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一般在香港投行的什么地方

  香港投行的投資銀行(InvestmentBank簡稱iBank)往往是匯聚頂尖人才之地,但時移世易隨着大型投行無法重拾昔日風光,類近iBank運作模式、但規模較小的精品投行(BoutiqueiBank)在港乘勢冒起究竟BoutiqueiBank的廬山真面目如何?

  BoutiqueiBank早在90年代已在歐美國家存在,至於香港投行則於金融海嘯后才出現在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后雙重打擊下,歐資美資投行為了救國「班師回朝」并實行大裁員。昔日出入IFC(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型投行MD(董事總經理)不少不幸成為失業大軍,賦镕在家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即使「關了一道門卻開另一扇窗」,上天讓人感受到機會時常存在MD失去大型投行的工作,卻造就他們自立門戶他們不僅有三寸不爛之舌,更有各式各樣、符合證監會要求的牌照只要有證監會發出的「6號牌」(企業融資),他們即使沒有投行這座靠山亦可從事融資工作。

  人們不禁要問相對iBank而言,BoutiqueiBank有何優勢?以往iBank豬籠入水只因「食水深」,但BoutiqueiBank則勝在收費便宜密食當三番。當前香港投行的BoutiqueiBank除了做財務顧問,更包攬大量「細細粒」新股上市保薦人生意香港投行近年新股市場看似「興旺」,與BoutiqueiBank在港盛行不無關系

  昔日散戶拿起招股書,封面的保薦人名單一欄全部星光熠熠,如瑞信、瑞銀以及數間知名中資投行,如光大融資、中銀國際及工銀國際等不過,近年BoutiqueiBank在港冒起知名投行的名字在招股書的封面消失,取而代之便是從未聽過的名字

  香港投行BoutiqueiBank的另一重要功用,僦是從事部分投行也不敢做的批股融資筆者聽聞,昔日投行的MD顧及聲譽及法律責任問題往往不敢從事個別風險極高的融資活動,但如紟生意難做為了「温食」,投行不敢做的生意BoutiqueiBank也接來做,只求「打死罷就」

  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投行,雖然BoutiqueiBank打破了投行壟斷香港投行融資活動但與此同時,卻為香港投行金融業的風控增加了難度這對標榜匯聚世界資金的香港投行而言,究竟是禍是福?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

  Richard: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工程研究生,现任外资投行股票交易员

  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本科计算机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读计算机工程。当时在大学里是没有正规的学习过金融的任何课程和专业知识的当然所做的实习也没有在银行里。

  我当時实习主要是在一些科技公司比如Google、微软都是以传统科技为主,进入金融行业其实也是一个蛮偶然的机会

  我记得外资投行或者一些大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投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