时,曾驻跸于宝光寺。后来,他觉得这里环境很好,又距成都城不远,便在寺后修建了行宫。唐僖宗到成都之后,立即派人捧着皇帝的“玺书”,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出山。
  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三月初八,僖宗皇帝在行宫里夜不成眠,索性起身到宝光寺散步。忽然,他看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便问随行的悟达国师是怎么回事?国师回答道:“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叫人在放光处挖掘,果然在塔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重修宝塔,扩建佛寺。重建的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佛寺仍名宝光寺。当时寺内有僧众一千余人,“蜀中之梵宫佛院,未有盛于此者”。因此,悟达国师被尊为宝光寺唐代的开山祖师。
  悟达国师法名知玄,为洪雅县人,本姓陈,幼年出家为僧,十三岁便受礼请于大慈寺讲经说法,名震蜀中,被人尊为“陈菩萨”。唐僖宗时,知玄被封为悟达国师。
  据冯修齐先生所撰《宝光寺》一书中记录,宝光寺相传始建于东汉,现在的建筑是清道光年间妙胜和尚主持扩建的,有一塔五殿十六院。清时汉传佛教中流传有“上有金山高F,下有文殊宝光”之语,就是盛赞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在全国佛教中的显赫地位。
  宝光寺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为唐僖宗时修建的舍利宝塔。此古塔高约30米,系密檐式四方形砖塔。此塔千年以来,向西倾斜而不倒坍,有“东方斜塔”之称。其与整个寺庙建筑相互配搭,保持了中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格局。
  克勤禅师与昭觉寺
  南宋建炎年间,已经年逾花甲的克勤禅师,从江西云居山归老辞行,终于落叶归根,再次回到了曾经住锡过八年之久的成都昭觉寺,并在寺西八里幽静处,辟建一习静之所,日日静心安禅,离席养老。
  此前,克勤禅师在盛名之下,曾应宰相李纲之邀,主法于号称“江南禅林之冠”的镇江金山寺。在这座高僧辈出的著名禅林里,克勤禅师大展临济宗风,棒喝交驰,机锋电闪,曾于一夕之中令会下参学者十七人开悟,声震天下禅林,其禅堂也因之得名“大彻”。早在北宋末年,克勤禅师住金陵蒋山寺时,就因道法大盛,门下求学者几达无地以容的地步。当时宋徽宗待之以礼,并赐紫磨袈裟和“佛果”称号。到了南宋高宗皇帝驾临扬州时,亦诏请住持镇江金山寺的克勤禅师问道,并对其功行智慧大加叹服,行以国师之礼,并赐号“圆悟”。
  克勤禅师俗姓骆,四川彭州(今郫县唐昌镇)人,世代宗儒。十八岁游崇州妙寂院时,见佛书如睹自己旧物,三复怅然,自言自语说:我过去一定做过和尚啊!于是依自省法师出家,博学经论。因一场大病,死里逃生,遂立志了断生死,出川参学。此后,克勤四处游访,遍参当世诸宗禅门大德,最后在湖北蓟州遇到了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四川老乡、绵州人法演禅师。克勤在法演大师的严密逼拶下,几经波折,终于大彻大悟。
  北宋崇宁年间,克勤以母老回蜀省亲,成都府帅郭知章迎请他入主昭觉寺,一住八年,大阐顿教,举扬宗风,一时全国入蜀参学的僧人纷至沓来。从此,昭觉寺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并一举确立了禅门临济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赢得了“川西第一禅林”之称誉。
  克勤禅师是两宋之间的一代禅门领袖。他在中国禅宗史上最大的贡献,则是以《碧岩录》和《圆悟心要》两部著作,把中国的禅文化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尤其是《碧岩录》一书,当时便被人们称为“宗门第一书”,后来更成为历代禅僧参禅悟心的必读要典。此书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禅宗列入禅门三大奇书之首。
  昭觉寺自克勤禅师住锡之后,宋高宗便敕改昭觉寺为“禅林”,使之成为蜀中第一大禅窟。其名僧辈出,为全蜀之最。
  楚山绍琦与石经寺
  说起明代的楚山绍琦禅师,除了对蜀中禅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只要你一提“石经祖师”的大名,则几乎所有的老成都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这可是肉身菩萨坐道场哦!
  在1949年以前,每到初一十五或者传统节日,成都地区的善男信女们就会蜂拥而至,到龙泉驿石经寺的肉身菩萨那里去烧香许愿,祈福增寿。也许由于心诚则灵的原因吧,人们凡有所愿,皆能有求必应,于是,不论远近,前来烧香拜佛者,可谓趋之若鹜。近代成都的大作家李氯耍驮谒男∷怠端浪⒗健防铮孛枋龉挛跷跞寥痢⑷送吩芏南慊鹗⒖觥U馕槐幻窦浒傩兆鹞笆媸Α钡某缴茜Γ得鞔拇ㄗ钪母呱K诹偌米诿魑蛭藜熟Υ虻梅ê螅龃ㄔ朴斡诮恪⑽獬涠嗄辏⑷胱√熘⒖锫戎拇蟠粤郑捣ㄈ缭扑朴辏缭恫ニ姆剑匾皇薄50岁时,禅师取道江苏返蜀,应蜀王之邀主持龙泉灵音寺,即今之石经寺,并以其独特的禅风开创了著名的绍琦禅派,使明代中后期的四川各大丛林,几乎都是绍琦一派的传承。
  绍琦禅师因其禅功高卓,德业深广,被朝廷敕封为“荆壁禅师”,更被明英宗尊为“国师”。楚山禅师于69岁时圆寂,三年之后,肉身不坏。其弟子遵师遗嘱,将其全身漆金后供奉于丹崖祖师殿内,成为蜀中佛教寺庙中罕见的“肉身菩萨”。
  据传该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初为蜀汉三国名将赵云之祭祀家庙,后人捐庙为寺,名为灵音寺。石经寺大殿为唐时所建。明代楚山绍琦禅师中兴灵音寺,主持重建寺庙,增修了罗汉堂、东岳殿、观音殿、燃灯殿、娘娘殿等上下殿宇,并更寺名为天成寺。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于绍琦禅师的道风德行,于是赠送石刻《金刚经》一部,成为该寺的镇寺之宝。天成寺也因之更名为石经寺。后来,经乾隆、嘉庆年间的数次修缮,石经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慈笃和尚与文殊院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一位年仅22岁的苦行僧迈着沉重的脚步,从峨眉山来到了战乱之后荒芜遍野的成都。在成都北门的荒蒿丛中,这位僧人发现了数尊锈迹斑斑的铁铸佛像和一些残垣石刻,心想这里过去一定是一座盛大的寺庙。于是,他就在两棵古树之间结茅庐住下,并发愿要在这里重建佛寺,振兴佛教。
  慈笃禅师在这里苦修禅观数年,随着战争的停息,社会的复苏,城市人口也逐渐增长。后来,这位虔诚修行的年轻禅僧也渐渐为人所知,甚至还有一些神奇传说也在百姓间流传。相传有一天晚上,慈笃禅师结茅的古庙荒址方向,有人看见火光冲天,映红了整个城北。人们都以为失火,官兵百姓前去救火,却发现那里一点火星都没有,只见慈笃禅师一个人禅坐于茅屋之中,神态安详。后来此事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说远远看见火光中,慈笃禅师的茅庐里映出了一尊文殊菩萨的圣像!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四川巡抚吉图尔、成都太守张文灿等人,发动官绅军民捐资修庙,寺成后初名信相文殊院,迎请慈笃禅师任住持。吉图尔还将慈笃乃文殊显圣的稀奇事上奏朝廷。康熙皇帝得知后,三次传召慈笃和尚进京面圣,慈笃均以有病为由婉拒。康熙四十―年(1702年),康熙亲书“空林”二字匾额及御书《金刚经》、《药师经》、《海月》诗轴,敕赐文殊院。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慈笃禅师坐化,享寿61岁。
  如今,文殊院处成都的闹市区,具备了“都市禅林”的一切特征。它是四川省佛教协会和成都市佛教协会的所在之处,也是一所著名的佛经印行和流通处。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所以,一个有心向佛的人可以在这里请到最为全面的佛教经典和与佛教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智慧的解脱,所以,以智慧而闻名的文殊院便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具有了崇高的地位。
  能海上师与龙兴寺
  1944年,中国近代高僧能海上师应僧众之请,到彭州龙兴寺讲经。当时,龙兴寺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龙兴舍利宝塔”,其南半部已经垮塌,仅存西北一角。能海上师见宝塔残缺,于国于教不祥,于是大力倡议重修,得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并在龙兴寺、文殊院设立了“重建益州龙兴舍利塔筹备委员会”。在重庆、上海,能海上师也设立了分会,专项募捐备料。彭州素有“七佛胜地”之美称,享誉西蜀。龙兴寺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初名大空寺,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敕号“龙兴寺”,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川、康两省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龙兴寺藏经楼集会,宣布和平起义并通电全国,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大血战。因此,该寺不仅在四川宗教界享有盛名,而且也是著名的革命纪念胜地。
  龙兴舍利宝塔为中国现在仅存的19座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佛塔之一。宝塔始为木塔,到五代时改建为密檐式砖塔,其青砖垒砌,塔体方形,密檐17级,高35米,68角皆悬马蹄铃,是我国最古老的舍利宝塔之一,号称“彭州第一奇观”。
  1945年元月1日,能海上师组织百余僧众在龙兴寺藏经楼举行拜塔法会,之后,上师亲赴印度,到加尔各答的菩提伽耶访取金刚佛塔的塔样,并在古塔东侧建造了样塔。1948年舍利塔正式动工,1949年主体工程完工之后,因为时代剧变,能海上师的这个夙愿一直到了1997年,才由上师的传人清定上师与蜀中高僧宽霖、遍能、隆莲、正乘等法师倡议筹建完成。
  今天的龙兴舍利宝塔高81米,四隅塔各高27米,塔座30米见方,全部钢筋混凝土浇固。塔表龛供铜铸、玉雕佛像1080尊,样式同于印度加尔各答之大金塔。宝塔气魄宏大,磅礴威严,以高峻肃穆之势俯瞰西蜀大地,堪称当今中国最高的金刚宝座式佛塔。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最新5篇热点文章
[<font color=#4258] [<font color=#2630] [<font color=#3783] [<font color=#2295] [<font color=#2288]
&最新5篇推荐文章
[<font color='#-21] [<font color='#-17] [<font color='#-12]
[<font color=#29] [<font color=#16] [<font color=#16] [<font color=#18] [<font color=#70]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佛家的金刚都指什么?四大金刚又是哪几个?_百度知道
佛家的金刚都指什么?四大金刚又是哪几个?
金刚的字面意思就是不坏坚固。我学法中经常看到金刚二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佛教中金刚有多种含义,指武器、法器、钻石、护法神、金刚心等;四大金刚是是中国汉传大乘佛教中四尊守法尊天神的代称,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金刚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罗的武器名称,名叫金刚,即是闪电,在北欧变成了妙尔尼尔。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一说是阿修罗的尸体成为钻石),因此钻石也被称为金刚。  在宗教仪式中,使用一种小型的杵形法器,来象征因陀罗的雷电。它的大小类似于日本柔道棒,也被当成是一种护身符。印度教、藏传佛教与耆那教,皆以金钢杵来作为宗教器具,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在西藏密宗的护法神,经常手持金刚杵,象征能够摧伏外道、击败邪魔的力量。这些护法神被称为执金刚神,金刚力士或密迹金刚,简称为金刚。  大乘佛教,用此“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它,所以称指“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常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及破斥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的邪说谬论。所以经常以金刚来作为般若空慧的象征,代表它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结缚。如《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1有提到:“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  四大金刚即四大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佛教创立之初尚处于哲学范畴,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硬度很大,质脆。#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是朝鲜第一名山。   金刚座1。   四金刚1。   金刚舞1。   金刚山在朝鲜半岛太白山脉北段,计量少女的偶像、铁和山岩制成,有四角或一百个角。山体由花岗岩等构成。古印度兵器金刚杵也作为丰产的象征,在佛教密宗中则表示伏魔、断烦恼、坚利智的法器;。   金刚力士1。   金刚砂①指碳化硅、碳化硅等的统称“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语vajira。金刚一字的梵文是“缚日罗”、“伐折罗”,本来是指神话中的武器、大力金刚、永住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形容面目凶恶。后亦用以比喻卫护某种事物的人。   金刚不坏身1.指佛身。   金刚老儿当1.明武宗时宦官的别称。   时轮金刚法会1.西方风俗称结婚六十周年或七十五周年为金刚石婚。   金刚水1.佛教密宗受灌顶时所饮的香水。也称誓水,为古印度兵器,后逐渐演化为密宗法器、密迹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警卫的夜叉神的总头目: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即今佛寺山门前所塑的守护神。   护法金刚1.执金刚杵(杵为古印度武器)守护佛法的天神,纯的为无色晶体,在佛教中金刚密迹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多为正八面体结晶,纯净的无色透明,有光泽,有极强的折光力,是已知最硬的物质,这是错误的.植物名.佛教密宗中的一种仪式。   大金刚黎叔 1。 佛教四大金刚,林木参天,为著名游览区和疗养地.佛寺门两胁所立之金刚夜叉。   金刚石矿物。   金刚坚1。 ②用做磨料的金刚石、刚玉。   金刚揭谛1.见&quot,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最高点毗卢峰海拔1638米:睁大眼睛,眼珠突出.黑黑的黎叔。奇峰峭壁,清泉飞瀑;金刚眼睛&quot。   金刚怒目怒目.舞名。   金刚眼1.见&quot、铜。见《大宝积经》卷八,碳的同素异形体。而金刚杵在藏传密宗里又为男根之表徵.指释迦牟尼成佛之座。建有许多休养所。   立地金刚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金刚神之化身。   金刚禅1.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名。   金刚杵1.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   金刚骨1.指枣木作的杵臼。 2。用做高级切削和研磨材料等。也叫金刚钻。   金刚石婚1。   金刚藏1。‖也叫钢砂。   金刚钻金刚石.即四大金刚;。   金刚眼睛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金刚揭帝&quot.即金刚力士。   金刚神1。 金刚由金。即菝葜。工业上用做研磨材料.佛之侍从力士。也称密迹金刚或执杖药叉。   金刚努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见“金刚努目”。   金刚圈1.一种用作武器的金属圈.佛珠。传说有毒能消毒﹐有热能除热﹐并能使怨家亲善。又名如意珠。   金刚揭帝1,还有一千个利齿。而所谓的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持金刚杵.佛教语。在佛教中,金刚和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烈火金刚形容人的意志坚强,经过严峻考验而不改变。   四大金刚易错认为“四大天王”就是四大金刚,金中最刚。”以金刚所造之杵为金刚杵。《三藏法数》所下定义一语破的:“金刚者。金刚来源   释音金刚[1],即矿物中最精最坚之金刚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意指金刚石、光明、锐利三义;般若之用锐利能断烦恼。具体请多诵《金刚经》。分别誉为般若之体坚固不坏;般若之相光明普照,梵语指锐利、能摧毁之意。有坚固,亦称风调雨顺之神,佛教把其他宗教的神祇人物称之为佛教护法。“金刚”二字&月亮下的河& 回答有大部分是正解,四大金刚是道教的说法,要知道四大金刚的来历,请看净空法师在日本讲解的《四大天王》一篇,也可以说是民间的说法,这四个金刚就是四大天王,住天道欲界天的四天王天,掌管四大周天
坚固不坏的般若智慧的象征。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四大金刚 可能是说四大天王
在密教中有五大金刚明王。 是佛的变化身
形容般若如金刚颠扑不破。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四大金刚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菩萨为什么没成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