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七月份天津降雨量的降雨量是多少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热门城市:
当前位置: >
> 安阳政府网
安阳市政府网
文峰大道东段568号
安阳市政府
七朝古都”之称。&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截至2015年安阳拥有两项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殷墟和中国大运河(永济渠)。
荣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
个县级市、3个县、4个市辖区、1个省直管县、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沿革
年前至约13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带已经有人类居住,安阳县小南海的小南海洞穴遗址可以证明。该洞穴遗址位于小南海西南的北楼顶山山腰上,坐西朝东,洞口约3米多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曾对洞穴进行发掘。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将此称为“小南海文化”。
别名孔甲)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阳汤阴西河)。安阳在古代属卫国之地,明嘉靖《彰德府志·地理》也曾记载:“安阳有西河……今西河属汤,在羑水之南。”正相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载:“传说中的夏,第六次迁都于西河。”
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统治时期,都城从“奄”(位于今山东省境内)迁到“北蒙”(今安阳市殷都区)并改称“殷”。史称“盘庚迁殷”。商朝都城迁殷后,殷成为此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78年。前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之师伐商纣,发动了牧野之战,纣王兵败自焚,殷亡。近代,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包括著名的后母戊鼎)、50多座宫殿遗址,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场等。
战国时期,安阳属魏国,后属赵国。“安阳”一名始于战国。其说有二,《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颇攻魏房子,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安阳”一名始见于史册。另《史记·秦本记》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王)攻邯郸,不拔,去……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即“安阳”之名是由“宁新中”改。
殷墟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阳市所辖地区大致属河内郡和邯郸郡。&始置安阳县。
治邺,即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市北郊)。自东汉至西晋统一前,河内郡属司隶校尉部管辖范围,魏郡则属冀州管辖范围。
年,曹操打败袁绍,攻取邺(安阳地区),重建邺城,使邺城成为东汉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220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邺仍然陪都,为“五都”之一。此时,今安阳市所辖地区仍分归魏郡(治邺)与河内郡管辖。
统8县,林虑县(今林州市)属司州汲郡)。十六国时期,仍属魏郡管辖。同时,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
年),在邺立相州。此时邺已经成为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安阳县与荡阴县一起并入邺县。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北齐统治极为残暴,后于577年灭于北周。北周静帝时,杨坚辅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原旧邺县地置灵芝县。
年)隋文帝废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安阳城为相州、邺县治所。开皇十年(590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废诸州总管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隋末今滑县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部分。
年),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相州隶属于河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相州一度改称“邺郡”。安史之乱期间,安阳城又是一个大战场,连年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宝应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适讨伐驻相州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叛军,史朝义部将薛嵩(薛仁贵之孙)向唐节度使李抱玉投降。唐朝便在相州等六州置昭义军,以薛嵩为昭义军节度使,治所在相州。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唐肃宗乾元初,时值安史之乱末期,于魏州、博州置魏博军,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
年),相州升为彰德府,领5县(一说4县)。
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中书省。
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
1913年改彰德府为安阳县,属河南省豫北道(1914年改为河北道)。1927年,道级行政区被废除,安阳县归河南省直辖。
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成立安阳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市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1986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
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北蒙。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奄”迁来北蒙。他们自称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之名,始于东周时期的战国末期。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
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仍属相州治理。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行政区划
年底,安阳市辖1个县级市(林州市),3个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4个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安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35个乡、57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21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林州市30个社区)、3285个行政村。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安阳市人民政府位于安东新区中华路中段。[地理环境
至114°58′、北纬35°12′至36°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地貌
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最高峰在林州境内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处在滑县境内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
安阳河)、汤河、淇河等。
一13.7℃。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21.7℃。全年平均气压1001.5毫巴。全年降雨量为606.1毫米。&自然资源
亿立方米。2012年,安阳安阳市水资源总量9.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72亿立方米。安阳市境内共有水库157座,总库容4.74亿立方米。
年,安阳市已发现包括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用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等9大类50种(含亚种)。煤及煤层气、铁、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砂岩、含钾页岩、霞石正长岩、水泥粘土、饰面石材、地下(热)水等矿藏均是安阳市的优势矿藏。其中冶金用白云岩、含钾砂页岩、霞石正长岩居全河南省第一位,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居第三位。煤、铁及石灰岩已形成安阳矿业的三大支柱,霞石正长岩、含钾页岩是安阳的特色矿产。
11月1日零时,安阳市总人口5172834人,安阳市区人口1146761人,人口自然比2012年增长率为5.13%,出生率10.49%,婴儿死亡率11.28‰。
576.45万人,常住人口为509万人。城镇化率为43.8%。出生率10.55‰,死亡率5.89‰,自然增长率4.66‰。常住人口中0岁~1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22.15%,15岁~6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68.34%,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的9.51%。
年底,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苗族、藏族、彝族等共4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共有6883人,约占安阳市总人口的1.33%。[经济
截至2013年,安阳市已初
家,大中型企业64家。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安彩集团公司被列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安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产量位居世界第四。“安彩”牌玻壳、“YA”牌热轧带肋钢筋、“红旗渠”牌香烟、“金钟”牌电池等产品成为全中国或全河南省知名品牌。
1683.65亿元,比2012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2亿元,比2012年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66.1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23.4亿元,比2012年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7.1:31.1。
9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其中,税收66.6亿元,比2012年增长19.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6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其中,教育支出比2012年增长4.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2012年增长18%,医疗卫生支出比2012年增长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2012年增长13%。
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77.05万亩,粮食总产量220.32万吨,连续12年实现丰产丰收。内黄县花生、红枣,林州市大红袍花椒、山楂、核桃、板栗,汤阴县、龙安区绿色无公害小杂粮,龙泉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安阳内黄县的红枣,内黄大枣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内黄红枣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红枣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冠,素有枣乡之称而享誉国内外。
843.8万亩,比2012年增长1.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61.49万亩,比2012年增长0.7%;秋粮种植面积382.3万亩,比2012年增长2.1%。棉花种植面积8.8万亩,下降37.3%。油料种植面积90万亩,比2012年增长7.7%。粮食总产量达354.34万吨,比2012年增长1.4%;棉花产量6560吨,下降30.9%;油料产量27.3万吨,比2012年增长11.9%。安阳市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23.7万吨、30万吨、6.7万吨,比2012年增长3.7%、1.9%、-23%。
个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3个优势产业的工业体系,拥有安钢集团、安阳卷烟厂、安彩高科、安化集团、沙钢永兴、林州重机等一批重点企业,共有11家企业荣膺省“百强”企业和“百高”企业称号。
85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
亿元,比2012年增长12.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2012年增长4.7%;重工业增加值56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5.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8.4亿元,下降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5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7家。
21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4.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6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9.7%;炼焦业增加值38.5亿元,比2012年增长2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9.6亿元,下降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39.2亿元,下降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4.2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1.7亿元,比2012年增长9.2%。
3180.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9%。实现利润总额219.4亿元,比2012年增长39.7%。
10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2%。
13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3%。
532.7亿元,比2012年增长
,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88.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7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为3.7亿元,比2012年增长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为62.8亿元,比2012年增长7.8%。
186712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45.6%,其中,进口总额142585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83.6%;出口总额44127万美元,比2012年下降8.9%。实际利用外资38057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0.5%。
63.7亿元,比2012年增长5.4%。公路货运周转量1042亿吨公里,比2012年增长12.5%。公路客运周转量54.7亿人公里,比2012年增长6%。
2726.63万人次,增长9.2%;国内旅游收入181.42亿元,增长8.1%。接待入境游客7.8万人次,增长11.9%;外汇收入2051万美元,增长12.1%。
1584.5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1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6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18.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3.2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8.9%。[
河南省政府
政府网大全
安阳火车站票价
最新加入政府网站防汛|安阳此次降雨过程将持续到18日 各地抓紧防汛演练防汛|安阳此次降雨过程将持续到18日 各地抓紧防汛演练劳张谈新闻百家号提示:点击上方“安阳网”一键关注我市降雨过程将持续到18日《安阳晚报》记者李坤:周末我市迎来一次降雨过程,使得我市近段时间以来的高温天气有所缓解。7月16日上午,市气象台相继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雷电黄色预警。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此次降雨过程或将持续到18日。安阳市气象台日8时2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安阳市部分乡镇累积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请注意防范。安阳市气象台日15时00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安阳市将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据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降水过程雨量分布并不均匀,雨量较大的为内黄梁庄52.6毫米、汤阴县50.7毫米、安阳吕村43.6毫米,安阳市双全水库44.0毫米、航校29.8毫米,乡镇站点中降水量在25毫米以上的有33个,10至24.9毫米的有41个,其余乡镇在10毫米以下。“14日到16日出现了多阵雨、雷阵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大风和短时强降水。据气象云图显示和气象监测分析,预计未来12小时内我市部分乡镇累积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可能持续。预计17日我市多云见阴,有阵雨,偏南风三级,最低气温23摄氏度,最高气温32摄氏度,18日我市多云见晴,偏南风三级,最低气温26摄氏度,最高气温34摄氏度。希望广大市民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市气象台工程师徐凯说。资料图殷都区7月12日,殷都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南水北调防汛分指挥部、区水务局、北蒙街道办事处联合在皇甫屯村展开了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演练共分汛情发布、队伍集结 、群众安全转移、医疗救护、堤防加固5个科目进行,270余名抢险队员分6个突击队迅速展开防汛抢险作业演练。由于指挥得力,配合密切,抢险队员在3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汛情发布、队伍集结、群众转移、医疗救护、堤防加固等演练科目。(《安阳日报》记者李涵摄)许家沟乡演练现场搞好防洪演练 提高防洪意识《安阳晚报》记者陈玥:7月15日,殷都区许家沟乡组织辖区内相关行政村在北庄村进行了防御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参加人员共100余人,分防汛巡查、人员撤离、预警、应急抢险、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六个应急分队。主要演练内容有:汛情检查及报告、预警和安全撤离、突击队抢险、现场人员抢救。在一阵阵警报声中,演练正式开始。疏散组引导群众紧张有序的撤离至安全地段;医疗救护组在接到伤员报告后迅速组织急救,确保伤员快速接受治疗;应急抢险组按照分工迅速携带工具、装备,奔赴指定抢险地点,有条不紊组织抢险。各个应急抢险工作组,做到了指挥有力、反应快速、配合默契、处置有效,充分展示了防汛队伍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通过演练,检验了各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了各部门的防汛实战技术水平和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达到了演练目的,为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暴雨洪水奠定了坚实基础。安阳县崔家桥镇解救受困群众 排除全部险情崔家桥镇举行抗洪抢险演练 400人参与《安阳晚报》记者王韵涵:7月15日上午,安阳县崔家桥镇在安阳县职业中专内举行了2017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市、县相关领导现场观摩指导。演练中,崔家桥镇党委、政府,该镇公安、卫生等部门,应急抢险小分队,西曹马等8个村负责人等约400人迅速展开防汛抢险作业,解救“受困群众”,最终“险情”得到及时处理。本次演练模拟当天我市西部山区连降特大暴雨,降雨量百年一遇,洹河流域小南海、彰武、双泉水库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安阳河水位急剧上涨,堤防超过警戒水位,并向保证水位逼近,即将出现险情,镇防指接到市、县防指紧急明电,准备启用崔家桥蓄滞洪区。镇防指及时发布预警,及时转移、安置群众,组织抗洪抢险、应急救灾、生产自救、消杀防疫等。“目前我县已进入汛期,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局委要高度重视,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己任,积极开展防汛演练,总结经验,克服不足,锤炼队伍,宁可防而不用,不可用时无防,确保我县2017年安全度汛。”安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红兵说。您可能感兴趣:编辑/郭诗尧朱琨 审核/李中华新闻热线/ 1254投稿邮箱/更多内容详见《安阳日报》《安阳晚报》《安阳网》《河南手机报安阳版》及相关微博、微信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劳张谈新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无偏见,独立才能自由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11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
】发布人:安阳市水利局管理员&&来源: 安阳市水利局 &&时间: 09:17:28&&浏览
2011年安阳市水资源公报
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09.8mm,折合降水总量44.8443亿m3,属平水年。201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9.919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01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1838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2786亿m3。产水系数0.22,产水模数13.5万m3/km2。全市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403亿m3相比减少6.4839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2.6442亿m3。
2011年洹河安阳站实测水量0.9925亿m3,折合径流深66.9mm,天然径流量1.2611亿m3。年最大流量6.87m3/s,出现在7月29日。
小南海泉全年泉涌量1.1563亿m3,比上年增加0.1303亿m3。珍珠泉全年泉涌量 0.0329亿m3,比上年增加0.0136亿m3。
2011年全市八座大中型水库年初蓄水量9173.5万m3,年末蓄水量13692.8万m3。
2011年年末地下水位埋深与上年年末相比较,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区(变幅&-0.5m)面积为979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2.3%。稳定区(-0.5m≤变幅≤0.5m)面积为3027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69.1%。上升区(变幅&0.5m)面积为379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6%。
2011年年末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总面积3908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9.1%,比上年增加40km2。
2011年全市用水总量12.5294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7.8183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工业用水2.1139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9%;林牧渔用水0.6879亿m3,占用水总量的5.5%;生活用水1.4450亿m3,占用水总量的11.5%,生态环境用水0.4643亿m3,占用水总量的3.7%。2011年全市共消耗水量8.5247亿m3。
2011年全市人均用水量217.0 m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108.2m3,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185.9m3,吨粮用水量231.0m3,工业万元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23.7m3,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76.3L,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42.7L。
2011年全市污水排放量2.1299亿m3。全市地表水水质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卫河在安阳市境内劣Ⅴ类水占河长的100%,地表水水质无明显改善。
2011年全市旱灾受灾面积123.49万亩,成灾面积26.7万亩;涝灾受灾面积0.05万亩;风雹灾受灾面积12.74万亩,成灾面积0.66万亩。
一、 降水与蒸发
1、降水量时间分布
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09.8mm,折合降水总量44.8443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32.1mm,是上年降水量的95.0%,与多年平均573.5mm相比增加36.3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06.3%。1~5月降水量84.4mm,占全年降水量的13.8%;6~9月降水量409.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7.1%;10~12月降水量116.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1%;1月降水量最少,为0mm。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安阳县铜冶镇,日降水量87.9mm,出现日期为7月2日。7月2日全市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降水量46mm~87.9mm。全市范围内,滑县年降水量最大,为644.3 mm,内黄县最小,为566.3mm。
海河流域安阳市降水量598.2mm,比上年减少19.2mm;黄河流域安阳市降水量648.6mm,比上年减少75.2mm。
2、降水量空间分布
2011年全市降水量分布情况:700mm以上主要分布在林州市南谷洞水库、茶店镇和原康镇;600~700mm主要分布在林州市的大部分地区、安阳县的西部和滑县金堤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500~600mm主要分布在内黄县中部、南部,安阳县东部、市区北部和汤阴县大部分地区;500mm以下分布在内黄县北部。
6~9月降水量分布情况:降水量600mm以上主要分布在林州市南谷洞水库;500~600mm主要分布在林州市合涧镇、原康镇和茶店镇;400~500mm主要分布在林州市大部分地区、安阳县西部、市区北部和滑县中东部;300~400mm主要分布在安阳县东部、内黄县、汤阴县和滑县的西部。
全市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林州市南谷洞水库,为774.6mm;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安阳县冯宿,为499.8mm。
3、干旱指数
2011年全市年降水量609.8mm,年蒸发量909.0 mm,干旱指数1.49。
全市有6个墒情观测点,2011年全市山区(包括丘陵区)、平原区地块基本站测墒数据表明:春季山区取土深度为100mm、200mm、400mm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5%、16.1%、16.9%;平原区取土深度为100mm、200mm、400mm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2.9%、14.1%、16.2%,没有大的旱灾。秋、冬季山区取土深度为100mm、200mm、400mm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21.9%、21.2%、20.1%;平原区取土深度为100mm、200mm、400mm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21.3%、20.6%、21.5%。
2011年安阳市年降水量表
与上年比较%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1、地表水资源量
201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4.0139亿m3,折合径流深54.6mm,与上年相比减少2.0882亿m3。海河流域安阳市地表水资源量2.9340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0.7315亿m3;黄河流域安阳市地表水资源量1.0799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1.3567亿m3。
2011年安阳市地表水资源量表
地表水资源量
与上年比较
2、河流及泉涌量
洹河安阳站2011年实测水量0.9925亿m3,折合径流深66.9mm,天然径流量1.2611亿m3。年最大流量6.87m3/s,出现在7月29日;年最小流量0.15m3/s,出现在6月30日。6~9月实测水量0.3172亿m3,占全年实测水量的32.0%。
浊漳河天桥断站2011年实测水量0.3778亿m3,折合径流深3.4mm。年最大流量19.0m3/s,出现在7月5日;年最小流量0.675m3/s,出现在1月1日。6~9月实测水量0.2396亿m3,占全年实测水量的63.4%。
卫河五陵站2011年实测水量6.764亿m3,折合径流深72.0mm。年最大流量76.9m3/s,出现在7月17日;年最小流量0m3/s,出现在6月19日。6~9月实测水量1.9735亿m3,占全年实测水量的29.2%。6月19日~25日,卫河五陵段河干,全年河干7天,比上年河干天数减少30天。2011年卫河安阳市实测入境水量6.764亿m3,实测出境水量6.9762亿m3,出入境水量差0.2122亿m3。
小南海泉2011年全年泉涌量1.1563亿m3,比上年增加0.1303亿m3。最大出水流量在 12月26日,为5.98m3/s;最小出水流量在5月16日,为2.42m3/s。
珍珠泉2011年全年泉涌量 0.0329亿m3,比上年增加0.0136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2011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8.1838亿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4.0944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5.3993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3099亿m3。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4.0944亿m3,其中河川基流量2.0664亿m3,山前侧向流出量0.9038亿m3,开采净消耗量1.1242亿m3。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3.8770亿m3,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0.6185亿m3,山前测渗量0.9038亿m3,井灌回归量0.7653亿m3,合计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1646亿m3;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3993亿m3。
海河流域安阳市地下水资源量6.3283亿m3,黄河流域安阳市地下水资源量1.8555亿m3。
2011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比上年减少1.2115亿m3。全市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1万m3/km2。
四、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过境水量。
201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9.919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01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1838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2786亿m3。产水系数0.22,产水模数13.5万m3/km2。全市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403亿m3相比减少6.4839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2.6442亿m3。市区水资源量0.5940亿m3,林州市水资源量3.1388亿m3,安阳县水资源量1.5458亿m3,汤阴县水资源量0.6625亿m3,滑县水资源量2.8484亿m3,内黄县水资源量1.1296亿m3。海河流域安阳市水资源量7.1600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1.0927亿m3;黄河流域安阳市水资源量2.7591亿m3,与上年相比减少1.5515亿m3。
2011年安阳市水资源总量表
单位:万m3
计算面积km2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市八座大中型水库的资料统计表明,2011年初蓄水量9173.5万m3,汛初蓄水量6281.5万m3,汛末蓄水量11629.8万m3,年末蓄水量13692.8万m3。汛末比汛初蓄水量增加5348.3万m3,年末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519.3万m3。
2011年安阳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表
单位:万m3
小南海水库
琵琶寺水库
南谷洞水库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1、地下水埋深
2011年年末(12月26日)全市地下水埋深情况:埋深2~4m的区域面积为66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安阳市区东南部高庄乡韩河固、东小寒、王官屯至宝莲寺镇小营村一带区域,滑县东南部桑村乡也有少量分布;埋深4~6m的区域面积为134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安阳市高庄乡东正寺、西崇固、中所屯至宝莲寺镇袁薛庄、南马庄、梨园一带的周边地区,汤阴南部的伏道乡岗阳村一带和滑县东部赵营乡周边区域也有分布;埋深6~8m的区域面积为277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在市区高庄乡、宝莲寺镇周边至汤阴县中部白营乡、菜园镇及南部伏道乡一带,滑县东部的桑村乡、赵营乡也有少量分布;地下水埋深≥8m的区域面积为3908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9.1%,主要分布在内黄县全部、市区西北部、安阳县大部、滑县大部、汤阴县西部和东部地区。其中,埋深8~10m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市区西郊乡也有少量分布;埋深10~20m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相对漏斗区的边缘地带、安阳县大部、汤阴县大部和滑县中东部;埋深大于20m 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郊乡秋口、后皇甫一带,西郊乡侯家庄、安钢一带,安阳县韩陵乡一带,内黄县大部和滑县的少部分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总面积3908km2(埋深≥8米为漏斗区),比2010年增加40km2。漏斗中心主要分布在龙安区东风乡、内黄县北部的宋村乡和南部的井店镇、滑县的城关镇和白道口镇。龙安区东风乡的郭潘流年末埋深36.00m,内黄县宋村乡东屯村年末埋深30.20m,内黄县井店镇北冯村年末埋深28.56m,滑县城关镇孙庄村年末埋深23.64m,滑县白道口镇白道口村年末埋深23.42m。
2、地下水动态变化
2011年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储蓄量比上年年末减少0.3307亿m3。 2011年年末(12月26日)与上年年末相比:海河流域安阳市漳卫河、徒马河平原区(内黄县)水位埋深平均下降0.33m;黄河流域安阳市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平原区(滑县)水位埋深平均上升0.02m。地下水位下降区(变幅&-0.5m)面积为979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市区东南部、汤阴县中北部至内黄县南部大片区域,安阳县曲沟镇、中东部的崔家桥乡、永和乡、吕村镇一带,内黄县北部的楚旺镇、宋村乡一带有少量分布,滑县赵营乡、大寨乡、枣村乡也有少量分布;稳定区(-0.5m≤变幅≤0.5m)面积为3027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69.0%,主要分布在内黄县、滑县的大部分区域,安阳市区、安阳县、汤阴县南部地区也有分布;上升区(变幅&0.5m)面积为379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7%,主要分布在安阳市区中北部,汤阴县南部及滑县的道口镇、城关镇、王庄镇,老爷庙乡有少量分布。
市区洹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位动态:根据2011年地下水水位埋深资料,漏斗区位于建成区中心,2011年年末与上年年末相比,漏斗上游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北曲沟、安钢油料仓库和北流寺年平均水位埋深分别下降0.90m、0.42m和0.94m;个别点水位出现回升,如申家岗年内平均水位上升1.90m;漏斗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呈回升趋势,年平均水位上升幅度多在1m以内;漏斗下游区地下水水位受开采、降水量影响,各观测点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该区水位峰值滞后于降水量峰值1个月左右。年末地下水漏斗中心区面积44.65km2,比上年同期减少25.19 km2。
市区丘陵区孔隙裂隙地下水水位动态:地下水动态特征为降水入渗—开采动态型,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一般水位变幅0~2m,如东风乡梁张村年平均水位较上年回升0.13m。但也有个别点出现下降,如马投涧王二岗水位下降0.54m。
安阳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表
日平均埋深与
日平均埋深比较
日平均埋深与
日平均埋深比较
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也称取水量。
地表水源工程分为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以水库、塘坝为水源,无论是自流引水或提水,均为蓄水工程;从河道中自流引水的,无论有闸坝或无闸坝,均为引水工程;利用扬水站从河湖直接取水的,均为提水工程;调水工程指无天然河流联系的独立流域之间的水量调配。
地下水源工程供水量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分为浅层水、深层承压水。浅层地下水是指在孔隙水中埋藏相对较浅,且与大气降水或与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深层承压水指在孔隙水中埋藏相对较深,且与当地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微弱的地下水
2011年全市供水总量12.5294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3.5502亿m3,地下水源供水8.9792亿m3。地表水源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1.4615亿m3,引水工程供水2.0140亿m3,提水工程供水0.0747亿m3;地下水源供水中,提取浅层水8.7570亿m3,提取深层承压水0.2222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大于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71.7%。
2011年引漳河水量1.7457亿m3,其中红旗渠引水1.3964亿m3,跃进渠引水0.1441亿m3,引岳管线引水 0.1800亿m3,漳南渠引水0.0252亿m3。引黄河水量0.9078亿m3。
2011年市区供水量2.4036亿m3,林州市供水量1.4528亿m3, 安阳县供水量2.4345亿m3,汤阴县供水量1.4148亿m3,滑县供水量2.8658亿m3,内黄县供水量1.9579亿m3。内黄县、滑县、汤阴县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西部山区开发利用地表水较多。
2011年安阳市供水量表
单位:亿m3
地表水源供水量
地下水源供水量
深层承压水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
2011年全市用水总量12.5294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7.8183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工业用水2.1139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9%;林牧渔用水0.6879亿m3,占用水总量的5.5%;生活用水1.4450亿m3,占用水总量的11.5%;生态环境用水0.4643亿m3,占用水总量的3.7%。
2011年安阳市用水、耗水量表
单位:亿m3
三、耗水量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牧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含水层的水量。
2011年全市共消耗水量8.5247亿m3,其中,农业耗水量6.4141亿m3,占耗水总量的75.2%;工业耗水量0.5194亿m3,占耗水总量的6.0%;林牧渔耗水量0.5888亿m3,占耗水总量的6.9%;生活耗水量0.9095亿m3,占耗水总量的10.7%;生态耗水量0.0929亿m3,占耗水总量的1.2 %。
四、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根据水资源总量和供用水量计算结果,2011年供用水总量12.5294亿m3,扣除引漳河用水量1.7187亿m3(不包括弃水)和引黄河用水量0.9078亿m3,全市年供用水量为9.9029亿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9.9191亿m3,基本满足供用水量的要求。2011年地表水利用率为88.0%(地表水利用率为地表水用水量占地表水可利用资源量的百分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率为118.8%(平原区地下水开采率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的百分数)。地下水供用水量大于地表水,占总用水量的71.7%。2011年年末水库蓄水量比年初增加0.4519亿m3。
2011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339.89万亩,其中低压管灌面积150.51万亩,渠道防渗面积129.33万亩,喷灌面积10.46万亩,微灌面积0.50万亩,其它节水面积49.10万亩。
2011年市区计划用水实际管理单位达到了1550家;全年节水500万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城市计划用水管理率达到92%;完成水平衡测试50家;指导建设节水工程6项。
2011年全市人均用水量217.0 m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108.2m3,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185.9m3,吨粮用水量231.0m3,工业万元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23.7m3,城镇大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76.3L,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90.5L,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42.7L。
2011年安阳市用水定额表
一、地表水水质
2011年主要监测了卫河、淇河、汤河、羑河、洪水河、茶店河、洹河、硝河、浊漳河、金堤河、黄庄河、柳青河,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对24个水质监测点(其中4个河干、断流)进行了水质评价。
Ⅰ类水0个,占0.0%;Ⅱ类水2个,占10.0%;Ⅲ类水2个,占10.0%;Ⅳ类水5个,占25.0%;Ⅴ类水1个,占5.0%;劣Ⅴ类水10个,占50.0%。
Ⅰ~Ⅲ类比例为20.0%,Ⅳ~劣Ⅴ类比例为80.0%。
卫河安阳市境内全年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汤河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洪水河水质类别为劣Ⅴ类;茶店河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洹河横水段水质为类别为劣Ⅴ类,南海泉区间水质类别为Ⅱ类,彰武水库水质类别为Ⅲ类,洹河北士旺段水质类别为Ⅳ类,洹河市区段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洹河下游冯宿段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浊漳河水质类别为Ⅲ类。
依据《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2007)中“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对彰武水库、汤河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彰武水库属轻度营养状态;汤河水库属轻度营养状态。
二、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依据《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2007)进行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
2011年全市共监测20个水功能区,达标5个,达标率25.0%;评价河长615.3km,达标河长135.1km,达标率为22.0%。
海河流域评价17个水功能区,达标3个,达标率17.6%;按河长计算,评价河长530.2km,达标河长72km,达标率为13.6%。
黄河流域评价3个水功能区,达标2个,达标率为66.7%;按河长计算,评价河长85.1km,达标河长63.1km,达标率为74.1%。
三、地下水水质
2011年全市省控地下水水质监测井11眼,其中市区1眼,林州市2眼,安阳县2眼,汤阴县2眼,滑县2眼,内黄县2眼。全年监测2次。
依据《地下水质量分类标准》(GB)评价,评价项目有pH、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铬(六价)和铅。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分为良好、较差、极差三种。11个监测点中,有1个水质良好,占监测总数的9.0%;有5个较差,占监测总数的45.5%;有5个极差,占监测总数的45.5%。
2011年市区地下水水质监测井37眼。依据《地下水质量分类标准》(GB)评价, 37个水质监测点中,有14个属于良好,占监测总数的38%;有18个属于较差,占监测总数的49%;有5个监测点为极差,占监测总数的13%。
四、污废水排放量
2011年全市污水排放量2. 1299亿m3,其中市区污水排放量0.8130亿m3,林州市污水排放量0.4535亿m3,安阳县污水排放量0.3912亿m3,汤阴县污水排放量0.1641亿m3,滑县污水排放量0.1895亿m3,内黄县污水排放量0.1186亿m3。
一、防汛抗旱:
去冬今春严重旱情致使全市受旱面积达到400万多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7%,造成我市西部山丘区出现饮水困难。为应对旱情,我市投资抗旱资金462万元,打机井37眼,完成提灌站维修改造一座。维修渠道10公里。省国土资源厅投资约2200万元,支持我市抗旱打井57眼。有效地解决了我市西部部分群众吃水和抗旱浇麦困难。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亲临滑县调研抗旱工作,在留固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园区与当地群众进行了亲切交谈。
2月14日,国家防总抗旱检查组莅临我市检查指导抗旱浇麦工作。
7月8日,副省长张大卫莅临安阳市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
4月1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等一行,在副省长刘满仓,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主任王树山,市领导张笑东、葛爱美的陪同下,实地考察我市南水北调穿漳工程建设情况。
10月24日,副省长刘满仓在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薛显林等陪同下,实地调研我市南水北调汤阴段浚鹤铁路桥施工情况。
11月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总工沈凤生等一行,先后深入到安阳市南水北调安阳段六标、七标、一标建设工地,实地察看安阳段工程建设情况。
三、水利综合执法试点工作
今年,我局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规范重点、特殊行业取用水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进行水行政执法活动1014车次,2857人次,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64起。
8月4日,我市召开了全省水利与公安联合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工作动员(视频)会安阳分会场会议,安排布置水利与公安联合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工作。
10月26日,由公安和水政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60余人,出动水政执法车10余辆,吊车1台,历时2个小时,对六六渠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共拆除预制板20余块。
四、重点水利及引供水工程建设:
1月13日,洪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竣工仪式在洪河河畔举行。市领导张笑东、葛爱美等出席了竣工仪式。
6月,林州市弓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彰武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竣工验收自查。
8月29日,洹河于曹闸开工仪式在洹河光明桥畔隆重举行。
9月19日,安阳市环城河引水管道取水口改建主体工程完成,管道经试压无漏水。环城河引水管道在停水两年半后,再次全线贯通,开始正式恢复向环城河和洪河供应清洁环境生态水。
12月8日,安阳市钢电厂供水管道穿南水北调交叉工程的5个分部工程通过验收。
年内,林州市启动了 “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三年大会战工程,计划三年时间投资9.7亿元,打造民生、生态、和谐“三大水利”,实现三个目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创造了典型。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高度赞扬。
五、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6月,水利部确定我市为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0万元。11月18日,该项目通过了省水利厅专家评审。
7月11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调蓄池和景观湖规划工作情况汇报会在市党政综合楼举行。根据安东新区现有水利工程和自然水系分布情况,规划分别实施洹河拦蓄水工程、茶店河治理工程、南水北调调蓄池及景观湖建设工程、环城渠开挖及水系连通工程,打造“一环、两河、三湖、五塘”的新城水系景观。
10月19日至22日,第七次黄河流域(片)水政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会上,河南省水利厅等8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12月14日,省委农办副主任郑林、省委调研员凌云等省委督查组一行在市委副书记李文斌等人员的陪同下,就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情况到我市调研,对我市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节水型社会建设:
8月26日-27日,全国节水办召开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中期评估会,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获得了“优”的最高评价。
9月15日,市节水办承建的节水技术与产品展示中心被市科协命名为“安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这是我国第一家集节水知识普及、节水经验交流、展示节水成果、节水技术咨询与节水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载体。该中心正在申报国家中小学生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七、水法规宣传教育:
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市水利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一是在市人民公园广场隆重举行了由市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取用水户代表、市直水利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群众共300余人参加的有奖猜谜游园宣传活动;二是邀请市长在《安阳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三是在安阳电视台连续10天播出了水利公益广告;四是组织水政执法标志车辆在市区进行流动宣传;五是向社会群众手机群发宣传短信2万余条;六是印制和发放水利宣传一次性纸杯和水利风光宣传扑克等宣传纪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营造了珍惜水、节约水和保护水的社会氛围。
八、水利科技成果:
5月,我局与省水科院、省质检站联合完成的科研项目《水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检测技术研究》被评为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2011年度安阳市软科学成果奖评审中,我局获安阳市软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九、红旗渠精神杯:
我市连续第十八年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 成为自1990年省委、省政府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以来,全省唯一连续18年获省“红旗渠精神”杯的地级市。另外,我市安阳县、林州市和滑县获省政府颁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县级奖杯。
访问人数:
安阳市水利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谷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aysl@hnsl.gov.cn
地址:安阳市高新区武夷大街北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月份天津降雨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