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清远市连山县人民法院扶贫和低保是哪些人才会有?为什么村委会的人他说他想给谁?为什么越贫越没人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投稿邮箱: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政府网站----
中国共产党
中央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农业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管局
----国家扶贫网站----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外资扶贫中心
中国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扶贫杂志社
中国扶贫信息网
全国健康扶贫深圳行活动组委会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中国民政捐助网
----省级扶贫网站----
广东省扶贫办
广西扶贫办
湖北扶贫办
河北扶贫办
贵州扶贫办
四川扶贫网
福建省扶贫基金会
湖南省扶贫政务信息网
----省内扶贫网站----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中国城市发展网
广东省志愿者基金会
当前位置:-&&-&&
清远:“五子登科”成就扶贫“双到“清远模式”
加入时间&#-6-30&&& 来源: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连南瑶族自治县连水村墩龙瑶寨移民新村落成剪彩仪式。
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葛长伟给“双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
智力扶贫的支教老师队伍推动了落后山区的教育事业。
&&连州市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场。
&&&省委书记汪洋从2007年起连续4年到连南调研指导,为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把脉。
&200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自此,清远成了“双到”工作的发源地。
&&&&清远“双到”工作“五子”登科:即找准靶子、结成对子、开好方子、走出路子、结成果子。
&&&&仅2010年,清远全市就有27763户、111175人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其中104条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1人收入达2500元以上。如期超额完成了清远市委第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的2010年达到10万人脱贫、100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清远市‘双到’工作思路清晰、方式创新、措施得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清远的‘双到’经验和做法针对性很强,实际效果明显,对全省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1991年,人民日报记者在清远清新县白湾村采访后,发出了一篇名为《邻近“金三角”的“寒极”》的报道。清远因此而广为人知。时隔21年,昔日的“寒极”早已“解冻”,并“升温”成了一片投资“热土”。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关爱下,在中直、省直、佛山市等单位的帮扶下,在清远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后进市”走出了一条在“危机之中成功加油换挡,竞争之中实现跨越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全国首创扶贫试验区,全省首推智力扶贫方式,18万迁移山民得到“二次解放”、扶贫“双到”谱写新篇章……“清远现象”、“清远经验”、“清远模式”越来越受关注。
&&&&回顾篇
&&&&过去:清远之穷 震人心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没人相信广东清远市郊区白湾镇会这么穷,而它南距大都会广州市,仅仅100多公里!粤北山区的南沿,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空间距离不远,经济‘时差’之大,震人心魄……资源贫乏而又严重超载的白湾,实在太累了!”
&&&&1991年2月,人民日报两位记者在清远采访时,为清远的贫穷之状所震惊,随后他们发出了题为《邻近“金三角”的“寒极”》的报道。清远便因此而“闻名”。几年之后,世界银行金融专家在清远考察时,再次发出感叹,“闻名世界的广东,想不到还有一块这么贫困落后的地方。”
&&&&实际上,清远的贫穷在1000多年前就已为人们所知。据相关资料记载,唐德宗元贞19年(公元803年)岁末,韩愈被贬为阳山令。经过长途跋涉,次年3月,到达阳山。虽然已经到了春天,但是偏僻的阳山县却还是一片荒芜景象。百姓生活几近原始,刀耕火种,生计艰难。韩愈到阳山街上,竟没找到一家店铺。再看阳山县衙,仅有瓦屋三间。韩愈不禁长叹“阳山乃天下之穷处也!”
&&&&然而,在清远,贫穷之地又何止阳山。这片广袤的土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丘陵孕育出了雄奇险峻的自然景观,但也成了社会发展的一道屏障。“雨水不留草难长,渴死麻雀摔死蛇,男人为你累弯腰,女人为你锁愁眉;金木水火土皆缺,唯独不缺是石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依然是贫穷!”“一条竹竿当衣箱,二捆稻草一张床,三块石头一个灶。”成为石灰岩地区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在清远石灰岩地区,农民只能在乱石间隙中见缝插针地开垦出大小不一的旱地来种植杂粮。山上的树木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乱砍乱伐中逐渐消失,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一到干旱时期人的饮水都成问题。那里几乎没有任何先进的通讯设施,与外界联系很少。此外,那里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严重缺乏,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可以说,土地贫瘠、水资源稀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群众文化素质低下,是那里的主要特征。
&&&&不幸的是,这样的地区遍布清远,共有446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4,分布乡镇达34个,受影响人口72万。1993年,这些地区居民年人均收入只有295元,是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
&&&&探索:漫漫“扶贫济困”路
&&&&早在1958年,广东就提出了领导扶贫战略。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提出,要把全区最好的公社书记调到清远来,在石灰岩山区抓一个最贫穷的点,实现三年一小变,六年一大变。进而将经验做法推广到整个石灰岩地区。但由于受当时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这一战略以夭折告终。
&&&&改革开放后,政府又提出了救济扶贫战略。对清远石灰岩地区采取救济式的“输血供养”,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发救济粮、救济款、御寒衣物。据了解,仅年的5年时间内,清远全市用于救济和扶持石灰岩地区的资金就高达3亿元人民币。然而,高投入并没有高产出。民众固有的“怕苦怕累不怕穷”、“病不离床、死不离乡”的观念成为“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当时,一床棉被发到群众手中,过了冬就会被卖掉换油盐。到了临冬,群众又去重新领救济。因此,连续多年的“输血式”扶贫办法,也没能除掉山区贫困的“痼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广东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政缘、地缘、人缘、业缘优势发展经济。“珠三角”地区人民群众的腰包也因此鼓了起来。但此时,清远本地群众不少还处于温饱线下。“穷则思变”。看到差距日渐增大,“安于贫穷”的清远人也不安起来,脱贫致富的欲望空前高涨。敏锐的清远决策者们看到了这点,并成功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
&&&&1991年,清远市委、市政府根据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财源短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条件差、竞争力弱的实际情况,借鉴全国办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投资环境比较优越的市郊设立扶贫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东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翌年11月,国务院批准该区“列入全国农村经济改革试验序列”。这一创举,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1993年5月,清远市委、市政府又做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迁移扶贫。根据清远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特点,他们提出把农业开发与特困地区人口迁移结合起来,以农业异地开发带动人口迁移,以人口迁移促进农业开发,配套解决农民的土地、户口和生产、生活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石灰岩特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出路。这一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1993年9月,省政府专门发出了粤府办发〔1993〕63号文,提出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清远支持。
&&&&从1993年开始,清远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山区人口大转移的战略决策。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共迁移安置了贫困农户39459户、186850人,有偿转让耕地152410亩,新建5个移民村委会,1200多条移民新村,堪称是岭南地区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
&&&&到1997年,清远基本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谢非同志,在广东任省委书记期间曾经深情地说:“我们花了两亿多的资金,解决了清远、韶关20多万人的温饱,为他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条路走对了。”联合国粮农组专家赫来德认为,这种扶贫做法具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移民们自己将这项大迁移行动称之为“第二次解放”,充满了经济上翻身的喜悦。
&&&&1994年,从特贫地区白湾迁移下山的村民黎锦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当年的春节是他活了69个年头以来最快活最开心的一个春节。自从一家人迁出白湾后,一下子种了7亩水田,晚造收谷5000斤。农闲时,儿女外出打短工,挣来的钱加上政府补助的一部分建房款,让他盖起了新房。在欣喜和激动之余,他曾自拟过一副对联:“昔日饥寒居白湾,今朝保暖住山塘。”
&&&&如今“六步走”成效显著
&&&&从1988年建市开始,清远便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扶贫方针和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各时期的扶贫工作。由于路子对、思路新、方式准,清远市扶贫成效显著。
&&&&总体而言,清远的扶贫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办扶贫开发试验区。第二阶段是组织人口迁移。第三阶段是“八七”扶贫攻坚。从1994年开始,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四阶段是开展扶贫开发“两大会战”。从2000年开始,主要是完成以“村村通机动车”为重点的“四通”和解决贫困农户人均半亩“保命田”的目标任务。第五阶段是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从2003年开始,主要是解决农村贫困农户的危房改造。第六阶段是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从2008年开始,主要是建立瞄准机制,将扶贫措施规划到户,扶贫责任落实到人。
&&&&“六步走”扶贫思路,为清远发展找到了出路。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清远市302个省定贫困村中,有235个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23.8万贫困人口中,有16.2万人实现脱贫。其中,清城区、佛冈县、连山县、连南县、阳山县的省定和开发区的非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3万元,清城区还于去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脱贫目标。
&&&&与此同时,清远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2010年,清远共解决了11.3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180贫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另外,还新增沼气池3800个,完成400多公里通贫困村硬底化公路建设,帮助贫困村建设文化卫生设施815宗。全市贫困户100%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五保,贫困村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贫困村通电、通邮、通讯、通广播电视率均达100%。
&&&&由于建立了扶贫长效机制,清远脱贫群众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清远全市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带动贫困户2.1万户,户均增收3392元;建立互助金示范村94个,互助资金达2573.85万元,入社贫困户2618户;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95万人次,输出贫困劳动力1.44万人;落实搬迁对象746户3399人。其中,已搬迁160户,竣工162户,在建424户。
&&&&经验“清远现象”值得推广
&&&&脑袋“穷”,口袋就不可能“富”。只有解放思想,调整“思路”才能寻到“出路”。为了谋求发展,清远市委、市政府不断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在寻找“穷根”和优化环境的同时,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干创闯”精神。在党群干部的努力下,清远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清远经验”、“清远现象”蜚声中外。
&&&&清远的“穷”根在哪?清远的“穷”根又该怎么拔?历届清远市委、市政府在调研中发现,清远的“穷”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外,与工业“不发达”也不无关系。同时,他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清远的穷,关键不在钱上,而是在思想上。“怕苦怕累不怕穷”的观念和世代贫穷的现状让贫困的群众和基层的官员安于现状。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清远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发展工业的思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清远市抓住广东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将过去打的“扶贫牌”和“后花园”战略调整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珠三角后花园”战略。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大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纷纷出台。过去的扶贫方式也得到改变,由单纯的“输血”变为“造血”。同时,清远还以城镇化为载体,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以减少农民。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扶贫“造血”能力,为清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思路、新战略和新政策的指导下,清远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从本世纪初开始,清远经济突飞猛进,多项指标增速跃居广东前列。2006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在清远考察时指出,清远GDP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连续2年居于全省前列,成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榜样。清远也因此成为“粤北山区一颗耀眼明珠”。
&&&&虽然只有几年,但清远却由昔日的“寒极”解冻,“升温”成了一片投资“热土”。除了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外,还成为“长三角”地区企业进军珠三角的“桥头堡”。2006年,《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文章称,“清远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节节提高。‘清远现象’为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注脚。”
&&&&经验篇
&&&&亮点:扶贫“双到”的“清远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清除”的目标,并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提高扶贫标准”。200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任后10天,就来到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调研。
&&&&和山区干部群众一见面,汪洋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我到广东上任第一次调研就来粤北山区,就是要表明省委、省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粤北山区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山区的帮扶力度。”调研中,汪洋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根据这一指示,清远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扶贫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新部署扶贫工作。2008年,他们把“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当成开展解放思想专题调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年初,下发了《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年9月,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要全部带头挂点到村,领导干部“扶一村、富一村”,党员干部“扶一户、富一户”。
&&&&由于动作快、思路新、落实到位,清远的扶贫“双到”工作当年就取得了成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清远视察、调研扶贫工作时指出,清远在创新扶贫开发的机制,把扶贫开发的任务“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等方面有新突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他认为,清远抓扶贫工作办法新,措施好。
&&&&“胜不骄败不馁”,清远一直都很清醒。上级的肯定与表扬增强了他们做好扶贫“双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明确了“帮扶什么人”、“怎么帮扶人”,以及“谁人来帮扶”等问题,并提出“五子”工作方式,即扶贫工作只有找准靶子、结成对子、开好方子,才能走出路子、结成果子。
&&&&一是找准靶子。日,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现场会上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关键要号准脱贫致富的脉,找准症结,开好方子。如果说扶贫开发是打靶的话,那么首先是要找准“靶子”。对此,清远市提出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全市302个省定贫困村,34600户贫困户、115390人全部登记造册,实行电脑管理,100%贫困村录入帮扶措施。
&&&&二是结成对子。结成对子,就是解决“谁来扶贫”的问题。清远2008年9月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目标任务,把帮扶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到2010年,清远共有驻村干部831人,省定贫困村结对帮扶干部1.7万人,非省定贫困村结对干部1.6万人。驻村队伍,100%完成进村对接,100%贫困村录入帮扶措施,规划到户率达97.8%。
&&&&三是开好了方子。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清远市有针对性地开出了治贫的“方子”。他们坚持一个方针(开发式扶贫);注重两个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重点抓好“三业”(促进贫困村兴产业,鼓励贫困户创家业,教育帮扶干部干事业)。围绕产业发展,突出做好产业扶贫的文章,逐步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的格局。温氏猪、清远鸡、天农鸭、乌鬓鹅、海大鱼、蒙牛奶等国内响当当的产业均成为清远扶贫的名片。
&&&&四是走出了路子。清远是“双到”工作的发源地,他们率先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形式,探索出了具有清远特色的五种帮扶模式,即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模式、互助金启动模式、劳务输出促动模式、移民搬迁发动模式。
&&&&五是结成了果子。仅2010年,清远全市就有27763户、111175人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其中104条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1人收入达2500元以上。如期超额完成了清远市委此前提出的2010年达到10万人脱贫、100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2010年11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佛山、肇庆、清远三市“双到”工作汇报,会上汪洋书记对清市“双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表扬清远市“双到”工作思路清晰、方式创新、措施得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黄华华省长认为,清远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性很强,实际效果明显,对全省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展望:提前一年率先基本脱贫
&&&&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既有先行一步、繁华富庶的珠三角,也有贫穷落后、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粤北山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短板”。
&&&&清远,离广州不远,却与广州有着几年的“时差”。连南、连山、阳山、英德、清新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山区、高寒山区的发展成为“清远之苦”“广东之痛”。
&&&&2011年1月,省委书记汪洋在连南瑶族自治县调研时提出,要下决心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高寒山区的群众搬迁安置问题,把“最穷的地方在广东”这个帽子彻底摘掉。
&&&&2011年6月,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葛长伟在清远市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会上指出,“老少石边寒”地区的群众不走出大山,不脱离贫困,“最穷的地方在广东”的帽子就摘不下来。因此,要摘掉广东的“贫穷帽”,就必须先摘掉清远的“贫穷帽”。
&&&&为了“摘掉”清远贫穷的帽子,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提前一年率先基本实现脱贫目标,突出抓好危房改造和高寒山区移民两个工作重点,并坚持干部驻村、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开、扶贫工作考核和年审制度,在脱贫增收上,着重强化四项措施,抓好扶贫宣传、资金募集等五项具体工作。
&&&&按照计划,清远市今年要实现67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被帮扶的7.6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确保全市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的贫困人口占被帮扶对象的90%以上,完成提前一年率先基本脱贫的目标任务;要完成危房改造11911户,其中省定贫困村8887户;要完成高寒山区移民196个自然村、人。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清远市提出在下述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首先,在产业扶贫上狠下功夫。立足贫困村资源优势,把能够直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具有较好前景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引导和帮助贫困村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为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创造条件;加强与中直、省直和佛山市等帮扶单位的协调与沟通,想方设法引进扶贫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大中型龙头企业,为贫困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贫困地区农户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第二,在促进贫困群众转移就业上狠下功夫。依托各级劳务培训基地,加大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力度,增强贫困农民劳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脱贫致富技能;加快建立健全劳务中介机构体系,逐步改变自发性、零散性的输出方式,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在加快下山移民搬迁安置上狠下功夫。广东省将清远市定为高寒山区移民搬迁示范市,要求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其中,今年要完成高寒山区196个自然村、万人的搬迁,任务很重。清远各县(市、区)将按照要求逐步推进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为了确保高寒山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清远提出要做好下山移民的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通过采取各项措施,让高寒山区移民既“安居”又“乐业”。
&&&&第四,在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上狠下功夫。按照省的统一部署,今年清远市要完成危房改造11911户、建设30个“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清远各县(市、区)已明确危房改造时间表,将千方百计落实资金,做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的规划、动员与推进工作,按时按质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让贫困农民早日住上“安全、实用、卫生、经济”的房子,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
&&&&第五,在构建稳定脱贫机制上狠下功夫。确保贫困人口不返贫,实现长久、稳定的脱贫,是扶贫“双到”工作的最终目标。清远将对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快构建各种长效机制,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对已脱贫的贫困村,将建立完善专业合作社和互助金合作社,大力发展稳定致富项目,构建村级稳定脱贫保障机制。对新增的贫困人口,将及时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扶贫不留死角;对已脱贫的农户,将进行登记造册和跟踪服务,有效控制返贫现象的发生。
&&&&扶贫典型
&&&&省民族宗教委的长效扶贫机制
&&&&三排镇连水村地处粤北山区,是一个集“老、少、山、边、穷”于一身的石灰岩地区的省级贫困瑶族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生产生活条件极差。2008年时,全村共有农户468户1856人(全部属瑶族),其中,无(危)房和泥房户119户520人。
&&&&老排自然村地处高山坡上,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出行和生活饮水十分困难,村民搬迁愿望较强烈。上世纪80年代已有部分村民开始自发搬迁。但是长期以来,村民对建设新房缺乏统一规划,仍然零散地建在山上,且纠纷多,“脏乱差”现象严重,存在“有新房、没新村”现象。
&&&&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省民族宗教的领导和驻村干部来到了这里。他们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发展思路、发展资金以及脱贫方法。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省民族宗教委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帮扶连水村发展。截至2010年底,连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300%和30%,全村有7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据了解,今年省民族宗教委还将投入400万元开展各项帮扶工作。
&&&&在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践中,省民族宗教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把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移民搬迁工作相结合,把移民新村建设与特色村寨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就地移民的新路子,着力建设连水村墩龙瑶寨,致力于把新村打造成集生产生活、文化、商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移民新村。
&&&&连水村村民盘动二原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户。在帮扶组未到前,他与兄弟、父母共10口人同住在三间共约60平米的泥草房中。平时靠种早造水稻,山地种玉米花生,农闲时家中男人还会到附近地区打散工。即便如此,他们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足1500元。在省民族宗教委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不仅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分到10亩桑地及35平米的配套蚕房,还新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运输。驻村干部介绍,如今盘动二原全家已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预计今年全家收入可达5万余元。
&&&&在连水村像盘动二原一样的村民很多。在省民族宗教委的帮扶下,他们不仅住进了新房,还找到了新的赚钱技能。在接受采访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话“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省民族宗教委真心帮扶,我才能有新房住。”
&&&&据了解,连水村墩龙瑶寨新村目前成为连南就地移民的示范点。为进一步打造好移民新村,今年省民族宗教委积极联系香港宗教界捐资150万元,建设移民新村二期工程,拟建37栋,用于解决37户泥房户住房困难。目前,征地、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工作全部完成,拟于近期动工建设,年底封顶。
&&&&黄口村“自救”改变落后
&&&&黄口村位于清城区飞来峡镇东南面,全村共有20个村小组、534户2645人,其中贫困户113户、400人,有劳动能力可帮扶的贫困户89户、360人,有耕地4500亩,山地9300亩。由于村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且群众的观念守旧,发展意识不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成为清城区三个省定贫困村之一。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其中可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为1859元。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后,黄口村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把“脱贫”工作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近两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在驻村工作组和帮扶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黄口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可帮扶贫困户家庭的收入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大大改观。
&&&&2010年,黄口村集体经济收入9.342万元,比2009年增长273.68%,远远超过了3万元的脱贫标准,提前一年实现脱贫目标;全村89户可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190元,比2009年增长125.39%,全部89户可帮扶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了2500元,脱贫率达100%。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黄口村投入150万元,建设了瓦一村小组和下沙村小组两条全区精品文明村;投入382.7万元,完成了14.64公里的乡村道路建设;投入2.25万元,对小学校舍进行改造维修;投入191万元,完善了1600亩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0万元建成新的办公楼;争取区镇投入813.74万元,对大厂围3公里堤段按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建设。
&&&&与此同时,黄口村的干群思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民们不再“甘于贫困、不思进取”,在干部的带动下,全村村民自主脱贫意识不断增强。89户贫困群众切实按照“一户一法”的帮扶方案,积极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脱贫之路。据统计,目前该村有46户贫困户发展冰糖桔种植、20户发展冬瓜种植、23户发展养殖牛羊鸡等项目,同时共有49户贫困户通过政府的就业技能培训后输出65名劳动力外出务工。2010年全村共有49户贫困户通过劳动力输出脱贫,有40户通过种养业增加收入脱贫。
(来源:南方日报)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号主管: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技术支持: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信息中心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5楼&&&&&&&&&&&&&&&&&& &&&&&&&&   邮编:510500电话:020-0-&& 传真:020-&&&捐赠热线:020-&& 邮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山县人民法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