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区农民住宅区邻居每天做汽车修理,嗓音大得很,弄得人快疯了,去哪投诉,求知道的人给点招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六十年代生活的个人记忆――请判断
96246 次点击
355 个回复
10:23:50 发布在
&&&&60年代的生活状况,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艰苦,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个“穷”字。但由于是十年间的生活状态,期间并不平衡,水平相差很大。&&&&前二年属于三年大饥荒时期,那是一个让人现在想起来仍恐惧万分的日子。有多少同胞在那时“营养性死亡”我不清楚,但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饿”字。由于我在《饥饿童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文中做过较为详细的叙述,故本文就不再重复讲述了,只重点记录下年这期间的日常生活的主要状况(本篇以“食”为主)&&&&由于食的方面要写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繁杂零碎。为了让网友看时方便些,我就从粮食、主要副食品、蔬菜、烟酒、水果,零食等几个方面分类叙述。同时也为了使网友能比较直观地从当时人们的收入、物价和供养人口等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首先介绍一下我家所在矿山人们的基本情况。&&&&我家所在的矿山属于比较大的铁矿山(号称全国八大铁矿山之一),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大清国洋务运动时就开始采矿,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而停止。到了1938年日寇占领这里后,为了推行“以战养战”的侵略政策,又重新开采。日寇投降后由于内战再次停产。1949年中共执政,于1954年恢复生产,经过几次招工,到了1958年大办钢铁时达到了3、4千人。三年大饥荒后,于1962年压缩了生产规模,部分职工被下放(回农村),职工总数剩下约1800人。&&&&其中大约有600余名是1956年前从全省农村来的复员军人,这些人来之前均是1949年前参军的老兵(我父亲也是其中一员)。这些职工60年代多为4级工,工资53.14元。还有约800名是年参加工作的新工人,60年代前期多为徒工,62年后多为2级工,工资38.5元。另外400余名为干部和五级以上建国初期或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被称为大工匠),这一部分职工工资较高,以70-80为多。这其中也有少数工资特高和较低的人,最高的是党委书记,他的级别是13级,工资151元多,较低的是中专生毕业的,工资只有30.5元。&&&&职工的供养人口情况如下:&&&&4级工职工大多从60年代初期的4口人到后期的6-7人;&&&&2级工为主的职工大多从初期的单身一人到后期的4人;&&&&干部和大工匠从初期的4―5人到后期的6-7人(少数也有的8―9人)。&&&&绝大多数职工的配偶都是从农村随迁来的,没有正式工作,大办钢铁时均以合同工、临时工身份干一些辅助工作,工资多在30元以下。1962年精简后,这些人大多赋闲在家,没有了收入。我家也是如此,父亲一人上班,4级工,工资53.14元,母亲在家做家务。&&&&全矿人员如果平均一下人均收入,估计大多在8-9元之间。(所有人在内,含小孩)&&&&好了,介绍完基本情况,下面进入主题,先说“粮食”。&&&&粮食供应&&&&我们矿山属城市户口(安徽省马鞍山市),粮食是严格按各人定量用粮本或粮票购买。职工按工种和岗位定量各不相同,从27斤-45斤不等,具体标准很复杂,我记不清了。家属是从小孩出生时的8斤或9斤起步,最高到25.5斤(不知怎么还订了个带半斤的标准),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粮食定量逐渐增加,大概是到了12岁加到25.5斤后,如果不上初中、高中就不再加了。初中是28斤,高中是32斤。成人凡是没有正式工作的,均是25.5斤。食油不分大人小孩,均是0.5斤。&&&&定量中有百分之20-30的粗粮,以山芋干、玉米面为主,其余为细粮(米,标准粉)。油以菜油为主。但60年代前期和后期常供应棉籽油(未精炼过的,颜色发黑)。&&&&三年大饥荒时,大米和标准面停止供应,代之以荞麦面、山芋干、不去肤的小麦面。&&&&粮油的价格&&&&60年代初期我还小,大多记不清了,只记得一种中稻米是一角零九厘一斤。这种米红红的,像高粱米的颜色。后来给每个职工发了每月5元钱的粮食补贴后,粮价上调了,具体如下:&&&&中稻米-0.142元每斤&&&&晚稻米-0.158元每斤&&&&标准粉-0.17元一斤&&&&山芋干和玉米面价格记不太清了,约为0.1-0.12之间&&&&菜籽油-0.78元每斤&&&&棉籽油-0.72元每斤&&&&另外春节时增加供应一点带壳的花生,先是按户供应一斤到二斤,后来按人每人0.5斤。每斤还要扣去二两油票(花生壳等级很低,有不少空壳和泥土),价格为0.58每斤。&&&&主要副食品&&&&肉类(猪肉)每人月0.5斤,价格是0.8元每斤&&&&豆腐每人月4小块(7厘米见方),大约有2斤重&&&&白糖按户月0.5-1斤不等,价格为0.78-0.82元斤&&&&其余鸡、鸭、蛋类、鲜鱼平时基本上不供应,过年时供应一点鲜鱼(按户)价格0.34-0.37元斤&&&&有时供应一些咸带鱼,不要票,但限量购买(鱼咸的不能进嘴)&&&&以上主要副食品三年大饥荒时全部停止供应。&&&&盐-大粒子盐,价格0.14元斤&&&&酱油0.2元斤(散装)&&&&醋-0.15元斤(散装)&&&&以上三样不要票,但限量购买。&&&&茶叶-好的3-5元斤,差一点的1-2元斤,不要票。(买的人很少)&&&&蔬菜&&&&公家供应的以大路菜为主,基本不要票,品种主要有:白菜、萝卜、茄子、辣椒、冬瓜、四季豆、豇豆等;&&&&自由市场农民可以出售自己种的菜,品种也和公家差不多。&&&&价格公家和农民基本一致,大多在0.020.1元之间&&&&蔬菜受天气、季节影响大,供应不能保证,整个冬季基本上无菜供应。居民大多吃以自己腌制的咸菜为主,。冬天腌菜多是白菜、萝卜为主、春天以芥菜为主、夏天以辣椒、韭菜为主。&&&&举个例子,当时工人上班要自己带饭蒸着吃,十个人有九个人带的是咸菜。&&&&烟酒&&&&烟的品种有皖产的:奔月、0.37元包、东海、0.28元、春秋、0.25元、玉猫、0.19元、大铁桥、0.14元、经济烟、0.09元;&&&&沪产烟:中华、0.59元、牡丹、0.5元、大前门、0.36元。&&&&酒类&&&&主要有两种散装酒:&&&&山芋干酒0.8元斤;高粱酒1.44元斤、另外也有一些瓶装酒卖,我记得有四川泸州产的特曲、头曲、二曲;还有皖产的弋江大曲酒,多在2元-3元一瓶。&&&&60年代烟酒供应情况变化很大,先是三年大饥荒时,供应基本中断;62年63年须凭票购买;6466年基本是敞开供应,包括中华、牡丹、大前门,奔月等甲级烟、(但由于收入有限,加上当时人们崇尚节俭,一般多抽玉猫和大铁桥。&&&&67年武斗,烟酒供应基本再次中断,68年后又恢复供应,但要按户凭证供应。一个月每户只供应10包(各等级混合共10包)、酒一斤(山芋酒)、春节时供应一斤高粱酒。&&&&水果类&&&&西瓜、梨子、桃子、杏子、菱角、毛栗子等地产品种,由自由市场供应;&&&&苹果、香蕉、甘蔗外地产的由供销社供应(有就卖、没有就不卖)、&&&&价格&&&&西瓜-0.03元、梨子、桃子、杏子、菱角等均在0.080.1元为多;毛栗子产量较少,不按斤卖,用酒杯号着卖,一般0.020.03元一杯,大约有一两、&&&&供销社卖的苹果、香蕉、多在0.3-0.4元一斤、广东甘蔗0.08-0.1元斤。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伊拉克蜜枣”、从6266年都有得卖、0.29元斤,不要票,我隔三差五能买上几分钱的开开“洋荤”。&&&&糕点类&&&&只有地产的几种,我记得有:羊角酥、京枣、交切片、小炸、蜜三刀等,价格多在0.6-0.8元斤。62-63年需凭糕点票购买,每个月一户0.5-1斤,64-66年凭粮票可不限量购买(没有粮票每斤加0.2元也可购买)。&&&&以上这些就是我知道的我所在地方有关“食”的基本情况。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政策影响。60年代是一个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的年代,10年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状况,经历了大起大落。特别是三年大饥荒时期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后面的八年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区别较大,所以我想就日常生活的变化情况做一个补充介绍,以便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面貌。&&&&当时的生活必需品如粮油、主要副食品均实行严格的计划供应,从以上所列的品种和供应量,以及物价和人们的收入来看,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很难满足人们吃饱的要求,为了能吃饱,人们纷纷想方设法,开动脑筋,努力地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吃不饱饭不斗行吗?(借用语)&&&&1962年初,李葆华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推行“三自一包”政策,放松了对人们的管制。&&&&我们这里的职工和家属就开垦了一些荒地,自己种植一些蔬菜和粮油类庄稼,如山芋、小麦、油菜、黄豆、芝麻等作物作为补充,虽然产量不大,但作用还是明显的。&&&&与此同时,想方设法节省开支。例如家中有八岁-十五岁的小孩,就回去拾柴、捡煤渣、还参与种植蔬菜和稼的劳动中去,大一点的小孩还是主要劳动力(时间上充足些)。对于一些人口少,人均收入高一点的人家,则可以到自由市场买一些山芋,南瓜来贴补;另外还有一些高价食品供应,原先一分钱两个的黑黑的糖果现在卖五分钱一个,原先卖八分的麻饼现在卖五角一个。&&&&虽然文革前国家对粮油的控制非常紧,不允许上市交易(山芋是唯一可以买卖的粮食类作物),但是由于农村人缺钱和城里人缺粮油都很严重,年还是有一些私下的交易,但是不能在自由市场进行。一般都是选择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趁天还未大亮时进行买卖(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还未上班),我家也买过一些。我记得米的价格是0.3-0.35元一斤、菜油1.5-2元一斤、&&&&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当时自由市场的情况:&&&&虽然62年开放了自由市场,允许农民销售自产自销的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但是规模很小。我家所在地是一个省辖市下面的一个区,总人口约有五万,其中城镇人口约三万,就只有一个露天的自由市场,紧挨着国营菜场,面积只有约200平方米,大多是早上1-2个小时的交易时间(工人上班前、农民上工前)。&&&&对于肉食不足问题,人们就自己养几只鸡、鸭来补充(养多了没东西喂);还有人自己制作一些捕鱼捉虾的工具,去捕捞一些小鱼小虾,或者在水里摸一些螺蛳、蚌壳,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能解解馋(三年大饥荒时搞的人太多很难搞到)。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也可到自由市场买一点农民出售的鸡、鸭、蛋等。我记得鸡是0.8元一斤,鸭是0.5元一斤、鸡蛋是0.08分一个。&&&&到了1967年,情况出现巨大变化。这一年文革武斗爆发,工厂停工、学校停课,自由市场也无人管理了。我们这里农民也没有上缴公粮,收的粮食全部自己分了;养的猪也自己杀了,或吃或卖,全凭自己做主。工人也不上班了、学生都在家里种菜、种庄稼和养鸡鸭。这一年&&&&由于来卖米的人太多,出现了米卖不掉的状况,于是价格下降到0.18一斤,还要挑到居民家门口来卖。肉也很多,只卖0.6-0.8元一斤。&&&&由于武斗,工厂停工、交通中断,好多日用工业品的供应严重短缺,特别是烟、酒和火柴、肥皂等几乎断绝。许多烟瘾大的人就自己种烟叶抽,搞不到烟苗的人就用黄豆叶、芝麻叶、丝瓜的叶和藤来替代烟抽,冒出的烟呛人的要命(我们小孩也学着抽丝瓜藤的烟来玩)。&&&&说到这里,我还要单讲一下火柴,虽然它不属于“食”,但是记忆深刻而且特别。&&&&没有火柴卖,人总不能吃生的啊!这时的人们被逼的又回到“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去了。&&&&人们先到山上找一些能在碰撞中冒出火星的石头,(称为火石)好在矿上不缺石头;然后用黄草纸卷成一个被称为“纸媒子”的东西,用火烧着后塞进一个细竹筒内让火熄灭,这样纸媒子前头就会有一点黑灰(不能弄掉)。要点火时,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一块石头、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纸媒子,右手拿另一块石头砸左手上的石头,冒出的火星溅到纸媒子的黑灰上就会形成暗火,用嘴一吹,使纸媒子冒出明火(有技巧,否则吹不着),之后再点燃柴草来烧饭吃。&&&&到了1968年革委会成立后,各种食品的供应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烟酒恢复供应,但一律凭票或证购买,而且数量也少,按户每个月供应10包香烟(各等级混合共10包)、一斤山芋酒,过年时供应一斤高粱酒。&&&&由于这时极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次造神运动和清理阶级队伍),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城镇也不许开荒种地、养鸡养鸭。要求人们三忠于、四无限,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如此一来,造成自由市场极度萎缩,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生活品只能使用各种票证进行购买。出现了凡买东西必排长队、必拥挤、必打架的现象。&&&&这时常看见天还没亮,商店还没开门,外面就排起了长队。有时商店里并没有东西卖,也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外面排队,等到商店开门后,才知道没有东西卖,人们一哄而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结束。&&&&60年代虽然总的来说商品短缺、供应不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低下,但是人们并不感到苦,相反却感到十分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等着我们去解放,特别是台湾同胞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宣传,我们信以为真)&&&&日常生活虽然包含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但是,有一句话四个字,就基本上把它全概括进去了,四个字就是:衣、食、住、行。上篇对有关“食”的部分已经讲述过了,本篇就把剩下的衣、住、行叙述一下,先说“住”。&&&&住房&&&&1956年父亲从农村招工来到矿山(之前从部队复员回乡当农民),随后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也迁来落户在矿山。刚来时我还小,只记得住的是草房(大多数人家都是草房),房子就在拉矿到市里的铁路边上,家里什么家具都没有,在地上搭上木板当床。我没事就在铁路边玩,看拉矿的小火车奔跑,没过多长时间,小火车变成了大火车(蒸汽机车)。&&&&到了1959年矿上自己建了一座窑厂烧砖盖房(62年窑厂停产,文章后面还会讲到这个地方),房子盖好后分给职工,我家也分到了一间15平方左右的砖房(一排房子中间的一间,共有10余间)。虽然叫砖房,也只是外墙用青砖砌的,各家之间的隔墙,是先用毛竹缠上稻草扎起来,然后糊上泥巴,等泥巴干后再抹上一层石灰膏。屋顶是用芦席钉的,有时晚上有老鼠在上面奔跑、打架,吵得人不能好好睡觉。墙上的泥土也容易掉,所以父亲常用泥巴补糊墙壁。&&&&这样的房子一住好几年,直到1966年时家中已有六口人时,才调整到一户约24平米的房子,墙和天花与之前的房子一样,都没有单独的厨房。那时烧柴草,还要砌一个放两口锅的灶台,另外还要一个水缸装水(有自来水,但每天定时供水)。家具还是以前59年第一次住砖房时发的几件:一个毛竹做的碗厨、一张80厘米的方桌、两条长板凳、还有一张大床(135厘米)、二张小床(90厘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从老家带来的木箱子。&&&&现在常听人说,那些年工人住房不要钱,家具都发给你,水电也不要钱。这些是真的吗?我不敢说全是假的,肯定是有人享受这样的待遇,还有住皇宫不花钱的了呢!但是对我家及矿上的所有人家来说,那就是假的,我们这里每一样都要收钱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当时收费的情况:&&&&房租费&&&&平房:按使用面积平房每平方米0.03――0.04元(分黄土地坪与三合土地坪)&&&&楼房:一楼和四楼每平方米0.06元、二楼0.08元、三楼0.1元。&&&&水费&&&&自来水每户0.3元(一天三次定时供水,10余户共一个水龙头)&&&&水是与生产用水同一水源,经过简单净化的水。&&&&开水每个职工每月30瓶(5磅)免费,如再要,每瓶一分钱。&&&&电费&&&&每盏灯(15瓦)每月0.3元。多用多交钱。(多数人家用一盏)&&&&因线路问题,电压不足,灯光总是昏黄的。&&&&家具费&&&&碗柜:每月0.04元&&&&木桌子:每月0.05元&&&&长板凳:每月0.02元&&&&大床:每月0.1元&&&&小床:每月0.08元&&&&有人会说,好便宜啊!可是和当时人们的收入来比,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致于出现了有职工分到了楼房不愿住的现象。(那时人均达到8元月即不算困难,吃不到救济)&&&&1964年矿山开始新建选矿厂,生产精矿。马建公司来了几千人承建,先盖了六栋四层楼居住,等到选矿厂建好后,人员就撤走了,住的楼交给矿里分配给职工住。这些楼房面积约30平米,有一个约2平米的厨房、还有一个约1平米的单独厕所,好多人都争着要。后来等到真分配到人头后,又有不少人不要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楼房的租金比平房贵一倍,人们嫌太贵了,住不起,后来只好分给原先不够条件的人住了。(因为是矿里第一次分楼房,人们开始并不知道房租才争着要的)。&&&&另外还要介绍一下矿里干部的住房情况。一开始干部们都和工人住的一样的房子,大概是64年,矿里安照苏联的一种图纸盖了有大约30余栋被叫做“工字房”的房子,(因形状像汉字的“工”字),每栋四家人住,每户约22平米,有一个四平米的厨房,没有厕所。矿里处级干部每二人住一栋,工人四家住一栋,科级以下干部与工人相同。&&&&讲到这里,还要讲一下厕所问题。除了那六栋四层楼房外,其余都没有单独的厕所,人们都是用公厕。一般十余排房子共一个(共约有100余户,500――600口人),男厕蹲位6-8个,女厕蹲位3―5个,网友们不要为蹲位少而担心,因为那时大多数人家都种有蔬菜和庄稼,人们一般都是在家里粪桶上解决如厕问题,粪便留着浇地。不种庄稼的人家才上公厕,所以公厕虽然不多但还够用。&&&&关于住的问题,顺带讲一下我看到的附近农民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住的草房,土墙。没有自来水,吃塘里的水,也没有电,点煤油灯,(就是那种带一个玻璃罩,能调节火头大小)我看了还感到很稀奇呢!另外农民干活时大多光脚,少数人穿草鞋,下雨天穿蓑衣(一种叫做“白茅草”的植物编制的),头戴的也是斗笠。浇地用人力水车,我们小孩有时也去踩着玩,但跟不上别人的步伐(一般四人同时踩),常抱住横杆,双脚悬空,被农民戏称为“吊虾子”。好了,不能跑题,就此打住。&&&&住就说到这里,下面说说:行。60年代有自行车的人家很少,人们出门基本靠步行。矿里干部们只有一辆吉普车,顶棚还是帆布的,黄绿色的,矿里大干部到几个采矿山头时用(矿里共有三个山头采矿)。上篇已说过矿山比较大(全国八大铁矿山之一,华东最大的),号称“十里矿区”。可是,实际上还不止10里,最远的地方(炸药库)有20多里远。职工住家大多离上班地点在10里以上,早上天不亮就要出门,中午带饭在工地上吃,晚上天黑才能到家。68年后的几年,去得更早,回来的更晚,因为要早请示。晚汇报,下班后还要学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毛选。&&&&也有少量工人能坐上汽车上下班,那是汽车队的工人。当时矿里有几十台拉矿的苏联产的汽车,一种是7吨的、一种是10吨的,因其驾驶室比较大,所以我们都叫它“大头汽车”。(他们也是偷偷摸摸,按规定是不允许的)。&&&&我们小孩上学都是步行,好在小学不远,一般10――15分钟就能走到。(农村学生有的要30分钟);初中就会远一点,要半个小时(农村学生有的要1――2个小时)。&&&&64年到68年我家种了一点油菜,收的菜籽要拿到油坊换油,十几里路远,都是我背到油坊去换的油。&&&&公共交通方面,60年代前期没有公共汽车对外,公家去市里办事,职工和家属要回老家探亲都是乘坐拉矿的火车来回。后来开通了公共汽车,票价为0.34元一张票。票很贵,人们很少乘车外出。我从56年到矿山直到66年文革前,几乎没离开过矿山。可是我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特别是五年级后,我在地理课本上看到了对长江的介绍,知道我们就在长江边,非常想看看它。没有钱买票,当我听老师说站在大黄山上(离家门口不远,马鞍山最高的山,海拔有220多米)就能看到长江时,曾三次爬上大黄山,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长江(直线距离约15公里,前二次因起雾没看到),我虽然没有于右任老先生眺望大陆而不可归的哀叹:大陆不可归兮,唯有痛哭!但也有长江不可近兮,唯有思念的遗憾。&&&&矿山有几个工人,他们家属在离矿大约30――40里路外小丹阳和花津镇,也因没有交通工具而不能利用星期天与家人团聚,只能享受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一年12天)。到了1968年,因割资本主义尾巴,矿山买不到什么农产品,我们就到苏皖交界的丹阳买一点农产品,20――30里路也是步行去,路上有时还有“打办室”的人拦截。我们只好在天还未亮时出发,回来时躲开人们常走的路(也是小路),而选择田间地头走,如此一来,就要多走不少路。&&&&行先说到这里,下面说本篇的大头:衣。说起60年代的“衣”,(含鞋、铺盖等一并叙述)那真叫一个“破“啊!常听人这样描述那时人们的衣着,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补补又三年。而我们这里与此说法有些不同,叫做: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总的来说意思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个”破“字。&&&&说到衣就不能不先介绍一下:布票。布票是按人口发放的,我听到网上有网友说,毛时代一人一年只发2――3尺布票,仅够做一条裤头的。实际上我们这里大多是每人一年发一丈六尺布票(三年大饥荒时可能少一点,那时我小,记不得了),这些布只能给多数成人做一套单衣。(棉衣不够)凡是买棉织品一律凭布票(有少数大约是化纤制品不要票,但价格很高)。&&&&先说一下工人穿的衣服。1956年我家刚从农村来到矿山时,矿山还是人工开采,那时工人发的工作服是斜纹布的布料,18个月一套,球鞋一年一双,由于是人力挖矿,而且下雨天也不停工,下雨时穿着蓑衣(棕制的那种),头上戴着斗笠,用二齿耙、四齿耙或洋镐将矿石耙进一个铁簸箕里,然后用力端起倒入“歪歪车“内,装满后将车推到一个大漏斗边上,将矿倒下去。漏斗下面有小火车接着,小火车装满后拉到市里去炼铁。高强度的劳动使衣服很容易坏,工人们只好将破的衣服进行缝补后再穿,好多人补了又补。有的工人开玩笑说: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一问才知道是西山矿的。(57年反右后可不敢再说了)&&&&当时矿山工人穿工作服还出现了一“景”,什么景呢?&&&&矿山在检修设备时会用到一种“砂布”,(想必不少人知道砂布)一开始工人用过后就将它当垃圾扔掉,后来在下雨时砂布经雨水一泡,上面的胶就融化了,沙粒掉下来后就会变成一块布(大约15乘20厘米),布的颜色呈暗红色。有的工人发现后就捡起来用它补衣服(那布很结实),别的工人看见了也学着做,一时间好多人的衣服上都出现了这种暗红色的补丁,老远就能看见,所以成了矿山一景。&&&&职工们的球鞋也不够穿,如果帮子坏了大多自己补,但是如果鞋底磨穿了,自己就补不了,必须送到街上专门修鞋的师傅那里补,鞋匠用一种专用的工具进行火补(不知是否有网友见过火补),每个补丁大约0.2――0.3元。&&&&60年代中后期,矿山逐渐使用机械化开采,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下降,衣服和鞋子的磨损也减少了,但仍然多有补丁&&&&再说说家属的穿衣。那时我是家中小孩老大,有时还能穿到新衣服,但一般做衣服时,都做大一点(那时成衣很少,都是买布做)做一次穿二、三年,然后再传给弟妹穿。由于布票紧张,每次母亲买布时,都要仔细计算,不光看价钱(钱也很紧张)还要看布的宽窄,(布有2.4尺、2..7尺、3尺宽不等)结实不结实,比来比去,最后才能出手买。&&&&由于发的布票仅够做一套衣服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有一套衣服(一个季节)没有换的,就比较容易坏,加上大一点的小孩还要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等;还有小孩会上树抓鸟、抓知了,衣服就坏的更快。等到往下传的时候,已经有不少补丁了,下面的再穿又要加上好多补丁,直到实在不能穿了再“下岗“。即便如此,这件衣服还不能扔掉,因为还要用它来糊做鞋的“布骨子”(不知网友知不知道什么叫“布骨子”)。那时人们一般很少买鞋,都是以自己做鞋穿为主。做鞋的工艺很复杂,我记得有:糊布骨子、剪样子、缝圆口、纳鞋底、绱鞋等(当然要先买布)。由于矿山到处都是石头,所以鞋坏的也快,因此鞋子也要经常补。后来矿山建了选矿厂,常有一些换下来的旧运输皮带,这些旧皮带也被人们利用起来,用它来做鞋底,替代原先的布鞋底。这种胶皮做的鞋底结实多了,一般穿坏二双鞋帮它还不坏(不知有网友穿过这种鞋没有)。&&&&那时夏天,人们为了节省鞋子,好多人都做一种木拖鞋穿,走起路来吧嗒吧嗒的响,老远就能听到。&&&&记得在60年代中期我也买过那种叫“解放鞋“的胶鞋穿(好上山砍柴),大概是4元一双,第一次穿好高兴了,也很爱惜,上学的时候穿着去的,放学的时候舍不得穿,我是提在手里回来的。鞋就说这么多,还是回到”衣“上来。&&&&那时人们都喜欢过夏天,那可要节省不少衣服呢!好多小孩夏天都是光着身子(10来岁也是如此,不过是在放假时)。虽说夏天可以少穿一点衣服,但也有烦恼,我们这里夏天特别热,最高温度可达到40度以上,人们不要说空调没有,连电风扇也没有,而且房子是平房,天花又是用芦席钉的,不隔热,晚上家里不能睡,人们都是在外面睡,我们小孩子在有了那六栋四层楼后,多是跑到楼顶去睡,楼顶上也热得很,蚊子也多,但有好多小伙伴在一起玩,听大人讲鬼的故事,还是很高兴。最难熬的是冬天,天冷时去上学(特别是快放假时),因棉花也紧张,好多人都没有棉裤,只有一件光棉袄,里面大多没有衣服。有的人就用一根布条扎在腰间,使棉衣贴身些,下面多是穿二条单裤,总是冻得鼻涕直流,。上课时人也坐不住,总是不停的跺脚,常影响听课,老师也不好说什么,老师也冷啊!许多人手上、脚上都生了冻疮,痒的要命。到了下课时间,同学们常采取“挤墙角“的办法来取暖。(不知有网友挤过墙角么?)&&&&60年代人们穿衣多不讲究什么样式,颜色也以黑、蓝、灰为主。文革开始后,军装成了最时尚的服装,那是因为中央大人物都穿军装(包括毛),红卫兵们更是喜欢穿军装。这股风也刮到我们这里来了。虽说矿上复员军人多,但他们已离开部队快20年了,回来时的一套军衣早就穿烂了,我们这么大的小孩也想穿军装,67年时有不少人就跑到20――30里路外的江苏省江宁县丹阳镇买白布(那里安徽布票能用)回来自己染成黄色,再做成军装式样穿在身上。由于染色不过关,要不了多久就会败色泛白,但人们仍乐此不疲。后来(大约67年3.4月)一支部队来支左,有一天大约是一个排的战士到澡堂去洗澡,脱下的衣服被人们一抢而光,弄得战士们回不了家,只好请工人帮助回去报信,部队派人送来衣服才回去,(以后他们洗澡就给他们开专场,并派人看守)。&&&&那时矿上也有少数人家条件好,不缺衣穿。我有一个同学父亲是矿长,一个月工资130多元;母亲是矿卫生所医生,每月70多元,只有一个妹妹,人均收入50多元。所以我就没有看见他穿过有补丁的衣服。&&&&矿里还有一批约100余人的58年从上海招来的工人,60年代他们大多是单身,二级工,工资38.5元,这些人也有好衣服穿。我记得有二种布料好像不要布票,一种是:毛哔叽;一种是:华达呢。虽然叫“呢“,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化纤料,因为下水后比帆布还硬。穿在身上笔挺,很好看。有的工人谈对象就找他们借衣服穿。他们也有些人买皮鞋穿,好像是十七、八元一双牛皮鞋。&&&&下面再说说:铺盖。一般人家都是买那种白粗布来做被里,这种布比较结实,布幅又比较宽,但由于肥皂紧张,白布不好洗,人们就将它染成青蓝色再用,被面就选布幅宽一点的。接下来就要讲到棉花了。棉花也是要棉花票买的,而且比布票更紧张。我记得60年代前期每人每年2两;后期3两。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如果一家有五、六口人,一年总共只有1.5左右斤棉花票,而做一床棉被则需6―7斤棉花。也就是说一家人5、6年时间都不用一点棉花,全部结余下来,才能做一床棉絮。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做一双棉鞋也要一两棉花。65年后,许多人家的小孩也长大了,(12、13岁了),总不能和大人睡在一起吧!另外小孩人数也从二个增加到四个(普遍现象),也需要分床另睡,这都需要棉絮,这样一来好多人家就没有垫被铺,到了冬天就无法过冬,怎么办呢?人们只好去买一些稻草铺在床最下面,再买一种棉纺厂用下脚料做的棉毯铺在草上面,这种棉毯6元一床(要不要棉花票记不清了)。如果职工人均收入低于8元,则可提出申请,要求补助稻草。工会派人来核实后,就会统一购买一些稻草发给工人。铺上稻草的床,人睡上去就好多了,但是在很冷的时候人就必须蜷着睡,不敢把腿伸直,有时睡着了也会被冻醒,所以人们做梦都想能弹一床棉絮。&&&&虽然文革前允许职工和家属种植蔬菜和粮食类作物,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人种棉花。&&&&(听说棉花属军工物资,虽然我国是产棉大国,但仍不能满足百姓需求)。到了文革期间,特别是67年武斗时,才有一些职工弄来了棉种,分给要好的人家去种。我家也种了一点,大概收了2斤棉花,给我就做了一件棉上衣(原先的短了),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有多大了,兴奋了好多天,逢人就叫人家摸摸暖不暖和。&&&&说到这里,我要特别叙述一下,有一个工人因种棉花而被判了7年徒刑的事情。&&&&68年初革委会还未成立,人们由于前一年收获了一些棉花,就有了种子,好多人家都种上了棉花。我家也扩大了种植面积,想做一床棉被。可当棉花出土后长到10厘米高的时候,有一些棉苗却死掉了,撒六六六粉也不管用。后来听人说是棉花根下生了一种叫“土蚕”的害虫,专吃棉花的根,我扒开土一看,真有像“蚕”一样白白的虫子。要想灭掉它,可用缝被子的针扎棉花的根部,就能扎死“土蚕”。好在那时还未复课,我就天天用针去扎,果然有效,不少棉苗都成活了。快到秋天时,棉花长大了,结了好多棉桃。这时革委会已成立了,工人们都去上班了,我还没复课,就天天看管棉花,给他们打枝、掐头、松土、拔草等,&&&&满怀希望的忙碌着。可是有一天父亲下班回来说:棉花保不住了,其他种的东西都保不住了。我仔细一问,才知道现在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种一切作物,矿里已限令职工几天内自行铲除所种东西,过期就由群众专政队来处理,职工还可能受处分。那时正是早请示、晚汇报,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时期。人们虽然很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胆子小一点的就着手清除了,胆大一点的还在观望。&&&&我前面文中已提到过的那个原先烧窑的地方名叫“花果山”(实际上并没有果树),62年窑厂下马后成了荒地,(大约有20――30亩)这时也被人们种上了各种作物,其中棉花最多。矿里有一个姓何的工人也在那里中了不少棉花,长得也最好(想必和我一样,下了不少功夫吧!),他家里有好几个小孩,大的也和我差不多。(恐怕也对棉被很渴望吧!)。在这片地里种东西的人也有胆小的,就去处理种的东西。可这时怪事出现了,矿里不准人们自行处理,还派人站岗。经过打听才知道,省里要在这里召开全省厂矿企业“割资本主义尾巴”现场会。种的东西作为“罪证”由矿里在开现场会时集中处理。&&&&到了现场会召开的那一天,矿里职工、家属,还有全省来的代表共数千人齐聚“花果山”,只见现场搭着用毛竹绑起来的主席上拉着横幅,两边贴着标语,主席台旁边停着一台推土机。革委会主任先讲了话,接着还有几个人讲了话(不知是哪路神仙),内容就是什么:三忠于、四无限,割资本主义尾巴一类的。随后革委会主任下令开始割资本主义尾巴(那片庄稼地里的各种作物),只见推土机轰隆着向前开去,就在快开到姓何的工人种的棉花地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只看见姓何的工人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飞跑到推土机前猛的一下睡在铲斗前,嘴里大叫:不能推!推土机只好停了下来,现场的工人都被姓何的这一举动惊呆了。&&&&见此情况,革委会主任马上叫群众专政队的人上前将姓何的捆起来带走,姓何的睡在地下一边叫一边挣扎,终因寡不敌众,被捆住后拉到一旁。推土机又开始前进,将那片棉花及其他庄稼统统推掉了。看着即将开花的棉花被压在履带下,我感到好痛心奥!有的妇女还留下了伤心的眼泪。(那是寄托了太多期望的棉花啊!)&&&&那天有省里来的大官在场,姓何的这样一闹,造成很坏影响,最后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名判处7年徒刑。(一直到邓出山才平反)&&&&现场会后,凡是种了庄稼的人纷纷动手铲除了自己种的东西。我家的棉花也被忍痛拔掉了,由开始的充满希望变成了大大的失望。&&&&前面已讲述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平民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人们还有一些较高层次的需求,例如:教育、卫生和娱乐。下面就这几方面的内容再作一点叙述,以便尽可能的全面记录下我所在矿山60年代平民的日常生活。&&&&先说:教育&& (主要是学校教育)&&&&60年代初期我们矿山所在区仅有一个完全小学,因路途较远,又加上矿山要上学的小孩比较多,所以就在矿上家属区中央设立了这个小学的分校,只有1―4年级,5年级仍需到完小就读。初期还没有初中,学生上初中还要到市里去上,62年设立了一所初中(第四中学)。小学生上学步行大多15分钟能走到,初中就要半个多小时(少数农村学生则要1―2个小时)。等到我上四年级时,小学分校升为完小,高我一级的学生就是在这个小学毕业的,我成了这个小学第二届毕业的学生。&&&&现在介绍一下学校的收费情况:&&&&我上小学时(60年)初小的学费是每学期1.5元,书本费也是1.5元;高小学费是2.5元,书本费也是2.5元;我上初中时(66年)学费是每学期4元,书本费也是4元;等到我第二次上初中时(68年)学费涨到5元,这一次不用交书本费,因为无书可发(文革造成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大概情况:&&&&我上初小时,语文老师是中专毕业的,姓秦,正式教师;算术老师是念过私塾1―2年的职工家属(代课教师),姓鲁;两位都是女老师。高小时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正式教师。那时1―4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班约20――30名学生(到高小时每个班有50余人,因建选矿厂时建设单位来了不少学生)。我上一年级时班上学生约有20多人,年龄相差较大,最大的一个13岁(1948年生);最小的一个6岁(1955年生)。&&&&我上小学时还有留级制度,每年大约有5―6人要留级;初中赶上文革,就取消了留级制度。&&&&学校课程设置:&&&&初小有语文、算术两门主课,另外有体育、唱歌等(这两门课老师均是代课教师)。&&&&高小除了以上课程外,新开了历史、地理、自然、农业常识、珠算、画画、写字(毛笔)等。&&&&(可能有忘记的,欢迎网友补充)&&&&学习内容:&&&&语文课相当于政治课(尤其是初小),大多教一些诸如: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好,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等内容。唱歌课也很重要,每周都要教唱革命歌曲,我印象最深得有: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还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住尾巴逃跑了。等等。算术课一二年级学加减,三四年级学乘除,五六年级学小数和分数。其他课程教一些最基础的知识。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5:20 &&
元芳,你怎么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9:42 &&
如果只比物价,不太能说明百姓的生活状况的变化。只请老年人回忆一下,年青人问一下老年人:毛泽东时代的百姓,有几家有自行车,有几个坐过轿车?再看现在汽车的普及程度。就可以不比单个物价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1:27 &&
&&&&到了初中,因为文革,天天学语录,唱语录歌、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写大批判文章,学工、学农、学军等,基本上不学文化课。等到初中毕业时,数学也就学了二元一次方程。(学校自己油印的教材)&&&&再介绍一下学习用品的种类和价格&&&&除了学校收的书本费发给的很少的作业本外,学生还要自己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主要有以下:书包&&&&&& 1.00――2.00元 一个&&&&练习簿&&&& 0.06――0.1元&&&&铅笔&&&&&& 0.03元(不带橡皮),0.05元(带橡皮)&&&&小刀&&&&&& 0.05元&&&& (有学生用旧锯条自己磨制小刀,我也做过)&&&&橡皮&&&&&& 0.02元(小块),0.05元(大块)&&&&蓝墨水&&&& 0.26元一瓶(上海民生墨水)&&&&蓝墨精&&&& 0.03元一支(买回后加水配制成墨水)学生大多用这种。&&&&钢笔&&&&&& 0.15元一支(蘸水笔)0.58元一支(吸水笔)&&&&毛笔&&&&&& 0.3――0.5元一支&&&&砚台&&&&&& 0.6――1元一方&&&&墨&&&&&&&& 0.15――0.2元一根(写毛笔字用)&&&&三角尺&&&& 0.05――0.01元&&&&直尺&&&&&& 0.15――0.2元&&&&圆规&&&&&& 0.5――0.8元&&&&大致记得有以上这些。(欢迎网友补充)&&&&学习的感受&&&&那时矿山上的职工和家属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扁担倒下来也不知道是个“一”字。他们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虽然经济十分困难,但在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是会将他们送去上学的(男孩和女孩一样)。文革前由于初中少,只有六成的小学生能够升入初中,其余不能升学的小孩只好在家带弟弟妹妹,或提篮小卖以谋生,再大一点(15―16岁)就去干临工,每天收入在0.9―1.1元之间。文革后取消了考试,小学生可以全部升入初中,但又学不到什么东西了。&&&&我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老师、家长以及学生都比较重视学习,教得认真,学的也比较刻苦。那时流行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培养的目标是“五分加绵羊”。文革开始后,号召学生起来造反,批判老师。到后来伟大领袖派来了“工宣队”、“军宣队”,就不怎么上文化课了,而是天天搞大批判,斗争阶级敌人。68年10月后又将“老三届”学生大部分赶往农村(少数有权者的子女不下放,而是直接入伍),从此学校成了培养“白卷先生”的地方。这时流行的口号变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读书无用论”开始大行其道,横行了十余年,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终结。&&&&因为文革的原因,我的小学前后共上了两次,用了八年时间,发了两个小学毕业证书。现在这两个小学毕业证书我还完好的保存着。(1966年发一个,1968年又发一个)&&&&网友如有兴趣,可在《饥饿――童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文的跟帖中看到图片(很有时代特征)。&&&&教育的困惑&&&&1963年毛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小学生们都争着去做好事,后来学校要对各个班级所做的好事进行统计并张榜公布。为了争第一,好多同学都跑到学校外面不远处,一个上坡路来帮人家推板车,(常有板车往食堂送煤)往往是好多同学等在那里,一看板车来了,大家就一拥而上,有时甚至十几个人去推一辆板车(一个人算一个好事指标)。另外还有学校原先都是放学后打扫教室,现在一天能打扫好几遍,前面的人刚扫过,后面的人又接着来,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当做好事的第一名。&&&&文革时,教室的玻璃被砸得一块不剩,桌子板凳的腿也有不少被打断了,天天统计哪个班写的大字报多。&&&&我们原先小学课本里有一篇介绍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的文章,说少奇同志浑身是胆,领导罢工取得了胜利。可到了文革时,又说是毛领导的罢工,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原先说的是毛、朱井冈山会师,这时也变成了毛、林会师,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朱德的扁担也变成了林彪的扁担。&&&&还有原先说: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是最好的朋友。到后来又变成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说他不光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还想灭亡中国。(69年还打了起来)&&&&一边说工人阶级最伟大、最革命,可又将学生下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不是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凡此种种相互矛盾的说教,我们学生是无法弄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能是坚决拥护、热烈欢迎或者愤怒声讨。唯一不变的就是:毛主席始终是正确的,是不能怀疑的,谁要是反对毛主席,就要砸烂他的狗头。&&&&关于教育方面就叙述到这里,下面说说:卫生&&&&60年代矿山设有卫生所,职工患病实行免费治疗,一般小病在卫生所看,大一点的病则需到公司医院治疗;职工的直系亲属看病付半费。&&&&由于当时医疗水平偏低,所以有好多病都治不好,例如:肺结核病(俗称“痨病”),有不少人因患此病不治而亡,我一个同学的父亲也因此丧生,(矿党委书记也于1964年因此病去世)。&&&&家属如患病,绝大多数都是硬扛着,一来是舍不得那百分之50的药费;二来也没有患病要就医的观念。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的伤风感冒卫生所也就是给你开点自制的口服液,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好多小孩患了这类病或是发高烧时,家长都是采用土办法处理。如烧红糖生姜水给小孩喝、用冷水毛巾给小孩敷等。夏天小孩头上长了疖子就会用癞蛤蟆皮贴在上面,说是能消炎,要是出麻疹就烧一点芫荽汤给小孩喝,说是让它发出来。&&&&我有一个同学的弟弟,大约2、3岁,听说得了什么“疳积”,就没有到医院去看,天天就睡在床上,人瘦的不像样,脸色蜡黄,加上那时人又没什么吃的(60年),最后不治而亡。&&&&另外还有一些人不相信医院,生了病就找那些江湖医生看,那些游医不用药治疗,却采用驱鬼作法的手段来治疗。还有一些老年妇女专门给人挑牙虫,挑眼虫,我还真的看到过她们挑出来的虫子,像细线一般,白白的、还会爬动。(实际上牙齿里不会有虫子的)只是不知道她们用的什么迷眼法。&&&&由于那时人们的生存条件很差,特别是没有衣服换、住草房、床上铺稻草等,另外也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卫生习惯,所以人们普遍生有虱子、多数人家均有臭虫、小孩绝大多数有蛔虫病。最极端的我看到过有小孩从嘴里吐出蛔虫来。学校有时会发“宝塔糖”给学生服用,效果还不错,头一天晚上吃下去,第二天早上解手时必定会有蛔虫排出来。有的小孩看到蛔虫很害怕,特别是还未完全拉出来时,蛔虫会在肛门口乱爬,大人就用手帮小孩往外拽。&&&&对付臭虫一般都是采用六六六粉杀灭或用开水烫,但效果甚微,基本不起作用。对付虱子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只能买来箅子箅;有的用醋烧热后倒在毛巾上,然后包在头发上,说是能消灭虱子,但虱子依然盛行。(现在看不到虱子了,虱子也不知哪去了)那时矿上建有大澡堂,职工发澡票去洗澡,家属要买票洗,每张票0.05元。为了省钱,家属大多在冬季才到澡堂洗澡,其它季节多是在家洗,次数也不是太多。&&&&有关卫生方面的事,我还有三件印象最深的记忆&&&&其一:&&&&那时由于职工收入有限,加上又没有好的卫生习惯,大人们在解玩大便后多是用烟盒擦腚,小孩子不吃烟没有烟盒就用石块、土块或者随手扯一把野草、树叶等物来擦腚(小孩子在外面玩一般就地解决大便问题,很少上厕所)。(不知有网友这样干过吗?)&&&&其二:&&&&有一年我得了“间日疟”病(好多年后才知道这个病名),当时称为“打摆子”,犯病时先是冷得要命,浑身打哆嗦,盖多少东西也不行;过一会又发高烧,人被烧的迷迷糊糊的,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像好好的人一样。一般人得了此病,都是每天定时发作。而我得的却是隔一天来一下,一开始家人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听人说是有“脏东西”附了身,也就不到医院去看,母亲照人家说的采来一把细桃枝(传说能驱邪),先让我睡在床上,然后母亲手拿桃枝一边抽打我(打得不太重)、一边骂“脏东西”,叫其赶快走开。可弄了几次也不见好转,只好将我带到卫生所,医生给我打了几针,病就好了。&&&&其三“&&&&我们小学校的底下(小学在一个平平的小山上)就是区人民医院,主要为小单位职工和家属看病,也为附近农民看病,只有十几个病床。常看见有农民抬着患病的人来看病,这些人也是有小病舍不得来看,等拖到不能走了,才用竹床当担架抬到医院来看,有不少人都因治疗不及时而命丧黄泉。我们上学时常能听到从医院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卫生就说到这里,下面再来讲述一下:娱乐&&&&60年代虽然生活艰苦,但还是有一些娱乐活动的。58年从上海招来了一批工人,他们常在矿上的工人俱乐部里跳舞(后来听说叫“交际舞”),大饥荒时停了,62年后到文革前又恢复了。年龄大一些的职工比较多的是喜欢打牌(争上游)、下棋(军旗、象棋等)&&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0:45:37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2:04 &&
&&&&60年代虽然食不果腹、衣裳褴褛,但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正可谓“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还是有着对娱乐的强烈追求。那时学校的课业也不是太重,一般作业在学校自习课都能做完,极少有带回来的作业,即使有也多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做完。加上那时也没有什么课外补习班,所以小孩子还是有时间玩耍的,特别是在寒暑假时,玩的时间就比较多一点。&&&&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那时的小孩不能像今天的小孩一样买玩具玩,更多的是玩一些不需花钱买或自己能做的玩具,我记得有以下这些比较玩得多的玩具和玩法:&&&&1&& 泥巴&&&&在水沟边挖来湿泥巴,揉捏成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小鱼、小鸡等;大一点的小孩就用泥巴做泥手枪或者掼泥炮,谁的泥炮掼的响声大谁就算赢。&&&&2&&&&&&&&&& 石子&&&&用石子玩“牵牛”游戏。一般是较小的孩子玩,玩时先在地下画两排共十个方格,每个方格里放一个大一点的石块(大牯牛),再放五个小石子(小牯牛),用锤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走,先走的人任意拿起一窝大小石子,依次每个窝里放一粒,放到出现空格时,就可“吃”掉空格前一个格子里的石子。然后由另一个人接着走,同样当出现空格时吃子,如此循环直到石子吃完为止,吃到石子多的人为赢。大一点的小孩就会下“五子棋”,先在地下横竖各画五道线,二个人玩,每人五个小石子,玩时走成二个石子对一个石子(一条线上)时,二个石子的就可吃掉那一个石子,一直到一方只剩一个石子时,另一方赢(石子多的)。&&&&3&&&&&&&&&& 长短棍&&&&要两人玩,长棍约30―35厘米、短棍约15厘米。玩时先在地下挖一个长形小坑,将短棍一头放在小坑里,一头放在小坑外,然后用长棍击打坑外的短棍一头,短棍就会跳起来,紧接着用长棍击打短棍,打得越远越好,等短棍落地后,用长棍量从小坑到短棍落地的距离,之后由另一人照此来一遍,谁打得远算赢。&&&&4&&&&&&&&&& 击打杏核&&&&二人玩,各自准备一些杏核(还要一个桃核),玩时二人不让对方看见各出一些杏核,将二人出的杏核放在一块砖头上,出多者先玩。先玩的人站直身,将桃核举到眼睛的高度,对准砖头上的杏核松手,利用桃核下落的力量把杏核打落地,就算“吃了”,然后另一人照此来一遍,最后砖头上的杏核就会被吃完为一局,吃得多的人为赢。接着再玩第二、第三局。&&&&以上这些玩法中输的一方如有能吃的东西就要给赢的一方吃一点,要是没有吃的,只好让赢的一方刮几个鼻子,赢的一方会感到很得意。&&&&5&& 其它常见的各类玩具&&&&如:滚铁环、打陀螺、跳房子、躲猫猫(真的躲猫猫)、打玻璃弹子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玩具,我就不具体讲述它们的玩法了。&&&&6&&&&&&&&&&自制弹弓&&&&用“丫”型树枝做弹弓,也有用8号铁丝做弹弓的;还有用8号铁丝做手枪,这种枪可打一种火药纸(有卖的);另外在春天时还会做风筝放着玩。&&&&7&&&&&&&&&& 捉知了、捉天牛、捉小鸟等来玩(需上树去捉),这就要有一定的胆量和技能才行,我那时爬树的本领还算可以,常能捉到这些小“玩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虽然不算娱乐项目,但我们却把它当作娱乐来看待,这就是看人家手艺人干活等,常看的有:&&&&一&&&&补锅、补碗;&&&& (那时锅、碗坏了都要补好再用)&&&&二&&&&箍桶匠修理木盆、水桶、锅盖等;&&&&三&& 卖糖稀的做工艺品&&&&&&手艺人用糖稀捏出各种造型逼真的小动物如:龙、凤、蜈蚣、孙悟空等,常看得流口水,有时用捡来的废铜丝换一点糖稀吃;&&&&四&& 看剃头&&&& (剃头匠到家门口来剃头);&&&&五&&&&看要饭的表演;&&&&62――66年常有一些要饭的人来矿上要饭,凤阳人较多,以女孩为主。她们在要饭时,总是先唱上一段,然后再开口要饭。她们唱得最多的是: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她们一边唱,一边敲打一根竹竿,竹竿上挂了不少铜钱,可发出清脆的响声。(很少看见背花鼓的)&&&&六&&&&看做豆腐&&&&&&&&&&&& (临近春节时才有)&&&&另外,这一时期(62―66年),街上还有外地来的卖蛇药的,卖药前总是要先说一些客气话,诸如:在下小山东,今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凡是练过二天武、打过三天拳的都是在下的师父,徒弟这里有礼了。随后双手一抱拳,环绕一圈表示礼敬到了,接下来就要表演几下硬气功,如:用手指在红砖上钻孔、用头破红砖等。表演时还不停的吹嘘蛇药的“神效”。&&&&表演完后就开始卖药,有时无人问津,卖药人就会拿出一条毒蛇,先让蛇咬自己一口(多咬手臂),等伤口发黑、肿的好大时,再拿出蛇药抹在伤口上,不一会伤口就会变回原来的颜色,以此来说明药效好,于是就有人会掏钱购买。&&&&这时街上也会有小的马戏团来表演,多是一些耍猴、狼狗认字等内容,也有惊险的,我就看到过表演“大劈活人”的。先让一个活人睡在桌子上,身上盖一块布,另一个人拿一把大刀砍下去,活人就会被分成二截,最后还能复原,看的让人惊讶不已。、&&&&街上晚上还有两个说书的,一个说评书;一个说大鼓书。我有时也去听说书,但说的多是什么: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隋唐演义这一类东西,听书时坐在前排的每次要0.1元,后排的要0.05元,站票的0.01―0.02元。由于对说书人讲的东西不感兴趣,常常听不了一会,等到要钱时就会拔腿而走(也没有钱给)。&&&&那时夏天热,晚上在外面睡觉,睡之前也常常听大人讲一些鬼故事,听的是既惊奇又害怕。&&&&还有最喜庆的娱乐活动,就是每年的春节期间才有的系列节目,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了。&&&&这些节目多是由附近生产队社员来表演的,我记得有以下一些:舞龙、耍狮子、划旱船、踩高跷、骑毛驴,还有正月十五看花灯等等。矿里也搞春节联欢晚会,发票在工人电影院里举行。&&&&60年代的娱乐内容还有一个大头,就是看电影。&&&&起初看电影不要钱,一般每周在矿机关食堂放一场电影,后建了电影院就开始卖票了,每张票0.1―0.15元,我们小孩没钱买票,但也等在电影院门口,当电影快结束时(大概还剩10分钟左右)看门的人就会打开大门让我们小孩进去看一点片尾,就这样我们也很满足。&&&&到了64年以后,矿山要新建一座选矿厂,马建公司来了几千人承建,他们有三个工程处,(县级单位)每个工程处一个星期基本上要放一场露天电影,后来矿上也向他们看齐,每个星期也放一场露天电影。每当要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会早早搬上板凳去占位,等天黑就可饱饱眼福了。那几年可看了不少电影(总数大约有二百到三百部),印象最深的当属: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等(这些都是看过好多遍的电影)。&&&&说完电影,娱乐方面不能不说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看书&&&&当我上到四年级时,就想看一些课外的书籍了,但是,家中没有任何可看的书籍。我常常在晚上跑到矿里的职工阅览室去看一些画报和杂志,最爱看的是《故事会》、《红旗飘飘》。当我看到,有年轻工人借阅那些和砖头差不多厚的书时,心里羡慕极了。(拿回去看要凭借书证)&&&&那时我们学校没有图书馆,也就没有书可借阅。但学校可帮学生订阅《中国少年报》,我记得是每份0.03元,每周一份,一个季度起订(要0.36元),因学生多数都不富裕,只有很少人订阅。记得有一个学期,我们老师垫钱帮我们几个他认为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定了半年的《少年报》(共0.76元)。对这份报纸我是爱不释手,反复地看,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其中有“动脑筋爷爷”和“小虎子哥哥”。(有网友看过这份报纸吗?)这份报纸开阔了我的视野,好想能长期看到它,由于经济的原因,以后再也没有订阅过了。&&&&那时我还常到书店去蹭书看,但经常被营业员轰出来,说是把他的书弄旧了。关于书的事,有一件我不会忘记的是:&&&&在66年春节时,我到了小学最后的一个学期,这一年为了激励我能考上初中,父母亲在给压岁钱时比其它过年时多给了一些钱(2元),我就去买了一本书,书名叫《转战千里》,价格是0.45元,书里的主人公是:李天佑。这本书是我平生买的第一本书,所以兴奋了好多天。&&&&那时我总想多看一些书,只是由于囊中羞涩,迟迟不能如愿。到了文革开始后,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怎么实现的呢?听我慢慢道来:当文革发展到快武斗的阶段,一天造反队的人将矿里的阅览室给砸了,说那些书都是封、资、修的东西,他们把书扔得满地都是(幸好没有放火烧)。等他们走开后,我们小孩就一拥而上,抢拾起书来,我一共抢拾了十几本,其中有《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几本。书到手后就天天看(学校停课了),看完后就用它们去和别的小孩换书看,那两年我看的书恐怕有一二百本吧!书中的好多人物至今还能记得一些,如:《烈火金刚》里的史更新、丁尚武以及毛驴太君、猪头小队长;《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王强、林忠、鲁汉;《敌后武工队》里的魏强、刘魁胜等。&&&&还有一些娱乐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太长就不一一细说了,就此结束。&&&&以上就是我记忆中的60年代个人经历过的生活,与当时全国其它地方的情况也许不一样,希望大家都能说说你的经历,留下一点我们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你说是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8:36 &&
10:39:42&&的原帖:如果只比物价,不太能说明百姓的生活状况的变化。只请老年人回忆一下,年青人问一下老年人:毛泽东时代的百姓,有几家有自行车,有几个坐过轿车?再看现在汽车的普及程度。就可以不比单个物价了。说得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0:16 &&
&&&&中国最大的露天铁矿采场&&&& (据说是卫星拍摄的)&&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南山矿&&&&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6:08:48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1:10 &&
楼主反应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这只是工矿企业和城镇是这样的,农村没有这么轻松。反正我是不怀念那个时代,太饿。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00:03 &&
这是迄今俺看到的最最全面独立成文的文革民间记忆文章,感谢楼主。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3:00:23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04:05 &&
&&&&圆规&&&&&& 0.5――0.8元=====================================一种用普通铁皮制成的,俺也曾用过。但是很容易生锈还难以掰开。上初中就买了那种镀铬的大概在2.00元左右可调节长短的圆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19:46 &&
10:39:42&&的原帖:如果只比物价,不太能说明百姓的生活状况的变化。只请老年人回忆一下,年青人问一下老年人:毛泽东时代的百姓,有几家有自行车,有几个坐过轿车?再看现在汽车的普及程度。就可以不比单个物价了。直至70年代,俺所在的城市,只有省军区有小轿车三辆吉普几辆,地委轿车一辆,这是因为军分区司令兼任地委书记的缘故,市委市政府只有一辆吉普。也就是说城市总共有四辆轿车,几辆辆吉普。俺一同学父亲曾做过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勤务兵,在省军区通讯营副营长位上转业地方后而成为俺的邻居,其母亲长年生病卧床,到医院看病经常是省军区轿车接送,第一次接送,是俺和街坊邻居第一次就近看到过的轿车。听比俺大一些的孩子讲,这是苏修的伏尔加,而市委市政府唯一的那辆吉普名曰噶斯。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3:27:06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0:19 &&
真实、生动,有说服力。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0:58 &&
人口繁殖过快,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2:31 &&
NSK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4:14:01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9:51 &&
谢谢以上各位!
共 96246 次点击,355 个回复& 1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六十年代生活的个人记忆――请判断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