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省 哪 些 大 学 比 较 好 ,?

准备高考了来咨询下。。RT..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吉林大学
  山大整体实力要强些
  要看具体专业。。
  川大最好,其他几个都不怎么样
  给你个权威的 排名:
川大和山大差不多~~
  看专业,尤其是像吉大这种大大学,有很牛的专业也有后并进去的次专业。
  看来楼上都不懂,北有蓝翔南有交大!其它的都垃圾
  山东大学
  平心而论,中南和川大进步快发展势头不错,而吉大近年退步明显。
  看专业排名。别到时候一本学校,二本的系,三本的专业,结果是一本的成绩接受三本的教育那就悲剧了。
  是吉林大学,很多系不错,法学,化学等
  个人觉得川大和山东比较好,专业没有太差的,而且学风很好,尤其是山大。中南和吉大兼并的学校太多,如果报考一定要分清专业的好坏。
  吉林大学最好,好专业相对也最多,但次专业也有,看你的专业选择了,如果是车辆,机械,法学,化学,地质啥的,你就没必要比了,吉大必然最好…
  吉林大学最好,好专业相对也最多,但次专业也有,看你的专业选择了,如果是车辆,机械,法学,化学,地质啥的,你就没必要比了,吉大必然最好…
  吉大,大学排名在前十名
  如果学工科和医学,当然中南第一了,中南的工科专业,就业非常之好。
  你如果想学医的话建议你去中南!
  吉大号称亚洲最大的大学,超过浙大!并了很多二本三本专科!所以08年能排到第十!川大也是靠规模排名很前!工科中南没得说,发展速度全国一流,虽然比不上华中科技那么牛!川大美女医学很不错,虽然是西部!山大威望有一点!
      作者:Jerry73248 回复日期: 11:43:22 
    吉大号称亚洲最大的大学,超过浙大!并了很多二本三本专科!所以08年能排到第十!川大也是靠规模排名很前!工科中南没得说,发展速度全国一流,虽然比不上华中科技那么牛!川大美女医学很不错,虽然是西部!山大威望有一点      吉大合并的院校中只有长春邮电学院是二本,但也是信息产业部直属的,剩下的全是部署一本,没有合并过三本专科,请不要诽谤吉大!
  吉大优势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数学   · 基础数学   · 计算数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应用数学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车辆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数量经济学   
法学理论 刑法学   
政治学理论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材料加工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农业机械化工程 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材料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基础兽医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山大优势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数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文艺学 中国古代史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凝聚态物理 物理化学 微生物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妇产科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药物化学  
  川大优势专业:  一、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口腔医学    这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9个二级学科: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二、国家重点学科(27个)    宗教学    政治经济学    历史文献学    专门史    原子与分子物理    有机化学    植物学    遗传学    固体力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岩土工程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化学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    核技术及应用    法医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    内科学(消化系病)    儿科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外科学(骨外)    外科学(普外)    外科学(胸心外)    妇产科学    肿瘤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药剂学  
  中南优势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有色金属冶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遗传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外科学(胸心外)   耳鼻咽喉科学 药理学   
  这是这四所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这四所都有很多就不列举了,我是吉大的,我感觉这四所没有很大的实力差距,都差不多,专业上各有优势
  这四个学校来说,是吉大最强
  从国家重点学科数、教育部直属学校绩效考核、院士人数、教育部学科评比、获三大奖数、校友捐献情况来看,中南最好。
  由中央教科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进行绩效评价。.cn/gaokao//.shtml    
  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里
  哎 现在才发现川大光班已经没落了 想想在8090年代是多么的牛啊
  中南医学号称南方第一,北有协和。中南工科就业率非常高,很多百分百就业,签约工资很多超过六千,比亚迪老总、三一集团老总都毕业于此,每年都回母校招录大批人才
  楼上说的事真的么?好羡慕啊,只不过我是学医的,不知道就业和工资如何。
  高校的保送北京大学研究生数量统计     1北京大学 929   2武汉大学 72   3厦门大学 61   4吉林大学 60   5北京师范大学 57   6中山大学 46   7四川大学 39   8南京大学 38   9山东大学 36   10华中科技大学 36     11东北大学 34   12南开大学 33   13中国人民大学 30   14中国农业大学 29   15浙江大学 28   16兰州大学 27   17复旦大学 26   18北京理工大学 23   19清华大学 18   20大连理工大学 16   20西安交通大学 16     22哈尔滨工业大学15   23同济大学 13   23华南理工大学 13   25北京航空航天 12   26湖南大学 10   26上海交通大学 10   26电子科技大学 10   29东南大学 8   29天津大学 8     31重庆大学 7   32中国海洋大学 6   33中南大学 5   34国防科技大学 3   34中国科技大学 3   36西北工业大学 1
  各高校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人数统计  /forum/viewthread.php?tid=50967  北京大学
282  清华大学
167  武汉大学
163  浙江大学
145  南京大学
138  南开大学
126  北京航空大学
126  山东大学
125  西北农林科大
122  吉林大学
118  北京师范大学
110  同济大学
109  中国农业大学
108  中山大学
106  四川大学
97  华东师范大学
97  天津大学
96  华中科技大学
92  中南大学
92  复旦大学
91  中国科技大学
83  中国人民大学
79  大连理工大学
79  西北工业大学
78  厦门大学
76  西安交通大学
75  兰州大学
75  电子科技大学
72  中国海洋大学
69  国防科技大学
69  东南大学
68  重庆大学
66  华南理工大学
63  上海交通大学
60  湖南大学
52  北京科技大学
52  中央财经大学
43  北京邮电大学
43  地质大学北京
41  北京理工大学
39  地质大学武汉
31  石油大学北京
24  中国矿业大学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矿业大学北京
17  中央民族大学
16  石油大学华东
13  上海财经大学
12  东北大学
  清华大学2006年接受外校保送硕士生预录人数统计  一 北京大学 21人.  二 吉林大学 14人.  三 以下学校各11人: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六 山东大学 10人.  七 以下学校各9人: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十 以下学校各8人:厦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十三 以下学校各7人: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十六 以下学校各6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十九以下学校各5人: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二十二 以下学校各4人: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二十五以下学校各3人:东北大学\青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三十二以下学校各2人: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十二以下学校各1人:安徽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专业一定要选好,就业赚钱第一位,嘿嘿,个人认为。刚说的句句属实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10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各校人数统计  一.吉林大学 11人  二.清华大学 6人  
四川大学 6人  三.华中科技大学 5人  
中南大学 5  四.南开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4  
山东大学 4  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重庆大学 3  六.北京交通大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2  
大连理工大学 2  
电子科技大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南京大学 2  
厦门大学 2  
中山大学 2  七.北京科技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北京邮电大学 1  
大连海事大学 1  
湖南大学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青岛大学 1  
同济大学 1  
武汉大学 1  
浙江大学 1  
中国地质大学 1  
厦门大学 1  
中国科技大学 1  
中国矿业大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1  
中国石油大学 1  
  1978年回复高考后入学的各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本科校友人数统计    【一】复旦大学 7位  贺福初(78级本科) ,黄民强(78级本科),赵国屏(78级本科),包信和(78级本科),张伟平(81级本科),张亚平(82级本科),张明杰(84级本科)    【二】南京大学 5位  田刚(78级本科),陈晓亚(78级本科),吴岳良(78级本科),张经(78级本科),郑永飞(78级本科)    【二】吉林大学 5位  段 雪(78级本科),赵东元(80级本科)张 希(82级本科),江 雷(83级本科),怀进鹏(80级本科)    【四】兰州大学 3位  周其林(78级本科),詹文龙(78级本科),涂永强(78级本科)    【四】山东大学 3位  郭雷(78级本科), 薛其坤(80级本科),江桂斌(78级本科)    【六】华中科技大学 2位  罗 俊(78级本科),郑晓静(78级本科)    【六】清华大学 2位  刘国治(79级本科)王
曦(79级本科)    【六】中国科技大学 2位  吴奇(78级本科),侯建国(78级本科)    【六】中山大学  陈小明(78级本科),许宁生(78级本科)    【十】北京大学  高松(81级本科)    【十】浙江大学  丁仲礼(78级本科)    以下略  
  15年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培养学校  /viewarticle.php?id=234155  1.南京大学108人  2.北京大学107人  3.吉林大学80人  4.浙江大学79人   5.中国科大76人     6.清华大学62人  
复旦大学62人  8.武汉大学56人  9.兰州大学51人  10.山东大学45人    11.四川大学43人   12.华中科大36人   13.厦门大学29人   14.南开大学28人   15.大连理工25人   
中山大学25人     17.中南大学23人   18.哈工大21人   
西安交大21人   20.西北大学20人     21.东南大学19人  22.西北工大18人  
安徽师大18人  
上海交大18人  25.东北大学15人  
华中农大15人  
湖南大学15人  28.地质大14人  
中国农大14人  
天津大学14人    31.华中师大14人:   
南昌大学14人:     33.湖南师大13人:   34.二军大13人:  
三军大13人:  
四军大13人:     37.北京航大 12人:   
中国海大12人:   
国防科大12人:          
  中南实力不俗,前景最好。
  ﹡廣告、卡卡擦擦/封一年℡金魚姬 -- chenzhangke-- 操作时间: 20:30:48 --
  吉林大学吧 但是考虑好校区  南区的法学 金融 文学 外语 都不错  南岭是老工大 汽车 机械 材料 土木 都很好ps 但是有一部分专业男女生就业差别特别大 报之前多问问  新民是白求恩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什么的很牛  朝阳地质学也不错  南湖是通信学院就业形势也可以  和平有的专业就业也可以 就是后并入吉大的 他们待遇挺不好的 其他五个校区的图书证和饭卡都是通用的 和平的就不行
  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
  呵呵,先认认门, 中国各高校的大门  /photo/album.jsp?aid=1658
  大公司或者大企业喜欢到川大招聘,这个你可以去各大著名中外企业网站去看,山大吉大也不错,中南太一般了
  中南大学的工学和医学共有十几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比前十,材料特别是新能源材料异军突起,采矿、冶金全国领先,中南大学能不受各大公司的青睐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国内赫赫有名,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之说。再看看这四所学校的院士人数、科研成果、校友富豪榜、产学研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你就知道那个大学好了。
  山大 川大 吉大属综合性大学,整体实力比较强,三者相比差不多。中南则重工科,工科实力较强。论名气中南稍差一些,其他三者基本一样。本人是山大的,客观来讲,山大学风很好
  都差不多,看你选什么专业,想在哪工作。
  中南大学
  川大的临床牙医据说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总之全国肯定是第一咯~~楼主要是能上这个专业,清华北大也差不多了
  其实要看专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比较强的专业,综合实力评比都是吹出来的。学校人越多,那肯定名气也更大啊,人多口杂嘛。。  楼上说的川的的医学是之前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华西的口腔医学的确全世界都是顶尖的。
  吉大,看好你要报的专业因为他并了很多专业  中南大学实在湖南?离我太远了,不了解  山东大学绝对的好学校。
  川大最好,其他不行
  这些巨无霸杠上了??  omg。。。。
  说实话,这四家大学的分数线都不会很高,高了就去武大,南大了,这几所学校的性价比都不错。我中南大学的,不好说哪家最好,不过,中南大学是很有前景的。能上华科的人数来这边,绝对是顶尖专业,毕业不用愁。工资很高。
  山东大学
  川大学子成为内地新首富 身家426亿元       昨日,深市中小板拟上市企业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发行价:148元,A股历史上最高发行价由此诞生。随之诞生的是中国内地新首富——海普瑞实际控制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的李锂、李坦夫妇。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海普瑞28803.7万股,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29亿元,超过身家396亿元的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    
   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里  
  强烈建议也强烈期望你报考吉林大学,给你推荐几个牛叉专业:车辆工程,法学,化学,矿产资源勘探,地质,机械,临床医学,材料,考古学专业仅次于北大,哲学也特牛叉,数学物理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他是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建的八所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两所院校之一,他的校长周其凤刚被调任北大校长,吉大是中国法学四大家之一另三个是北大法学,人大法学,武大法学,车辆工程矿产资源勘探全国第一,有三个化学方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一,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你可以上网查查,最后衷心祝愿你考上吉大。
  ﹡廣告、卡卡擦擦/封一年℡金魚姬-- 下雨2005-- 操作时间: 09:46:54 --
不怎么样了
  吉大 川大
山大差不多,另一个差一些
  我不比较
直接顶川大
  看你想做什么工作,这样才好选择!毕竟各有所长!
  你考完了再来问吧                小心到时候你什么都上不了
  去这些学校都要看专业.飘过.
  中南大学的医学 材料 冶金 土木专业排名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  近来建了美丽的新校区   对山大吧,也不错,不过没有特别王牌的专业,各个专业发展平衡
  关键看专业,再说上大学还是要靠自己
  haotie
  怎么老有人整事?  上面几所各有所长,教育部不是有学科排名吗,楼主可参考教育部学科排名,要与时俱进,看最新的教育部2009年学科排名,还可登陆各学校网站了解,别听这些人在这胡扯,登一会把四大发明、他爷爷奶奶柜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比了,总体来说,工科最好就业,理科次之,文科就业最差……如果有人正想了解点东西而不是挑拨是非的话,就自己去查查吧  在中国北大清华第一级别,其他的中央直管31所各有所长也都是好学校,当然浙大、复旦、上交、南京总体还是要略占优势,其他的没法比,看专业了,如果想报考的同学要考虑就业,就业工科好,
  我就是川大的~川大的医学很不错的~~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  还有高分子什么的都很好~~  学校很漂亮~福利很好~~欢迎大家来哦~~
  看专业
  川大医学部的空腔科不错,楼主你可以想一下!
  我是山大工科的,如果你學工科,不建議來山大,中南貌似工科較山大好,其餘不了解,不與評論
  这个要看专业了!  就工科而言,中南在四者是最好的!  医学的话,川大的华西、中南的湘雅那可以和北京协和、华科同济号称当年卫生部四大!~  其他的话,不是很懂!  但是,就知名度来说,中南差好多!
  还是看下啥专业吧,像吉大车辆工程绝对棒
  关键看你学什么专业!这四个学校各有所长,不能只盯着综合实力,多看看相关的书和多浏览大学的网站了解下.
  必须的山大 很有底蕴
  当然是山大好啊,没得说的    川大和吉大都是巨无霸,没什么意思的      中南也是合并后才发展起来的,和川大、吉大一个鸟样
  在山东人自以为山大好了!其实山大太丑了!在说济南一个去了就想去第二次的地方!你会无比的讨厌!还是川大好,医学亚洲第一!
  哎 我就是吉大的次专业的 吉大如果没有我这些乱糟的专业 应该是真的蛮好的 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八吧 ,可惜后来实在是并进来太多的专业了 包括我这个 整体就有点下降了 但是相视化学 车辆工程真的是在全国首位的 医学 都很好啊 是原来的白求恩一大~~ 毕竟是母校 还是支持下吧~~
  这个看到有人有把那个各个高校保送到北大的研究生生数目拿出来证明某些学校好喔感到很无奈。。。  弱弱的问句  清华,上交,浙大,复旦,西交,哈工大。。。那些老九所有必要把北大保送生的名额作为学校好坏的标准吗?  人家有这个必要?  某些人太饿心  
  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哎
  差不多,都是各自地区的龙头高校    具体还是得看楼主喜欢什么专业,以后希望到哪个地方就业,综合考虑,就OK了
  我川大大四了.  推荐极大工业
  山大~综合实力强
  山大的飘过~~~~~说实话,没去过别的大学,不清楚别的大学,不作评论。
  去厦大吧,大学其实过得是一种生活
  山大要建青岛校区分
  都是废话,科研成果没有必要加进来,毕竟大多数同学本科阶段无法接触到科研项目,即使接触到一定的项目,那也不是前沿的科研项目,只是老师手中的一个商业项目!    看学校还是得看氛围!
  我在中南读的本科,大二在山大做过交流生一年,觉得中南发展指头很猛,但山大更稳重。
  想考研去山大,学风绝对好..吉大川大差不多,川大地理位置更好
  有需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论文的吗?有联系我啊!  我的QQ号:
  手机:
  邮箱:   
  接触 过 几个中南 大学 计算机类的。。  个人 觉得 比较水货。。    其他 的
  谈不上很好,只是特别怀念济南。
  都系垃圾啦,要读就读广东爱因斯坦学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山东省201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大联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30
&&¥0.30
&&¥0.50
山东省201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三次大联考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十大名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包括,,,,,,,,,。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安徽,湖南,,采花,,四川,峨眉,蒙顶甘露,屯溪绿茶,,滇红,金奖惠明茶,白毫,崂山绿茶,涌溪火青等。评选时间2012年评选组织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产于杭州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产于吴县太湖洞庭山。产于安徽省黄山。主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产于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主产地是河南省信阳市各区镇。产于“奇秀甲东南”的产于福建省安溪县。产于黄山祁门县一带。
茶叶中国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同时,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尽管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 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杭州的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闻名。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马”对中国名茶评比结果:、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
《解放日报》日刊登:江苏碧螺春,西湖,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
美联社和《纽约日报》日同时公布: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徽瓜片,蒙顶甘露,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香港文汇报》在日公布: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安徽瓜片,福建银针,安徽,,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信阳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世博会联合国馆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太姥银针)、、武夷岩茶(天驿古茗)、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富子)白茶、花茶等传统名茶。龙井,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素有“天堂瑰宝”之称,居中国名茶之。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龙井茶誉满全球。西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的龙井茶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解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与虎跑泉并称杭州“双绝”,若二者相配,则香更浓、味更醇,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传说很久以前龙井山中有个荒凉的小村,村中有个老妇,住在破茅屋里,靠采摘屋后所种的十八棵茶树的嫩叶为生。她为人心善,常煮茶水在门口任进山采茶的人取饮。
一天村中来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头,在门口喝茶时看见她屋角弃置一个破石臼,认出它是宝贝,便要购买。婆婆道:“破旧石臼,是无用之物,喜欢,搬去就是。”
老者自己搬不动大石臼,便下山找人来搬,不想老太太善心又起,见他要石臼,便将石臼洗刷一净,把臼中腐土,埋在屋后十八棵茶树下。老者带了下人回来,只见石臼已洗干净,大惊失色,石臼也不要了,叹息下山而去。原来石臼并非宝物,它里面堆积的腐土才是无价之宝。老妇屋后的十八棵茶树,自得腐土为肥后,生长茂盛起来;而用这些树的嫩芽所制的茶叶,好有奇特的清香,为诸茶之冠。这些树便是龙井茶的始祖。
西湖龙井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另一个有关龙井茶的传说是,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乾隆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低,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位。而那茶有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品质主要通过“干看外形、湿看内质”来评定,具体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来品评。
外形特征:干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优劣,内容包括嫩度、整碎、色泽、净度等。一般西湖龙井茶以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鲜活为佳品。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骨轻飘、筋脉显露、色泽枯黄,表明质量低次。
香气特征: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汽挥发出来的气味,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高级西湖龙井茶带有鲜纯的嫩香,香气清醇持久。
滋味特征:西湖龙井茶滋味以鲜醇甘爽为好。滋味往往与香气关系密切,香气好的茶叶滋味通常较鲜爽,香气差的茶叶则通常有苦涩味或粗青感。
汤色特征:汤色是茶叶里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显现出来的色泽,主要看色度、亮度和清浊度。西湖龙井茶的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汤色深黄为次。
叶底特征: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主要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西湖龙井茶好的叶底要求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差的叶底暗淡、粗老、单薄。
选购西湖龙井茶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用途、经济实力和喜好等,然后通过以下程序进行感官辨别。
一摸:判别茶叶的干燥程度。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捻,如即成粉末,则干燥度足够;若为小颗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二看:看干茶是否符合龙井茶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色泽、匀净度等。
三嗅:闻干茶香气的高低和香型,并辨别是否有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杂着的不良气味。
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汤品尝。一般取3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如沸水15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后评叶底。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曰“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也有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和品质优势。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六安瓜片的,史料尚无考证。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惧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昧、形别具一格,放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六安瓜片产于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有金寨县的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的黄涧河、双峰、龙门冲、独山;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外山瓜片产地有六安市的石板冲、石婆店、狮子岗、骆家庵一带。产量以六安最多,品质以金寨最优。瓜片原产地齐头山一带,旧时为六安管辖,现属金寨县。齐头山所产“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海拔804米,位于大别山区的西北边缘,与江淮丘陵相连,几十里外就能看到她巍然兀立,如天然画屏。全山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翠,怪石峥嵘,溪流飞瀑,烟雾笼罩。山南坡上有一石洞,处于人迹罕到的悬崖峭壁之上,因大量蝙蝠栖居,故称为蝙蝠洞。传说洞口曾有“神茶”,有年春天,一群妇女结伴上齐头山采茶,其中一人在蝙蝠洞附近发现一株大茶树,枝叶茂密,新芽肥壮。她动手就采,神奇的是茶芽边采边发,越采越多,直到天黑还是新芽满树。次日她又攀藤而至,但茶树已然不见,于是“神茶”的美谈就传开了。50年代曾有茶叶工作者,为调查六安瓜片茶树品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冒险攀登探洞,见洞内蝙蝠粪便厚积,松软如绵。蝙蝠栖居石缝深处,白天很难见到,但静坐洞中却时而能听到蝙蝠飞翔之声,如风似涛。洞口有野茶一丛,有人说为蝙蝠衔籽而生,无从断定。
六安瓜片产区位于大别山东北麓,属淮河流域,年平均温度15℃,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土壤ph6. 5左右,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茶园多在山坡冲谷之中,生态环境优越。
气温: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10℃积温为℃。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
三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
四是观其形。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茶香,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茶,二开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云、松、石的统一,构成了神秘莫测的黄山风景区,这也给黄山毛峰茶蒙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黄山毛峰茶园就分布在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在高山的山坞深谷中,坡度达30一50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层深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在这特殊条件下,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
黄山毛峰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黄山毛峰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您献茶有功,升您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产于安徽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很早以前,东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人们误认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
洞庭碧螺春一天,有位胆大勇敢、个性倔强的姑娘去莫厘峰砍柴,刚走到半山腰,却闻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惊奇,就朝山顶观看,看来看去没有发现什么奇异怪物,为好奇心所驱,她冒着危险,爬上悬崖,来到山峰顶上,只见在石续里长着几棵绿油油的茶树,一阵阵香味好像就从 树上发出来的。她走近茶树,采摘了一些芽叶揣在怀里,就下山来,谁知一路走,怀里的茶叶一路散发出浓郁香气,而且越走,这股香气越浓,这异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回到家里,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从怀里取出茶叶,但觉满屋芬芳,姑娘大叫“吓煞人哉,吓煞人哉!”,一边撮些芽叶泡上一杯喝起来。碗到嘴边,香沁心脾,一口下咽,满口芳香;二口下咽,喉润 头清;三口下咽,疲劳消除。姑娘喜出望外,决心把宝贝茶树移回家来栽种。第二天,她带上锄头,把小茶树挖来,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脚下,加以精心培育。几年以后,茶树长得枝壮叶茂,茶树散发出来的香气,吸引了远近乡邻,姑娘把采下来的芽叶泡茶招待大家,但见这芽叶满身茸毛,香浓味爽,大家赞不绝口,因问这是何茶,姑娘随口答曰:“吓煞人香。”从此,吓煞人香茶,渐渐引种繁殖,遍布了整个洞庭西山和东山,采制加工技术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现今具有“一嫩三鲜”(即芽叶嫩,色、香、味鲜)特点,碧绿 澄清,形似螺旋,满披茸毛的碧螺春茶。有专家提醒,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
2.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于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市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君山银针茶于清明前三四天开采,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且须选肥壮、多毫、长25~30毫米的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君山银针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河南省信阳市西部的浉河港、董家河、吴家店乡的深山区、南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以及的平桥镇等乡镇的部分高山区和浅山区。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末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茶叶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一、信阳毛尖新茶陈茶鉴别 外观:新茶色泽鲜亮,泛绿色光泽,香气浓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陈茶色泽较暗,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无新鲜口感。 茶汤:新茶汤色新鲜淡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久长。叶底鲜绿清亮;陈茶汤色较淡,香气较低欠爽,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保管不好的,5分钟后泛黄。
二、真假信阳毛尖鉴别
真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浓、醇香、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嫩茎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真毛尖无论陈茶,新茶,汤色俱偏黄绿,且口感因新陈而异,但都是清爽的口感。 假信阳毛尖:汤色深绿、混暗,有苦臭气,并无茶香,且滋味苦涩、发酸,入口感觉如同在口内覆盖了一层苦涩薄膜,异味重或淡薄。茶叶泡开后,叶面宽大,芽叶着生部位一般为对生,嫩茎多为方型、叶缘一般无锯齿、叶片暗绿、柳叶薄亮。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有茶中之王的美誉,产于“奇秀甲东南”的,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之一。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中著名的以大红袍享誉世界。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一曰,受过皇封,御赐其名,故当地县丞于每年春季(到来)亲临九龙窠茶崖,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众人高喊:“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红艳如染。
二曰:相传清朝时候,有一文人赴京赶考,行到九龙窠,突发腹胀,腹痛不已,后经僧赠送大红袍茶,饮后,顿觉病体痊愈,得以按时赶考,高中状元。为感念此茶治病救命之恩,今科状元亲临茶崖,焚香礼拜,并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大红袍遂得此名。
三曰:大红袍因春芽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 ,茶树红艳,因而得其名,故历史上亦有“奇丹”之称。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产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即崇安县改为武夷山市(县级)辖区治所依旧)。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庐山云雾茶,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西省庐山,巍峨峻奇的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苏轼的诗中,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一直流传至今,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重点5A级旅游名胜区”。
庐山位于江西省,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南对鄱阳湖,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474米,终年云雾遥绕,胜似仙境。
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云雾漫山间,变幻莫测,春夏之交,常见白云绕山。有时淡云飘渺似薄纱笼罩山峰,有时一阵云流顺陡峭山峰直泻千米,倾注深谷,这一壮丽景观即著称之庐山“瀑布云”。蕴云蓄雾,给庐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作为茶叶之命名。
庐山云雾茶
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唐朝时,文人雅士一度云集庐山,庐山茶叶生产有所发展。相传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为屋,开辟园圃种茶种药。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庐山云雾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而久负盛名。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据史载:庐山种茶,起于汉代。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1951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后,深受欢迎。
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一举扬名中外,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 历史评价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年雾日195天之多。由于高升温迟缓,候期迟,茶树萌发须在谷雨后,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造就云雾茶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它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以一芽一叶为初展标准,长约3厘米。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宁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 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宁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元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爱此山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外形
都匀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劣质的却显得个个都不一样,而且外形不符。
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所以特级的都匀毛尖成品毛尖茶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而仿冒品往往在第一次冲泡后味道都荡然无存。安溪铁观音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因此,当地采茶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前进行,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历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都独占魁首,多次获奖,享有盛誉。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祁门红茶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一带,也有人试制红茶成功。当时上海“同合荣”茶栈也在祁门贷出资金。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奖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竟与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量旺时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环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年仅出口即达5.7万担。1.认准袋装西湖龙井防伪标志、产地、生产日期、QS标准号。2.西湖产区的龙井基本都是手工炒制,而外地龙井多是机器炒制,颜色翠绿,比正宗的西湖龙井看起来更漂亮。3.闻香味,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而浙江龙井滋味较醇厚,带点机器炒制的火工味。4.看汤色,西湖龙井更清一点,颜色偏鹅黄色。5.尝味道,西湖龙井入口回甘,而浙江龙井尝起来有点涩。6.泡过的茶叶摸起来也不同,西湖龙井朵朵分明,很饱满,而浙江龙井的叶子发软,像被蒸熟了。满身毛:就是碧螺春成品茶由白毫遮掩,茸毛紧贴茶叶,按照遮掩程度即茸毛密布的程度区分碧螺春茶的优次。 2. 铜丝条:是指碧螺春茶条索细紧重实,冲泡时迅速下沉,不浮在水面。 3. 蜜蜂腿:是指碧螺春茶的形态像蜜蜂的腿,这是区分真假碧螺春和加工技术好坏的重要特征之一。 4.洞庭碧螺春茶的内质特征通常形容为“一嫩三鲜”。 “一嫩”是芽叶特别细嫩,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万—6万个以上,芽大叶小,芽叶尚未展开。 “三鲜”是指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色鲜艳是指碧螺春茶不但外形色泽银绿隐翠、光彩夺目,而且茶汤碧绿清澈、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香鲜浓是指碧螺春茶的香气,在清清的茶香中透着浓郁的花香,使人迷恋和陶醉。味鲜醇是指碧螺春茶的鲜爽茶味之中另有一种甜蜜的果味,使人百饮不厌,回味无穷。从外形上: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假的黄山毛峰茶呈土黄。2. 从色泽上: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的黄山毛峰味苦,叶底不成朵。
庐山云雾庐山云雾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5厘米,其特点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耐冲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五、六安瓜片1. 从外形上:六安瓜片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水色碧绿。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六、君山银针1. 从外形上:君山银针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君山银针经冲泡后,可看见茶芽渐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莹的气泡。七、信阳毛尖1、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2、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1)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3)尝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4)评叶底。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八、武夷岩茶1. 从外形上:武夷岩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2. 从汤色上:汤色橙黄,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红点,中央叶肉为黄绿色,叶脉为浅黄色,耐泡。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九、安溪铁观音1.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结实、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看茶叶的色泽:全黑色就肯定是低等铁观音;呈赤黑色为中底等铁观音;色泽为黑绿色为上等铁观音;色泽为油黑青绿色为极品铁观音,以上在配合以下品茶可定他好坏。2. 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自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者为上,声哑者次之。3.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燕尾服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背外曲,具有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4.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四溢,启盖端杯轻闻,具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旷神怡。铁观音茶叶香个有不同分淡香,清香,浓香,原味可辨别茶叶好坏。 5.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应作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够说清,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的魅力所在。 茶水是 甘 苦 涩 纯,而定茶叶的好坏,如果茶水苦涩肯定不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甜可以说他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纯清绿可谓是上好茶,喝茶后回忆他带给你的感觉,能辨别他的好坏。十、 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假的祁门红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丶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天目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