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10几年前的广州官洲生物岛岛图片~~有的话请发上来~~谢谢了

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我是公寓运营商
发布房源,更快找到租客。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官洲:农渔时代过去 国际生物岛上吟唱的别样离歌
来源:搜房网 &&发布时间:
当然不会所有的村子拆改搬迁时都如般风光。拆迁、赔付、安置等,仍是萦绕在整个旧改事业上空的浓厚乌云,被笼罩的村子迟迟见不得光明。他们的落寞与旧改的不成气候不能代表村子的落后与破败,在他们被挑进“138”之时,便注定了将要面对一场难以化解的尴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广州城发展的先驱,他们有着“土著”的根的情结,占据了城市最成熟的资源,而如今他们以一种与城市化进程相悖的姿态存在,掌握着当今发展生杀大权的位高权重者,自然急于整改。然而,他们的搬迁与妥协,不仅是挪个地方安家那么简单。于他们而言,这是一场官民的斗争,是一场心理距离远达万里的大迁徙,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都是这次斗争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无人关心,这一个原本休养生息在村子里的庞大群体的集体去向,但一条无法无法避免的隐形迁徙之路,正因旧改,在整座城市中慢慢成行。为城市化进程买单所换来的官洲改造,归根到底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带着大势所趋万流归海的气势,为国立功无数,然而其破坏力也极强,所到之处损毁无数,其箇中得失无法计算。一如本次官洲人与城市化进程所交易的账单,其中沟壑难以细说。很难说官洲人本次的“成全”,对自己全无好处。自古,官洲便是海珠区20个行政村中最贫穷的一条村。岛上村民靠种植果蔬为生,全岛每年的农业收入只有20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社员股份多年未得到分红。征地前大部分村民住着低矮简陋的房屋,连自来水都喝不上;煮饭烧的主要是木材、煤球;以前上个厕所还要跑出去;村里除了自然环境优美外,实际居住环境卫生差,没有排污管道,污水横流,四害猖獗。官洲村陈氏大祠堂里11个未签约的村民“官洲连刚出生的婴儿计算在内,平均每个村民欠银行6600多元。”当时的海珠区副区长刘捷说起过去官洲的经济状况,不禁长叹一口气。“以前官洲几乎没有集体经济,1993年好不容易开了个造船厂,结果10年间亏损了2600多万元,负债约1400万元。负债过千万,让本来收入低下的官洲村民雪上加霜。”他说。村民在仅剩的一块农田里种菜而此次政府所给出的安置方案,某种情况上确实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安置房建在了仑头陈涌小区以及北山石仔岗小区,分别称为与。总建筑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全部为小高层,房屋建筑面积多数为120平方米,还有一部分特殊房型。其中官洲南苑紧临珠江,拥有无敌江景,将分配安置复建房700多套。刘捷说:“官洲安置房的建设成本超过2000元/平方米,但政府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以850元/平方米的优惠价格出售给村民,不足部分由政府出资补贴,实际上仅房屋补贴一项,政府已多投入了超过1亿元。扣去购买安置房的款项,仅在获得拆迁安置补偿款方面,官洲每户村民家庭少则得到二三十万,多则有近百万元。”而在搬迁时,为了方便居民,海珠区委、区政府安排了专业的搬屋公司免费为村民提供搬迁服务。又为保存民俗,政府还在在北山选址修官洲福寿楼,为村民安放先人骨灰。带上较后的家当,离开当然有人觉得这样远远不够。而在笔者看来,那些不满已不再属于利益范畴,更多的是想要索求情感上的补偿。又一位陈姓村民表示:“现在房子都没了,但我们世代都住在官洲村,一草一木都陪着我们长大,就是给我3万块钱一平方米的赔偿我都不会搬,我只想拿回原岛的居住权!只要能在原岛居住,其他才可以谈!”然而他的强硬所表达的更多是无奈,“官洲岛征地拆迁也就一次,我们却无法拿回应得的权益!以现在的征地价格,想将来在岛上买回一套房子是不可能的。”这种情感的诉求明显难以得到回应。毕竟在城市化进程的洪流中,个人情感总是被认为应该做出较先让步。但不少官洲村民明显不买账。笔者认为,这一群官洲人与冼村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冼村人的抗战,更多的是利益的驱使,是决不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谈判上让自身吃亏的信念坚持。而官洲人则不然。不少官洲人到彻底离开家园的那天,都不知道“生物岛”的概念是什么,更不用说生物岛的核心理念——什么“DNA双螺旋设计”,官洲人搞不清楚这些复杂的化学公式,他们的坚持,仅仅来自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把黄皮树也一起搬到新家这种眷恋还使得少数官洲人做了“傻事”,有一户人家坚持留在官洲岛,躲到祠堂度过“在官洲较后的时光”,为此放弃了较后一次安置房的抽签机会,在所有搬迁的官洲人中,他成了血本无归者。如此“犯傻”,或许是他深深知道,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如今他的拱手让出,与那棵被连根拔起的黄皮树一样,有种脱离了泥土而不可遏止地产生的极度不安全感。上述提及,官洲村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但或许贫穷也正是他们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缘由。由于经济不发达,使得官洲人与土地的联系更为紧密,这种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生活状态几乎等同于亲人间的血浓于水,是一种专属于农民的最朴实最原生态的土地情结。由路名而引发的百转千回然而不管官洲村的“账单”以何种形式清算,建在官洲岛上的国际生物岛仍在蓬勃生长。2011年5月,官洲岛19条道路名称公布,19条道路的初步命名都与宇宙、星际和生物螺旋有关,据称,这是为了体现生物岛的生物科技特色。19条道路均以“星汉”、“月湾”、“星际”、“螺旋”、“寰宇”“星岛环”命名。“星汉”为中国传统神话中对银河系的称呼,“星际”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螺旋”为人类生命细胞中的遗传基因的基本形态,意为组成生物岛道路网络的主体部分。古老的祠堂,诉说着600年的沧桑而这次路名的公布,也使得不少官洲人百感交集。官洲人再次表示出对“DNA双螺旋”等生僻字眼的难以认同,不少官洲老居民们说:“从前岛上的‘里’最能体现村落文化,例如西华里、桂林里、由义里、居仁里,很多名字背后还有故事呢。如果全部消失了,传承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些老地名是否也可作为路名命名的依据。”他们的执着再次证明了他们对故土的情有独钟,而海珠政府在官洲的改造上也确实颇为“念旧”,在众多村庄命运堪忧的祠堂相比,官洲的陈氏宗祠算是较为幸运。祠堂上所写的字母“A”,使得祠堂幸免于难官洲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姓陈,陈氏大宗祠是全村的核心,也是村民祭祖的地方,尽管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它仍然保留着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壁画。村里另一核心建筑是华帝古庙,乃村民进拜烧香祭奠场所。这里曾经是官洲村的村头,修建地铁后,村头变更为地铁口,但华帝古庙仍然是村民们闲来聚集的地方。庙门口贴满了各种红的、白的手写通知。庙前平地开阔,前有池塘,保留着典型古时风水格局。庙的左侧为“义里”门楼,而右侧为“居仁”门楼,有村民说,岛上一直保留着古俗:好事喜事出入左侧“义里”,坏事丧事则出入右侧“居仁”。有村民说,以后逢年过节他们还会结伴搭地铁回华帝古庙拜神。本次改造,生物岛筹建办专门进行了专项调研,并作出古迹相关规划。其中划出A类保护建筑6栋,分别是陈氏大宗祠、官生陈公祠和华帝古庙、官渡亭、由义门、水月宫,政府对这些建筑都加以保存,另外幸免于难的还有28棵百年古树。老树与老建筑,或许能有片刻,慰聊已永远失去土地的官洲人敏感的心灵。你的繁华世人赞颂 我的落寞谁人诉说与失去家园的官洲人对比,这个岛如今新的领主们,又是另一番心情。那帮较先参与规划的设计师们便是其中之一。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核心规划设计所的设计师张磊描绘了他当年所看到的官洲岛:“当轮渡的柴油机‘突突突’发动时,一个‘新大陆’逐渐呈现于我们眼前。在这里,壮观而宽阔的江面被官洲岛一分为二,那边是番禺,这边是海珠。这是1999年8月的一个上午,夏日的阳光照着岛上的山丘、河汊、田园、果木、村落、船厂,岛上过去百年的岁月,务农、修船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清澈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张磊回忆说,“离开的时候是傍晚,夕阳中的小岛安静而圣洁,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国际生物岛规划图与官洲人的落寞对比,他们对这块土地所投注的,是浓厚的新鲜感以及野心勃勃的改造激情。在一篇名为《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纪实》的文章里,提到人称“岛主”的生物岛筹建办主任关瑞华的回忆:“2008年是攻坚年,这一年的关键工作是拆迁。几乎所有人都给拆迁户送过米、派过油!”他们急于在这块土地上有所作为的迫切心理,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一个名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全新理念也出炉。据悉,在生物岛的规划方案中,最终以200m×200m的规划网格叠合现状地形为基础,创造出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总体空间形态。这条神秘的生态链,还串起了江水、山丘、路网、公园、广场,科研、生产和居住等区域,构成生物岛的生命密码。如今,岛上19条道路中,有多达5条以“螺旋”命名。太阳系广场夜景配合岛上建设的还有全岛的交通。2005年3月,科韵路延长线生物岛隧道开工;同年6月,连接大学城和生物岛的便桥建成通车,成为生物岛建设期间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当年12月,广州地铁四号线官洲站正式开通。如今,曾经的孤岛变得四通八达。北面是琶洲国际会展核心,西面是广州南肺万亩果园,东面是黄埔军校,南面是大学城,距离广州核心商务区只有10分钟车程。短短几年时间,这群改造者的成果让人颇为震惊。首先,在生物岛东北角,也就是官洲岛狭长的“鱼嘴”位置,将开建一座超五颗星等级酒店——广州国际生物岛威尔登海豚酒店。然后,生物岛中部以地铁4号线官洲站为核心的区域是太阳系广场,它既是生物岛技术支撑服务核心区,同时是全岛景观的核心。紧邻太阳系广场西南是企业总部社区,为岛上科研企业和人员提供公寓、总部办公、生活服务等设施。相关人士介绍,生物岛全部建成后将容纳近1.4万就业人口预计将在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7月,一行人的辛苦终于告一段落。国际生物岛“开岛”仪式举行,宣布正式启用,有30个项目签约进驻。未来,这块神奇的小岛,目标是成为生物经济的“曼哈顿”,生物金融的“华尔街”。4年前的生物岛上的风景至此,又一个标榜着“曼哈顿”旗号的岛屿诞生。她的诞生使得无数人欢欣鼓舞,也使得官洲岛从此举足轻重。岛上新的领主们开始唱歌跳舞,庆祝一座新岛的诞生,一群外来人对新岛表示祝贺以及赞颂,领主们宣告新一代具备进驻岛屿资格的人群。岛上的各色人等无比热闹,而这份热闹的创造者唯独少了原本的“土著”们。岛上没有为官洲人设任何回迁房。岛上的房子,为即将入住的科学家们所有。这或许是最让已落户江对岸的“土著”们落寞的事。如今留给官洲人的,或许只有那首由他们的不舍所吟唱数年的离歌。然而,当年的二沙岛农田已建成了别墅,当年的猎德建成了,就连紧邻官洲岛的小谷围岛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学城。官洲人们,还能说什么呢?结束语:官洲人的成全,终于使得官洲岛成功蜕变成与自己再无联系的美丽蝴蝶。很难说清楚官洲岛的变化是好是坏,但整座岛屿所产生的变化,早已与昔日的“渔村”失去了联系,如今的官洲岛,已与原本其土地的主人们渐行渐远,或许再过一个15年,居住在江对岸的官洲南苑、官洲北苑的新一代,对官洲岛的情感便不复存在,当岛上那股一直萦绕的珠江咸腥气味逐渐消散殆尽后,他们再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与这个对自己而言过于抽象化的岛屿,有着何等深厚的情感。1999.04 广东新绿洲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接待一位广州市政府领导时,提出了在广州建立生物岛的建议,并迅速得到了官方非常积极的回应。他们看上的,正是这个位于广州心脏部位,占地面积约1.82平方公里的官洲岛。2000.12 项目获国家计委立项批准,并正式命名为”广州国际生物岛”。2001.01 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原本归属海珠区管辖的官洲岛交给广州开发区,参照的建设模式进行开发。2004.07 官洲国际生物岛建设工程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生物岛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官洲国际生物岛将建成国际化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基地,已被纳入“广州大学城圈”,将成为大学城的研发核心。官洲岛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开始部署。2005.03 科韵路延长线生物岛隧道开工;同年6月,连接大学城和生物岛的便桥建成通车,成为生物岛建设期间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当年12月,广州地铁四号线官洲站正式开通。2008.03 官洲国际生物岛拆迁安置房抽签仪式启动,700多套安置复建房通过抽签方式分配给社员,价格仅为每平方米850元,新房于2008年上半年入住。2008.09 “发展生物产业,加快国际生物岛开发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宣布生物岛于2008年年底封岛进行进一步建设。2008.10 官洲村民搬迁大限,官洲封岛,闭门谢客。2009.04 岛上村民99.6%已签约并搬迁。2011.05 官洲岛19条道路名称公布,19条道路的初步命名都与宇宙、星际和生物螺旋有关,体现了生物岛的生物科技特色。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广州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广州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23:36:58
userIp:117.85.26.126, 10.72.40.5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部落/论坛精选
*网站图片已委托维权图盾(ITUDUN.COM)进行版权保护*
看美图,学技巧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摄影部落,回复“教程”
手机扫一扫本页位置: →
广州官洲岛文物遭疯狂洗劫 地面石板都被撬走(图)
日 14:14 来源:南方日报
这座祠堂空空如也,木雕也遭破坏。郭小戈钟志辉摄
  “广州的海南岛”―――官洲岛有600多年历史的文物,本应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近日本报却接到村民的报料,称岛上一些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屋和祠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祠堂内的门窗、石雕、木雕屡遭盗窃。
  现场:祠堂伤痕累累雕刻所剩无几
  据了解,官洲岛上的公祠大多建于古代,原有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壁画,但现在只剩下空空的外墙,木雕、砖雕、花雕被洗劫一空,甚至连地面的石板都被撬走。
  观生陈公祠,位于岛上由义街内,位置相对隐蔽。但偌大的祠堂,已经没有所谓的门窗,祠堂内空空如也。台阶旁一对石雕,只剩下右边一只;堂内石凳子、石板不翼而飞;木雕被拆,只留下新“伤疤”。屋内唯一留下的,是一块记录祠堂历史的碑文,碑上清晰地刻着:“番禺官洲陈氏三房祠堂记”,“观生四世祖祠者建自宋高曾以来……同治五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旦,十六传孙辉扬重立石。”
  在由义街和居仁里,由于拆迁,绝大多数村民已经搬走,许多并不显眼的青砖古屋,大多已经没有门窗。位于村口的陈氏大宗祠,大门旁立着一块广州市人民政府2002年颁发的牌匾,上面写着:陈氏大宗祠,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留守的村民称,也许正是这牌匾的缘故,陈氏大宗祠才能够逃过一劫。
  村民:文物小偷晚上八九点“上班”
  官洲岛祠堂的外墙、大门上,都贴满了警示封条:“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落款为海珠博物馆。记者了解到,贴了海珠博物馆封条的文物都要受保护,特别是外墙上用红漆写着“A”字的建筑,更是重点保护。“事实上,写‘A’字的祠堂虽然不会被拆除,但是祠堂内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早已经被人偷走了。”村民陈伯无奈地表示。
  部分留守的村民告诉记者,除了一些有价值的雕刻被盗外,小偷甚至连地上的一些麻石板也不放过。“肯定不是村民所为,大多都是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被偷,反正能卖钱的东西他们都偷。”
  村民陈姨告诉记者,有些古屋的门窗很有历史价值,上面有精美的木雕。其中一部分是村民搬迁时带走,但更多的是被小偷撬走。“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现在这里那么多人进进出出,谁是小偷,怎么会知道呢?反正就是没人管!”
  文化局:封岛后就能杜绝破坏行为
  据了解,官洲岛上的文物被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在拆迁中,A级和B级的文物,原则上不拆除,但如果它们与岛上的规划出现重大冲突、会影响到岛上整体规划时,广州市文化局就提供相应的意见给广州国际生物岛筹建办,以便合理有效地保护文物。而被定为C级的文物,原则上就不保留。一些有用的部件,如青砖、麻石板等,会被用在其他文物建筑的修葺、修复上面。
  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局的刘小姐表示,岛上祠堂内的可移动部分,如果被政府定级,像岛上的陈氏大宗祠,就属于市级的文物保护,故其可移动部分属于市文化局管理。如果文物建筑没有被政府定级,它的可移动部分,归祠堂的所有人管理,例如岛上的一般祠堂。
  针对目前文物遭破坏的情况,刘小姐表示,目前岛上已经加强了安保,会从严处理破坏文物的行为。“当官洲岛上所有居民搬迁完毕,封岛后,就能有效杜绝这些破坏行为。”(郭小戈 吴盈盈)
  相关资料
  官洲岛,东面与长洲岛隔江相望,南面是广州大学城,西面为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北面和琶洲、万亩果园相接,处于海珠区与番禺区交界的珠江水域。全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过去曾被戏称为“广州的海南岛”。官洲村原有居民2000多名,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该岛将建成广州国际生物岛。到今年年底,官洲岛将开始封闭式施工。
【编辑:吴歆】
[个唱][情感][电影][国际][娱乐][星光][八卦][科教]
每日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官洲生物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