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主页有几个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 - 搜狗百科
广东海洋大学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广东(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原名湛江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是广东现代海洋的发端,至今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10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力量。学校分三个校区(不含寸金学院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保存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学校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风。2013年8月,广东海洋大学正式获批为授予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广海,广东(GDOU)
省属高等院校
湖光岩东(524088)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广学明德,海纳厚为
水产学院、食品学院、农学院、学院等18个学院
http://www./
省属高等院校、共建高校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汕头水产职业学校,1939年停办,1945年复校,1966年停办,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与合并,改名为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改名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超过半世纪办学历史。培养了10多万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力量。并校改革后学校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199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培养资格,199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3年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通过国家海事局的审核认证,2013年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海洋学科为主体,理、工、农、文、法、经、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理论学科的综合型海洋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万余人,1.4万余人,学生1.3万余人。在几十年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更新时间:日)学校正紧紧抓住重点研究开发南海和广东建设强省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突特色,科学合理,推进创新促改革,下大力气抓质量,强化管理增效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而努力奋斗。广东海洋大学校区学校现有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寸金校区4个校区,分别位于湛江市西郊——旁、解放东路40号、43号、学智路2号。校园总面积4911亩(不含独立学院寸金校区),其中主校区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和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广东海洋大学1936年广东汕头水产职业学校创建;1936年广东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39年日军攻占汕头,学校停办;1945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复校并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50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1952年改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专业并入长江航务学校,后发展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长江航务学校(部分)、(水产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水产科)合并组建;1956年广东省水产学校改名为广东水产学校;1960年广东水产学校升格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1960年暨南大学(水产系)并入广东水产学校;1958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创建;1962年华南工学院(湛江分院)并入广东水产专科学校;1963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更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撤销;1979年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并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并改名为湛江海洋大学;1958年湛江气象学校创建;1966年湛江气象学校撤销,湛江气象学校(部分)并入成都气象学校,现发展为;1979年湛江气象学校复校;2002年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76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64人,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458人,者23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3人;享受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培养对象。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教师硕士:教授;学科专业—,材料加工成型;主要研究领域—机械CAD及仿真、、理论。牢博士:副教授;学科专业—机械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加工、、紧密测量。苏颜丽硕士:副教授;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化生产技术在中的应用,。博士:教授;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金属切削理论、逆向工程。博士:教授;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余国燕博士:副教授;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主要研究领域—与智能设计。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食品加工与贮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学科专业—食品科学(),;主要研究领域—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品加工供应链中体系的研究、食品中的分析方法研究)、贝类重金属富集的研究。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业—食品科学;主要研究领域—及,。主任药师,专业实验室主任,学科专业:与,提取,主要研究领域:天然药物、海洋药物提取,及制剂研究。冯亚非教授,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学科专业: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主要研究领域:食品冷冻冷藏工程、工程及冷冻品质改善等。广东海洋大学赫心敏主任药师,学科专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海洋药物,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主要研究领域:天然药物、海洋药物制剂研究,博士,副教授,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学科专业: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主要研究领域:低值的化学成分及其高值化利用。博士,教授,学科专业: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水产品质量控制。教授,院长,享受专家,同行评审专家,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评审专家,学科专业:海洋高分子的综合利用,,主要研究领域:。博士,副教授,学科专业: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品深加工及。教授,学科专业:水产品深加工,食品科学,主要研究领域:生物资源利用、多糖及其、与加工。硕士,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学科专业:工程--海洋方向,---植物免疫与抗病育种,主要研究领域:化学、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在医药、食品、农业(水产)、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广东海洋大学硕士,教授,院长,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同行评议专家,学科专业:,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杨 丹博士,教授,学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主要研究领域: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学科专业:食品科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功能性因子与的开发应用研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业—政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专业—,政治学与;主要研究领域—、、海洋发展战略。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社会史与思想文化史。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研究所所长;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执政党建设。宋玉忠教授: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教授:院长;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主要研究领域—哲学,,广东海洋大学-070703-。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学校代码 10566招生专业成人高考专业层次学习形式办学地点考试科目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政治学与,,,,校本部,,,,,,,,,校本部,,(二),,,,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校本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本部,,校本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本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船舶与海洋工程,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国际经济与贸易,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计算机应用技术,,校本部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与评价,,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校本部
广东海洋大学自1999年获得研究生的招生资格以来,在研究生的教育方面逐步加大管理力度。学校获得招生资格的专业有:,,,,, ,,,,,,,,等14个专业。
广东海洋大学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
广东海洋大学校徽新校徽:(日启用)标识释义:1、标识为圆形,内外双环结构显示了学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努力的精神;2、内圆中上方为帆的图案,下方为浪图案,表扬帆海洋,乘势而上;3、标有“1935”字样,体现办学历史;4、外圆上方为“广东海洋大学”汉字字样,下方为英文字样;5、为湛蓝,体现海洋特色。新校训:广学明德 厚为(日启用)释义:此校训以“广东海洋大学”的简称“广海”两字为句头。“学”,有学习、学问、学识、学理、学说、学术、学科、学校等含义,“广学”,要求师生员工博学、、博为,即:广泛学习、广播学问、扩大学校影响力。“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就是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体现以德为立校之本、以德为立人之本。“海纳”,广泛采纳。“厚为”,既有重视行为、勤动手之意,提倡实干精神,培养“”;也有厚实的作为、之意,通过厚实的作为来提升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校歌:《蔚蓝之歌》(日启用)校团刊校团刊《青年》作为学校最有影响力的媒介之一,是广东海洋大学校团委的下设传媒宣传组织。内设秘书部、记者部、编辑部三个部门,是宣传学校和团委有关精神和上传学生内心呼声的主桥梁,肩负着真实展现学子风采、真确引领学生思潮的重任。校团委《海大青年》自成立以来,精心负责地做好每学期刊物的出版工作及海大作品展等等,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和心灵智慧的空间,也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海大学子的。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为家乡服务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大学生走进美丽海岛——汕头,他们以“情暖南澳”为主题,在南澳开展暑假夏令营活动。“这是我第一次选择回到潮汕,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暑假‘’实践活动。”团队负责人小林表示,希望以这种方式号召更多的潮汕籍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潮汕本土,为家乡发展奉献一份。
日,深《2016评价研究报告》公布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800强公布,广东海洋大学排名第222位。
参考资料:
学院基本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历史沿革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成人高考招生计划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为家乡服务
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北大清华人大问鼎三甲
扩展阅读:
学院标识介绍
学院领导介绍
我校首期出国教师英语培训班开班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合作伙伴:
高考派网是高考志愿填报领域领头羊,提供志愿填报智能推荐服务。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广东海洋大学_百度百科
广东海洋大学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日,湛江水产学院和合并组建。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海滨城市,截至2015年11月,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校园总面积4892亩,其中主校区占地408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5.8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含电子图书80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2.75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2.4亿元。截至2015年11月,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1万余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万余人。[1]
广东海洋大学历史沿革
广东海洋大学原湛江水产学院
1936年,广东汕头水产职业学校创建。
1936年,广东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改名为。
1939年,日军攻占汕头,学校停办。
1945年,广东省立汕头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复校并改名为广东省立汕尾高级水产职业学校。
1950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高级水产。
1952年,改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轮机专业并入长江航务学校,后发展为、,等。
1953年,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长江航务学校部分部分校区、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的水产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的水产科合并组建广东省水产学校。
1956年,广东省水产学校改名为广东水产学校。
1960年,广东水产学校升格为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0年,的水产系,并入广东水产学校。
1958年,(湛江分院)创建。
1962年,华南工学院的湛江分院,并入广东水产专科学校。
1963年,广东水产专科学校更名为湛江水产专科学校。
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撤销。
1979年,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复校并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
1997年,湛江水产学院、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并改名为。
广东海洋大学原湛江气象学校
1958年,湛江气象学校创建。
1966年,湛江气象学校撤销,湛江气象学校一部分,并入成都气象学校。
1979年,湛江气象学校复校。
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2年,广东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
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改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2010年06月,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海洋大学。
2013年08月,广东海洋大学正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
(注:图册“校园环境”参考资料)
广东海洋大学办学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日,学校共有教职工185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062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20人、博士学位者24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97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
广东海洋大学院系设置
广东海洋大学二级院系序号
广东海洋大学软件学院
1314151617 18[11]
广东海洋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日,学校拥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6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1]
广东海洋大学教学建设
截止日,学校拥有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科学等
省级精品课程:海洋经济学、动物繁殖学、食品微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食品加工学、传热传质学、金工实习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13-19]
2009年至201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有49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704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06年、2007年、2009年学校在校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和香港、澳门回归10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1]
广东海洋大学学术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建设成果
2006年至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
“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1]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平台
省部(厅)级研究机构 机构名称机构性质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
农业部育种中心
南方对虾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
农业部实验室
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
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海产经济无脊椎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海洋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廉政研究中心
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社科联文化研究基地
直属机构[20]
校设研究机构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湛江海洋高新科技园校直属机构珍珠研究所校直属机构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校直属机构(挂靠分析测试中心)应用化学研究所院所合一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院所合一信息技术研究所院所合一海洋生物研究所院所合一海洋文化研究所部所合一海洋食品研究所院所合一文学与粤西文化研究所院所合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院所合一法学研究所院所合一机电工程研究所院所合一外国语言与外语教学研究所院所合一[20]
广东海洋大学学术资源
《》设自然科学版(第一、三、四、六期)和社会科学版(第二、五期)。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海洋论坛”为社会科学版重点栏目。
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2011获奖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1]
据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馆藏图
书2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
中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年鉴我国全文数据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系统、杜秀搜索平台、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等。
外文数据库主要有:Elsevl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Web of Science(SCI)索引数据库、 Ei Village索引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文摘数据库、BioOne全文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ScienceDirect—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国道外文海洋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电子期刊等[22]
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
广东海洋大学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1]
广东海洋大学文化传统
新校徽:(日启用)
标识释义:
1、标识为圆形,内外双环结构显示了学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努力的精神。
2、内圆中上方为帆的图案,下方为浪图案,表扬帆海洋,乘势而上。
3、标有“1935”字样,体现办学历史。
4、外圆上方为“广东海洋大学”汉字字样,下方为英文字样。
5、背景色为湛蓝,体现海洋特色。[23]
(图册“文化传统”参考资料:[24]
新校训:广学明德 海纳厚为(日启用)
此校训以“广东海洋大学”的简称“广海”两字为句头。
“学”,有学习、学问、学识、学理、学说、学术、学科、学校等含义。
“广学”,要求师生员工博学、博识、博为,即:广泛学习、广播学问、扩大学校影响力。
“德”,指品行、品质、道德。
“明德”,就是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体现以德为立校之本、以德为立人之本。
“海纳”,广泛采纳。
“厚为”,既有重视行为、勤动手之意,提倡实干精神,培养“三能”应用型人才;也有厚实的作为、大有作为之意,通过厚实的作为来提升社会地位和影响力。[23]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蔚蓝之歌歌谱碧海旭日辉映南疆
大学精神催我成长
烽火岁月使命不忘
海洋世纪圆我梦想
蔚蓝的征途蔚蓝的风光
蔚蓝的舞台蔚蓝的乐章
孜孜以求真善美
做人做事做文章
悬帆以图沧海志
乘风破浪向前方
向前方向前方[25]
校旗由蓝色旗面、校徽、校名组成。校旗尺寸为2号旗:240×160cm,旗面为蓝色,体现海洋特色,校徽位于旗面左上方,旗面中间偏上为“广东海洋大学”校名[23]
广东海洋大学现任领导
2012 年9 月
2014 年 1月
党委副书记、校长
2010 年 6 月
党委副书记
2013年 6 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6 年 7 月
1998 年 1 月
2000 年 8 月
2012 年 4 月副校长(表格参考资料:[26]
广东海洋大学知名校友
温国辉1984年毕业原广东省副省长、现广州市市长唐开兴
1997年毕业
现任南洋船务实业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7]
1982年毕业
副政委、政委、监狱长。[28]
1978年毕业
航海指挥员。[29]
1985年毕业
封开县掌舵人。[30]
1969年毕业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食品科技学院前院长。[31]
1977年毕业
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32]
1985年毕业
《英语通》杂志和《英语辅导报》特约编辑、通讯员。[33]
.广东海洋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食品科技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海洋与气象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经济管理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航海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理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法学院主页[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处[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
.海大新闻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之星主页[引用日期]
.校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
高校微博模块:
在这里快速了解高校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海洋大学主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