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赣州市潭口镇镇金牛广场附近有无线网吗

江西省南康市潭口镇有没划给赣州_百度知道
江西省南康市潭口镇有没划给赣州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口镇现在归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过段时间南康都要化给赣州市、
整个南康市都在赣州市内。
其他类似问题
南康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潭口镇 - 概况
潭口镇校园潭口镇总面积64,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14个村民小组。辖,岭上村,洋山村,坞埠村,村头村,台头村,下坝村,金塘村,路背村,田头村,三观村,上元村,坳上村,龙塘村,石禾村,代卫村16个行政村、南街、北街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万人。105、323国道及京九铁路穿越镇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潭口镇通过着力加强小城建设,有力促进了潭口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00年以来,潭口镇先后获得“中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和“中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国副主席罗豪才、省委书记孟建柱、社会学家费孝通、艾丰等上级领导和中国知名人士先后到潭口视察,并对潭口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潭口镇 - 历史发展
潭口镇村庄潭口镇建制于明朝洪武年间,江西通往广东的古驿道途经潭口,清代潭口又称“九牛圩”,是赣南历史上的古镇和名镇。1928年,震惊赣南的暴动写下了潭口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辉煌历史,为赣西南革命斗争打响了第一枪。潭口镇在建设、管理、发展小城镇工作中,确立了建设“赣州的后花园”的工作思路,并把潭口定位为“具有中等县城规模的工贸型小城镇”,通过多年的努力,潭口的小城镇建设走在了赣南乃至全省的前列。短短的五年间,潭口镇新建小城镇面积1.8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城区新建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广场和商业步行街,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品位和档次。通过小城镇建设,潭口镇培育了、小、、花卉、矿产品加工等几大专业市场,并有力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潭口镇建立了江坝1000亩连片果业基地、300亩无公害疏菜基地、500亩连片花卉基地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辐射带动了潭口镇40%以上的农户发展与基地相关的产业。潭口镇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潭口镇正努力朝着建设“赣南第一镇”的目标阔步迈进。
潭口镇 - 文明城镇
农村日,中央文明委传来喜讯:被评为“中国文明镇”。走马南康市潭口镇,现代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整洁宽敞的街道、碧绿如茵的草地、气势宏伟的广场、景色秀丽的新村庄、人流如织的商业区,人们随处可感受到规范有序的秩序、如画的风景以及城镇居民的文明风采。 潭口镇把村镇建设作为创建文明镇的必备硬件和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把规划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当作龙头工作来抓。2000年来,潭口镇先后聘请省、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小城镇建设、村庄建设、知识化工程、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规划,制订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依照规划,潭口镇累计投入4.2亿元,每年以0.2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镇中心区面积,先后建成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广场、商业步行街和赣南小城镇一流的农贸市场,建成了金牛大道、潭口大道、金石大道等几条宽35米以上、长500多米的宽敞街道。在农村,潭口镇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了56公里通村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水泥公路,并建成了3.2万米“三面不见泥”的高标准水渠。同时,突出抓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融入创建“中国文明镇”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镇生产、生活条件。
潭口镇 - 产业发展
休闲场所在创建文明镇工作中,潭口镇做到年年有规划,事事抓落实,并把经济建设放在创建文明镇的首位。2003年来,潭口镇大力开展“读书兴农”活动,规划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培训网络,设立了68个农民培训点,使潭口镇2.1万农民经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或就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潭口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了强镇富民的十大产业,包括1000亩、3000亩、从业人员1200多人的木材加工园区、年纳税上千万元的矿产品加工产业等,并引进了年产15万头生的加大集团原种猪场,还培育形成了无公害、优质葡萄、草莓等特色农业产业。潭口镇农民以每年递增300元的速度增收,2004年,潭口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08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0元。 2000年来,潭口镇还注重增强全民创建意识,发动千家万户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潭口镇先后举办了2万多人参加的农民文化节、创建卫生村镇万人签名等全民性的创建活动,组建了卫生监督、援助、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服务等几支群众性队伍,管理和服务文明镇创建工作。在小城镇和农村,分别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门前三包”卫生管理责任制,把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为规范贯彻落实到农村、机关、,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潭口镇还加大投入,建成了社区、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了一批农民公园、农村文体休闲娱乐区,各村建设了文化中心,组建了老年队、队、队、女子队、少年队等群众文体组织,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潭口镇还着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各居民区重视搞好诚信服务,通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等手段,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贯穿到创建工作中,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目前,潭口镇共有18个单位分别荣获中国、省、市级“青年文明号”或“文明单位”称号。
潭口镇 - 农村建设
潭口镇新农村建设中,潭口镇把的重心放在增点扩面和整体推进上,全面铺开了潭口镇17个村的“三清六改”工作,并着力打造金塘村、台头村和江坝村、、乌埠村两个精品示范群落。按照“五新一好”要求整体推进,提升金塘、江坝等村的品质和内涵。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瓶颈,镇里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推动土地向能人集中,向优质产业集中,壮大蔬菜、花卉和瓜果等城郊农业。该中心已促使120多亩土地流转。此外,还聘请了村廉政文化,设立了和谐家园救助站,组建并培训了一支义务消防队 伍,建设了一大批农民公园、健身休闲小区、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完善了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农技服务、小超市、村级福利院等,使村落社区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06年,潭口镇在赣南乡镇率先实现了村组通水泥路的目标。金塘村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精品村,潭口镇被列入全省小建设示范镇,并获得“中国文明镇”的荣誉,潭口镇党委在06年7月还被授予“赣州市十佳先进党组织”光荣称号。
潭口镇 - 特色产品
心农村小炒鱼:与、鱼饺合称赣州“三鱼”,是赣州人的家常菜。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 荷包胙:“”享有盛名,与南安府戴状元有关。相传,清乾隆时大余人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酬谢乡邻。厨师们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肴。 糯米酒:客家,俗称黄酒。黄灿灿的颜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诱人哟!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后,拌上酒药,装进大缸里,盖住缸口,发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 辣椒酱:以“顶呱呱辣椒酱”最为有名,在明末清初就开始生产。选用优质鲜红辣椒、大豆、糯米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品种有芝麻辣椒酱、花生辣椒酱、鲜椒酱等。采用瓶装和代装。具有色泽油润、酱簟味浓、甜辣可口、八口起沙、味美助食、经久耐藏等特点,为风味独特的。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并编入了《中国名特产品》一书。曾获赣州地区食品博览会获金奖、“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产品”、“江西省用户满意产品。产品畅销中国,远销东南亚、港、澳等地。 甜柚:南康市是中国闻名的“中国甜柚之乡”。所产皮薄肉嫩,清心润肺,为历朝贡品,素有“天然罐头”美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路过南康时,曾欣然写下“幽人自种千头桔,远客来寻”的诗句。 腐竹:南康的特产之一,属豆类制品,是南康人家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味美、鲜。
潭口镇 - 特色农业
潭口镇兴建了下坝3.6公顷优质葡萄,金塘3.8公顷草莓基地,路背3公顷脐橙基地,坞埠16公顷立体种养基地和金塘年出栏2000多头生猪基地。对原有的江坝20多公顷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和70多公顷连片果业基地等八大基地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基地规模,改良了品种,提高了基地品位。江坝果园30多公顷美国布朗李、下坝的、金塘的草莓全部销往港澳、赣州等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潭口镇 - 荣誉
潭口镇校园2002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中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200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乡镇”、“赣州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先进单位”、“” 200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赣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被评为“”、“全省卫生镇”、“全省农村经济百强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0:58:3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南康市潭口镇人民政府企业办公室&共127人浏览
查找附近其他商户
南康市潭口镇人民政府企业办公室& 附近其他商户
爱帮快速收录服务
1个工作日收录|更快展示|更多商机
免费咨询热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州市潭口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