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Q卡有模仿纽带互动传媒OQ卡的嫌疑...

对分众传媒免费送Q卡的参与及思考
前两天刚写完上一篇有关分众传媒Q卡互联的文字,见链接
昨天看到在楼下电梯口大屏幕上贴了个长条,说如果屏幕没有Q卡弹出,可以上里,免费领取。我按了按屏幕弹出键,虽然按键显示蓝色,但确实是没有Q卡弹出。看来分众开始在乎Q卡是否落在真正想消费的人手上了。
回到办公室,忙完手头琐碎事情,打开,看到Q卡推出个性化卡了,截图如下:
其中在最底下选项:“我要同时激活Q卡,赢取iPad2”,系统会默认打勾,如果你不想马上激活,可以人工把该选项去掉。我没有选择同步激活。
我选了懒熊猫图案的Q卡,然后填好资料,提交领取。截图如下。
图片显示,会尽快把Q卡寄出。不知道分众是采取由负责该栋大厦的业务员送货上门的方式,还是由第三方快递统一配送。
我在没收到Q卡前猜想是由负责该栋大厦的业务员来派送给我。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填的是家庭住址,那很可能会由第三方快递来配送。一切都是猜想。期待中。
在收到Q卡时,我将同步更新。
---------------------------------------------------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在11月18日中午终于收到懒熊猫的个性化Q卡。
Q卡的收到,有一点小插曲,但终于收到。Q卡的派送是分众的业务员自己派的,不知道其他朋友的Q卡是谁派送的。
收到Q卡第一时间发短信开通(Q卡号是,不错的号,哈哈),但奇怪的是连续发了3次,都不能收到提示开通的信息,估计是服务器繁忙。等。到下午再发,终于开通成功。下班时,经过电梯口,刷了下卡,不错,马上就能收到优惠促销信息。
补充(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补充一下昨天参与的Q卡活动,本来想详细写一下,但由于有其他事忙,就在微博里浓缩成几句话,但想到微博里的话语,终究会被自己的口水淹没,所以还是把相关的拷贝到对应的博客里,作为参考,不管对错,留待时间验证)
早上分众Q卡做活动,激活Q卡,送话费5元X6月=30元+礼物(特仑苏或雀巢咖啡)。小贪婪一下,激活一个新号,得咖啡一包。
个人总结:
1一手机号可以激活多Q卡
2分众将会以的广告资源与广告商置换,让消费者受益
3分众的会以广告平台+团购+大众点评方式运营
4活动不能增加Q卡的粘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 分众传媒:Q卡及RFID互动屏布局
分众传媒:Q卡及RFID互动屏布局
―― 专访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
来源:《广告大观》&&&&&&作者:陈晓燕&&&&&& 21:21:39
&&& 作为分众今年以来重点推出的新广告业务&&互动液晶显示屏目前已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和成都等七大城市亮相,与互动屏配套的Q卡同时发行。新的互动屏在原来单一大屏幕的基础上,下方新增加了三个小屏幕。大屏幕仍然播放商家的品牌广告,而小屏幕播放的内容则主要是各类产品促销信息或者产品免费试用信息。
  用户拿到卡后,按照Q卡背面指示将Q卡号以短信形式发送到,Q卡便被激活,也与手机进行了一对一的绑定。激活后用户只需用Q卡刷互动屏下方亮灯的感应区,相关优惠券或者赠品信息就会发送到手机上,用户拿着手机就可以到商家享受优惠。如果用户是刷卡获取赠品,只需第一次回复地址和联系人,系统就会默认这个信息,以后刷卡获取赠品就不需要再回复地址和联系人。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向记者透露,目前投入安装的互动屏已经达到3万台,&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使拥有Q卡的用户达到300万,同时我们将不断扩大Q卡业务的覆盖面,计划在2012年将互动屏业务推广至重庆、武汉、青岛、大连、厦门、昆明等20个城市,并有望在明年年底实现拥有Q卡的用户达到1000万的目标。&嵇海荣提到这些数字时,眼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期望,更多的是对这个新推出业务能够打开市场的坚定、自信和骄傲。
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
  抓住人们空闲的时间赚钱
  &抓住人们空闲的时间赚钱&这句话出自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之口,现在已经成为分众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他们时刻以此为标准,抓住人们的闲暇时间,相继开发了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四大广告业务&&楼宇电视、电梯海报(框架)、卖场LCD、影院媒体(央视三维)。素有&生活圈媒体&之称的这四大业务巧妙而不失时机地占据消费者的空闲时间,全面覆盖他们工作和生活轨迹的四大方面。目前,这四大业务已经广布全国,不仅在一二线城市占有相当大的受众面,更在不断扩大城市覆盖面,在三四线城市实行&下沉计划&,为广告主创造更大的传播价值。
  随着消费2.0时代的到来,以及拥有智能手机的消费者的不断增加,分众方面也开始考虑将楼宇屏改换成互动屏,并和消费者时刻不离手的手机进行有效结合。&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将广播式的楼宇电视显示屏换成具有互动功能的广告屏,但是如何和消费者时刻在玩的手机进行结合却是一个比较难的方面。&嵇海荣回想当时开发这一业务时如实告诉记者他们那时的焦虑,&后来,手机支付给了我们启发。手机支付是把普通的手机SIM卡变成RFID SIM卡,只需touch一下就能实现支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普及,但是国内手机支付方面还不成熟,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所以,我们就把RFID卡和手机SIM卡分离,通过手机发送RFID卡的编码到我们指定的平台,将RFID卡和手机号码绑定。这样就可以实现LCD和手机端的互动。&互动&已经成为行业最主要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告主和消费者实现对话、得到消费反馈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互动形式仅仅局限在虚拟世界,我们及时推出Q卡,可以让广告主急切想和目标消费者从虚拟世界的互动走向实体世界的愿望得到实现,这对于品牌认知的加强和品牌销售也带来诸多益处。&
  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和碎片化。分众一直以来从事的工作就是切实有效地开发、整合消费者的零散时间,将广告润物细无声地递送到消费者面前,为广告主提供更大的品牌价值。在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中,分众瞄准时机,及时布局互动屏业务,既向消费者传递了广告主的产品信息,也让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此外,更重要的是让分众楼宇显示屏和消费者时刻不离身的手机进行了有效结合,将受众分流到浏览手机的时间再次转移到楼宇互动屏上,再一次实现了对消费者空余时间的全覆盖。据了解,Q卡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消费者领卡的极大热情,随互动屏发行的Q卡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被领完,这对于分众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开始。用嵇海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战役&。
  做高端人群的高品质服务
  其实,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获取优惠券的终端机已经有好几家,远的不说,就记者所熟悉的,前就有维洛城的布局,再后有会购的抢滩进入,在他们市场占有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分众携互动屏出击,是不是有点晚了?
  对于记者的疑惑,嵇海荣解释道:&我们的互动屏与维络城和会购有很大的不同,这在诸多方面都有体现。&从嵇海荣的谈话中了解到,他所说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众群不同。分众互动屏的主要覆盖人群为70/80后主流消费人群,高学历、高收入的公司白领和企业主占据较大比重。这类受众是城市中的钻石人群,是消费需求最强烈的黄金群体。诚如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所说,80后在中国是非常特殊的一类人群,这类人群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对中国内需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一些优惠券终端机的用户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因此双方受众不会形成重叠的情况。而且分众的点位设在写字楼和公寓楼,是消费者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是其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无需特地到某个地方刷卡。目前,分众的媒体覆盖了2亿主流消费人群,互动屏上线后,这些流量中将有上千万人参与互动。
  其次,优惠信息不同。由于分众互动屏的目标消费者是一群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精英阶层,所以分众互动屏推出的优惠信息相对来说也较为高端。再加上分众和各大广告商原本就拥有非常深入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在促销和赠品等方面的力度都很大,新液晶屏亮相后,这种实惠有望更进一步。嵇海荣表示:&把当月的广告都刷一遍,就可获得数千元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Q卡确实带来了多种大力度促销活动:如针对没有时间到商场购物的白领阶层,推出提供众多高品质商品的银泰网&全场满499返800元&的优惠信息、优众网秋冬购物&满元&的优惠;针对想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武装头脑的上班族,推出韦博国际英语优惠活动;针对商务人士推出温泉休闲会所优惠信息;针对家庭假日出游计划推出一嗨租车优惠券&&
  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的是,分众在11月和12月陆续推出价值千万元的名牌试用赠品,给Q卡用户独享;此外,还有几十种大面额优惠券馈赠Q卡用户。
  第三,沟通方式不同。分众互动屏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优惠信息,最关键的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将原来广播式的传统广告形式变成了互动和沟通形式的&活&广告。互动广告屏具有LBS功能,在消费者刷Q卡的同时,分众能够知道用户所在的位置,所以推荐的商家地点都是在消费者身边,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而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获取优惠券终端机是不能实现这个目的的,他们还处在广播式广告的阶段,没有脱离传统媒体的园囿。
  想客户所想,所以值得信任
  早在去年年底,江南春就向媒体透露,分众开设的广告实验室正在研发让分众液晶显示屏与互联网、手机三屏结合的互动方式,让广告更互动、更有助于商家的产品展示,并促进销售。他当时提到:&这种互动化的创新,将对楼宇电视、卖场电视等的发展带来巨大机会,大幅提升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互动屏的布局将作为未来分众传媒的重点业务进行推广。&
  离江南春透露他们将布局互动屏方面的计划刚好一年的时候,分众正式推出这项业务。据嵇海荣介绍,互动屏广告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广告主的青睐。不仅分众现有的品牌客户愿意在互动屏上投放广告,众多没有和分众合作过的本地化生活服务类商户也成为了互动屏的新客户。
  &经过八年的经验积累和市场沉淀,目前分众在这个行业的领先地位已经不可替代,我们目前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的提高,而更重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将分众从新媒体产业的既得利益者通过持续变革转变成为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嵇海荣向记者讲述着分众这些年来价值观的不断转变。他提到,这次推出互动屏不仅仅是为了自身业务的进一步扩展,也是为了让分众的新老客户可以对品牌进行更深层次的展示,和消费者进行近距离的对话和交流。
  首先,互动屏广告让产品从展示直接迈向销售。消费者在互动屏上看到感兴趣的优惠活动,毫不费力地刷下Q卡,产品相关的优惠信息在几秒钟内发送到消费者的手机上,直接促使消费者到线下获取赠品或者消费。这种互动不仅与传统的广告展示有质的区别,比互联网上的互动也提高了一个级别。比如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美即面膜的广告,点击进去参与美即面膜的互动活动,虽然加深了对美即面膜的认知,但是它和销售之间却没有更直接的联系。而分众互动屏广告通过后台对Q卡地理位置的检测,可以短信告诉消费者在离他最近几百米的哪个地方可以免费领取试用装,或者消费者通过短信回复地址姓名,试用装就能直接送到他的面前。这种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互动让产品的销售从虚拟世界指向实体世界,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和消费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二,互动屏增加了广告的被关注度。据调研报告显示,分众原先楼宇LCD的受众率为46%,即每100个人中有46人在看,而现在互动屏增加了更多和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受众率提升到68%,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更加积极,关注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第三,互动屏节省了广告主的广告开支。大部分广告主每年都有一定的预算用于优惠品的派发推广,以往常常委托第三方公司负责这方面的业务,通过这种渠道宣传新产品或者公司的新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长此以往不但成本巨大,还无法知道哪些人拿到了样品,无法触及到最核心的目标消费群,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效传播。分众互动平台则可以更加精确地与目标受众沟通互动,帮助广告主分析哪些受众对哪些优惠产品感兴趣。同时,分众的互动业务可按商圈地理位置划分,商圈内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可以在该商圈分众所覆盖的点位进行展示,比如上海七浦路的商家在七浦路周围的分众互动屏发布优惠信息,自然吸引消费者就近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优质营销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营销费用。
  通过嵇海荣的讲解,记者逐渐了解到江南春在去年年底所说的&大幅提升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所包含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分众对自身价值观转变所付出的具体行动。站在客户的角度切身体会他们的感受,为客户着想,替客户分忧解难,也许这就是分众不断赢得客户信赖的原因,也是客户愿意将广告投放在这个新业务模块的重要因素。
  SoLoMo消费模式的实践范本
  江南春在他对未来十年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看法中提到,&在未来,真正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广告、第二是口碑。在消费1.0时代,还没有口碑这样的说法。但是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口碑和广告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广告更重要,因为广告决定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者的购买目录,而口碑则决定消费者最终选择了购买目录上的哪一家商品。在消费者主导话语权的今天,消费者的评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消费者的选择。&
  在谈话中,嵇海荣向记者介绍到,分众目前正在打造一个连接线上与线下的媒体平台,从而将触角从原来的纯广告平台延伸至口碑平台。他提到,将于近期正式上线的享乐网()是分众参与投资的享乐公司拥有的网站,此网站是一家生活消费分享社区,除了提供目前分众互动屏投放的七大城市的数千家商户的优惠券外,Q卡用户还可以发布购物资讯,与好友分享购物心得等信息。现在网站处在试运营阶段,大部门内容还没有对网友开放,但是在互动屏终端没有取到Q卡的用户,可以在此网站上申领一枚萌宠图样的Q卡。同时,享乐网还在前30天每天放送一台iPad 2,只要激活Q卡就有机会中奖。这也算是和网友互动的前期预热准备。此外,手机客户端也正在开发当时,届时可以提供线上搜索、定制服务,线下消费、社交等多种功能。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SoLoMo消费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已经推出Q卡、消费分享社区网站,地理位置的服务技术也已经具备,等到手机客户端开发出来,我们就实现了互动屏、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屏之间的整合,形成了全网式的互动,就能给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最直接最实在的便利。&嵇海荣提到。
  SoLoMo消费模式作为目前最火热的营销理念,吸引了众多风投和网络营销人员蜂拥而上。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整合这三者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业内人士认为,符合SoLoMo营销理念的公司都有希望成为下一个Google。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认为,从目前分众的布局来看,分众所打造的消费模式将成为SoLoMo概念的最佳范例和实践范本。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一位消费者看到分众互动屏上的资讯,用Q卡刷一下感应区,在离他最近的商户的相关优惠信息就发到手机上,消费者到店消费之后,立马利用手机登陆,将自己的消费体验上传上去,和好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好友看到之后也心动神往,立马去刷卡到店消费。这样一个完美的闭合媒体生态链正是分众目前努力打造的范本样式。
  &互动屏的价值不亚于当年楼宇广告模式的诞生。&嵇海荣最后对记者说道,&因为互动模式不仅解决了户外广告单一静止的缺陷,也解决了常规互联网媒体互动模式的两大缺陷:不知道用户是谁;不知道用户的地理位置。通过基于Q卡的互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也通过互动知道用户的地理位置,把消费者直接引导至线下店铺。这也表明户外媒体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单一的广告牌,也不仅仅是靠几张轮显图片就能向消费者宣传商家的产品信息。户外媒体也可以与时俱进,达到和消费者互动的目的,而且这种互动可以领先互联网上的虚拟互动一步,将虚拟互动直接转化成现实生活的互动,这种线上线下的交互互动形式甚至比楼宇视频取代户外大牌的意义更大。&
  的确,分众通过对终端的智能升级、对手机的整合,以及LBS等技术的应用,将互动由虚拟世界转向实体世界,更加贴近消费者,也加强了广告对驱动消费者的决策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力,这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广告模式,是比楼宇视频更富有价值的创新。相信分众这种连接线上线下的互动形式将会引领户外媒体走向更广阔更富有前景的未来。
&&&&&&&&责任编辑:苏洁&&
投稿邮箱:
关于 &&&& 的新闻
一周点击热点
关于我们&&&&&&&&&&&& Copyright&&&一卡通世界网&(粤ICP备号)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分众传媒的Q卡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需要?
浏览次数:0
分众传媒已于日正式启用互动屏,并发放会员卡“Q卡”。分众传媒副总嵇海荣透露,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七大城市安装了3万台左右的互动屏,预计到年底将拥有总数约10万台以上的互动屏。他表示,目前互动屏项目的投入已经上亿,将随着网络的扩大而不断追加投入。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近日,一方面,以“先期借款”为代表的业务已经暂停,另一方面,以机构为中心发起的“众筹买房”又热闹起来,煽动不要错过楼市大跌前“发大财”的末班车。
“众筹炒房”收益70%?你知道有哪些风险么
就跟维洛城意思差不多。用户不但能获得近消费地点的信息提示,还可同步登陆享乐圈网站互动,分享消费信息和体验心得等内容,让用户的消费体验不断提升。主要是给人提供优惠信息哟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5,asku:1,askr:17,askz:5,askd:12,RedisW:0askR:0,askD:44 mz:nohit,askU:0,askT:0askA:46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选择分类目录
Discuz&&(7)
English&&(1)
Office技巧&&(2)
WordPress&&(9)
产品策划&&(2)
凸鱼日志&&(9)
名家名著&&(3)
字词句篇&&(2)
抄底逃顶&&(1)
日常应用&&(7)
炒股每日一学&&(32)
爱生活&&(10)
电子书&&(6)
私募风投&&(5)
窗外一瞥&&(3)
网站建设&&(14)
网络营销&&(5)
股市名词&&(9)
2017年九月 &(1)
2017年二月 &(1)
2017年一月 &(1)
2016年十二月 &(2)
2015年四月 &(2)
2015年三月 &(2)
2015年一月 &(2)
2014年九月 &(1)
2014年八月 &(1)
2014年七月 &(1)
2014年六月 &(1)
2014年五月 &(1)
2014年二月 &(1)
2013年九月 &(1)
2013年五月 &(2)
2013年二月 &(1)
2013年一月 &(3)
2012年十二月 &(1)
2012年十一月 &(1)
2012年十月 &(1)
2012年七月 &(1)
2012年三月 &(2)
2012年一月 &(4)
2011年十二月 &(2)
2011年十一月 &(5)
2011年十月 &(3)
2011年九月 &(1)
2011年六月 &(15)
2011年五月 &(3)
2011年四月 &(13)
2011年三月 &(12)
2011年二月 &(13)
2011年一月 &(4)
2010年十二月 &(1)
2010年十一月 &(1)
2010年十月 &(2)
2010年九月 &(2)
2010年八月 &(8)
2010年七月 &(8)
2010年六月 &(7)
2010年五月 &(5)您在这里:
分众Q卡战略失败在哪里?
时间:13年04月19日 07:13
作者:shizhangqiang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一年前,Q卡轰轰烈烈地推出;一年后的现在,Q卡已经悄悄地从消费者钱包里消失,分众小屏幕也从设想中的互动区回归成广告区。Q卡战略无声无息地失败了,败在哪里?
  从轰轰烈烈到壮烈只有短短一年
  2011年,分众传媒开始全面的改造其位于北京、上海等七个全国核心消费城市的视频广告屏,在原有的视频播放屏幕下,加装了三块可以感应的小屏幕,作为促销活动的宣传点和互动点。同时在该屏幕中还颇有创意的加装了一个Q卡取卡处。消费者可以现场免费领导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Q卡,激活后即可在互动屏的感应区刷Q卡,广告屏中显示的优惠信息就会以短信形式发到手机上,用户凭该信息可去商家消费或享受优惠。
  据当年分众的战略规划,小小的Q卡承载了分众战略转型的大任务:分众希望通过加装的小屏幕和Q卡作为媒介,让消费者现场领取优惠短信,引导观看广告屏的消费者到终端门店消费。实质上分众希望借助Q卡这个小小的道具,实现整个分众传媒商业模式的转变:
  1.&从单向的广告发布平台,转变可以和消费者进行双向互动的沟通平台。
  2.&从告知消费者的广告商,转变为引导消费者消费的评论商。
  3.&从单纯赚广告费,转变为从广告费到终端的提成或介绍费双向收费。  
  这三重转变,被江南春命名为:“SOLOMO+O2O”。即social(社交), location(位置), mobile(移动)+online to offline。听上去很炫,看上去很美。
  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分众的梦想搁浅了呢?
  与移动互联大潮逆向行驶的Q卡
  现在回过头来看分众传媒的Q卡模式,我们会发现这一整套模式存在很多硬伤,甚至和移动互联的大趋势是逆向的:
  复杂的互动体验。Q卡的促销领取方式是:第一步,先从分众的屏幕上阅读促销广告;第二步,在小屏上刷Q卡;第三步,等待分众将优惠券或赠品发送到手机上;第四步,拿着手机上的赠品消费。消费者要获得一个优惠券,需要在两个地点动用三种媒体做四个动作,这一过程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显然太过于复杂了。在这个凡事都要简便快捷,追求速度感的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来获得一个优惠券呢?更何况消费者还有更简便可以获得同类利益的维络城、大众点评等手段。
  沟通深度太浅。从分众的期待看,Q卡承载者分众和消费者沟通互动的中介作用。但是这种互动无论从时间还是内容上都太浅。首先从时间看,分众的广告屏位置决定了沟通时间最多两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消费者无法深刻了解促销背后的利益。而在深度上,分众的沟通模式还是单向的信息传播,消费者无法从众多选项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只能选或不选,从沟通意义上说,这种互动是很粗暴的。时间短+粗暴沟通,分众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信息指导者的形象。
  敲打消费者的私密壳。从互联网时代开始,藏在网络背后已经成了消费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虽然更多时候这种保护仅仅是心理层面的,但是却因为让消费者产生了“我做的事情没人知道”而形成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消费者更为放松,在做出消费者决策时更为积极主动。移动互联的时代里,这种安全感反而更强化了。但是分众的屏幕互动方式打破了这种安全感,让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公开在电梯这个小环境里,或者公开在同事面前。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做出选择的顾忌,比如减肥、医药、保健品等广告。
  地理空间错位。分众的广告屏一般铺设在办公空间,而优惠券所在的店铺远在娱乐空间。消费者首先要弄清优惠券要去哪里用,然后才会考虑适不适合自己用……这种犹豫过程就极大的减少了消费者冲动选择的可能性。反观模式相近的维络城,普遍设在休闲购物区的方式,让消费者就近选择就近消费,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的购物。
  被高估的两分钟。更重要的是,江南春很显然高估了等电梯的两分钟时间里,分众的屏幕的影响力。智能化手机普及的今天,这两分钟消费者完全可以发微博、可以阅读网络小说、看电影,看分众屏幕的排序已经非常靠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分众吸引消费者的唯一出路是将广告的内容吸引力发挥到极致,用内容和智能手机争夺这短短的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广告屏的效果,而不是从渠道着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分众的发展方向完全错了。
  以上的问题,直接阻碍了消费者从分众的平台获得互动体验;没有互动,就更无法让分众收获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分析也就成了缘木求鱼,导致分众的设想落空。Q卡为什么会和当初江南春的野心180度背离?因为它归根结底是要将传统的广告业务硬生生捆绑上移动互联的发展趋势,现在看上去,这种捆绑更像是拉郎配而不是情投意合――太生硬了。  
  移动互联时代,城市的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改变?那就是手机为核心。消费者的信息收集、比较、分析、做出购买决策的平台已经很明显地聚焦在智能手机终端上,所有的信息、娱乐、社交、工作安排都以手机作为核心节点,手机正起着重塑消费者生活模式的作用。
  希望以移动方式拓展业务的企业,必须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种消费者可以随身携带的终端为核心节点,而且必须在这个节点上能实现帮助消费者“海选”、与消费者“互动”、方便消费者“决策”三项功能合一,即通过一个程序+很少的动作让消费者方便自如的工作。而分众此时固守广告屏的做法,很显然违背了这个最重要的规律。
  受到屏幕小、应用多的影响,消费者只会选择最方便、最顺畅的应用程序。此时消费者对供应商的选择时间短、更换成本低、口碑传播快。而分众Q卡,就很明显没有满足以上的所有要求――界面传统、信息少、操作复杂。  
  移动互联是一个个性大释放的商业环境,因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给了消费者更方便管理自己碎片时间的工具。前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只能对媒体发布的信息选择接受或不接,没有主动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将触角前出到厂商身边,完全可以跳过广告商的筛选,但是受限于终端的不可移动性,消费者只能在部分时间里释放自己的个性。而移动互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城市消费者的个性释放没有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甚至在大城市里已经没有了带宽的限制,此时消费者的要求是“掌控”、而不是“接受”或“选择”。厂商只能迎合、引导,而不能强制消费者做单选或多选,最起码要让消费者有“掌握”者的感觉。此时,以传统广告商的做法嫁接到移动互联上的分众就让消费者失去的“掌控”的感觉。
  综上所述,分众传媒的Q卡死就死在没有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江湖的个性化特性,偏偏用传统广告复杂粗暴的手段去闯荡。
  (本文作者系上海锦坤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品牌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公众微信:锦坤品牌营销;微博:@锦坤石章强、@锦坤品牌营销;电邮:)
  本文来源:虎嗅网 /article/13259/1.html
文档附件: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众传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