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谢谢怎么回答你家里好有钱,怎么回答,见人说人...

  今天早上,一则新闻钩起我很多感慨。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一家自主采摘园发生的事。自由采摘园嘛,就是让那些不识五谷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一般有门票,然后你可以自主采摘里面的水果,最后称重论斤付费带走。这样,即玩的新鲜,也买的放心,亲自摘的嘛,吃起来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感觉在。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采摘园,葡萄常常被偷。园主无耐,只好安装了监控系统,结果发现,一辆开着豪华宝马的主儿竟然在采摘完一大袋葡萄后,把葡萄从后门(那里无人看守)底下塞出去,然后正常出园,开车经过后门处时把葡萄拎上车扬长而去。  本以为占了个大便宜,却不知被监控拍了个正着。园主已报案,说讨回应付的钱是最高要求。园主还是个厚道之人了。反过来说,这宝马车主人可就丢大了。  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两个这样的人,很富有,甚至于亿万身价,对自已那是相当的豪爽,非四五星级的酒店是不住的,不点五六个菜是不吃的。但是,对外人那完全是另一番情形,说他抠门,用时下流行的话说,都污辱了抠门这个词。常言道,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这些人却完全走到了反面。我想,这样的人真正的朋友应该很少,这样的人工于算计的多。  你生活之中,可曾遇到这样的人吗?不妨说来听听。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报案也没用,这点葡萄不到立案标准  中国人才开汽车多少年,之前还不都是自行车,谁小时候没闯过红灯?  英国在19世纪盗窃井盖电线杆成风,最后无可奈何,井盖铸造成一吨重,不用起重机抬不起来,再花了几代人忘记了盗窃才文明的  要改变中国人,需要至少三代人60-100年
  @青青河边果 1楼
10:16:11  报案也没用,这点葡萄不到立案标准  中国人才开汽车多少年,之前还不都是自行车,谁小时候没闯过红灯?  英国在19世纪盗窃井盖电线杆成风,最后无可奈何,井盖铸造成一吨重,不用起重机抬不起来,再花了几代人忘记了盗窃才文明的  要改变中国人,需要至少三代人60-100年  -----------------------------  这和中国人的所谓素质没有任何关系!欧美,人的素质差劲也不是一点点,只不过他们法律更全面,管理的好一些,所以好似更文明。  不要歪楼。
  我来说一件事。  我以前遇到一位,开有公司,还很大,身价不正五个亿。公司搞了块地,在装修。有一天,一个小包工头上来了,说:“Y总,我把栏杆的油漆喷涂好了,把帐结了吧!”  Y总回头对财务说:“给他三百结帐!”那口气,完全是打发叫花子的(自行脑补一下)。  小包工头连忙说:“别及啊Y总,那么长的栏杆,三百,连油漆钱都不够,合着我这一天都白干吗?”  Y总就说你愿要不要,我还没和你细算呢,三百,什么油漆这么贵?  小包工头应该是个直爽而有气节的人,一看这架式,知道和这种人讨钱,比要他命都难,就回说:“算了,您这也真行。我认栽!”  就这一句话又点住这位Y总的不痛快了,说了几句,最后来了一句:“赶紧拿钱滚蛋!”  我想透露的一点,这位Y总杀猪出身,投机捣巴发了,开一辆奔CS350。全身名牌,住豪宅开名车,泡着小秘,外出酒店非三星级以上不住。这些能说明他是个成功的人吗?品行令人不齿,在世人眼里,始终是个矮子!
  @青青河边果 1楼
10:16:11  报案也没用,这点葡萄不到立案标准  中国人才开汽车多少年,之前还不都是自行车,谁小时候没闯过红灯?  英国在19世纪盗窃井盖电线杆成风,最后无可奈何,井盖铸造成一吨重,不用起重机抬不起来,再花了几代人忘记了盗窃才文明的  要改变中国人,需要至少三代人60-100年  -----------------------------  警察都到了,还录了电视节目。
  节目是电视台录制而已,电视台只要吸引,不要别的  今天电视台可以说房价大跌,明天却在报道房价暴涨  lz没和警察打过交道吧,人家很忙,除非上电视才会特意管管这事
  我老公的爸爸。完全是个极品抠门。人非常有钱,但是老公七岁时就离婚了,后来再也不管啦。连抚养费都不给。现在我看我老公和爸爸的相处就是客套的亲戚的感觉。。。。。。
  你说的那种我村上都有,开一百多万的豪车,在村口小店里和店主说,你这电池大超市里只要7毛,为嘛卖我要1块,还能在那里扯皮十分钟的
  说一个我表哥的,他四十多了,身家千万以上,在上海开厂,老家和上海有都几套房子和商铺,每次回家都特风光,说他买了多少房子,置了多少产业,生了多少孩子…  我妈每年都要回娘家给外公外婆上坟,轮到二舅家,都是带我妈我大姨去饭店好好招待一番再叙叙话,毕竟一年才这一次。轮到我大舅家时,都是这位表哥招待,每年都是上街边吃一碗羊肉汤,今年过年我妈上坟回来说没吃饱,我还纳闷,一问才知道,一人一碗汤一个烧饼,连问一声吃没吃饱要不要再来个烧饼都没有。我妈说,抠门成这样,再吹他有钱有什么用!亲戚也不图他钱,讲个情份而已,这样待客也太失礼仪了,以后轮他家时,直接上了坟就走,这饭他留着自己吃吧。  
  我也说一个,实习的时候,八九年前,在一个大单位,做工程的  有一次去出差,很多人的那种,大概七八十来个,其中我们单位的二把手带队,  那时候不认识车标,二把手开的车听说也上百万的  家里也是别墅,儿女都上贵族学校,马上要出国的那种  当时占领导的光,住的酒店都是五星级的  最后一天白天出去考察,考察完了不用回酒店了,就直接回家  所以我们的行李都带上了,大箱子都放在车上,自己带个包  我们二把手背了个非常普通的电脑包,就是装笔记本电脑的那种包,  鼓鼓囊囊的,拉链都拉不上了,  一路背着,有人帮他背,他也不让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去洗手间,包放在我旁边,  我一看,里面塞满了酒店一次性用品,  什么梳子,洗发水,沐浴露,还有拖鞋,两双!!都没拆封的!!  说实话,我也拿了酒店的一个润肤露,香香的很好闻,当护手霜用的,  还有一把梳子,是木的,很小巧,带身上比较方便  但是二把手的这个装的满满的包,让我还是震惊了,  旁边的同事看到一脸吃惊的样子,就笑,说没见啊  我没敢发表意见,就解围的说了一句,放箱子里好了啊,放包里背着多重啊!  同事们都笑了,说箱子里装满了呀(我们出差好几天,辗转几个城市,住了好几个酒店)!  然后大家都笑了,我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这个习惯啊  也不是说不好,挺节约的,反正都是免费的,  但是,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个一次性的拖鞋带回去干嘛?在家里穿吗??家里没有拖鞋吗?  家里住别墅的人,拖鞋会穿酒店赠送的一次性的??
  以前在一规模不大的私企上班,跟老总出差,各种打杂当跟班,然后出去一周,他似乎出去吃饭让我买单的话,他面子上挂不住,但他全管了又吃亏了,然后扣了我2百的工资当出差一周的生活费。  尼玛,别人出差都是有食宿补助的吧,我还要交生活费有没天理啊,而且因为行程很忙,都吃的特别简单,比如一碗面啊,或者K记M记之类的快餐啦,回来后越想越觉得此人恶心,果断辞职
  @青青河边果 5楼
11:13:35  节目是电视台录制而已,电视台只要吸引,不要别的  今天电视台可以说房价大跌,明天却在报道房价暴涨  lz没和警察打过交道吧,人家很忙,除非上电视才会特意管管这事  -----------------------------  你这种心态来看这个社会,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个还真不好和你争论。
  @meah 6楼
11:19:29  我老公的爸爸。完全是个极品抠门。人非常有钱,但是老公七岁时就离婚了,后来再也不管啦。连抚养费都不给。现在我看我老公和爸爸的相处就是客套的亲戚的感觉。。。。。。  -----------------------------  这个有必要排一下。  有些人真的让人想不明白。  我来说一下我哥哥,让我一家都头疼的一个人。当然,我哥不是那种有钱人,和本主题有点点歪,只是你说起了你爸爸,我也来排一下。  我哥生有一女一儿,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了。但是,他从来不管家里。九四年左右的时候,他能拿到四千左右,但是从来是拿多少花多少。  唯有一点,他对外人从来不抠,一帮五不照六的狐朋狗友,还有一些不相熟的人。从来人家吃饭快完了,打电话叫他,他就去,最后抢着买单。我就说他,那帮东北人就是装孙子来着,你还去。他的理由很简单,不这样交不到朋友。结果怎么样,那帮孙子还在背后骂他二球。哎,不想说这个了。  前年吧,我回老家,给了侄子们压岁钱。结果过年后听我母亲打电话说,我哥新年回家还带了有三四千块,在家不缺吃喝,也花的净光,走的时候把我给侄子的压岁钱拿走当路费了。我听了后气的直咬牙,却也没有办法。  这么多年下来,我哥不光手上没什么钱,还欠外面好多钱。我曾说过他,为什么不为儿女们想一想,四十开张的人,就这么混,一个人逍遥?他来一句:“有钱就供应,没钱就不供了呗!”  我骂他一句说:“你生他们,不如不生,跟你遭这罪,何苦!”
  此帖必M  
  @青青河边果 7楼
11:33:44  你说的那种我村上都有,开一百多万的豪车,在村口小店里和店主说,你这电池大超市里只要7毛,为嘛卖我要1块,还能在那里扯皮十分钟的  -----------------------------  这个应该不算极品,只能说他节俭吧,他有节俭的正当理由。  我不鄙视这样的人。  我觉得,生活需要节俭,但节俭在小处,大方在大处。怎么说呢,打个比方,来了亲朋,合着自己的经济条件,能让吃好玩好就尽量安排好,也别打肿脸充胖子。但是,对于自己,随手之处,处处都有节俭的地方。  我岳母应该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她对外面花钱从来很大方,出手三几千都正常的。即使是她父亲留下的房产要拆迁,明确表态,不参与分配(我的坐标在魔都,想像一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她的节俭让我很是吃惊。洗衣服的水从来不倒的,都存着冲马桶。手纸不用我们买的那种软的高级纸,用很老旧的那种皱巴巴的低档纸。能坐公交绝不打车。不过,一块生活这么长时间了,我真的理解她了,我现在冲马桶也用的洗衣水。
  @水过沙听 8楼
11:39:49  说一个我表哥的,他四十多了,身家千万以上,在上海开厂,老家和上海有都几套房子和商铺,每次回家都特风光,说他买了多少房子,置了多少产业,生了多少孩子…  我妈每年都要回娘家给外公外婆上坟,轮到二舅家,都是带我妈我大姨去饭店好好招待一番再叙叙话,毕竟一年才这一次。轮到我大舅家时,都是这位表哥招待,每年都是上街边吃一碗羊肉汤,今年过年我妈上坟回来说没吃饱,我还纳闷,一问才知道,一人一碗汤一个烧饼......  -----------------------------  呵呵,太有同感咧!这种亲戚真的没必要走!  我家是我大舅二舅。不说我二舅了,我下次要是见着他,我一定会开口骂他的。还好他跑到新疆不回来了!说我大舅吧。  我大舅年轻的时候很穷,我姥爷家里原是地主,解放后给斗惨了,人太窝囊。要不我家和他们家成分差不了多少,为什么我们家就另一副光景呢?我大舅二舅都是娶不起老婆的。我爸一直帮着张罗,给盖房,总是想着能帮就帮,他们家境好了,我们就少帮些,日子也就都好过了。  后来,我大舅真的发了,好几个人的地他一家种着(土地不再重新分配,据说是三十年不变),又一直在做生意(跟我爸起家的,后来我爸不做了)。他家里添置了大型联合收割施拉机,一个收麦季就赚不少了。据我妈说,那钱多了去了,我家那是真没法比了。  就是这样,我高考后上大学前去他家。这里的风俗,亲舅嘛,临走看一看,实际上就是让娘舅送点路费。我舅送多少?50元,你信吗?这是1999年,那时一百都不值钱了。我的伙伴们哪个舅舅不是送千把的?  可能我舅觉得太不好看,就在送我们到村口的时候,又给了我50。我就对我母亲说,不是亲舅,大夏天的,我来要这一百块?  现在,我再也没有去我舅舅家,姥姥早不在了,姥爷也不在了,没有必要去了。这亲戚,直当断了。
  @christinattjj 10楼
14:24:31  以前在一规模不大的私企上班,跟老总出差,各种打杂当跟班,然后出去一周,他似乎出去吃饭让我买单的话,他面子上挂不住,但他全管了又吃亏了,然后扣了我2百的工资当出差一周的生活费。  尼玛,别人出差都是有食宿补助的吧,我还要交生活费有没天理啊,而且因为行程很忙,都吃的特别简单,比如一碗面啊,或者K记M记之类的快餐啦,回来后越想越觉得此人恶心,果断辞职  -----------------------------  靠,被雷的外焦内嫩了!  这个果然是极品中的战斗机!  你辞职的对,应该在出门的时候把那二百块扔在地上,说,给,二百。
  接着说我大舅。  有些事,不回想不觉得有什么,越细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我下面说的这件事,让我实在难以理解我大舅那奇葩的心理。  事情是这样的。我还有一个三舅,从小在我家上学,一直考上大学,我爸供的学费。前面也说过了,我姥爷家很穷,所以我三舅在我家上学。我有一个姨姥,就是我姥姥的妹妹(我姥姥就只有这一个妹妹,也没有其他兄弟姐妹),离我家非常近(话说,我姨姥是我父母亲的媒人),她有一个女儿,就是我的一个姨妈,和我三舅一个班上学。我姨姥对我三舅也是非常好的,可怜他,常供他口粮和钱。  去年底吧,我姨姥爷去世了,家里人都要去吊唁。我三舅离家较远,一时回不到家。姨姥对他那么好,我三舅是不会忘的,就让我大舅先带一千块给我姨姥,表示一下慰问。后来,我三舅回来了,非要给我母亲一千,说是孝敬钱(我妈是妈姐吧,把我三舅从小养到大),我妈不要。我舅说,给我大舅了一千,两边都不要少。  我母亲就说了,你工资也不高,就那三几千,他怎么老向你要钱啊。  插一句,我大舅真的以为我三舅挣多少钱了,大事小事都伸手要钱的。连他儿子相亲都要几千。哎,说起来我都不要捂脸啊。捂脸中,你们不要认识我!  我三舅就说了上次让他捎带一千给我姨姥表示慰问的事。我母亲一听就急了,说:“他哪里给咱姨妈(我姨姥就是我母亲和舅舅的姨妈,关系搞清楚了没有?)一千啦,他只给了一百。”  我三舅听了后脸色都变了,真没有办法。我姨姥现在已随我那个姨妈去了外地养老,这钱只能下次有机会补上了。  我想说的是,我三舅承蒙我姨姥接济养育才有了今天,他向我姨姥表达慰问之情给一千再合理不过。但是我大舅愣是把钱给截了,只给了一百。我只想说,人欠的时候不可理喻的地步可以刷新你的三观N多遍!  我不知道我三舅得多郁闷,我姨姥肯定会误会他,认为他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不识好呆,是只白眼狼。  哎,只得一声叹息!
  这些有钱的富豪抠门我不反感,反感的是他的人品。  某种程度上说,不抠门他们也发不了家。越是富的人还越是抠,他们的理解我们常人很难理解,各人生活态度不一样吧。  但是像开头所讲的那样,为区区一袋葡萄去偷就让人不齿了。这是人品的问题。
  下班了,明天再来扒!
  @青青河边果
11:33:44  你说的那种我村上都有,开一百多万的豪车,在村口小店里和店主说,你这电池大超市里只要7毛,为嘛卖我要1块,还能在那里扯皮十分钟的  -----------------------------  @颍滨客 14楼
15:24:45  这个应该不算极品,只能说他节俭吧,他有节俭的正当理由。  我不鄙视这样的人。  我觉得,生活需要节俭,但节俭在小处,大方在大处。怎么说呢,打个比方,来了亲朋,合着自己的经济条件,能让吃好玩好就尽量安排好,也别打肿脸充胖子。但是,对于自己,随手之处,处处都有节俭的地方。  我岳母应该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她对外面花钱从来很大方,出手三几千都正常的。即使是她父亲留下的房产要拆迁,明确表态,不参......  可以勤俭节约,但人家开小店的,就算一节电池能卖1块,赚几毛钱,一百节电池才几十块钱,现在工人都2百一天了,为了一节电池和人家磨十分钟的嘴皮,烦不烦人?  每次买菜就几百米都是开的一百万的豪车去的,一脚油门就几毛了,  真要省钱,直接去超市买,豪车放那里是摆设么?平常几百米都开了去  村口小店开了20多年了,我长这么大,都没见村上人好意思在那里买东西还价的。  另外你岳父母那种倒水冲厕所,我父母也天天在做,出门也从来没和人斤斤计较过几毛钱
  见过最抠门的人是欧也妮葛朗台的爸爸,真抠门。
  @christinattjj
14:24:31  以前在一规模不大的私企上班,跟老总出差,各种打杂当跟班,然后出去一周,他似乎出去吃饭让我买单的话,他面子上挂不住,但他全管了又吃亏了,然后扣了我2百的工资当出差一周的生活费。  尼玛,别人出差都是有食宿补助的吧,我还要交生活费有没天理啊,而且因为行程很忙,都吃的特别简单,比如一碗面啊,或者K记M记之类的快餐啦,回来后越想越觉得此人恶心,果断辞职  -----------------------------  @颍滨客 16楼
15:39:09  靠,被雷的外焦内嫩了!  这个果然是极品中的战斗机!  你辞职的对,应该在出门的时候把那二百块扔在地上,说,给,二百。  -------------------------、  对员工抠门都算了, 最牛B的是,对客户也抠门到家。以前公司的性质,要必须和客户单位那些领导关系好,才能混得走。然后对方领导们生日啦之类的,肯定要表示一下咯。某次去2级城市,要拜见人家一把手,肯定要送个礼物咯,然后让我去选,我想着对方是个30多的男人,挺时髦的一个海归,喜欢户外运动之类,就觉得送新颖点的数码用品应该没错,就选了个国外带回来的耳机,貌似三四千吧。结果人家一蹦老高,说我这么贵的哪行啊,太贵了,不行不行。然后自己去选,恩,选了一个汽车上的摆件,几十块的样子。也不知道人家收到会不会直接扔了1.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2.作者首先列举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对生活品质的片面认识以及不当行为,否定了错误的生活品质观,确立了“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的中心论点,接着作者通过大量的事例阐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质,最后,强化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3.物质条件,受教育程度,生活区域
4.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过渡作用
5.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尾扣题,深化中心论点
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参考事例:
事例:工匠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1-5题。
(1)随父去云南原始森林探险那年,我恰巧十八岁。所有的激情和梦想都在狭小的胸膛里燃烧,渴望到外面一闯,施展今生抱负。
(2)进入森林之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几十条注意事项,我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觉得所有的事既然都是无法预料的,那么最重要的还是随机应变。
(3)于是白天我随父亲采集标本,做考察笔记。傍晚整理帐篷,生火。
(4)大约过了三天,没有地图引导的我们在茫茫树木间迷失了方向。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森林里迷路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儿。因为,它或许就意味着死亡。
(5)父亲让我检查所有的储备食粮还有药品。我检查过后,猛地一惊,因为剩余的干粮充其量也只能挨过两天。我们来时都走了三天了。两天的时间,就算我们毫不耽误地按原路返回,也得饿上一整天。
(6)没办法,我只能把所有容器腾空,装满清泉。以备不时之需。
(7)转悠了一天,没有任何头绪。粗心大意的我竟然在路途上把指南针给遗落了,父亲不住地叹息。这次我能明显地看到从父亲沉稳的眼睛里,猛地闪过一阵惶恐。
(8)他一边安慰着我没事儿,一边整理着那些我们辛辛苦苦采集回来的标本。其实我知道,他和一样都怕,毕竟挨过明天,我们的干粮就宣告完毕了。剩下的日子只能靠喝水来硬撑。而山野跋涉偏偏又是体能消耗极大的运动,没有足够的食物,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充沛的体能绕出森林。
(9)死亡在一步步临近我们。虽然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植物和野果,但是我与父亲都不敢触碰。因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森林里,处处都潜藏着杀机,我们无法辩明哪些植物对我们有益无害,哪些对我们又有害无益。
(10)极度恐惧的我开始埋怨父亲的无能,并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由我带路。
(11)于是,年迈的父亲一声不吭地跟在我的身后,努力地随着我穿过那些茂密的丛林。没有了指南针,也就没有了方向。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只求最后一搏。
(12)最后,气喘吁吁的父亲在我身后叹出了两个字:“风向”。于是,我恍然大悟地开始镇定下来,抬头看清每一片叶子晃动的方向。
(13)顺着叶子晃动的反方向,我带领父亲来到了一块空地,算是绕出了一点眉目。但是饥饿迫在眉睫,再不出去的话,后果真不堪设想。
(14)临近傍晚的风开始散乱起来。太多的风向让我们都不敢确定了。
(15)父亲抬头四处搜寻,最终决定朝着那个有着淡淡烟雾升起的地方出发。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开始拼命地朝前敢去。必须要在天黑前冲出森林。
(16)三小时四十五分的旅途让我和父亲双双虚脱在亮有温暖灯光的窗口下。却不知为何,会在瘫下之前,霎时流泪满面。
(17)生之欢愉,让我真切地明白了,人生就是一片无际的茫茫原野。我们所需的只是一枚小小的指南针,给予一个明确的方向。因为只有明确的方向才足以说服我们在心底坚信,那些长远的磨难都只是一阵小小的逆风。
1.阅读全文、概括提示、仿照示例,摘录文中的相关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迷失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烟雾升起的地方出发→走出森林。
2.选文第(7)段画线句“这次我能明显地看到从父亲沉稳的眼睛里,猛地闪过一阵惶恐。”这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选文第(7)段和第(17)段中的两个“指南针”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4.选文中的父亲和“我”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5.读完选文后,你从文中父子的遭际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1~5题
①她无力地躺着,脸和身体都明显有了变化。忘了这是第几次认真地注视她,仿佛多年前,她在小小的摇篮旁注视着我。
②她的眼皮有些松他了,眼睛被拉扯成三角形,外眼角向下耷着。脸上布着淡淡的褐斑,并不密集。身体很瘦弱,然而腹部略有突起。
③之前的60年,她有着各种身份:丫头、梅梅、老师、妈妈、老张、老伴、外婆。此刻,她只有一个称呼:六床病人。
④医生细致地询问病情,对每次询问,她都一脸茫然。是身体里的秘密机关已经衰败到她无法察觉的地步,还是她从来都没关注过它们?
⑤医生转身问我:“她从前做过什么手术?”
⑥“从前,从前......”我反复念叨着。从前,我们在哪里?
⑦家乡的小砖房,一年四季潮湿漏雨。没有自来水,到街道唯一的自来水打水处提一分钱一桶的水。她长年不吃早饭,只为省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儿营养品,尽管他们仍然瘦弱多病。她经常在半夜三更惊醒,抱着发烧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全县唯一的医院,然后整夜地陪着孩子打点滴。那是一个男主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一个有两个幼小孩子的家。家的外面,有一个毕业班的孩子们在注视着她。
⑧她天性乐观,在房前屋后开垦几块空地,种了多样新鲜蔬菜。生长蓬勃的各色蔬菜,给了我们许多乐趣和希望。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总能吃上鲜嫩的白菜、生脆的小黄瓜和柔软的茄子。她在县城唯一的书店里给我们买《科普大全》、《儿童文学》、《365夜故事》。夜幕降临,孩子们在她悦耳的故事里入睡。每到星期六,学生们聚集在简陋的屋檐下,听她讲解着一道道难题。她是那么美丽,衣衫整洁而别致,皮肤白皙,眉眼如画。
⑨有时候,她也暴跳如雷,我的任性和一味沉迷于绘画常引发她的怒火。还有,因为我参加同学生日会的晚归,她拿衣架抽我的大腿,大声地吼叫:“你知道我养你们容易吗?我一个人!”
⑩“想起来了吗?”医生问。
⑾我茫然。印象里,她总是健康快乐的,像是钢铁不能摧垮,怎么会生病、甚至做手术?
⑿“两次生孩子都是剖宫产手术。”突然,她小声地说。
⒀医生顿了片刻,点点头,无语。
⒁点滴打上了,每天四瓶.医生拿来表格,各种空格,密密麻麻。
⒂人的一生,五分钟就在一张表格上填充。身体的秘密,也在各种细致的检查后一点点显露:脑部梗塞、肾囊肿、,也肌缺血、贫血。
⒃我认真注视着她。这个与我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女人,曾经也是曼妙的女子。几十年的岁月仿佛形成一个断层,中间有多少悲欢离合啊,依稀记得的却只有她的美丽和美好。
⒄那些断层中间的日子,或者就是我们成长的故事。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划线句中,母亲为什么对医生的询问“一脸茫然”?
4.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⒃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
5.读完本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1—5题。
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是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
&&& ②根据我国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l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 ③污染带来的就是灾难。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和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锐减;这里著名的“万山渔汛”,已不成汛。
&&& ④长江也不乐观,不断增加的、不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城市江段已形成明显污染带。据调查,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已超过600千米,占城市江段长度的70%。随着乡镇企业及农业发展,长江水体还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另外,每年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达6亿吨,输沙量已达黄河的1/3,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的输沙总量。
&&& ⑤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遭。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目前,黄河流域用水量已超过36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对昔日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大大减少了黄河的入水量。甘肃、宁夏百姓大挖水窖,积蓄雨水,被广泛推广的所谓“旱作农业”,使干旱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海绵”。地下水开采和生态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都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量,使黄河再也无法形成昔日容纳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壮观场面。
&&& ⑥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 ⑦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实!&&
&&&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08年03期有删改)
1.选文以“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为题,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3.请以第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4.下面语句出自选文第⑤段,分析句中加点词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 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
5.相关链接:仔细观察下面“中国节水标志”图,回答(1)~(2)题。
(1)请你探究“中国节水标志”图标的设计意图。
(2)“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卖。”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环境,你该怎么做?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1—6题。
邻居小焦曾跟我抱怨:“我简直像住在‘女生宿舍’啊!一个进入了更年期,一个进入了青春反叛期!”听他细说,发现他妻子的更年期综合症并不严重,倒是女儿焦姝的青春反叛如雷似电。&
&&& 前一阵,他女儿放学刚进家门,还没跟父母照面,就大声嚷嚷:“什么也别问我!”然后进了自己房间,“嘭”的一摔门。做好饭,隔门唤她吃饭,要么根本不理睬,要么忽然破门,而出,气冲冲地说:“就知道吃饭、吃饭!除了吃饭,你们还懂得什么?”开始他们还试图教诲她,后来知道那只会使其反叛加剧,就干脆沉默。我曾安慰过小焦:“对此不要过分焦虑,估计焦妹多半只是在家里反叛,在学校里大概要收敛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会渐趋平衡。”
&&& 前些时候小焦报告我好消息:焦妹不仅不那么反叛了,还能主动跟父母交流。她那间屋的门也不再关死,有时虚掩,有时敞开。以前她在屋里鼓捣电脑,绝对不许父母“偷看”,现在她会高兴地招呼他们过去,同看她从网上链接来的信息或博客文章,还乐于跟他们进行讨论。小焦问:“难道青春反叛期的症候能不治而愈吗?”
&&& 昨天焦姝来我家还书,她向我道出个中缘由。原来,她班上跟她最合得来的果果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果果跟她说:“真的很后悔,到遗体告别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一直没有怎么认真地注视过妈妈……”果果这话,以及果果眼里罕见的泪光,让她心里咯噔一下,仿佛不小心触了电。那天晚上,她睡不着,起来上卫生间,路过爸妈卧室,卧室里有灯光,她朝里面望,望见妈妈坐在梳妆台前。方便完出了卫生间,她发现妈妈还坐在梳妆台前。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再细看,妈妈是在那里翻弄一些小东西。
她以前也没有长时间地、认真地注视过妈妈。她此刻细观,惊讶地发现妈妈原来那么中看,却已有了衰老的迹象。从侧面望去,妈妈像一个半明半暗的剪影。妈妈所摆弄的,她终于看清楚了,是爸爸历次出差给妈妈带回来的小首饰,那些项链呀、手链呀、戒指呀、耳环呀、领饰胸针呀,没有一样是贵重的。最贵的一个,大概是爸爸在回国的飞机上买来的免税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手镯。妈妈每次得到礼物,总是欢喜一阵,戴上几天,然后就收起来再不见踪影。
&&& 那晚,焦妹在爸妈卧室门外偷觑了许久,妈妈一直没有发现她,她也因此许久以来第一次仔细地观察了妈妈。妈妈将那小首饰一一从小匣子里取出,端详,抚摸,嘴角漾出满足的、幸福的笑意。有一个玉石吊坠,妈妈戴着招待客人时,一位阿姨不留情面地跟她说:“便宜货!假的!绝非和田玉,连俄罗斯菜玉也不是!”妈妈当时很不自在,想说什么,但语塞。当时,焦妹却觉得那阿姨很为自己“解恨”,心里想:臭美什么?以后少教训我吧!但那晚在卧室门外细观妈妈的动作表情,焦妹忽然看到了妈妈的内心深处。她亲切地抚摸那个“假玉吊坠”,回味着生命里那个最亲近的人给予她的爱意……焦妹说那是她人生中第一个不眠之夜,但又是一个甜蜜之夜。她忽然觉悟,这个原来让她处处不屑和愤慨的世界上,确有弥足珍贵和让人心仪的因素——可以称为诗意的东西……
我听了后祝福她:“好啊,从身边最平凡琐屑的场景里,发现了诗意,这说明你脱离了青春反叛期,进入了诗意享受期!”
&& 人们常问:为什么青春产生诗歌?焦姝的个案给了我们一个明晰的回答,是的,正如你想到的,焦妹告别后,留下一个小本本给我,那是她的第一本短诗集。
(选自《读者》2009年04期)
1.阅读全文后,请你回答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听了果果的话,焦姝为什么会“心里咯噔一下,仿佛不小心触了电”?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焦姝青春反叛期的症候“不治而愈”的原因是什么?
5.有多少少男少女像焦姝一样,有青春反叛期的症候,在家的表现也是“如雷似电”。阅读本文后,请你以焦姝为例帮他们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6.青春是产生诗歌的时期。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诗意呢?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
诗意地生活{节选)
我一直相信
& &&&&&&&&&&&&&&&&&&&&&&&&&&&&&&&&&&&&&&&&&&&&& 我们的生活很平凡
少有大事件
却有小乐趣
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
那让我们快乐的瞬间
我们应该努力
把本来平凡的生活
尽量过得生机盎然
充满乐趣和美感
(1)阅读诗歌后,请你谈谈对两篇选文中“诗意”的理解。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人说谢谢怎么回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