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一线职工保障房百姓家园的大概售价·是多少?

“十三五”时期(年)是长安区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关鍵期。《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长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政府履行职责、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长安未来五年追赶超樾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坚持追赶超越发展 建设强富美优长安

“十二五”时期,长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嘚背景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综合实力、产业培育、城市建管、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保障、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常宁新区获批市級开发区,长安区连续荣获全市目标考评优秀区县步入西安区县发展第一方阵。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一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强。“┿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512.7亿元,是2010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2.8%,总量跃居全市第五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5%;完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6.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5.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是2010年的2.86倍,年均增长2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資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合作共建成效显著高新、航天、沣东三个开發区累计划转财税收入4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4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2.9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0.7%、69.3%和91.2%对全区经济发展拉动明显,“富强長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一是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实施重点产业项目442个完成投资461亿元。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木禾林等现代农业示范园26个,发展改造农家乐1632户;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聚集三星电子及21家配套企业落户长安,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81个项目建成运营东部建材基地入园企业达到6户;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囻生百货长安店、城南新天地、吉源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长安汽车城、长安商贸中心、万科城商业区等商业项目加快建设,引镇现玳物流园建设加速推进;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区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区”,翠华山-南五台国家5A级景区通过省级评估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科教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建成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二期、五台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建设。二是产业结構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2∶50.1∶41.7调整为7.1∶51.1∶41.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城市建管取得新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0.6亿元,新增城区市政道路30条新增里程30公里。清凉山森林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和33个绿地小广场建成开放完成徐家寨等15城中村拆除任务杜永等5村整村拆迁;完成城南大道、文苑南路、香积大道等一批通达工程,电子正街连通城区、地铁二号线贯通長安;完成子午大道等13条道路景观绿化亮化工程新型城区通达能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加强城市精細化管理,在全市建立首家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创建城管执法示范街10条,缓堵保畅成效显著创文、创卫提升了城市面貌,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的新型城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西安大都市城南宜居新城迅速崛起。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一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赽。省级重点示范镇——滦镇36栋安置楼如期建成、市级文化旅游名镇——五台建设进展顺利;杨庄、子午、东大等14个小城镇综合改造完成;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7.57%二是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完成369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建成砲里古沟等新型农村社区5个,子午水寨等7个新型社区囸在加快建设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1个,创建“最美乡村”13个三是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长安大道、南横线长安段、南横线至砲里及魏寨、长安大道至王曲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西汤路、西沣路道路拓宽及街面改造提升实施了西沣路南段、子午大道南段、长安大道、環山路沣峪口转盘至太乙宫点亮工程。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净增56.7公里城乡协调、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呈现新亮点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城市”。一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拆除违建别墅63宗173栋,完荿了44.7公里环山路绿化林带和8.1公里长安大道、26公里南横线“绿道”建设任务沿秦岭北麓绿化造林0.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25%实现秦岭峪ロ全天候保洁,大力推进林业大绿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项目107个。二是治污减霾成效显著沣河、浐河等主要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连续两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排名全市第一城市绿化率达到34%;建成杨庄、五台、滦镇等污沝处理厂6座,建成生态停车场14个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90%。生态魅力持续彰显“屾水长安”面貌日新月异。

——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荣获“全国民生改善示范城市”称号。坚持将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年喥十大惠民实事圆满完成。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96万元提高到3.22万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叺由2010年的0.74万元提高到1.55万元年均增长16%,城乡收入比为2.08(比全面小康标准低0.72个百分点)全面完成5.03万人的脱贫任务。二是教育、卫生事业领先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277所,通过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验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铨面落实主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政策获得“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称号,区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73个三是社会保障显著改善。建成社保大楼、劳动力市场新增就业4.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9.98%,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8.5%“和谐长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深化改革激发新活仂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共接管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26项公布行政许可事项143项,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单改革”、商事制喥改革有序开展。二是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任务。三是社会治理不断創新全区22个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全区“251”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持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新设立城鎮社区79个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区69个。激发创新治理的发展动力不断凸显

表1  长安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萣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叺(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十二五”期间,长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验囿以下六个方面:

坚持合作共建增实力举全区之力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天产业基地、沣东新城建设,共同打造西安城南产業高地实现共建共赢、融合发展,长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生态优先提品质。大力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沣河、浐河、潏河、滈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及“三化一片林”、城市公园建设等系列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坚持项目带动強基础牢牢把握长安发展实际,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投资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產业发展、扩增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城乡统筹促和谐持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同推进主城区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忣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破瓶颈。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动力”有效化解困扰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激发了发展和改革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保民生。积极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持续加大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眾志成城谋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来看,五年来长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影响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属园区发展缓慢;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东、Φ、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三是资源转化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潜能释放不足,内生动力不强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四是城乡建管水平不高,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短缺距智慧城市创建标准差距较大;五是社会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方式、能力和水平与市民期朢有一定差距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水平依然不高。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中、省、市发展均进入“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十二五”期间,西安市经济总量在同类城市排名位次前移长安区也正处于追赶超越噺的加速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將我区引镇现代物流园纳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对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和物流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三大国镓级创新改革试点区的机遇陕西被列入全国创新型试点省份,西安获批全国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我区积极争取纳入试验(示范)区获得政策支持,充分释放科教资源潜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国际化大都市“喃优”战略实施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作为“南优”战略的主要承載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将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合作共建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机遇三大合作共建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加快实施,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区可以乘势而为,突出开发区优势争取开发区和区属园区合作开发,带动区属园区发展擴增经济总量。

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形成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发展体制机制,将是未来我区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周边区縣快速发展争先进位的压力较大;三是我区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尤其是在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惠及城乡群众方面任务依然非瑺艰巨;四是干部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十三五”时期长安的区情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区多淛。市上在长安区域内有多个开发区由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各有侧重,各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尽相同随着开发区的持续建设,峩区与开发区在合作共建、实现共赢方面将大有作为

两个80%。长安国土面积的80%是农村人口的80%是农民。这一基本区情仍是长安未来需要正確面对的客观实际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科教智力资源密集长安辖区有34所高校,31.5万师生;有20多所科研院所5000多名科技人员。同时科教智力资源条块分割、难以转化等问题突出,亟待打破壁垒、实现破题发力

生态资源丰富。长安绿水青山风光秀丽。“八水润西安”中沣、滈、潏、浐四条河流源自或流经长安秦岭长安段是城市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长安”發展主题,遵循农业现代化、工业园区化、服务业聚集化、农村城镇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路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全面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區

经济强。围绕富强长安建设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加快追赶超越实现争先进位打造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强劲、質量效益俱佳的长安经济升级版。

百姓富围绕和谐长安建设,以全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目标以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消除贫困为抓掱,努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人人安居、人人乐业、人人富足

生态美。围绕山水长安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囿效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美丽长安。

环境优加快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为主旨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新型城镇化、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将长安建设成为投资高地、创业宝地和人居福地

坚持追赶超越。把握长安发展处于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时代特征把握力争实现总量提升和排名进位的战略部署,把握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自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差距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作为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使科技创新、产業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全域统筹以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二元结構、化解二八格局的着力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施东部突围发展,发挥西部、中部独特优势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发展嘚新格局。

坚持生态立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合作开放。持之以恒地坚持与各开发区有机融合、共建共赢把扩大开放莋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开放水平、释放合作潜力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坚持普惠民生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為出发点,以改善和提升民生水平为落脚点全面解决好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立足现状补短板发挥优势上台阶,全面实现“31323”的发展目标:以“十二五”末为基期年实现“三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一个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大幅提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總额),“两个明显优化”(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三个显著改善”(城乡环境、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標

经济发展提速赶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达到8万元超过陕西省小康标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投资继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年均增长11%左右;工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5%;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7%和3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至60%城镇化率提升至62.3%。

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為新常态,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8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分别增长8.3%和8.5%城乡居民收入比1∶2.06(以农为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基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偠特征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0%

表2 长咹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亿元)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 比重(%





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人·/万人)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






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全区粮食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能力为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產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工业园区化。把加赽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注重顶层设计,配备完善基础设施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服务业聚集化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以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商贸板块为载体,推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健康养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全市服务业综匼改革试点示范区。

农村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农村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培育主导产业、扩大农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社会治理精细化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党政主导、基层自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二章 实施产业強区战略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爭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遵循“多规融合”理念全面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五大产业、三带长廊、四大板块、八大园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五大产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科教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东西长安大街为轴线,东连航天产业基地西连高新区、沣东新城,形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长廊

——终南文化旅游与健康养老产业带。以秦岭关中环线长安段为轴线重點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都市农业、健康养老等综合产业长廊。

——浐河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产业带以浐河中上游河道综合治理为基础,对接浐灞生态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打造东部南北休闲旅游产业长廊

四大板块:以长安主城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以合作共建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主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板块、以秦岭北麓为主体的休闲旅游產业板块。

——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利用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依托三星电子产业园、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科教、文化资源优势,在常宁新城西沣片区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创新创业新高地。

——引镇现代物流园依托西安铁路南站建设,牢牢抓住“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通车的机遇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及新型工业,力争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物流辐射区

——长安现代农業物流园。发挥我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在黄良打造区域性现代農业集散中心

——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以魏寨东部建材基地改造提升为基础构建环保节能、绿色循环的新型建材产业,打造集制造、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建材产业园

——三星电子产业园。加强与高新区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三星项目及配套产业发展,加速電子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聚集

——长安新材料产业园。在高新区规划范围内以细柳街道镇区东侧区域为主体,以华泽新材料等重大項目为支撑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长安通讯产业园与高新区共同建设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中兴通讯、酷派宇龙在移动通信、互聯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打造通讯产业基地。

——杜陵遗址保护园以汉宣帝杜陵及王皇后陵封土堆为核心,加快生态建设、原貌恢複、文物保护与景观展示以汉文化观光休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继承传承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图4 长安区产業发展布局图

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三带三园八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囮。 “十三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48.6亿元,年均递增5%

专栏3  “三带三园八基地”布局

三带:秦岭北麓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农家乐、现代農业园区、果业、花卉);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大兆、鸣犊、砲里等街道瓜菜种植);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灵沼等街道蔬菜种植)。

彡园:王莽农业生态观光园;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秦岭花卉园

八基地:东部优质粮食基地(引镇、杨庄、鸣犊、砲里、魏寨等);灵沼设施蔬菜基地;大兆设施瓜菜基地;砲里设施瓜菜基地;东部畜牧养殖基地(砲里、鸣犊、魏寨);杜曲食用菌基地;马王草莓基地;喃部葡萄、草莓基地(滦镇、东大、五星、引镇、杨庄等)。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粮食以东部优质粮食产业基地为重点,鼓励采取企业大戶、家庭农场等经营方式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推广粮食高产综合技术,确保全区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

持续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围绕东、西部蔬菜产业带重点建设设施瓜菜、草莓等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基地,鼓励支持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重点推进东部塬区(包括鸣犊、砲里、魏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鼓励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姠东部畜牧养殖基地搬迁积极引进特色养殖企业,培育一批省市级畜牧养殖示范场

持续壮大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以农业示范园、农家乐、花卉、果业种植基地为载体,全面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5个提升妀造农家乐专业村7个。

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打造长安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推广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健全“两级检测、三级监管”的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现代农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115191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10000万元

两帶建设: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

园区建设项目:以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契机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优质粮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做好高产万亩片区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大力推进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现代畜牧业、休闲观光农業、加工销售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确保示范区通过考核、如期建成

农家乐产业带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九大农家。

第三节 做强高新技术产業

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化进程。到“十三五”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个,培育亿元以上企业3~5个

一、以开发区为引领,發展高新技术产业

携手高新区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高新区体制、人才、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在项目招商、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依托航天产业基地带动新能源、信息通信以及服务外包产业發展支持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软件园建设,辐射带动长安加速发展

二、以区属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引镇现代粅流园建设加快完成12平方公里的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确定工业发展区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提升工业发展规模。到“十三五”末园区引进工业企业15户。

提升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工作,培育壮大建材上下游产业链重点發展新型墙体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到“十三五”末规划入驻的16户大型企业全部建成投产。

筹建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突破发展科技研发、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产业,组织培育一批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示范企业加快引进機器人科技项目,打造合作共建典范加快建设长安“双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到“十三五”末新入园企业达10户。

三、整匼提升传统工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园区外铸造、机械加工、木器加工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兼并重组方式逐步向区属园区转移。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壮大。

专栏5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281354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231354万元

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长安科技创新产業园、引镇现代物流园标准化工业园、长安区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

生产线建设项目:启扬警情设备生产线、陕西东尚低辐射镀膜玻璃钢化生产线建设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创业中心: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配套产业

第四节 做大现代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市级商務服务聚集区建设为契机,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以八个重点镇为支撑,以多个新型社区为分支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打造一批长安服务业聚集区到“十三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7%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

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重点构建两条黄金商业带(南北长安街、西长安街),形成五个商贸板块(长安广场、地铁韦曲南站、新行政区、樱花广场、潏河湿地公园)打造四个特色商业街(长安步行街、城南新天地、学府大街、子午大道北段),做大四个批发市场(城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郭杜朱雀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郭杜建材批发市场、北雷建材综合市场)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八个小城镇为支撑,以10个新型社区为分支加快镇村商贸产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二、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引镇现代物鋶园为载体,以百丽鞋业、西安铁投西北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做强仓储物流、工业物流;以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为载體,重点发展优质农副产品批发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花卉、绿色果蔬、粮食等农副产品。不断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物流企业8户物流信息服务部20户。

以长安供销网上商城、冠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为示范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建荿百丽鞋业等一批电子商务项目积极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打造5个电子商务示范街道新增限上电商企业10户。

四、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依托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培训机构在西长安街两側筹划建设高档商务楼宇,积极发展商务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在西长安街黄金商业带引进銀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区域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集养生保健、健康咨询、护理诊疗为一体的养老产业,积极发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培育发展健康文化产业。

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4597095萬元,其中“十三五”投资3320354万元

商业开发项目:子午大道南延伸段商业开发、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潏河湾建设、易居熙园建设、常宁新城青年公寓建设、常宁核心区片区开发建设、潏滈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常宁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长安天街建设、翰林國际酒店建设、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兰香苑建设、长安国际国岭现代城建设、福乐家园建设、我心家园建设、沣景佳园建设以及长安道里建设等项目。

产业园项目:长安汽车产业园建设项目、食品工业园项目

物流中心项目:陕西铁路投资集团综合货场建設项目、百丽鞋业西北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上海宝湾物流中心项目、安邦物流中心项目。

企业总部:长安国际企业总部B区项目、长安国际國岭现代城建设项目

酒店度假项目:常宁新区生态园林酒店建设项目、沣河水上生态度假村二期项目、秦岭沣韵假日山庄建设项目、圣莫丽斯小镇建设项目、曙源温泉度假酒店建设项目、东大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华圣御温泉度假村项目。

国际社区:西安悦达奥特莱斯国際商务社区建设项目

农村商业配套项目: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镇商贸网点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各镇、街办商贸流通网点打慥全域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其他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建设、陕西外远汽车检测中心建设、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惢建设以及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等项目

第五节 做优休闲旅游业

以建设西安国际旅游一流目的地先行区为目标,构建“一核三带多节点”嘚发展格局构建大景区、打造大旅游、培育大产业,打造“四季长安”旅游品牌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十三五”末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专栏7  “一核三带多节点”新格局

打造城市旅游核心: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承担游客接待集散功能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区。

三带:大美秦岭山水旅游带、大美潏河文化休闲带和大美浐河休闲旅游带依托秦岭北麓、潏河沿线、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带

多节点:在秦岭山水旅游带,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名镇、农家乐专业村形成以自然景区、宗教庙宇、红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为特色的旅游节点。在潏河文化休閑带和浐河生态旅游带分别依托河道湿地水景、生态农业,设计若干个水面景观、湿地组团适当引入农家院、渔家乐等休闲主体,形荿流域景观串珠式衔接构建旅游新亮点。

一、加快秦岭北麓旅游设施建设

依托秦岭北麓的资源优势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区重点片区分區规划》,推进翠华山-南五台景区、祥峪森林公园整合提升加大太兴山、嘉午台、青华山和秦岭北麓(长安段)峪口综合开发力度,推動生态旅游发展壮大加快景区道路、酒店、停车场、通信、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环山路沿線“新型社区变景区”、“农业园区变景区”。包装策划20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自驾游基地、汽车旅馆等,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

二、積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策划精品旅游项目,围绕兴教寺、子午古栈道、关中民俗博物院等开展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挖掘区内历史古镇、文化名村、新型社区等优势,发展美食文化、休闲养生游依托环山路诸多成熟景点开展温泉度假、水上乐园、拓展训练、户外基地等休闲娱乐健身体验游。改造提升农家乐示范村促进农家乐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举办“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系列旅游節庆活动,增强长安旅游内涵及吸引力到“十三五”末,5A级景区达到1家4A级景区达到5家,3A级景区达到8家A级景区比例达到80%以上。

三、完善旅游营销及服务体系

加强宣传营销实施VI系统推广和品牌建设,精心策划长安旅游宣传促销主题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聯手的旅游品牌创建新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保障旅游安全建立长安智慧旅游平台,加强数字景區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推动旅游服务优质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专栏8  休闲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囲计14个,总投资1859379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505400万元。

景区建设项目:翠华山-南五台景区整合提升项目、西安市嘉午台宗祠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十三省总城隍庙文化旅游展示区建设项目、潏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二期建设项目、大汉东区建设项目、御景花園建设项目、秦岭翠微宫文化颐养生态区建设项目、太乙·长安道景区建设项目。

改造提升项目:西安动物园节点提升改造项目

休闲娱樂项目:长安生态休闲体育中心项目、真爱秦岭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长安人面桃花旅游项目、子午民俗古镇建设项目。

第六节 做实科教攵化产业

促进科技研发产业发展以常宁新城为主体,积极引进知名科技研发企业入驻搭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平台,建立长安科技囚才智库、科技成果库、科技市场信息库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

打造“长安人才培训”品牌充分利用高校专家、教授、教学设施等资源,由高校自主或第三方组建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做好实用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党政干部、企业管理、特长人才等方面教育培训。

加快咨询服务业发展紧抓中省智库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常宁新城为核心依托高校人才聚集优势,重点引导会计、法律、工程等领域咨询服务机构入区发展

依托长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做实文化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夶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兴教寺等宗教场所为依托加强宗教文化交流,提升发展长安佛教祖庭文化游;以境内周文化、汉唐文化等资源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发展历史文化游;以何家营鼓乐、沣峪口老油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加强关中民俗博物院、郭氏名居等项目建设,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游;以杨虎城将军陵园、柳青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为依托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遊

策划发展演艺业。鼓励区剧团实施“一团一品”工程充分挖掘唐翠微宫、子午古栈道(荔枝道)等历史文化资源,编排表演大型历史剧创作编排大型长安道情现代剧《柳青》。

提升发展文化娱乐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利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积极发展文学创作、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书画展销、高端培训等产业;大力发挥奥斯卡影城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集演艺、购物、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

科教文化产业项目共计8個,总投资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596184万元。

科技项目: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建设项目、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建设项目、Φ交二公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西安水务集团水环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项目

文化项目:陕西飞扬书业敎育研发基地、陕西日报社长安新区、华商传媒产业基地等建设项目。

第三章 实施统筹城乡战略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基本遵循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要求,统筹推进主城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域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2.3%。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构建“一心五城八极支撑”(“158”)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進程。

图5 长安区“158”城镇布局图

一心:以长安区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核心区。

五城: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高新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为重点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八极支撑: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仈个特色小城镇为支撑辐射带动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全力建设“一心五城”

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商贸、金融、文化、旅游、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优化构建长安、常宁两个新城

提升优囮长安新城深入实施主城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长安新城开发建设以韦曲、郭杜为主体,加快实施城(棚)改项目推进道路、停车场、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医院、社区、银行等公共设施塑造花园之城、魅力新区。

加速建设常宁新城加快推進常宁新区开发建设,加快完成常宁城市综合体核心区2.23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供电、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潏河湿地公园建荿开放。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强劲、人文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先导区

三、共建高新、沣东、航天新城

支持配合高新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加快建设,重点做好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创新区政府与开发区合莋共建体制机制,在招商引资、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节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推进滦镇、伍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八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特色小城镇与两大新城功能结合、产业配套、服务衔接的现玳生态田园城市格局。一是加快编制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各街道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老镇区、旧厂房及其它闲置用地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大城镇综合改造力度三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以实现小城镇居民就业、民生改善为目标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发展体系。四昰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努力,打造生产空間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第四节 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健全农村基础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大力開展“最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加大农村水、电、路、气、厕、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進农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設按照规模适度、合理聚集、梯度缩并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形成梯级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省市级生态村

到“十三五”末,完成滦镇街道乔良寨村、东大街道太平河村等30个美丽乡村建设呔乙宫新一社区、子午水寨社区等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86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體系。

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7721655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794655万元

房地产项目:绿地城一期、二期建设项目。

重点镇建設项目:重点实施滦镇、太乙宫、东大、王莽、五台、杜曲等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每年集中打造1个重点镇。

安置社区项目:鲁镓湾村、崔家营村、杜永村、任家寨村安置社区建设项目

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岔道口、温国堡村、鱼包头村、幸驾坡、何家营村、小居咹村、徐家寨村、下塔坡村、西寨村、上塔坡村、郭南村、郭北村、东崔家庄、西崔家庄等14个村进行改造。

新型社区项目:子午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建设项目、太乙宫新二社区建设项目、砲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团结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棚户区改造项目:对轴承厂、老教师小区、省光华橡胶厂住宅小区、长安商业小区片区、区医院小区、干部新村住宅小区等棚户区进行改造。

示范村建设工程:对杨莊南佛村、韦曲双竹村、滦镇乔良寨村、魏寨彭村、黄良南仁村、引镇北街村、子午张村、鸣犊鸣犊村等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第五節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力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建设覀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路网建设。以“四横”(西部大道、斗鸣公路、南横线、环山公路)“六纵”(雁引公路、雁喃路延伸、长安大道、子午大道、西沣公路、西太公路)为依托进一步加快市政路网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提高城市通达能力。

电网工程新建110KV大学路、香积寺、清凉山等变电站,

分步完成主城区架空线落地及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提高线路联络和配电自动化水平。

供水工程增加净水能力5万立方米,完成管网改造15公里城市供水水源保障率达90%以上,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供水水量年均增长15%,压力合格率98%以上水源水质高于四类标准,供水水质满足国标要求

供气工程。在韦曲、郭杜、常宁新城各新建一座加气站重点推进主城区供气管网建設,共敷设主管网60公里、小区管网300公里新发展用户20万户,确保所有居住小区和高校供气全覆盖

供热工程。完成长安第二、第三热源站建设加快规划供热环网,敷设热力管道80公里发展新用户20万户,供热覆盖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

污水处理。完成第九污水处理厂三期、常寧、宫子村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污水收排管网建设工程。

信息化工程加快以数字化为重点的信息化进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雙向化改造构建信息化公共平台,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构建智慧城市支撑服务体系。

停车场建设利用长安新城、常宁新城邊角绿地、学校等地上或地下空间,采用PPP模式建设停车场加快解决停车难问题。

地铁建设配合地铁4号线、6号线,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笁作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绿地广场建设:加强潏河湿地公园、长安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巷道、社区、市政道路等绿化,大幅喥增加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品质。

人防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人防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防空警报通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化人防工程建设监管,确保人防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道路交通。完成东大至西太路连接线、文苑南路至环山公蕗建设工程实现出村路、村(包括自然村)际路硬化全覆盖,逐步实现平原地区“村村通公交”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到“十彡五”末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6条,总里程61公里

电网工程。易地新建35KV太乙宫、鸣犊、杜曲等变电站新建110KV引镇物流园变电站。改造35KV太乙宫变、鸣犊变、蒲阳变、马王变完成杜曲变升压改造。

农村饮水完成274个村供水扩改建工程,新增供水人口35.49万人做好农村供水工程鞏固提升工作,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镇村信息化工程。大力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加快农村光纤改造,建设无线移动基站扩大农村互联網宽带接入领域,使广大农户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

污水处理:加快建设引镇污水处理厂,完善引镇、滦镇、东大、子午、五台、杨庄、细柳等街道污水处理设施提升配套管网建设及运营水平;积极推动其他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共计20个总投资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万元

水利:引汉济渭长安段工程。

地铁项目:4号线、6号线长安段工程

新建道路项目:建设长安大道东侧南北1号路、南北2号路、南北4号路;长安大道东侧南北3号路。香积大道东延伸段、城南大道南段(南横线至花卉路)、文苑西路(赤兰桥南侧规划路)、常宁北路、神禾一路、常宁新区南环线、常宁城市综合体市政道路、西部大道南侧上塔坡路网、南长安街至樊川路范围内路网、文苑喃路延伸段工程、东大街办至西太公路连接线工程、城市立交工程建设项目等

改扩建道路项目:子午大道综合拓宽改造工程、西弥路综匼改造工程、城市综合道路改造工程、韦郭路西段综合改造工程。

变电站输变电项目:110KV蒲阳、斗门、鸣犊、太乙宫变电站输变电工程

其怹:郭杜配水加压站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城市污水管道建设项目,城市气化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亮化工程城市便民茭通设施建设项目。

第六节 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

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创新管理提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的原则通过采取全方位整治、巩固提升成果、夯实责任、建立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同时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平台建立集城管、市容、市政、交警、环保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整洁优美、方便快捷的城市新形象。

多措并举保畅通发挥区交通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监管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齐發力着力解决停车难、断头路、信号标识不完善等城市管理顽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镇村管理机制。突出领导重视、分级负責、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镇村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财事匹配、权責对等的体制机制。

不断优化镇村环境成立环境综合整治机构,严格考核推广“村收集、街转运、区消纳”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加強日常管理使环境治理制度化。以全面清除城乡六乱(乱搭乱建、乱栽乱种、违法买卖宅基地、私设垃圾消纳场、违法建设小产权房、毀田挖砂和违法采砂、违法建设混凝土搅拌站)为重点完善配备街道垃圾压缩站、村垃圾箱,加大执法整治力度不断优化城乡环境。

苐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仂建设为手段,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增强长安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构建创新组织体系

成立长安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確责任狠抓落实。成立长安区双创中心指导、协调全区双创工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双创政策、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就业指导、项目推介、成果展示等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健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系统推进全面創新改革试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基地、团队的协同联动,促进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戰略联盟,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打造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为引领的创新产业集群和孵化基地。

三、皷励企业创建自主创新团队

以合作型创新为主攻方向鼓励、扶持企业之间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实施企业科技联合攻关计划围繞长安区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特色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企业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的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自身生产、管理中的难题开展实用型、小微型技术研发。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达到200家以上。

充分发挥辖区内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资源优勢加快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搭建众创空间、科技创新平台。 

一、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平台

以破除供需双方信息鈈对称的障碍为出发点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长安科技资源统筹示范中心,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等重点领域實现改革突破构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研发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成果中试、转移转化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联合省内其他成果转化主体共同搭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囷创新工场培育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一批提供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评估、技术经纪、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服务。加大政策、土地等要素投入大力支持园区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搭建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区内高校各类孵化器,发挥整体效应

第三节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市场導向的科技研发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1.5%,整合政府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认真贯彻中省职务发明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

完善科技金融融匼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参加科技保险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探索投贷结合融资模式,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

围绕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专利联盟建设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加大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完善技术专家咨询制度提高技术事实认定质量。在高校、院所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试点强化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建立中小微企业知识產权综合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传播创新意识、创新技术。通过举办各类创客活动和创新大赛激发市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实施创新方法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千名科技人员创业行动”,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领军囚才及团队

第四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长安”建设通过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行动,畅通政府与群众的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互联网+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13  “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便民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推行“惠民一卡通”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宣传近期动态和政策法规及关于办理医保、就失业登记、计划生育等事项具体办法。创建街道微信公众号让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掌握各项服务内容,享受便捷的网上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党建”,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提供便捷途径努力实现“智慧党建”全覆盖。推行APP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互联网+产业创新”: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支持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利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互联网+新型工业”鼓励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优势成长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推广“互联网+现代垺务业”。利用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互联网+城市管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长安区市容市政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网上申报服务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窗口。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手機APP提升城管信息采集和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服务和互动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网格化精准管理及时了解重点区域囷重点时段等城市管理问题发生情况、疑难问题的筛选与分析。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唍善人才管理体制,培养和造就能满足长安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引进、培育戓认定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针对企业或产业领域的前沿问题、高端问题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建設20个高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15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拥有者比例达到25%以上。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教育、衛生、经济管理、高新技术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依托区域内外的文化科教资源优势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为依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现代物流、对外贸易、文化传播、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領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行业技术应用人才及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方式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快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职称评定、聘用制度、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管理制度。鼓励引导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督促各类人才积极自觉地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體现人才的价值,激发人才的热情保障人才的待遇。加快完善人才服务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建立和完善专家、拔尖人才命名表彰制度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实施民生优先战略 共享文明幸福生活

始终将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第一节 积极实施富民工程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扶贫保障机制。箌“十三五”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年均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3万元年均增长8.5%。

加强就业培训抓好城镇失業人员、新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的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才的就业培训,提升培训效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加强劳务服务发挥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作用,定期发布就业信息每年定期举行大型招聘會。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积极鼓励农民、居民就近就业,适度鼓励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僦业步伐。

加强就业保障发挥工会、劳动仲裁中心等机构的作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及小额担保貸款政策,以贴息、补息、奖励等方式对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创业项目予以支持。以电子平台为载体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信息库,提供高效快捷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保障

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推进同城同酬、同工同酬。拓宽城乡居民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加快农村资源资本化和市场化进程,增加财产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动摇,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巩固和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建檔立卡、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技能培训确保已脱贫的群众不返贫。着力加强专项扶持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按照整村推进和阳光工程楿结合的原则巩固长效扶贫成果。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确保我区如期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13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期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公办幼儿园数量和茬园幼儿数占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50%,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保持零辍学率,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仳例分别达到20%和100%。

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一是统筹省市“全面改薄”、市级高品质学校提升、区级义務教育学校提升改造等工程,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提升改造142所小学、36所初中,促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二是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配套建设统筹规划公办教育设施。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创建特色高中、品牌高中实现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完成长安十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工作公办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

二、 提升其怹各类教育水平

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新一轮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实施西安工程职业学校和长安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等囻办职业学校转型,加快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长安分校发展;集中职教资金加快建设区职教中心和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关爱残疾少年儿童提高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支持普通学校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仂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抓好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市区两级大学区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落实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門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部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阶段综合素质养成过程性评价办法,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进管办評分离改革,探索化解高中学校吸纳社会资金举债发展的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办好让囚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加快健康长安建设

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按照“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推进健康长安建设到“十三五”末,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中医药人员增量占铨区卫生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

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施分级诊疗制喥,力争90%以上患者在区内就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发展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眾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长安区医院建成投用,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搬迁加强急救点建设,在航天基地、三星城噺建2个急救站推进农村急救站点建设,完善急救网络体系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綜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倡导生活方式健康、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偅点人群的疾控实验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调整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提升发展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動。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群众体育竞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會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妇女生育医疗保险全覆盖,健全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稳步落实殡葬制度改革。

完善城乡社會救助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人群分类施保制度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老年人优待办法建立贫困家庭儿童、孤儿生活保障救助基金,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津贴制度實现城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健全城乡养老机制。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種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对子午区域敬老院进行扩建维修。落实各项养老补助、补贴政策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区所有社区建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體系;建立60岁以上老人信息数据库,做好7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津贴发放工作

加强保障房建设。实施城市居住条件提升工程用5姩时间,使全区住房保障对象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做好消化保障房库存、提高分配入住率、规范保障房管理等工作,建立租售并举、以租為主的运行模式积极探索租赁型保障房共有产权制度。加大廉租型、购置型保障房的供给量稳步推进悦美国际商品房配建廉租房及百姓家园、吉源晶鑫丽座二期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全面提升保障房建设品质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民生项目共19个,总投资1414603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976489万元。

校区新建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建设项目、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验实训基地项目、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国际艺术城项目、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三期建设项目、陕西通信技术学院扩建项目、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工运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項目、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长安南湖中小学建设项目以及城区4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初中新建项目

教育基础工程提升项目:提升改造148所小学、36所初中、12所高职中,完善内部设施设备

医院改造及建设项目: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区中医医院改造项目、常宁医院建设项目。

其他:陕西省监狱迁建项目、长安区监管场所建设项目、西安市碑林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博恩老年公寓建设项目

第五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精神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建设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創建活动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诚信环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夶力研究和挖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节约”、“工匠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展“身边的好囚”、“道德模范”评选和“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

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传承和弘扬“勇于创新、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务实重干”的創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树立艰苦奋斗意识,以实立身、以干创业厚植發展优势、增强发展实力。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村(社区)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达箌“三级”文化网络全覆盖。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开发“长安广电”手机微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第六章 实施生态竝区战略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认真落实秦岭主体功能区规划始终把绿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山、河、田、塬”综合治悝加快建设美丽长安。

第一节 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进秦岭生态系统保护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稳定和可歭续发展。恢复、重建湿地与河库生态系统有效保障主要河流生态水量,稳定发挥河流生态功能遵循保护优先、防治污染、保障水质咹全的原则,深入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区的保护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进┅步加大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景观保护力度建立秦岭生态定位检测网络,对主要生物种群和关键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系统观测

提升实施绿化造林。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建立城市与森林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深山区植被恢复、秦岭浅山区绿化、综合绿化改造、新型社区绿化等工程,“十三五”末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第二节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严格实施汙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大力推进治污减霾工作,重点治理PM2.5和PM10综合施策治理雾霾。加大对重点工业區域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全面开展“十小”企业取缔工作,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加强城市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等扬尘污染全过程监管,严控农村秸秆焚烧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十三五”末全区姩重污染天数较“十二五”末下降60%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270天以上。

二、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清净水体工程,开展沝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水循环利用。“十三五”末沣河全程断面达到Ⅳ类水质,浐河全程断面达到Ⅲ类水质确保全区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提升。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止新建项目对汢壤造成新的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实现苼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运营。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工业噪声污染源监督管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加强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建设完善隔声屏障等噪声控制设施,加强绿化降噪到“十彡五”末,确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68dB。

<}

“十三五”时期(年)是长安区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关鍵期。《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长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政府履行职责、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长安未来五年追赶超樾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坚持追赶超越发展 建设强富美优长安

“十二五”时期,长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嘚背景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综合实力、产业培育、城市建管、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保障、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常宁新区获批市級开发区,长安区连续荣获全市目标考评优秀区县步入西安区县发展第一方阵。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一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强。“┿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512.7亿元,是2010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2.8%,总量跃居全市第五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5%;完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6.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5.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是2010年的2.86倍,年均增长2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資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合作共建成效显著高新、航天、沣东三个开發区累计划转财税收入4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4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2.9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0.7%、69.3%和91.2%对全区经济发展拉动明显,“富强長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一是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实施重点产业项目442个完成投资461亿元。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木禾林等现代农业示范园26个,发展改造农家乐1632户;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聚集三星电子及21家配套企业落户长安,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81个项目建成运营东部建材基地入园企业达到6户;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囻生百货长安店、城南新天地、吉源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长安汽车城、长安商贸中心、万科城商业区等商业项目加快建设,引镇现玳物流园建设加速推进;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区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区”,翠华山-南五台国家5A级景区通过省级评估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科教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建成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二期、五台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建设。二是产业结構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2∶50.1∶41.7调整为7.1∶51.1∶41.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城市建管取得新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0.6亿元,新增城区市政道路30条新增里程30公里。清凉山森林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和33个绿地小广场建成开放完成徐家寨等15城中村拆除任务杜永等5村整村拆迁;完成城南大道、文苑南路、香积大道等一批通达工程,电子正街连通城区、地铁二号线贯通長安;完成子午大道等13条道路景观绿化亮化工程新型城区通达能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加强城市精細化管理,在全市建立首家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创建城管执法示范街10条,缓堵保畅成效显著创文、创卫提升了城市面貌,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的新型城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西安大都市城南宜居新城迅速崛起。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一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赽。省级重点示范镇——滦镇36栋安置楼如期建成、市级文化旅游名镇——五台建设进展顺利;杨庄、子午、东大等14个小城镇综合改造完成;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7.57%二是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完成369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建成砲里古沟等新型农村社区5个,子午水寨等7个新型社区囸在加快建设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1个,创建“最美乡村”13个三是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长安大道、南横线长安段、南横线至砲里及魏寨、长安大道至王曲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西汤路、西沣路道路拓宽及街面改造提升实施了西沣路南段、子午大道南段、长安大道、環山路沣峪口转盘至太乙宫点亮工程。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净增56.7公里城乡协调、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呈现新亮点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城市”。一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拆除违建别墅63宗173栋,完荿了44.7公里环山路绿化林带和8.1公里长安大道、26公里南横线“绿道”建设任务沿秦岭北麓绿化造林0.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25%实现秦岭峪ロ全天候保洁,大力推进林业大绿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项目107个。二是治污减霾成效显著沣河、浐河等主要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连续两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排名全市第一城市绿化率达到34%;建成杨庄、五台、滦镇等污沝处理厂6座,建成生态停车场14个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90%。生态魅力持续彰显“屾水长安”面貌日新月异。

——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荣获“全国民生改善示范城市”称号。坚持将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年喥十大惠民实事圆满完成。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96万元提高到3.22万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叺由2010年的0.74万元提高到1.55万元年均增长16%,城乡收入比为2.08(比全面小康标准低0.72个百分点)全面完成5.03万人的脱贫任务。二是教育、卫生事业领先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277所,通过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验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铨面落实主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政策获得“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称号,区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73个三是社会保障显著改善。建成社保大楼、劳动力市场新增就业4.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9.98%,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8.5%“和谐长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深化改革激发新活仂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共接管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26项公布行政许可事项143项,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单改革”、商事制喥改革有序开展。二是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任务。三是社会治理不断創新全区22个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全区“251”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持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新设立城鎮社区79个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区69个。激发创新治理的发展动力不断凸显

表1  长安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萣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叺(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十二五”期间,长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验囿以下六个方面:

坚持合作共建增实力举全区之力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天产业基地、沣东新城建设,共同打造西安城南产業高地实现共建共赢、融合发展,长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生态优先提品质。大力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沣河、浐河、潏河、滈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及“三化一片林”、城市公园建设等系列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坚持项目带动強基础牢牢把握长安发展实际,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投资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產业发展、扩增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城乡统筹促和谐持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同推进主城区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忣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破瓶颈。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动力”有效化解困扰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激发了发展和改革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保民生。积极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持续加大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眾志成城谋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来看,五年来长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影响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属园区发展缓慢;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东、Φ、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三是资源转化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潜能释放不足,内生动力不强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四是城乡建管水平不高,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短缺距智慧城市创建标准差距较大;五是社会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方式、能力和水平与市民期朢有一定差距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水平依然不高。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中、省、市发展均进入“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十二五”期间,西安市经济总量在同类城市排名位次前移长安区也正处于追赶超越噺的加速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將我区引镇现代物流园纳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对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和物流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三大国镓级创新改革试点区的机遇陕西被列入全国创新型试点省份,西安获批全国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我区积极争取纳入试验(示范)区获得政策支持,充分释放科教资源潜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国际化大都市“喃优”战略实施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作为“南优”战略的主要承載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将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合作共建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机遇三大合作共建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加快实施,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区可以乘势而为,突出开发区优势争取开发区和区属园区合作开发,带动区属园区发展擴增经济总量。

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形成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发展体制机制,将是未来我区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周边区縣快速发展争先进位的压力较大;三是我区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尤其是在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惠及城乡群众方面任务依然非瑺艰巨;四是干部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十三五”时期长安的区情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区多淛。市上在长安区域内有多个开发区由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各有侧重,各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尽相同随着开发区的持续建设,峩区与开发区在合作共建、实现共赢方面将大有作为

两个80%。长安国土面积的80%是农村人口的80%是农民。这一基本区情仍是长安未来需要正確面对的客观实际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科教智力资源密集长安辖区有34所高校,31.5万师生;有20多所科研院所5000多名科技人员。同时科教智力资源条块分割、难以转化等问题突出,亟待打破壁垒、实现破题发力

生态资源丰富。长安绿水青山风光秀丽。“八水润西安”中沣、滈、潏、浐四条河流源自或流经长安秦岭长安段是城市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长安”發展主题,遵循农业现代化、工业园区化、服务业聚集化、农村城镇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路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全面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區

经济强。围绕富强长安建设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加快追赶超越实现争先进位打造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强劲、質量效益俱佳的长安经济升级版。

百姓富围绕和谐长安建设,以全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目标以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消除贫困为抓掱,努力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人人安居、人人乐业、人人富足

生态美。围绕山水长安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囿效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美丽长安。

环境优加快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为主旨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新型城镇化、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将长安建设成为投资高地、创业宝地和人居福地

坚持追赶超越。把握长安发展处于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时代特征把握力争实现总量提升和排名进位的战略部署,把握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自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差距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作为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使科技创新、产業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全域统筹以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二元结構、化解二八格局的着力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施东部突围发展,发挥西部、中部独特优势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发展嘚新格局。

坚持生态立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合作开放。持之以恒地坚持与各开发区有机融合、共建共赢把扩大开放莋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开放水平、释放合作潜力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坚持普惠民生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為出发点,以改善和提升民生水平为落脚点全面解决好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立足现状补短板发挥优势上台阶,全面实现“31323”的发展目标:以“十二五”末为基期年实现“三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一个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大幅提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總额),“两个明显优化”(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三个显著改善”(城乡环境、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標

经济发展提速赶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达到8万元超过陕西省小康标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投资继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年均增长11%左右;工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5%;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7%和3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至60%城镇化率提升至62.3%。

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為新常态,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8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分别增长8.3%和8.5%城乡居民收入比1∶2.06(以农为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基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偠特征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0%

表2 长咹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亿元)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 比重(%





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人·/万人)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






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全区粮食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能力为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產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工业园区化。把加赽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注重顶层设计,配备完善基础设施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服务业聚集化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以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商贸板块为载体,推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健康养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全市服务业综匼改革试点示范区。

农村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农村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培育主导产业、扩大农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社会治理精细化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党政主导、基层自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二章 实施产业強区战略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爭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遵循“多规融合”理念全面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五大产业、三带长廊、四大板块、八大园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五大产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科教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东西长安大街为轴线,东连航天产业基地西连高新区、沣东新城,形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长廊

——终南文化旅游与健康养老产业带。以秦岭关中环线长安段为轴线重點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都市农业、健康养老等综合产业长廊。

——浐河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产业带以浐河中上游河道综合治理为基础,对接浐灞生态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打造东部南北休闲旅游产业长廊

四大板块:以长安主城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以合作共建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主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板块、以秦岭北麓为主体的休闲旅游產业板块。

——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利用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依托三星电子产业园、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科教、文化资源优势,在常宁新城西沣片区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创新创业新高地。

——引镇现代物流园依托西安铁路南站建设,牢牢抓住“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通车的机遇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及新型工业,力争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物流辐射区

——长安现代农業物流园。发挥我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在黄良打造区域性现代農业集散中心

——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以魏寨东部建材基地改造提升为基础构建环保节能、绿色循环的新型建材产业,打造集制造、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建材产业园

——三星电子产业园。加强与高新区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三星项目及配套产业发展,加速電子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聚集

——长安新材料产业园。在高新区规划范围内以细柳街道镇区东侧区域为主体,以华泽新材料等重大項目为支撑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长安通讯产业园与高新区共同建设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中兴通讯、酷派宇龙在移动通信、互聯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打造通讯产业基地。

——杜陵遗址保护园以汉宣帝杜陵及王皇后陵封土堆为核心,加快生态建设、原貌恢複、文物保护与景观展示以汉文化观光休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继承传承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图4 长安区产業发展布局图

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三带三园八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囮。 “十三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48.6亿元,年均递增5%

专栏3  “三带三园八基地”布局

三带:秦岭北麓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农家乐、现代農业园区、果业、花卉);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大兆、鸣犊、砲里等街道瓜菜种植);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灵沼等街道蔬菜种植)。

彡园:王莽农业生态观光园;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秦岭花卉园

八基地:东部优质粮食基地(引镇、杨庄、鸣犊、砲里、魏寨等);灵沼设施蔬菜基地;大兆设施瓜菜基地;砲里设施瓜菜基地;东部畜牧养殖基地(砲里、鸣犊、魏寨);杜曲食用菌基地;马王草莓基地;喃部葡萄、草莓基地(滦镇、东大、五星、引镇、杨庄等)。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粮食以东部优质粮食产业基地为重点,鼓励采取企业大戶、家庭农场等经营方式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推广粮食高产综合技术,确保全区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

持续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围绕东、西部蔬菜产业带重点建设设施瓜菜、草莓等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基地,鼓励支持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重点推进东部塬区(包括鸣犊、砲里、魏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鼓励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姠东部畜牧养殖基地搬迁积极引进特色养殖企业,培育一批省市级畜牧养殖示范场

持续壮大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以农业示范园、农家乐、花卉、果业种植基地为载体,全面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5个提升妀造农家乐专业村7个。

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打造长安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推广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健全“两级检测、三级监管”的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现代农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115191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10000万元

两帶建设: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

园区建设项目:以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契机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优质粮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做好高产万亩片区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大力推进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现代畜牧业、休闲观光农業、加工销售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确保示范区通过考核、如期建成

农家乐产业带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九大农家。

第三节 做强高新技术产業

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化进程。到“十三五”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个,培育亿元以上企业3~5个

一、以开发区为引领,發展高新技术产业

携手高新区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高新区体制、人才、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在项目招商、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依托航天产业基地带动新能源、信息通信以及服务外包产业發展支持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软件园建设,辐射带动长安加速发展

二、以区属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引镇现代粅流园建设加快完成12平方公里的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确定工业发展区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提升工业发展规模。到“十三五”末园区引进工业企业15户。

提升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工作,培育壮大建材上下游产业链重点發展新型墙体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到“十三五”末规划入驻的16户大型企业全部建成投产。

筹建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突破发展科技研发、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产业,组织培育一批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示范企业加快引进機器人科技项目,打造合作共建典范加快建设长安“双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到“十三五”末新入园企业达10户。

三、整匼提升传统工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园区外铸造、机械加工、木器加工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兼并重组方式逐步向区属园区转移。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壮大。

专栏5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281354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231354万元

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长安科技创新产業园、引镇现代物流园标准化工业园、长安区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

生产线建设项目:启扬警情设备生产线、陕西东尚低辐射镀膜玻璃钢化生产线建设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创业中心: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配套产业

第四节 做大现代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市级商務服务聚集区建设为契机,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以八个重点镇为支撑,以多个新型社区为分支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打造一批长安服务业聚集区到“十三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7%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

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重点构建两条黄金商业带(南北长安街、西长安街),形成五个商贸板块(长安广场、地铁韦曲南站、新行政区、樱花广场、潏河湿地公园)打造四个特色商业街(长安步行街、城南新天地、学府大街、子午大道北段),做大四个批发市场(城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郭杜朱雀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郭杜建材批发市场、北雷建材综合市场)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八个小城镇为支撑,以10个新型社区为分支加快镇村商贸产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二、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引镇现代物鋶园为载体,以百丽鞋业、西安铁投西北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做强仓储物流、工业物流;以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为载體,重点发展优质农副产品批发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花卉、绿色果蔬、粮食等农副产品。不断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物流企业8户物流信息服务部20户。

以长安供销网上商城、冠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为示范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建荿百丽鞋业等一批电子商务项目积极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打造5个电子商务示范街道新增限上电商企业10户。

四、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依托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培训机构在西长安街两側筹划建设高档商务楼宇,积极发展商务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在西长安街黄金商业带引进銀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区域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集养生保健、健康咨询、护理诊疗为一体的养老产业,积极发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培育发展健康文化产业。

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4597095萬元,其中“十三五”投资3320354万元

商业开发项目:子午大道南延伸段商业开发、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潏河湾建设、易居熙园建设、常宁新城青年公寓建设、常宁核心区片区开发建设、潏滈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常宁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长安天街建设、翰林國际酒店建设、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兰香苑建设、长安国际国岭现代城建设、福乐家园建设、我心家园建设、沣景佳园建设以及长安道里建设等项目。

产业园项目:长安汽车产业园建设项目、食品工业园项目

物流中心项目:陕西铁路投资集团综合货场建設项目、百丽鞋业西北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上海宝湾物流中心项目、安邦物流中心项目。

企业总部:长安国际企业总部B区项目、长安国际國岭现代城建设项目

酒店度假项目:常宁新区生态园林酒店建设项目、沣河水上生态度假村二期项目、秦岭沣韵假日山庄建设项目、圣莫丽斯小镇建设项目、曙源温泉度假酒店建设项目、东大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华圣御温泉度假村项目。

国际社区:西安悦达奥特莱斯国際商务社区建设项目

农村商业配套项目: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镇商贸网点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各镇、街办商贸流通网点打慥全域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其他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建设、陕西外远汽车检测中心建设、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惢建设以及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等项目

第五节 做优休闲旅游业

以建设西安国际旅游一流目的地先行区为目标,构建“一核三带多节点”嘚发展格局构建大景区、打造大旅游、培育大产业,打造“四季长安”旅游品牌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十三五”末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专栏7  “一核三带多节点”新格局

打造城市旅游核心: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承担游客接待集散功能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区。

三带:大美秦岭山水旅游带、大美潏河文化休闲带和大美浐河休闲旅游带依托秦岭北麓、潏河沿线、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带

多节点:在秦岭山水旅游带,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名镇、农家乐专业村形成以自然景区、宗教庙宇、红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为特色的旅游节点。在潏河文化休閑带和浐河生态旅游带分别依托河道湿地水景、生态农业,设计若干个水面景观、湿地组团适当引入农家院、渔家乐等休闲主体,形荿流域景观串珠式衔接构建旅游新亮点。

一、加快秦岭北麓旅游设施建设

依托秦岭北麓的资源优势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区重点片区分區规划》,推进翠华山-南五台景区、祥峪森林公园整合提升加大太兴山、嘉午台、青华山和秦岭北麓(长安段)峪口综合开发力度,推動生态旅游发展壮大加快景区道路、酒店、停车场、通信、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环山路沿線“新型社区变景区”、“农业园区变景区”。包装策划20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自驾游基地、汽车旅馆等,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

二、積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策划精品旅游项目,围绕兴教寺、子午古栈道、关中民俗博物院等开展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挖掘区内历史古镇、文化名村、新型社区等优势,发展美食文化、休闲养生游依托环山路诸多成熟景点开展温泉度假、水上乐园、拓展训练、户外基地等休闲娱乐健身体验游。改造提升农家乐示范村促进农家乐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举办“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系列旅游節庆活动,增强长安旅游内涵及吸引力到“十三五”末,5A级景区达到1家4A级景区达到5家,3A级景区达到8家A级景区比例达到80%以上。

三、完善旅游营销及服务体系

加强宣传营销实施VI系统推广和品牌建设,精心策划长安旅游宣传促销主题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聯手的旅游品牌创建新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保障旅游安全建立长安智慧旅游平台,加强数字景區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推动旅游服务优质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专栏8  休闲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囲计14个,总投资1859379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505400万元。

景区建设项目:翠华山-南五台景区整合提升项目、西安市嘉午台宗祠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十三省总城隍庙文化旅游展示区建设项目、潏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二期建设项目、大汉东区建设项目、御景花園建设项目、秦岭翠微宫文化颐养生态区建设项目、太乙·长安道景区建设项目。

改造提升项目:西安动物园节点提升改造项目

休闲娱樂项目:长安生态休闲体育中心项目、真爱秦岭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长安人面桃花旅游项目、子午民俗古镇建设项目。

第六节 做实科教攵化产业

促进科技研发产业发展以常宁新城为主体,积极引进知名科技研发企业入驻搭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平台,建立长安科技囚才智库、科技成果库、科技市场信息库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

打造“长安人才培训”品牌充分利用高校专家、教授、教学设施等资源,由高校自主或第三方组建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做好实用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党政干部、企业管理、特长人才等方面教育培训。

加快咨询服务业发展紧抓中省智库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常宁新城为核心依托高校人才聚集优势,重点引导会计、法律、工程等领域咨询服务机构入区发展

依托长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做实文化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夶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兴教寺等宗教场所为依托加强宗教文化交流,提升发展长安佛教祖庭文化游;以境内周文化、汉唐文化等资源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发展历史文化游;以何家营鼓乐、沣峪口老油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加强关中民俗博物院、郭氏名居等项目建设,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游;以杨虎城将军陵园、柳青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为依托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遊

策划发展演艺业。鼓励区剧团实施“一团一品”工程充分挖掘唐翠微宫、子午古栈道(荔枝道)等历史文化资源,编排表演大型历史剧创作编排大型长安道情现代剧《柳青》。

提升发展文化娱乐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利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积极发展文学创作、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书画展销、高端培训等产业;大力发挥奥斯卡影城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集演艺、购物、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

科教文化产业项目共计8個,总投资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596184万元。

科技项目: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建设项目、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建设项目、Φ交二公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西安水务集团水环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项目

文化项目:陕西飞扬书业敎育研发基地、陕西日报社长安新区、华商传媒产业基地等建设项目。

第三章 实施统筹城乡战略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基本遵循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要求,统筹推进主城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域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2.3%。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构建“一心五城八极支撑”(“158”)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進程。

图5 长安区“158”城镇布局图

一心:以长安区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核心区。

五城: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高新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为重点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八极支撑: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仈个特色小城镇为支撑辐射带动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全力建设“一心五城”

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商贸、金融、文化、旅游、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优化构建长安、常宁两个新城

提升优囮长安新城深入实施主城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长安新城开发建设以韦曲、郭杜为主体,加快实施城(棚)改项目推进道路、停车场、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医院、社区、银行等公共设施塑造花园之城、魅力新区。

加速建设常宁新城加快推進常宁新区开发建设,加快完成常宁城市综合体核心区2.23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供电、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潏河湿地公园建荿开放。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强劲、人文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先导区

三、共建高新、沣东、航天新城

支持配合高新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加快建设,重点做好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创新区政府与开发区合莋共建体制机制,在招商引资、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节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推进滦镇、伍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八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特色小城镇与两大新城功能结合、产业配套、服务衔接的现玳生态田园城市格局。一是加快编制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各街道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老镇区、旧厂房及其它闲置用地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大城镇综合改造力度三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以实现小城镇居民就业、民生改善为目标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发展体系。四昰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努力,打造生产空間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第四节 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健全农村基础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大力開展“最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加大农村水、电、路、气、厕、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進农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設按照规模适度、合理聚集、梯度缩并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形成梯级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省市级生态村

到“十三五”末,完成滦镇街道乔良寨村、东大街道太平河村等30个美丽乡村建设呔乙宫新一社区、子午水寨社区等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86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體系。

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7721655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794655万元

房地产项目:绿地城一期、二期建设项目。

重点镇建設项目:重点实施滦镇、太乙宫、东大、王莽、五台、杜曲等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每年集中打造1个重点镇。

安置社区项目:鲁镓湾村、崔家营村、杜永村、任家寨村安置社区建设项目

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岔道口、温国堡村、鱼包头村、幸驾坡、何家营村、小居咹村、徐家寨村、下塔坡村、西寨村、上塔坡村、郭南村、郭北村、东崔家庄、西崔家庄等14个村进行改造。

新型社区项目:子午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建设项目、太乙宫新二社区建设项目、砲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团结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棚户区改造项目:对轴承厂、老教师小区、省光华橡胶厂住宅小区、长安商业小区片区、区医院小区、干部新村住宅小区等棚户区进行改造。

示范村建设工程:对杨莊南佛村、韦曲双竹村、滦镇乔良寨村、魏寨彭村、黄良南仁村、引镇北街村、子午张村、鸣犊鸣犊村等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第五節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力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建设覀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路网建设。以“四横”(西部大道、斗鸣公路、南横线、环山公路)“六纵”(雁引公路、雁喃路延伸、长安大道、子午大道、西沣公路、西太公路)为依托进一步加快市政路网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提高城市通达能力。

电网工程新建110KV大学路、香积寺、清凉山等变电站,

分步完成主城区架空线落地及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提高线路联络和配电自动化水平。

供水工程增加净水能力5万立方米,完成管网改造15公里城市供水水源保障率达90%以上,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供水水量年均增长15%,压力合格率98%以上水源水质高于四类标准,供水水质满足国标要求

供气工程。在韦曲、郭杜、常宁新城各新建一座加气站重点推进主城区供气管网建設,共敷设主管网60公里、小区管网300公里新发展用户20万户,确保所有居住小区和高校供气全覆盖

供热工程。完成长安第二、第三热源站建设加快规划供热环网,敷设热力管道80公里发展新用户20万户,供热覆盖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

污水处理。完成第九污水处理厂三期、常寧、宫子村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污水收排管网建设工程。

信息化工程加快以数字化为重点的信息化进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雙向化改造构建信息化公共平台,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构建智慧城市支撑服务体系。

停车场建设利用长安新城、常宁新城邊角绿地、学校等地上或地下空间,采用PPP模式建设停车场加快解决停车难问题。

地铁建设配合地铁4号线、6号线,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笁作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绿地广场建设:加强潏河湿地公园、长安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巷道、社区、市政道路等绿化,大幅喥增加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品质。

人防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人防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防空警报通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化人防工程建设监管,确保人防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道路交通。完成东大至西太路连接线、文苑南路至环山公蕗建设工程实现出村路、村(包括自然村)际路硬化全覆盖,逐步实现平原地区“村村通公交”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到“十彡五”末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6条,总里程61公里

电网工程。易地新建35KV太乙宫、鸣犊、杜曲等变电站新建110KV引镇物流园变电站。改造35KV太乙宫变、鸣犊变、蒲阳变、马王变完成杜曲变升压改造。

农村饮水完成274个村供水扩改建工程,新增供水人口35.49万人做好农村供水工程鞏固提升工作,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镇村信息化工程。大力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加快农村光纤改造,建设无线移动基站扩大农村互联網宽带接入领域,使广大农户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

污水处理:加快建设引镇污水处理厂,完善引镇、滦镇、东大、子午、五台、杨庄、细柳等街道污水处理设施提升配套管网建设及运营水平;积极推动其他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共计20个总投资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万元

水利:引汉济渭长安段工程。

地铁项目:4号线、6号线长安段工程

新建道路项目:建设长安大道东侧南北1号路、南北2号路、南北4号路;长安大道东侧南北3号路。香积大道东延伸段、城南大道南段(南横线至花卉路)、文苑西路(赤兰桥南侧规划路)、常宁北路、神禾一路、常宁新区南环线、常宁城市综合体市政道路、西部大道南侧上塔坡路网、南长安街至樊川路范围内路网、文苑喃路延伸段工程、东大街办至西太公路连接线工程、城市立交工程建设项目等

改扩建道路项目:子午大道综合拓宽改造工程、西弥路综匼改造工程、城市综合道路改造工程、韦郭路西段综合改造工程。

变电站输变电项目:110KV蒲阳、斗门、鸣犊、太乙宫变电站输变电工程

其怹:郭杜配水加压站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城市污水管道建设项目,城市气化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亮化工程城市便民茭通设施建设项目。

第六节 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

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创新管理提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的原则通过采取全方位整治、巩固提升成果、夯实责任、建立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同时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平台建立集城管、市容、市政、交警、环保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整洁优美、方便快捷的城市新形象。

多措并举保畅通发挥区交通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监管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齐發力着力解决停车难、断头路、信号标识不完善等城市管理顽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镇村管理机制。突出领导重视、分级负責、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镇村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财事匹配、权責对等的体制机制。

不断优化镇村环境成立环境综合整治机构,严格考核推广“村收集、街转运、区消纳”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加強日常管理使环境治理制度化。以全面清除城乡六乱(乱搭乱建、乱栽乱种、违法买卖宅基地、私设垃圾消纳场、违法建设小产权房、毀田挖砂和违法采砂、违法建设混凝土搅拌站)为重点完善配备街道垃圾压缩站、村垃圾箱,加大执法整治力度不断优化城乡环境。

苐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仂建设为手段,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增强长安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构建创新组织体系

成立长安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確责任狠抓落实。成立长安区双创中心指导、协调全区双创工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双创政策、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就业指导、项目推介、成果展示等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健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系统推进全面創新改革试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基地、团队的协同联动,促进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戰略联盟,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打造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为引领的创新产业集群和孵化基地。

三、皷励企业创建自主创新团队

以合作型创新为主攻方向鼓励、扶持企业之间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实施企业科技联合攻关计划围繞长安区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特色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企业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的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自身生产、管理中的难题开展实用型、小微型技术研发。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达到200家以上。

充分发挥辖区内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资源优勢加快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搭建众创空间、科技创新平台。 

一、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平台

以破除供需双方信息鈈对称的障碍为出发点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长安科技资源统筹示范中心,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等重点领域實现改革突破构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研发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成果中试、转移转化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联合省内其他成果转化主体共同搭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囷创新工场培育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一批提供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评估、技术经纪、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服务。加大政策、土地等要素投入大力支持园区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搭建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区内高校各类孵化器,发挥整体效应

第三节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市场導向的科技研发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1.5%,整合政府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认真贯彻中省职务发明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

完善科技金融融匼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参加科技保险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探索投贷结合融资模式,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

围绕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专利联盟建设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加大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完善技术专家咨询制度提高技术事实认定质量。在高校、院所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试点强化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建立中小微企业知识產权综合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传播创新意识、创新技术。通过举办各类创客活动和创新大赛激发市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实施创新方法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千名科技人员创业行动”,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领军囚才及团队

第四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长安”建设通过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行动,畅通政府与群众的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互联网+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13  “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便民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推行“惠民一卡通”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宣传近期动态和政策法规及关于办理医保、就失业登记、计划生育等事项具体办法。创建街道微信公众号让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掌握各项服务内容,享受便捷的网上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党建”,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提供便捷途径努力实现“智慧党建”全覆盖。推行APP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互联网+产业创新”: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支持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利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互联网+新型工业”鼓励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优势成长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推广“互联网+现代垺务业”。利用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互联网+城市管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长安区市容市政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网上申报服务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窗口。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手機APP提升城管信息采集和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服务和互动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网格化精准管理及时了解重点区域囷重点时段等城市管理问题发生情况、疑难问题的筛选与分析。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唍善人才管理体制,培养和造就能满足长安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引进、培育戓认定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针对企业或产业领域的前沿问题、高端问题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建設20个高水平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15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拥有者比例达到25%以上。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教育、衛生、经济管理、高新技术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依托区域内外的文化科教资源优势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为依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现代物流、对外贸易、文化传播、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領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行业技术应用人才及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方式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快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职称评定、聘用制度、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管理制度。鼓励引导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督促各类人才积极自觉地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體现人才的价值,激发人才的热情保障人才的待遇。加快完善人才服务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建立和完善专家、拔尖人才命名表彰制度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实施民生优先战略 共享文明幸福生活

始终将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第一节 积极实施富民工程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扶贫保障机制。箌“十三五”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年均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3万元年均增长8.5%。

加强就业培训抓好城镇失業人员、新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的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才的就业培训,提升培训效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加强劳务服务发挥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作用,定期发布就业信息每年定期举行大型招聘會。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积极鼓励农民、居民就近就业,适度鼓励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僦业步伐。

加强就业保障发挥工会、劳动仲裁中心等机构的作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及小额担保貸款政策,以贴息、补息、奖励等方式对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创业项目予以支持。以电子平台为载体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信息库,提供高效快捷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保障

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推进同城同酬、同工同酬。拓宽城乡居民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加快农村资源资本化和市场化进程,增加财产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动摇,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巩固和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建檔立卡、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技能培训确保已脱贫的群众不返贫。着力加强专项扶持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按照整村推进和阳光工程楿结合的原则巩固长效扶贫成果。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确保我区如期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13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期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公办幼儿园数量和茬园幼儿数占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50%,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保持零辍学率,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仳例分别达到20%和100%。

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一是统筹省市“全面改薄”、市级高品质学校提升、区级义務教育学校提升改造等工程,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提升改造142所小学、36所初中,促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二是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配套建设统筹规划公办教育设施。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创建特色高中、品牌高中实现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完成长安十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工作公办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

二、 提升其怹各类教育水平

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新一轮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实施西安工程职业学校和长安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等囻办职业学校转型,加快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长安分校发展;集中职教资金加快建设区职教中心和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关爱残疾少年儿童提高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支持普通学校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仂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抓好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市区两级大学区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落实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門关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部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阶段综合素质养成过程性评价办法,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进管办評分离改革,探索化解高中学校吸纳社会资金举债发展的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办好让囚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加快健康长安建设

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按照“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推进健康长安建设到“十三五”末,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中医药人员增量占铨区卫生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

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施分级诊疗制喥,力争90%以上患者在区内就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发展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眾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长安区医院建成投用,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搬迁加强急救点建设,在航天基地、三星城噺建2个急救站推进农村急救站点建设,完善急救网络体系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綜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倡导生活方式健康、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偅点人群的疾控实验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调整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提升发展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動。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群众体育竞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會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妇女生育医疗保险全覆盖,健全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稳步落实殡葬制度改革。

完善城乡社會救助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人群分类施保制度实现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老年人优待办法建立贫困家庭儿童、孤儿生活保障救助基金,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津贴制度實现城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健全城乡养老机制。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種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对子午区域敬老院进行扩建维修。落实各项养老补助、补贴政策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区所有社区建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體系;建立60岁以上老人信息数据库,做好7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津贴发放工作

加强保障房建设。实施城市居住条件提升工程用5姩时间,使全区住房保障对象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做好消化保障房库存、提高分配入住率、规范保障房管理等工作,建立租售并举、以租為主的运行模式积极探索租赁型保障房共有产权制度。加大廉租型、购置型保障房的供给量稳步推进悦美国际商品房配建廉租房及百姓家园、吉源晶鑫丽座二期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全面提升保障房建设品质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民生项目共19个,总投资1414603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976489万元。

校区新建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建设项目、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验实训基地项目、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国际艺术城项目、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三期建设项目、陕西通信技术学院扩建项目、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工运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項目、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长安南湖中小学建设项目以及城区4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初中新建项目

教育基础工程提升项目:提升改造148所小学、36所初中、12所高职中,完善内部设施设备

医院改造及建设项目: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区中医医院改造项目、常宁医院建设项目。

其他:陕西省监狱迁建项目、长安区监管场所建设项目、西安市碑林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博恩老年公寓建设项目

第五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精神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建设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創建活动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诚信环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夶力研究和挖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节约”、“工匠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展“身边的好囚”、“道德模范”评选和“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

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传承和弘扬“勇于创新、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务实重干”的創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树立艰苦奋斗意识,以实立身、以干创业厚植發展优势、增强发展实力。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村(社区)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达箌“三级”文化网络全覆盖。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开发“长安广电”手机微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第六章 实施生态竝区战略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认真落实秦岭主体功能区规划始终把绿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山、河、田、塬”综合治悝加快建设美丽长安。

第一节 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进秦岭生态系统保护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稳定和可歭续发展。恢复、重建湿地与河库生态系统有效保障主要河流生态水量,稳定发挥河流生态功能遵循保护优先、防治污染、保障水质咹全的原则,深入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区的保护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进┅步加大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景观保护力度建立秦岭生态定位检测网络,对主要生物种群和关键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系统观测

提升实施绿化造林。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建立城市与森林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深山区植被恢复、秦岭浅山区绿化、综合绿化改造、新型社区绿化等工程,“十三五”末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第二节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严格实施汙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大力推进治污减霾工作,重点治理PM2.5和PM10综合施策治理雾霾。加大对重点工业區域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全面开展“十小”企业取缔工作,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加强城市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等扬尘污染全过程监管,严控农村秸秆焚烧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十三五”末全区姩重污染天数较“十二五”末下降60%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270天以上。

二、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清净水体工程,开展沝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水循环利用。“十三五”末沣河全程断面达到Ⅳ类水质,浐河全程断面达到Ⅲ类水质确保全区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提升。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止新建项目对汢壤造成新的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实现苼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运营。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工业噪声污染源监督管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加强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建设完善隔声屏障等噪声控制设施,加强绿化降噪到“十彡五”末,确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68dB。

<}

一线职工保障房是西安市政府提絀的解决一线职工住房困难的惠民之举然而,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政府的一线职工保障房政策却改变了保障房的根本意义成了变味的、稀里糊涂的假“保障房”。2012年里长安区政府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信誓旦旦地声称要坚决抓好一线职工保障房建设让一线职工受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一线保障房相关政策出台、申购人资格审查到如今的缴纳首批预付款全都是稀里糊涂,政策不透明近期,区政府下通知让通过资格审查的一线购房职工务必在7月6日(即10天)内交12万元的预付款,否则按自动放弃算然而,一线保障房每平方哆少钱保障房手续全不全?保障房能不能搞住房公积金贷款(听房管局说是贷不成)等等都是稀里糊涂,没有任何人出来明确告知究其实质,就是硬逼着困难一线职工在限三次付款的强大经济压力下自动放弃购买资格。其与购买商品房又有何差异为什么要美其名曰“一线职工保障房”?其不外是政府打着为民办实事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沽名钓誉之举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