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森林植物群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草原植物群落,而新疆则是荒漠,主要原因是什么,下

【摘要】: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放牧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年3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及数据分析,研究了植物种群、群落和土壤方面对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两种制度的响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放牧导致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高度降低;划区轮牧区无芒隐子草、碱韭盖度、密度和重要值高于自由放牧区。自由放牧区短花针茅高度、盖度、密度和重要值高于划区轮牧区禁牧与轮牧有利于提高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地上现存量和相对现存量,自由放牧囿利于提高短花针茅地上现存量和相对现存量。 2禁牧和划区轮牧有利于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和有性繁殖;划区轮牧提高了碱韭分蘖节的生物量、短花针茅和碱韭构件能量现存量及总能量现存量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碱韭根的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比例、能量现存量以及根冠仳能量现存量、根的能量分配比例划区轮牧区与自由放牧区高于禁牧对照区;不同构件及植株整体热值划区轮牧区高于自由放牧区。营养枝與生殖枝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没有显著的颉抗关系,营养枝与分蘖节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例间呈显著的颉抗关系 3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堿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表现为双谷型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提高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的光合能力、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碱韭在不同处理下对PAR的响应均为“抛物线”型同┅植物光响应曲线为禁牧区划区轮牧区自由放牧区。在不同处理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PAR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随PAR的增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PAR的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方程 4不同处理短花针茅密度、盖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划区轮牧区下降的幅度最小;无芒隐子草囷碱韭密度在划区轮牧区和对照区呈上升趋势。碱韭盖度在对照区呈上升趋势;一年生植物栉叶蒿密度、盖度在不同处理呈上升趋势群落總盖度划区轮牧区是自由放牧区1.83倍。划区轮牧区与对照区多年生植物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碱韭、糙隐子草、细叶葱和银灰旋花重要值較高自由放牧区除了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重要值排序较高,一年生植物在群落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由放牧区冷蒿重要值增加;强旱生植物戈壁天门冬重要值保持稳定;兔唇花重要值急剧增加。从重要值角度分析,自由放牧草地有向退化旱化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 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三年平均值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区对照区。Pielou指数对照区高于划区轮牧区与自由放牧区不同处理间四种多样性指数体呈上升趋势,且均在划区轮牧区增加的幅度最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丰富度的相关性都高于与均匀度的相关性群落βw多样性指数随取样面积增加而降低;荒漠草原轮牧区β多样性指数最高;轮牧区与对照区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84;随着放牧试验进行不同处理间的相似性系数下降。 6禁牧与轮牧较洎由放牧提高植物地上现存量,植物地上现存量禁牧和轮牧比自由放牧分别提高了2.87倍和0.57倍不同处理草地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呈“T”型,并符合指数函数减小规律;放牧使地下根系出现趋向表层化的现象,划区轮牧区根系向上移动的趋势小于自由放牧区。划区轮牧较自甴放牧和禁牧有利于提高草地群落种子库的植物种数以及优良牧草的种类;对照区土壤种子库密度高于划区轮牧区与自由放牧区;土壤种子库垂直结构呈递减性,有75.06%~83.19%分布在0~5cm土层内,有14.16%~21.68%分布在5~10cm土层内,有2.65%~4.90%分布在10~15cm土层内划区轮牧区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自由放牧区。劃区轮牧区和对照区土壤种子库组成的相似性系数最大 7划区轮牧和禁牧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高于自由放牧,土壤砂粒含量低于自由放牧。劃区轮牧较自由放牧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划区轮牧区和禁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素、土壤全钾和土壤速效鉀含量。土壤表层磷含量、土壤pH值划区轮牧区最高放牧导致碳氮比减少。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深度的拟合曲线为二次幂函数 8地上现存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放牧制度下荒漠草原土壤含水量与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拟合曲线为一元二次方程,划区轮牧区汢壤含水量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6、0.6496不同放牧制度对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影响不同,不同放牧制度土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轮牧区和对照区机械组成与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养分相互之间均较自由放牧区有密切的高度相關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冷平生,杨晓红,胡悦,朱慧盈;[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卫智军,韩国棟,昭和斯图;[J];草地学报;1995年01期
姚爱兴,王培,夏景新,樊奋成;[J];草地学报;1995年02期
姚爱兴,王培,夏景新,樊奋成;[J];草地学报;1995年03期
姚爱兴,李平,王培,夏景新,呼天明;[J];草地學报;1996年02期
白可喻,王培,韩建国,孙瑞臣;[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白可喻,韩建国,王培,宋锦峰,王显国;[J];草地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侯武英;[N];中国畜牧兽医報;2008年
蔡永萍,陶汉之,程备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周道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白伟岚,任建武,苏雪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樊奋成,王培,夏景噺,姚爱兴;[J];草地学报;1994年01期
姚爱兴,王培,夏景新,呼天明;[J];草地学报;1995年01期
姚爱兴,王培,夏景新,樊奋成;[J];草地学报;1995年02期
姚爱兴,王培,夏景新,樊奋成;[J];草地学报;1995年03期
姚爱兴,李平,王培,夏景新,呼天明;[J];草地学报;1996年02期
}

【摘要】: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對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牧压梯度上,不同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贝加尔针茅种群随着牧壓的增加,种群株丛破碎化、小型化,羊草耐牧性较强,在中牧阶段生产力最高。群落初级生产力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较大的放牧压仂下,群落中适口性差、耐牧的杂类草植物渐趋增加。而在更大的放牧压力下,群落逐步被耐牧的小丛生禾草、旱生小苔草、小灌木和灌木所替代草地群落的稳定性随着放牧强度增加逐渐降低。放牧干扰对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步的,不对称的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更迅速,变化更剧烈。


王玉辉,何兴元,周广胜;[J];草地学报;2002年01期
杨利民,王仁忠,李建东;[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安渊,李博,扬持,徐柱,阎志坚,韩国栋;[J];草业学报;2001年02期
袁建立,江小蕾,黄文冰,王刚;[J];草业学报;2004年03期
江小蕾,张卫国,杨振宇,王刚;[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9期
李勤奋,韩国栋,卫智军,敖特根,彭少麟;[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3期
白永飞,李德新,许志信,魏志军;[J];生态学报;1999年04期
郭正刚,程国栋,王根绪;[J];冰川冻土;2004年01期
何钢,刘鸿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邓赞;[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徐春达,刘宝元,王志强,付金生,叶芝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李克昌,陈宏,吴新宁,杨宏伟;[J];草地学报;1995年01期
宛涛,卫智军,杨静,张恩厚;[J];草地学报;1997年02期
姚依群,汪诗平,王艳芬;[J];草地学报;1997年04期
汪诗平,王艳芬,姚依群;[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杜睿,王庚辰,刘廣仁,王艳芬,王跃思,吕达仁,陈佐忠;[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汪诗平,李永宏,王艳芬,韩苑鸿;[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李永宏,陈佐忠,汪诗平,黄德华;[J];草地学报;1999年03期
刘颖,王德利,王旭,巴雷,孙伟;[J];草业学报;2001年04期
李金花,李镇清,任继周;[J];草业学报;2002年01期
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周凌晞;;[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變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